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扬的幸福空间完整本:保护人体内生态环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0 11:33:05
杜绝滥补微量元素

碘过量受害者何时能吃到无碘盐?

 

    前段时间媒体、人们热议“全民被补碘、碘过量危害健康”的话题,近来却冷淡下来了。国家的规定:因治疗甲状腺疾病而不宜食用碘盐的甲状腺病人、可凭医生证明到盐业部门指定的商店购买非碘盐,可是至今形同虚设,碘过量受害者不知何时能吃到无碘盐?

    令人担忧的是滥补微量元素现象,由于金钱利益驱动,政府疏于管理,不但不得到有效限制,反而越演越烈。诸如有的食盐除补碘外,又补铁、硒,再补锌、铜……;还有不少补充微量元素的营养保健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广告铺天盖地,人们手足无措。

    滥补微量元素危害---事实证明,滥补微量元素弊多利少,会导致人体内电解质代谢紊乱失衡,内生态环境恶化,是造成内分泌疾病倍增的因素之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民补碘实行15年之后,甲状腺病的发病率出现高峰期,正好与强制食用加碘盐相吻合,现全国有甲状腺病人约有2300万。还有糖尿病患病率20年中上升了4倍,2007年全国糖尿病患病人数为3980万,仅次于印度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第二大国,其中2型糖尿病占九成以上。研究资料表明,滥补微量元素会影响人的健康,甚至产生一些新的疾病。

 

滥补微量元素危害:

---铁元素过多  损伤正常组织细胞结构,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增加肝肿瘤机会,形成自由基,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引发血色素病。
---锌元素过多  导致锌中毒而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脱水、眩晕、电解质失衡,失眠,肌群失调;此外还干扰机体组织对铁、铜等元素的吸收与利用。
---铜元素过多  导致肝细胞损伤,致慢性肝炎,小脑功能异常,肾组织细胞损害引发帕金森综合征。
---铬元素过多  引发消化道肿瘤、肺肿瘤、下颌窦肿瘤、前列腺肿瘤。
---硒元素过多  导致硒中毒而出现脱毛、脱(指、趾)甲、皮炎、恶心、口中呼出蒜臭味、倦怠、四肢疼痛、反射亢进;高硒亦会引发肿瘤。
---碘元素过多  国内已发生数起小学生滥服碘丸急性集体碘中毒事件;长期碘过量可导致甲状腺疾病,如甲亢、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甲减”或“亚甲减”等。

---氟元素过多  氟中毒,损害牙釉质,形成氟斑牙;还会引起骨骼改变,关节变形、活动受限,严重者致残致瘫,诱发骨肉瘤。
---钼元素过多  引发痛风、骨关节改变。
---镍元素过多  引起呼吸障碍,引发肺炎,鼻咽、鼻窦和口腔肿瘤,损伤肝肾组织细胞,降  低机体免疫功能。

---钴元素过多  出现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泻,红细胞增多,甲状腺肿大,神经性耳聋。
---钒元素过多  引发贫血,白细胞减少,心动过缓,神经衰弱,严重者导致大脑功能受障。
---锡元素过多  锡中毒,肺锡末沉着症,导致咳嗽、胸闷、呼吸困难。

---锰或硅元素过多  对健康不利,尚未发现缺锰或缺硅的报道。

现代医学认为,人是多细胞生物,细胞是构成人体生命的最基本单位。功能相似的细胞组成组织器官,进而构成系统。人体共有八大系统:运动、神经、内分泌、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这些系统协调配合,使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构成人体内生态环境。细胞的生存、代谢靠七大营养: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包括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纤维素。七大营养素则蕴藏在各种天然的食物当中。

    过去,人们往往比较关注重视对外生态环境保护。其实,保护人体内生态环境在某种意义上更为重要。人们在长期生活过程中,一方面机体内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未排出而不断地聚积,另一方面周围生态环境日渐恶化,每天不知不觉摄入许多农药、有毒化合物以及添加剂,形成了人体细胞、器官、组织、系统在生存活动中诸多有害因素,从而对人的健康乃至生命构成影响,甚至严重威胁。而且这类危害往往是潜移默化,不易为人们早期所感知或察觉,因此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和突发性,一旦发现悔之晚矣!

