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绊6.3六道带土密码:词语的感性色彩在公文中的作用探析 - 公文写作 - 蜂鸟文秘论坛 ----上班族首选论坛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03:49:14
词语的感性色彩在公文中的作用探析
词语是言语交际的基础材料。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振本而末从,知一而万毕矣”。刘勰所谓之“字、句、章、篇”可理解为现今所指“词语、句子、句群、篇章”。因字生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从词语到篇章,实际上是人通过不同的语言单位对认识对象的表达由简单到丰富的过程。在篇章构建过程中,词语乃根基,词语的选择和使用不过关,根基有漏洞,无论如何不能成就好的篇章。  语言学认为,词语的意义是人对认识对象的本质特征或区别性特征的反映,体现出关于人、事、物、行为、过程等的一般概念(词汇意义),或者表现出语句内的结构关系(语法意义),是人对万事万物理性认识的结果。[1 ]这种意义被称为词语的理性义。理性义的作用在于给该词语所联系的事物划一个范围。比如,“花茶”指用茉莉花等鲜花熏制的绿茶。“花茶”的理性义就在于说明该词所指的是经过用花熏制过的绿茶,非花熏制过的绿茶都不在“花茶”之列。[2 ]与此同时,有些词语还有附着在理性义之上表达人或语境所赋予的特定感受的感性义,也称感性色彩。如“果断”与“武断”,两者的理性义中都有“迅速、不犹豫”的含义,而“果断”的“不犹豫”是指做决定、做取舍的时候,考虑主客观情况、权衡利弊后迅速并坚决做出决定。“武断”的“不犹豫”则指的是不能客观地了解和分析情况,不听取他人的意见,只根据自己的主观片面认识就做出决定。很显然,如果说一个人“作风果断”,是欣赏其“不犹豫”;而如果说一个人“作风武断”,是厌恶其“不犹豫”。对这两个词语的使用,能明显感受到说话者迥异的感情色彩和态度色彩。  词语的感性义是依附于词语理性意义的一种表达色彩,无法脱离词语的理性意义而独立存在,也不能作为词语的主体意义被运用。[3 ]尽管如此,词语的感性色彩在传递思想、沟通情况的篇章中有着不可漠视的作用,即使是排斥积极修辞、主张消极修辞的公务文书,在遣词造句、表达意愿要求时,也无法摆脱词语感性色彩对其的影响。所以,在公文写作中,莫以为公文语言强调直白朴素,就视词的感性色彩为异类而排斥,相反,掌握和运用好词语的感性色彩,不仅不会影响公文意旨的表达,反而会增强表达效果,凸现公文的意旨。  词语的感性色彩多种多样,如感情色彩、态度色彩、形象色彩、评价色彩、语体色彩、风格色彩、时代色彩等。本文就词语的感情色彩、态度色彩、形象色彩、时代色彩等几种感性意义,探析其在公务文书中的表达效用。  一、词语的感情色彩在公文中的作用  公务文书在使用词语上强调准确、朴素,不主张使用主观色彩浓郁的词。但是,从语言学上来看,词语的理性意义是人的主观作用于客观对象而形成的理性认识,在形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夹带对所反映对象的情感、态度等,感情色彩和态度色彩借之得以形成。这就是说,在词语理性义形成的同时,相应的附加色彩也随之形成。[4 ]词语的感情色彩基本能够通过词语所内含的理性意义得以诠释。如“武断”一词,词典给出三个理性义:一是只凭主观作判断;二是形容言语主观片面;三是〈书〉妄以权势裁断曲直。[5 ]三个意义,无论指处事行为还是为人言论,所反映的现象都不为社会所认可和赞同,因而带有不予支持甚至厌恶的感情色彩。感情色彩与理性义的依存关系非常显豁。从心理学来看,任何人都有情绪与情感,对外界的刺激反应会产生诸如悲伤、愤怒的情绪和厌恶的情感。在公务处理中,只要是人参与的事务,不可避免或多或少要表达人的好恶情感。只要明确对所指对象的认识,就会带有相应的感情成分。  词语的感情色彩发端于人的心理情感因素,外在表现于特定的词语形式。在公文写作中,恰当运用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有助于公文主旨表达。如:
刻苦钻研、与时俱进,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入学习者;追求真理、矢志不渝,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不辱使命、甘愿奉献,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积极传播者;师德高尚、知行统一,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践行者。(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7年04月03日)  这里摘录的是“方永刚同志事迹简介”的主旨句。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教授方永刚是中宣部推出的全国先进典型,他几十年如一日,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巡回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他的事迹生动感人,值得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学习。“方永刚同志事迹简介”中,所使用的“刻苦钻研、与时俱进、矢志不渝、不辱使命、知行统一”等一系列词语,带有褒奖的感情色彩,这些词语不仅没有辱没公文的使命,相反,极为准确地表现出方永刚同志的精神,实现了典型宣传材料的行文目的和效用。