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委领导:安溪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7:57:54
安溪县是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是全国最大的产茶县。茶业不但是我县传统特色产业,更是事关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民生产业。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十多年来,安溪历届县委、县政府都高度重视茶产业的发展,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安溪茶产业快速蓬勃发展。但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面临着一些新的机遇与挑战。对此,如何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采取科学有效的对策,保持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是当前我县茶产业急需解决的头等大事。       一、茶业的发展现状       多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茶业富民”作为一号工程,特别是2006年提出并实施“安溪铁观音·和谐健康新生活”兴茶新理念以来,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保护品牌为重点,以规范市场为抓手,组织实施“建基地、抓质量、创品牌、拓市场”和“生态、健康、文化、品牌、素质”等重点工程,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推动我县茶产业在挑战中继续成长,茶叶品质持续提升,销售市场持续拓展,广大群众持续受益。至2008年底,全县茶园总面积 60万亩,年产茶叶6.0万吨,涉茶行业总产值65亿元;农民人均茶叶收入391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7118元的55%,成为茶园面积、茶叶产量、产值、受益人口均全国第一的显著成效。茶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印刷包装、机械制造、食品加工、交通运输、仓储物流、餐饮旅游以及房地产的发展,出现“一业兴、百业旺”的良好局面。        二、安溪茶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安溪茶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1、开展“茶产业提升年”活动        为推动茶产业在持续发展中实现新的提升,今年开始,我县组织开展“茶产业提升年”活动。活动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化“茶业富民”发展策略,坚持以“安溪铁观音·和谐健康新生活”兴茶新理念为统领,以开展“茶产业提升年”活动为抓手,以“打基础、抓建设、促提升”为主线,牢牢把握“生态、品质、品牌、延伸、文化”五个工作重点,加快打造现代茶业,不断增强茶产业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安溪茶产业永续发展、持续跃升。        2、现代茶业发展步伐加快        一是中央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对企业和茶农购置茶叶种植、采摘机械等茶机,享受购置粮食机械同等的补贴政策。这将大力提高安溪县茶园管理水平和茶叶生产加工水平。2008年,全县共使用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528.834万元,补贴农机具4525台套。二是申报中央财政支持现代茶业生产发展项目获准实施,包括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设、茶树品种改良、良种繁育等子项目,共争取中央财政资金1100多万元投入茶叶生产领域。三是安溪北部湾铁观音茶文化博览园、海西茶业基地等配套项目加快规划实施。        3、茶叶销售前景持续看好       近年来,我县积极开展大型茶事茶文化活动,如“安溪铁观音神州行”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安溪铁观音乌龙茶的知名度,使安溪铁观音在国内市场上的销售持续走俏,高档铁观音供不应求。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安溪茶叶的出口受到一定的冲击,但是安溪铁观音乌龙茶深受消费者喜爱,安溪茶叶在外销市场仍占优势,特别是日本、东南亚市场。同时,有机茶已成为茶叶消费的热点之一,开发有机茶具有广阔的前景。        4、茶文化旅游日益繁荣        2000年,我县被确定为福建省黄金旅游线和中国三大茶文化旅游线之一。 近年来,又在蓬莱、大坪、感德等地建立茶文化旅游服务机构,打造观光茶园、休闲茶业、铁观音探源旅游等、规划“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等精品路线,推动安溪茶产业与旅游业相互促进,共荣发展。        (二)安溪茶产业面临的挑战        1、安溪茶产业面临的内部因素        (1)茶叶生产组织化程度低       我县95%以上的茶园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市场的要求和广大茶叶生产者的普遍低素质矛盾突出,给茶叶的标准化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尤其是确保茶叶卫生质量达标工作带来了许多制约因素。        (2)加工企业与原料基地建设脱节        绝大部分加工企业没有自己的原料生产基地,完全靠收购毛茶来加工,不但原料基地建设乏力,而且产品质量难以保证。规模较大的企业原料供应不足、资金周转困难、缺乏竞争力的问题突出。        (3)部分茶农盲目迎合市场,致使加工“轻化”         为了迎合市场上部分消费者的需求,茶农盲目追求所谓的“清香”,轻摇青,加工“轻化”,忽视铁观音传统的“音韵”个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我县茶叶的竞争优势。         (4)市场管理规范不到位         目前,安溪茶叶市场管理不到位,包装标识不齐全,质量等级不规范,甚至过度包装、哄抬茶价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部分茶叶企业和茶叶经营者对安溪铁观音的宣传语言存在偏颇,表述极其不规范,容易引起误导,没有大局观念,甚至自相矛盾。茶叶市场管理的不规范给我县茶业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2、安溪茶业面临的外部因素         (1)茶叶卫生质量标准不断提高        近年来,国际市场的茶叶贸易“绿色壁垒”不断增多,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欧盟进口茶叶农残标准都已成为限制我国茶叶出口的瓶颈。国外茶叶市场对茶叶卫生质量的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检测项目、次数越来越多。同时,由于国内某些食品问题而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茶叶卫生质量达标已成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关注的焦点。        (2)邻近茶叶县的竞争日趋激烈。近年来,安溪周边永春、华安等茶叶产区发展迅速。在中低档茶方面对安溪茶业形成一定挑战。同时,武夷岩茶、红茶等茶类近几年迅猛发展,同安溪铁观音在外围市场展开激烈竞争。        三、安溪茶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对茶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正确分析与把握,积极采取对策,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茶产业建设的各个方面。具体如下:       1、积极推进品质保障体系建设。坚持以生态化的思维抓生产,深入推进绿色茶叶生产基地、有机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全面实施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推广茶园种植绿肥;健全茶树病虫害测报网络,推广使用生物农药、肥料,严厉查处销售、使用违禁农药和叶面肥、催芽素等行为;严禁毁林种茶,因地制宜退茶还林、退茶还粮、退茶还果;提倡“草生栽培法”,加强茶园山地水利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推行加工全程清洁化生产,探索建立茶叶初制加工集中区(场、点);充分发挥两个国家级茶叶检测机构作用,加大检测力度;注重保护安溪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保持安溪铁观音传统“音韵”个性;引导规模以上茶业企业建立生产基地,按照良好农业规范(GAP)进行茶叶种植与加工,提高茶叶制优率,确保质量卫生达标。       2、积极推进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行业研究中心、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建设国家级安溪茶树良种繁育基地;依托安溪铁观音研究院,推进涉茶科研成果转化应用;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生产加工、产品研发等关键环节的技术攻关,建设先进精加工生产线;支持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乌龙茶工作组建设,鼓励龙头企业参与制订、修订茶叶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加强茶叶采制机械设备研究和推广,不断提高茶叶做青、剔梗、包装、保鲜等方面技术水平;深入开展“科技入户”活动;多层次多形式举办茶叶初制技术大赛、审评技术大赛、拼配技术大赛、烘焙技术大赛;提高“茶业万人培训工程”实效;推行茶叶职业资格和技能认证,强化科技对茶产业发展的支撑、带动和引领作用。       3、积极推进产业化组织体系建设。探索建立茶园产权登记交易中心,着手明晰茶园产权,促进茶园依法依规流转;落实扶持规模以上茶叶企业发展措施,支持品牌企业利用品牌优势进行资产重组和生产要素整合,实现由生产经营型向品牌经营型、资本经营型转变;支持有条件的茶叶龙头企业加快上市步伐;支持和鼓励企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订单农业、契约农业、土地入股等形式,与茶农建立利益共同体,形成长效合作机制;鼓励种植大户、加工大户以各种形式承包茶园,积极发展农村茶叶经纪人,促进专业化分工;总结茶叶合作社成功经验,每年扶持发展30个建制完善、管理规范、运作良好的茶叶合作社;探索建立各类专业服务组织,提高茶产业组织化程度。        4、积极推进品牌体系建设。