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人厉害还是佐助厉害:符咒讲座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9 20:31:40
符咒讲座
写作资料搜集员  2007-08-28 21:18:00  我不知道中文网

符咒讲座
  中国五术——山、医、命、相、卜中,当以属“山”之术中的符咒术最有争议性,最无法以科学的方式来解释存在之真伪虚实,无法证明其功能大小有无。因此,信与不信者之间,可谓壁垒分明,毫无交集、甚难沟通。

  深信者,视之为人生珍妙或天下法宝,而悯诚意专,奉行不仁心诚则灵。不信者,斥为荒诞不经、盲目迷信、愚昧愚行。不过,半信半疑者,恐居于最大多数,而且是疑问疑情者最多。唯,若有需要运用符咒术的时候,多半会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偶而会试试看。

  关于符咒术种种,虽系见仁见智、各说各话之事,但信或不信,或半信半疑。它毕竟是古传至今,深植人心的一门法术,而且可用源远流长来形容。尤其,它在人们的夸张渲染、绘着绘影之下,更是充满着神秘、玄奇、灵异、诡密、高深、莫测……等色彩。

  为了更好的发展和推进符咒,本人用十年时间跟随师傅学习而应用,终于于今日把所学集为一体编绘一本,取名《靖贤居 符咒全书》,由于本人所学有限,希望各界符咒老师给于批评和指正。

  第一篇 知识篇

  第一章 符咒概序

  第一节 五术简介

  提到“五术”,我们时常在报刊杂志或访问书籍上看到这个名称,然什么是五术呢?所谓五术,就是“山、医、命、相、卜”这五学问,它是以《易经》为版本,是人类为了追求幸福人生所成立的一种趋吉避凶的方术,大体言了解五术的意义与运用,就可了解人生活的目的及人生命的意义。然什么是“山、医、命、相、卜”呢?

  一、山

  所谓“山”就是通过食饵、筑基、玄典、拳法、符咒等方法来修炼“肉体”与“精神”,以达充满身心的一种学问。

  食饵——是利用补药、酒及日常饮食以加强体力,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筑基——是利用禅、静坐法以控制精、气、神,进而增进体力的一种方法。

  玄典——是以老子、庄子思想为基础,进而达到修心养性的一种方式。

  拳法——是以习练各种武术以增强体魄的方法。

  符咒——是一种通灵、修炼的法术,其主要作用是避邪镇煞、趋吉避凶等的一种方术。

  总而言之,“山”就是利用禅、静坐、武学、食疗等各种方法以培养完满人格的一种学问。

  二、医

  所谓“医”,是利用方剂、针灸、灵治等方法,以达保持健康、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方剂——是利用各种药物制成散剂、丸剂来治疗疾病和修炼的一种方术。

  针灸——针法和灸法和合称,是利用人的脉胳、气血循环的原理,刺激患部,来治疗疾病的方术。

  灵治——利用掌握人的心灵(心理状态),进而以治疗人疾病的一种方术。也就是现所称谓的“心理治疗”。

  总之,“医”就是利用方剂、针灸、灵治等方式,以治疗人的疾病的一种方法。

  三、命

  所谓“命”,就是透过推理命运的方式来了解人生,以穹达自然法则,进而改善人命的一种学问。推命所用的主要著作有“紫微斗数”、“子平推命”、“星平会海”等。其方式就是以人出生的时间和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

