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吉他谱简单版扫弦:美国次贷危机挑战新古典经济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9:38:20
美国次贷危机挑战新古典经济学

    正如30年代的大萧条挑战了当时的经济学教条一样,次贷危机的爆发也给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带来了巨大挑战。  

                一、新古典经济学与不确定性
    经济生活中充满着不确定性。因为经济存在于历史时间之中而不是存在于逻辑时间之中。未来是不能用概率统计的方式来描述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奈特在上个世纪20年代指出了不确定性与风险的不同。他认为,当一个经济行为者所面临的随机性可以用数学概率方式来表述时,这种情况所涉及的就是风险;而如果经济行为者对于不同的可能事件不能(或没有)指定具体的概率时,他所面临的就是不确定性。
    资本主义制度中内在的不确定性在凯恩斯的《通论》中得到了强调,但后来的凯恩斯主义者则用种种均衡取代了不确定性;而1970年代的新古典经济学家们则认为,市场经济尽管有不少噪声,但却是可预测的。经济中的所有风险都是纯粹的随机游走,就象扔硬币,服从可知的概率分布,而不是从属于不确定性。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数量金融理论,以及相关的宏观经济学。但这样的一种认知却难以真正把握我们这个不确定的世界。
    比如,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有人(格林斯潘)就认为核心问题在于我们的模型不够好,包括风险模型和计量模型。虽然这些模型已经很复杂,但在面对全球经济时它们还是显得如此单薄。模型是将现实世界的所有细节抽象化的工具,它或许可以较好地模拟历史,但却难以预知未来,特别是在面临未来突变的情况下。从另一个角度,我们永远不可能预知所有的金融市场上的不连续性。因为不连续性是一种惊喜,而可预知的事件已经被套利了。总之,新古典经济学还不能很好地把握这世界的不确定。得出这样的结论,虽然有点令人沮丧,但却会让人变得谦卑,不会在某个方向上(比如过于相信模型或过于相信市场本身的调节机制)走得太远。

                二、原教旨主义者与现实主义者
    在主流经济学中一直有两派,一派是所谓原教旨主义者(Fundamentalists),这派学者坚信模型。认为政策总是要从现有的最好模型中得出来。数据要通过模型来过滤。如果观察数据与理论模型不相符,那么这些观察数据就会被忽略或抛弃。另一派是所谓现实主义者(Realists),他们意识到模型的局限性,并且乐于有这样的劳动分工:即研究者们来改进模型,而由政策制定者来决策。他们知道,抽象的模型一定是忽略了一些(甚至是很重要的)细节;他们确信,有用证据的获得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经验,一种是通过测试与改进模型。他们认为,研究者需要考虑到模型有时候会出错(在其预测与实际的判断相差很大的时候),而政策应该来源于这两类证据(直接经验与模型结论),不应有所偏颇。
    这样的分工如何推进了理论进展呢?比如在研究宏观波动的时候,实际经济周期学者及其后继者,如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模型的信奉者们,就是典型的原教旨主义者。他们的模型对于推动学术研究有很大帮助,但在宏观政策制定上,特别是在大萧条问题上,这些模型却解释不了。这就提醒我们这些模型是不完整的,需要基于现实的判断来补充。从而现实主义者有了用武之地。
    而面对次贷危机中美国政府的救市计划,这两派也有很大分歧。基于模型的原教旨主义者信奉一套规则,反对救市计划;基于经验的现实主义者信奉相机抉择,支持救市计划。而在雷曼倒闭问题上,连主流学者罗默(Paul  Romer)都承认,原教旨主义者按照习惯的思维,认为破产是司空见惯的事,从而雷曼的倒闭与强制出售贝尔斯登没有什么不同,于是赞成雷曼倒闭可能犯了大错。因为这回的雷曼倒闭引起了市场恐慌,这是抽象模型所无法揭示的;而处在一线的政策制定者以及所谓的现实主义者却凭着经验能感觉到,原教旨主义者应该倾听现实主义者的声音。

                三、宏观经济学的未来
    经济学是不断发展的,尤其是宏观。从传统的IS-LM模型,到新古典模型,再到现在新凯恩斯主义与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分野,以至新的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里,凯恩斯主义与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牵手",宏观经济学分分合合,有了很大的变化。此外,宏观经济学中的工具与方法也有了很大进展,如现在流行的贝叶斯估计、理性预期求解方法、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模拟等等。不过,这些都还是在主流框架内向前推进的,换言之,方法基本上还是新古典的,即遵循理性经济人假设、效用最大化等等。
    新古典范式一直受到非主流的批评。或许因为是非主流,大家并不在意。但在2007年初的美国经济学年会上,主流阵营中的阿克洛夫也向新古典经济学发难。他的演讲主题是“宏观经济学中消失的动机”。他指出,新古典经济学所赖以存在的对于人类行为的基本理论是不完全的,而这种不完全导致了一系列理论错误。所谓“宏观经济学中消失的动机”指的是社会规范(social  norms),即人们关于自己和他人应该如何行为的理念,如投资行为、消费行为等。在凯恩斯主义者那里,这些行为是从直觉中得来、从经验中观察到的。而在新古典主义那里,这些行为是抽象出来的,诸如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之类。因此,一旦实际行为与利用抽象偏好推导出的行为有差异,新古典经济学就显得无能为力;相反,那些根据观察到的行为规范所建立的模型却可以系统性地整合这些行为。关于宏观经济学的未来,阿克洛夫认为,就是要把这些“消失的动机”整合进经济模型。这种整合,《纽约时报》评论认为,“会导致当前理论偏离人们在过去40年中所持有的自由市场方法”。尽管阿克洛夫的演讲早于次贷危机的爆发,但他关于新古典经济学挑战的剖析一定会在当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中引起更多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