制定和实施品牌梯队培育战略规划,引导企业积极开展ISO9000、ISO14000、QS、有机茶、绿色食品等认证工作,争创驰名、著名、知名商标;严格执行《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加大安溪铁观音证明商标专用权许可使用力度,加强对获得专用标志使用资格茶叶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督管理;在茶叶企业中推行安溪铁观音进货、加工、销售台帐制度,逐步建立货源可追溯机制;全面推行安溪铁观音国家标准质量等级体系;继续实施茶叶品牌推荐制度,组织开展针对各种侵权行为、滥用规范标识、假冒伪劣行为的专项整治行动;发挥县茶叶协会以及县内外茶叶协会分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倡导诚信经营;规范茶叶包装标识,逐步实现准用企业的形象设计、包装宣传、市场推广一体化;加快“安溪铁观音”商标国际注册步伐;开展商标品牌无形资产评估,引导茶企以驰名、著名、知名商标质押获得贷款、作价出资或投资入股办理茶企登记;整合和发挥各级政府、新闻媒体、涉茶机构等方面力量,持续开展有特色、有影响、大中小型相结合的事件营销活动,进一步形成大宣传、大推介的格局,不断巩固提高安溪茶产业的品牌美誉度、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5、积极推进茶文化体系建设。制定和实施茶文化建设五年规划,筹建“安溪茶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积极配合文化部做好“安溪铁观音(乌龙茶)制作工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挖掘、整理和申报市级、省级涉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积极探索安溪铁观音与和谐健康新生活的具体结合形式和实现载体;建立安溪茶文化资料库;提升中国茶都茶文化博览馆规模档次;结合“5551”文化小康工程,在大县城、茶叶主产乡镇建设一批品位高雅、风格独特的茶文化专馆、茶艺表演厅;加强县茶文化艺术团建设,支持龙头企业组建茶文化表演队;建设县级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传习所;设立茶文化发展基金,鼓励茶文化精品创作,编纂出版安溪县茶经、安溪县茶叶志;开展茶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知识培训;组织专家、技术人员分赴安溪铁观音主销区开展在外营销人员巡回培训;在全县中小学生中普及茶叶和茶文化基础知识,全面提升茶文化内涵,推动茶文化与茶经济互动共荣。       6、积极推进配套延伸产业体系建设。开发现代茶业的多种功能,大力发展茶叶精深加工业,重点是推进产学研结合,围绕茶叶食品饮料以及茶叶药用、保健功能等科目,利用现代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技术,有选择地开发茶多酚、茶氨酸等茶叶生物科技产品,发展袋泡茶、速溶茶、茶水饮料;加快推进“海西”茶业基地建设,吸引茶企落户安溪,壮大产业集群。大力发展茶叶机械制造业,重点是加强茶叶机械科技研发,鼓励现有茶业机械企业改造升级,积极引进台湾茶叶加工设备制造企业。大力发展茶叶包装业,重点是加强对包装物的设计、装潢、材料、造型等方面研究,推进茶叶包装印刷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建设,发展新型包装印刷业态,促进茶叶包装印刷业向品牌化、规模化和精细化发展,延伸茶叶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茶产业经济效益。       7、积极推进茶旅游体系建设。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加快推进北部湾安溪铁观音茶文化博览园、天湖(理源)旅游休闲中心、大坪茶海明珠旅游度假村等项目建设;坚持茶旅结合、茶旅互动,精心培育和打造安溪茶文化旅游品牌;深度推进茶具、茶书画、茶工艺品和茶套餐等茶文化旅游商品开发;结合生态茶园建设,打造观光茶园、休闲茶业、体验农业示范点;加强对茶文化旅游参观体验点的包装建设;打造中国茶都茶文化旅游景点;在大坪、西坪、虎邱、金谷、蓬莱、感德等茶文化旅游点建立茶文化旅游服务机构,充实和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整合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线路和产品,推动茶产业向茶休闲、茶养生、茶旅游等领域拓展。       8、积极推进贸易物流体系建设。运用现代理念、新型交易、经营方式,加快中国茶都改造提升,重点是通过整合网络交易资源,开设“中国茶都网上交易中心”,探索筹建茶叶国际拍卖市场,加快市场形态从有形市场为主向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并重转变;探索利用中国茶都的品牌优势,到县外开发或嫁接市场,进行实业投资开发、网点开发经营、市场配套服务,加快从管理市场为主向管理市场、经营市场并重转变;构建现代化大型交易系统,建设综合服务窗口,完善和创新市场功能,加快管理服务从物业管理为主向承载综合服务功能转变;依照《公司法》探索“安溪中国茶都集团有限公司”运作机制。拓展流通渠道,大力发展厂家直销、品牌专卖、加盟连锁、网上交易等现代流通方式,引导企业到国内外建立以安溪铁观音为主导产品的专营市场,建立健全国内外营销网络。加快茶叶物流配送基地、国际茶叶商贸城、感德一品茶都等物流重点项目规划建设步伐。通过多方努力,逐步把我县建设成为全国涉茶产品的主要集散地之一。       9、积极推进开放合作体系建设。