  总之,“命”是以推定人的命运,进而达到趋吉避凶的学问,从而改善人类发展的需要。

  四、相

  所谓“相”,一般包括“印相、名相、人相、家相、墓相(风水)”等五种,以观察存在于现象界形相的一种方术。

  印相——就是观看人的印章,以取定命运的方法。印在中国,以前是权力的凭证。

  名相——是以人的姓名或店铺的名称,通过五格剖相,同时运用命理等结合来推断吉凶发展的一种方法。

  人相——又分为面相与手相两大类,通过观察面、手部的纹线与气色而了知人吉凶、病理的一种方法。

  家相——也就是阳宅的风水,以观察其格局,进行分析来推断对人类所居住的吉凶的一种方术。

  墓相(风水)——也就是阴宅,以通过选地安葬祖先,而达到对后代子孙阴庇的一种方术。

  总之,“相”是对眼睛所看到的物体作观察,以达趋吉避凶的一种方法。

  五、卜

  所谓“卜”,它包括占卜、选吉、测局三种,其目的在于预测及处理事情,其中占卜的种类又可分为“易断”及“六壬神课”。

  占卜——所谓占卜,是以《易经》为理论依据,结合天、人、地三界所相互制约而推断吉凶的方法。

  选吉——主要著作以《奇门遁甲》为代表,通过布局、布斗、符咒等结合,处理事物发展不吉的因素,其主要运用于古代军事。

  测局——主要著作以《太乙神数》为代表,通过十二运卦象之术,是推算国家政治命运、气数、历史变化规律的术数学。



  符咒讲座(概序及理论)
  第二节 符咒术概序

  一、符咒的起源和发展

  在我们生活的大地上,方术曾经是那样广泛的存在着。大到国家的禅代更兴,效庙秋祀,小到百姓的消灾驱邪,择日行事,都要借助于方术。尤其在民间,此种影响更加深广,可谓无往而非术也。它为那些希望生命永驻,宴乐长在的人,带来身列仙班,飞行云中的美妙憧憬。而对于那些不堪妨受现世苦难,急欲寻求解脱者,则给予一种永脱轮回,得为冥界尊者的希望。争功近利者看到了富贵的捷径,兢兢度日的小百姓心中升起了丰衣足食的美妙景象……这样,作为最要方术之一的“符咒”方术也就随处可见了。以中国而论,虽然经三四十年的反封建破迷信运动,然而在广大的农村,画符与念咒这类现象仍然时有所见。而民间新年所挂的桃符、门联,端午节家门口悬着的菖莆,艾草,都是符的泛化形式。至于像新年祝词和其他形形色色的口采等,则便是咒词的变化形式。可以说,有井水之处,即有符咒方术。

  然而,“符咒”之术,它是中国五术最有争议的一门学术。历朝历代以来,它都是中国道教、民间道坛、神坛或庙会都经常使用的为人消灾解厄,开运改动发经常运用的。而且,也是传统家业社会经常使用的玄学秘术。然而,它是最无法以科学的方式来解释其存在之真伪虚实,来证明其功能之大小有无。

  谈到符咒,必然脱离不了有关神鬼之玄秘之事。一般人对符咒的神秘力量,概括着怀疑或肯定或否定等三种心态。不管如何,事实上在我们日常生活四周,符咒几乎可说,触目可见,长相左右。然而,科学昌盛的今日,人类已能登上月球,在太空中漫步,但却也一直无法以科学的逻辑,来证明神鬼之有无。因此,谁也无法凭空的一口抹煞、否定符咒之术。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无时无刻的会产生许许多多的奇迹、神迹,让人无法不信,又无法解释,更无法推翻。然而,什么又是符咒呢?“咒”是发号命令的语言,“符”是神佛力量汇集表现的体现,也是一种打“人”的工具。实质上,符咒就是一种神佛表现灵力灵迹的唯一表现方式。符咒又有正邪之分,若是邪符,当然而且必然要藏私,隐瞒重点,顶多亦只点到为止。邪术,昌天下人神之大讳,害人又自损阴德。正符,则无藏私与隐瞒的必要与可能,一则为昭信大众,开扬符咒之术。二则可间接救人助人,造福人群,添己阴德。

