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西游记红色二郎神:李文田及其《篆书诠赋篇》赏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7:10:54
李文田及其《篆书诠赋篇》赏析2011-10-27 16:50


一、关于李文田
  李文田(1834-1895)字畬光、号仲约、若农、芍农、蘧圃,广东顺德均安上村人。“幼颖异,有神童之目,学于南海何铁桥”。[1]李文田从小家境贫寒,年幼丧父,全靠他母亲一人维持生计,以至后来想过弃学营生;因何铁桥见他 “天才英伦必能早致青云”,[2]故免其“束脩”,李文田才得以继续求学。从此他更加刻苦,学业也随之大进,咸丰六年(1856)乡试中举人;三年之后,又得中咸丰九年(1859)己未科一甲三名进士(即是通常讲的探花)[3],授编修,入直南书房,充日讲起居注官。后又历任各省乡试主考官、学政、会试副总裁、翰林院侍读学士、国史馆纂修、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等职。卒后,赐谥号文诚。
  李文田一生为官尽忠勤勉,作风廉正。在同治十三年(1874),正值国库空虚,内忧外患交织之时,慈禧却要重修被英法联军焚毁的圆明园;在当时有不少官员上疏力阻才没有动工,而其中诤言最力者为李文田。《清史稿》本传中记载了此事:
  同治五年,大考,晋中允。九年,督江西学政。累迁侍读学士。秩满,其母年已七十有七矣,将乞终养,会闻朝廷议修园篽,遂入都覆命。既至,谒军机大臣宝鋆,告以东南事可危,李光昭奸猥无行,责其不能匡救。宝鋆曰:“居南斋亦可言,奚必责枢府?”文田曰:“正为是来耳!”疏上,不报。逾岁,上停止园工封事,略言:“巴夏礼等焚毁圆明园,其人尚存。昔既焚之而不惧,安能禁其后之不复为?常人之家偶被盗劫,犹必固其门墙,慎其管钥,未闻有挥金誇富於盗前者。今彗星见,天象谴告,而犹忍而出此,此必内府诸臣及左右憸人导皇上以朘削穷民之举。使朘削而果无他患,则唐至元、明将至今存,大清何以有天下乎?皇上亦思圆明园之所以兴乎?其时高宗西北拓地数千里,东西诸国詟惮天威,府库充盈,物力丰盛,园工取之内帑而民不知,故皆乐园之成。今皆反是,圣明在上,此不待思而决者矣。”疏入,上为动容。[4]


 


  “使朘削而果无他患,则唐至元、明将至今存,大清何以有天下乎?”一句肺腑之言更是表达了他对天下的担忧。在上疏后不久,李文田又弹劾皇亲、大学士叶赫那拉?瑞麟贪污舞弊,为朝野人士所瞩目。同年六月,获准南归奉养母亲,光绪八年(1882)丁忧,又在家守丧3年。在籍的十馀年期间,李文田在县内主管惠济义仓,并担任凤山、应元两书院的主讲。
  光绪十一年(1885),李文田回京复职。在这期间他一如既往,为革除积弊直抒己见。特别是到了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战争爆发之时,又正值清朝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的60岁大寿。清政府的许多官员为了博取这位“最高统治者”的欢心,想尽一切法子四处捞钱,都在为慈禧太后举办盛大的庆寿典礼而忙碌。李文田看到这种情形,随即上疏,吁告国难当头,时局艰危,“十月太后万寿,谕停寿贺”。[5]吴道镕在《礼部右侍郎李公神道碑铭》中记载:“疏累数千言,词绝愤痛,皆人所难言者。”[6]可见李文田不计个人安危而为政事敢于直谏之一面。