再如:  今年以来,一些地方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从这些事件中反映出,一些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作风飘浮、管理松弛、工作不扎实,有的甚至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闻,对关系群众生命安全这样的重大问题麻木不仁。(新华网〓2008年9月20日)  这段文字,是200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针对某些领导干部的表现,讲话中使用了词语“飘浮、松弛、置若罔闻、麻木不仁”等词语,充满了强烈的“贬斥”的感情。在某些表达厌恶、排斥等否定情感、态度的语句中,即使不用否定词,通过词语本身强烈的贬斥感情色彩,也能极为准确地传递出讲话者的意旨。
词语的感情色彩出现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对其指向的对象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在公文中也是如此。当某种感情色彩义被传递到指向对象那里,如果指向对象是能够解读这种感情色彩义的人,那么他不可避免会因受到刺激而做出一定的反应。[6 ]方永刚的事迹通过一系列褒奖、赞誉的词语传递出来,对阅读者必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对那些和方永刚有着同样的理想和信念的同行者,刺激作用更大,可能会因此涌现出千千万万个方永刚。同样,胡锦涛同志针对干部队伍中的不良现象,使用了一系列带有贬斥、愤懑的感情色彩词语,对词语的指向对象,对那些能够理解这些贬责词语的感情色彩的人来说,也必将产生强大的刺激作用,进而改进自己的工作作风,提高为民执政的理想信念。  不仅如此,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词语的感情色彩既刺激词语指向的对象,也对词语的使用主体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  人类情感复杂而丰富,人们对待人、事、物的任何一种感情都可以通过词语的感情色彩体现出来。如刚正不阿——带有敬佩之情,崇洋媚外——带有厌恶的感情,举世瞩目——带有夸赞的感情,祖国——亲切、爱戴的感情,阴森——恐惧的感情,悼念——悲伤的感情,(社会的)渣子——憎恶的感情等等。公文写作中离不了具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对于不同的公文文种、不同的发文目的,恰当运用有不同的感情色彩的词,更能准确表达出说话者的初衷、法定作者的行文意图。  二、词语的态度色彩在公文中的作用  正如上文讲到,人的主观性渗透在词语理性义形成过程的始终,伴随着人对所反映对象的情感、态度,词语的感情色彩和态度色彩借此附体于理性意义。态度色彩与感情色彩关系甚为紧密。如前文提到的词语“果断”与“武断”,当说话人对词语指向对象持肯定的态度时,一定会选择带有佩服、赞赏等感情色彩的“果断”一词,反之,则用“武断”。但是态度色彩和感情色彩毕竟是两种不同的感性色彩,在言辞话语中,词语的态度色彩内形于交际双方对待事物的态度,外显于双方为何种关系,是否有礼貌、客气、谦敬等语言表达效果。如:  各地区、各部门都要从这起事件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增强全局观念,认真贯彻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坚决维护中央宏观调控的权威性,加强纪律,确保政令畅通。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要依法依纪追究责任。(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6年08月24日)  这是国务院责成国务院办公厅,针对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制止违规建设电站措施不力并发生重大施工事故而制发的事故性通报。这段文字无需看文种,就能根据一些显示着强硬态度色彩的词语,确定发文机关与主送机关之间为上下级关系,行文方向为下行文。在词语运用上,如“引以为戒”——劝诫的色彩,“牢固、落实、增强、贯彻、维护”等词语——郑重的色彩,“切实、认真、坚决、追究”等词语——强硬的色彩等等,无不显示出发文者对受文者郑重、严肃、单方面意志不留余地的态度。  再看下文:  近年来,我所与贵校在一些科研项目上相互支持,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基础。为了巩固已取得的成果,取得更大的成就,建议我们双方今后能进一步在学术思想、科学研究、人员培训等方面加强合作。  这段文字所用词语有着与上文显著不同的态度色彩。“贵校”一词,有着明显的尊重的态度色彩,显示着发文者和受文者之间平等、相互尊重的行文关系。  词语的态度色彩有许多类别:谦逊的(如“寒舍”、“鄙人”、“承蒙”、“惠存”等)、敬重的(如“诞辰”、“拜望”、“逝世”等)、尊重的(如“贵省”、“您”、“夫人”、“令爱”等)、郑重的(如“正视”、“铭记”、“宣告”、“授予”等)、强硬的(如“严禁”、“针锋相对”、“务必”等)、严肃的(如“哀悼”、“审议”等)、鄙薄的(如“草芥”、“禽兽”、“羞与为伍”等)等等。某些态度色彩之间还存在着相对的情况,如“郑重、严肃”的色彩与“随便”相对,“敬重”与“鄙薄”相对。相对立的两头还存在着中性的态度色彩。[7 ]如“尊师”带有敬重的色彩,“教员”带有中性的色彩,“教书匠”有轻蔑的色彩,“臭老九”则有极度鄙薄的色彩。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适当选择带有态度色彩的词语用于公文。  公文的实用性特点,有时非常需要词语的态度色彩来明示作者的主旨思想。比较下面两语句:
