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版后土三雷站位天赋:北师大教授于丹讲论语红过易中天 >> 正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8 22:48:46
北师大教授于丹讲论语红过易中天
:::作者:佚名    转贴自:zt    点击数: 170     更新时间:2006-11-30    文章录入:落红满径:::
【字体:

 
于丹
女教授讲《论语》红过易中天
做客央视《百家讲坛》,出书谈《论语》心得,北师大教授于丹从幕后走到台前
“十一”长假期间,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走上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开讲《论语》心得,赢得好评如潮。于丹上台,往往穿一身靓丽的套裙,让人眼前一亮。她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以白话诠释经典,讲述自己从《论语》中获得的为人处世之道。她以讲座为蓝本的新书《于丹〈论语〉心得》,已经由中华书局出版面世,首印量达60万册。http://clk.atdmt.com/API/go/shcmxchi0110000055api/direct/01/">
于丹从事的工作均与影视相关,是知名的影视策划人和撰稿人,她为何会对《论语》有如此透彻的理解?一本几千年前的文化典籍,对现代人又有哪些用处?时下方兴未艾的“追古之风”又该作何理解?近日于丹教授来广州参加一个传媒研讨会,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
四岁学《论语》
体悟几十年未悟透“戒之在得”
记者:从您走上电视屏幕的那一刻起,就有人疑问,您这样一位年轻的女性,怎么能和《论语》连得起来?您和《论语》有怎样的不解之缘?学习《论语》,你又学到了什么?
于丹:我从4岁时就开始读《论语》。那时是家人的要求,谈不上兴趣。读硕士时,我读的是先秦文学,三年都泡在诸子百家里。后来在北师大当老师,虽然主要讲影视传播课,但古典文学的课我也一直没丢下。
读《论语》,我学到很多简单朴素的真理。我觉得真理就是大家心中有而口中无的东西,不是从外在灌输的,而是从内心唤醒的。听到古圣先贤的话,就怦然入心,有所感受,但这只懂了字面,没经过身体力行,感受还不一样。
对经典的理解需要过程,比如我在《百家讲坛》讲到君子之道,学生问孔子,我能做到以德报怨,你觉得怎么样?孔子反问,你“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他说做人要有分寸,“以直报怨”就可以了,用你的正直和坦荡对待别人的抱怨。讲完这个,我接到许多朋友的电话,全是50岁以上的人打来的。他们说,如果20年前知道这个就好了,一直以为善良是没有底线的,常常以德报怨,本来人生可以拒绝很多事,结果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孔子说,人在少年血气未定之时,戒之在色;中年血气方刚,戒之在斗;晚年血气渐衰,戒之在得。现在我已经对“戒之在斗”有所感悟,但还不能感悟“戒之在得”,不可避免会患得患失,总有些东西看不开放不下。至于“知天命”、“耳顺”又是什么样,需要用一生去体悟。《论语》是伴随每个中国人历练和成长过程的书,里面都是一些特别简单朴素的道理。
记者:作为一个2000多年前的古圣先贤,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孔子。您心中的孔子是什么样的?
于丹:在我眼里,孔子是一个朴素而温暖的长者。他不爱说话,有次他上课时感叹:“予欲无言”,我想不说话了。学生问,老师你不说话,“小子何述焉?”我们转述什么呀?孔子淡淡地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就是这样,重身体力行胜过言传。
我对孔子的态度是,敬而不畏。孔子的思想朴素但非常温暖,乐观积极,拒绝苍凉,宽容而悲悯。
孔子与“以人为本”
心托得住“或”才能“不惑”
记者:近些年,人们对古文典籍的关注多起来了,许多典籍都被重新包装出版,并有许多经过学者的解读,登上了畅销书的排行榜。一些与之有关的电视节目也成为关注的热点。这反映了什么问题?怎么评价这个现象?