  一、符咒文化源远流长

  符咒的起源是很古老的。相对来说,咒的历史就更早。字典中对咒的解释一为“某些宗教或巫术中的密语,也即是祷祝。”二为“诅咒”。祝是咒的早期形式。《正字通》云:“经传以祝为咒”。根据《说文》对祝的解释是“祭主之赞词也”。《周礼》则说“大祝掌六祝之辞,以事鬼神,示祈福泽,求永贞。”这些记载很明确地反映出祝的意义就是巫祝通过美好的语言向上天求福,并求上天消之灾解难的一种仪式。古代巫祝并称,可见祝的产生跟巫师的活动是分不开的。巫师是人与鬼神之间进行交流的桥梁,能够通天达地,沟通鬼神与人之间的联系。《国语》对巫的解释是:一种心地善良而正直的人,他们天生聪明,能够沟通人与神,又很有学问,能够弘扬美德,不仅知识广博,而且见解卓著,他们深得神明的信任,可以感召神灵下降,他们中女的称“巫”,男的称为“觋”。人神之间的交流,古人认为最好的方式便是以舞悦神,然后在神灵喜悦的情况下,用祝词的形式,向他们汇报自己的愿望,祈示上天的赐福。所以《说文》又说:“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祝在甲骨文中的形式正是巫师跪倒在地,向上苍祝祷告祝愿的典型形象。

  在远古时代,巫师往往是各种知识的掌握者,所以许多巫师本身就是众望所归的统治者。主持祝这项治动的人名为“尸祝”,后来由于职业性质的进一步专门化,根据祝的目的与对象的不同,分为六祝,各司其职。再后来则老百姓也可以祝祷了。而根据愿望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善祝与诅祝。

  无论是善祝还是诅祝,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广泛存在,其使用者也不再限于专职的巫或尸祝,而是人人皆可用之。从秦汉起,祝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典籍中已是祝、咒并见,在较正式的场合仍称祝,而在一般的场合或由巫师、方士来使用时,则称为咒。

  二、符咒的演化

  咒术变化其表现形式主要之处有三点:

  首先,就善祝而言,它逐渐为道教所改造利用,成为治病、消灾、改命的一种术数。汉末黄巾起义、领袖了长角兄弟等人就是利用符水咒法来替人治病,后来便发展成了一种专门的治疗方法---祝由科。而就诅咒而言,它开始与巫术中的放蛊、厌胜之法结合,其形成的威力常常令人毛骨悚然。

  所谓放蛊约在战国时期开始被利用。蛊是一种带毒的小虫,放蛊就是用毒药害人。<<左传。昭公元年>>:“何为蛊?”对日:“淫弱惑乱之所生也。于文,皿虫为蛊,谷之飞亦为蛊。”孔颖这解说用毒药药人,令人不知者法律称之为蛊。而厌胜的方法,就是用木刻其心,或埋于地,或烧为灰,以达到害人的目的,也可以在某人的住宅附近埋藏邪物,以起到类亿的作用。

  第二是佛教咒语的出现。佛教在在东汉末年开始传入中国,但在当时他并不为广大中国人所接受,尤其是士大夫,保险公司地,由于他们平时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对佛教有一种本能的排斥心理。佛教想获赢得信徒,就必须证明自己的力量,于是咒术就成了他们显示信力的有效工具。本来,在佛教中就有咒语,后来佛教徒双吸收了中土咒术的成份,使自己的咒术更加完善,比之道教咒术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历代高僧,有许多都是行使咒术的行家。

