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影忍者桃地再不斩:针灸绝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13:26:18
针法灸法学  一个穴位治一病…针灸绝技1、急性咽炎治疗方法:耳背静脉放血,在耳背选取最明显的静脉,用指端搓揉以引气,拇食指固定该处,用三棱针点刺,放出几滴血即可。按:耳尖放血亦极效,配少商商阳点刺出血效更佳。2、急性结膜炎治疗方法:患侧耳尖,用三棱针刺耳尖,挤出3—5滴血即可。若配合患侧太阳穴点刺出血效更佳。3、鼻出血穴位:大敦和隐白穴。方法:紧握住出血鼻孔对侧的大脚趾,一直握住不放,直至出血停止。按:直立位拍腘窝治疗流鼻血简单方便有效。4、头痛穴位:风池  舒胃穴(奇穴,位于剑突和第七肋骨之间)。方法:患者坐位,女性应松开乳罩,医师站于患者右侧,左手拇食指紧按脖颈两侧的风池穴,右手中指如勾状按压舒胃穴,好像要把患者从地上提起。一般不超过15秒钟患者就会感到头痛减轻。5、呃逆穴位:攒竹穴。治 疗方法:用双手拇指的指甲按住攒竹穴(两眼眉头端处),同时深吸一口气,摒住呼吸,并弯下腰,直至憋不住气为止。一般不超过一分钟就能止住呃逆。6、戒烟穴位:(1)甜**(奇穴,位于列缺到阳溪连线中点)。(2)率谷  。治疗方法:用1寸针。垂直进针3—5mm深,同时请患者深呼吸,行针将气导入,使手腕甚至手臂有麻木感。患者可能会有倦意或**,但口中会有金属味或其他味道。留针30分钟。每日针一次,患者会有厌恶烟味感从而减少吸烟欲望,坚持一周左右就成功了。7、落枕穴位:外关(手臂外侧中线,腕横纹上两横指处是穴)。治疗方法:用1.5寸针,患侧取穴直刺1—1.2寸深。提插捻转行针导气,运针5分钟,其间让患者转动颈部。然后出针。按:该穴治疗落枕极效,针入稍捻转令转动颈部马上活动自如。8、胃痛穴位:足三里穴(膝眼下四横指,胫骨旁开一立横指处是穴)治疗方法:仰卧位,用1.5寸针直刺,加以捻转刺激,留针半小时。对胃肠痉挛性疼痛,一般针下痛止,若想加强效果可配内关穴。9、网球肘穴位:阿是穴  (哪里最痛,哪里就是穴位)。用针方法:先找出患处肌腱的阿是穴位置并做出标记。用1寸或1.5寸粗针。进针前要从两侧按紧肌腱,(固定)使之不能动,将针刺人,缓慢刺入肌肉,患者会感到放射状痛,提插行针1分钟,然后改变方向,再次提插捻转行针,仿佛要进一步破坏肌腱。向不同方向刺入2—3次,然后留针30分钟。按:隔日针刺一次,每次均要查找局部压痛点,一般2—3次可治愈。10、晕车晕机穴位:神阙(肚脐)治疗方法:乘车前用伤湿止痛膏贴在神阙穴上,就是用膏药封住肚脐,就这么简单,我小时候晕车就是靠这一招,很有效!除非有什么大毛病,一般来说,有一种病就有一个对应的解决办法。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从书中我看到,平时按摩头顶的百会,揉肚脐,捏脊,揉脚心,就会百病不侵,身强体壮。从我的具体实践看,按摩这些穴位经常伴有排气,也就是放屁的情况,应该说是好事儿.居室需要经常打扫,**也需要经常打扫,保养.不能只使用,不养护.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特效穴位:耳穴的脑**,治疗头痛有点到即止的效果。太溪穴对鼻子出血有特效。行间可治高血压。捏耳朵的痛点治各种炎症。百会穴治疗感冒。按肚脐治便秘。揉脚心治失眠。不多说了,以后再看到,我再补充。总之,保健的方法要简单有效。别让人一看就头疼。          胡光教授理解董氏奇穴   一. 浅谈木火穴:在食、中、无名指9++
指背第三节横纹中央(3个) 所有脑中风、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半身不遂、脑动脉瘤破裂出血 后遗症都可以用 。
一周3次左右为佳,时间6——8分钟为佳,超过10分钟基本无效,不会伤气。
对侧冷,双一个;下肢冷痛,双一个。

