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兴伴奏万能公式和弦:世界近现代史资料|【历史考研】 - 历史帝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9 18:24:41
世界近现代史资料
一  概述
1500年左右,人类历史进入了近代时期。一般说来,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走向成熟之时期的历史。近代与古代的根本巨别,在于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现代化进程,这是人类文明演进史上的一次飞跃。现代化涵义甚广,内容颇丰。从历史学的角度看,它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这种转变以工业化为动力,日益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等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并引起了相应的深刻变化。其中,工业化、民主化是最重要的内容。现代化的这些基本内容规定了“近代”的真正涵义,也只有在近代社会才具备启动现代化的条件。
人类文明演进的突出标志是生产力的发展,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因此近代社会的发展同样是生产力发展不断推动的结果,世界近代史学科体系的构建可以以生产力为中轴,这与工业化是现代化之根本动力的论断异曲同工,因为工业化是生产力的物质载体和具体体现。
生产力的进步和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使近现代世界的历史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世界历史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各个封闭、分散的民族逐步融为一体的过程。自地理大发现第一次真正打破人类的封闭状态以来,伴随着近代社会生产力的每次飞跃,世界的横向联系都迈着坚实的步伐稳步向前。因此对世界近代史的梳理不妨以生产力为根本动力,视现代化为主要内容,把世界的横向发展作为其基本结果。
以生产力为根本标准的分期,既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可以使我们领略到现代化的特质——现代性因素是如何以工业化为基础在近代社会内部一步一步孵化和成长起来的。由于最早启动和实现代化的主体最终都无一例外地成为了资本主义国家,因此也可以得出结论:近代世界的历史就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完善并定型的历史。与各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不同时期的现代化在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等方面都有着特定的表现。
依这样的线索,世界近代史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16到18世纪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这是资本主义的童年和现代化的准备期。
经过16—18世纪近三个世纪的发展,资本主义在农村和城市占据明显的主导地位。英国式的农场、法国式的富农和普鲁士的庄园经济等农村资本主义的发展瓦解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根基。城市工、商业也发展起来,不过这时商业资本占主导地位,控制着工场手工业。处于领导地位的商业资产阶级开办工场,甚至通过购买国库券和包税等形式成为金融家,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商业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统治地位必然反映到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政治方面这一时期首先是绝对君主制的兴起,当封建君主和早期资产阶级存在共同利益时,绝对君主制努力创建统一的国内市场,实行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它代表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向。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两者利益的根本对立性日趋显现,最终绝对君主制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和民族国家的绊脚石,当二者的矛盾无法调和时就爆发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国革命、法国大革命就是这样发生的。尼德兰革命和美国的独立战争也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内容。
改革也是通向资本主义的途径之一,此时虽然没有通过改革完全走上资本主义的范例,但许多国家的“开明君主制”改革是资本主义的变通形式。
意识形态领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一脉相承的发展,使资产阶级的基本要求和理想社会蓝图得以初步勾画。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性”主张,理性时代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人民主权、代议制民主和三权分立等学说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追求的目标。
对外政策方面,承接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和商业战争扩大了世界的交往和联系,人类完成了由分散走向统一的第二步。
第二阶段是19世纪初至19世纪70年代的蒸汽时代。
到18世纪中后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开辟了19世纪初至19世纪70年代的蒸汽时代。经历了漫长的准备期后,以工业革命为契机,近代社会迎来了现代化的第一次浪潮。首当其冲的是经济方面的工业化,它以英国为原点,扩散到法、美、德等国家,促成了工业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也取代商业资产阶级而登上历史舞台。
工业资产阶级实力的增强在政治上的体现就是19世纪20-70年代席卷欧美大陆的资产阶级改革与革命浪潮,这大大推进了西方的政治现代化进程,反映在意识形态领域就是自由主义成为当时的时代主潮,并被大多数国家视为制定政策的导向性理论,边沁、密尔和托克维尔等都是自由主义学说的代表人物。工业革命引发了社会结构的改组,从中分化的工业无产阶级掀起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的潮流,同时资产阶级开拓海外市场的殖民活动引发了民族主义潮流,世界的横向联系大大加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第三个阶段是19世纪最后30年所进入的初步电气化时代。
19世纪最后3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使人类开始进入电气化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化学工业的发展为主要特征,标志着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又一次飞跃,因此也推动了近代社会的第二次现代化浪潮。作为这次现代化浪潮的结果,形成了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竞争手段、以大型垄断公司为生产组织形式。在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基础上,现代意义上的政治模式趋于成熟,英、法、美属于现代民主政治的典型代表,德、俄、日虽然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但毕竟向民主化的道路迈进了一大步。
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和政治模式的定型,既是资本主义制度逐步成熟的表现,同时表明近代的历史开始向现代转变,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历史时段是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水岭。
与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变化相适应,意识形态领域中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尼采的“超人哲学”高歌猛进。现代的政治、经济模式的确立还赋予了工人运动新的特点,即由过去自发性的暴力政治斗争转化为合法的经济斗争。
这个时期,西方列强加大了垄断资本的输出,完成了对世界的瓜分,最终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完全形成,人类世界联结成为了一个整体。大体从20世纪初开始,人类历史进入现代时期。
关于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国内学术界有“1900年开端说”、“1914年开端说”和“第一次世界大战说”,本复习资料采取的“俄国十月革命开端说”是国内学术界较为传统的分期。一般以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界,将以后阶段的历史称为“世界当代史”,以强调其独立性和阶段性,但也有学者将整段历史称为“20世纪世界史”或“世界现代史(1900-2000年)。
世界现代史的总主题是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的历史;是世界人民反抗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争取民族独立、政治民主、经济发展和国家主权的历史;是各国家、各地区和各民族之间多元文化共存、冲突、交流与融合的历史;是科学革命、技术进步和知识增量突飞猛进,并且对人类社会和历史变迁产生越来越大影响力的历史;是国际关系由体系化向多元化发展、国际秩序由两级或单级化向多极化演变、国际交往由单一式向多样化发展、国际和平由暂时性向长久性过渡的历史;是整体世界背景下,世界经济由民族经济、区域经济向现代化和全球化发展的历史。
世界现代史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的时间是20世纪初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是战争、危机和革命的年代。
海悦 2007-07-24 02:01
战争是国内政治的继续,战争必然导致国内政治危机,一战中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二战后东欧国家人民民主政权的普遍建立是战争→危机→革命主题的最好证明。
战争导致以欧洲(西欧)为中心的旧国际关系体系的危机,形成以美国和苏联为中心的东西方阵营对抗格局。战争导致旧的国际冲突解决手段的危机,使国际关系向组织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使解决手段向民主化、多元化方向发展,诞生了跨越国别、地区、民族、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界限的普遍性国际组织——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集体安全”“民族自决”原则和“五项基本原则”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尊重和遵守。战争促进和引发新的科学革命和技术进步。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了以电气、化学工业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程,第二次世界大战推动了以电子计算机、宇航、原子能和合成材料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的启动。
第二个阶段的时间是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70年代初,这是冷战、霸权、竞争与崛起的年代。
这一时期在世界政治、国际关系、思想文化与艺术、世界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获得了较为迅速和平稳的发展。从整体世界的角度看,一定意义上讲,它可以被视为世界现代史上的“黄金时代”。
冷战专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末,在两大政治制度——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首先是美国和苏联之间发生的政治的、意识形态的、经济的,包括局部冲突在内的阵营对抗。在“冷战”的大背景下,美苏不仅刻意追求政治和军事上的霸权,还追求经济霸权、文化霸权、知识霸权、信息霸权、科技霸权和意识形态霸权。竞争是指包括美苏争霸在内的,存在于两大阵营和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民族独立国家之间,广泛地表现在经济、科技、知识、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优势争夺。
在此期间,社会主义阵营出现了不同苏联模式的“南斯拉夫模式”、“匈牙利模式”和“中国模式”。西方阵营内部的竞争促成了西欧经济政治的迅速复兴和西欧出现一体化大趋势,导致70年代初的西方阵营内部西欧、日本与美国三足鼎立之势。
崛起是指原欧美殖民地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的浪潮高涨和第三世界国家作为独立的政治、外交和经济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如“亚非会议”“不结盟首脑会议”“七十七国集团”的出现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在经济上进一步走上联合斗争的道路。
第三个阶段的时间是70年代初至20世纪末,这是争取和平与发展和改革的年代。
这一时期世界史发展继续了20世纪以来整体性、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在政治、外交、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具体内容方面呈现明显的特点和新趋势。
在此阶段科学技术革命表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和影响。科学技术作为直接的和间接的生产力,极大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是历史发展的有力杠杆。
和平与发展是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和平环境是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必要条件。正是由于70年代以来局部战争及时平息、世界大战因素及时扼制、美苏霸权普遍衰落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东西方冷战逐步缓和直至彻底结束,在东西问题得到基本控制和最终解决的基础上,南北问题也随之缓和并趋于解决。于是,美、苏(俄)、中、日和西欧多极力量的兴起,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全球冷战的终结,第三世界政治和经济的独立发展,世界经济的现代化、一体化、集团化、区域化和全球化的大趋势,成为“东”“西”“南”“北”四方“共赢”的全球幸事。但是,90年代中期以来,人类共有的和平环境受到了新的不安全因素的挑战,即除了极端民族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国际恐怖主义等传统的不安全因素,金融安全、环境安全、食品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影响力大大地提高了。
改革是这一时期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中的另一个明显主题。西方国家的改革主要是围绕着工资、就业、福利进行的,口号是实现“充分就业”、“公平分配”。西方国家的社会经济改革在较大程度上稳定社会局势和缓和了社会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使西方国家获得了自我更新的良药。
上个世纪70年代后,苏联、波兰、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国都相继进行了改革,但由于改革方向和改革时机未能抓好,上述国家的改革最终大多都归于失败,并出现了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现象。而中国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二个基本点”的方向、“摸着石头过河”的策略、“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方针,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海悦 2007-07-24 02:02
二  知识指导
1.16世纪的欧洲
(1)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
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以复兴古希腊和罗马文化为基本表现形式,实质上是猛烈抨击中世纪封建文化,创造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它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是一场新思想、新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的条件: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特别是以佛罗伦萨为代表的城市共和国的工商业发达,统治者招贤纳才,富商巨贾慷慨资助。此外,还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古典文化遗产。
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的核心理念,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主流思潮。它的实质是以人为本,主张“人是宇宙的中心”,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强调人的权威,颂扬人性的崇高;它藐视来世,重视现实,追求自由、享受、幸福和欢乐;它推崇乐观主义、鄙视悲观主义;它主张发展个性,提升人格,相信人的能力和聪明才智;它崇尚科学,重视实验,注重教育,努力培养人们的求知欲并鼓励人们寻根究底。当然这里的“人”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人格化和抽象化,人文主义的基本要求反映了他们废除封建制度、冲破基督教神学思想束缚、建立属于自己的新兴资本主义世界的理想。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①早期(14世纪至15世纪初):代表人物有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
但丁(1265—1321),“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是新旧交替时代的标志和见证者。其代表作《神曲》通过对地狱、炼狱和天堂三界的幻想性描述,揭露了教会的腐化和封建统治的黑暗,享有新时代最早的伟大诗篇的美誉。
彼特拉克(1304—1374),擅长十四行体的抒情诗,以自己的《歌集》扛起了人文主义的大旗,表现了对现实幸福的追求和对罗马教会的抗诉。
薄伽丘(1313—1375),代表作《十日谈》,以故事集的形式揭露了天主教僧侣和封建贵族的腐朽生活,揭示了他们的卑鄙和残暴,表达了当地市民强烈的反封建要求,是近代第一部小说集,有力地传播了人文主义理念。
早期文艺复兴还在艺术方面诞生了画家乔托(1267—1337)、建筑方面出现了费利波•布鲁内列斯奇等大师。他们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创造活动使佛罗伦萨成为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同时也为文艺复兴在16世纪的全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全盛期(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三位伟大代表是艺术家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此外,在政治思想上也大放异彩。
达•芬奇(1452—1519),多才多艺,融画家、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等多重身份于一体,在艺术和科学领域都是新时代的巨人,把人文主义追求人的发展的理想展现得淋漓尽致。其代表作《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把科学的谨严与艺术的灵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表达出丰富的人性,堪称精品。