积极争取、参照执行各地台商投资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的优惠政策,围绕产业集聚、企业孵化、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涉茶项目建设和涉茶企业增资扩营向“海西”茶业基地、茶叶机械制造园区、茶叶包装城等专业园区集中,加快海峡两岸(安溪)茶业合作加工区开发建设步伐;面向国内外食品行业知名品牌特别是茶饮料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链招商,力争在引进战略投资者,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方面取得突破;发展茶业总部经济,吸引在外茶商回乡创办企业、设立总部。通过加快打造茶产业集群的核心区和闽台茶业合作示范区,把茶产业开放度提高到新水平。       10、积极推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县茶管委为主导,有效整合和充分发挥涉茶部门职能作用;培育和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发挥安溪铁观音研究院专家顾问组智囊作用;加强县、乡、村三级科技服务队伍建设,促进茶叶科研与技术推广的紧密结合;建立和规范茶业信息收集、整理和发布制度,推动信息服务进一步向茶农、茶企和茶商延伸,建立健全以涉茶部门为依托,以社会中介机构和茶农自愿组织的法人实体为骨干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四、以学习促实践,推动茶产业持续提升。        通过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结合茶产业提升年活动,当前,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加快推动茶产业提升。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推进茶文化产业的发展。茶叶市场的发展与茶文化推广是分不开的。我县有悠久的茶叶历史,茶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安溪铁观音来源传奇,品质优异,功能特殊,具有“茶中之王”、“长寿茶”、“青春健美茶”、“茶类中之香槟酒”等称号。因此,要加大安溪茶产业的宣传和推介力度,广泛开展各种茶文化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安溪茶业,进一步弘扬安溪茶文化。        二是实施高标准茶园建设,提高茶园基础质量。加大生态茶园的建设力度,完善茶园基础设施,实施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把主产区茶园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全县水利化建设规划,安排专项资金,加大以小型水利工程和配套灌溉设施为主的茶园基础设施建设。为生产优质茶叶提供优质原料。        三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指导农民科学用肥。通过对安溪县的所有乡镇土壤进行标准化采集,在土壤实验室对安溪土壤进行化学测验和分析,得出土壤所含有的各个肥力指标。参照优质、高产茶树的肥力要求,对全县各乡镇的茶树按照区域实行指导施肥,提高土壤肥力,提高茶叶质量。        四是加强引导回归传统。安溪铁观音能够卖出好价钱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安溪铁观音具有独特的自然花香和韵味,一旦失去这一特性,我们将失去独特的竞争力和独特的优势,而铁观音独特的品质特征源于传统的初制工艺。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广大茶农回归传统,一是要茶业万人培训工程、茶叶初制技术大赛、审评技术大赛、拼配技术大赛、茶王赛等形式加以引导;二是要加大浓香型铁观音的推介力度;三是要从舆论上加以宣传。       五是引导茶农对低效益茶园进行改造。适时引导外安溪茶农逐步减少茶叶种植面积,内安溪茶农对低效益茶园进行深度改造,提高优质化率。因地制宜,退茶还林,退茶还粮,退茶还果,退茶种菜,减轻我县农业对茶产业的依赖程度。       六是提高茶叶生产组织化程度。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茶叶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极大的调动了广大茶农生产的积极性,我县的茶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已经难以适应市场发展变化的新要求,难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的要求,难以抵御市场所来的风险,因此要加强茶叶主产乡镇、主导村组建茶业合作社的指导,积极推广长坑珍田茶业合作社的成功经验,引导有条件的乡村组建茶业合作社,提高茶农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七是加大扶持力度,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应为茶产业发展开辟绿色通道,涉茶项目申报予以优先,各金融部门应对茶叶开发项目、生产加工企业应尽力提供信贷支持,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八是强化科技兴茶能力,提升茶业产业链。依托茶叶科技队伍,进一步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切实做好茶叶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科技服务指导工作;强化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加快茶树良种推广步伐,进一步规范有机茶基地管理,提高名优茶比重,提高茶园单位面积效益,促进茶叶产业向精深加工发展,不断提高茶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