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影手游鼬大招配音:超越自我之道:超个人心理学的大趋势(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8 22:20:28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理与潜能开发

 

第五章 开悟的七项要素

选自《超越自我之道》一书

杰克•康菲尔德

静坐有好几种主要的类别,最基本的两种分法就是专注力和洞察力。所有训练专注力的静坐,都强调要把心灵聚焦在一个特殊的对象,以训练心灵。专注就是把焦点放在呼吸、咒语、蜡烛的火焰等等对象,排除其他会分心的事、其他念头和输入的讯息。心灵就是能量,可以像镭射凝聚光能一样的专注。专注的力量可以适用于超越,或是达到各种不同的心灵状态,或是不同于平常的知觉。这种心灵往往是非常快乐的,其内是不受干扰、平和、宁静的。除了提供进入不同意识状态的门径,专注的力量也能仔细分析自己、自己的经验,并了解意识和经验的世界是由什么所组成的。

觉察力的训练是另一种主要的静坐类别,这种训练并不企图把心灵从不断发生的经验中移开、聚焦在单一的对象以引发不同的意识状态,而是处理当下的经验,对组成我们生活的不息之流----影像、声音、味道、气味、念头和感受,培养觉察力和注意力。它将这些组成生活的内容当成静坐对象,以此来看我们是什么人。在训练觉察力的静坐过程中,我们自己的心灵和经验也会开始回答负面状态如何兴起和如何处理的疑问。之后,当觉察力得到很好的发展时,就能通往超越日常意识的其他经验层次。

需要虔诚或臣服的静坐,也可以归于第二类,因为仔细的注意本身就是一种虔诚的练习,要向每一刻实际发生的事降服,而不试图去改变一部分或全部,或是为它套上一个观念架构。在第二类需要全神贯注的静坐中,要处理两个极端之间的经验,一个极端是压制感受、冲动和念头(并不是将之完全推开),而另一个极端就是必须按照这些感受、冲动和念头来行事。这样能培养一种心灵状态,让我们保持开放,彻底观察和体验所有心理和身体的实相,既不将之压制下去,也不照章行事。经由全神贯注的过程,就能逐渐发展出更大的觉察力、专注力和全新的认识。

我要提出一个佛教心理学的模式,称为开悟的要素,后续有助于认识静坐产生作用的方式。开悟的要素是传统典籍中描述的七种心灵特质,可说是健康或开悟心灵的定义,要把它们培养到足以决定一个人在每一瞬间的经验。

这 七项特质的核心是观照(mindfulness),其他则分为需要彼此平衡的两组要素,第一组包括能量(energy)、探究 (investigation)和狂喜(rapture),第二组包括专注(concentration)、宁静(tranquility)和平等心 (equanimity)。第一组的三个要素构成心灵中非常积极的性质。能力是指努力保持清醒或觉察;探究意指非常深入地观看经验,探索自己里面发生的历程;而狂喜是指心灵中的愉悦和兴趣。这三者必须与专注、宁静和平等心保持平衡,专注是集中于一点,保持静止不动,是以一种强而有力的方式将心灵聚焦的能力;宁静是一种内在的寂静,沉静的探究,而不是充满念头的探究;平等心是体验到不断改变的环境时的镇定平衡。培养观照可以促成这七项特质,可说是发展其他六项特质并使之保持平衡的关键要素。

西方心理学特别强调积极的要素,包括投注于认识自我的探究和能量。可惜的是,西方世界缺乏对互补要素(专注和宁静)的认识。没有培养专注和宁静,心灵的力量就会受到局限,认识的广度也仅止于较小的范畴。

相反地,东方传统过于强调专注和宁静,也常常造成难处,这些要素可以产生很棒的狂喜经验、心灵的平静,和出神恍惚的禅定状态,可是少了探究和积极观察事物真相的平衡力,以至于无法产生更深入的自我认识和开悟的自由。

要在练习中认识自我,就是要运用聚焦的工具使心灵专注,然后运用觉察和探究。这个模式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并没有采用特定的方式,如苏菲教派、佛教、印度教或心理治疗的方式。就如《懒人的开悟指南》(The Lazy Man’s Guide to Enlightment)一书中所说的:“开悟并不在乎你用什么方法达到母的”。任何可以培养这些心灵特质,并使之得到平衡的,都是好方法;任何使你达到静止、清明和开放的技巧,都可以使人直接认识基本的灵性真理。我们的真正本质一直在这里,端视我们是否培养出看见的能力。当我们了解,灵性的练习就是单纯地培养某些心灵的特质,就能认识看似形形色色的各种传统。

发展的经历有好几个层次,有许多方式可以描述这些层次。在第一个层次中,人只是了解原来自己一直在沉睡,这是最重要的洞识之一。在试图注意自己、尽可能整天活在当下时,人会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有那么多时间用在自动导航的惯性反应中。看见真实觉醒的好处时,人就会开始改变,有更强的练习动机,并得到开启,以更真实的角度看见世上的自己。

我把第二层洞识称为心理动力或人格的显露,这时开始更清楚地看见自己的动机和行为模式。例如,一个人可能发现“哎呀,我注意到自己与别人产生关系的方式,是出于我一直想得到肯 定”,或是“我一直试图让人觉得我很善良”,或“我一直害怕那种情形”等等。在静坐的觉察过程中,单是透过倾听和注意,就会得到一种非常类似自我治疗的启发。这种洞识,加上不带评断地觉察自己的模式而产生的接纳,可以促进心灵的平衡和认识,所以能减轻我们神经质的认同和痛苦。

在东方的典籍中,常谈到超越心理洞识的许多层次,有些是不同的出神或禅定状态的层次,是非常高层次的全神贯注。这些专注状态有个缺点,就是基本上虽然会产生不同意识状态的改变,却不一定会形成长期根本的性格变化。

超越心理动力和人格觉察层次的第二类经验,就是洞察力的进展。这个觉察层面可以看见心灵是如何建构的,开始看见欲望和动机在心灵中运作的整个过程,区分出每一个特殊欲望的内容。进一步的洞察力能看见心灵的过程,使人更深入地看见每一件事都在不断改变,清楚看见自我在每一瞬间的消融,这种情形常常使人陷入害怕和惊恐之中,以及一种内在的死亡。之后会从这种觉察产生放下个人动机的自发过程,由此发展出爱的觉察或菩萨意识。当自我的坚实感崩溃时,就可以看见所有人之间的真实联结,由此产生自然的温暖和慈悲。更深的认识会形成各种利他状态,最后达到最高的开悟,能视自己的存在为全世界能量场中的一出戏。

要认识整个静坐经验,相关研究就必须从静坐知识造成一系列心理因素改变的观点,来检视不同的传统和技巧。每一种技巧都会改变我们的经验,如果我们详加注意,就会发现非常不同的修行方法和传统常常在内心培养出相同的特质,比如专注、宁静、更大的觉察力和平衡。特别是这七项开悟的要素,也可以单纯视为使心灵达到平衡的另一种模式或叙述,以便于把我们经验的本质看得更清楚。



开悟(enlightment)的七大元素

A.H.阿玛斯

你的心一旦变得自由、不执著、不担忧,也不特别关注任何事物,那一刻你就是开悟的。这种状态最大的特色就是没有定点;你不集中焦点于任何议题或经验,眼前存在什么便是什么。觉得“逍遥自在”,便是处于开悟状态。
从最根本的角度来看,开悟大概有七个主要的元素。
  
一. 能量(energy)。能量可以帮助你转化人格及其模式。有能量意味着你有足够的能力、勇气和耐力来转化自己。有了能量你才会感觉:“是的,我可以办得 到。我有潜力、毅力和勇气。”这股能量将会提供你观察自己和理解事物的燃料。你需要理解和体认的事实在太多了,因此你需要大量的勇气和精力才能突破过程中 的障碍,有能力对治那些障碍住觉知的幻象。因此,能量和勇气必须发展和释放出来。
  
二.决心(determination)。缺少 了决心,能量就会失去意义。你需要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不动摇的意志,才能持续地面对挫败和失望。毅力能促使你坚持下去,因此,了解围绕着意志和毅力的人格议 题是很重要的事:到底是什么议题导致了你的被阉割情节?是什么东西障住了你的意志?你要认清是什么东西在阻止你说:“无论发生什么事——失望、痛苦或恐惧——我都要坚持下去。我可能在开悟之前就死了,但我还是不会停止。死后我仍然要坚持下去。”有了这种能力,你的内在工作才会言行一致。
  
三. 喜悦(a sense of joyousness)。这是一种特定的喜悦感与轻松的态度,它是内在工作的本质,亦即对真相、看见真相及体认到真相的一份欣喜。它有点像好奇心——对事 物充满着欣喜的好奇。如果你只有能量和决心,事情会变得过于沉重和严肃,但欣喜这个元素能帮你轻松地突破障碍。无论做什么,你都充满着兴致。这份轻松感之 中带着一股孩童式的好奇,当孩子感到好奇时,他的心中并没有特定的目标,他不会想得到硕士或博士学位,他只是单纯地感到好奇罢了。
  
四. 仁慈(compassionatekindness)。这是非常重要而必要的一种品质,因为过程极为艰辛,所以你必须仁慈对待自己。就因为你还没解脱,所 以受苦是很自然的事,为什么要用驱迫的方式让自己更苦呢?为什么一犯错就必须惩罚自己?仁慈这个元素会使你更信赖自己、信赖成长的过程、信赖你的心和你的本体。仁慈会带来无私的态度,一旦有了这种仁慈之心,你自然会友善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别人受苦也会令你感觉痛苦,你不但想解脱自己,也想解脱别人 的苦。解脱是没有固着点的,所以如果集中焦点在自己身上,你就变成一个最大的固着点。“什么是我需要的?什么会伤害我?什么是对我最有利的?”这些想法都 围绕着“我”以及自我的身份认同。仁慈能够消融掉这种固着或设限的倾向,使你从自我中心的状态里解放出来。仁慈能使你承受得住艰困中的痛苦,使你更能信赖 自己的本体以及自己的心智能力;仁慈使你在内在工作中变得更柔软,对别人更慈悲。这是我们在对治人格模式及人格议题时,必须发展出来的一种能力。
  
五. 祥和(peacefulness)。一种安静下来的能力,而不是永远都在活动和思考。为了体认到真正的解脱,你必须有能力让心安静下来,因为解脱境界是刹 那即逝的。如果你永远都在思考和担忧,并且维持着一贯的快速活动,那么你就是在阻碍你对解脱的体认。一旦发展出这份能够去除焦躁的安详感,我们就会从这种 安歇的状态之中,自然生起直觉、洞见和细微的观察。
  
六.融入(capacity to be absorbed in something)。也就是完全融入于你正在做的事,不论那是什么。你完全专注于眼前的经验,彻底涉入其中,甚至到忘我的程度。这是一种能力,一份与经 验之间的关系,一种摆脱掉人格的解放感。人格通常会跟经验保持距离,它对彻底融入、与经验合一感到恐惧。当你完全证悟到本体时,这份了悟是无法说清楚的; 你已经完全投入于其中,除了本体之外什么都不存在了。譬如你正在制作一张桌子,你是那么地投入,以至于你、工具和桌子都结成了一体。处于这种状态里,你的头脑完全停止了区分或分别意识。你可以融入于任何一种行动、情绪、思想、感觉或本体的某个面向,印度教徒称这种境界为三摩地,自我的彻底消融。处于这种状 态里,人格终于允许自己死亡、消失,与眼前的任何一种经验彻底融合。
  
七.觉醒(awakening)。亦即在你的经验之中觉醒的一份能力。你的觉知是这么的清晰,就像是刚刚醒来一样,甚至有一种周围都是光的感觉。觉醒的品质是内在工作对治昏沉和愚钝的解药,你必须靠它来了解你所有 的人格议题,也必须靠它来对治执著的倾向。你对眼前发生的事是充满着觉知的,里面没有丝毫昏沉的成分。在你清明的觉知之下,事物变得清楚而明确,你能如实 看见事物的真相而非通过潜意识在看。这样的状态就像万里晴空,没有一丝的云雾。但这并不意味你在看着一片晴朗的天空,因为你本身就是这片晴空。你的心是彻 底开放及清明的。
  
这所有的要素最后会结合成客观意识。这七个要素——能量、决心、欣喜、仁慈、祥和、融入及觉醒——会融合成一种 现象,一种客观的品质。这份客观意识正是对治人格执著倾向的必要条件。有了客观意识,你就不再受你的超我及无意识的影响。你不再受过去的经验、观念或意见的制约。你的力量是客观的,意志是客观的,你的欣喜是客观的,仁慈是客观的,你的祥和是客观的,融入的能力也是客观的。客观意识将这七个元素带入了另一个 次元,另一种层次。这七个要素也被称为Lataif——七种精微意识的元素,能量属于红色Latifa,决心属于白色Latifa,欣喜属于黄色 Latifa,仁慈或慈悲属于绿色Latifa,祥和属于黑色Latifa,融入的能力属于蓝色Latifa,能够使我们解脱欲望的觉醒元素,我们称之为 澄明的Latifa。Lataif是一种非常精微的东西,有人说它像空气,能够产生七种品质的精微之气。这七个元素最终会制造出第八个元素,亦即七者结合 成一体形成一个八角形。它们是构成Lataif的几个重要的本体面向。如果你继续进行内在工作,你会发现每一种Lataif都像是一个完整的宇宙,它们会 帮助你达到彻底的放下。

 

第二十五章

疗愈与完整:超个人心理治疗

法兰西斯•方恩(Frances Vaughan)博士是在加州密尔谷执业的心理治疗师,曾任超个人心理学会理事长。

超个人心理学治疗是一种致力于整合身体、情绪、心智和灵性各面向健康的疗愈,其目标是建立功能最好、最正常的健康。超个人经验的疗愈潜力已经得到证实,并可以从心理观点探索灵性议题。有些超个人治疗师认为关心灵魂是心理治疗的主要任务。

超个人治疗师可能采用传统的治疗技巧,以及从灵修衍生出来的方法,比如静坐和心灵的训练。鼓励案主注意身心的过程,并深入探索内在的精神生活,进而发现丰富的内在资源,以及自我疗愈的固有能力。

在超个人治疗中,意识既是改变的工具,也是改变的对象。治疗不只针对行为和意识内容的改变,也要发展出对意识本身和经验背景的觉察。理想的情形下,超个人的取向会从充满假象的普遍昏睡状态清醒过来。由于意识常常被自我中心的认同所局限,所以也会探索自我认同和自我概念的问题。最后,人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也被视为心理成熟所不可或缺的部分。

治疗师的信念和价值观所形成的治疗背景,可以用一个有用的方法做区分:治疗的内容。包括案主的经验,以及治疗师和案主共同参与并得到疗愈的过程。

在以超个人为背景的心理治疗中,治疗师相信灵性议题对心理健康的重要。自己在经验和知性上都探索过超个人领域的治疗师,会较有能力来帮助别人探索超个人领域。所以,除了任何好治疗师都应该具有的真诚榜样以外,超个人治疗师必须愿意致力于自己的内在工作和灵修。

超个人取向并不认为其他方法没有效果,任何方法都会有适用的人和适用的时候,可是,超个人取向所需要的背景确实比一般取向更为广大,有更兼容并蓄的发展远景,让一个人能放下过去,更完满的活在当下。根据灵性教导的永恒智慧,人有可能与他人和环境和谐共存,不受恐惧和贪婪所驱策,而是受到慈悲和使命感的激发。

有超个人背景的治疗师,意思就是治疗师能了解意识和觉察是治疗结果的决定因素。例如,当治疗师了解案主拥有创造力的潜能,而不只是对外在环境做反应时,就会强化治疗关系的疗愈潜力。当案主从受害者的自我认同,逐渐转移到体认个人的自由而承担起责任,并发挥创造力的立场时,就可以逐渐把治疗的重点放在超个人的议题上。

超个人心理治疗并不是只把焦点放在解决问题而已,就像渔夫教饥饿的人如何捕鱼,而不只是给他们鱼吃一样。治疗师会鼓励案主发展各种内在资源和解决问题的技巧。治疗死也知道并没有哪一种方法或技巧,可以满足每一个人的疗愈需要。

超个人治疗的内容是案主的生活经验,由于关心灵性的案主有寻找超个人治疗师的倾向,有些内容可能是神秘、原型、个人或超个人的内容。当内容显然是超个人的内容时,也就是案主企图找出超个人经验的意义时,超个人治疗师能确认这种经验的疗愈潜力,而不会把这些经验病态化,或是抱持贬抑、不相信的态度。一般的治疗取向倾向于看轻这类经验,而压抑这些经验,以致于造成接续发生的困扰。这是为什么在社区中要有超个人治疗师的原因之一。