米开朗基罗(1475—1564),在绘画、建筑和雕刻方面取得了最高成就,代表着文艺复兴艺术的最高境界。其雕像《大卫》、《摩西》以豪放、雄伟和刚健的基调展示了阳刚之美,绘画《创世纪》和《末日审判》则以对人性的深刻挖掘表现了颂扬人、讴歌人的现实主义精神。
拉斐尔(1483—1520),融会贯通、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和谐、优雅和秀美的独特艺术风格。在所创作的多幅圣母像中,借世俗的手法处理宗教题材,表达了强烈的世俗理想和人文关怀,被后人尊称为“画圣”。
马基雅维里(1469—1527),政治思想家,根据意大利的时势,结合自己的体验,著有《君主论》,阐述为君之道、政治的本质,表达了“强权政治”理论,对政治和道德关系的认识更是触及了政治思想史上的永恒的话题,因此成为了近代政治思想史研究的起点。
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
15世纪后期文艺复兴逐渐从意大利扩展到西欧其他国家,使文艺复兴由一国的思想文化运动转变成欧洲范围内的思想文化运动。
伊拉斯谟(1466—1563),尼德兰人文主义者的代表,在其代表作《愚人颂》中,以人格化的“愚蠢”强有力地揭露了教会的黑暗,为路德的宗教改革创造了条件。
在英、法、西诸国的文艺复兴中,产生了一批杰出的人文主义作家。如英国的乔叟(1340—1400)、莎士比亚(1564—1616),法国的拉伯雷(1494—1553),西班牙的塞万提斯(1547—1616)等。
西欧诸国文艺复兴中出现的重要政治思想家有莫尔和博丹。
托马斯•莫尔(1478—1535),出生于伦敦富裕市民家庭,就学于牛津大学,后入林肯法学院。他博学多才,先后担任枢密院顾问、下院议长和大法官等职,在代表作《乌托邦》中批判了英国现行政治制度的弊端,认为私有财产是一切弊病产生的根源,同时勾画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蓝图,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者。
博丹(1530—1596),法国政治思想家,曾担任过三级会议中第三等级的代表和省议会议员,在代表作《国家论》中系统提出了国家主权理论,认为主权是国家的本质特征,凌驾于其他权利之上并具有不可转让性和永久性,其主权思想反映了民族国家日益形成的现实。
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
文艺复兴虽不免一些缺陷,但在欧洲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首先,它是欧洲人在未知的精神世界的探索,这种探索在文学、艺术、政治思想和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意味着欧洲的文化发展在从古代到近现代世界的转变过程中,迈出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
其次,它高扬人性,贬斥神性,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它把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从来世还原到现实,有利于人的觉醒,并激发出人的创造精神、进取精神和科学实验的精神,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吹响了思想的号角。
再次,作为近代世界发生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为人们谋求现实幸福的行为做出了合法性论证,为17、18世纪自然科学革命的发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推崇人性的逻辑延伸,它为以后“自然权利说”、“人民主权论”、“社会契约论”等政治学说的发展提供了思想的起点。
(2)地理大发现和早期殖民扩张
地理大发现是对15世纪末以来欧洲人开始的一系列探险性航海活动及其结果的总称。
海悦 2007-07-24 02:03
哥伦布发现美洲、达•伽马开辟绕非洲到东方的新航线及麦哲伦等人完成的环球航行,是地理大发现的主要内容。
地理大发现的历史背景
由多种因素的交错而促成。
①首先是经济动因。人口与资源的矛盾:中世纪晚期欧洲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不断增大,在耕作技术不能提高的情况下扩大耕地面积是唯一的出路,但耕地面积终归有限,于是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欧洲人特别要求进行空间扩张,陆上空间扩张已有十字军东征、德意志的东部移民等先例,海上新航路的开辟可以为空间扩张创造更好的条件。
传统商路垄断说:新航路开辟以前欧洲人与东方世界存在广泛的陆上贸易联系,以满足他们对东方贵重商品和香料、樟脑等生活必需品的迫切需求。但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后垄断了东西方传统的贸易商路,欧洲商人渴望一条通往东方的新商路。
“寻金热”的出现:16世纪初伴随资本主义的萌芽,欧洲商品货币经济日益发达,货币作为普遍的交换手段渐趋成为财富的象征,而黄金是货币的最好载体,于是“寻金热”弥漫欧洲。加之《马可•波罗行记》对中国的描述,使得欧洲各国的君主、贵族、僧侣和正在形成中的新兴资产阶级都渴望到遍地黄金的东方攫取金银财宝。
②其次是精神动因。传播基督教福音,宣扬自己文化的普世价值,对付穆斯林世界,是促成欧洲人完成地理大发现的精神动因。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理念所蕴含的为创造现实幸福而努力奋斗、发挥人的潜能的精神,也为航海探险事业提供了思想支撑。
③此外,航海技术的改进、海上武器和战术的进步、专制政府的支持以及葡萄牙、西班牙的地缘优势等,也使地理大发现的发生具有了客观的、有利的条件。
地理大发现的过程
①1487-1488葡萄牙人迪亚士沿西非海岸到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1497-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绕过好望角横渡印度洋而抵印度,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完成的从西欧绕非洲到达东方的航行。
②1492—150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1451—1506)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先后四次横渡大西洋,到达了巴哈马群岛、古巴和海地,并最终发现了美洲。
③教皇子午线的划定:1493年5月4日教皇确定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子午线为分界线,把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都划归西班牙,该线以东的一切土地都划归葡萄牙。这条分界线使得葡萄牙人取得了绕非洲到印度去的航路上的所有据点。
④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
地理大发现的历史影响
①早期殖民扩张:地理大发现拉开了欧洲早期殖民扩张的序幕,欧洲人纷纷到亚、非、拉美等地展开殖民掠夺,葡萄牙东方殖民帝国的建立和西班牙对中南美洲的殖民征服就是典型的例证。
②商业革命: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扩大,流通的商品种类增多,新的产品出现在各国市场上,特别是美洲的特产逐渐传播到欧亚大陆。世界贸易中心也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导致了意大利商业城市的衰落和大西洋沿岸新兴城市的崛起。
③价格革命:新航路的开辟还引起了“价格革命”,即美洲的白银大量涌入欧洲,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雇佣劳动者和收取固定地租的封建主因此蒙受损失,正在形成中的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则从中牟取了暴利。
④世界联系的加强:地理大发现和随之而来的世界市场的扩大,开阔了人类的视野,增进了彼此的交流。在商业贸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世界经济体系,在殖民扩张基础上形成的世界殖民体系,推动了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
(3)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近代与古代、中世纪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科学的重大作用。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是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表现。
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之初,在天文学、其他科学以及科学思想领域,出现了许多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和思想家。
海悦 2007-07-24 02:04
天文学
①哥白尼(1473—1543),波兰裔德籍天文学家,于1543年出版《天体运行论》,提出太阳中心说,认为太阳处在宇宙的中心,地球自转的同时还绕太阳公转,这大大冲击了当时流行的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引起了教会人士的震怒,对地心说笼罩下的欧洲各界人士的传统宇宙观的影响,无异于一场“哥白尼革命”。
②开普勒(1571—1630),继哥白尼后又一个才华横溢的德意志天文学家,于1609年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的规律,而且太阳始终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他还发现物体运转的中心只能是另外一个物体,而不是抽象的空间点,这颠覆了人们视圆周运动为理想形式的观念,在物理学和天文学上是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突破。
③伽利略(1564—1642),意大利科学家,继承并发扬了哥白尼和开普勒的理论,自制望远镜,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了无数的星球,动摇了旧的宇宙论,并让一部分人接受了哥白尼的学说,有力地促进着托勒密体系的崩溃。
其他科学领域
解剖学有很大进展。比利时医生维萨里(1514—1564)奠定了近代解剖学的基础;1628年英国人哈维创造了比较完善的血液循环理论。数学也有重要发展。1494年第一篇代数论文问世;1505年欧几里得几何学的拉丁文译本出现;卡丹在代数和几何学上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吉尔伯特(1540—1603)于1600年发表了论磁体的巨著;雷文虎克(1632—1723)发现精细胞、单细胞有机体,甚至发现了细菌。
科学思想家
①布鲁诺(1548—1600),反对宗教蒙昧主义的唯物论者和无神论者。他怀疑基督教的教义,接受并坚决捍卫哥白尼的学说。认为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进而发展出宇宙无限性和统一性的理论。注重科学实验和经验知识,因自己的主张违反了罗马教皇的统治,而为宗教裁判所逮捕并于1600年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成为了近代科学的殉道者。
②培根(1561—1626),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曾任英国下院议员、掌玺大臣和大法官,晚年专心著述,重要著作有《新大西岛》、《新工具》。他反对经院哲学,抨击传统思想,重视知识,主张知识就是力量。在世界观上反对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由分子组成的物质。号召在知识领域实行变革,以建立新术语、新方法和新式教育。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上提倡归纳法。有人称赞他“第一个冒险转动风帆,改变航向,偏离经院学派的老路”。
③笛卡尔(1596—1650),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强调科学的目的在于“造福人类”,使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任和统治者”。他反对经院哲学,主张怀疑一切。他还提出“我思故我在”原则,在本体论上是一个二元论者。他的著作《方法论》和《哲学原理》阐明了科学方法,观察和思考是他提出的新的科学方法的两大原则。
历史意义
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各门科学的发展,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然并造福于人类,更重要的是它在改造人们的世界观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人类由此打破了“神”主宰的有限的、封闭的世界观,代之而起的是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人性的张扬,理性的释放,使得人们在支配和改造自然方面的能力大大提升,现代文明也因此突飞猛进。但这也不可避免地带上了现代性的破坏因子。
(4)宗教改革
16世纪在德意志首先爆发、继而席卷西欧的宗教改革,是一场由新兴资产阶级发动,广大农民和城市平民积极参与,个别国家君主大力支持的大规模的社会政治运动。这场运动以马丁•路德1517年向罗马教廷的公开发难为起点,目标是反对天主教会和封建制度,本质是早期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结果促使天主教会发生分裂,出现了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新教派,为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开辟了道路。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①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和“异端”分子的挑战:中世纪西欧的整个文化思想领域受天主教的神学思想统治,以资产阶级为首的广大群众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体系的束缚,获得解放,是宗教改革全面爆发的根本原因。
②罗马教廷的控制和各国实现教会民族化的开始:在封建制度鼎盛时期的西欧,天主教会是巨大的国际中心,其最高统治机构罗马教廷作为一种超国家机构,自成体系,教皇掌管一切,干预各世俗国家的行政、财权和司法。此时,英、法等国在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正在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德意志一些大的诸侯国也在尝试加强集权。这样,独立于世俗政权之外的天主教会就成为中央集权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将教会置于王权之下,以实现教会的民族化,就成为时代的要求。
③教会的搜刮、腐败和群众不满情绪的增长:天主教会作为一个拥有大量地产的经济实体,是最大的封建剥削者,通过征收封建地租和什一税、出卖赎罪券、鬻卖神职、行贿受贿等形式,搜括和聚敛财富。以教皇为首的高级教士越富有,越奢侈腐化。天主教会的搜刮和腐败加深了各阶层的负担,日益引发了他们的不满,这构成了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
④文艺复兴的推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通过多种形式揭露天主教会的腐败,为宗教改革派提供了攻击教会的炮弹。人文主义者还依据希腊本《圣经》,发掘出基督教的原始教义。这些教义的传播,使人们发现天主教会对基督教教义的解释以及教会的组织制度和仪式,与原始经典相去甚远,这就为宗教改革派提供了反对天主教会、实行改革的有力根据。
马丁•路德与德国宗教改革
由于经济的分散性和政治的分裂性等特殊情况,德意志成为受罗马教廷压榨最严重的地区;德意志劳动人民中占绝大多数的农民深受教会、地主和商人的多重剥削。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宗教压迫的交织,使德意志走在了宗教改革的前列,并将最初的改革发展为农民战争。
路德(1483—1546)
德意志宗教改革的急先锋,曾经十分虔诚,希望通过苦修,以求上帝赦免自己的罪。早年大学生活中的人文主义氛围和罗马教廷的腐朽对他产生了重要影响,加之在维登堡大学任教期间对《圣经》的潜心研究,使他对赎罪得救产生了怀疑,并在思想上否定了天主教神学的基本观念和教皇的权威。1517年教会兜售“赎罪券”的行为促使他公开走上了改革的道路。这一年的万圣节前夕(10月31日)他在维登堡的卡斯尔教堂大门上张贴《九十五条论纲》,痛斥出卖“赎罪券”的作法,提出了“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原则。1519年,路德在莱比锡参加了辩论会。此后他埋头写文章和小册子来宣传自己的观点。
1520年8月路德发表《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痛斥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专横、掠夺,呼吁世俗君主建立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民族教会,试图使德意志民族从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
在《论基督教的自由》一文中,路德论述了“因信称义”的宗教改革理论,指出人的获救仅靠信仰;最高权威是原始的《圣经》,而不是教皇、敕令、教律;一切信徒皆可入教会,而不仅仅局限于神职人员;所有教徒的信仰同样神圣,无高低贵贱之分。这种思想从理论上否定了教会的权威,动摇了各级教会独立存在的组织基础。
海悦 2007-07-24 02:05
沃尔姆斯会议
1521年4月,神圣罗马皇帝在沃尔姆斯召集帝国议会,讨论如何处理路德的问题。皇帝的代表在会上宣读教皇颁布的关于开除路德交际的敕令,并要求帝国议会宣布将路德置于法律保护之外。议会并没有照办。路德在议会席上为自己申辩,拒绝认错。会后,路德被萨克森选侯腓特烈保护起来。这时,在维登堡等地爆发了反对天主教会的起义,路德教义在德意志北部和中部得到迅速传播。
在路德思想的激励下,闵采尔把改革引向深入,并发展成为德国农民战争。
闵采尔(1490—1525)
德意志人民宗教改革运动的领袖,出生于一个小手工业者家庭。1517年开始追随路德,成为他的信徒,但因思想激进而于1520年与路德分道扬镳。与路德不同,他否认《圣经》是唯一的启示,认为信仰应主要根据圣灵“活的启示”,它表现为人的理性。在他的宣传鼓动下,德国爆发了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
德国农民战争
1524—1525年在德国爆发的农民战争有三个中心:士瓦本、法兰克尼亚、萨克森和图林根。起义的农民拒绝为领主服劳役,许多城市的平民也参加了起义。1525年5月,法兰克尼亚的起义军制定了“海尔布朗纲领”,又名“帝国改革纲领”。萨克森和图林根的农民起义是德国农民战争的起点,由闵采尔直接领导。到1525年5月16日农民军被诸侯的军队战败,闵采尔被俘、牺牲。
奥格斯堡和约
路德进行宗教改革后,一部分诸侯国已成为路德派新教国家,另一些诸侯仍坚持旧的信仰。1546年爆发了路德派诸侯国与以皇帝为首的天主教诸侯国之间的战争。1555年,双方缔结奥格斯堡和约。和约规定,诸侯有权决定其臣民的信仰,即所谓“教随国定”原则。路德派新教得到了正式承认,但主要限于德意志北部。
加尔文与瑞士的宗教改革
继德意志之后,瑞士也发生了宗教改革运动。瑞士的宗教改革首先发生在苏黎世等地,这是在慈温利(1484—1531)的影响下爆发的。16世纪30年代中期,瑞士宗教改革的中心转移到日内瓦,领袖是约翰•加尔文。
加尔文(1509—1564)
加尔文于1509年生于法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曾就读于巴黎大学和奥尔良大学,受到人文主义和路德宗教思想的影响。1543年,加尔文为逃避法国政府对新教徒的迫害而逃到巴塞尔,1536年出版《基督教原理》,提出系统的新教神学理论。他的著作还有《教义问答》、《论教会改革之必要等》。1536年,加尔文来到了日内瓦,不久被驱逐。1541年,他重返日内瓦,主持改革大计,实际成了日内瓦政治、宗教的最高领导人。他按照自己的设想将日内瓦的教会和政府组织起来,建立了日内瓦神权共和国。
预定论
和路德一样,加尔文认为“信仰耶稣即可免罪”,但他比路德更为激进,提出了“预定论”(或“先定论”)的神学学说。认为,上帝及体现其意志的《圣经》是宇宙惟一的和绝对的权威,自然界的秩序和世界万物的命运都是上帝预先确定的,不容更改;世界上只有“选民”和“弃民”两种,前者得到上的眷念,后者遭到抛弃,谁是“选民”、谁是“弃民”也是先定的,任何人都无力改变,衡量的标准则在于是否在世俗的生活中获得成功。
加尔文的神学理论树立了一种新的行为评价标准和道德规范。世人在无法获知已被确定的命运的情况下,唯有靠个人的努力奋斗以证明自己属于上帝的选民。这不仅可以激发人们勤奋创业,艰苦奋斗,为资产阶级追求财富的行为戴上神圣的光环,而且否定了教会和各种繁文缛节的存在意义,使教会的巧取豪夺失去了依据。加尔文教的教义适合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因而在西欧国家得到广泛传播。
英国的宗教改革
①路德的教义传到英国,在那里与本土的改革派合流,造就了英国的宗教改革。英国宗教改革也是都铎王朝加强王权的一个重要方面。
