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捷佳润股价:世界近现代史专题复习讲座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2:18:14

世界近现代史专题复习讲座二

 

专题二 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一、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9世纪60到70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
  
  (一)总述:
  
  17世纪到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逐渐取代自然经济。人类社会由封建制度逐渐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这种过渡大体通过革命和改革两条道路来实现的。17世纪、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可称作为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通过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处在工场手工业时期,从阶级力量对比来看,封建势力还大于资产阶级的势力,资产阶级还不是真正的意义上的工业资产阶级。所以,革命有复辟,甚至倒退。从整个欧洲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并没有彻底改变封建势力大于资本主义势力的整体格局,所以在百年之后才出现法国革命。拿破仑战争的失败也说明当时欧洲封建势力强大一些(更不要说世界其他地方了),资本主义改造社会和世界的条件尚不成熟。
  
  19世纪初到7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潮流逐步兴起。19世纪60到70年代,世界各地兴起了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19世纪中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一方面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另一方面资产阶级也通过改革进一步完善了资本主义制度。
  
  “纵向看发展,横向看差异。”复习中要注意对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目的、方式、内容、结果及影响进行比较。如:从结果上看资产阶级革命的本质特征——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确立资本主义的政治法律制度,即由封建时代的“人治”向资本主义的“法治”转化。英法美等国的革命,都是以重要的法律制定为结果的。
  
  (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特点:①把推翻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发展资本主义作为革命的首要而且是唯一任务。②具有较广泛的群众性,资产阶级始终是革命的领导阶级,而劳动群众则是革命的主力军,在反封建的共同目标下,广大人民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进行革命。③革命在曲折和反复中向前发展,并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经半个多世纪复辟与反复辟、共和与独裁的斗争,法国资产阶级则历经封建势力的反扑和外国武装干涉以及国内各种政治势力的矛盾冲突。说明了革命不是一帆风顺的。历史作用有:①欧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最初胜利,为世界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标志着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②欧洲的阶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③资产阶级统治在欧洲的确立为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划时代的深远影响体现在:①彻底否定了“君权神授”的谬论,这一行动震惊了仍在封建专制统治下的欧洲。在英国革命中所建立的共和国,后来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革命后更进一步建立了一整套资产阶级的议会制、两党制、内阁制等。这些政治模式后来为许多国家效法。②英国革命后的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扩大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资本主义发展,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工业革命的成功又使英国的生产力迅速发展,为英国彻底改造封建制度提供了物质条件,对欧洲的经济发展也产生了很大影响。③英国革命所创造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体系,如洛克等人的许多主张,为后来法国的启蒙思想家所继承和发展,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正是在思想更成熟的情况下爆发的。英国革命所创造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为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不少付诸实践的借鉴。总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历史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途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的方式不同:有的是革命方式,有的是改革方式,有的是通过民族解放运动,有的是通过民族统一运动,这是由其国情、时代背景决定的。如:俄、日资产阶级因害怕人民革命运动,便放弃了革命而支持封建统治者进行自上而下的革命。德国、意大利的特殊国情使它们靠民族统一运动实现了社会变革。所以,俄、日、德、意等国社会改造并不彻底,大量封建残余保留下来。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不同方式对这些国家的政治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英、法、美等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革命对旧的社会制度冲击大,改造的也较为彻底,所以,这些国家民主化程度较高,即使到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时,也没有走上法西斯道路。德、日、俄、意等国是经过不彻底的社会改革或是王朝统一战争确立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旧的社会残余大量存在,因而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势力较强,意大利在一战结束后不久即建立了法西斯政权,而德、日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打击下也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五)资产阶级革命在本质规律的特征上是相似的,但由于国情不同,各国又显示出革命的差异性: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国际环境相对有利,资产阶级联合新贵族成为领导阶级,利用人民的力量,最终确立了联合专政的君主立宪政体。②美国是民族革命,也是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双重性质。充分利用了国际矛盾得到外援,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领导美利坚民族以弱克强,最终赢得独立,建立了联合专政的联邦总统共和制。③法国是反对国内、国际封建势力的革命任务,资产阶级的三个阶层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下不断把革命推向高潮,革命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革命过程中,大资产阶级基本完成了革命的预定目标,吉伦特派进一步完成了革命任务,雅各宾派的措施有些超出了革命任务。当时有巩固革命成果的必要性,但也有恐怖扩大化,保留资本主义制度下大量小农经济的局限性。
  
  (六)19世纪中期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从物质和精神上壮大了资本主义的力量。19世纪60到70年代,世界各地兴起了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美国通过内战废除了黑奴制;德意志通过王朝战争实现了民族统一,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俄国、日本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各国在工业革命逐步完成的同时,也诞生了相互对立的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七)重要的资产阶级的法律文件
  
  1、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以后英国逐步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2、(1)1776年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为依据,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的文件,也被视为最早的“人权宣言”。
  
  (2)1787年美国制定了一整套国家体制,如联邦制、共和制、三权分立等,是对启蒙思想的首次实践,被视为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3)1862年林肯政府通过了《宅地法》为西部开发立法;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废除了叛乱诸州的奴隶制,赢得了民心,扭转了战局。
  
  3、(1)1789年法国制宪议会发表《人权宣言》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将启蒙运动中政治主张以法律形式肯定下来,是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性文件。
  
  (2)1791年,制宪议会颁布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3)1804年,拿破仑公布《民法典》,新建立的小农土地所有制得到法律上的保障。以后,他又公布了其他几部法典,这些法典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
  
  二、20世纪30年代的改革——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
  
  罗斯福新政改变了以往自由放任政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新政的实质),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经济实行一定的计划、控制和调节,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新政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改造。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美国经济制度上的这种变化,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罗斯福新政加强了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新政”的主要内容包括救济、复兴和改革三个方面。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33——1935年,着重调整与复兴经济;1935年以后,着重改革。实施救济则贯穿“新政”的全过程。从1939年开始,国际局势日趋紧张,罗斯福开始将注意力集中于国际事务,“新政”渐告结束。
  
  三、二战后的资本主义各国的改革比较突出的是联邦德国、日本、美国。
  
  1、联邦德国推行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残余势力;实行非军事化,集中国家有限的财力、物力发展经济;采取市场经济、国家调控、社会保障三者相结合的经济政策,注意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50年代,联邦德国经济发展进入繁荣时期,到60年代初,超过英法而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2、日本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进一步消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生产率,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积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60年代末,日本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并成为美国重要的战略伙伴。
  
  3、美国政府20世纪80年代通过降低税率,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等措施逐渐扭转经济颓势。1982年底,美国经济开始复苏。90年代克林顿政府的经济改革,倡导介于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的第三条道路,美国经济增长加快,通过膨胀率下降,就业率上升,财政赤字逐年递减,甚至出现盈余,呈现繁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