二、妙用小节穴:大指末节赤白鱼际处——握拳取穴

三、腕顺1,2 小节+腕顺1,2可治各种腰、腿痛,尤其是腰椎间盘脱出、突出、膨出,坐骨神经痛。 针:健侧,10分左右,令其动。

四、怪三针 正会(百会)次白 鼻翼
治疗:1.顽固性癫痫 脑瘫(涉及到运动功能障碍就用小节) 2.多动症
3.抽动秽语综合征(怪三针) 厌食症(脾胃功能——斜次白——厌食)
4.尿床(a. 正会(百会)次白 鼻翼 b.杨四针(附睾炎 精锁炎) c.重子、重仙、小大浮外间(哮喘) d、秩边透水道快速针刺1分钟 +杨四针(前列腺炎 尿闭、尿失禁)
5.眼黄(小指中节中点处)——斜眼

五、小节配心膝、胆膝 治膝关节痛(健侧针10分钟) 鸡眼化脓 曲池血海治污20分钟 小节、心膝10分钟

六、杨四针:人中、后溪、束骨、复溜 扎10分钟,做主穴25分钟
1. 通督脉 治椎管狭窄 腰扭伤 腰椎间盘突出 腰突压迫神经髂前上棘疼
2. 如果杨四针效果差就加上:小节、腕顺1、2(先针,令其动)
3. 尿频、尿急、尿失禁: 神经性膀胱 :秩边+杨四针 泌尿系统(肾关 三阴交 秩边 重子、重仙、小大浮外)
4. 痛症 (三叉神经痛 舌咽神经痛(半夜发作)
5. 膝关节炎:杨四针+膝关节周围; 如有积液:取穴远一点,不要在膝盖周围渣,可取穴:梁丘、内外膝眼、阳陵泉 膝关节疼痛不要脱离杨四针
6.治疗全身冷水过敏

七、单用小节+梅核点(劳宫穴下1寸)+失音穴

八、木穴:食指内侧 主治:鹅掌风(交替扎) 脚藓 鼻流清涕(针刺半小时) 心情烦躁(半小时) 外阴溃疡:木穴+高锰酸钾外洗+克霉唑 口腔溃疡

九、治污穴 患者生恶疮不收口,治污穴三针,患者回去后流出许多恶血水 向下斜刺 白塞氏 荨麻疹 丹毒 带状疱疹(曲池、血海 、治污) 无名肿毒 可放血 血海 白虫窝治牛皮藓效果相当好,但手法要做好,手法泻法3分钟

十、中、下白 肾关 心门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肾不交 心阴虚、心阳虚 更年期 五心烦热 中下白是补肾的要穴 上三黄(大腿内侧三点)补肝 下三皇 (小腿内侧三点)补肾
火包穴(脚第二趾第二节横纹正中 扎针 放血) 心门:心动过速 心常:(中指第一节之中线外开二分)心律不齐 心膝:心慌意乱 胆膝:心胆气虚 神经官能症:中下白 肾关
心门 正会

十一、灵骨、大白:1.中风后遗症用健侧的灵骨、大白,下三重 ;2.如伴吞咽困难:失音+上瘤 (脚掌涌泉穴下3——5寸,根据患者的尺寸)3.可治脑瘤、一切肿瘤,
语言障碍、嘶哑、息肉, 4. +三重:甲状腺肿大、甲亢、甲低,留针25分钟 5.脑瘫:木火、灵骨、大白、三重(健侧) 6.三重+ 檀中:治乳腺增生
7.肝硬化:重子重仙+外三关 8.肝癌:木穴+眼黄

十二、外三关(膝盖外侧高骨与外踝连线,三等份三点):1.弥漫痛:先针灵骨、大白+外三关 2.癌症 鼻咽癌加木穴、失音 ,25——30分钟

十三、上三黄:肝经走向; 下三皇:肾经走向 治一切肝肾不足、尿崩症、糖尿病,中药离不开六位地黄丸、一贯煎 1.糖尿病、尿崩症:上三黄+肾关:下三皇+明黄;交替使用
2.肝胆火旺:上三黄+太冲或行间 3.肾阳虚(下肢冷)、肾阴虚:木火(肾阳虚)+下三皇+肾关 4.肝风内动:上三黄+风池、顽骨、天柱、太冲