②1485年都铎王朝开始统治英国。亨利七世在位时期(1485—1509年)制服了贵族和议会,大大加强了君主的地位,专制主义在英国取得初步胜利。亨利八世即位时(1509—1547年在位)天主教会成为专制主义的唯一障碍。亨利八世借教皇否决自己的离婚要求之机,于1534年与罗马教廷正式决裂。这一年议会通过《至尊法》,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至高无上的首脑,拥有纠正错误、镇压异端和处理教会事务的一切权力。1536年,亨利八世下令解散修道院,废除修道院制度,获得修道院土地的人们形成了一个反对天主教会的既得利益集团。1537年亨利八世还批准英文版《圣经》在英国发行,英国人从此可以自由阅读《圣经》。
③伊丽莎白女王在位期间(1558—1603)继续进行宗教改革,使英国教会在教义及实践方面最后固定下来。1563年议会制定《三十九项信条》,规定了英国教会的教义,将《圣经》定为信仰的唯一准则,坚持“信仰耶稣即可免罪”的原则。
④随着英国国教(安立甘教会)的建立,世俗的英国国王取代罗马教皇成为本国的最高首脑,英国教会实现了与罗马教廷的完全决裂,这极大地加速了英国民族国家发展的步伐。
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
①席卷欧洲的宗教改革拉开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②在政治上,它是民族国家日益成长的反映。它突破了教会对王权的制约,为主权民族国家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③在思想上,宗教教义的改革打破了基督教神学世界观一统天下的局面,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建立。
④在经济上,它主张简化宗教仪式以及对教会财产的剥夺等,有利于加快资本原始积累的步伐。
2.资本主义的确立与发展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1640-1688年在英国发生的新兴资产阶级打破封建统治,建立自己的国家政权的一场革命。
历史背景
17世纪英国革命的爆发是资本主义因素发展和封建统治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的产物。
①经济发展:革命前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已得到了相当的发展,而且通过圈地运动的形式渗透到广大农村,这样在英国传统的社会等级之外衍生出一个新兴资产阶级群体,他们包括工商业资本家、农业资本家和手工工场主,此外还有一部分与资产阶级有着一致经济利益的新贵族。
②政治阻碍:1603年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独断专行,在政治上主张“君权神授”,在经济上企图借增加税收解决财政困难。1625年查理一世继位后,在工商业领域,推行重税政策,向资产阶级强行借贷,加之王室享有的优惠购买权和专卖特许权等,不仅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且加重了普通民众的负担。这样,专制王权同新兴资产阶级的矛盾最经常地表现在财政问题上。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坚守下院批准税收的权利,以议会为阵地同王权抗争。1628年议会通过《权利请愿书》,要求不经议会同意,王国政府不得强行向人民征税或借债;不依据法律,未经法院判决,不得逮捕任何人或剥夺其财产。1629年查理一世解散议会,开始了长达11年的无议会的统治。
海悦 2007-07-24 02:06
③思想动力:16世纪后期,日益成长的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逐渐感到国教不利于他们的发展,要求清除国教中残留的天主教因素,简化教会的仪式和活动,他们的主张被称为清教。清教徒抨击封建贵族、僧侣的奢侈浪费和道德败坏,提倡过严肃、勤劳的生活。16世纪末在清教内形成了长老派和独立派。清教的发展为英国革命提供了思想动力。
④革命的导火线:查理一世的反动政策也推行到苏格兰,结果激起了1637年苏格兰起义,这成为了英国革命的导火线。1639年苏格兰起义队伍攻进英国。查理一世为筹措军费,被迫于1640年4月召开新的议会。新议会只存在了3个星期,史称“短期议会”。
革命经过
①议会斗争阶段:1640年11月3日查理一世被迫重新召开议会,这届议会断断续续存在到1653年,史称“长期议会”。“长期议会”召开后,成了反对以查理一世为首的封建王党的领导中心,一般将它作为英国革命的开始,革命也由此进入初期的议会斗争阶段。为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国家权力机关,它逮捕并处死国王的宠臣斯特拉福伯爵和劳德大主教,解散“星室法庭”和“最高法庭”,迫使查理一世取消扩大了的商品专卖特许制度,还于1641年11月22日通过了英国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大抗议书》。《大抗议书共294项条款,历数国王在世俗、宗教、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决策中所犯的过失,提出了废除各种封建特权并进行改革的要求。在事关政权由谁掌握的焦点问题上,国王和议会都不肯让步,这使革命从议会斗争阶段发展到内战阶段。
②两次内战:1642年查理一世向议会宣战,内战爆发。1642—1646年是第一次内战时期。议会军在内战初期经历了一些失败,但独立派领袖克伦威尔领导的军队取得了胜利,包括在1644年马斯顿荒原之战中击败王党。1644年12月9日克伦威尔在议会发言,要求改组军队。议会在1645年决定改组军队。改组后的议会军称“新模范军”,主要由自耕农和手工业者组成,纪律严明,战斗力强。在1645年6月14日的纳斯比战役中彻底击败了王党军队。1646年6月议会军攻占牛津,取得第一次内战的胜利。
两次内战期间(1646—1648年),在议会方面,长老派和独立派以及独立派和平等派之间先后展开了政治斗争。但在面临王党卷土重来的严峻局势下,1647年底独立派和平等派重新联合。1648年春议会和王党开始了第二次内战。议会军很快打败王党,到年底,战争以议会军的完全胜利而结束。
③社会改造:内战期间“长期议会”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反封建法令,对整个国家和社会进行了资本主义改造。这包括改造旧的国家机器;没收国教、与议会为敌的贵族以及王室的地产;废除骑士领地制;取消王室的强行借贷和各种特权以保障工商业的自由发展;废除主教制度等。这些改造涉及政治、经济和宗教等许多方面,是对英国的全面改造。
④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1649年1月,议会下院通过了一项决议,指出国家的任何法律的最高源泉都是人民,因而人民选举产生的下院应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不久,下院又通过决议成立审判国王的最高法庭。1月30日查理一世被斩首。5月19日,议会又通过一份正式文件,宣布英国为共和国。在英吉利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中,掌权的实际都是独立派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这样,在共和国成立后,平等派的活动遭到压制;爱尔兰的民族运动被镇压;温斯坦莱领导的掘地派运动也被驱散。
⑤护国公制的建立:1653年4月,克伦威尔解散了于1648年“普莱德清洗”后保留的“残缺议会”;12月,由军官会议拟定了一个“施政文件”,据此成立护国公制,克伦威尔被宣布为终身护国公。护国公制实质上是一种军事专制制度。
⑥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58年克伦威尔死后,其子理查德继任为护国公,政局随之重新动荡。资产阶级、新贵族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考虑由斯图亚特王朝重建政权。1660年4月4日,查理一世之子在荷兰发表布列达宣言,承认革命的基本胜利成果。5月25日他回国即王位,称查理二世,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复辟并非完全退回到过去,王朝复辟是资产阶级政权的一种变通形式。
然而,复辟时期查理二世力图恢复国王旧日的权力和重建封建秩序的做法,引起普遍的不满。1679年,为剥夺查理二世之弟、天主教徒詹姆斯的王位继承权,议会中有人提出《排斥法案》,并引发一场辩论,形成了“辉格党”和“托利党”。为防止国王进行迫害,议会通过了《人身保护法》。
⑦“光荣革命”和君主立宪制:1685年查理二世死,詹姆斯继位,称詹姆斯二世。詹姆斯二世恢复天主教的意图造成了各派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1688年,包括辉格党和托利党代表在内的各派代表共同作出决定,废黜詹姆一斯二世,迎立他的新教徒女儿玛丽和其丈夫荷兰执政威廉为英国女王和国王。1688年11月威廉率军在英国登陆;1689年2月,威廉即英国王位,是为威廉三世。这就是1688年政变,史称“光荣革命”。1689年3月,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由此在英国确立起君主立宪制。
历史意义
17世纪英国革命推翻了专制君主制度,确定了君主立宪制,对国家和社会进行了改造,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同时,英国革命对全欧洲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海悦 2007-07-24 02:07
(2)殖民扩张及其后果
葡萄牙、西班牙海上霸权的丧失
葡萄牙和西班牙是16世纪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商业殖民帝国,但它们在17世纪先后衰落下去。
①葡萄牙衰落的原因
本国缺乏雄厚的工业基础;没有军事实力去保卫海外基地;葡萄牙商业帝国的要塞、据点和港口分散,容易被各个击破。
②西班牙的衰落及其原因
西班牙从16世纪末走下坡路。尼德兰革命对西班牙是一个沉重的打击;1588年“无敌舰队”被英国海军击溃,削弱了西班牙的海上实力;1701—1713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结束后,根据《乌特勒支条约》,西班牙进一步丧失了在欧洲的属地,并将对西属美洲殖民地的奴隶贸易独占权让给英国。
西班牙衰落的原因:(1)西班牙在16世纪经常卷入欧洲大陆的王朝战争和宗教战争,另外又多次进行海上战争,因而分散了力量;(2)西班牙对殖民地的统治和限制太严,抑制了殖民地的工农业发展和人口增长,使它在殖民战争中得不到殖民地的有力帮助;(3)西班牙的工业落后,使它在争霸战争中缺乏经济后盾。
荷兰的殖民扩张
荷兰于1602年由大商人集股组成东印度公司,从葡萄牙手中夺取了非洲和亚洲的殖民据点,在当地开展殖民统治。1621年荷兰又组建了西印度公司,该公司在北美洲哈德逊河口殖民,建立了新阿姆斯特丹(今纽约);在南美洲占领了圭亚那。荷兰在17世纪执殖民扩张之牛耳,拥有庞大的商船队伍,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荷兰兴起的原因:
①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包括优良的港口;
②1566年尼德兰革命后,南尼德兰的工匠、商人和银行家纷纷逃到阿姆斯特丹,他们携带的技术和资金有利于荷兰的海上扩张;
③荷兰商人所用的平底船造价便宜、载运量大;
④独占贸易公司成为荷兰向海外扩张的有力的组织形式。
英国  早在16世纪就建立了莫斯科、利凡特和几内亚等贸易公司,1600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实力最为雄厚,在亚洲建立了众多商站,其中最为重要的当数印度的孟买和加尔各答等商站。在北美,到18世纪上半叶英国已经建立起13块殖民地,并把它们连成了一个整体。
在法国开辟殖民地的大型公司有东、西印度公司,中东公司和北方公司。它们享有王室授予的垄断权,在短短的时间中,就在北美、南美、非洲和亚洲建立起了广大的殖民领地。
英法的海上争霸
①英荷对峙:17世纪,英、法两国向荷兰挑战,英国与荷兰的矛盾构成了17世纪最主要的国际矛盾。英国革命爆发前,荷兰在双方的争斗中占有一定的优势。但革命后英国注重海外利益扩张,从事海军建设,几次颁布旨在打击荷兰的《航海条例》,最后双方兵戎相见。英国于1652-1674年发动了数次英荷战争,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荷兰丧失了海上霸主地位。除英国外,法国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荷兰的海上强国地位。
②英法争雄:英荷对峙结束后,英、法成为当时争夺殖民地的主要竞争对手。它们之间共进行过四次重要战争:1689—1697的圣•奥格斯堡同盟战争、1702—1713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年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以及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这些战争波及北美、非洲和印度等世界各地。通过这几次战争,特别是七年战争,法国损失惨重,英国则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强国。
英国战胜法国的原因:
①法国对欧洲霸权的兴趣比对海外殖民扩张的兴趣更大,英国则从17世纪革命以来就把经营海外事业、争夺海上霸权放在首要位置;
②英国向殖民地移民的人数要比法国多,人数众多的移民在英法战争中大大增强了英方的战斗力;
③英国工业的发展比法国快,这既有利于英国海军的建设,也成为对法战争的有力的经济基础;
④英国素来重视海军建设。在英法战争中,强大的英国海军切断了法国殖民地与宗主国的联系,因而使法国海外殖民地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
殖民扩张的后果
首先,导致了人种的重新分布;其次,促进了动植物的广泛交流;第三,密切了世界地区间的联系。
(3)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是18世纪后期首先在英国发生继而波及其他欧洲国家,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业过渡并引发深刻变化的一场经济和社会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
①政治背景: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此后辉格党长期占有政治上的优势,并建立起以议会为核心的政治体制。这不仅为英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国内环境,而且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②经济背景:农业革命的完成不仅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粮食和原料,造就了自由劳动力大军和广阔的国内市场,而且为工业革命积累了雄厚的资本。此外,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国债制度和税收政策等,都增强了工业革命发生的经济条件。
③技术背景:长达几个世纪的手工工场的发展,其生产的分工和专门化为机器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储备;此外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为工业生产摆脱经验限制、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可能。
④内部动力:殖民扩张和圈地运动后英国国内外市场的急剧扩大,使传统的手工工场满足不了需求,于是超越手工劳动的局限、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数量成为了当务之急,这就要求以更高形式的生产形式取代手工工场。
海悦 2007-07-24 02:07
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
棉纺织业首先采用机器生产是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织布效率的提高诱发了“纱荒”,于是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开始了由手工劳动向机械劳动的过渡。在织布和纺纱的供需矛盾连环推动下,先后出现了阿克莱特的水力纺纱机、克隆普顿的骡机和卡特莱特的水力织布机,棉纺织业的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以致与纺织业相关的印染、梳棉、漂白等行业也逐渐采用了机器生产。
大量机器的出现凸现了动力的不足,解决动力问题成为工业革命走向深入的关键。1782年瓦特改良蒸汽机。以蒸汽机为动力,工业革命的进程大大加快,并扩展到采矿、冶金等其他行业。采矿、冶金行业的机械化和技术的改进可以生产出制造机器所必需的大量钢铁,这对于工业革命的继续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蒸汽机在各个行业的日益普及,相关部门的联系更为密切。制造工作母机和重型机械、发展机器制造业成为了必然要求。到19世纪30、40年代,机器制造业作为一个新兴工业部门正式诞生,用机器制造机器,是英国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
工业革命的扩散
①法国工业革命:依靠地缘优势法国于18世纪晚期引进珍妮纺纱机和蒸汽机,工业革命在旧制度下艰难起步。法国大革命为法国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使得工业革命在七月王朝统治时期开始腾飞。但动荡的政局打断了工业革命的进程。第二帝国的建立后,稳定的国内局势和拿破仑三世推动经济发展的措施,使法国资本主义突飞猛进,工业革命也因此大踏步前进。第二帝国晚期,机器制造业、重工业的建立和农业的机械化标志着法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②美国工业革命:1790年塞缪尔•斯莱特制成新式珍妮纺纱机,不久美国人发明轧棉机,拉开了美国工业革命的序幕。美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得天独厚。它远离欧洲战争,西进运动后广阔的领土上市场广大,资源丰富;大量的欧洲移民带来了先进技术,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美国独立后联邦政府积极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创造条件,建立国家银行、发行纸币并贷款给资本家、实行关税保护,通过《专利法案》以鼓励科技创新等。南北战争扫清了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使工业革命出现了大的飞跃。日益发展的铁路交通事业不仅把工业革命推向深入,而且作为将东北、西部和南部日益连接成了一个有机的经济实体。
③德国工业革命:由于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19世纪30年代德意志才开始工业革命,而且发展极不平衡,主要是以普鲁士王朝为首推动自上而下的经济改革来逐步完成工业革命,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资本主义的发展。1834年以普鲁士为首组建了18个邦共同参与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关税壁垒的消除、统一税制的制定,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的发展。在此过程中纺织工业进口英国的机器,率先迈向工业革命的征程。而后采矿、冶金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19世纪50年代后,关税同盟覆盖了整个德意志,随着容克地主经济的资本主义化,特别是普法战争结束后德意志的统一,为德国经济的发展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这样德国工业革命逐渐进入高潮。以铁路为核心的交通运输业和以钢铁工业为核心的重工业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德国工业革命的兴起恰逢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交错发生,有利于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成果,这就是德国工业革命起步晚但发展迅速的原因所在。国家政权的干预对德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生产力的飞跃:工业革命的发生,机器的广泛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了手工工场时期落后的技术面貌,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幅度提高,生产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英国空前繁荣,确立了在工业世界的垄断地位,成为了“世界工厂”。
②社会结构的变化:工业革命释放出比政治革命更为强大的社会改造力量,促使传统的农业—乡村为主导的社会转变为工业—城市为主导的社会,这种转变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外在的物质面貌,而且改变着人们的观念、道德标准、价值取向和择业理念等。