  不久,日军攻陷朝鲜,进逼我国辽东腹地,清军节节败退时,李文田又一次上疏指责主持国政的礼亲王世铎,吁请起用恭亲王奕訢。陈伯陶在《李文诚公传》中记载:“光绪甲午日人构衅,牙山平壤既失。大东沟之战,海军又败,奉天告急。时疆臣李鸿章不欲战。枢臣礼亲王又惑于其所斯饰。因应失宜,中外岌岌。八月二十七日,先生忽召余往,既见,则呜咽流涕不能言,徐曰:今日之事亟矣,非恭亲王出任军机不可救,昨宵余具奏冒死请。”[7]慈禧虽重新起用了闲置在家近十年的恭亲王奕訢,但由于奸佞小人当道和朝纲的腐败不堪,此时的清政府已濒临崩溃;最终而导致甲午战争惨败,并签署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在签订《马关条约》之后,李文田对朝政极其失望,也因此一病不起。而正当患病静养中的李文田听到同僚好友汪  鸣銮、长麟两位侍郎因奏请 “日本坚索的台湾、澎湖等海疆重地不可弃”和“巩固帝位”之事,而被慈禧太后以“信口妄言、迹近离间”之罪名,下令革职,永不叙用之后。李文田也就此谢医拒药,以示对朝局的愤慨。吴道镕在《礼部右侍郎李公神道碑铭》中记载:“遇同志则流涕,数月间,头须皆白,病亟闻侍郎汪鸣銮、长麟,因言前事获谴,浩然长叹。谢医拒药,遂以不起。”[8]最终李文田还是在悲痛和无奈中抑郁而死,但临终之时仍不言私,所以倍受时人敬仰。文廷式记其事云:“李若农侍郎文田,学问赅洽,晚节尤特立不苟,将死语不及私,惟谆谆以朝局为虑,见汪、长二侍郎被黜,时病已笃矣,犹喘息言曰:‘吾病死不足惜,但某相国与某宦者朝夕聚集,密谋欲翻朝局,吾亲家某侍郎亦与其谋,可若何!’不越日卒。故余挽联以‘鲁连蹈海,杞妇崩城’拟之,沈子培刑部挽联以‘威公泪尽,苌叔心孤’拟之,皆所谓知其深者也。”[9]当他的挚友翁同龢闻其噩耗后悲痛不已,在日记中一再记其事,十月廿一日(12月7日)日记中云:“方饭,闻李若农于昨夕戌刻长逝,为之哽塞。”廿二日(12月28)云:“若农卹典尚厚,子赏员外分部行走。”廿三日(12月9日)又云:“哭李若农,为之摧绝,若农身后萧条,差囊尽买书点,其子渊硕年十五,号踊如成人,可怜可怜。”[10]并为其挽联:“积感填膺,斯人竟以衡文老;遗书满箧,馀事犹堪艺术传。”当时很多学者都对李文田的人品和学问给予极高的评价,这也鉴映了李文田凛然大义的气节和行廉志洁的人品。
  李文田学识渊博,尤其是对元朝历史及西北地理的研究,著述甚丰,是“蒙古学”的奠定者之一。著有《元秘史注》、《元史地名考》、《西游录注》、《塞北路程考》、《和林金石录》、《双溪醉隐集笺》等书。《清史稿?李文田传》评价道:“文田学识淹通,述作有体,尤谙究西北舆地。”[11]李文田对西北史地的特殊兴趣,当有感于我国西北边疆屡遭沙俄的觊觎。特别是在咸丰、同治之际,沙俄乘着中国发生内乱,占领了中国新疆伊犁地区的大片领土,许多边防险要均被俄军所控制。李文田高识远见意识到此处存在的危机,于是将自已的注意力转至元朝历史及西北地理的研究。汪兆镛在《李文诚公遗书记略》中说:“顺德李文诚公讲求西北舆地,盖有感于中俄议界纠纷。发愤著书,非徒为矜奇炫博也。”[12]由此,可知李文田并不是一个只知闭门读书的迂儒,也不是一位没有主见的庸宦,而是一位有高瞻远瞩的士人。
  二、关于李文田的书法及 “泰华楼”的由来
  自阮元提出“北碑南帖”之说,又经包世臣、康有为等人对碑学的推波助澜,碑派书法因此风靡崛起。李文田最初宗法隋唐碑刻,后又改攻魏碑,得其神韵;其书用笔朴雅,圆畅浑成,自然洒落,颇得北碑的高致。沙孟海先生在《近三百年的书学》中介绍赵之谦北碑书法时说道:“那时写北碑比较好的,还有孙诒经、李文田”。[13]但沙孟海先生认为“李文田似乎太老实了些”,所以没有详论;而沙老所说的“老实”在吴道镕和张宗祥看来却是“精绝”和“功力甚深”。吴道镕在《礼部右侍郎李公神道碑铭》中称李文田的书法是:“书自唐贤上窥北魏,石墨榜题,映照海内,秦篆汉分临摹精绝。” [14]张宗祥在《书学源流论》中亦称:“自慎伯之后,碑学日昌,能成名者,赵之谦、张裕钊、李文田三人而已……李氏最守绳墨,功力甚深,不能因其板浑而少之。”