十四、邱四针:肝门、肠门(尺骨外侧,腕横上3寸再上三寸)、 四花下、腑肠
(扎正常人的像棉花,扎结肠炎时像有阻力,扎结肠癌时像石头,扎腹泻时像水果) 可配老十针用

十五、赞竹:可治呃逆、气喘、打嗝、嗳气

十六、痔疮:承山(双针扎25分钟),用三棱针刺舌下系带 肛裂:+ 公孙、太白(一侧)
神经性呕吐:+公孙、太白、内关、足三里、怪三针(次白横刺) 脾胃病+公孙、太白(一侧)
        曾庆洪针灸刺血特效术   



1.急性腰扭伤:针刺人中向鼻根15度进针强刺激,同时嘱咐患者转动腰部。1次即愈!

2.失语:刺双侧涌泉,亦可电针。一般1-2次即可痊愈。

3.偏头痛:颔厌透悬颅、悬厘。针患侧或双侧,留针30分钟。一般1次愈。

4.急性心肌梗死:直刺双侧内关,强刺激2分钟再留针15分钟。1次即显效或痊愈。

5.落枕:后溪透劳宫。病程短者1次即愈。

6.舌伸不缩症:针内关,直刺或齐刺。1次显效或痊愈。

7.心悸:神门穴快速刺入0.3-0.5寸,得气后予中等强度刺激。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日1次。3-5次即愈。配合针刺内关效果理佳。

8.鼻炎:深透印堂向鼻根透刺0.5-1寸,一般1次显效,3-10次痊愈。有效率96%。

9.急性扁桃体炎:刺血双侧少商,放血1ml左右。一般1-5次痊愈,有效率97%。亦可以用青霉素皮试液每穴刺入2mm左右以有酸胀感为度,然后各穴注入0.1ml,日2次。4-6次愈。有效率100%。

10.自闭:舌针心穴、神根穴(舌底下系带根部凹陷中),日2次。6次为1疗程。3-20次愈。

11.流泪不止症:针承泣(患侧)、肝俞、太冲,日1次1-3次显效。配合内服中药可较快痊愈。

12.呃逆:艾灸中脘、胃俞,每穴7-49壮。一般1次愈。

13.鸡眼:火针烧红快速刺入鸡眼根部等患者感到疼痛时将针拔出,针后局部涂碘酒,贴上胶布,1-4周鸡眼会自行脱落,有效率96%。

14.闭经:针长强,进针1.5-2寸,留针30分钟。1-2次愈,若未愈为无效。

15.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针刺隐白。1-2次愈!

16.脱肛:百会进针2寸沿皮刺,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一般1次即痊愈。

17.强直性脊椎炎:针刺人中、长强、涌泉,配合舌针肝穴、心穴。1次显效,1-5次痊愈。

18.癫闲:舌针心穴、肝穴,日1次。轻者一般3-10次痊愈。重者加服中药。

19.喉风闭塞:针刺双侧合谷透劳宫,一般1次即愈。或刺内关穴亦效,也可以配合三棱针刺血双侧少商效果更佳!

20.胃痛:针刺血海,可以当即止痛。胃下垂痛者针刺升胃穴(脐侧2指寸的天枢穴上方2寸处即是)斜刺。

21.螨虫特效方:刺血神阙穴周围加根治性拔罐,特效           

包你三个小时记住十二个急症的针灸处方­

1、晕厥——水沟 中冲 涌泉 足三里。­

口诀:晕厥要在山里涌泉边的水沟中冲醒。 ­

­

2、虚脱——素膠 水沟 内关。­

口诀:虚脱要速(素)关水沟。­

­

3、抽搐——百会 印堂 人中 合谷 太冲。­

口诀:堂中(人中)百合气味太冲,引发抽搐。­

­

4、中风闭证——十二井穴 水沟 太冲 丰隆。­

口诀:中风是由于十二条水沟臭气太冲,轰(丰)隆一声倒地所致。­

­

5、中风脱证——关元 神阙(隔姜灸)。汗出配阴郄(xì)、复溜,小便失配三阴交。­

口诀:中风脱证会元神出窍­

­

6、痛经——(实证)中极、次髎、地机。(虚症)气海 关元 足三里 三阴交。­

口诀:实痛是中计(中极)吃了(次髎)低级(地机)食品。虚痛是三阴天在山里太久气海没有关圆(元)。­

 

