少年西游记橙将升红将:我第一次将“成功学”理念引入我的课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7:15:54
 做一个充满智慧的班主任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2006~2007学年,我接手高三(5)班班级管理工作,它是一个由59个男生12个女生组成的庞大班级,这当中56个应届生,15个复读生。2006年8月刚刚接班的时候,学校组织了第一次摸底考试,考试的结果使我吓了一跳:年级1000名之后的学生5班就占了21人!看到那个数据,我倒吸一口冷气:这是一个“学困生”人数非常多的班级!

接下来的日子我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了解5班学生的特点,知道这是一个非常活跃、非常热爱体育运动的班级,据说高二时篮球足球挑战赛中常常轻取第一,还有几个乒乓球高手,羽毛球干将。

这样的班级特点促使我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在一个男生居多、两极分化严重的班该如何着手精神文化建设?这个年龄的孩子最反感老师讲空洞的大道理,我知道,空洞的大道理不仅不足以使他们信服,反倒会引起他们的反感;于是建设优秀的班级文化就成了我班级管理工作的主旋律。

一、重视第一次见面会,培植群体认同的价值观念。

由于是中途接班,培植学生的认同感变得非常重要,所以我精心准备了第一次见面的讲话。2006年7月25日,星期二,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站在讲台上我感慨万分,我迎来了从教十二年来的第七届毕业班,看到学生眼里的期待,读懂他们满怀的心事,我在黑板上写下“今年,我与你有缘”几个大字,我说:

我是一个星期前接到学校电话的,接到电话的时候我还在家里,很惬意地休假,享受天伦之乐。接到电话之后,我有几分激动几分期待:07年,我会与谁有缘呢?

有一句话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世界之大,与谁相遇都是一个奇迹。全年级1300人,与谁同窗求学,都是上帝的苦心安排。我是24号拿到大家的名单的,当我默念你们的名字的时候,我理解了“缘”字的奇妙。

为此,我感谢学校的安排。如果安排我带1班、2班、3班,或者4班、20班……别的班级,那么我就没有机会认识大家更没有机会见证大家成长路上最重要的一段路了。全年级有22个班啊,我们5班只是1/22!是学校给我机会让我认识大家,并携手并肩走过人生最重要的一段路——高三。

但是,我们的相识相聚从2006年7月24日--2007年6月10日,一起同窗求学的时间不到一年!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缘份又很浅很浅……

因此,我想跟大家说,这个家不是黎志新的,不是班团干的,是我们大家的!多少年以后,我们说起这个班的时候,总是会说“我们5班如何如”,不会说“某某某的5班怎样怎样”,所以,我非常希望我们一起建设这个家,维护这个家,珍爱这个家!

……

当我说完这番话之后,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从那以后,我们给高三5班起了一个名字——磨剑堂,一群磨剑人在这里学习、生活,他们不仅需要团结,还需要琴心剑胆、耐力勇气。

二、全方位建设班级优秀文化。

很多人对班级文化有误解,以为贴在教室墙上的标语就是班级文化,那只是对班级文化很肤浅的认识,况且教室也只是“班级”的一部分,要建设班级优秀文化,不能忽略宿舍文化,更不能忽略课桌文化。

引导学生将座右铭写在目力所及的地方——课桌。

有不少学校都为学生在课桌上乱写乱画而费心,三令五申依然屡禁不止,但是,我们都知道要使一块空地上不长杂草,最好的办法不是反复地去除掉杂草,而是将之种上美丽的花卉,使之花草芬芳。

我经常跟学生讲名人名家与座右铭的故事,比如讲鲁迅先生的故事:鲁迅先生小时候也曾是个贪玩的孩子,有一段时间他常常迟到。有一次,他遭到老师的批评,痛定思痛之后,就在书桌上刻下一个“早”字!尽管才一个字,但是含义丰富;尽管才一个字,但它却时时鞭策鲁迅莫浪费时间,不要迟到。

名人名家的故事对学生影响很大,不久就有同学向他们学习了,一旦发现班里有同学模仿,我就大力表扬,大加赞赏。这样,课桌文化就会成为班级文化的一道风景线,不经意间影响学生们的言行。

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他们相信心理上积极暗示的作用了,课桌文化,不用做思想工作,不用禁止什么,而是积极地提倡什么。我常常喜欢在傍晚放学的时候到教室走走看看,那时的教室空荡荡的,我喜欢摘录他们桌上的自励语言,比如:

“听妈妈的话,蜗牛,拼了。”

“立刻行动,永不退缩。”

“梅花香自苦寒来。不要找借口。”

“不到最后一秒,绝不放弃。一旦心死,比赛结束。”

其中梁辉诚同学的很特别,只有两个字:“哦,数。”我问过他是不是想把数学赶上去。他说:“是啊,数学科让我头疼,我退步很多,我想努力追上去。”

还有方彩媚同学的:“海到天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而且我要求他们不要直接写在桌面上,必须用小纸条,用纸条的同学最好是用透明胶贴,这样人一走,字条随着离开,不影响桌面的美观。

让学生给自己的“家”起一个美丽的名字。

对于在校生来说,校园是“家”,教室是“家”;对于住校生来说,宿舍更是“家”,“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家庭环境”整洁优雅,能够直接影响大家的情绪。从这个意义上说,只限于“物品摆放整齐”、“六面干净整洁”是不够的,这就需要班主任从“文化精神”领域进行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在宿舍,都始终保持一种文化人的品格,保持一种积极向上、勤奋好学的精神气质。 

