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影忍者鼬黑白图: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古典音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04:12:09

大熊猫是全世界人民喜爱的动物,它造型可爱、是活化石、濒临灭绝。自从人类学会了制造工具并有了精密的语言能力后,动物自身的强壮与彪悍与否就不再是它在地球上生存的充分理由了——再狠,没有人类狠。所以现在地球上除了人类以外,百折不挠生生不息的动物都不是结构有多复杂、进化的有多高端的物种,而是环境适应性超强、繁殖能力惊人的动物,比如老鼠、蟑螂、苍蝇等等。还有一类数量众多的动物,就是家禽和家畜,它们为人类提供食物,出生就是为了死亡,被屠宰是它们的宿命。他们与其说是动物,不如说是“消费品”。命运相对好一些的是宠物,它们为人类主人提供心灵慰藉和消遣,基本生存权稍有保障,但动物的自然天性消磨殆尽。

艺术界和动物世界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古典音乐就好比珍稀濒危的大熊猫,已经没有真正“野生”的了,所谓古典音乐市场就像放养熊猫的自然保护区一样,是一种受到特殊保护的“自然”环境。大熊猫如果在真正的深山老林,对于其他大型肉食动物来说,就是一个香喷喷的大肉丸子:跑不快、爪不尖、齿不利,动作也过于优雅没有战斗能力,不吃你吃谁?最要命的是熊猫的繁殖能力极差,交配少、怀孕难,一年最多生一窝,一窝就生一两个,婴儿死亡率还非常高。把古典音乐扔到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它的运营成本高、受众人群少,演得越多亏损越多,更无力支付巨额的大规模宣传费用,根本不可能和高度商业化的流行音乐争抢市场份额。而且古典音乐发展至今,有生命力的新作品越来越少,好不容易出一两部“精品”,还要依靠各种资助才能得以公演,公演之后多数没机会再演。

近一百多年来,国内外很多有识之士可能早已发现了古典音乐如熊猫一般的珍贵性和脆弱性,所以在“保护”和“推广”古典音乐的过程中,借鉴了不少保护大熊猫的方法:首先,建立“自然保护区”,也就是国立的音乐学院和政府拨款的音乐团体。正如四处展览的熊猫一样,艺术团体外出巡演是能够挣来一定的票房收入,但是这些收入并不足以支付日常庞大的开销,这时除了企业赞助之外,政府的财政扶植是必不可少的。当然,让熊猫进马戏团,表演钻火圈、走钢丝、吹喇叭可能会赢得更多的票房,提高的熊猫的日常生活待遇。但是如果长此以往,观众们在最初的新鲜感过去后,会发现在这方面还是猴子和狗熊更具专业性,而对于熊猫这种珍稀动物也失去了原有的神秘感和尊重的心态。

其次,多感受审美价值,兼顾科学研究。熊猫被称作“活化石”,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百万年。对它的解剖研究能够对研究古生物物种演化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去动物园参观大熊猫的观众而言,看熊猫就是看个可爱劲儿,它打个滚,啃两下竹子,远比听讲解员介绍它的肌肉骨骼结构和进化过程吸引人的多。古典音乐也是一样:他的美学、历史学学术研究价值毋庸置疑,且有专门的“音乐学”学科来进行这方面的学术研究。但是对于普通的音乐欣赏者,感受音乐的美远比研究音乐的结构和历史更有意义。古典音乐也是用来享受的,它其实也很可爱,尽管它在今天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但那是音乐学者们的事情。当然,非专业音乐工作者能够理性的研究音乐也是好事情,但如果以此为标准来设定古典音乐欣赏的门槛,那就像熊猫馆门口立着“非生物学家不得入内”一样荒唐了。

最后,恰当、生动的宣传也至关重要。我们对熊猫最初可爱的印象很多是来自文学和影视作品,比如小时候的儿童杂志《中国儿童》里的系列连环画《熊猫小胖》、80年代的电影《熊猫历险记》、迪斯尼的动画片《功夫熊猫》等等。这些作品中并没有刻意描写熊猫如何珍稀、如何有科学研究价值,而是突出了它天真、憨厚的个性,加之它本来就超可爱的外形,令人很容易就对熊猫留下良好的印象,进而产生去动物园看真熊猫的强烈愿望。很多朋友最初开始喜欢上古典音乐也是因为一部迪斯尼的动画片:《幻想曲》,片中用老少皆宜的画面语言诠释抽象的古典音乐,没有任何学术和背景分析,就是像讲故事一样把音乐的美展现出来,令人立即有进一步探究古典音乐神秘世界的冲动。可惜这样的音乐普及影片实在太少,更多的是充斥各种术语、严谨却缺少灵性、深入但不浅出,或者将古典音乐的内涵层次无限拔高,上升到个人修养甚至道德层面的“音乐普及”读物。做古典音乐很复杂,但听古典音乐应该很简单,在古典音乐普及宣传方面,千万别把简单的变成复杂了才觉得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