7、内脏绞痛­

(1)心绞痛——心俞 厥阴俞 内关 膻中。­

口诀:心绞痛到内堂休息,心越平静,感觉应越好。­

­

(2)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胆俞 肝俞 日月 期门 阳陵泉 胆囊穴。­

口诀:胆囊疾病主治肝胆,日月不停,其(期)门自通,扬名(陵)全靠这。­

­

(3)胆道蛔虫症——迎香透四白 鸠尾透日月 胆囊穴 中脘 阳陵泉。­

口诀:九尾偷日月,您想(迎香)偷肆佰?阳陵泉边过,胆怯早中晚。­

­

(4)肾绞痛——肾俞 三焦俞 关元 阴陵泉 三阴交。­

口诀:肾绞痛只要自大观园的阳陵泉,三叫三应肾即愈。­

­

8、牙痛——合谷 下关 颊车。­

口诀:何故(合谷)下车?牙痛啊。­

­

9、高热——大椎 十二井 十宣 曲池 合谷。­

口诀:高热何故拿十二斤大锥去池边?是宣发热气。­

­

10、血管性头痛­

(1)外感头痛——百会 太阳 风池 合谷。­

口诀:何故(合谷)太阳风总拜会(百会)我?让我头痛啊!­

­

(2)内伤头痛­

A、肝阳头痛——百会 风池 太冲 太溪。­

口诀:慈(池)禧(溪)拜会太宗(太冲),大怒,肝阳直线上亢。­

­

B、肾虚头痛——百会 肾俞 脾俞 足三里。­

口诀:走三里路拜会朋友,友曰:我脾肾俱虚,肾亏头痛也。­

­

C 、血虚头痛——百会 心俞 脾俞 足三里。­

口诀:走三里路拜会朋友,友曰:我心脾两虚,血虚头痛也。­

­

D、痰浊头痛——头维 太阳 丰隆 阴陵泉。­

痰浊头痛会引起头围、太阳穴丰隆,可能是阴陵泉浊气太盛所致。­

­

E、淤血头痛——阿是穴 合谷 血海 三阴交。­

血淤何故头痛?是三股阴气交会(即三阴交)于血海是也!­

­

11、急性腰扭伤——肾俞 腰眼 委中。­

腰扭伤自己在肾部腰眼处揉揉,再放首娓娓中听的曲子。­

­

12、呕吐——中脘 内关 足三里。­

在关内走三里地中脘不舒服,吐了。              

帅江医师谈一针止痛疗法(第11次健康沙龙活动纪实)(2010-03-22 10:53:34)

转载标签:

一针止痛

百会穴

龙帅江

后溪

分类:针灸方药

转载听众之一高其武医师的听课笔记如下,供大家参考。高医师笔记详实,无私奉献,非常感谢!

龙帅江医师在御源堂不定期出诊,4月份的出诊时间为16日、17日、18日下午,现在接受预约。

                                                              北京御源堂中医诊所

 

3月14日下午两点,御源堂第十一期健康沙龙如约举行,本次请到的是江西南昌龙氏第十三代传人龙帅江医师。龙医师外貌平实,讲课亦极为平实,整堂课以龙医师讲解和同学提问穿插进行,对多种疼痛及常见疾病的针刺治疗逐一解答,两个小时很快过去,获益良多。以下是根据课堂笔记整理出的文字,以时间为序,由于时间较紧,信息量较大,难免有疏漏之处,望雅正。

 

一、  产后身痛——无名指第二关节尺侧进针,向手腕方向平刺寸许,通常患者会有全身发热的感觉,疼痛随之缓解;如不发热,则不是产后身痛,可考虑痹证疼痛。

 