[15]足见他对碑帖用功极深。李文田的书法能达到清劲秀雅,温纯精绝的格调,也许正是由他崇高“人格”所决定的。 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的品德和操守,也是 “生命精神”的体现,正如徐复观先生在《溥心畬先生的人格与画格》中说的那样:“文学艺术的高下,决定于作品的格;格的高下,决定于作者的心;心的清浊、深浅、广狭,决定于其人的学,尤决定于其人自许自期的立身之地。”[16]徐复观先生所讲的“心”与“格”就是“生命精神”的根本和价值。所以,一切的艺术也正是由这种“生命精神”所滋养而呈现的,李文田的书法即是如此。
  对“崇碑者”来说,自然脱离不开碑帖的研究和收藏,因为碑帖中蕴含着丰富的书法营养,它是几千年书法艺术的结晶,亦是传统的书法艺术之美的沉淀。陈永正先生曾在《碑学名家李文田》一文中说道:“李文田精于汉碑,收藏拓本甚富,故其所作篆书,全从汉碑额出,笔势虽放纵流走,然笔致则温厚蕴藉,无晚清一些篆书家常见的狞恶之状。”[17]李文田精于碑帖和他的金石收藏密切相关。在同治十三年(1874)李文田回家奉养母亲时,即创建了自己的藏书楼——“泰华楼”。清末著名学者陈澧(1810-1882)在为泰华楼题写的匾额中说道:“东泰西华,秦篆汉隶。如此至宝,是谓稀世。谁其得之,青莲学士。有大笔兮一枝,与双碑兮鼎峙”。文中“双碑”即是指李文田收藏的宋拓秦篆《泰山刻石》及马氏小玲珑馆旧藏宋拓《西岳华山庙碑》,因世间罕有,故取其名为“泰华楼”。
  李文田对自己收藏的《西岳华山庙碑》爱不释手,并多次邀赵之谦题跋。赵之谦在跋文中称:“《西岳华山碑》,同治十一年顺德李文田得之南昌,属会稽赵之谦补摹阙叶九十六字。越一年,重治成,复为题记。”又跋曰:“严跋‘华山碑在人间者,并此得五本’。嘉兴张叔未有残本,双钩刻入陵苕馆金石文字,辛酉乱后,亡失;其子再得之上海,携归复毁于贼。台州朱德园家藏本为汪退谷故物,有退谷题识,则世鲜知也。辛酉之乱亦失之。朱氏故居无恙,此本或尚可踪迹。是尚有七本也,四明本在京师;长垣、华阴二本皆在浙中,均不得见。来江右谒仲约学士,始见此本,并获附名纸尾,实生平之幸。”李文田对金石收藏的痴迷说明了他对碑帖的崇尚之情,也说明了他与碑帖书法的一些渊源。
  李文田为岭南一代书法名家,兼善诸体,麦华三先生对他的书法倍加推崇,曾在《岭南书法丛谭》中说道:“曾观唐碑十二则者,无不知临者为李若农。若农书法,实发源于北碑,而畅流于隋碑。所临唐碑,亦以隋碑笔意为之。其时北碑已陆续出土,然世人以其用笔结字,与帖大异,一般书家,尚未敢尝试,若农乃以从容自在之笔调,写高古拙朴之北碑。一时书家奉为正宗,清末为碑,陶濬宣近于呆板,赵之谦过于轻佻,惟若农老成持重,雍容大方,为北派正传。李劲菴所藏‘每逢淑景开佳宴,孤负香衾事早朝’门联十四字,其代表作也。若农行书,亦自创一格,观其所跋潘东湖明官本之诗,不特诗意开人心胸,抑且书法拓人眼界。又精于篆法,尝为邓铁香篆‘冰阁’二字。大八寸许,饶有汉碑额遗法,并李阳冰铁线篆之铁围而破之。一代宗师,其艺术手腕,固高人一等者欤。”[18]其对李文田的书法评价极高,亦可知李文田的篆书取法于李阳冰铁线篆。
  李文田虽精于篆书,但篆书作品的存世量却很少。昆仑堂美术馆所藏李文田《篆书诠赋篇》为双挖四条屏,纸本,尺寸为52×40cm ×8。《诠赋篇》出自刘勰著的《文心雕龙》,此文主要是对两汉、魏晋辞赋的盛况现象的描绘,李文田所书写乃《诠赋篇》节选。此书下笔从容不迫,生动大方,精妙之至,是一件非常难得且又耐人寻味的作品。
  三、关于午桥