荣格是最早体认 到超个人经验价值的心理治疗师之一,他说:“处理神秘经验其实是真正的治疗,你一旦获得神秘经验,就会从病态的诅咒中释放出来。”他在写给匿名戒酒会创立 者威尔森的信上谈到:“对酒精的渴求,相当于对完整的灵性渴望,只是在较低的层次。”所以宗教经验或是“超越理性限制的高层次心灵教育”,可以促使人脱离 成瘾。

虽然超个人经验有疗愈的潜力,可是如果没有努力使所得的洞识稳固下来,常常只有短暂的效果。所以,心理治疗的任务不只是引发这种经验,还要把这些经验有效地整合到日常生活之中。当行为、价值观和态度开始改变时,觉察力就会有大幅的突破,能转化主观经验与人际关系的本质。

超个人的观点来看,完整意味着和谐地整合身体、情绪、心智和灵性的健康,以及社会责任感。虽然其他疗法会处理身体、情绪、心智和社会的面向,却容易忽略灵性的层面。

以下是一些超个人治疗常用方法的简介,可以应用在发展的任何层面,也都可以帮助案主开启内在经验和发展内在资源。

身体的健康:超个人心理治疗除了培养人认识饮食和运动习惯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包括各种身体工作,比如生物能、哈达瑜伽、太极拳、合气道、生理回馈、感官觉察和动作治疗等等。这些专业藉着把注意力集中在细微的身体感觉,以训练觉察力,有些则特别着重于身心的整合和自制,有些则能释放堵塞的情绪和习以为常的紧张模式,使人更为放松和自由。

情绪的宣泄:不论用什么方法,释放堵塞的情绪是疗愈昔日伤口、使人完全自由地活在当下所不可或缺的。超个人治疗透过各种方法,比如呼吸工作、引导想象、梦、而已产生强大的情绪疗愈作用。在超个人背景中,宣泄情绪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格罗夫夫妇发展出来的全像式呼吸法。

认知的重新归因:藉着学习以不同的方式思考痛苦事件的经验,改变对这些事的看法,可以学会把困难看成学习的经验,免除与过往相关的羞耻感、罪恶感和愤怒,而能在当下体验到更大的自由,并藉此学会以慈悲的态度来看待自己和世界。

存在的疑问:在遇到危机时,面临价值观、意义和选择的存在性问题,有可能导致超个人的探索。虽然有些心理治疗师认为灵性是虚幻的方法,用来暂时掩盖人类存在的痛苦事实,但毫无疑问的,接近死亡时所产生的灵性议题,并不是一般临床训练所能处理的范畴。西方文化普遍存在不愿面对死亡的情形,正反映出同样普遍不愿承认超个人事实的情形。

许多人发现自己害怕黑暗,却又怀疑光明。超个人治疗师的任务就是帮助案主面对自己的恐惧,发现自己里面的智慧源头。

想象与梦工作:这些方法包括的技巧有梦的分析、积极想象、完形对话,以及催眠引发不同的意识状态,可以用来建立“自我”的力量,或是探索心灵的超个人面向。超个人工作并不是依赖技巧,而在于如何运用技巧。

例如,假设有位治疗师并不采纳超个人的观点,就容易忽略梦工作中的超个人潜力。比如一位传统的精神分析师,就可能忽略梦不只是进入个人潜意识的捷径,更是各种宗教传统中启示和感应的重要来源,还能提供进入超个人领域的门路。

静坐:静坐可以加强人对生活中灵性层面的认识,也是有助于治疗的辅助方法。不同方式的静坐会有不同的效果,可是大部分都能增加自我觉察力和敏感度,了解心灵的运作。使心灵集中和平静的专注练习,可以治疗焦虑。另一方面,洞察力的练习则特别有助于探索被压抑的记忆和其他潜意识的素材。

去除认同:静坐藉着切入意识的内容(比如感受、思想和幻想),让练习者将意识及其内容区分开来,由此促进“去除认同”的过程,这是超个人工作的核心。鉴于“自我”主要是认同情绪、角色和关系,去除对人格和个人历史的认同,就能促进“自我”的超越。

当案主做好准备时,去除认同的练习(例如:“我有思想,但我不是我的思想;我有情绪,但我不是我的情绪;我有身体,但我不是我的身体”,能确认对纯粹觉察的认同,以及主导并运用心理过程而不需认同任何过程的能力。

告解:对许多与正式宗教疏离的人来说,治疗关系可说是现代版的告解。任何可靠的治疗师都有接受别人告解的功用,可以提供安全的场所,探索心灵中最黑暗的秘密。当自我被拒绝、被否认的部分得到接纳,并整合到具有更大视野的完整中,就产生了疗愈。

不同的意识状态:改变意识的技巧,比如音乐、禁食、鼓声、吟唱、舞蹈或服用药物,从有历史记载以来就一直存在着。催眠治疗和深度放松的不同意识状态,也是大部分医师都熟悉的。探讨以非药物的方法来改变意识状态的超个人研究先驱,比如格罗夫夫妇的全像式呼吸法,葛林夫妇(Elmer and Alyce Green)的生理回馈,以及麦克•哈纳尔(Michael Harner)的巫术击鼓。他们的工作显示出,有些不同的意识状态具有强大的治疗效果,因此超个人治疗师会在适当的时候,试图在心理治疗中借助这些状态。

在实务中,超个人临床治疗者可能会运用各式各样不同的方法,这是根据特殊的案主适用什么方法而定。由于许多寻求超个人治疗师帮助的案主,已经走在灵性道路上,治疗师常常需要处理特殊的灵性问题,所以必须能区分健康的灵性和掩饰心理问题的灵修,有什么不同。

超个人心理治疗通常被认为最适合较健康、以成长为目标的案主。可是,根据接受精神分析训练的超个人精神科医师西摩•布尔斯坦(Seymour Boorstein)的看法,超个人技巧也有助于治疗某些严重精神失常的人,因为运用人本质重点中的灵性部分,能提供内在滋养的来源。可是,他也提出告诫,有些寻求治疗的人也可能误用某些做法(比如静坐),藉此逃避关系或掩饰病态,在这种情绪下,治疗师要考虑劝阻这些做法。

治疗师常常或有意或出于潜意识遇到的陷阱,就是容易把自己的信念强加在案主身上。如果治疗师刚发现一种很有益的灵修方法,却还得抱持超然的态度,可真是特别困难的挑战。重要的是能承诺帮助案主找出自己的道路,而不是推荐某一种特别的体系。如果目标是认识意识的超个人面向,在心理治疗的过程和灵性成长的过程间,就不会有冲突了。

在《羯腊摩经》中,佛陀所说的话可能适用于在这个领域工作的每一个人:

勿因耳闻而轻信,道听途说本无稽;

不以传统而妄信,历代传说多谬奇;

众人谣言不可靠,毫厘之差失千里;

迷信教条未见安,经典所载非无疑;

师长训示固可贵,迷信权威非所宜;

凡事合理方可信,且需益己复益人;

必矣体察分析后,始能虔信并奉行。

 

第十九章

前个人/超个人的谬误

肯恩•威尔伯

前个人/超个人的谬误(pre/trans fallacy,简称ptf或前/超谬误),这个观念来自发展哲学(最有力的代表人物是西方的黑格尔和东方的奥罗宾多)和发展心理学(主要象征是西方的鲍德温和皮亚杰,东方的拙火瑜伽)。

如果试图以这种发展的角度来看整体世界,会觉得世界本身是朝向确切的方向进化,朝向更高层次的结构系统,朝向更大的整体、整合、觉知、意识等等。事实上,只要瞥一眼到目前为止的进化记录,就会发现有个朝向愈益复杂和觉察的明显成长。

从进化的过程来看,许多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认为发展本是走向本体的,我们都很熟悉德日进(译注十二)所说的终结点(欧米茄点,omega point)观念,以及奥罗宾多的进化趋向超级心灵的说法,可是西方的哲学家如亚里斯多德和黑格尔,也保持相同的观点,黑格尔所说的“终点”就类似超级心 灵和欧米茄点,这是“绝对知识”的状态,在此“圣灵以圣灵的形式认识自己”。

所以从黑格尔或一般长青哲学的观点来看,进化的历史就是圣灵自我实现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黑格尔主张这个发展过程有三个主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本性开始,本性是指物质和单纯身体感官与知觉的范畴,我们称之为前个人或下意识的范畴,黑格尔常把下意识的本质(也就是前个人的范畴)说成是一种“堕落”(偏离的堕落,Abfall),但这种本性并不是违反圣灵或是脱离 圣灵,而是单纯的“静止不活跃的圣灵”或“上帝在他的相异状态(God in His otherness)”。更具体的说,本性是“与自己疏离的圣灵”。

从圣灵回归圣灵(或克服自我疏离的状态)的第二阶段中,发展从前个人的本性移到黑格尔所说的自我意识阶段,这是典型的自我本性或心智觉知的阶段,我们称之为个人的、心智的和自我意识的范畴。

根据黑格尔的说法,发展最后结束在“绝对”,或是圣灵发现圣灵就是圣灵,我们称之为超个人或超意识的阶段(或层次)。

请注意,整个发展的顺序是从本性到人性再到神性,从下意识到自我意识再到超意识,从前个人到个人再到超个人,以图五-1代表这个次序。

我们只缺最后一个理论工具。如果从下到上的移动是进化,反过来说,从上到下的移动就是倒转(involution)(见图五-2)。本心经由之前的倒转过 程,变成“堕落”、“静止不活跃的上帝”、“与自己疏离的圣灵”,或从高处到低处的陷落和“失落”,当物质(低处的范畴)脱离空无 (Void,sunyata)而陷入存在时,称之为“大爆炸”(Big Bang),进化就是堕落的反向过程,是圣灵通过发展回归圣灵。

既然发展是由前个人到个人再到超个人,而前个人和超个人又都是非关个人的,那么,对于无知的人来说,前个人和超个人看起来就很相似,甚至完全相同。换句话说,前个人和超个人这两个面向是很容易混淆的,这正是前/超谬误的要点。

这 个谬误有两种主要的形式:将超个人降级成前个人,称之为前/超谬误-1,以及把前个人提升为超个人,称之为前/超谬误-2.参考图五-1,重点在于如果不 了解A点和C点之间微妙而极端的差异,那么发展图上的两人端点就会彼此陷落到对方里面。在前/超谬误-1中,C点陷落或降级到A点(于是C点不再存在), 见图五-3.在前/超谬误-2中,A点陷入或提升到C点(于是A点不再存在),见图五-4.于是发展的两支脚变成单一的轴线。

这种陷落立 刻造成两种对立的世界观。由于真实世界仍然包含A、B、C三点,那么就仍然可以在整个存在范畴中见到前/超谬误-1和前/超谬误-2,可是这两者必然会按 照各自的缺陷来诠释世界,于是就产生相应于这两种前/超谬误的两种主要的世界观,正如图五-3和图五-4所示。

这两种世界观都承认个人的范畴,甚至这两个观点都认为发展会在个人的范畴达到最高点。

第一个世界观认为发展是从本性中的前个人来源开始,经过一连串中间的进步,然后在进化的“高点”(就是人的理性)达到极致,它认为发展并没有更高的来源或目标,强烈否认有这种假设的“较高”层次,甚至认为连谈论的必要都没有。人是理性的动物,理性正是理解并指挥宇宙所唯一需要的。看起来很像我们的科学。
相反的,第二种世界观认为发展是从“天上的”灵性来源开始,结束在异化的“低点”,就是罪恶的人性,或是个体化和个人化的“自我”。所以历史就是堕落史,并不是向上提升,而人类(或个人的“自我”)就是堕落的结局,就如图五-4所描写的。看起来很像正统宗教。

困 难而复杂的部分在于,既然前/超谬误产生的世界观就都是一半正确、一半错误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么难在各自相对的优点中取舍的原因,在处理那正确的半个发展时,这两个世界观是正确,可是在处理受到误解的另外半个发展时,这两个世界观就是谬误的。更具体来说:这两种世界观都各自包含两个重要的真理和两种重大的错误。

第一种世界观的下列两种主张是正确的:一、我们拥有前个人、非理性和下意识的成分,这在进化上确实是先于理性和个人的部分,二、真实历史进化的方向确实是由下往上。它的错误在于:一、否认超个人成分的存在,二、否认真的从圣灵陷落、下降、因堕落而脱离与神性合一、就是神性的情形。

第二种世界观正确的主张有:一、宇宙有超个人的成分;二、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确实“在罪中”,我们的生活与崇高的圣灵认同是疏离、分裂。可是,它也有两个错误的主张:一、个别的“自我”或理性思考的人格,是与圣灵疏离的极致;二、在进化中,真正的伊甸园在“自我”之前(或个人的“自 我”造成原罪)。

事实上,黑格尔和奥罗宾多都论证出最早的疏离(或疏离的高点),是始于物质本性。本性(或前个人世界)已经是自我疏离的圣灵,并不需要任何来自“自我”的帮助;再者,本性就是与圣灵疏离的极点。“自我”(B点)只是第一个发展出足以自觉地体认世界已经从圣灵堕落的结构。

第二种世界观搞混了倒转时的真实堕落和进化中假定发生的堕落,所以认为自我在进化中兴起,使圣灵达到疏离的顶点,可是事实上,自我的兴起是圣灵在回家的半途:从前个人本性的下意思走到“自我”心灵的个人自我意识,目标是圣灵超越个人的超意识。

前 /超谬误-1和前/超谬误-2在人类心理发展上的两个主要例子,分别是佛洛依德和荣格。佛洛依德正确辨识出前个人的原我(id,A点)和个人的“自我” (ego,B点),却把所有灵性和超个人经验(C点)都贬抑到前个人层次;超越世俗的洞察力被解释成比世俗更原始的原我冲动;超越主体/客体的三摩地却被 说成是主体/客体分离之前的自恋;超个人的合一被解释成前个人的融合。佛洛依德在每一个观点上都遵循第一种世界观(图五-3)。当然了,并不是只有佛洛依德使用第一种世界观的观点,这是标准、传统、无可置疑的西方正统说法----从皮亚杰到科尔伯格(Kohlberg)到洛芬哲(Loveinger)再到 阿瑞亚提(Arieti),都是如此(译注十三)
译注十三:这几个人都是近代发展理论的学者。

依我的看法,荣格犯的错误正好相反。他正确而且非常清楚地辨识出超个人(或神秘)的面向,可是常常把这个部分和前个人结构混淆。对荣格而言,只有两个主要的范畴:个人的和集体的。所以荣格对低下和崇高的集体潜意识(也就是前个人和超个人的集体范畴)之间大量而全然不同的差异,有混淆的倾向。所以,荣格不只偶尔会美化某些幼稚虚构的思考方式,也常常以倒转的方式看到圣灵。无论如何,荣格和他的追随者有只辨认出两种主要范畴的倾向----“自我”和“灵性我”,于是把人类的发展看成沿着“自 我”—“灵性我”的轴线而走。这正是图五-4的情形,把灵性我放在底层,而“自我”在顶层。这是纯粹的第二种世界观,也是许多超个人心理学家普遍接受的世界观,甚至包括反对荣格的人。

荣格学派确实偶然认识了发生在两个主要阶段的发展:“自我”的发展和超越,到此为止还算好,可是,由于他们或多或少只处理发展中一支实际的脚(B点到C点),就会勉强要单一的轴线负起双重责任。他们并不是把发展看成从A点到B点再到C点,而是看成从C点到B 点,再回到C点;不是从潜意识的前个人到个人再到超个人,而是从潜意识的超个人到个人再到超个人;不是从前“自我”到“自我”再到超越“自我”的灵性我,而是从灵性我到“自我”再回到灵性我。

这种理论看起来好像只是遗漏了前个人范畴的部分,可是在理论背后真正的问题,是把前个人范畴提升到有如超个人的状态。虽然我们可以同意婴儿期没有某些概念上的焦虑,可是依我的看法,这种“自由“并不是出于超个人的保护,而是前个人的无知,马斯洛对这一点也保持同样的坚持态度。

前/超谬误-2的误解会低估“自我“,而提升前“自我”的价值,并在涉及某些(当然不是全部)“前卫“或“人类潜能”或“人本/超个人”的心理治疗方式中,造成不良的影响。造成的问题有很多,简单说来,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很多需要治疗的人,大部分是苦于前个人的固着、解离和强迫性思想,并没有足够的“自我”力量,来超越这些威胁生存或使他们不知如何生存、来自低下层面的愤怒、冲动和驱力。当他们遇到采用第二种世界观的治疗师,会被引导要“放下”自我概念和整合,而这却是他们非常需要建立并强化的结构。

大部分精神官能症并不是因为缺乏“自我”超越而感到痛苦,而是因为缺乏“自我”价值感,所以治疗首要促进强壮的“自我价值感”,然后才可以促进“自我的超越”。

超个人的捷径:静坐

选自《超越自我之道:超个人心理学大倾向》一书

我们必须闭上双眼
唤起全新的识见-------
觉醒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
然而只有少数人会使用。