二、  眩晕——百会穴。如果眩晕兼有呕吐,则取百会前0.5寸。眩晕兼有头痛者,视头痛部位在百会穴前后左右0.5寸处取穴。顽固性眩晕用小艾柱灸30壮。(此处,龙医师提到他父亲通常灸300壮,并取桔子皮一块点燃以拇指按压于百会穴处;他本人一般灸90壮-200壮,以热量沿督脉传至长强穴为度。

 

三、  痛经——至阴穴。热证用针,刺入0.5-1寸,留针5-10分钟,摇大针孔出针;寒证用艾灸,5-7壮。一般月经前疼痛多属寒证,月经中期疼痛多属热证、瘀证,月经停止后疼痛多属虚证,如果是属于虚证的痛经,则艾灸腰部第十七椎旁压痛点。

 

四、  手脚凉、麻,属于气血不畅者,可按压无名指指甲根部,默数“一、二”,放开,再按,如此反复。

五、  胃病——督脉神道、灵台、至阳一带寻找压痛点针刺,配合足三里、公孙二穴艾灸。

六、  痔疮——合阳穴旁青筋暴露处,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并拔罐,通常十分钟到一个小时,疼痛就会逐渐消失。

七、  肩周炎——综合分析,根据疼痛部位确定阿是穴,分别于对应的手指至手掌部寻找压痛点,一般取井穴。

八、  网球肘——对侧阳陵泉穴。

九、  偏头痛——三间穴至合谷穴之间找压痛点,左侧疼取右侧,右侧疼取左侧。按压此处还可以治疗便秘。

十、  牙痛——按压肩井穴,如需针刺,针尖要斜向前。此外,用吴茱萸、大黄、胆南星、黄连等研末,调成泥状外敷脚心,效果也很好。

十一、  风湿关节痛——需要辩证分析,综合施治。如果只求立即止痛,可取中渚穴针刺。

十二、  拇指关节撞击伤——鱼际穴。

十三、  运动过量导致的四肢酸麻无力——手、足三里穴,艾灸。

十四、  腰扭伤——鼻翼旁下(从人中至鼻唇沟划一直线,取中点处)进针,刺向人中。腰椎旁疼痛者同侧取穴,如果是腰椎两旁较远处腰肌的地方疼痛,则取后溪穴。

如果手腕、脚踝扭伤,则于对侧取穴。另外,脚踝扭伤也可取对侧手腕的穴位,如外踝扭伤可取养老、内踝扭伤可取阳池;同理,手腕扭伤也可于脚踝部取穴。这里提到一个对侧和同侧的问题,龙医师讲,通常十二经脉循行部位的疼痛要取对侧的穴位,脚痛取手,手痛取脚,左右交叉;而任督脉循行部位的疼痛则要在同侧取穴。另外,对于慢性脚扭伤的患者,可针刺阳陵泉并艾灸局部。

 

十五、  落枕——掐手三里穴、曲池。

十六、  胸闷、胸痛——曲池穴至手三里穴之间找痛点。

十七、  肋间神经痛——对侧内关穴。

十八、  肝癌疼痛——日月穴旁压痛点。

十九、  下肢冷痛——腰眼穴旁压痛点。

二十、  鼻衄——涌泉穴。敷大蒜效果更佳。

二十一、  颈椎骨质增生——阴谷穴、颈椎穴。

二十二、  鼻窦炎——针刺印堂,或用皂角、鹅不食草研末,凡士林调,塞于鼻窍中。本病与肺脾有关。

二十三、  支气管哮喘——身柱穴。或加肺俞、鱼际。手法功力很重要,我父亲予以治疗后,患者即可喘止。

二十四、  胸部偶尔刺痛——涌泉穴向内侧(大趾一侧)旁开,寻找压痛点。深层刺激。心绞痛时,不要在前边用针,取至阳,使作用扩散到胸部。

二十五、  上楼时膝关节内疼痛——髌骨下进针,透委中。艾灸每次2小时,使温暖感透入,需10次以上治疗。有时病根在腰。

 

二十六、  抑郁、狂躁等精神疾病——鬼叫穴(少商穴)。实证于此处放血,如属虚寒证,则将双手大拇指绑在一起,双脚大趾绑在一起,分别于少商穴和隐白穴处置小艾柱艾灸,以患者大叫为度。

 