我认真引导学生们欣赏别人为自己住所起的名字:

“雅馨室。寓意:刘禹锡有《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等有‘雅馨室’——室雅无需大,德馨不在多,在乎有此追求也。”

“润德居。寓意:食无求好居求安,书可润屋德润身。”

“磨砺轩。寓意:睡硬板床,磨我心性;读圣贤书,砺吾志趣。”

“龙门台。寓意:理想傅翼,扶摇而上鲲转鹏;学海泛舟,计日程功鱼化龙。”

在赏析品咂这些美名之时,同学们也跃跃欲试。于是,由舍长主持,各个宿舍成员热烈讨论,确定每个宿舍的室名。一个星期以后,舍长把各宿舍的名字报上来,什么“不足斋”、“翠竹轩”、“磨剑堂”、“梅庐”等,让我惊喜万分,尽管透露出这个年龄的幼稚,但是美名美文中透露出的深邃思考让我佩服不已。特别是复读生所在的那个宿舍,他们给它起名为“起货居”,高考结束,15位复读生中14人入围本科线,真正实现了他们给自己起的名字:“起货居”!

三、用“成功学”为原料,给学生一味心灵鸡汤。

在我书架上很醒目的地方放着一本《性格成功密码》,那是李文芬同学在2006年教师节送给我的书,是一本帮助她走出高考失败阴影,并让她重新振作的书,在书的扉页上她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老师:

一年前,在这个陌生的开平,我认识了陌生的您。但在您给的回言中,您说,我们可以是朋友。于是,我们成为了朋友。尽管朋友会因背景差异太大而难以相处,可在与您交往过程中,我深切地体会到,友谊面前,没有障碍。因而,在这特别的日子里,我由衷地向您说一声:“朋友,节日快乐。”

此书是在我高考失利后被发掘的,其中《善待失败》一文给了我回来复读的勇气。现将其赠于您,愿它能助您人格塑造得更回完美。

您的学生:李文芬

06 09 08 

三年前,引入我的班级管理,在一次又一次尝到甜头之后,我惊讶地发现,“成功学”不仅滋养了我的学生,其实更大的受益者是我自己,它不仅治好了我的职业倦怠症,还为我的成长提供了精神动力,从那以后,我在班级管理中更系统地引进了“成功学”理念。

于是,在班会课上,我和他们分享了那个从一个贫穷的农民成长为新东方学校有名教师的张少云的故事:他是新东方唯一个从扫地开始扫出来的老师;唯一一个带着小黑板去主管面前试讲并最终成功的老师;唯一一个出版新概念研究学习书籍的老师;他那句“当你是地平线上的一颗小草时,你有什么资格要求别人从很远的地方看到你”被很多同学写在小纸条并贴在课桌上。

我们还起聆听《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的故事,而聆听十卷《羊皮卷》时,我更是投入心力。这是一部成功学的伟大之作,它激励过许许多多的人,许多成功人士都把这部伟大作品当作团队文化的核心。选它的标题就知道它的魅力所在了:

羊皮卷之一 今天,我开始新的生活

羊皮卷之三 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羊皮卷之五 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羊皮卷之七 我要笑遍世界

羊皮卷之八 今天,我要加倍重视自己的价值

羊皮卷之九 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羊皮卷之十 面对黎明,我不再茫然。

我先让他们每天读一卷,然后让他们摘抄最喜欢的章节,最后诵读最能激励自己的片段。著名成功人士李践就能背诵其中的很多篇章。

我和学生倾听了曾是跆拳道运动员后来是行为成功学创始人的李践的讲座《做自己想做的人》,不少同学被讲座里的史泰龙的故事感动得热泪盈眶;我还给他们介绍微软副总裁李开复的《做最好的自己》一书,介绍开复学生网,他的名字为许多同学熟知。一年来,我利用班会课这个主阵地,介绍优秀的影视艺术如《东京审判》、《冲出亚马逊》为他们鼓劲;优秀的励志讲座如《做自己想做的人》为他们加油、优秀的励志歌曲如《水手》《不再犹豫》《阳光总在风雨后》为他们呐喊,这些精神滋养给学生以精神上的钙质,促他们上进,我相信,它们不仅仅影响学生一年,甚至可以影响学生一辈子!

毕业之后,当学生对我说:“老师,这一年我收获太大太大了!”而我却对自己说:“不管是突发事件的发生,还是特殊学生的出现,我都把它们当成人生的一笔财富收藏在自己的锦囊里。”庆幸的是,天道酬勤,5班圆满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当朋友对我说:“祝贺你,太幸运了!”而我却在心里对自己说:“这所有的一切都不是‘幸运’两个字所能涵盖的。”我抚摸着一年来写下的十多万字的班主任管理日记,看着工作日记中跳跃出来的一个个熟悉而温暖的名字,心中涌起无限感慨和感怀,感动和感激:成就他们的同时又何曾不是成就自己呢?如果说每一次收获都是幸福的,那么每一次收获背后的付出又何曾不是快乐的呢?

回首来时的路,脚印重重叠叠,其中的酸甜苦辣涩不仅记录在工作日记中,更刻在心灵深处,它们不断地酝酿发酵,随着时间的流逝又转化为工作智慧,服务于下一届学生。在这里,我只撷取其中一个角度几个方面来向大家汇报,不对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