③阶级结构的变化:工业革命打破了传统社会的宗法关系,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由此诞生。工业资产阶级财富迅速膨胀,实力增强,超过商业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成为资产阶级的主体。它不仅要求实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而且谋求相应的政治地位。无产阶级是雇佣劳动者,沦为了机器生产的附庸,深受剥削和压迫,同时也具备团结、集中和纪律性强的优势。为了自身阶级的利益,在共同意识的指引下,他们不断掀起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于19世纪30年代以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原来各式各样的小资产阶级因自己不同的境况而有着不同的主张。
④社会潮流的变化:工业革命完成后,资产阶级为获取更大的海外市场,加大了殖民扩张的力度,企图把广大的亚非拉世界纳入资本主义的统治体系中,这一方面加强了世界的联系,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另一方面引发了民族解放运动,这些运动和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独立运动一起汇成了19世纪的民族主义潮流。
这样工业革命引发了19世纪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三大潮流交错并存的局面,其中自由主义占主导地位,反映了当时的发展趋势。
海悦 2007-07-24 02:08
(4)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是1775—1781年在北美殖民地发生的以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为形式的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历史背景:美国独立战争是北美地区资本主义发展和英国殖民统治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①英属北美殖民地
1607—1733年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所建立的13块殖民地。这些殖民地上存在着不同的经济成分,既有资本主义制度,又有半封建的租佃制、农民小土地所有制和奴隶制度。但由于北美没有复杂的封建关系,加之欧洲移民所带来的各种技术,使得北方4个殖民地的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当地发展的总趋势。
为统治和管理北美殖民地,英国建立了一整套统治机构,不仅在英国政府内部设置管理殖民地的贸易局,而且向北美派驻总督及官员(仅限于皇家殖民地)。按英国控制的程度,北美殖民地可分为皇家殖民地、业主殖民地和自治殖民地三种形式。然而正是在英国殖民统治过程中,北美的社会和政治结构中逐渐滋生了民主因素,日益侵蚀着英国殖民统治的基础。
②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到18世纪60年代北美殖民地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分散的手工工场已经发展起来,同时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集中的手工工场,如造船厂、锯木厂、酿酒厂、铁厂、玻璃工场等。随着农业、工业和贸易的发展,各殖民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大大加强,内河和沿海水路将各殖民地之间的壁垒打通了,统一的北美市场形成了。随着统一市场的形成,各殖民地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在此基础上以英语为媒介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加之,北美居民在开拓新世界的艰苦奋斗中所养成的勇于创新、富于进取和个人奋斗的精神,到18世纪中叶,在北美英属殖民地上形成了新兴的美利坚民族,以及与之伴生的民族自觉。
18世纪中后期在英、法启蒙思想的熏陶下,在北美殖民地也产生了启蒙思想的杰出代表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年)和托马斯•杰弗逊(1743—1826)。
③独立战争爆发的基本原因
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后,英国一反过去对北美殖民的宽容态度,开始剥夺北美人民长期享有的自由,并将新的压迫加在他们头上。譬如,1763年颁布命令禁止殖民地居民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西迁;1765年颁布的“印花税法案”和1767年颁布的“汤森德法案”,向殖民地人民征税,这激起了北美人民的反抗。英国又不肯让步,便以高压手段对付北美人民的反抗。这就是独立战争爆发的基本原因。
④波士顿倾茶事件
1773年12月16日夜,波士顿人民登上茶船,将东印度公司的价值15 000英镑的茶叶掀入大海。英国政府为此大发雷霆,并于1774年3-4月,先后颁布了封锁波士顿港、取消马萨诸塞自治权等几项高压法令,被北美人民称为《五项不可容忍法令》。为执行上述法令,英王还任命北美英军总司令为马萨诸塞总督,妄图以武力迫使殖民地屈服。这就是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这一事件成为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
战争经过
①第一届大陆会议
1774年9-10月在费城召开了第一届大陆会议,除佐治亚外,12个殖民地共有55名代表参加。大会围绕着北美与英国的关系问题展开了激烈斗争。在人民斗争的推动下,大陆会议通过了一项决议,要求英国政府取消对殖民地的各种经济限制和《五项不可容忍法令》。但英国对这一温和要求也加以拒绝,准备诉诸武力。大陆会议的召开促成了各殖民地的联合,为后来建立统一政权作了最初的准备。
②莱克星顿枪声
1775年4月18日,北美英军司令盖奇派兵到波士顿附近的康科德去搜查马萨诸塞通讯委员会的秘密军火库,并企图逮捕通讯委员会的领导成员。通讯委员会的情报人员迅速将英军行动的消息通知了当地的通讯委员会。19日,当地的人民武装部队在莱克星顿与英军相遇,双方冲突开始,响起了“莱克星顿的枪声”。这是北美人民的武装力量第一次与英国正规军交锋,它揭开了北美人民反英战争的序幕。
③乔治•华盛顿(1732—1799)
美国独立战争中是一位成功的军事领袖。美国第一任总统
为了应对紧急局势,1775年5月10日,13个殖民地的66名代表在费城举行了第二届大陆会议,新当选的代表中有富兰克林和杰斐逊。这时各地人民都一致要求大陆会议能担当领导武装斗争的任务。当会议通过的要求英国让步的请愿书遭拒绝后,大陆会议便下令募集志愿军,并将民兵整编大陆军,在1775年6月任命华盛顿为总司令。华盛顿早年曾在殖民军中服役,1758年退役后在弗吉尼亚殖民地议会中任议员,从事反英斗争。他性格坚强,富有军事指挥才能。
④托马斯•潘恩(1737—1809)
英裔美国思想家、政论家、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1737年出生于英国,1774年来到北美。1776年1月发表《常识》,大胆地呼呼独立,痛斥英国政府的暴行,击破了北美大多数人的和解幻想,扭转了北美的舆论形势,增强了殖民地人民的独立倾向。《常识》的影响是巨大的、深刻的。
⑤《独立宣言》
1776年4-5月间弗吉尼亚等殖民地自动宣布独立,大陆会议顺应民意,于7月4日通过了杰弗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言表达了北美殖民地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它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上帝赋予他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人们成立政府就是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任何政府一旦损害了人民的权利,人民有权废除它而成立新的政府,直至使用武力。宣言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宣布人民权利的神圣性,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宣言向全世界宣告北美各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它的颁布使大陆会议实际上成为临时政府和各殖民地反英斗争的统一领导机构,大大鼓舞了北美人民的反英斗志。
⑥萨拉托加大捷
1777年6月,英将柏高英率兵8 000人由加拿大出发,沿哈得逊河谷南下,企图与据守纽约城的英军会合,以切断新英格兰于其他各地的联系。但他一踏进新英格兰,就陷入人民的包围之中。英军只得退守纽约北部的萨拉托加,各地民兵和大陆军乘胜追击,将英军团团围住。10月17日柏高英率残部投降。萨拉托加大捷扭转了战局,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重要转折点。这场战役提高了北美的国际地位,加之欧洲各国与英国的矛盾,促使它们纷纷对英作战。
⑦《邦联条例》
全称《邦联和永久联合条例》,是在独立战争取得重大胜利的形势下,由大陆会议所起草的带有宪法性质的文件。1777年11月15日通过,1781年3月正式生效,自此美利坚合众国正式诞生。合众国以各州代表组成的邦联议会为中央政权机构。虽然《邦联条例》所建立实质是由13个独立国家组成的松散联盟,但北美人民的反英斗争毕竟开始在新的独立国家的名义下进行,使得大陆军的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此后,大陆军愈战愈勇,最终于1781年10月19日迫使英军最后投降,两年后英美在巴黎签订正式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⑧谢斯起义
北美独立战争胜利后,在战争中做出巨大贡献的劳动群众在生活上却没有得到改善,甚至还更加贫困了。大批群众因货币贬值而负载累累;士兵们在战时领得的土地券多数被迫卖掉还债。各州政府还不断颁布债务法令,对逾期偿还债务者给与惩处。这就激发了谢斯领导的农民起义。丹尼尔•谢斯是曾在独立战争中屡立战功的上尉,刚退役不久。1786年秋,他在康科德发动了当时规模最大的、有农民、手工业者参加的起义。他们提出了重新分配土地、取消一切债务、降低土地税和改革司法制度的主张。起义队伍一度发展到1.5万人。1787年2月起义被镇压。
⑨《联邦宪法》
由于《邦联条例》所建立的松散联盟软弱无力,不适应独立后美国国家发展的需要,各州代表于`1787年5月25日—9月17日在费城召开了制宪会议。经过反复讨论,终于制定了一部新宪法,即1787年宪法,又称《联邦宪法》。宪法使美国从一个松散的邦联过渡到联邦制国家,构成了美国的立国之本。根据宪法,联邦的中央国家机关具有超出各州之上的权力。宪法体现三权分立原则。国家最高行政首脑是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既拥有行政大权,又是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宪法规定的最高立法机关是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国会拥有税收、贷款、发行货币、规定度量衡、邮政、宣战、征兵等权力。最高司法机关是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并须取得参议院的同意,终身任职。法院有解释一切法律和条约的权力。从国家体制上讲,这部宪法体现了分权和制衡原则,使美国的发展具备了良好的制度基础。1789年又制定出对宪法的10条修正案,规定了若干公民自由权利,使这部首次出现的资产阶级成文法更加完整。美国的早期发展证明《联邦宪法》确定的国家体制是适合美国国情的。
历史意义
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场争取独立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从此美国作为一个新兴资本主义国家迅速成长起来。同时美国革命还直接诱发了法国大革命,开启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海悦 2007-07-24 02:09
(5)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
法国大革命的起源和直接原因
①法国大革命前法国的政治和社会状况:
大革命以前的十七、十八世纪法国政治、社会制度通常被称为旧制度(the Old Regime)。旧制度在某些方面保留了封建社会的特征和残余,如社会结构在表面上仍然体现为由教士、贵族以及由商人、职业阶层、城市劳动者和农民构成的第三等级这三个阶层构成的等级制。但旧制度已在根本上不同于封建社会。(1)在政治上支配旧制度的主要力量是绝对主义王权构建的国家,而不是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和分封制。当然,教士特别是贵族阶层还保留了经济和社会特权,在政府中扮演一定的角色;(2)各等级之间特别是贵族和第三等级之间有相当的流动性,财富、社会影响的差异往往远比等级差异更重要;(3)在经济方面,城市较为独立,不受封建主义的影响,第三等级的上层资产者在城市经济发展和财富积累中处于主导地位;在农村中农民拥有全国土地的五分之二,资产阶级的占有超过五分之一。
旧制度下的主要的社会矛盾首先存在于第三等级上层的资产者和贵族之间。从第三等级上升为贵族的社会流动途径不能满足在财富积累和社会影响上不断上升的资产者的需要,贵族的特权和社会优越地位对资产者构成了压制,招致他们对贵族的怨恨。同时在农村当中,农民对领主和贵族向他们征收的残余封建租税和特权也非常不满。这些怨恨和不满最终能转变为一场大规模的革命,离不开十八世纪法国的思想气候。启蒙运动所提倡的关于理性、平等、权利等概念为资产阶级反抗贵族特权和不平等提供了理念基础。但是不能认为法国大革命是启蒙运动的直接后果或者说由启蒙运动直接导致了法国大革命,因为启蒙思想的传播在当时的法国社会是非常有限的,有些重要的启蒙著作如《百科全书》在贵族中拥有的读者可能超过在资产阶级中的读者。更重要的是要看到,当时在法国存在着一个虽然有限但仍然很重要的公共领域:沙龙、咖啡馆、报纸、小册子,在这一公共领域中形成了批评宫廷、贵族和教会的公共舆论,削弱了这些传统制度和特权阶层的存在根基。
旧制度下的法国的潜在危机最终在一次财政危机和由此导致的政治危机中爆发出来,并转化为法国大革命。
②大革命的直接原因
法国参与美国独立战争导致国家财政负债累累,国库入不敷出。国库亏空的原因除了战争耗费之外,混乱的税收体制特别是特权阶层的免税特权是重要原因。财政危机迫使路易十六及其大臣改革税收制度。1786年,财政总监卡隆提出财政改革计划,试图向所有阶层的土地所有者征税,于1787年召集显贵会议试图征得贵族同意以推进这一改革,但是遭到特权阶层的反对。其后路易十六和卡隆的继承者布里埃纳企图迫使高等法院注册新税法以发动改革,结果遭到了高等法院和贵族的坚决反抗,这场斗争被称为“贵族革命”。第三等级也站在高等法院和贵族一边抵抗专制王权,导致普遍的社会骚动。高等法院和贵族要求召开三级会议,认为只有三级会议有权决定是否增设新税。路易十六被迫同意于1789年5月召开三级会议,从而拉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大幕。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国大革命是由贵族发动的。
法国大革命的进程
①国民议会——制宪议会时期(1789年5月—1791年9月)
从三级会议到国民议会:
在三级会议的召开方式上,特权阶层特别是贵族和第三等级之间发生了尖锐的冲突。贵族要求各等级各自开会、按等级表决,第三等级则要求三等级共同开会、按人数表决。这种方式对第三等级有利,因为国王同意三级会议中第三等级代表人数的加倍,与教士和贵族代表人数总和相当。贵族试图恢复贵族的政治统治,第三等级则要求他们的政治权利。西哀耶斯于1789年1月发表了影响巨大的著名小册子《第三等级是什么》,猛烈批判了贵族阶层,认为贵族阶层可以被废除而不会伤及民族,第三等级则是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甚至就是民族本身,民族则持有主权。
国民议会和制宪议会:1789年5月5日,三级会议在凡尔赛开幕。第三等级和特权阶层就会议举行方式产生了对立。第三等级首先要求与教士代表和贵族代表共同集会审查代表资格,但特权阶层不同意。双方进行数次谈判,但僵局未能打破。6月13日,有一些教士代表离开第一等级的议会大厅加入第三等级,受到后者的热烈欢迎。6月17日,第三等级宣布成立国民议会,宣布自己代表96%以上的国民。路易十六封闭了其集会的会场。6月20号,愤怒的国民议会代表在附近的一个室内网球场宣誓在宪法制定出来之前决不解散。这是迈向革命的关键性一步,因为这意味着本来并无立法权的第三等级成为代表国民、拥有主权、承担立法权的国民议会。7月9日,国民议会为明确自己的使命,正式改名为国民制宪议会,简称“制宪议会”
群众革命的发端:攻占巴士底狱和大恐慌
攻占巴士底狱:1788年农业歉收,到1789年7月,面包价格昂贵,商业和经济陷入萧条,农村和城市频频发生社会骚动。巴黎民众对凡尔赛周围结集增多的军队感到不安,四处寻找武器于14日来到巴士底狱,和城堡卫军发生冲突,于是发生暴动攻占巴士底狱。攻占巴士底狱并非事先谋划,但在此时成为革命的象征性事件,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凡尔赛的制宪议会。
大恐慌:三级会议召开以来,在农村谣言四起,说贵族在酝酿阴谋镇压革命者。此时在某些乡村地区出现劫匪,一时间盛传盗匪将至,人心惶惶,这一时期被称为“大恐慌”。农民自发武装起来,乘机攻打领主庄园,烧毁田契,发起一场普遍性的农村暴动。
制宪议会的革命措施及革命的深入
八月四日之夜:制宪议会采取措施试图平息革命骚动。八月四日晚上,有代表提出以赎买的方式取消与土地相联系的领主特权,废除各种与人身有关的奴役和领主权利以及十一税。从5日到11日制宪议会以一系列法令明确了8月4日之夜的决定。
《人权和公民权宣言》:1789年8月26日,制宪议会颁发了《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简称《人权宣言》),提出了革命和想要建立的新政体所依赖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主要包括:人人生而平等,拥有自由、安全、财产和反抗压迫等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公民的言论、出版、信仰自由受到法律保护。主权为国民拥有,法律是主权的表达,应由国民或其代表来制定。人权宣言后来成为1791年宪法的序言,体现了法国大革命的基本权利哲学。
制宪议会的立法:制宪议会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从以下几个方面废除旧制度、重塑法国,其中的大多数后来成为1791年宪法的一部分:
政体的改造:《宪法》规定法国的政体为君主立宪政体,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法国的主权属于民族,立法权属于通过选举产生的立法议会,行政权属于国王。国王对议会的决议和法令有搁置否决权。确立了司法独立的原则,法官由选举产生。宪法赋予具有一定财产资格的25岁以上男子以选举权,从而把公民划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
破除等级制度,取消特权:1790年6月颁布法令,废除世袭的贵族阶层,取消一切贵族头衔。
统一经济制度:取消了行会制度和各种垄断权利。1791年6月14日颁布《勒夏普里埃法》,禁止同行业工人结社,也禁止业主为压低工资而结成同盟。
改革行政区划:1789年12月22日废除法国现行的行政区划,把法国划分为面积和人口接近的83个省。通过选举产生地方官员。
宗教政策:没收教会财产,为解决财政危机将其作为“国有财产”出售。规定修会教士可以还俗。1790年7月通过《教士公民组织法》改造了教会的组织结构,削弱了法国教会和教皇的联系,把法国教会变为国家教会。该法和制宪议会的宗教政策导致教会的分裂和教会对革命的反抗。
制宪议会的立法以及1791年《宪法》完成了对旧制度的改造,为现代法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革命打击了教会和贵族势力,由此造成了一股反革命势力。革命打击反革命势力的努力成为后来革命不断激进化的重要原因。
国王逃跑事件:路易十六不满制宪议会对其权力的削弱和限制及其对贵族特别是教会的打击,于1791年6月21日夜出逃,以图在国外获得欧洲其他王朝的支持,扑灭革命,但在瓦伦被人认出,被迫返回巴黎,导致王室名誉大跌,民众当中要求废黜君主的共和主义力量抬头。国王逃跑是导致革命激进化的另一个重要事件。
②立法议会、战争与第二次革命(1791年10月—1792年9月)
吉伦特派及战争爆发的因素:当时立法议会中有一派成员非常激进,有明显的共和主义倾向,试图使革命激进化。他们被称为吉伦特派,因为他们很多来自吉伦特省,重要代表人物有孔多塞、布里索、罗兰及其夫人、维尼奥等。他们倾向于对欧洲发动战争,使法国革命国际化,认为除非革命在许多国家获胜,法国革命则不能巩固其成就。同时,战争将会加强他们在国内的影响和权力,达到使革命更加激进化的目的。他们希望或者通过一场胜利的革命战争迫使路易十六完全向革命屈服,或者通过战争暴露出国王与外敌勾结的真面目,从而伺机废黜国王建立共和国。路易十六也希望发动战争,以图借助欧洲军队扑灭革命。大革命爆发后,欧洲列强最初无意对法国开战,虽然奥地利皇帝和普鲁士国王在1791年在庇尔尼茨发表宣言,威胁革命,但不过是虚张声势。后来奥皇利奥波德去世,继位的弗朗西斯二世则更倾向于发动战争。
最终,立法议会于1792年4月20日对奥地利宣战,从而把法国拖入漫长的战争岁月。
8月10日革命:战争初期,法国连遭败绩,战争恶化了法国人的生活状况。1792年夏天,普奥联军反攻欲攻入法国。普奥联军于7月底发表布伦斯克宣言威胁巴黎民众,激怒了革命者。8月10日,巴黎民众再度发动革命,攻入王宫,逮捕并囚禁了国王及其一家。8月10日革命废除了君主制,为共和制的建立铺平了道路。
九月屠杀:革命之后,战争形势并未立刻好转,普军于9月1日晚攻陷凡尔登,消息传到巴黎,一时人心惶惶,很多人跑到巴黎各监狱,滥杀了1100人左右,史称“九月屠杀”。
③共和国的建立和恐怖(1792年9月—1795年7月)