二十七、  疝气——刺百会穴、灸隐白穴。此处龙医师又一次提到家传心法:温阳取关元和中脘,升阳取百会,截阳取长强。

二十八、  坐骨神经痛——后溪穴至中渚穴之间痛点。

 

小结:

一、取穴定位:

A、远端取穴,结合全息理论,如手痛取脚,肘痛取膝等等;

B、十二经取对侧,任督脉取同侧;

C、离穴不离经,以经络循行部位的压痛点为定位原则。

 

二、进针:

嘱患者吸气、屏气、咳嗽,再吸气、屏气、咳嗽,于某次咳嗽瞬间快速进针。一以分散患者注意力,一以使气流通至病所。

 

三、手法:

针刺与穴位或痛点有偏离时,行合谷刺(鸡爪刺)。

 

四、出针:

一般不留针,快进快出,实证者摇大针孔出针。

 

五、其它:

龙医师讲了很多秘不外传的经验,如四肢扭伤的用药,左脚用牛膝、右脚用木瓜、左手用桂枝、右手用南藤。再如左手扭伤,用猪的左侧前脚,左脚扭伤则用左侧后脚,腰扭伤用猪脊椎,配中药八角枫,炖两小时以上(八角枫有毒,慎重使用)。又如家传脉法,要求医者与病家做到身心相随,四同:同呼吸、同心跳、同脉搏、同病。等等......

 

万分感谢龙医师,感谢徐老师,感谢御源堂各位工作人员,谢谢你们付出的知识与心意,真的让人很舒畅,谢谢!

 