柏罗丁 Plotinus,205-270。古罗马历史学家,新柏拉图学派代表人

历史学家回顾二十世纪时,可能会发现西方心理学两个最重要的突破,都不是出于新知识的发现,而是古老智慧的体认。

第 一个突破就是心理上的成熟可是持续进展到超越常态的程度,所谓常态只是人受限于文化的武断界定。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确实潜藏在我们每一个人里面,就如威廉 •詹姆斯所指出的:“不论在身体上、智力上、或是精神上,大部分人都只活出很有限的潜能,在有可能发挥的意识中,只运用了非常小的部分。。。。。。我们连 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储藏了那么多可资利用的生命。”

第二个突破就是确实有方法可以实现超个人的潜能,这些方法是几千年来数百种文化淬炼出来的技术,这种技术也构成了世界几个伟大宗教传统的默观核心。这是超越的艺术和技术,用来促成超个人的发展,就其本身而论,是根据两个关于心灵本质和潜能的基本假设而来的。

第 一个假设就是我们平常的心灵状态并不是最理想的状态,事实上,心灵曾被人描述为混浊的、扭曲的、如梦一般、恍惚的,而且大部分是不受控制的。东西方的心理 学家和神秘主义者都有这种体认。佛洛依德的体认造成了文化的冲击,他说:“人甚至连自己的家都无法掌握••••••也就是自己的心灵。”这句话正呼应了 《福音之歌》在两千年前绝望的呐喊:

焦躁不安的人类心灵
受到如此强烈的摇撼
在感官的掌控之中;
粗鄙而难以成长
伴随着顽固的欲望•••
真的,我认为
再没有更狂野的风了。

拉姆•达斯(Ram Dass)说:“我们都是自己心灵的囚徒,这种认识是踏向自由旅程的第一步。”皮尔•维拉雅特•可汗更简洁的说:“锁链就在心灵之内。”

第 二个假设是未经锻炼的心灵虽然混浊而不受控制,却可以经过锻炼而变得澄清,而这种锻炼可以催化超个人的潜力。东西方古往今来的圣哲都同意这一点,苏格拉底 说:“为了使心灵得以见到光明,而不是黑暗,所以整个灵魂必须转离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直到能深入地观察实相,以及被我们称之为“善”的至高光辉,因此, 可能真的有一种技术,恰恰是用来实现这件事的。”同样的,拉马纳•马哈希也说:“没有任何例外,所有经典都宣称,必须驯服心灵,才能得到拯救。”

超越艺术的六个要素

虽然有各种不同的做法和技巧,但超越技术的核心似乎都是由六项常见的要素所组成的:伦理道德的训练;专注力的培养;情绪的转化;把动机从自我中心与匮乏而造成的需求,转向较高层次的动机,比如自我超越、觉察力的提升、智慧的培养。

伦理道德的培养

伦 理道德普遍被视为超个人发展的必要基础,可是,各种静坐的传统却不是从一般的道德规范来看伦理道德,而是视之为训练心灵的必要纪律。不道德的行为不但是源 于具有破坏力的心理因素(好比贪婪和愤怒),也会增强这些心理因素,在默观内省时,会强烈地看清这种情形。相反的,合乎道德的行为会削弱这些心理因素,而 培养如仁慈、怜悯、平静这类的心理因素。最后,在达到超个人的成熟时,合乎道德的行为就会自然流露,并自然表现出对所有人和所有生命的认同。在这个阶段的 人正符合劳伦斯•科尔伯格所说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完人所必须具备的任何特质,自始至终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专注力的培养

专注力的训练和培养,是克服未经训练,飘荡易变的心灵所必备的条件。就如同舒马赫(E.F.Schumacher)对专注力的说法:“在所有传统的教诲中,没有任何主题比专注力更重要;而在现代世界的思维里,也没有其他主题受到如此严重的忽视、误解和扭曲。”

专 注力的训练当然会受到西方心理学的误解,因为西方心理学毫不犹豫地接受威廉•詹姆斯在一百年前所下的结论:“专注力不可能持续维持下去。”可是他又进一步 说:“自愿一而再、再而三把飘荡的专注力拉回来的能力,正是判断力、品格和意志的根源,少了这一点,就不能说这个人的精神是健全的。能改善这种能力的教 育,才算得上是出类拔萃的教育••••••不过,要说明这种理想很容易,但要提出实用的方向来引发这种结果,就很困难了。”在此,我们有一个和传统西方心 理学完全相反的看法。西方心理学说专注力无法维持,而超越的艺术却说,如果想要成熟到超越平常的发展极限,就要能维持专注力,也必须要维持专注力。

能 随心所欲地指挥专注力,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心灵专注于什么事物,就会呈现出该事物的性质。举例来说,如果我们想到生气的人,就容易觉得生气;如果想到深 爱的人,就容易感受到爱。能够控制专注力的人,就能控制并培养特定的情绪和动机。印度圣哲拉玛克里希纳说:“最后,这种人能控制自己的心灵,而不是受到心 灵的控制。”

情绪的转化

合乎道德的行为和稳定的专注力,能促进超越艺术的第三种要素,就是情绪的转化。情绪的转化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减少不适当而具有破坏性的情绪,比如恐惧和愤怒,这是西方心理治疗所熟悉的过程。当然了,这里所指的并不是压抑,而是清楚觉察到这些情绪,然后有意识地适时放下它们。

第 二个部分是培养正向的情绪,比如爱、快乐和慈悲。虽然传统的西方心理治疗有减少负向情绪的绝佳技巧,却几乎没有强化这些正向情绪的方法。相反地,超越的艺 术包含许多做法,可以培养这些情绪,所能达到的强度和深度,更是西方心理学无法想象的。例如佛教徒的慈悲、印度教徒的爱,和基督教徒的大爱,都只有在他们 没有条件、毫不动摇地包容所有生物,没有例外也没有保留时,才算达到完全成熟的程度。

正向情绪要达到这种惊人的强度和境界, 必须由第三个部分“情绪转化”来促成,也就是培养平静。这种冷静的情绪可以让爱和慈悲保持在无条件而不动摇的状态,即使遇到胁迫也不受影响。这种能力就是 斯多葛学派所说的免于激情(apatheia),基督教天父的神圣的免于激情(divine apatheia)佛教的舍,道家的“万物平等”原则(这可以引领人超越“喜欢一件事甚于另一件事所造成的困扰”),以及当代哲学家富兰克林•梅瑞尔-伍 尔夫(Frank Merrell-Wolff)所说的“崇高的平等心”(high indifference)

自我超越

合乎道德的行为、稳定的专注力和情绪的转化,再加上不断的练习(比如静坐),共同把动机导向较健康、更为超个人的方向,最终的作用就是降低动机的强度和强迫性,并改变动机的方向、种类和焦点,最重要的就是会减少耽溺和嫌恶这两种强制的力量。

当动机变得较不分散、更为集中时,所渴望的事物就会变得更为细腻、更属于内在,比较不重视获得,而重视付出。所渴望的对象逐渐变得较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更属自我超越的东西。

传统上,这种动机的转移被视为是“净化”或“放弃对世界的爱慕”。以现代的用语来说,则是走向马斯洛所说较高的需求层次,汤恩比所说的“灵性化”(etherealization)过程,以及达到哲学家齐克果的目标,“以纯净的心决意要一件事”的方法。
减 少具有强迫性的渴求,相对应的,也会减少内心的冲突与痛苦,这种说法已经从静坐经验丰富者的研究,得到支持。雅典哲学家伊比鸠鲁(epicurus)说: “如果你想要人快乐,并不是要使他富有,而是要拿走他的欲望。”但这并不是说,改变动机的方向和放下内心的渴求就必然是容易的事。亚里斯多德认为:“克服 欲望的人,比征服敌人的人更为勇敢,因为最艰难的胜利就是胜过自己。”

觉察力的提升

各种伟大智慧的传统都同意,在我们平 常未经训练的心灵状态中,觉察力和知觉都是不敏感而受损的:因为专注力不稳定而破碎,因为混乱的情绪而受到影响,因为散乱的欲望而受到扭曲。所以我们是把 幻影当成真实(柏拉图语),因为我们是透过“模糊的镜子”(圣保罗语)、“减压阀那么小的孔”(赫胥黎语)、或是“狭窄的缝隙”(布莱克语)观看。布莱克 以诗来表现这种情形:

如果知觉之门得以洗净
每件事都会显示无限的本质。
由于人封闭了自己,
只能从自身洞穴的狭窄缝隙观看所有事物。

所以,超越艺术的第五个要素,就是使知觉和觉察力得以纯化精炼,使它们更为敏感、更加准确,更能欣赏每个经验片刻的清新与新奇。达到这个目标的主要工具之一就是静坐。

静 坐的人会发现内在和外在的知觉都变得更敏锐,色彩更明亮,并因为经过“内省敏感化(introspective sensitization)”的过程而变得更容易接触内心世界。这种主观经验的效度在最近得到支持,研究显示静坐者的知觉处理变得更敏锐、快速,而同理 心也更为精确。

就如精神医学的史学家艾伦伯格(Henri Ellenberger)的评论:“心灵的自然倾向是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漫游,需要经过努力才能专注于现在。”静坐正是这种努力的训练,结构就是以现在为中 心的崭新知觉。对于这种情形有各式各样的描述,如佛教的念觉支,印度教的精微的境界(anuragga),基督教的“当下的神圣”,鲁道夫•史坦纳所说的 “忘性的牵引力”(draught of forgetfulness),意指人忘记过去,重新进入每一个当下的片刻;以及马斯洛所说自我实现者的特征。

当我们能清楚、准确、敏锐、新奇地看见事物,就能恰当而有同理心的回应。所以古老的智慧传统和现代心理治疗都同意完形治疗创始人佩尔斯(Fritz Perls)的话:“觉察力本身,在本质上自然而然就有疗愈的力量。”

智慧的培养

超 越的技术所培养出的第六个性质,就是智慧,这是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知识是某种我们拥有的东西,而智慧则是某种我们成为的状态。要发展智慧,就需要自我转 化。对“事物本然”的实相(包括世界中的大量苦难),保持开放没有防卫的态度,能促进这种转化。以《圣经•诗篇》的话来说,就是体认到我们是“圣土 ••••••我们的生命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度尽的年岁,好像一声叹息”(诗篇第九十篇);“谁能常活免死”(第八十九篇)。

在 我们的时代,存在主义对这种体认的强调是最强而有力的,它生动地描述不可避免的存在挑战(无意义、自由和死亡),重新发现佛陀所说的第一个宝贵真理(四圣 谛的苦谛):“不圆满”是存在与生俱来的部分。存在主义和传统智慧都同意哈代的话:“如果有变得更好的方法,那就是仔细看看最坏的情形。”

存 在主义提高了我们对存在的限制与苦难的觉察力,使我们陷在没有出路的处境,可是超越的智慧提供了一条出路。对存在主义而言,智慧包含了体认这些生命的痛苦 事实,并以真诚、坚定(海德格语)和勇气(田立克语)接纳它们。就默观传统而言,这种存在的态度只是智慧的开端,并不是最终的智慧,可以把动机转离琐碎、 以自我而中心的追逐,朝向默观的实践,导向更深的智慧。更深的智慧体认到,陷在充满限制和痛苦、没有出路的感觉,可以透过转化似乎受苦的自我,而得到超 越。这种智慧源自于直接、直觉式的洞察力的发展,能够洞识心灵、自我、意识和宇宙的本质。这种洞察力会变成直接、直觉式的智慧,超越语言、思想、观念,甚 至任何一种意象,而有转化和释放的作用。通过这种释放,就能实现超越艺术的目标。

这六个基本常见的要素、性质或过程,组成了超越艺术的核 心。当然了,不同的做法和传统会重视某些过程甚于其他过程。例如,印度哲学把修行划分成几种不同的瑜伽,所有瑜伽都认为伦理道德是重要的基础。胜王瑜伽 (raja yoga)较强调静坐与专注力和觉察力的培养;虔诚瑜伽(bhakti yoga)较强调情绪,着重于爱的培养;业报瑜伽(karma yoga)运用俗世的工作使动机变得纯净;智识瑜伽(jnana yoga)则磨练理解力和智慧。可是,只要是真正的传统,也就是能培养超个人发展和超越的传统,就会把超越艺术的所有要素整合起来。

静坐是超个人发展的核心技巧

几乎所有道路都包括某种形式的静坐。静坐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作用在许多超个人发展所必要的过程上。最好的情绪下,静坐可以使专注力稳定、转化情绪和动机、培养觉察力、对不合乎道德的行为更为敏感,并能孕育智慧。若说梦是通往潜意识的捷径,静坐就是通往超个人的捷径。

什么是静坐呢?这个名词是指一组具有共同特质的做法,训练专注力以使心理过程受到更大的控制,并培养特殊的心理特质,比如觉察力、洞识力、专注力、平静感与爱,其目标是发展最理想的意识状态与心理健康。

“瑜 伽”这个名称是指一组具有共同特质的做法,目标和静坐一样,但除了静坐之外,瑜伽还包含伦理道德、生活方式、身体姿势、呼吸和知性的学习。在古时候,静坐 和瑜伽的起源就已失去记录,但它们之上已有四千年的历史,可能还要更为久远,而特殊的做法则是经过好几世纪逐渐形成的。

有许多种不同的静 坐和静坐经验,最为人知的就是安静坐着。但有些做法包括了走路、跳舞、把意识的觉察力带进日常生活。静坐的焦点可以放在许多不同的对象,范围从死尸到呼 吸,乃至超凡的心灵状态。不用说,这么多种做法会造成各种不同的经验,即使只是在某个单一的传统中,比如苏菲教派,就有许多不同的静坐方法,产生部分相同 但仍各有差异的效果。

这些不同的做法通常被划分为两种主要的类别:专注和觉察。专注的静坐企图把注意力坚定地放在单一的对象,比如呼吸。觉察的做法则刚好相反,是以不经选择、不加批判的态度,觉察所有兴起的经验。

静坐的影响

西方世界的静坐历史悠久,有许多不同的阶段。在不同时代,犹太教、基督教和回教都提供了各种静坐技巧,但都不曾像东方传统(如印度教和佛教)对静坐那么重视普及。

到 二十世纪,西方心理学家和精神科医师最初对亚洲静坐效果仍抱怀疑的态度,这种怀疑论在精神分析社群中特别强烈,大部分认为静坐(还有巫术和瑜伽的做法)根 本就是原始或退化的情形,而认定从事这些做法的人是病态的。例如,著名的精神分析师法兰兹•亚历山大(Franz Alexander)就有一篇文章的名称是《佛教训练是一种人为的紧张症》,可是就如肯恩•威尔伯所指出的,“轻易就把神秘主义者等同于精神病患,只是显 示这个人对微妙差异的无知。”亚历山大的主张到现在已成为“前个人/超个人谬误”的典型例证,是把超个人误认为前个人的情形。

自从1960年代开始,静坐开始被广泛地接受,简直就像爆炸一样引起一般人、专业人士和研究者的兴趣。到1980年时,估计光是美国就有超过六百万人学过某种形式的静坐。

事 实上,静坐仍然继续扩展,并影响西方文化。历史学家汤恩比预测二十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就是佛教被引进西方社会。可是引进各式各样亚洲传统的静坐技巧, 可能有结合和累积的效果,重要性远大于佛教本身所造成的影响。把静坐引进西方(更好的说法是再度引进),可能会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静坐有各式各样的影响,足足有数百万人为了个人成长或是减轻心理或身心的问题,而学习静坐。

有些人把静坐当成灵修的一部分。有些练习亚洲式静坐的人,深受相关的亚洲哲学和宗教所吸引。有些修习静坐的人有似非而是的结果,反而更加欣赏自己的犹太教---基督教遗产,特别会重视期较偏向默观的面向。

犹太教和基督教也受到影响,这一点也不奇怪。一方面,亚洲静坐的流入,使大家对西方的静坐方式重新产生兴趣;另一方面,有些基本教义派的人则谴责静坐是魔鬼的工具,宣称静坐导致的心灵平静会使撒旦更容易闯进来。对于静坐的疑问和批评,传统的反应是建议自己试验一番。

不 但静坐对西方文化造成影响,西方文化也会影响静坐。传统上,练习静坐的人有文化和宗教上的背景,会带着强烈的信心,毫不怀疑的接受,而没有心理学、科学和 研究的背景。可是现在也会有人在俗世的环境中练习静坐,研究者和临床医师以适当怀疑的态度来详细研究他们的静坐,结果产生了新的疑问。例如,科学家会询问 该怎么好好研究静坐、静坐到底有什么作用、是怎么产生作用的,还有对不同的人而言,哪一种做法最有效。

临床医师试图找出静坐有助于哪些心 理和身心的疾病,练习静坐会有什么副作用和危险。副作用的问题在历史上很少被提及,但现在已确知静坐就像任何有力的疗法一样,对某些人会产生很大的压力。 因此西方临床工作者开创了新的格局,辨识出静坐的副作用,并找出以心理治疗来处理的方法。