雅各宾派(山岳派):1792年9月20日由普选产生的国民公会开幕,其内部存在者三个派别:吉伦特派仍一时处于上风,但这时该派已经相对比较温和;人数最多的是中间派,又称“沼泽派”或“平原派”;比较激进的是雅各宾派,又称“山岳派”,代表人物有罗伯斯比尔、丹东、马拉、德穆兰、圣鞠斯特等。1793年5月31日,巴黎民众再度革命、清洗国民公会中的吉伦特派之后,雅各宾派成为革命的领导者。雅各宾派成员都比较激进,他们得到巴黎革命群众的支持。但是,他们基本上都是资产者,是国有财产出售的受益人,所以都捍卫私有财产和自由经济,在推进革命激进化的同时并不完全接受革命民众——无套裤汉的革命要求。
罗伯斯比尔:国民公会时期特别是在1793年成为雅各宾派的化身。革命前是律师,1789年被选为三级会议的第三等级代表,在制宪议会中扮演的角色并不重要。立法议会时期鼓动推进民主,但反对战争。国民公会时期成为山岳派的领袖。罗伯斯比尔本人非常廉洁,被称为不可腐蚀者。他对卢梭思想进行了自己的解释,认为共和国应当以公民的美德为基础。他推进了革命的激进化并发起了恐怖。
无套裤汉:当时巴黎革命群众的自称,因为他们穿属于工人服装的长裤,而不着中产阶级和贵族穿的套裤。他们是前工业社会的工人阶层,有店员、小店主、工匠等。他们渴望社会平等,要求控制价格,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倡直接民主,活跃在巴黎各区的俱乐部和集会当中,是一支强大的民众革命力量。
忿激派:8月10日革命之后,物价特别是面包的价格居高不下,群众要求限价。其中最为激进的一批革命者被称为忿激派,代表人物是雅克•卢。雅克•卢提倡采取恐怖措施打击投机商人,同时推行国家统管经济,限制物价,以此解决粮食供应问题。
旺代叛乱:1793年3月,在西部旺代省发生大规模的农民叛乱,抵制革命,反对共和国。叛乱的起因是,1793年2月为了扭转战争的不利局面,国民公会下令征募30万人入伍。这一强制征兵令激起旺代农民的叛乱,同时反抗派教士、流亡的王党和贵族的代表及英国人的鼓动也起了很大作用。共和国对叛乱予以了血腥镇压,1793年底结束叛乱。
恐怖:1793年夏天法国面临严峻的军事和政治形势。对外战争中,法国在各条战线上连连失败,国内的旺代叛乱和联邦派叛乱也有蔓延之势。巴黎民众在9月4、5日举行武装示威,冲击国民公会,迫使国民公会把“恐怖”提上日程。恐怖的主要内容有:建立以公安委员会为核心的革命政府,向地方和军队派出代表加强对地方政府和军队的控制;颁布嫌疑犯法令,简化审判程序,强化革命法庭,设置断头台,镇压所有被怀疑为反革命的嫌疑人,结果导致大规模的滥杀。1793年底法国内外形势全面好转,但恐怖于1794年继续深入,罗伯斯比尔分别于3月和4月镇压埃贝尔派和丹东派。6月10日(共和二年牡月22日)颁布牡月发令,把恐怖推向高潮,导致1794年6月的所谓大恐怖。恐怖首先是对法国军事、政治、经济危机所造成的紧急形势的一种反应,但在更深层次上,则是1789年以后形成的革命政治文化演变的结果,同时革命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是恐怖的重要动力。
热月政变:1794年6月,国民公会的很多代表感到了恐怖的推进对他们所构成的威胁,不堪忍受罗伯斯比尔的血腥专制,于1794年7月27日发动政变,推翻罗伯斯比尔的统治,并在次日将他和库通、圣鞠斯特送上断头台,结束了恐怖并终止了革命的激进时期。
④督政府统治时期 (1795年7月—1799年11月)
督政府和热月党:热月政变后建立的政府称为督政府。在督政府中处于支配地位的政治力量被称为热月党。热月党并非一个党派,而是反对罗伯斯比尔的各派人物的联合,因共同参与了热月政变而被称为热月党。热月党人都是资产者,所以督政府的社会基础非常狭窄。热月党都是共和派,大多数都是投票赞成处死路易十六的“弑君派”。因此他们的政策首先是打击反革命派,防止王党复辟的努力。同时他们试图扼制仍然非常活跃的民众革命力量。因此,热月党人同时打击左右派,试图在左右之间维持一条中间道路,他们的政策被称为“秋千政策”。督政府一直得不到民众的广泛支持,该时期政治秩序非常不稳定,经常发生各种起义和政变。人心思定,希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恢复社会秩序,这为拿破仑•波拿巴发动政变、建立个人专制做了准备。
雾月政变:1799年11月10日,波拿巴调动军队在圣克卢遣散了五百人院,发动军事政变,结束了督政府统治时期,大革命也落下帷幕。从此进入拿破仑时代。
大革命的意义和影响
①结束了旧制度的等级制度,创造了现代国家;
②革命传播了人权、自由、平等、民主、政治参与等观念,成为现代世界的理想,开辟了新时代;
③大革命民主政治的实践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其革命政治文化深刻影响了现代革命传统。恐怖与革命的政治斗争及政治文化的深刻关联揭示了民主政治的潜在问题;
④革命的经济后果并不突出,并没有显著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国大革命首先是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而非经济革命。
拿破仑帝国:执政府时期(1799-1804)
①制定宪法(共和八年),结束革命。宪法的主要内容:取消人民主权,制造一个显贵社会;第一执政大权独揽;地方行政体现中央集权原则;削弱革命的哲学基础,使革命离开抽象的权利原则而成为现实生活(人权宣言未载入宪法),从而结束革命。
②内政:调和旧制度与大革命
通过秘密政治警察和完善的中央集权行政制度;
安抚并拉拢旧制度势力,与天主教会和解;《教务专约》:承认天主教是法国大多数人的宗教。教皇有权任免法国主教,但需经过波拿巴同意。公民完全的宗教活动自由,譬如游行。重新开放神学院。十一税永不恢复,教皇同意不再追究十一税和教会财产等。教皇不可威胁宗教宽容。神职人员由国家支付薪水。
继承旧制度和革命遗产,创造现代国家。建立理性化的财政系统,统一司法体系。
《民法典》:1804年制定。规定财产权和有产者的相互关系是这部法典的主要目的。确立了绝对的个人所有权,肯定了农民和资产阶级剥夺、购买教会和贵族的土地和财产的合法性。确认了大革命的社会成果。确立了法律平等,共同的社会权利。制定了契约、债务、租赁、股份公司等方面的法律,为现代商业社会提供了法律屏障。民法典最集中地体现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的连续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密切联系。
海悦 2007-07-24 02:10
拿破仑帝国的兴衰和拿破仑时代的欧洲
①法帝国的形成
几次战役:
特拉法加(西班牙海港)海战:1805年10月21日,法国海军大败于纳尔逊指挥的英国海军,从此英国海军使英国获得了一个世纪的海上霸权。
奥斯特里茨战役:1805年12月2日,击败俄奥联军。拿破仑最为传奇的战役。
帝国的构成:法帝国;依附国;盟国
②革命的传播
拿破仑在建立帝国的同时也促成了革命的传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推行宪法和法治改革,推行民法典;打破封建体系;打击天主教会势力,提倡宗教宽容;
赋予个人社会权利和自由;理性化的行政和财政管理。
③大陆体系:拿破仑为了对付无法用武力征服的英格兰,对大陆加强控制,禁止英货和其他地区经过英国向欧洲的出口产品。拿破仑希望以此导致英国产品滞销,出现经济危机甚至引起革命。1806年在取得对普鲁士的胜利之后的柏林协议中,禁止法国及盟国和占领国的一切对英国的贸易,开始建立大陆体系。但最终失败。
④拿破仑时期欧洲民族主义的兴起:各国对拿破仑和法国军队的抵抗激发了各民族的民族运动。这些运动有强烈的反法色彩,推动了各民族对自身政治和文化的反思,促进了民族认同和民族国家的建构,开启了19世纪蔚为大观的民族主义运动。
⑤普鲁士改革
1806年耶拿战役的失败导致普鲁士崩溃,引发了改革。
军事改革:由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泽瑙发动,打破军队中的等级限制,任人唯贤,激发士兵的爱国热情。
国家重建和政治改革。由斯泰因及其继任者哈登堡发动,包括社会结构和城市改革以及农奴制改革。社会结构和城市改革:斯泰因开始打破德国僵化的等级社会结构,财富在不同等级之间可以交换流通。资产者可以购买土地,并担任军官。市民在城市中获得更多的自治权,开始具备公民意识和参与意识。农奴制改革:斯泰因的1807年法令只是部分地废除了农奴制,它使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不再属于领主的世袭财产。他们有权迁移、结婚、从事商品生产买卖而无需得到领主的同意。然而,如果他们留在土地上,他们仍然不得不为领主的土地提供各种服务和劳动。他们可以得到一小块私人土地,但不得不缴税。
普鲁士改革强化了普鲁士现代民族国家的建设。
⑥拿破仑帝国的倾覆
俄国战役和莱比锡会战:1810年拿破仑纠集多国联军入侵退出大陆体系的俄国,结果在莫斯科遭遇大火,最终惨败而归。1813年10月反法联军和法军在莱比锡会战,联军32万人对法军16万人,法军大败。此战被德国人称为民族之战。
维也纳会议(见下文近代国际关系部分)
百日政变:1815年3月1日,已被流放到厄尔巴岛的拿破仑突然登陆法国,受到军民的热烈拥护,3月20日回到巴黎,路易十八逃走,拿破仑恢复帝国,但6月16日至18日于滑铁卢败于欧洲联军。6月22日再次退位。
拿破仑扩张的地缘政治后果
①英国霸权的兴起;
②普鲁士的兴起,德国、意大利统一的前奏;
③俄国西进,更深地卷入欧洲事务。
拿破仑和大革命的关系:
①大革命确立了社会、法律面前的平等权利和现代财产权,拿破仑捍卫了这些权利;
②大革命激发了民族光荣和民族骄傲,拿破仑捍卫了这一光荣;
③大革命完成了旧制度开启的创造现代国家的进程,拿破仑继续并强化了这一进程;
④大革命从追求政治自由开始,但破坏了民众对政治自由的热爱。拿破仑完成了对政治自由的践踏,继续了旧制度的开明专制,既背弃又继续了革命。这为19世纪法国的政治斗争埋下了伏笔。
海悦 2007-07-24 02:10
(6)欧洲1848年革命
1848年法国革命
①二月革命:七月王朝末期,自由派要求扩大选举权,经常发起宴会运动以争取支持。1848年2月22日他们又准备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宴会运动,但政府于2月21日予以禁止,结果引发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②六月革命:第二共和国建立以后,政府建立国家工场安置失业工人。但国家无法长期维持国家工场,制宪议会决定将其解散,工人反对,于6月24日到26日发动起义。政府实行军事管制,卡芬雅克将军临时掌权,镇压了六月革命
③路易•波拿巴:拿破仑的侄子。在1848年12月的总统选举中,利用法国人特别是农民对拿破仑的崇拜,当选为总统。由于1848年宪法规定总统不得连任,波拿巴不断打击议会,谋求连任,最终于1851年12月2日发动政变,连任总统。次年称帝,为拿破仑三世,建立第二帝国。在第二帝国时期,法国开始了迅速的工业化变革,经济取得了很大发展。在政治上,路易•波拿巴最初实行专制,后来逐渐开放,使第二帝国由专制帝国向自由帝国转变。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路易•波拿巴被俘,第二帝国结束。
中欧和意大利的民族革命
①三月革命
维也纳革命:受巴黎二月革命的影响和匈牙利民族运动的冲击,1848年3月13日工人和士兵开始在维也纳修筑街垒,攻打帝国宫。梅特涅政府目瞪口呆,他本人辞职逃跑到英国。皇帝斐迪南被迫让步,宣布制定宪法。
德国革命:1848年3月15日柏林骚乱。普鲁士国王腓特列•威廉四世允诺颁布宪法,组织新内阁。邻近法国的南部邦国,如巴登、黑森、符滕堡等发生革命,德国其他的小邦国政府纷纷垮台。
意大利革命:在米兰,1848年3月18日到22日之间,民众驱逐了奥地利驻军。威尼斯宣布独立。托斯卡纳也驱逐了其大公而宣布成立共和国。撒丁王国国王查理•阿尔伯特颁布宪法,并借机对奥地利宣战,试图占领伦巴第、威尼斯。意大利各地包括教皇国都有民众组织军队,构成全意大利的抗奥民族战争。
但反革命从1848年6月以后开始反扑,到年底革命普遍失败,1849年虽有短暂的革命回潮,但最终被镇压下去。
②法兰克福议会
1848年3月德国各邦国爆发革命后,由各邦国代表组成的全德国民议会于1848年5月到1848年9月在法兰克福召开,史称法兰克福议会。议会力图以自由主义宪政统一德国,保护公民的个人权利,建立自由选举的议会,政府对议会负责。但议会的努力最终失败,首先因为议会代表虽然在道义上代表人民,但在政治上毫无权力。议会没有权力,只能依赖那些它要取代的邦国政府。其次,议会代表多为资产者自由派,和民众互相猜疑,得不到民众的支持。此外,各方代表在民族问题上发生分歧,就建立小德意志还是大德意志问题不能取得一致意见。法兰克福议会的失败意味着无法以自由主义的努力统一德国,这为以后普鲁士通过战争统一德国埋下了伏笔。
(7)美国内战
南北对立局面的形成
十九世纪上半期的美国疆土不断扩张,人口和移民不断增长,北方和南方日渐对立,对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经济和经济政策的对立:工业革命使得南方成为英国的经济伙伴,为英国的棉纺业提供原棉。南方几乎没有什么制造业,需要英国的工业品,因此提倡自由贸易。北方则发展工业,他们则希望采取贸易保护政策,避免英国的竞争。
②奴隶制问题上的对立:南方发展了依靠奴隶劳动的种植园经济,依赖奴隶制。北方则希望废除奴隶制以获得更多的自由劳动力。北部和西部的政治家和人权人士从人权角度要求废除奴隶制。
③在西部新开发领土建州问题上的冲突:西进运动中,南部种植园主阶层希望在西部开辟新的种植园经济,希望新建州为蓄奴州。而北部农民和工厂主则希望发展农场,建设工厂,修建铁路,要求在新建州中禁止奴隶制。
对立过程
①1820年密苏里妥协案:在路易斯安那领地建立蓄奴州还是自由州上产生矛盾。1820年达成密苏里妥协案。当时从马萨诸塞分离出来的缅因州成为自由洲,密苏里州作为蓄奴州。国会以北纬36度30分为界对余下的路易斯安那领土进行划分,北边禁止实行奴隶制,但允许逃奴法的实施。
1850年妥协案:在加利福尼亚建州问题上达成妥协。
②内布拉斯加—堪萨斯法案:规定新州的奴隶制问题由当地居民自决,这实际上取消了1820年密苏里妥协案,南北矛盾激化。
③林肯—道格拉斯辩论:1858年8-10月,林肯代表共和党、道格拉斯代表民主党在竞选参议员时就联邦领地上的奴隶制展开辩论。辩论前,林肯发表著名的“裂屋”演讲:一所开裂的房屋是站不住的,美国不可能处于半自由、半奴隶的分裂状态。林肯以绝对的自然权利批驳道格拉斯相对主义的人民主权。道格拉斯认为,在白人与黑人之间存在天生的不平等,把平等给予天生不平等的人是荒谬的。林肯则强调,没有人足够好,以至可以不经他人同意就统治他人。林肯没有赢得1858年的参议员选举,但被认为是共和党内最优秀的政治。
内战的爆发和进程
①《宅地法》:一切忠于联邦的成年人交付10美元登记费,即可在西部领取160英亩土地,耕种5年后就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此法案鼓动了劳动者的参战热情。
②《解放法案》:1863年林肯颁布,规定所有生活在那些仍继续与联邦军队对抗之南方各州的黑奴获得永久的自由。由此,美国内战从保护联邦的战争转变为捍卫人权的战争,是对美国革命的完成。
内战结果的宪政体现
宪法13条修正案在全国范围内明确废除奴隶制。1866年通过《公民权利法案》保证该修正案的实施,规定所有公民无论肤色种族都享有的权利(经济社会和法律权利),并以宪法第14条修正案的方式确立。15条修正案确立了公民的选举权利。
内战的意义
①把美国变成了一个具有统一主权、统一政治制度、统一政治原则的民族国家,美国立国的自由民主原则得到了捍卫;
②确立了天赋人权的法则;
③联邦在行政社会管理方面的权力加强,如货币管理,国家扶持教育,资助建设,管理关税,组建银行系统等;
④推动了北方工业的发展。
海悦 2007-07-24 02:11
(8)俄国农奴制改革
改革的动因
①克里米亚战争:1854年到1856年,俄国由于侵犯奥斯曼帝国而与英法发生利益冲突,在克里米亚半岛发生的战争,俄国战败。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俄国的虚弱,迫使其开始改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1855—1881)看到西欧的强大,于是一定程度上按照西欧模式开始改革。
②改革前农奴制的情况:俄国人口中的大多数是农奴。农奴被主人拥有,一部分为主人在田地里或在工场作坊里义务劳动;其他人相对自由一些,可以作为艺人或工匠,甚至到城市里工作,但他们必须向领主缴纳一定费用,在领主需要的时候必须回去为领主效劳。领主对农奴实行家长制统治。在农奴制下,农奴没有工作热情,效率低下,也不是好士兵。
1861年开始改革,废除农奴制
①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成为国家的臣民:领主和乡绅不能再在司法上控制农奴,也不能强迫他们进行义务劳动。
②赎得份地:农民必须为地主服役或交纳代役租,直到付清赎买土地的赎金。要在49年内连利偿还。
③村社制度:农民获得了土地,但不是西欧意义上的个人所有,赎买的土地成为村社的集体财产。村社为政府收缴赎金,如果农民不能付赎金,村社有权要求强制劳动,可以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对一些土地进行重新分配,管理生产。村社成为管理、控制农民的一种方式,在租税、治安、救济甚至司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他一系列改革
①法制改革:农奴制改革取消了领主的司法权力,需要建立地方司法体系。1864年的法令减轻了司法判决的专断,审判公开化,诉讼当事人可以自己选择律师。在理论上取消了司法事务上的阶级差异。建立职业的司法人员系统,使之避免行政部门施加的压力。
②开始建立初步的地方自治:1864年的法令建立了省和地方自治会议及其执行机关地方自治局,由这些机构管理教育、医疗、交通、福利、粮食供应等事务。培养参与管理这些事务之人的公共品德。
农奴制改革和其他一系列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向现代国家的转变。
(9)日本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前日本的社会政治状况:从锁国到被迫开放
倒幕运动:幕藩体制下的种种矛盾,特别是在大名和幕府将军之间的矛盾以及武士对将军和大名的不满。开关加剧了各种矛盾,幕府无能,大名们抬出天皇进行反幕活动。倒幕运动历经曲折,最终于1868年彻底推翻了统治日本长达265年的德川幕府。
明治维新
1867年15岁的天皇睦仁继位,朝名明治。明知政府开始改革,是为明治维新。改革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废藩置县(1871年):从神政绝对主义向开明专制。接受洋学的启蒙,编撰法典、制定学制、征兵,改革地税。把全国化为三府72县。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②废除封建身份制、取消武士特权:确定皇族、华族(诸侯、公卿)、士族(武士)、平民,实现形式上的四民平等。取消了武士攻击平民、垄断军权的权力。建立某种法律面前的平等。以普鲁士军队为模式建立军队,武士成为军官。模仿英国海军建立海军。
③土地改革:废除幕藩的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农民(自耕农和新地主)成为合法的土地所有者。
④殖兴产业,发展经济:建立大工业,工业化,建立工厂。建立中央财政金融系统。
⑤文明开化,发展教育:取消了以儒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建立包括初等教育、高等教育和实业教育的西式教育体系。在文化和生活上提倡某种自由和个人主义。
明治维新的意义及成功原因
①明治维新是为应付西欧的冲击而出现的民族革命与国民的形成,短时期内实现现代化和西化,成为一个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②维新成功的原因:把革命精神和传统主义的忠诚结合在一起。用恢复更加古老的传统推翻幕府,这种古老的传统由于长期被孤立,较能免于牵涉到特权统治阶级的既得利益。以日本的原始神道教和古老的民族体制的名义进行改革。改革的同时,强化神道教和对天皇的崇拜,以天皇和神道教作为凝聚民族的象征。
海悦 2007-07-24 02:12
(10)德国统一
德国统一的背景
法兰克福议会的失败意味着以自由主义改革统一的道路走不通,从而使得很多德国人意识到强力的重要性。1850年以后,德国经济发展迅速。1834年,普鲁士主导的德意志关税同盟的创立,促进了经济统一。德国城市发展迅速,相互之间的联系也更为密切。普鲁士逐渐超越了奥地利,担负起德国统一的重担。
俾斯麦(1815—1898)
出身于勃兰登堡的贵族世家,是强硬派容克代表人物。鄙视中产阶级。同时敢于挑战容克。提出通过战争,以铁和血完成统一,号称“铁血宰相”。在政治上刚柔并济。1861年议会否决预算,政府和议会之间形成僵局,而宪法中没有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产生宪法纠纷。俾斯麦无视议会征税,从而强行解决宪法问题。俾斯麦一方面抵制自由派的批评,强调宪法不能削弱国家权威,但同时也认识到现代政治的变化,看到公民投票和议会制的必要性。
德国统一的进程
①对丹麦战争:1864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对丹麦发动战争,兼并石勒苏益格。
②对奥地利战争:1866年奥地利和一些邦国对普鲁士开战,普鲁士获胜,兼并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施泰因、汉诺威、法兰克福、黑森、拿骚。1867年组建北德意志联邦,普鲁士主导。奥地利、巴伐利亚、巴登、符滕堡被排除在外。
③普法战争:1870年7月法国对普鲁士宣战,但很快战败。靠近法国的小邦国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黑森-达姆斯塔德并入德国,同时从法国割去阿尔萨斯、洛林。
④1871年德意志帝国: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帝国在凡尔塞宣布成立。普鲁士国王成为德意志皇帝。通过普选建立制宪议会。
德国统一的影响
德国的统一改变了欧洲的格局,德国成为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1870年工业化迅速推进。德国民族主义膨胀,采取扩张政策,最终促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1)19世纪后半叶英、美、法、德、日等国的政制法律制度与社会政策
