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龙隐小学校歌:先秦道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21:22:54
道家的人格层次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早已形成了自己对人格层次序列的论证,儒、墨、道、法各有千秋,如果我们试着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将其优点拼合起来的话,那么:道家的灵魂,儒家的形象,法家的技巧,这三者实现有机而完美的结合,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为理想的人格范型了。为什么要选择道家思想作为人格的灵魂?这是因为在先秦诸子中,老庄思想所达到的哲学层次是最高的,其它各家的学术,连历朝历代影响最大的儒学也算上,其实大都没有跳出“政学”的圈子。汉代的司马迁是一位应该受到人们尊敬的学者,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借其父司马谈之口对先秦六家的学术进行了逐一评价,对于其他五家(包括儒家),都一一指出其不足,唯独对道家的思想全面肯定,连一个字的批评也没有。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说他“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这也正好说明了道家思想在司马迁心目中的地位。撇开具体的枝节问题不谈,我个人认为从道家思想中提取一些有益的成分作为我们人格的基石,这个选择应该是没有什么错误的。道家对于人格层次的序列论证,集中体现在《庄子?逍遥游》开篇的一部分里。在这段文章中,庄子列出了四个逐级递增的人格类型:1、一般的人―――民众、官吏和君主;2、圣人―――只为社会和大众谋利而不追求个人名誉的人;3、我行我素的人―――宋荣子一类的人;4、至人―――实现了精神彻底自由的人。在庄子看来,一般人乃至圣人都属于人格层次中的最低级别,这类人数量最大,虽然其表现的形式和程度不同,但统统都是名与利桎梏下的奴隶,是对社会有害而无益的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是道家最为响亮的政治口号。客观地讲,名与利的追求在刺激着社会的发展,但是人类也在不断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其道理也是不言自明的。人一旦成为名利之奴,那他就必然是身心负担最重的人,是非观念最单一幼稚的人,心理素质也最脆弱,那对己对人都没有好处。道家人格的特点就是鄙视名利,追求个人精神的彻底解放。在这方面,庄子本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代表。《庄子?秋水》中讲到,楚王要聘庄子为宰相,庄子说:“我宁愿做一只无拘无束的龟,拖着尾巴自在地游荡在路上。”《红楼梦》中的《好了歌》和《好了歌注》,更是具体而生动地体现了名利之徒的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