  昆仑堂美术馆所藏《篆书诠赋篇》的款识为:“午桥仁兄大人同年教正,弟李文田篆”。款识中所提到的 “午桥”是谁?在《古代名人字号辞典》中以“午桥”为字号者二十馀人,而与李文田同对的有袁甲三(1805-1862)、端方(1861-1911)、张丙炎等。但能与李文田称为“同年”者只有仪征张丙炎一人,李文田和张丙炎都是咸丰九年己未科的进士,所以落款中的“午桥”应为张丙炎。
    张丙炎(1826-1905)扬州仪征人,清著名诗人张安保(1795-1864)之子。查《扬州历史人物辞典》:“张丙炎(1826-1905)字午桥、号榕园,一号药农。仪征人。咸丰九年(1859)进士,由编修出守廉州。廉有地名涠州岛,要塞也,英人乞为船坞,丙炎不许。复改乞北海为市,丙炎于其来置酒款之,而峻其仪节,时人以为不损国体。移知肇庆,继升道员,加盐运使衔。母忧归,博雅好古,富收藏,喜吟咏,晚年工篆书。著有《冰瓯馆词》、《榕园丛书》,光绪三十年(1904)重宴鹿鸣,给侍读学士衔。逾年卒”。[19]张丙炎和李文田同样迷恋于金石收藏,并与当时的篆刻大家吴让之、赵之谦、黄牧甫等交往频繁。因张丙炎和吴让之都是仪征人,所以俩人的关系更是非同寻常,在张丙炎常用印中出自让翁之手的就有十馀枚之多。当张丙炎晚年回忆起与吴让之交游的往事时,还写了《吴赵印存?题识》一文。
  李文田和张丙炎有着同年之谊,而且俩人在性情喜好与政见上又多有相同之处。昆仑堂美术馆珍藏的《篆书诠赋篇》正足以见证他们之间的一段友谊。
  
 注释:
 [1] 徐甘棠撰《李文田事略》,手抄本。
 [2] 徐甘棠撰《李文田事略》,手抄本。
 [3] 《明清进士提名碑录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4] 《清史稿》卷四百四十一,中华书局,第12417页。
 [5] 《清代传记丛刊》第124册,综录类6,汪兆镛编《碑传记三编》,明文书局印行,第290页。
 [6] 《清代传记丛刊》第124册,综录类6,汪兆镛编《碑传记三编》,明文书局印行,第290页。
 [7] 《清代传记丛刊》第124册,综录类6,汪兆镛编《碑传记三编》,明文书局印行,第277页。
 [8] 《清代传记丛刊》第124册,综录类6,汪兆镛编《碑传记三编》,明文书局印行,第290页。
 [9] 黄濬:《花随人圣摭忆》,中华书局,2008年,第343页。
 [10] 陈义杰整理《翁同龢日记》,中华书局2006年,第2857页。
 [11] 《清史稿》卷四百四十一,中华书局,第12417页。
 [12] 《清代传记丛刊》第124册,综录类6,汪兆镛编《碑传记三编》,明文书局印行,第297页。
 [13] 《沙孟海论书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1997年,第55页。
 [14] 《清代传记丛刊》第124册,综录类6,汪兆镛编《碑传记三编》,明文书局印行,第287页。
 [15] 《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第888-889页。
 [16]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第355页。
 [17] 《岭南书法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52页。
 [18] 《岭南书论》,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19] 王澄编《扬州历史人物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