19世纪后半叶,资本主义世界在政治上出现许多新的发展趋势,诸如行政权力不断膨胀,国家机器日益强化,政府结构更加完善,政治民主进一步扩大,两党政治正式形成,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开始从欧美向亚洲扩散等。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国家主要采取社会立法的形式,在社会领域内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这意味着国家从原来自由放任政策过渡到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
英国议会改革
①1832年议会改革
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很多衰败选邑,当时的下议院在其500年的历史上是最缺乏代表性的。1832年辉格党发起改革。(1)增加了选举人的数量,使选举人从50万增加到81万3千;(2)选举人按地区和阶层再分配。56个小镇被取消,其居民参加郡的选举。其他的一些镇只能派一个代表而不是两个到议会。这样安排出来的143个席位分配给了新的工业城市,中产阶级获得了选举权。1832年改革是民主和自由主义在英国的重大突破。
②1867年议会改革
1832年议会改革后,民众要求继续推进改革。1867年保守派狄斯雷利内阁最终通过改革。降低选民财产资格,城镇的房产所有者和每年交房租10英镑以上的房客拥有选举权,很多工人获得选举权,选民人数增加,从140万人增加到250万人左右。取消9个衰败选邑,把33个低于10 000人之城镇的席位从2个减到1个,调整后获得45个席位,分配一个给一些从未得到席位的市镇或给一些重要的工业城市增加席位。
③1884年议会改革
格拉斯顿第二届内阁发起。扩大了农村地区的选民范围。年缴纳房租达10英镑以上、居住期达一年以上,或者自己拥有的土地或租佃的土地年产值为10英镑以上者都有选举权。选民范围再度扩大,增加了二百万选民,主要在农村地区,达到450万,四分之三的成年男子获得选举权。直到1918年,21岁以上的男子都获得了选举权,30岁以上的妇女也获得了选举权。
④十九世纪英国议会改革的意义:英国通过渐进改革的方式扩大了民主,避免了激进的革命,体现了民主的重大政治意义。
⑤自由党和保守党也推动了一系列社会和劳工立法,如1875年的《公共卫生法》、1909年的《住房与城市规划法》、1911年的《国家保险法》等,改善了英国民众特别是工人阶层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美国的两党制与政治民主
内战后的十九世纪下半叶,美国经济迅速发展。政治上形成稳定的两党制,共和党主要代表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党则代表种植园主、南方的工业界等。两党互相制衡,能够使各种政治意见得到表达,并能够以适当的方式解决分歧以达成妥协,从而使美国的民主以比较稳定的方式发展,也保证了国家的稳定发展。譬如在币制问题上,共和党主张采用金本位制,民主党则坚持自由铸币和增发纸币。但后来民主党认识到金本位是大势所趋,就采用了共和党一向坚持的金本位制。在关税问题上,共和党坚持高关税政策,民主党则反对,但两党最终就保护关税政策达成一致。在垄断问题上,两党同样就反托拉斯法达成了协议。
海悦 2007-07-24 02:13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①共和国的初步确立
第二帝国崩溃后,法国建立了第三共和国。最初共和国并不稳定,在国民议会中君主派占优势。后来共和派对巴黎公社的镇压使法国人看到共和派是反对激进派的,共和派得到了更多的支持。梯也尔的一系列政策使法国人看到共和国是有效率的并带来和平的。君主派复辟的企图未能成功,共和国最终于1875年确立。
②共和政府遇到的挑战和危机
布朗热危机:共和国建立以后,法国要求对德复仇的民族复仇主义者势力增强。1886年布朗热将军(原驻突尼斯占领军司令)任军政部长,通过种种行动塑造自己民族主义者的形象,在民众中很受欢迎。波拿巴主义者和君主主义者企图利用布朗热实现复辟。1886年到1889年,布朗热将军聚集了一批波拿巴主义者、君主主义者(正统派)、贵族、试图向德国复仇的激进共和派以及不满的工人。布朗热一度试图发动政变以建立个人专制统治,这导致共和国的危机。布朗热最终失败。
德雷福斯案件:德雷福斯上尉,法军总参谋部的尉官,犹太人,被军事法庭判以叛国罪(被指控将秘密军事文件泄漏给德国驻法国使馆武官),并被流放到圭亚那魔鬼岛。但最终有证据表明他是无辜的,真正的罪犯是艾斯特拉齐,一个赌债缠身的人。军方却拒绝重审此案,拒绝认错。亨利上校甚至伪造文件证明德雷福斯有罪。同时,反犹主义者、正统派、保守派、军国主义者反对重审德雷福斯案,认为损害军队的名誉是不爱国的表现,是对民族的侮辱,同时攻击共和政体,甚至企图发动政变推翻共和制度。主要由共和派、社会主义者组成的德雷福斯派则坚决支持德雷福斯,相信正义。左拉也于1898年打击这些保守的反共和派。国家限于分裂。1899年,瓦尔德克•卢梭出任总理,打击民族沙文主义者。1899年德雷福斯得到赦免,1906年被判完全无罪。
共和制经过这一系列的挑战趋于稳定。
德国的政治斗争和社会政策
19世纪70年代,俾斯麦采取一系列经济和法律措施巩固帝国。
①文化斗争:德国的天主教徒(特别在南方邦国中,天主教势力比较强大)组建了强大的中央党,捍卫天主教会的利益,支持罗马教会。罗马教会则要求所有天主教徒在道德和信仰问题上接受教皇的权威。这对德国刚刚获得的统一构成威胁。1871年俾斯麦发动针对天主教会的文化斗争,自由派拥护。德国自由主义者也拒绝教会对公共和私人生活的干预。帝国颁布法令限制天主教的活动和他们对教育的干预,耶稣会被驱逐,很多天主教主教被逮捕或流亡。文化斗争进行7年之后逐渐停止。
②打击社会主义运动:俾斯麦厌恶巴黎公社,认为社会主义意味着无政府,社会主义的共和主义倾向在一个君主制国家里可能制造革命。当时有人试图刺杀皇帝,俾斯麦以此为借口颁布反社会主义法即非常法(《镇压社会民主党危害社会治安法令》),从1878到1890年禁止社会主义者集会,取缔社会主义报纸。他同时拉拢工人,试图诱使其放弃社会主义。他让工人相信他和帝国而不是马克思和社会主义者才能保护他们的利益。19世纪80年代,德国颁布了一系列社会立法,如1883年的《疾病保险法》、1884年的《意外工伤保险法》和1889年的《老年及残疾人保险法》等。国家在医疗、工作事故、老年生活等方面给工人保障。德国在社会立法方面要比英国、法国和美国更发达。
日本现代政治的萌芽
①政党政治的开端: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自由民权运动继续发展,明治政府作出了让步。1881年,天皇颁布诏书,允诺1890年前召开国会颁布宪法。自由民权人士于1881年成立了自由党,该党比较激进。较为温和的民权派组成立宪改进党,此外还有持政府立场的比较保守的立宪帝政党。三党的形成是日本政党政治的开端。但自由民权运动最终失败
②《大日本帝国宪法》:1889年天皇颁布,宪法赋予天皇以立法、行政、司法、军事大权,但规定天皇应当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建立帝国议会作为立法机构,议会由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宪法赋予很少一部分成年男子以选举权。规定了在法律保护范围内保护臣民的迁徙、信仰、言论、著作、出版、结社、集会等自由权利。
宪法标志着日本初步建立起立宪君主制,符合现代社会发展方向,但仍然保留了强烈的专制特征。
海悦 2007-07-24 02:13
(12)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工业文明(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方面有重复的地方)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开始,以电力为主要能源,从此世界进入电器时代,电力工业迅速发展。这次工业革命的另一大技术突破是内燃机的发明和运用,推动了交通的革命性变革。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对石油的开采。化学工业有了很大发展,出现实验室,制造出从调味品到肥料和炸药等各种新产品。有了炸药,可以修筑隧道,从而开掘了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此外还有人造纤维、人造丝的发明。电力带来了照明上的变化。通讯也发生了革命,19世纪70年代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图片传播和收音机也开始初步成型。1902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穿越大洋的无线电电报。炼钢技术的提高。发明了炼铝和其他金属的技术。铁路公里数增加。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各国的体现
美国发展最为迅速,从1859年到1909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增加了6倍。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工业化基本完成,由农业国转变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
德国工业发展也相当迅速,增长速度仅次于美国,工业生产总指数从1870年到1913年增加近5倍。德国重工业的发展尤其显著。
英国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从1870年到1913年工业产值只增加了近一倍。
法国的发展也相对缓慢,从1870年到1913年工业产值增长了将近两倍,重工业发展相对较快。
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其特点和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先决条件,除了资产阶级在欧美各国确立自己的统治,并使资本主义生产力有较大发展之外,还与自然科学的巨大突破分不开。自然科学的新突破,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所要求的新技术革命准备了条件。它从19世纪的60—70年代开始,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基本完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征是电力的广泛应用。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制成了发电机,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随后一系列以电力为基础的发明不断出现,如电灯、电话、电报、电车等。电力广泛应用,不仅提供了一种廉价的能源,而且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产业的诞生。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一些新的特点:
①首先,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许多技术上的发明都是一些很少科学理论知识的工匠依据实践的经验而取得的成果。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新的科学技术的影响。在19世纪里,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带动了相应的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更大的成果。
②其次,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都是在英国发明的。就世界范围来看则是以英国为中心,通过新技术的逐步传播来带动后进国家,其发展进程缓慢而不平衡。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是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工业革命一开始就超出一国的范围,而具有更广泛的规模,发展的进程也比较迅速。
③最后,第二次工业革命于19世纪60—70年代开始时,除英国、美国北部和法国已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外,其他国家有的正处于它的高潮期,如美国的南部、德国和俄国;有的则刚刚起步,如远东的日本和中国。因此,对一些后进的国家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以德国为例,它一方面积极地吸收、消化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另一方面又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因而发展的速度异常迅速。起步更晚的日本,则同时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在短期内就取得跳跃式的发展。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重工业成为欧美国家的主导,使生产规模更大,引起了生产管理的革命,也为垄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工业革命形成的工业文明的特点:
①促成了新工业群的出现,如电力工业、电器工业、化学工业、石油业、汽车工业,同时通过技术变革改造了旧工业部门如钢铁工业;
②导致大规模企业的出现,适应大企业规模要求的股份公司在19世纪最后30年得到了很大发展,而垄断组织也逐渐出现并壮大;
③在生产管理方面引起重大变革,企业开始注重发展科学化的现代管理方式,如美国的泰罗制和福特制;
④初步创造出世界经济体系:欧洲资本向全世界输出,建立了金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开始形成世界市场。
海悦 2007-07-24 02:14
(13)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进入高速发展时期。1850-1870年的20年,世界工业生产增加了一倍多,而1870-1900年的30年间,增加了近两倍,20世纪初13年又增加了60%。但是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后期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增长率上明显高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必然要引起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急剧变化,1870年,英国在世界工业中居第一位,19世纪80年代美国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1900-1910年间,德国有超过英国局势接地二位。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在1870—1900年间,资本主义生产的迅速发展,生产的集中,促使资本主义经济结构中出现了新的现象——垄断组织。早在19世纪70年代欧美诸国便出现了最初的垄断组织。19世纪晚期的几次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引起许多基础薄弱的企业的倒闭,加速了垄断组织的形成。到19世纪末,英、美、法、德诸国的冶金、海运、铁路、化学、电气工业等部门,绝大部分的生产都已集中在几十个大企业中,并在它们之间建立了联合组织。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在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发展起来,成为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资本主义正式进入垄断阶段。
垄断组织,一般是指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独占生产和市场,以攫取高额利润而联合组成的垄断经济同盟。垄断组织有多种形式,如卡特尔是生产同类商品的大企业通过签订关于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生产规模等协定建立的垄断组织;辛迪加是同一生产部门的少数大企业通过签订统一销售商品和采购原料的协定建立的垄断组织;托拉斯是由若干生产同类商品的大企业或者产品有密切关系的大企业合并组成的垄断组织;康采恩是共同依赖某一大金融集团的不同经济部门的大企业、大公司和银行合并组成的垄断组织。由于各国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有很大差异。美国的垄断组织主要采取托拉斯的形式,德国的垄断组织采取的是卡特尔形式,俄国的则是辛迪加。
垄断组织作为独占生产和市场的经济联合体,必然有其停滞和腐朽的一面,但是垄断组织意味着高度社会化的超大型企业集团,它也有其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面。它的积极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就客观的条件和影响而言,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产生后又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其次,从主观的动机来看,建立垄断组织的目的,自然是为了独占生产和市场,以攫取高额利润。但这也是为了“调节生产”,以适应市场的变化。最后,垄断组织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具有更为有利的条件。
(14)列强瓜分非洲和世界殖民主义体系的形成
19世纪50-60年,随着欧美各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和一些相应的资产阶级的改革和革命,资本主义的力量大大加强。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进行的还有其殖民扩张活动。资本主义国家在征服过程中,既给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又使若干国家从封建制度过渡到资本主义制度,这样通过若干国家从封建制度过渡到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列强对世界各地大片土地的征服这两条基本途径,全世界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的浪潮。也就是说,到19世纪70年代,欧洲文明已经扩展到整个世界。全世界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浪潮,一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瓜分非洲
西方国家在向垄断过渡并进入帝国主义的过程中,加紧了向亚非拉各国的殖民扩张。他们在征服过程中既给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又将资本主义的因素带到了被征服的地区。19世纪70年代起,资本主义列强掀起了掠夺殖民地、瓜分世界领土的新浪潮。仅二三十年,亚非拉各国就被瓜分殆尽。
对非洲的瓜分是这一时期列强扩张的突出表现。早在近代初期,西方殖民者已在非洲建立了殖民地。进入19世纪后,侵占非洲土地活动加强,但主要在沿海地区。到1876年,殖民者大约占了非洲10.8%的土地。70年代苏伊士运河通航,西非和南非新的金矿和钻石产地的发现,以及许多新的经济作物种植的成功,大大提高了非洲在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列强掀起了争夺非洲和瓜分非洲的狂潮,英国制订了北起开罗、南至开普敦的纵贯非洲大陆的殖民帝国计划,即“二C计划”。法国提出了建立一个西起塞内加尔、东到索马里的横贯非洲大陆的殖民帝国计划,即“二S计划”。德国则计划沿赤道非洲两侧,建立一个从大西洋到印度洋的德属赤道非洲殖民帝国。此外,意大利、比利时也夺去了一些殖民地,列强争夺非洲的斗争更趋尖锐和复杂。
柏林会议
为解决各国争夺刚果的矛盾和其他问题,1884年11月—1885年2 月,召开了有英、法、德、比、葡、美、俄等15国参加的柏林会议。与会国经过激烈争吵,达成协议。承认利奥波德二世以个人名义占有刚果河流域,称刚果自由邦,刚果河流域实行自由贸易和自由通航,尼日尔河自由通航,今后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以“实际有效占领”为准,并通知缔约国。柏林会议是列强瓜分非洲的第一次会议,成为列强疯狂争夺非洲的新起点。在此基础上,终于形成了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殖民主义体系。
柏林会议后,在对非洲的侵略和分割上最激烈的是英、法、德三国。到1914年,除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保持独立外,整个非洲已经被列强瓜分完毕。当时,各国在非洲占有的领土面积(平方英里)如下:法国408.69万,英国370.14万,德国91万,比利时90万,葡萄牙78.75万,意大利60万,西班牙8万。
海悦 2007-07-24 02:14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列强瓜分亚洲、争夺拉丁美洲的活动也大大加强。19世纪70年代以前,亚洲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印度、锡兰等国先后沦为殖民地。越南、缅甸等国的部分地区被侵占,而中国、伊朗等一些古老的帝国被迫走上了半殖民道路。进入70年代后,西方列强加紧了对亚洲尚未被瓜分的48.5%的土地的争夺,西亚、东南亚是竞争的重点。英国、法国是主角。
19世纪初期拉丁美洲各国独立后,它们的政权基本上都掌握在大地主手里,大土地所有制得到继续发展,整个19世纪,拉丁美洲各国大土地所有者兼并的土地相当于前3个世纪的总和。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引起了拉丁美洲各国愈来愈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政治上,拉丁美洲各国建立了军事独裁制度,即考迪罗制度。