  咒术发展的最大特点是,他逐渐被道教所改造利用,并与另一种方术“符篆”结合起来,成为一种无所不能的灵术----符咒方术。

  所谓“符篆”,其实是一种似字非字的图形,符的形体为复文,即将几个篆字或隶字结合在一起,稍作变化,以模仿动物星辰之势 。道教认为符可以遣神役鬼,镇魔押邪,祈福招财,安宅治病等。符的来源,据<<方平御览>>引“黄帝出军诀”:蚩尤专政,残酷而无道 ,黄帝兴兵讨伐, 战于逐鹿、士卒死伤甚重,黄商爷天叹息,心中痛苦万分,就在他苦思对策时,间不知不觉地睡着了,睡梦中他看见西王母派遣来的一个身着狐皮大衣的人授予他一符,并且鼓励他道 :“太一在前,天一备后,得此兵符,战无不克”。黄帝醒后,悟得其符,及立坛祈祷,祭以大牢,不久巨龟衔符从水中钻出,将符放于坛上,黄帝再次叩头,将符着重地佩在了身上,然后再去攻打蚩尤,这时战役就进行的异常顺利了,最后,终于生擒了蚩尤。

  最早的符,应该是今日仍可见到的新年桃符。其元初形式是将桃梗一剖为二,在上面写些祈福禳灾的语句。这种桃符在东汉时期,已经非常浒,家家户户悬挂以驱邪招祥。之所以用桃木做材料,是因为在中代传说中桃木能避鬼。但是由于桃梗 做符毕竟困难,于是渐渐地直接将文字写在彩色的五色缯上,因为古人认为五色缯也能辟邪气。再往后则就书于特定的纸上。最初的符,是篆书或隶书的祈福降魔之诩的复文,这一点在较早的道经中还能见到。如道教早期经典<<太平经>>中,有许多的复文,这便是早期的符。

  三、符咒的意义

  什么是符咒?所谓符咒,即是道 家所用的“符文咒训”的简称“符咒”。若以派别来区分,可简分为两派,一派符仔路,一派是华仔路。一般符篆书大都是符仔路,至于华仔路就很少公开传授,大都私相授受,而且禁忌也比较少。

  按<<道法会元>>书符笔法云:“符者,合也,信也。以我之神合彼之神,以我之气合彼之气,神无形,而形于符。此作而彼应,此惑而彼灵。”又说:“符者,阴阳契合也,唯天下致诚相能用之。精神相附,神神相依,所以假尺寸之纸,号召鬼神,鬼神不得不对。”“符者,神也,神音咒,诅咒而千神明,令加殃也。”

  人类存于宇宙间,生、老、病、死在所难免,为了消除灾厄,祈求平安、幸福,逐日以积月累积经验、探索、分析、综合,以至需生玄术哲法(符咒),圣人用以为民消灾解厄,邪者用以欺压良民,妄僻者以为玄术魔力以诱世人。其实符咒之作用,最主要辟邪镇煞,收惊安心,即是给予我们心灵上的寄托与治疗,让心灵有所寄托,如此才此才能将符咒发挥到最大功能。

  四、符咒的流考

  符咒法在古代应用很广,道家天师派的始祖张天师可以说是符咒法术的始祖。历史上能这达上乘符咒水平者很多,如姜子牙、鬼谷子、孙膑、张子房、韩信、袁天罡、李淳风、诸葛亮、刘伯温、太乙真人等等。最具代表的署作如<<万法归宗>>、<<风阳府江湖法术总集>>、<<辰州符咒大全>>、<<祝由十三科>>等等。 一般来说,符咒家都以张天师(张道陵)为符咒的始祖,其实不然。

  按<<龙鱼图>>云:“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篆,以制伏蛮尤,黄帝出车决日,蚩尤无道,黄帝讨之, 楚西五遣人以符授之,帝悟坛而请,有玄龟衔符从水中出,置于坛中,蓄自是始符录。”

  按道教所记载,汉末第四代天师再返龙虎山,于祖天师炼丹处建坛,每于三元之日传授法篆,是为“正量宗”东晋时岳魏夫人(华存,圣号“云霞玉女”大法教主南岳魏元君开玄道济天尊)的弟子杨义、许谧在茅山创建了“上清宗”,传授符之法。葛玄一派,传出的<<灵宝经>>,到了陆修静给以境修,使灵宝为之教大兴,这一派于江西江县阖宝山,葛玄成道处传“灵宝经篆”建“元始宗”。以上三处坛场统称为“三山符篆”。全真派兴起后,道 场为“ 混元宗”,传符篆经法。