                                                                                    高其武

                    针刺治疗乳腺增生502例作者:李 庆 叶东明    来源:(息县残联康复门诊,河南46430        1999年以来,笔者采用新针刺八字治疗法治疗乳腺增生50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502例均为门诊病例,男22例,女480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5岁;发病时间最短7天,最长3O天。均采取过传统的治疗方法如外敷、外贴、理疗、针灸、中西医药等治疗,疗效不佳。
    2 治疗方法
    根据新针刺八字疗法基本原则(阴阳、相对、平衡、反应),在患者背部第4、第5腰椎旁开4~5 cm的区域内,用酒精棉球反复擦拭数下,待擦拭部位出现红色反应点后,此点即为治疗部位。患者坐位或俯卧位,用0.30 mm×5O~75 mm毫针,常规消毒进针,快速刺人强刺激约1分钟,不留针(若针下能刺激到骨膜疗效最佳,若针下无骨骼,只刺人到厚皮层即可)。每日或隔日1次,治疗1O次统计疗效。
    3 治疗效果
    本组502例全部有效。其中治愈为临床症状及疼痛消失肿块消除,计431例占85.86 ;显效为疼痛减轻,肿块缩小2/3以上,计5O例占9.96 ;有效为疼痛减轻肿块缩小1/2以上,计21例占4.18 。
    4 典型病例
    王某,女,31岁,干部。4年前无意中发现双乳房外上象限各有2 cm×2 cm之包块,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无压痛,与月经周期无明显关系。经市级医院诊断为“乳腺增生病”,未作治疗,肿块逐渐增大。近3个月以来于经前1O天左右即感乳房胀痛加剧,月经后肿痛略减,下次月经来潮复如前,而引起注意。既往患风湿性关节炎,月经14岁初潮,经行正常,双侧乳房外上象限与内上象限各触及6 cm×6 cm×3 cm包块,边界尚清,质中等,与周围不粘连,表面皮不红,乳头无溢液,压痛。在腰椎4~5横突两侧旁开3~5 cm处用酒精棉球反复擦拭,待局部出现红色反应点时即可快速刺人该部位,强刺激,提插约1分钟即出针。患者立即感觉双乳疼痛消失,包块明显缩小,停止针刺治疗。两年后随访
得知经前乳房胀痛未再出现,两乳包块自行消失,一切复常。
    5 体会
    一般认为乳腺增生多发于女性,但男性乳房发育症(即男性乳腺增生病)少见且易于癌变。.近年来在收治的50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2例,最小的13岁,最大的62岁,未发现一例癌变,所以遇疾病切勿惊慌,应立即针治。若为双侧则针刺双侧,若为单侧乳腺增生则取后腰部单侧,即左病右取也,即是阴阳、相对、平衡、反应的治疗原则。本法操作简单,仅一根针,一个治疗点,一分钟内即可完成整个针刺的操作治疗过程。本针刺疗法具有十分肯定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中国古代针灸配方 1、 大椎、曲池、合谷功能:疏风解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六淫邪气在表诸证、疟疾及一些热病。
方义:大椎属督脉,是手足三阳督脉之会,统全身阳气而主表,凡外感六淫之邪在表,皆能疏解。曲池、合谷乃手阳明原合之穴,主气化而能传导,助大椎而调和营卫,故清里达表。如果身热自汗,则泻大椎以解肌。无汗恶寒,则可补大椎以发表。对疟疾寒热,能调和营卫。于虚劳骨蒸、盗汗,有养阴清热的作用。 2、 合谷、曲池、外关功能:清热散风,宣通上焦
主治:头痛、腮肿、耳鸣、耳聋、吐血、鼻衄、手腕及指节疼痛,胸痛等。
方义:曲池性走而不守,合谷升散而上浮,外关为手少阳之络穴,八脉交会之一,又通阳维脉,故能清热散邪。三穴配合,为治头面、五官诸证属实者,确有效验。 3、 合谷、复溜功能:发汗、止汗
主治:用于表虚表实之汗证(自汗、无汗)
方义:复溜属肾经经穴,补之可温肾壮阳,卫外固表,泻合谷可清气分之热,热清表固而汗止;补合谷轻扬走表而托邪,泻复溜玄府不固,故而汗出。 4、 百会、水沟、风府功能:醒神开窍
主治:一切卒急昏厥
方义:百会为手、足三阳与督脉、厥阴肝脉之会,具有通阳安神,缓解厥阴筋急,清醒头脑之功。水沟为督脉和手足阳明经之交会穴,督为诸阳之海,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泻此穴具有通泄督脉,清理阳明,调整气机,开窍救急之功。风府为足太阳经、阳维脉和督脉之会穴,刺此穴,以搜脑府之风邪。三穴相伍,能是关窍立开,随之苏醒,言语自如,转危为安。 5、 肩髃、曲池(治上肢之主方)功能:疏通气血,搜风除湿