静坐的实用性

既然静坐是超个人发展的核心技巧,超个人学家就会对理论和实务两者都感兴趣,非正式的调查显示这些人几乎都会亲自尝试,而大部分人会规律地练习。

在 实用的层面上,静坐提供许多心理和身体健康的好处。心理治疗师描述了治疗师、案主或双方的静坐练习可以辅助和催化治疗。静坐除了能培养诸如安静和平静之类 的健康特质,还能强化同理心,提供对心理过程和病状起源的洞察力。在理论的层面上,静坐的练习和研究使我们了解心灵、成熟和超个人经验的本质。

理 论和实务也是彼此相关的。如果没有直接的经验,超个人的观念和体系就会流于康德所说的“空洞”,或是缺乏实证的基础。所以,静坐的练习是深入了解相关经验 不可或缺的条件。就如哲学家诺齐克(Philip Novak)所指出的:“最深入的洞察力是可以从知性得到的,而且非常强而有力,可是只有以特别热切而接纳的精神,经过长期的静坐训练,而发现并吸收这种 洞察力时,洞察力才开始达到最完满的认识和效力。”

推荐人练习静坐很容易,要实践可就不容易了。只是静静坐半个小时,刚开始会非常困难,大部分试过训练心灵的人,都同意这是一个人所面对最具有挑战性也最有收获的任务,难怪它被称为“艺术中的艺术,科学中的科学”。

本 篇收录的文章描述了静坐的经验、阶段、益处和困难。杰克•康菲尔德(Jack Kornfield)讨论“开悟的七项要素”----观照、能量、探究、狂喜、专注、宁静和平等心。这是佛教心理学描绘开悟心灵的特征时,所提到最关键的 心灵性质,而且可以透过静坐来培养。他还比较了不同的静坐方法和治疗方法,评估各种方法在促进这些要素并取得平衡的程度上有何不同。

罗杰•沃什在“静坐研究:艺术的状态”中,对数百篇已完成的研究结果,作出总结的概述。

静 坐确实可以产生各种深刻的经验和疗愈,但任何单一的心理学或默观技巧,都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当代研究的问题中,最吸引人的一种,就是哪些心理面向和问题 可以被特定的静坐有效地治愈或转化,而哪些较不受影响。这是历史上一次新奇的事件,许多经验丰富的静坐者和老师开始寻求心理治疗,以医治静坐所无法解决的 问题。既是静坐老师,又是心理学家的杰克•康菲尔德认为“即使是最好的静坐者,也有旧时的伤口需要疗愈”,所以巧妙地结合静坐和心理治疗,可能会优于单独 运用其中任何一种方法。

 

第三十九章

有意识的爱

约翰·威尔伍德(John Wellwood)博士是加州整合学院的心理学家与教授,著作针对东西方心理学、静坐、关系,著有《心的挑战》和《心的旅程》

约翰.威尔伍德為临床心理学家,也是执业心理治疗师,自八○年代起,他成為超个人心理学的前驱,又引领风潮,整合东方灵修传统与西方心理治疗。

他 於一九七四年获芝加哥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在学期间与体察治疗学派(Focusing therapy)大师尤金.简德林(Eugene Gendlin)密切合作,确定内心觉知能够脾益心理治疗。他原出身圣公会家庭,早年為日本禪所吸引,并受到亚伦.华滋(Alan Watts)《东西方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 East & West)一书的影响,开始对「心理治疗与禪宗开悟的互补关系」產生兴趣。在七○和八○年代,曾随丘扬创巴仁波切 (Chögyam Trungpa Rinpoche)修学,三十五年来不断接触佛法与东方各种禪观的传承,兼及西方的灵修传统。

目前他在旧金山湾区一面主持一个私人心理治 疗工作室,一面任教於加州整合研究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Integrated Studies),并担任《超个人心理学期刊》(Journal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的助理编辑,同时他也对心理治疗师提供进修课程,内容多為「灵性框架中的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 in a spiritual framework)与「不设限境界的疗癒力量」(the healing power of unconditional presence),并在世界各地带领心理/灵性(Psychospiritual)与有意识的人我关系(conscious relationships)工作坊。

他已出版八部著作,包括知名的《心灵之旅》(Journey of the Heart)、《爱与觉醒》(Love and Awakening)、《迈向觉醒的心理学》(Toward a Psychology of Awakening)和《平凡的魔术》(Ordinary Magic)等,本书是最新的著作,曾获颁二○○六年度「促进更美好人生之书」 (Books for a Better Life Award)以及「最佳佛教作品」(Best Buddhist Writing)等书奖,他刻画人类内心如何渴慕完美无瑕的爱,一旦展开人我互动,却往往溃不成军,哀鸿遍野。他善用譬喻和意象,以抒情的笔触,轻叩我们 内心最不為人知的角落,虽说是心理学著作,却嗅得到散文的鲜香。有趣的是,作者时时现身书中,自身的疗癒与觉醒和他諮谈对象的经验平起平坐,与其说作者是 心理治疗专家,倒不如说更像一位朋友。


有意识的爱

一般人认为如果能提供好比伴侣关系、安全感、性和自我价值感这 些方面的基本满足,就是成功的亲密关系。可是如果把关系看成道路,特别是神圣的道路,就能拥有更大的视野,可以涵盖这些需求,而又超越这些需求。我们关怀 的重心是培养有意识的爱,可以激发更大的觉察,以及两个生命之间的发展。

可是我们对此不应该过度理想化,因为亲密关系不完全作用在觉察得到的层面。我们同时生活在许多层面中,而每一层面都有不同的需求。

联结的层次

亲 密伴侣所形成的最原始联结,就是共生融合的强烈欲望,这是一种想要得到童年所缺乏的情绪抚育的渴望。当然了,常见许多伴侣在认识之后会经历短暂的共生阶 段,断绝其他活动和朋友,把空闲时间都花在两人世界。在关系中的这个阶段,可能有助于两人建立亲密的情绪联结。可是,如果共生变成关系中的主要动力,或是 这种情形持续太久的话,就会变得越来越局限,产生一种亲子般的动力,而使两人表达和互动的范围受到限制,逐渐破坏两人间的男女关系,产生各种成瘾的模式。

除了共生融合的原始需求,在亲密关系中最基本的渴望就是伴侣关系(companionship)。伴侣关系可以有许多种形式,有些单纯,有些比较复杂,但基本的伴侣关系在所有关系中都扮演了一部分角色。不过有些人似乎并不想从亲密的伴侣得到更深于此的关系。

更进一层的联结发生在两人不只分享活动和彼此的陪伴,也包括共同的兴趣、目标或价值观。我们把这个层次称为共同体(community),伴侣开始建立共享的世界,就像伴侣关系一样,共同体是一种具体实际的关系形式。

超 越价值观和兴趣的共享,则是交流(communication)。在这个层面,会分享我们内心的事,如想法、愿景、经验和感受。建立良好的交流,远比单纯 建立伴侣关系和共同体更为困难,伴侣要诚实且勇敢地袒露内心,并愿意为了在分享彼此不同的事实时所不可避免的障碍而努力。良好的交流可能是一般健康关系中 最重要的成分。

交流再往前扩展,就是契合(communion)。这时不只是分享想法和感受,更是对彼此存有的深刻确认,这种情形常常发 生在静默的时候,特别是看着伴侣的双眼、做爱、在林间散步,或是共同聆听音乐时,我们突然觉得受到感动,看到的并不是对方的性格,而是深处的存有,我们同 时完全在自己里面,又完全碰触到对方。这种联结是如此稀少而显著,一旦出现时绝不会弄错。当两个人能彼此交流时,契合就更能自然发生,不需依靠意志。交流 和契合比起伴侣关系和共同体,是更深刻、更微细的亲密形式,发生在心灵和内心的层次。

契合的深度亲密可能会激起一种渴望,想克服彼此是不 同人的情形,渴望完全与所爱的人合而为一。可是,这种渴望虽然表达出人类真诚的需要,却更适用于神性、绝对、无限的对象。对依附于一段亲密关系时,常常会 造成许多问题。把实现灵性的全然渴望放在有限的关系上,可能导致理想化、膨胀、成瘾和死亡。面对我们合而为一的渴望,最恰当的方式就是透过真诚的灵修,比 如静坐,教导我们如何在生活中的每个部分,全然超越对立的心灵。藉着对准这个方向,亲密关系可以激励这种修炼,但永远不可能完全取而代之。

每 一段关系在上述联结层次的不同部分,都会有不同的强度。天上人间联结的最理想平衡,就是伴侣共享深刻的存有联结,良好的交流,有共同的兴趣和价值观,并能 单纯享受彼此的陪伴。(性欲可以在任何层次运作,可以是共生融合的形式,可以是一种身体的陪伴,可以是共有的运动,可以是交流的方式,也可以是深层的契 合。)

有意识的爱开始于关系的发展,两个人在其中共享存有对存有的契合,这是出于存有之爱,而不是个性之爱。在契合的片刻中,我会因为自 己深刻的存有而感动,同时也会因为伴侣的存有而感动,而我仍然是独立的,不论我们多么亲近,仍然不可能完全共享彼此互异的世界。对方不可能真正了解身为我 是什么情形,而卧也不可能真正知道身为对方是什么情形。虽然在存有的碰触中,我们可能共享合而为一的短暂片刻,可能永远不可能有完全的合一。

也不可能藉着抓紧彼此或是以彼此的亲近,来逃避我们是单独个体的真理。我们只是从宇宙中暂时借用彼此,永远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收回来。挚爱另一个人时的核心,是一种充满内心的甘甜与哀伤,渴望满溢而出。

虽然我的孤独也是使我想要满溢而出的原因,却不必然会使我孤立。我与地球所有生物要分享的,就是身为一个单纯的生命呈现,这是一种内在的深度,由此升起许多宝藏:向外伸出热情、扩大我自己、写一首试或歌、给出某个实质或美丽的东西。

因此,当我们欣赏自己的孤独时,就能成为自己,并能最彻底的献出自己,不再需要别人来拯救我们,或是使我们觉得自己很好,反而想要帮助别人也能更彻底的成为自己,以这种方式产生有意识的爱,做为我们破碎之心给出的礼物。

所 有伟大的灵性传统都教导我们,一心追求自己的快乐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因为个人的欲望会永无止境的增加,一直产生新的不满足。真正的快乐是没有人能拿走 的,来自于打开我们的心房,感受到它向周遭世界散发,并为他人的福祉而欣喜。珍视所爱的人的成长,可以练习扩大我们存有的能力,并帮助我们成熟。由于他们 的展现可以唤起我们去发展最美好的性质,而使我们知道自己得到充分的发挥,故此,所有当前关系中的困难,都是向我们展现一个罕见的机会:发现爱就是神圣的 道路,呼唤我们培养自身的丰富和深度。

爱的更高境界

有意识的爱最后会延伸到让两个相爱的人超越自己,并逐渐与整体生命 有更大的联结。事实上,除非发展出超越自己这样的重心,否则两人的爱将没有成长的空间。伴侣之爱的更大弧光会延伸,形成与所有生命都有亲属关系的感觉,德 日进称之为“宇宙之爱”,就如他所说的,爱只有在这种方式下,才能“发展成无穷的光与力量”。

所以,爱的道路会以不断扩大的环形拓展,它开始于自身-----先是发现我们的位置,与自己为友,然后在自我中心的混淆与妄想中,发现自身存有的内在丰富,当我们能欣赏自己内在基本的健全时,就能发现自己有更多可以给予亲密的伴侣。

此 外,当男男女女专心投入彼此觉察和心灵的成长,自然会想与他人分享他们的爱。他们生出的崭新性质,如宽宏、勇气、慈悲、智慧,就可以延伸到超越自己的关系 圈,这些性质是伴侣的“属灵小孩”,是他们共同给予这个世界的。当伴侣的视野和实行不仅仅放在彼此身上,而能涵盖更大的社会感,并给予别人更多时,就会更 为兴旺。

德日进认为,伴侣之爱可以由此扩展到更进一层,两人彼此相爱越深越热,就会更为关心自己所生存的世界状况,他们会感受到自己与 地球的联结,并献身于照顾这个世界及所有需要他们照顾的有情众生。爱的更高境界及最极致的表现,就是散播到整个世界,这能使伴侣生活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上, 并愈益丰富。正是这种大爱与道路,领我们走向宇宙之心。


Brant Cortright:超个人心理治疗(易之新/译)


唤醒心理学的灵魂
书序作者:易之新

每当看到书上介绍「心理学」的定义,是从希腊字源的「灵魂之学」演变到当代的「研究行為与心理歷程的科学」时,总忍不住有点无奈又心痛的感觉,好像看见我所爱的人少了什麼,不再是原来的她!

在一次超个人心理学讲座中,有学员好奇、急切地询问:「我经常听到超个人心理学,但超个人心理学到底是什麼呢?」由於那次课程只是一系列讲座中的某个主题,很难详实回答那麼广泛、庞大又基本的问题。但由於那次经验,我开始思考,在台湾的心理学界,以及对心理探索、自我成长有兴趣的人中,「听说过」超个人心理学的人恐怕比我所以為的还要多出许多,但这些人的大多数很可能也像那位学员一样,对超个人心理学既好奇,又不知从何了解。

检视台湾目前出版的书籍,和超个人心理学有关的书实在不多,而且大部分都只介绍这个领域中的一小部分,比如荣格的书和理论已有多本被译成中文,但并没有清楚、明确地将荣格观点连结到整个超个人架构的书籍;肯恩.威尔伯也是超个人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家,其著作已被翻译出来的大约有四、五本,但大多缺少理论与实务的连结,而且较重视灵性传统,不够「心理学」;有一本《明日之我》介绍阿沙鳩里的心理综合学,还有李安德神父的《超个人心理学》也较偏向此学派,并未详细介绍整个超个人心理学的架构和脉络;去年开始,国内还陆续出版了「钻石途径」的书,但这也只是超个人心理学的重要学派之一。我在两年前翻译的《超越自我之道》虽然是许多超个人心理学大师的精釆文集,编者也费心以前后连贯的方式编排文章顺序,但仍没有提供清楚的整体架构,也较缺少贴近治疗实务、现实人生的经验分享与讨论。

我在学术领域的学习过程中,超个人心理学可说是非常陌生的异类,可是,在华人的真实生活、自我成长课程呈现的内心世界、治疗室出现的所谓「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中,常有许多经歷被主流心理学和精神医学忽视、误解、简化、扭曲,但在超个人心理学这个异类中却能受到重视和探讨。其他主流学派当然各有其重要性,只是不约而同地忽略普遍存在的灵性、宗教经验,而这正是超个人心理学吸纳的部分。然而,超个人心理学并不只是探索这些被忽略的现象,而是希望同时容纳主流心理学的成就与重要的灵性、宗教现象,将两者结合,试图看见并探索人性和意识更完整的面貌。

难得「心灵工坊」出版社愿意引介这个重要却被忽略的领域,在译完《超越自我之道》后,总编辑王桂花女士拿了一本大部头的超个人心理学教科书给我,考虑出版,我虽然喜出望外,却劝她不要勉强出版这麼厚重、难读的巨著,然而,我心裡仍觉遗憾。一年多前,有一天,我在诚品外文书区看见本书,翻阅之后,喜出望外,深觉目前需要的就是这种不但简要清楚地介绍理论架构,而且细腻刻画实务经验的书。

一年后的现在,欣见此书有了中文版,也希望此书对耳闻超个人心理学的人,或是对此好奇、有兴趣的同好,甚至已默默投入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士,都能有一点贡献或助益,更期待有心人能开始彼此对话、交换经验、激盪新知。

【前言】超个人的世界观
书序作者:布兰特.寇特莱特(Brant Cortright)

超个人心理学已经行之有年,散播各地。每天都会出现新的书籍、杂誌、文章和相关工作坊的活动,反映出逐渐崭露头角的超个人世界观,并快速散播到其他领域,包括人类学和生态学。它是越来越强大的势力,碰触到文化、思想和社会的所有范畴。

虽然超个人心理学及其衍生的观点牵涉到许多领域的努力,但它是从心理治疗开始的,也对这个领域造成最大的衝击。它孕育出许多新的疗癒和成长方法,也為许多临床问题提出新的见解。虽然超个人文献快速增加,却往往各自有其独到的观点。现在正是把超个人心理治疗理论和临床实务的各种主要发展,简明扼要地结集成书的时候。

这就是本书的企图。书中第一部分综观超个人心理治疗的理论架构;第二部分介绍当前主要的超个人心理治疗取向;第三部分检视这个领域的重要临床议题,以及临床和专业伦理的困境;第四部分试图将超个人心理治疗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包罗万象的原则,做某种程度的结合。

由於本书的焦点是心理治疗,所以讨论的重点放在最相关的主题,并未谈到更大范围的超个人运动的诸多影响,比如十二步骤计划、自助运动、巫术、生态女性主义、超自然研究,以及许多有重要贡献的力量。