19世纪30年代后,英国和美国开始在拉美扩张。1833年英国以武力强占了马尔维纳斯群岛,改称福克兰群岛。1862年又把洪都拉斯的一部分领土宣布为英国殖民地。美国则利用同拉丁美洲近邻的关系,加紧在拉美侵略和扩张。19世纪上半期,美国公然抢占墨西哥13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80年代,美国抛出了“泛美主义”,成立由美国控制的“美洲共和国国家联盟”。1910年改称为泛美联盟。
到19世纪末,整个世界已基本上被瓜分完毕,1900年时,非洲90.4%的领土、亚洲56.6%的领土、美洲27.2%的领土以及大洋洲的全部,都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与此同时,许多国家和地区,如拉丁美洲各国和亚洲的中国、伊朗与土耳其等,都被纳入帝国主义势力范围,不同程度地沦为半殖民地和附属国。此时,帝国主义的世界殖民主义体系最终形成,整个世界分成少数压迫民族和大多数被压迫民族。
海悦 2007-07-24 02:15
3.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
工人阶级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工业革命是在损害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者利益的情况下进行的,工人为了维护自身权利走上了斗争的道路,在斗争中,形成了阶级意识,建立了自己的组织,并从要求改善自身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发展到要求政治权利,形成独立的政治运动。英国的工业革命早于其他国家,19世纪30、40年代的宪章运动,对于其他国家的工人运动具有典型意义。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巴黎公社革命是十九世纪欧洲工人运动发展的最重要的事件。
从巴黎公社以后到20世纪初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除俄国外都没有发生过革命,社会处于和平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工人运动呈现出不同特点:首先,随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运动更广泛,更具理论性,工人政党普遍建立。其次,在和平发展环境里,不具备革命的条件。特别是由于各国自由主义改革的进行,工人普选权的获得,工人长期以来争取的政治权利大都已经得到,因此运动多数具有合法性。最后,随着大企业日益增建,工人的集中程度也不断提高。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①空想社会主义:在西欧,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就产生了比较系统的批判私有制社会、主张财产公有或对社会实行集体计划和控制的社会主义学说。社会主义学说开始是以空想形式出现的,进入19世纪后,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了一股时代思潮,出现了很多社会主义流派,并产生了社会主义的名称。最初被称作社会主义的主要是法国的圣西门、付立叶和英国的欧文所提出的主张。他们是19世纪上半期最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对资本主义进行了直接的、尖锐的批判;提出了历史发展有规律的思想,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暂时性;提出了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希望建立人人平等的幸福社会。但是他们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也找不到实现这一理想的阶级力量和途径。
②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
19世纪40年代诞生的马克思主义,是西欧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阶级斗争、思想文化和自然科学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也是马克思、恩格斯根据时代发展和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针对新的实际进行的巨大的理论改造和划时代的理论创新。
当时,英国处于工业革命的完成阶段,大工业在经济中占据了统治地位。法国和德国也开始了工业革命。在这些国家,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使它固有的生产社会性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从1825年起,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使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给劳动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种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固有矛盾的逐渐暴露,为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提供了可能。这就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创造了社会经济前提。
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创造了阶级的、政治的前提。因为它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剧烈变化,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而且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愈益猛烈。
有史以来的全部优秀文化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渊源,而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则是马克思主义主要的、直接的理论来源。
③马克思主义的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创立经过了三个阶段。
唯物史观的创立:在《神圣家族》一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1845年他们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第一部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全面地制定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这样,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以及青年黑格尔派思想的批判,形成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的萌生: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提出的劳动价值论。从这里入手,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发现了剩余价值,从而揭开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在1847年写的《哲学的贫困》和《雇佣劳动和资本》中,马克思首次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论点。
社会主义从空想向科学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1847年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举行了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恩格斯为同盟起草纲领。1848年2月,新纲领发表,这就是《共产党宣言》。它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命运。同时指出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当中的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形成。
海悦 2007-07-24 02:16
(2)第一国际
第一国际建立的历史背景
1848年革命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随着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进入了经济繁荣的年代,但却摆脱不了它的基本矛盾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的队伍迅速壮大,但是工人群众的贫困却没有多大的减轻,这就引起了各国工人的反抗。在斗争中,工人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日益提高,并出现了各行业工人的联合组织,如英国的工联伦敦理事会、德国的全德工人联合会等。
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形成的条件下,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也日益带有国际性特点。特别是在经济危机的年代,当资产阶级采用从国外招雇廉价劳动力的办法来破坏工人阶级的罢工时,工人更清楚地认识到各国无产阶级利益的一致性和加强国际团结的必要性。
马克思、恩格斯在从事理论工作的同时,也为培养无产阶级的革命骨干作了巨大的努力。他们竭尽全力在道义上、物质上帮助各国的工人领袖,并从理论上培养、提高他们。在干部问题上为建立新的无产阶级国际组织准备了条件。
第一国际的建立
1864年9月在伦敦圣马丁教堂召开了有英、法、德、意、波等国近2000名工人代表参加的声援波兰人民起义的国际性工人大会。马克思应邀出席大会并当选为主席团成员。大会通过了建立国际工人组织的决议,并决定这个组织的名称为“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马克思被选入了领导机构,为总委员会委员,负责起草了《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这就为第一国际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原则,并表明它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国际无产阶级的群众性革命组织。第一国际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标志着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大大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
海悦 2007-07-24 02:16
第一国际的活动
①促进国际无产阶级联合的斗争
国际工人协会刚一成立,便积极在各国建立支部,力争把欧美各地的工人团体团结到第一国际中来。除此之外,第一国际还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支持和参加各国工人的罢工斗争和一切进步运动。首先,国际声援和支持为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而进行的经济斗争。其次,国际也十分关心各国的民主运动,积极支持各国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政治斗争。最后,第一国际对民族解放运动也非常重视。它对波兰的民族起义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声援,对爱尔兰的民族解放运动也给以极大的关怀和支持。
②反对蒲鲁东主义、工联主义和巴枯宁主义的斗争
第一国际在领导和支持各国工人阶级进行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同时也对国际内部的一些错误倾向进行了斗争,以端正指导思想。
在国际活动的前期,主要进行了反对蒲鲁东主义的斗争。蒲鲁东主义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他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贫富不均,是违反平等原则的,共产主义要消灭一切私有制,是违反独立的。他们的任务就在于设计和建立一个综合“平等”和“独立”的、超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外的第三种社会形式,即所谓的“自由”社会。因此,他们既反对资产阶级国家,也反对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国家组织,甚至反对一切权威,反对一切形式的“统治与服从”,还反对社会革命和任何政治斗争,反对罢工和工人成立工会,甚至反对妇女参加生产。
工联是英国工人阶级的唯一组织,它在第一国际中有很大的作用。但是英国工联的领导人忽视政治斗争,夸大工会的作用,只热衷于争取所谓的“公平工资”,不要求推翻资本主义。马克思对他们的错误思想进行了批评和教育。
在第一国际的后期,进行了反对巴枯宁主义的斗争。巴枯宁主义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的无政府主义。他也反对一切国家和否定任何权威,主张用暴力立即消灭国家,建立“无政府状态”。他否定政党的作用和一切有组织的革命活动,主张“完全放弃一切政治”,反对进行任何政治活动。还主张依靠流氓无产者进行暴动,幻想在一夜之间便能一举消灭国家,实现社会清算。还把废除继承权作为消灭私有制的手段。
第一国际的解散及其历史意义
巴黎公社失败后,第一国际面临着困境。不仅欧洲各国的资产阶级政府对国际进行疯狂迫害,国际内部也有许多人被判了国际,如英国工联领袖、右派蒲鲁东主义者等。巴枯宁分子也乘机加紧了分裂国际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国际总委员会迁到了美国,几乎停止了活动。第一国际最终于1876年宣告解散。
尽管如此,第一国际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创立了伟大的功勋。首先,它用无产阶级团结教育的思想教育了各国无产阶级,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深入人心。其次,在国际内部的斗争中,通过批判蒲鲁东主义、工联主义和巴枯宁主义等错误思潮,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传播。最后,它推动了欧洲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并培养了一批工人运动的骨干,为在各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奠定了基础。
海悦 2007-07-24 02:17
(3)巴黎公社
公社的诞生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在色当会战中法军大败,法国被迫投降。9月4日巴黎发生革命,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国,成立了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即国防政府)。1871年2月8日召开的国民议会,新选出的梯也尔政府很快就同德国签订和约,割地赔款。这时,巴黎工人愤怒至极,决心进一步加强武装和建立机构,准备以战斗来实现自己的要求。3月中旬成立的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成为巴黎群众自选和公认的最高指挥机构。3月18日上午起义开始,起义者迅速占领陆军部、市政府等机关,梯也尔政府逃往凡尔赛。3月26日,巴黎分区进行了公社选举,有86人当选为公社委员。3月28日,在市政厅广场上隆重举行了巴黎公社成立大会,中央委员会把政权移交给公社,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诞生了。
公社的业绩:巴黎公社诞生后,进行了工人阶级执政的伟大尝试,出现了许多历史性的创举。
①公社打碎旧的国家机器,代之以新的国家机器。
废除常备军,代之以人民武装,规定国民自卫军是巴黎唯一的武装部队。公社还废除了旧的警察和司法机构,建立了由选举产生的治安委员会和司法委员会;解散了旧的军事法庭,建立新的民事法庭;颁布了新的诉讼陪审条例;释放了所有的政治犯。公社废除了资产阶级议会制,建立了执行、军事、司法、治安、粮食、财政、劳动和交换、社会服务、对外联络、教育等10个委员会。
②在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方面的措施。
把逃亡企业主的工厂、作坊交由工人生产协会管理,在企业中建立行政和工人共同管理工厂和工人对生产进行监督的制度。规定全部生产包公合同一律由工人生产协会与公社相关机构协商后直接承办,并在合同上写明最低工资。另外,公社还对铁路实行监督;废除面包工人夜班制;取消帝国警察机关成立的职业介绍所,劳动就业问题由各区职业介绍所直接处理;注意调整市场价格,保证粮食等各种生活必需品的正常供应等。对教育进行改革,使每个受教育者受到“全面教育”,颁布政教分离法令,学校实行非宗教义务教育,取消学校中一切宗教象征;开办职业学校等。
③公社高举国际主义旗帜,坚持同全世界无产阶级并肩作战,欢迎外国革命家参加公社和担任公社的领导职务。5月16 日,推毁象征拿破仑军国主义的旺多姆广场上的凯旋柱,因为它是拿破仑1809年用战争中缴获的大炮熔铸的,是民族沙文主义的象征。从此,旺多姆广场改名为国际广场。
公社的失败和影响
从公社成立的第5天开始,政府军就对巴黎发动了进攻。到5月20日,政府军进入巴黎,公社战士同敌人进行了顽强的巷战,开始了历史上有名的“五月流血周”。28日,凡尔赛军占领了整个巴黎,存在了72天的巴黎公社失败了。
巴黎公社失败的具体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当时法国仍是小生产占绝对优势的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远没有达到能够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这种经济上的不成熟,决定了无产阶级的不成熟,公社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它的伟大历史意义永远不可磨灭。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为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它最主要的经验是打碎了资产阶级的军事、官僚国家机器,代之以无产阶级专政;它在对国家进行民主改造方面创造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学说。
海悦 2007-07-24 02:18
(4)第二国际
第二国际是1889—1914年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国际联合组织,是相对于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而言的,其名称起自20世纪初。
成立过程:1876年第一国际解散后,随着科学社会主义在欧美的广泛传播,到80年代末欧美已有16个国家先后建立社会主义政党。这时,在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广泛发展的情况下,各国工人和社会主义者要求加强国际联系的愿望日益强烈,使建立新国际的问题提上了日程。在恩格斯的大力促进下,德、法等国社会主义政党的代表于18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100周年纪念日,在巴黎召开国际工人和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有22个国家的393名代表参加。这是一次真正的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虽然包括了一些社会改良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
巴黎大会主要讨论国际劳工立法和工人阶级的政治、经济斗争任务,通过了关于每年庆祝五一劳动节等决议。这次大会标志着第二国际的建立。大会通过的决议摆正了经济斗争与政治斗争的关系,为当时以合法斗争、经济斗争为主要特点的各国工人运动制定了切合实际的策略和口号,对推动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第二国际是在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发展时期进行活动的。这时欧美工人运动在向横向方面扩展,各国处于建立民族国家范围内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并开展以合法斗争为主的时期。适应这个历史时期的特点,第二国际从建立起就没有规定要对各国党有约束力,各国党是独立自主的。它没有发表过成立宣言或纲领性文献,而是通过历次代表大会的决议给各国党指出行动方向,帮助指导各国的运动,交流和研究运动的情况。它在很长时间内没有常设领导机构和共同规章,没有机关报。直到1900年巴黎大会上才决定成立常务委员会,名为社会党国际局(1905年后改称社会党国际局执行委员会),由每个国家的党选派代表一名(后增为两名)组成。