  ⑴××企业用教育经费发放奖金。
  ⑵××企业乱用教育经费发放奖金。
  ⑴句只是客观表达了一种做法,态度色彩中性。⑵句使用一个“乱”字,则鲜明体现出批评的态度色彩。  总之,在不同公文文种中,作者的态度一方面可以通过相关词语如“禁止”、“不能”、“务必”的理性义直接表述出来,另一方面可通过词语的态度色彩的运用,相对间接地表现出来。词语的态度色彩与行文关系、发文目的和作者对事件、事实的态度紧密相关。如,指示命令性通知传递的是上级机关单方面的意志,其所用词语必然带有强制性态度色彩;工作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其词语必然有诚恳的态度色彩;批评性通报所用词语则具备严厉的态度色彩;商洽性、委托性函的词语一定是谦恭的态度色彩等等,词语的态度色彩必须与行文目的吻合,才能实现公文的法定效力。  三、词语的形象色彩在公文中的作用  高尔基说过:“语言艺术应该写得生动如画,应该写得能使读者看到语言所描写的东西就像看到了可以触摸的实体一样。” [8 ]在不影响准确、鲜明的表达效果的基础上,公文的语言也应力求生动形象。生动形象的语言总是利于人们理解和接受。词语的形象色彩即因为所指的事物对象能在人的意识中引起形象感,进而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  大千世界万事万物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复杂联系,反映到人的主观意识里,会自然地由此事物联想到与其接近的彼事物,对这种复杂联系的形象描绘造就了词语的多种形象色彩。仅就公文中使用的词语的形象色彩看,多数为依*词语的搭配组合,用邻词的形象色彩点染而成的。如 “豆腐渣工程”一词。1998年9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同志,巡视发生水灾的江西省九江市时,因九江新筑的防洪大堤不堪一击,怒称为“豆腐渣工程”。“豆腐”或“豆腐渣”本身没有形象色彩(当然有时使用比喻修辞格,会让“豆腐”一词产生“软”的比喻义。词语的形象色彩与比喻修辞有相通之处,但不同。此处不赘述),当其与“工程”一词结合时,因为“豆腐”质软、大坝工程又必须坚实如钢的对立特点,就会产生一种极为传神的形象色彩感觉。后来接连发生多处因为贪污腐败或偷工减料导致建筑工程倒塌的事故,“豆腐渣工程”一词一时间成为各大媒体高频使用的词语。现在,“豆腐渣工程”已经成了工程质量不达标的代名词,形象感极强。  人们每造一个词来指称某个对象时,总是力求在词的外在形态上与指称对象之间建立最直接、最容易识别的联系,如此造出的词实用性最强,也最容易被公众接受并流传开来。[9 ]像“豆腐渣工程”一类的词语在公文中大量存在,如“大锅饭”、“铁饭碗”、“拳头产品”、“领头羊”、“霸王条款”、“彩虹桥”、“烂尾楼”、“黑心棉”、“阳光工程”(阳光工资、阳光执法、阳光政务等)、“连环(爆炸)”等,这些词现在已经被广泛使用。  如果某一词语有形象色彩的话,人们一看或一听,便唤起存在于大脑中的表象。这种感性色彩义,能将相互缠绕的复杂的事理形象化,抽象的理论通俗化,在公文中也是如此。如: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如不同实际情况相结合,就没有生命力了。我们领导干部的责任,就是要把中央的指示、上级的指示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当“收发室”,简单地照抄照转。   这是邓小平同志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的一段话(1978年6月2日)。工作方法简单,不考虑实际情况,对上级的指示原封不动下达,对下级的情况原封不动上传,这样的领导干部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收发室”一词,非常形象地表现出这种领导干部的能力缺陷。  因为一些地方党政机关投资兴建的楼堂馆所,大都属于“有资金要建、没有资金挪用资金也要建”的霸王硬上弓式的拍脑袋工程,而且尽是些嗷嗷待哺的“饿鬼”和“馋鬼”项目,故而少数地方会不会对新增的千亿元民生蛋糕雁过拔毛,是非常令人忧心的。  要防止地方党政机关的楼堂馆所项目对千亿元民生蛋糕偷偷下嘴,首要措施是应从中央部委做起,充分保证千亿元投资款项的分配及运作过程的透明度,彻底杜绝权力的暗箱操作。新增千亿投资的分配过程悉数公之于阳光之下,不让半厘钱有半路下道或遭“馋鬼”偷吃之虞,老百姓才能放心。其次,有必要对那些有偷嘴嫌疑的楼堂馆所项目进行自上而下的梳理和排队。通过梳理和排队,让公众知晓哪些楼堂馆所属于*权力之手瞒天过海上马兴建的,又有哪些楼堂馆所属于边审批边筹建的“钓鱼工程”。这些问题一旦搞清楚,谁偷嘴嫌疑最大,也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了。(周士君:《要防止楼堂馆所偷食民生蛋糕》《齐鲁晚报》 2008年11月25日)  在这段时政评论中,带形象色彩的词语有:嗷嗷待哺、民生蛋糕、霸王硬上弓、拍脑袋工程、雁过拔毛、饿鬼、馋鬼、暗箱操作、瞒天过海、钓鱼工程等。