到目前為止,大部分超个人文献都热烈维护既有的理念,这种情形非常正常,因為超个人心理学刚萌芽时,理论还不稳固,需要支持和保护这个新兴的运动。可是,这种情形也使超个人心理学的观念和理论缺少严谨的检视。

本书除了呈现超个人心理治疗的现况,也对这些理论、研究方法和治疗技术提出批判性评估。超个人心理治疗发展到当前的阶段,这种评估是必要的,因為超个人领域既然日渐茁壮,也发展出许多理论,就可以承受更多检视。如果没有挑战,就无法确知何者是有效的,也无法修正或去除无效的部分。我相信这种批判性评估其实代表一种力量,可以使超个人心理治疗更為完满成熟,因為只有让理论接受严格的检视,才能使超个人领域发展為强壮、健康的成熟学派,更彻底地融入心理治疗领域的专业论述。我期望本书能对超个人心理治疗兴起时不断讨论的严肃、复杂议题,有所贡献。

在进入正文前,对超个人文献和本书使用的 ego和self两字,要先做简短的说明。在不同的脉络中,ego和self各有许多不同的意义。大部分超个人和灵性文献,特别是东方的灵性体系,会交替使用ego和self,意指独立的「我」的感觉,也就是自我意识。可是,在精神分析中,ego和self各有非常特定的意思,ego是心智器官,和 id(本我)、superego(超我)共同组成心灵;self则较接近「我」的感觉,有时被定义為主动行动的独立中心,在时空中被经验成连续存在的我。荣格的用字和精神分析类似,可是他又加上一个字首大写的Self(灵性我),是心灵中的核心原型,连结到人的灵性本质,但与灵性本质不同,无法直接体验。印度教的Self是指atman(梵我),也就是自有不变的灵魂或终极的灵性存有,印度灵修目标的开悟,就是直接认同这种Self的经验。这些不同的字义可能会使人相当困惑,所以必须了解上下文的脉络。為了让本书的脉络清楚,所以在此说明:本书谈到ego和self,都是指「我」的感觉,但讨论精神分析或荣格思想时,则是根据各自特殊的背景来使用这几个字的意义。
 


【译註】根据作者的解释,本书中文的ego和self均译為我或自我,当ego指精神分析的意含时,则加上引号成為「自我」,以资区别;又,self psychology在国内译為自体心理学,关於学派名,译者从眾,但单独使用self时,仍译為自我,而非自体。

【第一章】基本假设

大部分超个人心理治疗师有时仍会怀疑(或是像我一样,几乎天天都感到怀疑),所谓超个人心理治疗,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有太多种方式都被视為超个人心理治疗,从看起来非常传统、世俗的方式,到非常激进、古怪的方法,不一而足。但真的和案主坐在一起时,超个人取向的治疗的形貌到底是什麼呢?把超个人的理念转化成行动时,是根据治疗师的做法,还是根据治疗师是什麼样的人呢?治疗师要如何在一般公认的心理治疗实务中,探讨灵性的范畴呢?有没有一些共通的原则、方法或指导方针,可以说是超个人取向的特徵呢?

有些疑问非常实际:禪修静坐对治疗有益吗?禪修和心理治疗间的界面是什麼?超常意识状态的处理是如何辅助心理治疗呢?灵性危机(详见第六章)使我们对心灵和精神病理学的认识有什麼啟发?这些议题对疗癒和成长有什麼意含呢?
还有一些疑问集中在治疗关系:治疗师对案主的灵性生活,要扮演什麼角色?是超然的见证人、支持者、老师,还是灵性导师呢?治疗师是否积极提供灵性的指引?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又应该在什麼时候、以什麼方式提供呢?(8)这是很微妙的问题,因為牵涉到治疗师专业身分的界限。如果治疗师的角色混杂了灵性导师或指导者的角色,对治疗和训练有什麼意含呢?更令人困扰的是,我们凭什麼认為自己能有效地训练出能够胜任的治疗师,远远优於其他早已產生良好灵性导师的体系呢?

超个人心理学最基本的疑问,或许就围绕在个人与超个人的关系上。自我和灵性之间有什麼关系?这种关系的本质又是什麼呢?

目前,充满创造能量与活力的超个人领域正站在心理学的演化边缘。虽然这门新兴学科有许多令人称道之处,包括其中的实验、推挤过去的传统界限、创新的方法,和令人兴奋的事物,但其中仍有危险之处,这些危险不容忽视,需要加以了解和处理。本书试图讨论这些议题。


超个人心理学的定义

超个人心理学结合了世界各种灵性传统和现代心理学的知识。

各种灵性传统和现代心理学為人类歷代提出的基本疑问「我是谁?」提供了两个最令人关心和注目的答案。各种灵性传统在回答这个疑问时,深入内心所得到的答案是「灵魂,一种灵性的存在」,各种宗教的修行就是这些灵性传统试图与这种内在深处本体连结的方法。相反地,现代心理学则提出非常不同的答案,心理学向内看所提出的答案是「自我,一种心理的存在」,而深度心理治疗就是重新认识自我、疗癒自我、自我成长的心理旅程。

超个人心理学试图结合这两种答案,以全新的方式综合这两种深入人类意识的方法,并保持对两者的尊重。(9)超个人学术圈有一种陈腔滥调:「你需要先成為某人,然后才能成為无我之人。」其实这个议题非常复杂,但这句话确实反映出超个人心理学关注的重点:发展自我,同时重视超越自我的需求。

就超越自我的范畴而言,意识可以开啟形形色色的经验,远超过佛洛伊德最初关於本我、「自我」与超我的构想。意识被视為一种广阔、多面向的存在,可以展现「神圣存有」万古常新的诸多面貌。这种集体的宗教智慧认為所有存在都是一种浩瀚的灵性实相,所有人类(以及所有生物和万物)都具有这种灵性实相的性质。

这些存在已久的传统认為自我(心理的存在)是基本的灵性素质、存有基础中最表面、最容易看见的部分,心理学的任何詮释都只考虑到事物的表相,所以必然有所不足。现代深度心理学穿越心灵的表层,发现了不為人知的潜意识动力,而宗教传统的教导更指出外在「自我」心理存在的维持有赖於至高、终极的灵性意识来源。

不论是遗传学、生物化学、神经科学的研究,或是家族系统、母婴互动、早期童年的发展,都无法為生命的基本问题提供满意的答案,也就是说,只考虑到天性或教养的表面解释,都不是真正的答案。只有涵盖并超越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的灵性面向,才能為人类存在的问题提供适当的答案。
从另一个角度来定义超个人心理学,就是探讨「超个人」(transpersonal)的字义。《韦氏大辞典》说明字首trans出自拉丁文,有两个意思,就是超越或跨越,trans的第一个定义是指「在上方和超越」,比如超越经验(transcendent experience)会使我们超越平常的意识。

第二个定义是指「跨越」或「从一边到另一边」,比如跨越大西洋的飞行(transatlantic flight)是指飞机从大西洋的一边飞到另一边。这两个意思都适用於超个人心理学的定义。

(10)「超越个人」的定义是超个人心理学草创时,最初所强调的意义。事实上,超个人心理学有时被认為只包括超越个人的内容,比如神祕经验、超常意识状态、拙火经验(详见第六章)、各种超自然现象(如超感官知觉、灵视、通灵、心电感应等)、巫士的歷程、合一状态、濒死经验等等。虽然这些「超越」个人的现象确实是超个人心理学的一部分,但超个人心理学近年来的重心已逐渐转变方向,试图寻找日常生活、一般意识中的神圣性。

Trans的第二个定义「跨越」也适用於超个人心理学,因為超个人心理学横跨个人的范畴,不但承认传统心理学探讨的自我和潜意识,不断探索这些部分,而且把个人心理学放入更大的架构中。自我仍是超个人心理治疗关注的焦点,但是把传统心理学带进更大的灵性脉络,使个体的自我跳出空虚的存在,进入灵性教导指出的更广阔层面。

将「超越」和「跨越」两种意义结合起来,就可以说「超个人」的意义涵盖了个人和超越个人的两种层面,所以超个人心理学不但研究灵性如何在个人身上表现,也研究自我的超越。

从这个角度来看,超个人心理学為所有传统心理学的知识提供了更宽广的视野,不但涵盖传统的心理学,更使心理学进入崭新的模式和灵性的架构。


超个人心理治疗的定义──理论与实务

我们习惯把心理治疗区分為理论和实务。理论层面包括哲学的世界观、对人性的基本假设、对研究对象的概念,以及形成理论和实务间桥梁的方法学。技术层面则是指运用方法学的工具。(11)每一种治疗取向的背后或多或少都有明确的理论、產生改变的方法学,以及实行方法学的技术或整套技巧。

举例来说,在传统精神分析中,理论的层面包括潜意识、防卫机转、本我及「自我」和超我、本能理论、梦等等观念;方法学(產生改变的方法)则是移情作用的处理;技术层面则包括自由联想、詮释和梦的解析。再以生物能学派為例,理论层面除了以身体為焦点外,其他部分非常类似精神分析;方法学则是软化身体的盔甲(盔甲是指长期紧绷的肌肉模式,导致活力的丧失);技术则包括各种呼吸练习和压力的宣洩,使身体像充电一样,增加能量的流动,使盔甲软化。

在各个取向中,技术来自方法学,方法学则来自理论。不论是哪一种学派的心理治疗,每一种技巧隐含的理论都包括对人性的基本假设。当对方哭泣时,不论是根据老祖母的理论,把感受视為需要压抑的危险,而说:「好啦,好啦,别哭了,一切都会没事的」,或是根据感受的体验和表达是有益的理论,而说:「请你和眼泪同在,继续呼吸,让眼泪说话」,两者都隐含对人性和成长的假设,却產生不同的反应。本章和下一章要检视超个人的理论,下一章还会检视超个人理论產生的方法学。本书其餘部分则探讨理论和方法学在临床应用的意含。


不断修改的理论地图

没有任何特定作者的理论能完全 涵盖整体的超个人心理治疗,各个理论家如肯恩.威尔伯(Ken Wilber)、卡尔.荣格(Carl Jung)、史坦尼斯拉夫.葛罗夫(Stanislav Grof),分别代表超个人心理学的某些特定观点,就好像政治和艺术有许多观点并存一样。不论是佛教、基督教、巫术的「心理学」(12)所定义的超个人心理治疗,都不能完全代表当前的超个人心理学。拉塞尔(Russell, 1986)认為这些灵性体系都缺乏西方心理学的重要洞识,如果将它们称為心理学,会遗漏大部分现代心理学的发现,比如鑑别诊断的分类、儿童发展理论、精神病理学理论,以及内在衝突、防卫机转、潜意识动力等等观点。超个人心理治疗也不能由特定的主题来界定,比如禪修静坐、超常意识或灵性危机(虽然这些是最显而易见的主题)。超个人理论不只是这些特定的观点,而是从广泛的心理灵性视野来说明人生的歷程。

超个人理论并不是一种统合一致、界限分明、条理清楚的取向,这个领域才刚兴起,具有许多不同的构想和综合理论,包括许多尚未开发的范畴。还有一点很重要,超个人理论就像所有理论一样,只是现实经验的组织方法,并不是现实本身。柯季布斯基(Alfred Korzybski)在多年前痛切地说:「地图不是真正的领域。」他还说:「地图不能代表整个领域。」我们必须牢记,不管理论地图再怎麼详细,还是会遗漏一些东西。柯季布斯基的第三句话说:「地图需要不断修改。」提醒我们了解地图的本质:地图需要随著知识的进步不断重新评估和校正。超个人心理学就像人类努力的任何领域一样,一直是「不断进步的工作」。


超个人心理学的歷史演变

超个人心理学虽然仍在草创阶段,但还是有其歷史发展。这个领域刚开始时,前二十年的文章大多著重於人类经验的「极致」。《超个人心理学期刊》(Journal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第一期的宣言中,有一段话可以说明这一点:

《超个人心理学期刊》出版的理论和实务研究、独创的贡献、经验性文章、论文和课题,包括下列主题:超越性需求、终极价值、合一意识、高峰经验、狂喜和神祕经验、存有价值、本体、至乐、敬畏、惊叹、自我实现、终极意义、自我的超越、灵性、日常生活的神圣化、合一、(13)宇宙性觉察、宇宙的剧本、个人和所有物种的协调、最大的人际相会、超越的现象;最大的感官知觉、反应和表达;以及所有相关的概念、经验和活动。

这种说法在今日似乎显得有点好笑,因為强调至乐、狂喜、宇宙性合一等等内容时,苦难、痛苦、伤害、精神病、战争、贪婪算什麼呢?日常生活又算什麼呢?可是,我们必须了解超个人心理学在一九六○年代末期兴起的背景,当时的氛围瀰漫著极乐、惊叹和敬畏,社会出现革命性的剧变,似乎在街头转角处就能出现开悟。虽然超个人心理学被批评為脱离现实,只狭隘地注重人类生活的极致,但这个阶段确实提供了必要的歷史目标,使原本被心理学模式忽略或病态化的人类经验受到关注(比如佛洛伊德轻看神祕经验,视之為退化成子宫裡有如沉浸在海洋裡的合一经验)。

超个人心理学注意这些经验,跳出传统科学、唯物论、笛卡儿的世界观,而產生重大的典范转移,转向更全面、更灵性的远景,并强调灵性的追求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动机。探索神圣的部分,不论是称為上帝、大梵(Brahman)、佛性、实相、终极存有、真理、神圣的爱,或是别的名称,都是所有歷史阶段和文化的重要啟示与力量,却被传统心理学完全忽视。超个人心理学把这个核心的推动力放到心理学舞台的中央,不再加以忽视或弃置於边缘。(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区分宗教和灵性的不同。宗教是有组织的完善结构,有些人从中找到重大的意义,有些人则无法从中得到意义;灵性则是灵魂自由地追寻神圣性,通常不会依附於传统的宗教组织。)

然而,近年来,超个人心理学已转移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展现灵性。显而易见地,超个人心理学必须涵盖全部经验,不只探讨人类经验的极致,也要包括日常意识中非常个人化的范畴。(14)在灵性道路上带著一般问题的普通人,也会向超个人取向的治疗师寻求心理治疗和成长,他们寻找的是能重视他们对神圣性的追求,并尊重他们整个存有(包括心理和灵性的圆满)的治疗师,不会像歷史上许多传统心理治疗轻视或低估他们的灵性追求。举例来说,现在有许多新兴学派探讨如何结合禪修和传统治疗,如何运用关系来展现灵性,超个人观点如何影响我们对儿童发展、梦、身体疗癒、身心症状的看法,以及超个人观点如何影响我们了解精神疾病的发展与治疗。

从这个更大的观点来看,即使是探索人类功能和精神病理学的「低下层面」,我们也假定有一种不同於以往的视角。例如,精神病不只是本我病态地淹没「自我」,也是一种通灵的开啟,可以通向广大的宇宙力量,使灵性提升和心理疗癒的可能性得以展现。


超个人心理治疗的关键要素:脉络、内容、过程

方 恩(Vaughn, 1979)有一篇论文是少数认真讨论超个人心理治疗问题的文章,他谈到超个人心理治疗的关键要素是脉络、内容和过程,脉络包括治疗师的信念、价值观和意图,内容是指超个人经验,过程则是从认同开始,再经过去除认同,最后到自我超越的发展。本书会在理论部分讨论这些主题。方恩也注意到超个人取向的界定在於脉络,就此还必须补充一点:使这种脉络充满活力的因素是治疗师的意识。

在此借用完形治疗的一项观念,把「意义」界定為主题与背景的关系。例如「bow」(主题)这个字依据上下文的脉络(背景)可以有好几个不同的意思:弓、鞠躬、船头。任何主题的意义都决定於背景或脉络,所以任何特定治疗方法的意义在於其中的理论背景。超个人理论的背景為超个人取向的技巧赋予意义和价值,形成方法学的意识则是理论和技巧间的桥梁。

(15)界定超个人心理治疗的特徵就是形塑治疗过程的理论和方法学架构。我们倾向於从技巧层面分辨超个人心理治疗,因為这是治疗最显而易见的部分,可是超个人心理治疗并不是由技巧来界定,技巧层面其实是超个人心理治疗最不重要的层面。超个人心理治疗不是一个特定的技巧模式,这个观念会造成某些困惑,却也是力量的来源。例如,罗旺(Rowan)在《超个人》(The Transperonal, 1993)一书中就犯下错误,把某些技巧(基本心像、积极想像、禪修静坐)等同於超个人心理治疗。可是,即使把所有技巧都丢到一旁,超个人取向仍然存在,随时可以发明新的技巧。只要在超个人的架构之中,所有技巧都属於超个人治疗。