主治:凡一切经络客邪,气血阻滞之证,如中风,偏枯,诸痹等上肢疾患。
方义:二穴俱属手阳明,肩髃卧针能疏通,曲池走而不守,故上肢一切经络客邪,气血阻滞之证皆可治之。 6、 环跳、阳陵泉(治下肢之主方)功能:疏筋利节,调和气血
主治:中风偏枯、诸痹不仁、痿废不用等下肢疾患。
方义:两穴均属足少阳经,能舒通宣散。阳陵泉又是筋会,具有舒筋利节之功,环跳搜经络之风,二穴相应,相得益彰。 7、曲池、阳陵泉
功能:舒筋利节,清利疏泄
主治:上下肢麻痹,胸胁疼痛,热结肠胃之腹胀便浊。
方义:曲池、阳陵泉居肘膝之处,皆属大关节,肘部曲池行气血通经络,清肺走表。阳陵泉又能舒筋利节,泄肝胆清里,是方功能宣通下降,又能分浊泻火,肝肺气郁胸胁作痛,或热结肠中及胃,腹胀便浊,借之清利疏泄。 8、 曲池、三阴交功能:清热凉血,祛瘀生新
主治:妇女经闭,崩漏带下,积聚毒疮,诸般肿痛,瘈疭热厥。
方义:曲池性游走通导,善清热搜风,三阴交为三阴经之会,属肝脾肾之枢纽,为治疗血分要穴。两穴配伍,则血分之瘀滞、热毒自清。 9、 足三里、三阴交功能:益气养阴,健脾补虚
主治:脾胃虚寒、纳谷不香、饮食不化、食少纳呆、形瘦身弱、或呕或泻,腿脚麻木、疼痛。
方义:三里升阳益胃,三阴交滋阴健脾,乃虚损治疗不可缺少。胃强脾弱,阳亢阴亏,补三阴交而泻足三里,为补阴之中兼行清浊。又阳虚气乏,风湿客邪成痹,腿胫麻木疼痛时作,一以振阳,一以和阴,则有舒筋理痹之功。 10、阳陵泉、足三里功能:调和肝脾,舒肝健胃
主治:肝胃不和之症,如吞酸口苦,泄泻呕吐,下肢痿痹。
方义:阳陵泉为胆经合穴,泻之以肃清净之府,平肝火之上逆,胆府清疏,胆汁入胃,化食消滞;三里为胃府合穴,泻三里,以导胃中之浊气,使其浊阴得降,清阳自生,两穴配伍,对肝胃不和之症,用之有效。阳陵泉为全身之筋会,大有舒筋利节,搜风祛湿之力;足三里有通阳活血渗湿散寒之功,固又可治诸痹、膝关节痛、筋挛历节、痿躄脚气。 11、合谷、太冲功能:宣导气血,镇肝熄风
主治:癫痫狂邪各症,手足抽搐,小儿惊风,中风昏迷、口禁不开等。
方义:合谷属手阳明原穴,为阳主气;太冲属足厥阴原穴,为阴主血,两穴皆为气血通行之关,故为治气血失常疾病之主方。 12、丰隆、阳陵泉功能:降逆通便
主治:大便秘结
方义:丰隆为足阳明胃经之络穴,别走太阴,其性通降,阳陵泉为胆之合穴,亦有沉降之能,二穴同用有承气之功,而无承气之峻猛,治大便秘结,甚为稳妥。13、气海、天枢(主下腹部疾患)
功能:补肾壮阳,导滞清浊
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奔豚、疝瘕、遗精阳萎、小便不利、妇女月经诸疾。
方义:气海为任脉之要穴,是本经脉气所发,生气之海,气血所会,呼吸之根本,藏精之府,故为下焦之要穴。针宜补法,犹如釜底添薪,蒸蒸不衰。天枢以分利水谷,吸收精微,传话糟粕,清导浊气,为其所长。两穴配伍,具有振奋下焦阳气,清浊导滞,非常适应于下焦积寒与痼冷。 14、中脘、足三里(主上腹部疾患)功能:燥湿健脾,升阳益胃
主治:胃中虚寒,饮食不下,脘腹胀痛,积聚或停痰,停食,宿饮,痞块,霍乱等症。
方义:中脘为君,统治六腑之疾。虚证,用补法者,以壮胃气,散其寒邪,调畅中气。泻中脘者,以疏其滞,胃气降,脾气升,津液上潮,呕吐等证自除。取三里为臣,为其有升阳益胃之能,可助中脘安胃益脾。泻三里,为其能降浊导滞,而佐中脘以利运行,二穴相合为君臣之方,临床确有殊功。 15、内关、三阴交功能:养阴清热
主治:治阴虚劳损之症,如骨蒸盗汗、干咳、失血、梦遗、经闭等。
方义:内关清心胸,利达三焦,三阴交滋阴养血,交济心肾,此法确有交济坎离之功。 16、鱼际、太溪功能:滋肾清肺
主治:虚劳骨蒸、咳嗽、咯血。
方义:鱼际清肺火,太溪滋肾阴,上清下滋,使火不上炎,金不受克,虚劳诸症悉平。 17、合谷、足三里功能:调理中焦,宣通胃府
主治:清阳下陷,胃气虚弱,纳谷不香,湿热壅滞,秽浊滞于中焦,宿食停饮,腹胀噫秽。
方义:合谷为大肠原穴,能升降宣通。三里为胃经之合穴,补之益气升清,泻之通阳降浊。二穴皆属阳明,一手一足,上下相应,肠胃并调,若清阳下陷,胃气虚弱,纳谷不畅,则补三里,应合谷以升下陷之阳,俾胃气充足而饮食自进。若湿热壅塞,浊滞中焦,这样则蓄食停饮,腹胀噫哕,则泻三里,引大肠合谷下行,以导浊降逆,中气自然和畅。 18、劳宫、足三里功能:清泻心胃之火,开胸降逆
主治:伤寒结胸,痞闷胀满,噫气吞酸,呕吐干哕,烦倦嗜卧。
方义:劳宫属心包络,性清善降,能开七情郁结,尤能清胸膈上焦之热,导火下行;配足三里,从中焦迫降邪热,上清下降,确为神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