  由此可见符咒之术,是为先民所遣留下来的文化要,在黄帝以前即已相当盛行,唯在汉朝更为盛行,传至后汉张天师集其大成,以此为尾治病,驱邪、消灾、祈福,故后代符篆家以张天师为始祖、宗师。

  又以<<祝由十三科>>所记:“昔轩辕氏以草十疗人疾病,犹惧怪异之病,非药石所能见功,彼所谓怪异之病者,其病源无一定,大抵精神之病也。轩辕氏象鸟兽之足印,制为符篆,又听兽之声音,造 为咒语,专治精神各病。后人广其义,以梵语化为符篆。神而名之。符咒之道益广,而世人逐有扶乱请仙,祝由治病之效用。要言之符咒者,鬼神之一种语言文字也。鬼神无语言,无文字,此符咒之要素即所以代表鬼神之言文字。用之得当,能上格神明,下通幽府,有不可思义之神效焉”。

  第二章 符咒理论篇

  符咒方术在华夏民族流播之广。影响之深, 运用之繁、历史之悠久。都是其他民族所无法比似的。在人类发展的早期阶段,符与咒作为巫术的一种,曾经普遍地存在于世界各个角落的原始部落之中。巫术思维不仅仅是科学的一个 始,一个开端,一张草图,一个整体的还未实现的一部分,它构成了一个经过完善的调节的体系。

  秦汉以前,华夏大地上存在着以黄河为代表的中原文化与以长江为代表的楚文化。由于自然与环境因素,前者形成了强调实践理性的宇宙人生观,孔子“敬鬼神而远之”,对鬼神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而后者则形成了信鬼神,好祀的传统。

  巫术(包括原初的符咒)常常分为两种,一种叫“顺势巫术”,另一种叫“接触巫术”,是根据“同类相生”或果必同因原则,也就是说一个人通过模仿等手断就能实现他想做的事。所谓“接触术”,就是指只要通过对被茉人接触过的物体施加影响,那么也将受到影响。在中国的发间巫术或道教中,符咒运用常常离不开这两种原理的互渗。

  至于符,从它开始产生起,就源于“互渗”思想。最早的符被认为是后来家家户户新年所挂的桃符,所谓“桃符”,《淮南子》许慎注云:“鬼畏桃,令人以桃梗径寸许,长七,八寸,书祈福禳灾之辞。”

  然而“何以鬼畏桃呢?”《风俗通义祀典》云:“谨按黄帝书,上古之时,有神苛与郁垒兄弟二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有桃树,二人树下检阅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神苛与郁垒经苇索,执以食虎。”

  原来如此,桃符之所以能辟邪,因为仙山上有桃树,而神人又恰在树下执鬼之故。

  道教以道家思想为其理论指导,综合运用了巫觋之术鬼神观念,纬神学等思想,在天人感应的基础上进行打新的综合,形成了土生土长的道教思想体系。

  道教既然而承认人与自然在结构上是同构的,在行为上是能构气声相求,感应会通的,那么人有精神,则自然界的一切无不有精神在。又是建立在鬼神观念基础上,于是便有了道教的神系。人身体的各个部位,各个器官也都有神灵把守。

  《太平经》说:“行善事可得长寿,做坏事就要受到神的谴责。”这个神“非谓他神,及身中之神也。”

  而神与神之间又是能够互感的,只要将人的精气和神灵之精气会合,布之简墨(即画符),中形之声音(念咒)那么符咒侵也是有人和神的精气,这样就能够召真却,镇魔压鬼了。

  第一节 鬼神之说、

  神鬼灵之说,不但在中国甚至世界各国,都有其自古所流传 的故事。其神鬼灵之说自古迄今,仍然传留不息。虽然现代科学进化,有多数不信邪者指为迷信无指之谈,但是不无法消减其说,仅而愈传愈风行。通神鬼灵之术就依其所传之求法,求神显灵相助,驱役神鬼兵就是传说中的通神术,会此术者就有通神力,此力之广在能千变万化,神出鬼没。