于丹:进入21世纪后,中国人在现实中可以选择的机会多起来了。以前一个工人进厂,从学徒到退休,一辈子就在这里。一结婚就是一辈子,感情好不好也没有离婚这一说。现代社会完全不同,从工作到房子到老婆,没有什么东西不能换。人的选择多了,就容易迷惑。这时就需要人有一种心灵世界的准则。孔子说:“智者不惑,
仁者无忧,勇者不惧。”“惑”字上面是一个“或”,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即“或然率”;下面是“心”字,当你有这样那样的选择时,要坚守你的心灵准则,心托得住才能“不惑”。
记者:我们怎样理解古代典籍热的现实意义?
于丹:古代典籍能告诉现代人一些朴素的真理,让你返璞归真,了解最基础的人性。如有学生问孔子,儒家核心学说是仁,“仁”是什么?子曰:“爱人。”即对别人好。学生问,什么是智慧?子曰:“知人。”即了解别人。实际上,这些话翻译到今天,就是以人为本,一切围绕着人,能善待他人,能理解他人。学生问孔子,怎么才能做到“仁”呢?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些都是朴素的真理。
孔子的思想对中国人是一种心灵减压。让我们在朴素而简单的生活中回到本真。我们今天的心灵迷惑,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已经解答过。而现实中,因为诱惑更多,今天的人困惑和压力也更大。现代人需要这样的朴素真理,因此经典热便是这个时代应运而生的需求。
祭先贤不能流于形式
“你看我现在裹小脚还来得及吗?”
记者:易中天先生在央视《百家讲坛》品三国时,虽然一片喝彩,但还是有人跳出来质疑,提出许多尖锐的反对意见。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于丹:在电视上讲课,和在大学讲课是两种情况。比如我讲《论语》,在大学讲要讲考据,讲版本,是严格的学术系统。而在电视上则要有故事,有主题。因为上电视必须考虑观众,15岁以上的中学生要听得懂,还要喜欢听。在电视上讲的是传播的《论语》,解读的《论语》,体验的《论语》,感悟的《论语》;在大学讲的是学术的《论语》。
易中天老师、阎崇年老师等面对的也是这种情况。能让学术通过传播平台让大众通晓,这是传媒的贡献,也是知识分子的责任。我们做电视讲座的目的,不是要经典的结论,而是要开启民众思考活跃的状态。所以争鸣越多越是好事。
记者:前段时间,有关于孩子要不要“读经”的争论。你怎么看这种现象?世界不停变化,而经书是死的,会不会对现代人造成一种束缚?
于丹:世界千变万化,我们需要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准则。准则就如你心里的一道墨线,是个尺度。如果每个人都有清晰的自我意识,在万变之中有不变的准则,那他的生活工作是有效率的。我们教育孩子从小读经,也是希望达到这样的目的。
当然,我们让孩子去读经典,并不是要僵死地背一些词句做功利的使用。我一直觉得,对经典的理解要靠觉悟。觉悟一词,佛家说,有所觉是一个瞬间,有所悟则是一个过程。经书能让人有所觉,但人的一生如何去应对要靠有所悟。之所以有人担心经典会变成一种束缚,正因为他们对经典的理解,只有觉而没有悟!
记者:近年来各地不断有祭孔子、祭司马迁、祭黄帝、祭伏羲等活动,还有一些人给孩子搞汉服成人礼。这些现象又怎么理解呢?
于丹:这种祭祀活动,如果寄托一种敬畏之情,就是件好事。上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人定胜天”以后,人心中少了很多敬畏。通过对先人的追缅,寄托一种怀古忧思之情,这是浮躁时代的一种好现象!当然,心中的敬重不能仅兑现于一种简单的外在仪式。比如葬礼,与其很奢华,不如内心哀而泣,这才是对亲人真正的缅怀。
在我上电视开讲座之后,也就有人评价,说易中天老师品三国穿中山装,你却穿得很时尚很西化,你应该穿中式服装讲《论语》啊。我只能无奈地反问他,你看我现在裹小脚还来得及吗?呵呵。
于丹档案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影视传媒系系主任。知名影视策划人和撰稿人。为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今日说法》、《艺术人生》等50个电视栏目进行策划,现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科教频道总顾问,北京电视台首席策划顾问。今年“十一”黄金假日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解读《论语》心得,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