有些特定的技巧常常被视為超个人技巧,比如全方位呼吸工作、诱发超常意识状态的方法、心理综合学的引导想像,即使如此,提供超个人意义的仍然是环绕这些技巧的脉络。有些技巧会被行為治疗引用,比如引导想像,但此时与超个人心理学毫无关联。技巧的意义会随著脉络的改变而改变。

从这个角度来看,超个人心理学比较接近人本心理学,离精神分析较远,因為精神分析中的各个学派所使用的治疗技巧非常类似,而人本心理学的治疗方式却有生物能、完形治疗,乃至案主中心的取向,形形色色,不一而足。同样地,超个人心理治疗不受特定取向的限制,可以融入各式各样的技巧。

所以,理论的重要性就在於它是界定超个人心理治疗的中心架构。超个人治疗中,常常完全看不到超个人的内容,可是赋予意义的架构仍提供了超个人的方向。治疗师可以运用行為学派、精神分析或人本心理学的方法(理想上,治疗师要接纳所有理论模式,但在实务中,大部分治疗师有偏好某一个理论的倾向),因為超个人治疗的进行没有固定的技巧或公式。超个人治疗不在於治疗师的言行,(16)而在於治疗师言行背后的无声架构,可以為特定的介入方法赋予意义。所以超个人心理治疗是更宽广的容器,可以包含所有其他治疗的取向。


基本假设

接下来几章会详细讨论超个人理论,但此处要先提出一些界定超个人取向的重要假设。在这个领域中,虽然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但仍有一些大家认同的基本原则:

一、人的本质是灵性:超个人心理学认為现代心理学和各种世界灵性传统对人类身分认同的本质都是正确的,我们的生命本质既是心理的,也是灵性的。但超个人的观点强调灵性是支持和维护自我心理结构的来源。

二、意识是多面向的:超个人心理学率先探索和研究其他意识层面或状态。在心理学领域中,这种超常状态常常被视為病态或无稽之谈(比如神祕的合一被描述成「人為的精神分裂」),或完全不予理会,视之為幻想。彻底改变意识的迷幻物质、引发超常状态的非药物技巧(如巫士的旅程、呼吸法、禁食、催眠、禪修),以及各种世界宗教的研究,都显示大部分人所经验的一般日常意识只是整体意识的冰山一角,灵修常常把人推入更大意识的范畴或状态,显示出正常意识是多麼的狭小有限。

意识的其他层面能显示出智慧传统的真理,所有生命的宇宙性连结,外在各种差异下的内在合一,微细的意识范畴和层次变得更為清晰,物理现象背后的和平、光、爱、智慧和力量。(17)如果心理学排除上述任何层面,都会製造出狭隘的意识理论。

三、人类有寻求灵性的强烈欲望,透过强化个人、社会和超越的觉察,表现出追寻完整的意图:我们可以从追寻完整的角度来看马斯洛(Abraham Maslow)的需求层次论,使个人逐渐进入自我探索、实现和超越的层次。超个人的观点把整个心理学剧本视為追寻灵性合一过程的一部分,灵性的追寻不但是健康的,更是人类全然健康与实现所不可或缺的。心理卫生的定义必须包含灵性的面向,才算完整。

灵性的追寻会越来越重要,有可能成為案主生活的核心。大部分宗教传统的神祕主义教派都指出,所有人类最深层的动机就是渴望追求灵性。马斯洛的地图以西方思想肯定许多宗教传统表达的观念,就是意识的成长最初著重於自我的身体、情感、心智结构的进展,这个部分正是大部分西方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传统心理学强调动机的层次:生存的需求、性与攻击、整合感受与衝动的需求、建立亲密关系、发展统合的自我,然后透过有意义的工作和活动实现自我。超个人心理学则把动机层次再推进到灵性旅程的背景,在这种旅程中,个体从较基本的需求逐渐迈向更崇高的需求,在旅途中站或终点產生灵性实现的渴望。

从现在的眼光来看,实在很难了解试图探索人类经验真相的心理学,為什麼长久以来会避开灵性的范畴,因為这是歷史上任何人类文化最关心的主题。若从西方科学的角度来看,就容易了解这种现象,因為西方科学试图撇弃所有形而上的推测,只重视可以在实验中观察的现象,(18)所以心理学是根据「凡夫俗子」的角度来进行探索。西方歷史中,宗教组织以天主教的形式维持保守的思想,时间长达数百年,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科学脱离宗教,才使人类的探索得到有力的解放。直到现在,我们才做好準备,将灵性带回科学和心理学的领域。

四、接触内在智慧与指导的深层来源,不但是可能的,也有助於成长:西方心理治疗试图找出比意识自我更深的指导来源,不同的体系会以不同的语汇描述这种情形。完形治疗谈到当事人本身不了解的「有机体智慧」,试图以「有机体的自我调节」取代「自我」的控制;荣格学派试图以连结到潜意识智慧的「灵性我」(Self)取代「自我」的控制;自体心理学和客体关系理论试图以「核心自我」(nuclear self)或「真实自我」(real self)為中心,而不是以防卫建构出的假我為中心;存在心理治疗以「真我」(authentic self)為真正的指引,而不是折衷妥协的不真实自我。所有现代心理治疗都以直觉摸索,寻找深层的智慧来源,而不是追求表层的自我。

几千年来,宗教传统一直宣称我们的本性是无边智慧的来源,我们可以也必须转向内在,以寻找真正的智慧。有些心理学体系明确地排斥这种看不见的层面(如精神分析和完形治疗),有些体系则不予讨论,但有些体系则明确地承认灵性的层次,如荣格学派和心理综合学。

超个人心理治疗的目标和传统心理治疗是一致的,都想协助人获得内在的智慧,使情感和心理得到更大的整合,但不论任何特殊体系或心理学怎麼称呼这种内在智慧,超个人心理学都认為自我或有机体的智慧来源是更深层的灵性实相。超个人心理治疗使西方心理学模糊指出的方向变得非常明确。

(19)五、使意识中的意志和抱负与灵性的渴望结合起来,是最高层次的健康价值:超个人心理治疗的基本价值就是确认灵性的渴望会以无数方式表现出来,但不表示走上灵性道路就能清除所有心理问题,也不表示必须强迫人(即使是温和的强迫)进入灵性的道路,而是这种认知方式及更根本的灵性方向能使人更进一步连结上心灵和宇宙的疗癒力量(这种力量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如道、神圣意志等等),為心理的整合创造最适当的条件。所以超个人心理学支持灵性的渴望,同时也注意如何处理案主以灵性的渴望逃避精神官能模式的情形,这种情形被称為「灵性的逃避」(spiritual by-passing),本书将有专章讨论。

在灵性的追寻中,治疗师必须尊重不同的灵性道路,如果武断地坚持任何特殊的灵性方式,就会严重限制超个人心理学的实务工作。我们唯一坚守的教条就是不要坚守任何教条。迈向神圣的道路不只一条,有各式各样的道路(包括无神论),重要的是对这些道路有广泛的知识,并加以尊重。

六、超常意识状态是取得超个人经验的一种方法,对疗癒和成长都有帮助:超个人心理学从一开始就受到超常意识状态研究的影响,特别是迷幻药的研究。迷幻药曾使许多人得到重要的觉醒,能开啟一道大门,使人接触无限、深刻的存有基础,為意识揭开许多前所未见或纯属抽象的崭新可能。印度教经典《薄伽梵歌》(Bhagavad Gita)中,克里希纳【译註一】让故事中的英雄阿朱纳【译註二】看见神圣的概念,对阿朱纳產生强烈而改变一生的影响。(20)超常意识状态的经验就相当於现代版的神圣识见,可以开啟全新的经验范畴,具有强大的力量。谨慎地引发超常意识状态(不一定适用於每一个人),在超个人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超常意识状态对身体和心理的疗癒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含。(详见第七章)
【译註一】Krishna,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
【译註二】Arjuna,《薄伽梵歌》中般度族勇敢的三王子。

七、我们的生活与活动都是有意义的:我们的活动、快乐和哀伤都有成长与发展的意义,并不是随机发生的无意义事件。超越纯然科学、唯物或存在的观点,使我们能从更宽广的角度看待生活。从严谨的存在立场来看,健康就是在无意义的世界中创造意义;相反地,从灵性的立场来看,健康则是找出原本就有的意义。从超个人的综合立场来看,则是两者兼顾,一方面不断找出更深的意义,另一方面不断建构和詮释这个更深的意义。这种意义的发现具有极大的疗效,根据法兰可(Victor Frankl)的观察,人只要能从中找到意义(不论这个意义看起来多麼可怕),就可以面对任何事。

现代心理学给我们许多教导,重视痛苦、走入其中、感受和探索痛苦,而不是逃避或压抑它。探索痛苦能呈现其中的故事,使我们进入更深层的生命,当我们向内心深处开放、不怕受伤时,不断扩展的觉察力就有疗癒的作用。

生活的创伤和悲剧常常是内在旅程的动力,在心灵最黑暗、最痛苦的地方,可能会发现救赎之光、安慰的来源、疗癒和崭新的成长。「心理」(psyche)的字源是希腊文,意指「灵魂」,打开「心理」的意思就是向灵魂的转化力量敞开。超个人的观点认為灵性的根基是疗癒的来源,匿名戒酒会常常有这种实例,成员有时在聚会中述说一生最美好的事就是酗酒,(21)因為酗酒使他投入寻求灵性和更新的道路。

这种观点使案主以更宽广的角度看待自己的成长,迈向更崇高、更圆满的自我。这种观点的转变使人看见外在、表面的剧码并不是唯一的观点,生命的成长还有更大的转化过程。
八、超个人的脉络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人和案主:许多传统的诊断和治疗容易把案主看成「他者」,但超个人取向和人本学者一致,把案主视為不断发展的生命与寻求灵性的同伴,就像治疗师一样。这种观点使治疗师对案主產生慈悲的治疗态度,促使治疗师更全心全意地投入心理治疗,并保持细腻适当的人际界限。


实务工作

当治疗目标受到限制时,技巧也必然有限。可是,当治疗目标是扩大意识和整个人类经验的范围时,技巧就是无限的。在超个人的脉络中,可以运用创新和传统的技巧。

技巧只是评估自我及其深度的方法,并不是目标。每一个人各有适合自己的方法以进入内心世界,技巧的适当运用就是要调和案主的能力和偏好。

合适的技巧可能有:詮释、回映、澄心法、认知的探讨、面质、角色扮演、引导想像与幻想、梦工作、身体工作(如生物能、感官觉察、瑜伽、太极拳、合气道、生物回馈及其他身心学派)、呼吸工作、表达性艺术的技巧、扩大表现法、禪修静坐、写作、声音工作,以及超常意识状态的工作(如催眠、迷幻药、全方位呼吸法、巫术之旅)。(22)

一般说来,只要是治疗师已经消化吸收的生活经验,又能扩大意识的方法,就都可以使用。治疗师的一生会不断学到许多好用的技巧。

不论治疗目标為何,都可以运用超个人的方向。例如,麻州大学的卡巴辛(Jon Kabat-Zinn)的治疗工作就是以超个人的方式达到减轻压力的行為目标,他运用瑜伽和内观禪修来强化觉察力,以疗癒身心的分裂。


超个人心理治疗面临的挑战

超个人心理治疗关於治疗案主的实务工作,目前仍令人觉得较模糊不清,本书第二部分会讨论超个人心理治疗常常把自己定位為某个学派或取向的特定技巧,可是,超个人心理治疗其实比任何特殊学派都更為宽广、包容。在实务中,大部分超个人治疗师倾向於在超个人架构中混杂人本心理学或精神分析的取向,但这种态度仍然容易產生排斥异己的治疗方式。

本书主张超个人心理治疗必须吸收行為学派、精神分析和人本心理学最强而有力的洞识与技巧,才能达到最完满的境界,使超个人取向不但得到更清楚的界定,也能保持弹性和创新,透过整合和创造的方式,逐渐实现超个人的潜力。
超个人心理治疗透过灵性展现的背景来看所有心理歷程,「心理」不再被视為终点,而是开啟更為浩瀚的灵性实相,可以超越并容纳心理发展的歷程。超个人取向的特徵就是这种改变的观点:将心理的图像置放在灵性的支持背景之中。
超个人心理治疗在起初二十年的发展中,多半只是添加而成的混合物(在心理学中加入灵性,但两者都没有改变)。(23)但近年来的发展则视之為新的合成物,两者都经过变化和修正,成為新的整体的一部分。超个人心理学的挑战就是要严谨地发展和检证理论,在西方心理学理论和灵性传统中扎根,谨慎地结合这两种深刻的智慧传统,形成活跃的崭新视野。但愿超个人心理学能產生更具心理知识的灵性和以灵性為基础的心理学。

特别推荐:吕旭亚
-----------------------------------------------------------------
有关心理学的相关书籍介绍到「心理学」的定义时,是从希腊字源的「灵魂之学」演变到当代的「研究行為与心理歷程的科学」,从灵性的角度转為科学的研究,主流的心理学包括早期强调实验的行為学派、探讨潜意识的精神分析以及人本心理学。而同时,人类因為有灵性的需求,各种灵性传统与流派也蓬勃发展。

「超个人心理学」试图整合心理治疗与灵性转化,以全新的方式综合这两种深入人类意识的方法,并保持对两者的尊重。超个人心理治疗即依据各个理论及治疗师的风格,有不同的做法。

超个人心理学是心理学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因為有关灵性的议题、现代社会裡的宗教活动,或是与心灵主题有关的各种活动或学派,在各个社会都不胜枚举。不过,在台湾的相关领域工作者和西方发展超个人心理学的人比起来,我们可说是站在更好的位置,因為许多灵性议题源自於东方文化,一旦我们整合目前社会正在发生的事件和心灵现象,连结回自身的各种灵性传统、西方各家的研究理论,我们便能整理出东方或台湾的心理学。

為了阐述超个人心理学的理论与实务,本书即以清晰、简明的方式,帮助我们看见这幅崭新的地图。

第一部分介绍超个人理论。超个人心理学的建构是从理论开始,试图将心理学的范畴扩大到具有超越性和神圣性的部分,把各种世界灵性智慧的传统与现代心理学结合起来。从这种角度出发的观点必然是全人性、高度重视灵性的层次、从深度的心理观点看身心灵与整个大环境的呼应。

第二部分介绍各种超个人心理治疗取向的精华,并说明各家的优缺点,包括肯恩.威尔伯的光谱模式、荣格学派、阿玛斯的钻石途径……等。本书可说是这些学派的最佳入门导读。

超个人心理学试图超越疾病模式,探讨如何使人更健康、更成长,使意识有更深广的扩展,但在深层或高层意识的发展中,不论是哪一个学派或传承,也常伴随各种问题或危机;在西方心理学和古老灵性传承的结合中,也有许多互补或互斥的可能。本书第三部分以四章讨论各种相关的重要临床议题。其中第五章讨论各种灵性道路的修行方法和心理治疗之间相辅相成的配合。第六章谈到灵性道路可能產生的各种危机(也就是所谓「走火入魔」),并结合心理治疗与灵性成长的观念,使危机化為成长的转机。第七章透过迷幻药经验探讨超常意识状态,使我们了解禁忌之物在谨慎处理的态度下,对人类意识经验和心灵成长可以有哪些贡献。第八章则探讨结合灵性与心理学时,值得深入探讨的一些主题,如出生与死亡的意义、藉灵性逃避心理衝突的现象、成癮的问题等等。

第四部则是本书的结论,综论超个人心理治疗实务的原则,让我们看见心理工作放入灵性架构之后,可以有多麼含融、多面向、充满意义的乐观展望。诚如作者所言:「超个人心理学站在独特的位置,是唯一能整合、涵盖人类所有经验的心理学取向。」

超个人心理学最基本的疑问,或许就围绕在个人与超个人的关系。自我和灵性之间有什麼关系?这种关系的本质又是什麼呢?

目前,充满创造能量与活力的超个人领域正站在心理学的演化边缘,这门新兴学科虽然有许多令人称道之处,但也有不容忽视的危险,需要加以了解和处理;对於这些议题,作者在本书中都有深入的讨论。

【第二章】心理-灵性的架构

如果认為超个人心理治疗是灵性和心理学的整合,就必须先描述这两个领域的整体架构。这两者对人性和意识的假设是什麼?对人的成长有什麼意含呢?