  自古以来有不少有志此道之士,抛去娇妻爱子、父母富贵财产等,冒险入深山访道求明师,由师传授此术,千辛万苦修炼,经过长久的时间才能得此神通之力。此术如不是有天资,兼有耐心者是无法介入炼学成的,因此会此术者甚少。精通此通神而能驱役鬼神者,就是一般人所称谓的“活佛”、“活神仙。”较次者谓“道人”、“法师”等 。他们所修成的通神力量是不等的,是由于其天资与修学时间的不同,而有道行上的差别。

  一、通神鬼灵之说

  在修炼的过程中,时间与天资所炼成的力量程度是谓之“根基”,所以根基之浅深,皆由天资与修炼的时间而定。所以其所修炼者之中有修炼所得到的神力也有不同的程度。此术在社会上,对于人类来说,利害是莫大的,如有德之人得此术则会救国救人,济世助难。仅之不德者得此术会作乱,使世不宵、其害甚深。所以为师者是力秘其真法,谨而不肯轻传,非知共人是不传其真者。因此之故,此术才会失传。

  通神鬼灵之法有祈祭法,育经法,炼气法,符咒法、奇门遁甲法等五门,其中最容易的是祈祭法,其次是育经法、符咒法、奇门遁甲之术是深不可测,不易通以致用的。所以现代在一般社会而通用的,就是祈祭法与育经法。这寸法在各国都很盛行,其通神力量甚薄弱也不为人。

  在世界各国来说,此祈祭法在民间的各家庭视野,最为普遍适用,与育经法都是常用以通神安灵的。在中国来说,地方的祭典、国祭等的仪式都是古制的礼式祈祭。在民的丧葬、寺庙的祈愿都是祈祭法。佛家的育经等也是祈祭法,而且都是依古制的仪式以圆通鬼神灵者。

  符咒法与奇门遁甲、炼气法,这三法都是通神鬼灵术中最高奥之法。炼成者,有通天驱役鬼神之能,而得此术能克敌制胜。因为有这样之力量,所以要修炼学成是不易之事。一般来说,这三法如能修炼到下乘程度,其威力就相当惊人。至于中乘与上乘程度,其威力之神则更加不在话下。由于修炼中上乘的程度,所需要的物件在当今社会是很不容易得到的,除非是先辈或祖师所遗留下来的神物,加上有真传方可修炼成功。又加上神物都具有相当的灵力和神力,而且与修炼者有相当的“感应力”,所以能修炼成功者为数就更为渺小了。

  依中国的传说,在上古时代,善于通神役鬼的人物甚多,如九天玄女、黄帝、姜子牙、哪吒、云中子、广成子等,此外还有许多。他们都是善通神变化,驱鬼斩怪,而能神出鬼没。还有周文王码汉卡、周公等善卜神机等,都是常人所不及的。

  至于春秋时代有鬼谷子、孙宾等,他们都是通神力广大为人之人。三国时代有徐广、诸葛亮、曾洪等更是奇门遁甲术的善变化通玄者。特别是诸葛孔明,能立檀借东风、火烧曹军百万兵将,都是奇门之术高深而才能得到惊天动地之灵验。至于唐朝、明朝以及清朝等时代,都有出现过能通神灵而变化的异人,他们的作法符咒都能驱神灵而变化的异人,他们的作法符咒都通之人物以成为神话,中有传符咒、炼气、奇门、八卦等之书,是提供好学之士研究参专而已。、