因为抓住了事物现象外在的显豁特征,词语的形象色彩在意义表达上具有点染性和引发联想的特点,使词语意义形象、生动,受文者对词语意义的理解获得了感性方面的帮助,因而降低了理解的难度。  四、词语的时代色彩在公文中的作用  现代汉语中的一般词汇对社会生活非常敏感,它们敏捷地记录着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事物、现象及其变化。那些只反映特定时代客观对象的词语总会与特定时代纠缠着,是表述特定时代历史时期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历史的产物,极具鲜明的时代色彩。社会在理解它们的理性意义的同时,更容易自然地联想起与该词语有关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氛围。[10 ]如 “红卫兵”、“红小兵”、“走资派”、“牛鬼蛇神”,人们一看到这些词语自然联系到“文化大革命”那段历史,有的人甚至因此有很强烈的情感反应。而“改革开放”、“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和谐社会”、“金融危机”、“资本市场”等词语,毫无疑问有着当今时代色彩。  同感情色彩、态度色彩一样,词语的时代色彩与词语自身的理性意义关系紧密。但决定一个词语是否具有时代色彩,还与词语的使用状况密不可分。反映了某个时代特有对象的词语,如果在很短时间内成为社会广泛、高频使用的词语,就具有了表达时代色彩的功能。也就是说,词语的高频使用能强化它们与时代的密切联系,从而增强词语的时代色彩。[11 ]  日前,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了2007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报告说“每年词语的使用变化很大,但高频词语的使用稳定,词语覆盖率的分布稳定”。高频词语(覆盖率达到90%的词语)中的年度独用词语,多反映了当年的社会热点。如2007年排在前面的高频独用词语“减排、炒股、嫦娥、生猪”等,与年度流行语十分类似,反映了当年的社会生活和重要事件;排在2006年高频独用词语前面的“荣辱观”一词则与当年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密切相关。(教育部网站〓2008年11月14日)  这一报告资料证明了词语的时代色彩不仅直接依赖词语的理性意义,还通过词语的使用(包括使用频率和覆盖面)来最终形成词语的时代色彩。  公文所记录、反映的内容具有现实性特点,词语的时代色彩在公文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拿党的十二大到十六大报告来说,有学者统计,十六大报告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十个词依次是:“发展”、“建设”、“经济”、“人民”、“坚持”、“改革”、“文化”、“中国”、“制度”、“加强”。居前三位的词出现次数分别为239、157、142。而有些与阶级斗争有关的、从十二大到十五大历次报告中都出现过的词语,十六大报告中不见了,如:“资本主义”、“价格”、“阶级斗争”、“革命”、“侵略”、“文化大革命”、“自由化”、“资产阶级”、“世界人民”、“资产阶级自由化”、“集体所有制”、“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等。[12 ]显然,十六大报告中的用词明显地突出经济、文化,表达了十六大报告的主旨精神:“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具有时代色彩的词语成就了“与时俱进”的政治报告。
  词语的感性色彩还包括评价色彩、语体色彩、风格色彩等等,它们同样影响着公文的效用,限于篇幅,本文不作探讨。
  注释:
  [1][3][7]刘叔新主编.现代汉语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黄伯荣,廖旭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4][10][11]王吉辉,词语的时代色彩与词语的使用.理论与现代化.2001第2期73页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336页
  [6]曹国安,感情色彩义的指向对象和刺激力论.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年28卷56页
  [8]孟昌,曹葆华,戈宝权译.高尔基.论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215
  [9]刘玉屏,词的形象色彩和有形象色彩的词.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2卷第1期.2002年2月
  [12][日]村田忠禧(作者系日本横滨国立大学教授),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党代会政治报告的词语变化来看中共十六大的特点.《中共党史研究》.2003年第1期
                                                   
 
转载请注明出自:蜂鸟文秘论坛 http://www.fnwm.net/ 
本贴地址:http://www.fnwm.net/thread-373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