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收官在哪里可以用:7旬老汉跌倒急喊“自己跌的”获救刺痛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12:26:45

7旬老汉跌倒急喊“自己跌的”获救刺痛谁?

文/flowl

 

   近日,各大网站都纷纷转载了一条不太起眼的社会新闻:南京一位75岁的老人从公交车上下车时,不慎从公交车后门跌倒在地,当场爬不起来,跟在身后的乘客都不敢上前救他,老汉大喊:“是我自己跌的,你们不用担心,跟你们没关系。”听了这话,众乘客才上前救他。

  

   坦白的说,这条新闻多少有些荒唐,人潮涌动的公交站上,七旬老人跌倒之后无人施救,是人与人之间竟冷漠至此吗?答案是否定的,老人口中的“是我自己跌的,你们不用担心”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稍微花一点时间来回顾下曾轰动一时的“彭宇事件”:

 

   2006年11月20日,同样是南京,一位名叫彭宇的青年人主动搀扶跌倒的老太太,并在老太太的要求下将其送到医院,结果老太太却认定彭宇就是撞倒她的人,彭宇则坚决否认自己撞倒过老太太。双方最终打起了官司,彭宇被法官一审判罚承担老太太的一部分医疗费,共计4万多元,依据是“常理推断”:“如果彭宇是做好事,根据社会情理,在老人的家人到达后,彭宇完全可以言明事实经过并让老太的家人将她送往医院,然后自行离开,但彭宇未作此等选择,其行为显然与情理相悖”,“彭宇在事发当天给付老太200多元钱款且一直未要求老太返还”,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彭宇事件引发了各大网站开展讨论,一家网站的博客首页头条标题赫然是:调查显示:八成博友选择不再做好人。

 

   简单的一番搜索之后发现,“彭宇事件”远非个案,“彭宇第二”、“彭宇第三”比比皆是。相比之下,2008年2月16日《现代快报》的一篇报道同样引人关注:2月15日上午10点半左右,南京市民魏女士路过南京市内解放南路时,发现一位老太太瘫倒在人行道上,口吐白沫,老花眼镜和毛线帽子都掉在了一边。不知老人何时摔倒,而来来往往的行人都小心地“绕弯儿”走过,没有一个人敢上前搀扶。魏女士犹豫再三,喊来七八名路人作“见证”———“老人摔倒不关我的事”,才敢打电话报警。民警赶到现场,迅速联系了120急救车将老人送往医院。

 

   能单纯的谴责众人缺乏社会责任感、不管他人瓦上霜吗?显然不能。愿意以举手之劳做行善之举的人大有人在,但若因此惹上一身的麻烦,值吗?显然不值。这个矛盾该如何化解呢?个人以为,以下几点当能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1)法律鼓励民众建立敢于担当的信心

“彭宇事件”以“常理推断”判定彭宇赔偿4万余元的医药费在很大程度上摧毁了公众对于做好人好事的信心,产生了严重的后遗症。因此,在社会责任感普遍缺失的今天,法律应该从根本上肯定其做好人好事的动机,即便就是肇事者成为好事者,只要是没有逃走而留了下来,就应该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责任豁免”。

(2)严厉打击趁机讹诈之人

蛮不讲理、趁机讹诈之人毕竟只是少数,可正是这一少数人彻底寒了众人的心,使得好人难做。因此,在掌握确切证据的情况下,对于趁机讹诈之人,应给予严厉的打击,以儆效尤。

(3)做好保护措施

 老人们常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既然乐于助人但又有怕事后惹上麻烦的担忧,做好一定的保护措施就有备无患,上文中所提到的魏女士的案例当属成功案例。当然,开篇所提到的7旬老人案例也算是一种保护,受害人的保护。(文未校对,有错必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