    保护人体内生态环境---合理均衡的膳食结构是健康的关键,最好保健养生法是“不偏食、不挑食”,养成多吃天然食物的饮食习惯,少吃或不吃有添加剂的加工食品或滥补微量元素的食物,还自身一个原生态内环境。对部分人群、个别地区有微量元素缺乏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不要“一人生病,全家陪吃药”。

    回归自然,返朴归真,低碳生活,保护人体内生态环境,注重保健养生,永远是人类生存永恒的主题。



保护人体内生态环境---杜绝滥用抗生素

 

    近段时间以来,“超级细菌”全球蔓延、“蜱虫咬人”致死……,不断刺激着人们紧绷的神经。好象地球是魔术师,说不定那天会变一种什么生物来捉弄人类。

    其实,这是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信号,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大自然产生危害人类生存的负反馈效应。

    “超级细菌”、“蜱虫咬人”,在生物界中都是很正常的自然现象。依照达尔文进化论:“生物之间存在着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则被淘汰,这就是自然的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进化着、发展着”。人们在使用农药、杀虫剂、抗生素的时候,害虫、细菌也在发生变化。它们产生耐药基因、耐药菌株的速度极快,使人始料未及、疲于奔命,不断研制新抗生素或增加用药剂量,造成恶性循环,最终危害人类生存。大自然告诉人们,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人口压力的加大,人类必须与自然中的生物(包括微生物)和谐相处,注意保护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人内生态环境---人与自然一样,也有内部生态环境,人的血液循环和淋巴系统是人的内生态环境之一,其中最大的内生态环境则属胃肠道。人内生态环境的好与坏,直接决定了人体健康还是亚健康、或是生病状态。

    人内环境生物多样性---在人的胃肠道中,大肠和小肠中大概有细菌500多种,约有100万亿个,菌体总质量约1.0~1.5公斤(与肝脏总重量差不多)。人体肠道细菌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各菌间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在质和量上形成一种生态平衡,这些在肠内细菌形成一种动态平衡的内生态环境,相互共生-抑制关系,每天都在增殖-排出体外。还有的细菌寄生存在与外界相通的皮肤、口咽部、耳朵眼、鼻腔、肚脐、腋窝、腹股沟、阴道、脚趾、手指甲等,它们不都是致病菌,有些还是健康所必需的;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如滥用抗生素等),这些寄生菌会变为致病菌,就会感染身体某部位。

    益生菌---在人体肠道内有一类有益细菌群,它们能够合成某些维生素,对有害细菌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对免疫功能有刺激和促进作用,与人体的生理、免疫、营养、消化、抗肿瘤、生物拮抗、药物效能和延缓衰老等有密切关系。例如:双歧杆菌属,嗜乳酸杆菌、干酪乳杆菌等属益生菌。

另有一类是有害细菌,如梭状芽孢杆菌、真细菌属等;还有一类有益又有害的细菌,如胨球菌等。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抗生素有较强毒副作用,会直接伤害身体;我国每年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

二、抗生素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抗菌效果变差,甚至无效;据统计资料,我国抗生素医院内使用率60%以上(国外20%左右),门诊感冒患者约有75%应用抗生素,外科手术则高达95%,其中联合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抗生素的失效率30年前是5%,现在是50%。

三、抗生素会杀死肠道内益生菌,破坏人体内生态环境平衡,使致病菌乘虚而入,大量繁殖生长,产生对人体有害物质,引起消化不良、便秘,造成一些维生素的缺乏,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常病不愈、甚至死亡。

    杜绝滥用抗生素--- “超级细菌”是微生物进化过程中正常现象,是人类滥用抗生素造成的恶果。“超级细菌”对许多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如感染将面临无药可医。因此,许多专家呼吁建议杜绝滥用抗生素:

1、卫生与医药管理部门必须及时采取综合性防控对策,制定完善相关的制度和规章,建立严格的监督检查机制,杜绝医疗机构滥用抗生素;

2、药店应该严格把好药品销售关,没医生处方拒绝销售抗生素;

3、医院临床应尽可能做到药物敏感筛查,对症下药、合理用药;

4、科研单位加快新型抗生素的研发,筛选和寻找一些中西特效药物;

5、发挥中医药优势,预防性治疗最好选择中医药,减少自身的抗药性;

6、严格限定畜牧养殖业对抗生素用药范围和剂量,防止生物蓄积和耐药性的产生;

7、提高全民自我防护的意识和合理用药科普知识,注意劳逸结合,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少生病、少吃药,不要主动要求医生给用抗生素,不随意购买、长期常用抗生素。

 

    保护人体内生态环境,既要杜绝滥用抗生素,也不能随意添加、长期服用一些益生菌,以免形成依赖性,破坏肠内生态环境平衡。

    回归自然,返朴归真,才是人类生存环境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