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push inmy:“官腔”的特点与文化蕴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9 19:27:50
打“官腔”现象普遍存在
           电视连续剧《乡村爱情故事》(第三部)向观众展现了一个十分擅长打“官腔”的乡村代理村主任的形象。剧中人物刘能,当上象牙山村代理村主任后,换上新行头,一手叉腰,一手夹着公文包,漫步于村庄,伸出指头在空中煞有介事地比划,作领导视察大江南北“指点江山”状,逢人便打“官腔”:看到村民正在干活儿,不说“忙呢”,而说“忙生产呢”;给徐会计打电话,不说“老徐”而改成一本正经的“老徐同志”;看到迎面而来的羊倌,张口就是“放羊呢,我当村主任了,好好干!”当有人想借住村里的公房而有求于他时,便故作为难状说“这不太合适”,要跟村里的其他领导“商量商量”……
  一个土生土长的村干部,何以一夜之间便仿佛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打“官腔”?“官腔”是怎样被“习得”和“推广”的?形形色色的“官腔”分别具有哪些功能,并蕴含着哪些文化色彩?这些问题都很值得进一步探讨。
  电视剧中村官的“官腔”,看似无伤大雅,仅仅是引来观众一笑而已,而在现实生活中,打“官腔”是一种具有相当危害性的言语行为。所谓“官腔”,指的是“利用规章、手续等来敷衍推托或责备的话”(引自2005年版《现代汉语词典》)。打“官腔”已经成为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而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无疑成为阻碍和谐社会建设的不利因素之一。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对打“官腔”现象提出过严厉的批评,并严肃指出打“官腔”对破坏干群关系的危害性。在全国两会期间,甚至有代表递交了发言时禁打“官腔”的提案。可见,杜绝打“官腔”现象已经是全社会的共识。为此,首先要了解“官腔”的形式、特点和文化蕴涵,弄清楚“官腔”产生和存在的原因,明确现实生活中哪些言语行为属于“官腔”。唯其如此,我们才知道应该去戒除什么、摒弃什么。
  “官腔”的特点及其根源
  从“官腔”的外化看“畏官”文化。“见官怕三分”这句俗话是中国人畏官心理的真实写照。“官腔”虽然惹人生厌,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闻“官腔”而生敬畏之心者却大有人在,因为“官腔”是“权力”的外在体现,是“官本位”观念和心理的一种外化现象。所谓“官本位”,就是一切以为官者的利益和意志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以是否为官、官职大小、官阶高低作为衡量标准。这也包括在“一切向权看”氛围下形成的畏官、慕官、逐官、恋官等社会心理。“官本位”所包含的这些观念与心理,最早是通过制度性的设置来体现的。然而为官者不可能只满足于此,他们迫切地感到还必须通过语言这一载体来释放和体现自己的权力与官威。这种语言的具体形式必须有别于普通百姓的“民语民调”,必得是为官者所特有的、体现权势地位的“官语官调”,于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变体——“官腔”便应运而生了。“官腔”与“官本位”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使得“官腔”“天然地”成为了“官威”和“权势”的外化形式,并自然而然地获得了一种让人闻而生畏的功能
此外,“官腔”还具有一种被公众默认的“潜在声望”,即无需本人任何身份证明,只要闻其“官腔”,其“官员”身份便可立马得到认可,甚至无需本人现身,仅凭一口娴熟的“官腔”,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震慑”效果。正因为“官腔”有着这种特殊的社会效应,“打官腔”竟然成了骗子屡试不爽的骗术之一。据报道,一个冒牌列车长,14年来仅仅凭借“身着铁路服,手握车钥匙,走路踱方步,开口打官腔”的方式去行骗,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自由出入于各趟列车车厢之中,而且每天从旅客手中骗来大量财物。①
  由此可见,“官腔”在“畏官”意识普遍存在的条件下,确实能产生出不可低估的社会效应,而这种不可低估的社会效应又反过来进一步强化了“官腔”的“潜在声望”。换言之,畏“官腔”者在这种独特的社会效应面前会变得愈加敬畏“官腔”,而打“官腔”者则在尝到甜头后愈加喜欢打“官腔”,两者是一种恶性循环的关系。