心理学和灵性各自以不同的语言和隐喻来描述人类的状况。「隐喻」这个字眼并不是指这些取向只是幻想或诗一般的意象,因為就某种感觉来说,所有科学和哲学都是隐喻。例如,当代哲学家理查.罗提(Richard Rorty, 1989)把科学思想的发展比喻成不断重新创造新的语言和新的隐喻,以重新描述人想了解的事物。在后现代语言中,科学和哲学的语言和隐喻都是建构出来的。

灵性和心理学体系都是久已存在的描述和隐喻,和人类自古以来的经验有最深的共鸣。灵性和心理学传统都谈到我们是什麼、人类状况出了什麼问题,以及转化的可能性。超个人心理学的综合理论致力於整合世界各种灵性和心理学的取向,成為新的整体,尝试找出成长和改变的基本共通(26)方法。本章试图说明这个理论的纲要,我相信这个心理-灵性架构為超个人心理学提供了最宽广的架构,较特定的取向在其中都有立足之处,如威尔伯、荣格、瓦许本(Washburn)、葛罗夫和其他理论家的理论。以下先检视这个理论架构的灵性层面,然后是心理学层面。


灵性层面──永恒哲学的灵性架构

為 了彻底了解自古以来各种文化记录的各式各样灵性经验,而形成了「永恒哲学」(perennial philosophy,或译為长青哲学)。这个名词最早是由阿道斯.赫婿黎(Aldous Huxley)提出的,用来指世界各种灵性传统都同意的核心观念。知名的哲学家赫斯顿.史密斯(Huston Smith)则做出最详细的说明,他花了三十多年论述这个主题。虽然超个人领域普遍接受永恒哲学,但不表示大家都同意永恒哲学足以彻底解释超个人心理学的灵性基础,而且就哲学论述的本质来看,似乎不可能对这种议题达到普遍的共识。不过,永恒哲学提供的灵性经验地图显然非常龎大,因此,在超个人领域中,永恒哲学有许多不同的詮释空间。


一神论与非二元论

在简介时,首先要说明世界宗教中的灵性有两种主要的表现,一 种强调人格化的神性(Person Divine),就是一神论或一神关系的传统(包括大部分西方的灵性),另一种则强调不具人格的神性(Impersion Divine),或说是非二元论的不二传统(包括大部分东方的灵性)。

西方的灵性是个别灵魂寻求与神建立关系,主流的基督教、犹太教、回教都是一神关系的传统,(27)把焦点放在寻找个人与神性的关系,并强调灵魂的实相。也就是说,个体的灵魂不被视為完全与神性分离或独立,灵魂存在其与神性的关系中,当灵魂和神性割离时,就会產生存在的疏离感、空虚感,或是基督教所说的「堕落」。这种处境的解答就是透过灵修重新与圣灵连结,以寻找灵性的自由、完整和「救赎」。或是不以拟人化的方式来说,神性可以视為人裡面的一种「力量」或「同在」(以《薄伽梵歌》的话来说,就是「上主在每一个生物的心中」),目标是让人与这种灵性的力量或同在有更深的连结。

相反地,大部分东方的灵性都强调纯粹的灵性,寻求让个体融入不具人格的神性。佛教、吠檀多和道家都是不二传统的例子,强调自我的虚幻本质,以及无相、无名、不具人格的灵性实相是存有基础的终极显现。

虽然在大部分宗教传统中,都可发现一神论和非二元两种取向,但各个传统的主体都倾向於强调其中之一。所以,基督教、犹太教(喀巴拉)和回教(苏菲教派)中的神祕传统虽然都描述到灵性经验中不具人格的不二层面,但整体说来,这些传统更重视灵性经验中与神建立关系的层面。同样地,吠檀多也有灵魂和人格化神性的经验,其实大部分印度人和大部分吠檀多学派是一神论的,这一点和一般观念刚好相反,可是西方较熟悉的是不二论吠檀多(Advaita Vedanta),这个学派认為与神建立关系的经验比较次要,只是迈向不二大梵经验的过程。佛教传统则坚持没有灵魂,认為终极实相完全是非二元、非人格化的。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传统不强调一神论或非二元论,而是同时接受神性的两种面向。印度教特别抱持这种观点,在其他传统中,大多也是这种情形。

(28)还有两点需要注意。首先,永恒哲学同时看见内在的神性和超越的神性,而许多宗教传统只强调其中之一。其次,女性主义、生态学和第三世界对永恒哲学阶级理论的批判,常常导致两种可能的反应,其一是艾斯勒(Eisler, 1987)、威尔伯(1995)和罗旺(1993)较喜欢的方式,就是试图解释阶级并非不合时宜,而是受到根本的误用和扭曲。第二种可能性是把不同的层次看成同时并存的经验层面,是彼此交织混合的。罗斯伯格(Rothberg, 1986)对这个主题有绝佳的评论,他认為阶级只是呈现或组成永恒哲学的一种方式,并不是永恒哲学的本质。


永恒哲学的四种认同和存在层面

在这种背景下,让我们看看赫斯顿.史密斯所说的灵性架构。他说,从最单纯的层面来看,永恒哲学主张有四种认同的层次或层面:

一、身
二、心
三、魂(soul,「个体性的最终所在」)
四、灵(spirit,个人的大梵?佛性)

身和心(心包括感受)的层次对大多数人是不证自明的,也是传统科学和心理学研究的层次,可是魂和灵的层面需要进一步解释,这个观点认為魂是人超越生死的部分(印度教中轮迴的部分),是超越界以个人的方式在世上的表现,是每个人独特的灵性本质。

魂是「与神性有关的认同」,灵则是「对神性的认同」。在印度教中,神性就是永恒而本自俱足的大梵。在佛教中,则是佛性。灵的范畴超越了主客二元性,不再有二元性或多样性:存在的每一件事都视為「一」的展现,所以用「不二」或「非二元」来描述这些传统。

(29)永恒哲学的宇宙论还谈到四种存在层次或层面:

一、人间层面(the terrestrial plane)
二、中介层面(the intermediate plane)
三、属天层面(the celestial plane)
四、永恒层面(the infinite plane)

我们最熟悉的就是人间层面,包括身体感官和心所在的现实界,这是感觉经验和心智建构的属地层面。

中介层面有时被称為灵界,是微细能量、微细知觉和微细物理过程与生命的范畴,是超视觉和通灵现象(如超感官知觉、预知未来事件、知道前世事件等)的层面,也是各种无形实体存在的范畴,比如善灵(提婆﹝devas﹞和天使)和恶灵(阿修罗﹝asuras﹞和泰坦﹝titans﹞)、大自然的灵体、鬼魂,以及刚离开人间的灵魂。这个层面包括我们的微细身体(通常称為星光体﹝astral body﹞或以太体﹝etheric body﹞),以及灵气的知觉、脉轮和微细的能量场。这个层面也是巫术的世界,包括善良崇高或邪恶低劣的范畴,巫士的旅程就是进入这个层面的各种领域。

有趣的是,传统社会中,常常对精神病人又敬又畏,因為精神病人同时受到中介层面和人间层面的力量所控制。最佳的例子就是附身,在灵性危机的章节会进一步讨论。

中介层面的另一个特色就是荣格所说的原型层面,这是组成集体潜意识的普遍模式,把精神力量塑造成眼所能见的形式。这些普遍模式也见於神话、共通的象徵,以及世界各地文化的故事和传奇一再出现的主题。

史 密斯认為属天层面和人格化的神性有关,是一神关系传统所指的灵性实相。这种神性的临在(Divine Presence)可能是有形的,也可能是无形的。(30)以形式来看的话,世界宗教传统有许多神圣存有的形式,例如塔拉(Tara,印度女神)、克里希纳、圣母、圣父。西方有神论传统倾向於单一的神圣存有:典型的一神论。印度有神论的概念则有许多神祇,是人格化神性採用的各种外形,有时被误称為帆神论。其实,不同的印度神祇(如湿婆、梵天﹝Brahma﹞、毘湿奴﹝Vishnu﹞、卡莉﹝Kali﹞)只是单一神格的不同反映,是唯一神圣存有的不同面具或人格。

如前所述,这种神圣临在可以视為存在求道者内心的神(个体的灵魂是神圣存有的一部分),也可以视為全然外在的神圣他者(如犹太教),或两者皆是(如印度教)。

一神关系论传统中,灵修的目标是建立人与神的关系,我们的魂渴望与神合而為一,当我们接近这个目标时,魂就会展现各种不同的力量:平安、光、爱、喜乐、力量。这些魂的性质灌注到我们的生命中,解决我们的困惑和痛苦。中介层面是原型的范畴,而属天层面就是原型的来源。

永恒层面:史密斯称之為非人格化的神性。这个层面的灵性经验别无他物,只有神性:自己、他人和世界全是一个灵的不同形式,这个灵是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人格化神性的体验常常具有外形,但非人格化神性的体验则永远是无形无相的。事实上,非人格化的神性常常用否定语词表述,印度《奥义书》称之為「没有实质的神性」,或称之為「非此非彼」;大乘佛教称之為「空」;道家称之為无法言说的道。这个范畴是超越一切分别的。

以肯定的性质描述无限时,都只是描述大约近似的性质而已。印度教描述无法描述的大梵时,不断谈到三个部分:存有或存在、意识和至乐(Sat、Chit、Ananda)。神性或大梵不是一种存有,而是存有本身;大梵被视為浩瀚的非人格意识,(31)宇宙的广大创造都只是意识的剧码或动作;大梵是我们的终极认同,形成个人意识的基础。

永恒哲学的吸引力在於其完整性和广大的范围,每一种灵性经验都可以放进这个架构。这个模式也提供了一个背景,可以了解许多传统间的竞争,这是讨论崇高哲学时很少谈到的部分。长久以来,有神论和不二论的追随者之间一直有各种争论,例如,许多有神论的信徒相信其观点具有较优越的道德感,认為佛教和吠檀多的追随者只想逃避世界,脱离轮迴,融入绝对实相。相反地,许多不二论的信徒坚拒任何魂的观念或神性具有人格的观点,相信这种经验若不是出於全然无知,就只是进入更高真理的初阶。有神论和不二论的信徒又都把巫术贬抑為较原始的灵性取向(不过,传统上,巫术传承通常把自己定位成有神论的阵营)。

世界上所有的灵性传统都相信自己拥有最完整的地图,并认為其他传统的地图较支离破碎。永恒哲学的价值有一部分就在於提供够宽广的架构,以了解这些相互竞争的主张;也让我们得以了解超个人文献裡某些争论的背景,比如威尔伯和瓦许本之间的辩论,就可以视為永恒哲学的不同詮释。虽然个人或有偏好,但对整体超个人心理学领域而言,要断定何者是灵性真理的主要本质,还言之过早。


转化的灵性模式

不论是有神论或不二论,所有灵性体系都把我们的身分认同描述成灵性本质,我们的根本身分是灵性的存有、本质或灵魂。此外,灵性语言和隐喻把人类处境的问题解释為不纯净和潜意识(unconsciousness)造成的(所谓潜意识也可说是制约的习性造成的无知)。(32)因為我们受到制约,只认同外在的性质(也就是永恒哲学所说的身与心两个层次),不知道或没有意识到真正的灵性本质。不纯净是指我们一直认同冥顽不灵的感觉、粗糙的欲望、感官、身体习惯等等,使我们无法更细微精緻地了解自己的身分。我们的真实本性就是灵性的觉察,但却受到制约,以至於坚持认同身心觉察的内容,因為向外看的心和感官而感到著迷,只认同意识的内容、感受、感官和思想,使我们不知道自己的真实本质,也就是纯粹的灵。这种无知或意识的柜乏,就是痛苦的来源。

从灵性的观点来看,问题出在无知和不净,所以灵性体系提供的疗方或转化的可能性,就是净化和脱离制约,唤醒人看见实相。灵修的设计就是要增加存有的净化,唤醒意识。各种伦理和道德的规范,则有助於表层心灵的平和、安静和净化。

在一神关系论传统中,虔诚、爱和奉献之类的做法,就是要使我们的存有敞开,接受更高的神圣净化力量,重建并深化魂与圣灵的关系。在这种合一或与神性的神圣「结合」中,魂得以找到满足、爱、平和与祝福。

相反地,在不二传统中,禪修的目的是觉察日常生活运作的机械化和无意识的制约。当意识加深、觉知变纯净时,就能看见自我的空无和虚幻本质。这种真理能使修行者自由,解除外在自我习惯性认同的束缚,进入灵的纯粹与浩瀚。个体的认同融入大梵或佛性的完美、平和与极乐,脱离习惯性认同,觉察更深的灵性实相。


心理学层面──传统心理学的三大势力

心理治疗有许多学派,包括许多人类成长和经验的不同模式。(33)心理学传统把我们的身分认同界定為心理方面的本质,以专业的语言和隐喻来描述人类处境的问题与人类痛苦的原因。这些模式都像窗口一样,可以看见人类经验的各种面向。或是用不同的隐喻来看,各种心理治疗学派就像组织知觉的透镜,可以更清楚地看见人类经验的不同部分。
我们可以从心理学发展的歷史和概念来分类,以了解这些不同势力的学派。这些势力分别是第一势力(行為学派)、第二势力(精神分析)、第三势力(人本心理学)和第四势力(超个人心理学)。

第一势力:行為学派

心理学的第一势力是行為主义,从十九世纪末期的巴伐洛夫(Pavlov)开始,到一九四○、五○年代美国心理学界数千个老鼠实验达到最兴盛的时期。行為主义的焦点在於科学上可观察的现象,也就是学习和行為。行為主义对美国心理学有极為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大部分美国心理学入门教科书一开始还是把心理学定义為「行為的研究」。行為主义两大著名的临床產物就是行為治疗和认知治疗,两者都带来某些重要的治疗进展。例如,行為治疗是畏惧症(phobias)的治疗方法之一。可是行為主义对心灵的观点非常局限,因為它只研究外在可观察的现象。晚近,认知治疗开始检视思考如何影响感受,因為它把思考视為内在的行為(也就是人如何对自己说话,或是「自我对话」),这在理论上是说得通的。认知治疗对某些特殊症状的去除是有用的,特别是某些种类的忧鬱症。

行為的转化模式:令人惊讶的是,行為主义的观念最接近灵性的语言,因為它把痛苦归因於人所接受的制约,人学习(或说是被制约)以错误和非理性的方式来感知、思考、对情境做出反应,(34)从而產生负面的感受、忧鬱、焦虑和痛苦。

行為模式对不良制约的因应之道,就是强调以新的学习克服旧有的学习。灵性体系强调脱离所有制约的习性,而行為主义不认為有可能达到这种境界,只认為最多能得到新而较好的制约,具有较大的适应力和弹性。例如,一个本来对桥感到畏惧的人,可以学会放鬆,或是避免因為失败而认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好的人,因而不至於落入想自杀的严重忧鬱;只是体认自己必然会犯错,或只会有轻微的忧鬱。

第二势力:精神分析

虽然行為主义有许多人类学习上的发现,但建立第一张心灵内在地图的却是心理学的第二势力: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开啟了人类对心灵的深远认识,它是最早又持久的深度心理学,也就是说,除了意识之外,它还探讨潜意识。佛洛伊德的洞识对整个现代心理学產生革命性影响,他认為成人受到童年期的决定性影响、梦是有意义的、许多感受和衝动对生活的影响是不受理性和意识「自我」控制的,我们都有潜意识的防卫以抗拒这些感受。我们现在都把这些观念视為理所当然,但在佛洛伊德之前,这些看法其实是不可思议的。

不过,所有天才都是时代的產物,佛洛伊德也不例外。好比达尔文的适者生存演化观点正流行於佛洛伊德的时代,许多十九世纪初期的科学隐喻也深埋在佛洛伊德的心理学中。古典精神分析有时被称為衝突模式,因為其理论包括许多互相衝突的心理力量:衝动与防卫、心与身、自我与社会、迈向成熟与退化的不同力量、本我与超我、性欲和攻击,都是互相衝突的力量。心灵被视為战场,心理衝突则是内心世界的主要特徵。佛洛伊德的理论(35)也非常悲观,他的许多追随者如荣格、兰克(Rank)、阿德勒(Adler)、荷妮(Horney)和芮克(Reich),都反对他的悲观态度。佛洛伊德曾说,精神分析的目标是把神经质的痛苦减轻成一般的不快乐,这对人类的存在而言,实在不是什麼特别激励人心的崇高目标。

精神分析的转化模式:精神分析开创的深度心理学,加上继之而起的人本心理学,都同意灵性体系的观点,认為潜意识就是问题所在,但用不同的语言描述这个过程。精神分析描述的隐喻主要集中在成长过程的情绪创伤,人在幼年受到伤害,适应力受到损伤,无法使创伤得到疗癒。防卫的隐喻进一步强化创伤的隐喻,為了适应创伤的痛苦,人会保护自己,把痛苦推走。所谓防卫机转(比如潜抑和否认),是用来描述人如何处理创伤的痛苦,也就是转移注意力,不去意识到痛苦。

父母由於自身的创伤,无法处理小孩的创伤,小孩需要保持自己在家庭系统裡的位置,於是压抑自己的感受和痛苦,在一段时间之后,就意识不到这些感受和痛苦,长大后形成长期紧绷的身体姿势,这是类似事件不断重复的结果,身為成人以后,仍然以幼时的防卫姿态生活。内心状态的潜抑和其他逃避的防卫机转,就成為内在分裂、心灵痛苦和衝突的来源。