  虽然在现代社会里,人文化,科学倡盛,人类现实的观念中,有多数有不信邪,都以迷信、无指之谈而排拆神鬼之术,但也有不少的学者浅心研究此术,以原得其真,证实鬼神的存在。可异尚未有人能学得到真传以证实共功果,因此之故人心不古,甚至多作奸犯科,害社会害已者,都是失去神道而制 之故。 二、神鬼之说

  在现代社会里,所以论纷纭的就是神鬼之有无问题。这个问题,以上所论术的种种已经很明确,答案是肯定的。现先谈论神鬼,神鬼之体都是气聚之体,即是灵魂,这灵魂都是存在于各动物体内,和多维空间之中,而以操纵其体内各部神经之活动行为,所以就依其操作得能自动而生活。如其人或动物将死时,其体内之灵魂就脱离躯体,其灵魂脱离驱体后,其自入或动物就死了,其体内外都不可自动。

  灵魂脱离躯体后,就不能停留阳间的世界里,一直去阴间的灵魂,他们所结集的社会就是阴间,又称地界,就是灵魂的世界。管理共世界的官员就是神,其部属就是鬼吏、鬼差、阴兵阴将,管理所在就是阴府,又作阴司。

  佛不中的园果律是自然和生灵界中共同 守的运动法则,而“六道轮回”则是生命阶梯交变的法则。尽管它 不能被五官感行和实验室验证,却可以通过超五官灵感去体察体验——进行“天人感应”。

  道学即《道德经》为主的道教教义,内中不乏宇宙哲理。那么十分简炼的“道可道,非常道”,“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之类的哲学含义,早已超越现代科学,故十分难懂,却又十分渊搏,几乎仍处于未被开发状态。

  根据阴阳学说的分析,有阴必有阳,人体的存在必然存在着它的对立面——灵魂。中医学讲:“肝藏魂,心藏灵,肺藏魄,肾藏精”。虽然这些魂,灵精未能在解剖学中被验证,可在临床上都可得到真接验证。

  依阴间的阴字来解其意,就是阴暗,所以阴间就是阴暗的世界。与阳光照射下之阳间世界的社会是不同而相反怕阳光之热度、闪光等。因阳光的热度是炎热闪与电光芒是芒热、险魂之体是气聚之体,外面没有其固定的躯体来保护,故其体是容易散的,如遇了强度的热和光是很容易受到伤害的。

  三、鬼神的生活、

  鬼神也与阳间的躯体人物及动物一样,有生活起居。但是其生活起居与人或动物,其灵魂外总是有固定的躯体所围护,必须有饮食,有固定的循环消化方式,而补充其躯体的能量,由此依靠饮食而生存。其生存方式也必须有固定的信居,器具而来掩护,起居以昼动夜眠为常。

  鬼神之体是气聚之体,其所饮食器 等物,在阳间之固体物是不能为用的。其饮食都是吸聚气体的食物。其用具、器 等物都是气聚之物。其所起居则以夜动昼息为常。在他们来说,气聚而生形,气散则形。

  四、说鬼

  鬼。这一字虚乌有的然而却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灵魂,历久而不衰,经世而不灭。谈鬼、写鬼六有人在;有识见的人也在高层次上谈鬼,写鬼。

  鬼跟我们日常生活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形成了独的的鬼文化 ,也形成了与鬼相联系的独特词汇。可以这样说,自有了文字,就有了关于鬼的记载。

  鬼首先是跟灵魂联系的一起的,而灵魂又跟梦联系在一起。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里有这样一段话:“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身体构造,并且受梦中影像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了一种观念:他们的思想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愚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入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从这时候起,人们不得不思考这种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既然灵魂在人死时离开肉体而继续活着,那么就没有任何理由去设想,它本身还会死亡,这样就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这样,远古时代的人们经过长期的思索经验之后,得出人由“肉体”和“灵魂”这两部分组成的结论。每个人都有一个“肉体的我”,还有一个“精神的我”。灵魂寄居在人的肉体之内,是看不见模不着的“精神的我”。肉体要死亡,但灵魂和精神是永远不死的人在死亡时,灵魂就永远离开“肉体的我”,到阴间地府去了,就成了鬼。这就是人鬼“亦叫祖先鬼”的解释。