  从“官腔”的泛化看“慕官”文化。“畏官”这一普遍社会心理的客观存在,无形之中固化了“官腔”的地位,而随着“官腔”效应的日益显著化,又诱使一些本来心怀畏惧者渐渐生出羡慕之心,由“畏官”一变而为“慕官”,羡慕当官者的诸多特权,羡慕打“官腔”时,一言既出、莫人敢违的“官威气势”。这种“慕官”的具体表现就是将长期以来耳濡目染、自然习得的“官腔”用于比自己更为“弱势”的群体,或者用于某些特定场合,以炫耀自己所拥有的某些“权势”与“特权”。于是,在这种“慕官”文化的推波助澜下,“官腔”的使用范围一步步地走向了泛化:由大领导向“芝麻官”泛化(如刘能这样的村官),由官c向非官c泛化(如学校、商店等),由官员向非官员泛化(如工人、学生等)。譬如一个政府单位的普通门卫,因其所在单位的权势地位,久而久之,也会慢慢滋生出一种“特权”感,而且只要有机会,他这种自然习得的、能体现其“特权”感的“官腔”便会脱口而出。《乡村爱情故事》中镇政府的门卫老杨便是一个典型:例如老杨“官腔”式的吆喝:“干啥的?这是镇政府,能随便进来吗?”再如“官腔”式盘查:“哪儿来的?有啥事?……”在让人哭笑不得的同时,也让人痛感“慕官”意识对整个社会侵蚀和毒化程度之严重,不可忽视。
  从“官腔”的“化石化”看“恋官”文化。“化石化”是研究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中常用的一个术语,指的是不正确的语言特征永久性地成为学习者说或写一种语言的方式。无论目的语对其施加何种影响,这些不正确的语言特征总是顽固地存在于学习者的中介语中,虽经反复纠正仍难以改变,仿佛已经被“化石化”了。“官腔”一旦形成,也如同中介语中的这种“化石化”现象一样,不管操“官腔”者地位身份有何变化,也不管“何时何地对何人”,其所操“官腔”也会一仍其旧,仿佛具有了某种不可逆转性。这种“官腔”的“化石化”现象,其实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官腔”者对官职官位的近乎畸形的迷恋心态。“官腔”者为何如此“恋官”?说白了,就是当官有道不尽的“特权”,有说不完的“好处”,有耍不完的“威风”。有些情况下,光是一句“官腔”就会让“闻者丧胆”或“应者如云”,其官威之盛,足以让为官者陶醉不已。因此,对于那些一旦失去官位或离开官c者而言,当官时所享有的那一切让其难于忘怀、依依不舍,而为官时所练就的那套娴熟的“官腔”则变成了他唯一的对逝去“权力”进行追忆和重温的“残余物”。从某种意义上说,在身份场合已有改变的情况下,依然“官腔”不变,这种“官腔”的“化石化”现象,其实就是“恋官”心态使然。
  最能淋漓尽致地反映这种心态的是下面这则报道:曾身居高位的某谈观锒铛入狱后,对狱警未经“请示”便擅自进入其监室的行为甚为恼火,多次用上级领导的“口吻”严肃“批评”这些干警,还打“官腔”要求干警进入他的监室前一定要喊“报告”,并且一定要得到“批准”以后,方可进入他的监室。②
  对“官腔”的迷恋,以致进入“化石化”状态,这样的现象甚至还体现在非官员的身上,足见“恋官”意识的无孔不入。《乡村爱情故事》中的谢广坤并无一官半职,但是仅仅去了一趟上海,仅仅“列席”了几次洽谈会,便于不知不觉间“习得”了“上海式官腔”,并自鸣得意地解释道“这是上海话来的(di)”,“很洋派的(di)”,“领导都这样说话的(di)”。谢光坤之所以如此留恋这种“上海式官腔”,正是因为他体会到了这种“官腔”带来的那种高高在上的“官威”感,过了一把“当官”的瘾。
戒除“官腔”要除其根源
  打“官腔”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甚至可以说从城市到乡村,从“大首长”到“小村长”,从一般干部乃至普通百姓,都有不少人正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官腔”来推托敷衍、甚至威胁别人。“官腔”的假、大、空,打“官腔”的误事、误民、误国,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网联合实施的民意调查(2166人参与)显示,63.7%的人希望官员能“少打官腔,说话直奔主题”。“官腔”得以大行其道的深层次原因,归根结底乃是“官本位”文化影响所致。这种体现“官本位”文化的语言变异现象——“官腔”,有悖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的“民本位”理念,理应彻底予以剔除。但是,正如上文所述,“官本位”观念的普遍存在,为“官腔”的滋生和存在提供了温床,更为“官腔”的不断泛化以及“化石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催化剂”,使得“官腔”不但没有受到有效遏制,反而呈现出一种不断“壮大发展”的趋势。可见,剔除“官本位”的观念,戒除“打官腔”的恶习,既是当务之急,同时也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旧有观念,变“官本位”为“民本位”,才有可能最终铲除“官腔”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陈小明 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副教授 来源: 人民论坛 )
  注释
  ①参见“有感于骗子的秘诀是摆官样打官腔”,中国宁波网,2007年4月6日。
  ②参见“狱警进房喊报告 谈观狱中打官腔”,大洋网讯,2002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