治疗的方法是透过回忆、重新经验、释放和处理旧时的伤口,以得到疗癒。深度心理治疗的过程就是看清当前的痛苦是旧时创伤模式的重演:重新连结到旧时的伤害,加以感受,然后表达出儿时无法感受或表达的部分。对旧时的创伤有更彻底的感受,并以不同的方式和创伤共处,用口语表达这种经验,於是开始复原。

旧时创伤再度进入意识的过程,需要移除原有的防卫。透过心理治疗,抗拒开始减轻,使人重新(36)拥有这些失丧的感受、衝动和经验。透过较完整的自我表达,重新承认这些失丧的能量,於是内在的破碎和分裂得以痊癒,伴随著自我觉察和较大的能量(因為能量不再為了让自我的一大部分躲藏在潜意识中而消耗),以崭新的面貌浮现自我。
精神分析的自体心理学还有另一个隐喻,除了上述的创伤隐喻和对抗创伤的防卫外,再加上另一面:创伤和试图处理痛苦的防卫使自我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导致自我结构的缺陷或断裂。这种有缺陷的自我结构使人以假我(防卫结构)与他人建立关系,剥夺了健康的活力、自我价值感和真诚亲密的能力。所以,自体心理学的主要隐喻就是结构的缺陷和虚假或防卫的自我结构。

这种隐喻把人类问题定位成不稳定或不适当的自我结构,对应之道就是建立新的自我结构。也就是说,透过治疗过程,揭露并处理创伤,去除防卫或虚假的结构,让核心的自我得以浮现。在治疗关系中,就要透过情感转移,重新推动停滞的发展,重新激发受挫的发展需求,经过一段时间后,旧有的自我模式进入发展的过程,经过修改、精炼而发展出新的自我结构。在这种模式中,自我的疗癒和成长不只是重新拥有失去的部分,更需要逐渐发展新的结构,得到充分的展现。在这种过程中,自我得以凝聚、有弹性、更能亲密、提升自我价值感,并能体认自己的使命或「核心计划」(nuclear program)。

第三势力:人本心理学

在一九三○到五○年代间,心理学界出现许多不同的力量,比如芮克的身体工作、存在主义、现象学和完形治疗。五○年代最具影响力的两位心理学家罗杰斯(Carl Rogers)和马斯洛,促使人本心理学的兴起,也就是第三势力。马斯洛率先提出「人本心理学」,(37)批评佛洛伊德只研究病理,而没有研究健康的人。於是他创造了人类第一张关於成长的地图,并得到后续研究的证实。

马斯洛发现人的需求是有等级的,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求就会浮现,使人走上增进自我实现的旅程。例如,满足食物、衣服、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基本需求后,就会升起较高层次的需求,比如自我价值感、有意义的工作、独特能力的发展,促使人实现自己的潜能,產生创造力和自我呈现的崭新层面。根本的活动就是成长,当人进入更大的分化和个体化,就得以展现新的能力与天赋。这个观点强调身心的全面性、有机性统合,对人生抱持强烈的乐观看法,使人展现更大的潜能,相对於佛洛伊德对存在的阴暗观点,以及全然机械化的行為主义,形成截然不同的对比。
人本心理学的转化模式:人本和存在学派对人的问题增加了新的描述。人本心理学认為自我实现是了解自我具有越来越大潜能的过程。无法实现这种潜能时,会导致心理的痛苦,以及自我和世界的压迫感。

潜能的实现是这个模式的疗癒之道,藉由提升动机的等级,从柜乏的需求到存有的需求,在提升的过程得到更大的满足。不论是透过治疗或其他方式得到的成长,都能增进自我当前的可能性:扩大自我的选择,深化其完整的有机体经验,允许人以新的方式伸展,扩展创造的反应。

芮克的身体工作以另一种隐喻描述人类处境的问题,芮克对人的经验採取比佛洛伊德更為有机的观点。芮克以身体的盔甲描述对抗感受的压抑和防卫。身体的盔甲就是长期紧绷的肌肉,会抑制呼吸,进而压抑人原本能感受到的兴奋与能量,使不受欢迎的感受留在潜意识中。

(38)因应之道是软化身体的盔甲,透过治疗使人体验所有感受和能量,然后身体就能承受和支持更大的兴奋感和能量流动,以全然的活力呈现自己。

存在学家则以不同的语汇描述人类经验,认為人类的基本处境是恐惧、焦虑、死亡的觉察、缺乏意义,以及害怕為自己的行动和选择负起责任。逃避这些核心经验会导致不真诚的存在,不愿直接面对自己的经验,而转向肤浅的琐事,比如在工作、关系、药物、娱乐中失去自我,以避免面对存在的痛苦和生命本然的恐惧。

因应之道是以真诚的存在取代不真诚的存在,正面迎向存在的处境,掌握关键的议题:责任、选择、死亡的觉察、意义的缺乏、存在的焦虑以及孤独。使人能放下不真诚的琐事,面对死亡,适应存在的孤单与焦虑,负起责任,為自己做出选择。在过程中,可以创造有意义的生活,真诚表现自己的价值和信念,并承认人类处境与生俱来的痛苦。

第四势力──超个人心理学的整合架构

心理学的三种势力都在自我的范畴之内,超个人心理学开始把自我放进更大的脉络之中。因為即使在人类潜能运动全盛的时期,许多人仍然觉得有所欠缺。马斯洛本人渴望心理学能超越个人,承认超越的驱力,使人得到激励。许多力量在一九六○年代末期汇聚起来,包括醉心於迷幻药的文化、东方宗教渐增的影响、禪修,因而產生第四势力,就是超个人心理学。回顾起来,可以看出超个人心理学是心理学自然的演化,甚至可说是歷史的必然,因為它把个体放进(39)更大的宇宙脉络之中,不只是个人内心的力量,或是家族、环境、人际的场域,而是展现整体存在现象的灵性实相。

超个人心理学的理念是把三种心理学势力和歷代以来的永恒智慧整合起来,从超个人的观点来看,任何模式都没有错,只是各有其限制。

超个人心理学的志业最令人兴奋的部分,就是以空前未有的方式取用所有世界智慧的传统,因為世界灵性传统提供了几千年来的集体研究结果(要以最宽广的角度来看「研究」这个词),这些研究结果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类成长的各种可能性。此刻,我们不再局限於单一的体系或世界观,可以自由运用灵性传统、现代哲学和心理学。

神祕主义哲学家奥罗宾多(Sri Aurobindo)在八十年前,说了下述预言:

大量崭新的素材流入我们,我们不但可以吸收印度和世界的伟大有神论宗教,以及佛教意义的复兴,还可以纳入虽然有限却很有效的现代知识和追寻;不仅如此,似乎已逝的远古也披露出许多奥祕,人类意识虽然丧失这些奥祕已久,但现在又再度揭开面纱。这一切都指向一个全新、丰富、浩瀚的综合体,新鲜而包罗万有的和谐收穫,使人类同时拥有知性和灵性需求的未来。(1972 p.8)

康菲尔德论脉轮

借由打开身体的能量中心,我们也许会经历极大的改变,传统上将这些能量中心称为脉轮。这个过程并不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也绝不是完整灵性生活的要素。事实上,身体能量和脉轮的开启,只是因为这些部位被阻塞或卡住,而内在能量试图在体内自由流动,才会产生这些经验。佛教与印度教传统的瑜伽修行有时会刻意制造和引导这些经验,不过能量的开启通常是自发的。以下介绍一些体验脉轮的方法。
  
  第一脉轮在脊椎底部,与安全感和稳定感的能量有 关。禅修时,我们可以通过骨盆底部的强烈感觉来体验它。它开启时,会带来强烈的身体释放,常引发各种与防护和求生有关的感受和影像。这些影像和恐惧可能使我们重新重视自己的身体与人世生活,或者相反——害怕死亡、失控、失去我们执著的事物。我们会在此身此地经验到回家的感觉,并学会安住在生命的真正安全感之中。
  
  第二脉轮在第一脉轮之上,位于生殖器部位,它的能量常使我们向性欲、繁殖和生育方面开放。当释放性欲的能量在这个中心开启时,我们可能会涌出性的影像和感觉,持续数小时、数天,甚至数周。对某些人而言,这是很愉快的经验;但对某些经历过性虐待或有痛苦性经验的人,就需要勇敢面对这些可怕而有破坏性的能量。
  
  第二脉轮会产生各种性交的影像,伴随肉欲与狂喜的强大浪潮。有位女子在最近一次密集禅修中开启这个脉轮,一开始是长达数小时的强烈情欲和高潮的振动,接着看见各个世界中人与动物交媾的景象。对她而言,树与天空好像在交配,当她打坐时,感到整个世界在她的阴道激烈地进出。这种情形一开始非常强烈,但几天后,她渐渐放松下来,让这个过程进入敏锐而平静的状态,充满与万物结合的细腻感受。这个脉轮使我们与世界的无穷生殖能力联结。
  
  第三脉轮位于太阳神经丛,常与意志和权力有关,它的开启可能会先出现紧张、恐惧、疼痛、紧绷、收缩或呼吸困难的经验。我们会再度经验过去硬撑而未表现的行为,或是因恐惧而屏住呼吸的情形。这个脉轮开启时,愤怒和挫折会倾泻而出,有可能造成能量大量释出。我们会感觉到生命固有的巨大力量,呼吸和行动会表现出新的清晰感与自发性。
  
  第四脉轮位于心脏,可以在身体与情绪两个层面打开。身体层面一开始会感到疼痛,心脏周围仿佛被紧绷的带子绑紧,这是硬撑多年的结果。许多学生谈到心脏开启的感觉仿佛心脏病发作,怀疑自已是否需要救护车。心脏的情绪闸门打开时,会有深刻的悲伤、慈悲的流露, 接着可能是大笑和愉悦。爱、联结、寂寞的议题,以及心灵的重大模式都会浮现,最后甜蜜和爱会充满我们的生命。心的开启速度可能慢,也可能快,慢时有如一次打开一片花瓣,快时会伴随各种感受的爆发。最后,心会以爱和慈悲环抱整个宇宙,成为推动所有事物的中心。
  
  第五脉轮又称为喉轮,常与创造力有关。它开启时,起初会出现所有曾被压抑的影像和能量,以及一生中未曾说出的话或未被看重的事。在身体层面,喉轮的开启会伴随持续数小时或数天的吞咽动作和咳嗽,或出现自发性的声音。这个中心开启时,我们会找到自已想说的话和真正的声音,了解什么是拥有顺畅的管道,以表现创造的冲动。
  
  第六脉轮在双眼之间,与异象和理解力有关。这个脉轮开启时,我们会再次感到身体的疼痛、烧灼、眼睛周围的紧绷、光线,甚至暂时失明。可能会出现异象,体验到强烈的清晰感或开启灵通的能力。
  
  我们会看见色彩、灵气、脉轮及围绕在我们四周的微细生命能量。这个脉轮净化时,思绪会停止,可能会失去判断力,不知道自己是谁,或是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和角色。在这心智澄明的空间中,我们也许能看见别人的想法,或是对自己和周遭世界有深刻的直觉与了解,仿佛彻底打开了另一种感官。
  
  第七脉轮也称为顶轮,位于头顶中心。随着它的开启,我们会觉得头顶出现了一个开口,一开始可能感觉到压力和紧绷,会觉得头晕,但稍后就能安住在清明的意识中。能量会在头部灌入或涌出,而出现深度的核心感、幸福感,以及与整个世界的联结感。也许会感觉有强烈的光明倾注到这个脉轮,或觉得头顶好像曼陀罗或位于世界中心的多瓣莲花。从这中心望去,生命中每件事物都处于和皆之中。
  
  除了这些主要的脉轮,随着灵性历程的进行,身体还有其他通道和次要的能量中心会被打开。脉轮的开启和能量的释放虽然有基本的模式,但也可能以许多不同的方式发生。所有伟大的灵性传统都会描述身体脉轮的开启和能量的释放一犹太教的神秘教派卡巴拉教派,苏菲教派的苦行僧传统,基督教的神秘主义传统,以及佛教的修行手册。最完整描述能量释放的是印度拙火瑜伽的教导,拙火就是灵性能量或意识,会推动和照亮整个生命,也特别指脊椎和脉轮中的强烈能量释放,以及我们谈过的所有体内的微细通道。
  
  这些过程可能发生在几小时、几星期或几个月之中,对许多学生来说,这是会持续数年的过程。它们都是深层灵性修行中自然产生的开启和净化的一部分。

肯.威尔伯关于整合的灵性成长的分享

肯.威尔伯《一味》中做了很多关于整合的成长的精彩论述,摘取其中一段分享于下:

你可能在灵性的发展上有相当高的进展,但是在其它的发展上还停留在很低的阶段(换句话说,深层的意识虽然得到发展,前意识却受到了阻碍)。我们都认识一些人,在灵修上发展得很高,在性关系、情绪的亲密或肉体的健康上,却显得十分的不成熟。

即使你能随时进入一味的境界,你的肌肉也不曾因此而强壮,你也不曾因此而找到新工作或新女友,你的神经官能症也不曾因此而被治愈。你仍有可能埋藏了一些尚未被挖掘的心理阴影面(因为冥想并不像一般人认识的那样具有揭露的效果,如果有的话,那些教冥想的老师就不需要心理治疗了,他们像大部份人一样都需要接受心理治疗。冥想并不是用来揭露被压抑的无意识阴影面的,它是要让更高的次元出现因此那些被压抑的属于低等次元的问题原封不动地停留在那里)。

所以即使你在灵修上已经有了进展,你还是应该结合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因为灵修的练习无法妥当地揭露无意识的心理动力。(译注:心理动力指的是由动机与情绪所组成的心理历程。)心理动力学就是从动机和情绪的研究来解释心理历程的心理学,其中包括了前意识及潜意识,所以义同深层心理学。

当然灵修地无法让肉体得到妥当的锻炼-----因此请尝试一下举重之类的练习。同样,灵修地无法锻练到身体的气脉----请尝试太极拳。同理,灵修也无法增长团体或社区的动力。所以,我的重点当然是要采取整合修练的途径,这才是稳健而又均衡的灵性发展方向。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以个人为中心的民间宗教(和415典范)强调的都是信仰阶段的一体观。为了让大部分的人都能超越这些心智上的转译活动,我们就必须进行真正的转化修练。整合修练可能是最有效的实修途径。它不只强调四大象限中的主观象限,同时也包含了其它的象限----也就是我、我们和它。其中包括自我的转化、人际关系、社区的互动与大自然的关系[请参阅六月十八日的札记],这些都是发生在意识次元中的改变,而不是信仰的改变。我曾说过这些高层的境界通常是在五、六年的精进修练之后才发生的(要想达到最高的境界,则需要三十年或更长的时间),如果你是一名初学者的话,请不要被我的话吓到而打消修行的意愿。因为五、六年一眨眼就过了,如果你持续修练,一定会有丰富的收获。反之,如果你听信那些只推销信仰的老师(无论他推销的是奇想式的、神话式的、理性的或一体观的信念),五、六年后你可能只长了几岁而一无所获。

一体观的信念其实很正确,可惜它只是心智次元的产物。而灵修却属于超心智次元、上智次元或超意识吹元。无论你再怎么诠释,你都无法因此而超越心智次元,没有任何一种以个人为中心的民间宗教信仰能令你超越你自己。因此你必须采取深思默观、超个人、属于上智的修练方法。不论修练有多么令人畏惧,你还是必须开始。有句古老的笑话是这么说的:你要如何才能吃掉一头大象? 一口一口地吃。

事实上,这头大象你只要吃了几口之后,就会感觉自己获益不少。

譬如你可以每天进行二十分钟回到觉知中心的祈祷,这个方法是由汤玛士.基汀神父所教导的。许多人用了这个方法之后,很快就会产生以下的效果----变得祥和、开放、充满关怀,倾听能力也因此而加强----因为你的心被软化了,你整个人也跟着柔软了。另外,你也可以尝试每天练习半小时的苏菲动禅,四十分钟的内观练习;一天两次的瑜伽练习;密宗的观想;每天早上起床之前数息十五分钟。

不管那一种方法只要对你有效,你都可以开始练习……。

我们需要对自己温柔一点,同时也需要对自己强硬一点。你必须以真正的慈悲而非愚蠢的慈悲来对待自己,因此你要开始向自己挑战,并驱策自己:开始修练。

当这些修持功夫开始稳定了,你就必须参加年度的闭关或禅七,这样才有机会将高峰经验变成高原经验。一年又一年地过了,至少你会随着这些修练而转化自己不足的面向,朝着更高层次发展。有一天当妳回顾过往时,妳会发现那只不过是南柯一梦,而你很快就会从梦中觉醒。

其实重点很简单:如果你对实修有兴趣,你就应该开始找一位货真价实的灵修老师,并且开始修行。缺少了实修经验,你永远不可能超越信仰、信心和随意自发的高峰经验。换句话说,你不可能进入高原经验或永不退转的成就。你只可能成为真我的过客,一名曾经到此一游的观光客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