  据《东方灵魂学》上讲:灵魂是阴性物质信息波组成的,阴性信息波属于能量型虚物质,字实质上是‘能量因子’,可理解为能量信息集团,而能量是可以转化成粒子物质的,正如物质可以转换成能时那样。这股灵魂物质实际上也是灵魂能量集团,它转换成物质的话,正好约等于七点一克。因此家离开躯体时,原躯体重量要减轻七点一克。”又说:“生物学的研究属死体探索。但是高级气功师和特异功能人可以做到自我体验,他们不但可以觉察到自身灵魂的存在,而且个别高功超人,甚至还可以自我操控‘灵魂出壳’。” 鬼是什么样子?鬼有哪些个性特点?鬼的品行如何?鬼有哪引起类别?鬼居住在哪里?鬼的社会状况以及鬼国的管理体制如何?——对于鬼,我们或许还可以摆出很多问题。我们大可不必去杜绝鬼的形态及各种属性,鬼作为客观存在的意识形态,有其漫长的历史。

  冥冥阴界,芸芸众鬼,阴森恐怖,黑暗凄惶,奇形怪状,混浊一片。僧,释道三家事相述其形,评其性,论其善与恶。

  我们只举例说说鬼与神的界定问题。我们把鬼分为自然鬼、方仗鬼、时序鬼各饿死鬼、五行鬼、蛊鬼、杂鬼和取能鬼等等。他们都是小鬼,但还有一些大鬼。如阎王、十殿王、判官、城隍、钟道等,他们或为阴间天子,或官居要职,权倾阴间朝野,威震阴曹十八层地狱。

  叙述鬼神的历史记载,反映了鬼形、鬼类、鬼居、鬼制等各钟情况。鬼与怪有很多的关系,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鬼的概念较小,怪的概念外延包括鬼。作为鬼怪故事的专书,最早要算是《汲冢琐语》和《山海经》。战国时期的鬼怪书,主要还有《禹本纪》、《归藏》、《伊尹说》和《黄帝说》。两汉时期出现的鬼怪书,主要有《括地志》、《神异经》、《玄黄经》、《洞冥记》、《十洲记》、《神仙记、《列仙传》、《汉武故事》、《蜀王本经》、《徐偃王志》、《汉武内传》、《异闻故事》、《虞初周说》等。魏晋南北朝时期,鬼怪传说其中重要的有《齐谐记》、《述异记》、《冥祥记》、《灵异记》、《研神记》、《旌异记》、《搜神记》、《搜神后记》、《博物志》、《神仙传》、《幽明录》等。唐代以鬼怪为主体的小说主要有《古镜记》、《玄怪录》、《续玄怪录》、《宣室志》、《独异志》、《集异记》、《博异记》、《酉阳杂俎》等。宁代的鬼怪作品主要有《稽神录》、《江淮异人录》、《乘异记》、《括异记》、《夷坚记》、《祖异记》、《洛中纪异》、《幕府燕闲录》、《睽车志》、《太平广记》等。金元时代留下的鬼怪作品有《夷坚志》、《潮海新闻夷坚续记》《诚斋杂记》等。明清留下的鬼怪处品《聊斋志异》《西游记》《封神演义》《阅微草堂笔记》《子不语》《涉异志》《庚已编》《汴京九异记》《松窗梦语》《语林》《剪灯新语》《剪灯余话》《夜雨秋灯录》《觅灯因话》《谐铎》《夜谭随录》《萤窗异草》《影谈》《昔柳摭谈》《浇愁集》《耳会录》《蕉轩摭录》《挑灯新录》《埋忧集》《遁窟谏言》《平妖记》《四游记》《西游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