主要活动:第二国际存在的25年间,共召开9次代表大会。其活动大体上以1900年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先后召开4次代表大会(1889年巴黎大会、1891年布鲁塞尔大会、1893年苏黎世大会、1896年伦敦大会),通过关于工资工时和劳动保护、关于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关于废除常备军和实行全民武装、关于反对战争和军国主义、关于反对殖民主义和实行民族自决、关于工会、土地和妇女等问题的决议。第二国际从开始建立起,内部就有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改良主义3个派别。在前期活动中,马克思主义派坚决同无政府主义派进行斗争。无政府主义者认为一切权利都是罪恶,因此否定政治斗争,否定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思想。他们主张工人采取“直接行动”,最后举行国际性的经济总罢工,这样就能使工人获得解放。无政府工团主义还认为,把生产资料交给工会是他们的最终目的,只靠工会就能保证工人阶级的解放和过渡到社会主义。在历次大会上,无政府主义者的这些主张都遭到了反对并被否决。第二国际始终坚持了巴黎大会通过的工人阶级必须参加政治斗争的正确决议。
第二国际后期召开过5次代表大会(1900年巴黎大会、1904年阿姆斯特丹大会、1907年斯图加特大会、1910年哥本哈根大会、1912年巴塞尔大会),通过了关于夺取政权、党的统一、党与工会的关系、党与合作社的关系、反对殖民政策、反对军国主义、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等决议。尤其是巴塞尔大会的反战宣言,对于欧美工人阶级的斗争起了很大的动员作用。
第二国际前期活动中,由于对改良主义派批判不力,以致这种思潮日益滋长,进而发展为从理论上系统修改马克思主义革命原理的修正主义派。在第二国际内部,因对时代和无产阶级革命的认识分歧而形成3派 :右派,即修正主义派,以伯恩斯坦为代表;左派,即坚决反对修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派,以列宁、卢森堡和李卜克内西为代表;中派,即对修正主义采取调和折衷态度的中间派,以考茨基为代表。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这种思潮占据了第二国际的领导地位,篡改和攻击马克思主义,宣扬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使第二国际蜕化变质。在第二国际中最强有力、最有影响的是德国社会民主党。修正主义派在第二国际几个主要政党领导机构中日益占居上风,许多国家的工人党注重合法斗争,尤其是迷恋议会斗争,忽视了暴力革命和社会主义的远大目标。尽管存在上述严重问题,但总的来说,第二国际在1900年以前的活动成绩仍是主要的。第二国际促进了更多的国家建立工人政党;推动了议会斗争;推动了各国工人运动尤其是工会和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使社会主义运动由西欧、北美扩展到东欧、拉美和东亚。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社会民主党在议会中投票赞成战争拨款,支持政府“保卫祖国”,促使各交战国无产阶级互相残杀,从而背叛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带头之下,第二国际大多数政党纷纷表态支持本国帝国主义政府,这标志着第二国际瓦解。战争期间第二国际在组织上停止活动。战后,1919年恢复活动的第二国际已经完全蜕变为主张改良主义并与革命的第三国际相对抗的组织。
海悦 2007-07-24 02:18
4.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1)19世纪初拉丁美洲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
历史背景
一直到19世纪,西、葡两国仍然是拉丁美洲的主要殖民国家。西、葡两国在政治上对拉美殖民地实行专制统治,由国王任命的总督直接管理;在经济上对拉美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大肆掠夺殖民地的金银并对其贸易实行垄断政策;在思想上通过天主教会实行严厉的控制,建立了宗教裁判所对“异端”实施镇压。
18世纪下半期以来,随着拉美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殖民地在经济上要求摆脱宗主国控制的呼声愈发强烈,拉美社会对西、葡两国实行的其他政策也更加感到普遍的不满。另外,拉丁美洲地区的阶级矛盾也在此时开始显现出来,加剧了殖民地社会矛盾的复杂性。加上这一时期西、葡两国的国力衰弱,更为殖民地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并于1804年1月1日正式宣布独立,为拉美民族独立战争上演了成功的序曲。
运动进程及意义
①西属拉丁美洲民族主义运动
西属拉丁美洲民族主义运动可以从时间上可分为两个阶段:1810年至1815年和1816年至1826年。前一时期的斗争大多比较分散,并缺乏斗争纲领;后一时期的斗争则提出了革命的纲领及目标,并且打破地区的界限走向联合,最终赢得了胜利。独立斗争从地域上又分为三个中心地区:墨西哥和中美地区、南美北部地区、南美南部地区。
墨西哥独立战争的领导人伊达尔哥(1753—1811年)和何塞•莫雷罗斯(1765—1815年)先后带领人民进行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民族主义运动,于1814年10月22日颁布了墨西哥历史上第一部宪法——《墨西哥美洲自由制宪法》确立墨西哥为共和政体。此后,革命历经西班牙殖民政权的复辟和伊图维德独裁统治,最终在1824年1月31日取得了墨西哥民族主义运动的胜利。
中美洲地区在墨西哥民族运动胜利的影响下,于1821年9月宣布独立,并在1838年分别形成了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萨尔多瓦和哥斯达尼加五个主权国家。
南美北部的民主主义运动的重点在委内瑞拉。最早在这里发起独立运动的领导者是弗兰西斯科•米兰达(1750—1816年),1811年3月2日,在他的主要领导下召开了委内瑞拉首届国民代表会议,并于当年的7月5日同过了《独立宣言》宣告共和国的诞生。后来独立运动一度遭到西班牙殖民当局的镇压,米兰达也在1816年7月14日遇害。此后,西蒙•玻利瓦尔(1783—1830年)继续领导了独立运动。在玻利瓦尔的带领下,委内瑞拉人民与西班牙殖民者展开了艰苦的斗争,并最终在1818年10月成立了委内瑞拉第三共和国。1819年6月,玻利瓦尔开始率领军队进攻新格兰纳达东部(哥伦比亚)。8月7日解放了波哥大,12月11日组建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1822年又解放了厄瓜多尔首府基多,厄瓜多尔也获得独立,并加入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到此时,南美北部全部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
南美南部地区的民族主义运动中心位于拉普拉塔地区。这一地区的独立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是何塞•圣马丁(1778—1850年)。在他的领导下,阿根廷于1816年3月宣告独立,为了巩固胜利成果,圣马丁主动出击解放智利、秘鲁。最后为了赢得最终的完全胜利,他主动引退,使玻利瓦尔可以顺利地进军秘鲁。1824年12月9日,苏克雷指挥下的秘鲁、智利、阿根廷和哥伦比亚联军大胜西班牙军队,建立了玻利维亚。西属拉丁美洲彻底获得独立。
海悦 2007-07-24 02:19
②葡属巴西的民族独立运动
葡属巴西的民族独立运动也在19世纪初期开始展开。1817年3月在巴西伯南布哥省首府累西腓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起义。起义虽然遭到血腥镇压,但是给巴西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和教育。经过不懈的努力,巴西在1822年12月1日成功独立。
③历史意义
19世纪初期的拉丁美洲的民族主义运动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较大,且取得成果加多的一场独立运动。它属于世界性的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打击了西、葡的封建势力,建立了墨西哥等17个独立的国家。并且这些国家在取得独立之后大多走上了共和之路,用民主代替了专制,有利于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然而,政治上的独立并不代表它们经济上的独立和进步。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各种原因,独立以后的拉美各国的经济上均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大土地所有制的继续、经济上对西方各国的依赖程度很强等。总之,独立后的拉丁美洲所面临的经济问题依然十分严重。拉美人民仍将为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继续奋斗。
(2)19世纪后半叶亚非拉的民族主义运动
民族主义运动的历史背景与新的变化
直到19世纪的中叶,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主义运动尚属于旧式的反抗斗争,原因就在于这些运动往往只限于打击外来侵略势力,而提不出新的社会改造方案。但是到19世纪的后半叶亚非拉地区的民族主义运动开始出现了新的变化。主要的原因就是在西方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期之后纷纷加强了对广大殖民地和半殖民自然经济的破坏,这在无形中为当地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壮大提供了客观的历史条件;此外,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爱国知识分子尤其已经认识到必须要走上近代宪政国家之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一批有远见的政治家、思想家开始分析并结合本国国情,提出并实践着新型的救国之道。所以,这一时期的民族主义运动的新特点就是:把民族解放斗争与实现社会转型结合在一起的趋势。
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情况
①亚洲
19世纪后期,亚洲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比较迅速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一经形成就开展一系列的民主主义的和民族主义的斗争运动。由于时代的原因,这一时期的亚洲民族主义运动具有两种性质的具体斗争方式:一种是传统的反帝反封建的起义,一种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其中主要的运动是:朝鲜东学党人起义、菲律宾资产阶级革命、伊朗立宪运动、印度民族运动、土耳其改革运动和中国的维新运动以及义和团运动。在19世纪的后半叶,亚洲掀起了民族主义运动的新高潮。
海悦 2007-07-24 02:20
青年土耳其党1889年5月,在易卜拉欣-特莫领导下,伊斯坦布尔医学院学生秘密成立奥斯曼统一协会,以恢复1876年宪法为
宗旨。在帝国各地相继建立许多小组。1895年联合组成统一进步协会,主要成员是知识分子、小官吏和军官。最初领导人为穆罕默德-里扎(1859—1930年)。该协会在国外建立许多组织并出版自由报刊。19世纪、20世纪之交,该协会活动一度消沉。1905年俄国革命和伊朗革命及土耳其国内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使青年土耳其党活跃起来,组织迅速发展。1908年该党控制了马其顿地区的部分军队。1909年初领导和发动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4月该党执掌政权,随后推行大“奥斯曼主义”,镇压帝国境内民族解放运动,对外奉行亲德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加入德奥同盟国集团作战,战败后于1918年10月签订丧权辱国的《摩得洛司停战协定》。1918年11月4日,统一进步党举行非常大会,宣布自行解散。
②非洲
从15世纪开始,西方殖民者就对非洲开始入侵。到19世纪的后半叶,帝国主义的长期侵略已经给非洲带来了空前的破坏和灾难。面对民族存亡的重大危机,阿尔及利亚于19世纪的70年代就爆发了反法民族大起义,到了19世纪的80年代之后,非洲民族主义运动到达了最高潮,其中主要的斗争有:阿散蒂人民的抗英斗争、阿拉比领导的埃及人民抗英斗争、苏丹的马赫迪大起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
马赫迪大起义
苏丹民族英雄马赫迪领导的反抗英埃统治的斗争。1881年1月爆发,1898年因英国殖民军镇压而失败。起义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主义者,是非洲近代反帝斗争史上的重要篇章,马赫迪也被苏丹人民尊为“独立之父”。
③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在获得民族独立以后,并没有真正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各国资本主义经济远远不够发达,而以工业资本主义为基础的新殖民主义者又加紧了对该地区的经济渗透。在这种情况下,拉丁美洲在独立之后继续进行着自己的民族主义运动,同样,在19世纪后半期,拉丁美洲的民族运动的特点就是既要反对欧美殖民主义在经济上的干涉,又要进一步在国内进行民主化改革。整个拉丁美洲在这个历史时期的民族运动的代表事件包括:古巴独立战争、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巴西的废奴运动和争取共和的斗争。
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墨西哥独立后,大地主掌握了政权,天主教会握有很大权力,政局动荡。英、美、法等国不断侵略墨西哥。1876—1911年,代表封建地主、天主教会和帝国主义利益的反动独裁者迪亚斯统治墨西哥达30多年。1910年,农民、工人、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部分军队起义。在斗争中,著名农民英雄查巴塔和微拉领导起义队伍在各处摧毁大地主农庄,把土地分给农民。起义军向首都墨西哥城进军,并于1911年5月推翻迪亚斯独裁统治,但国内反动派勾结美国,于1913年发动政变,建立反革命政权,美国还出兵支持反革命政权。墨西哥人民再次起义,工人阶级成立了“红色大队”,第一次有组织地参加了斗争。以工农为主体的武装力量于1914年8月再一次推翻了反革命政权,并挫败了美国的干涉。1917年,墨西哥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制定了新宪法。宪法规定,国家是所有一切土地、河流和矿藏的所有者;教会不得领有、经营和承典不动产;国家采取办法拆散大地产,发展小土地所有制。宪法还为工农规定了一定的民主权利,是一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宪法。1910—1917年的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打击了国内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走狗,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取得了突出成就。
海悦 2007-07-24 02:20
5.近代科学技术与文化
(1)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形成
17、18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蕴育出一场科学革命,引起知识、思维方式乃至社会的大变革。在这一历史时期出现了笛卡儿、培根和牛顿等伟大的科学家。笛卡儿和培根粉碎了束缚人们头脑的中世纪经院哲学枷锁,提倡科学实验,提倡研究自然界客观事物。笛卡儿认为认识世界和取得知识的惟一方法是数理逻辑;培根则提出了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法。此二者的学说为牛顿的自然哲学和科学方法奠定了基础。
牛顿的重大科学成就
艾萨克•牛顿(1642-1727),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他在数学、光学等领域均有重大贡献。1687年其划时代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问世,此书根据大量数学上的证据论证了引力的法则:“宇宙中的每一个物质的颗粒都吸引其它每一个颗粒,其吸引力的大小与二者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例,而与它们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例。”牛顿对力学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论证奠定了经典力学体系,这套力学理论体系解决了行星运动、落体运动、声音和波、潮汐运动等一系列问题。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开始形成。
其他科学领域的发展
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1629-1695)于1690年提出著名的光的波动说,对光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英国科学家波义耳(1627-1691)认为化学不是一种制造贵重金属或者有用药物的经验技艺,而应当被看作一门科学。他提出了较为科学的“元素”概念,对近代化学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18世纪生物学有了新的突破。瑞典学者李纳乌斯(又译林奈,1707-1778)发明了植物分类的第一个令人满意的方法,他也把动物分类为哺乳动物、鸟类、鱼类及昆虫类。由此,杂乱无章的关于动植物方面的知识形成了较完整的系统。植物学方面的另一位杰出人物是法国的布封。他写作了36卷本的《博物学》,把有关自然科学的信息都汇编其中。他提出地球上各类物质的形成和发展,都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布封的研究结论对后来的地质学、生物进化理论产生重要影响。
海悦 2007-07-24 02:21
科学社团的出现
17世纪中期以后,欧洲开始出现了正式的、有组织的科学机构。1662年,闻名于世的英国皇家学会正式成立。皇家学会不仅致力于科学实验和创新,还在全欧范围内传播新兴科学知识。法国于1666年成立法兰西科学院,这是一个官方科学机构。1700年德国也成立了柏林科学院。这一时期欧洲各国建立的各种科学团体使得自然科学得到广泛传播和应用,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自然科学的发展与启蒙运动的产生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启蒙运动产生的重要背景。自然科学研究中的新发现所产生的影响不仅局限于科学界,更是广泛地惠及启蒙运动文化。比如,牛顿的引力法则揭开了宇宙的神秘面纱,人们发现自然界如同一架按照自然法则运行的庞大的机械装置,它可以为人类所认知。既然自然界有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不会例外。而且,支配人类社会的法则依靠人的理性也可以为人们所发现。正是在牛顿的启发下,启蒙思想家们力图发现支配人事及社会的永恒法则。自然科学的种种进展,使得启蒙哲人相信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的,人类社会是不断前进的。启蒙运动对进步的崇信即来源于此。总之,启蒙运动就是在自然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背景下产生的,启蒙学者中也包括有不少科学家。有着科学依据的理性学说和唯物主义哲学,也就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科学革命
通常指源于17世纪初期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的一系列变革,这些变革为我们今天所了解的科学铺平了道路。科学革命最初起源于天文学和物理学的变革以及数学上的发明。在天文学领域,16世纪的哥白尼最早迈出了科学革命的步伐,他阐述的日心说逐渐成为经过修正的科学世界观的基石。在物理学领域,以牛顿的力学体系为中心的重大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这场变革可以归结为一点:从物质及运动的角度能够解释一切物理现象。科学革命告诉人们,理性及其产物——科学,能够揭示关于自然界和人性的真理。可以说,17世纪的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的诞生营造了基本的思想环境。同时,启蒙运动又延续了科学革命的事业,启蒙知识分子在向公众传播新科学思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科学革命为西欧各国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直接推动着日后科学的新发现,并促进了社会的普遍进步。
海悦 2007-07-24 02:22
(2)蒸汽技术与电气技术
蒸汽技术
蒸汽机是英国工业革命中开创性的技术发明。早在1698年托马斯•萨夫里已发明了蒸汽唧筒,用以抽干矿井里的水。1706年铁匠纽科门也发明了一种蒸汽唧筒。但它们都还不能用来发动机器。苏格兰发明家瓦特成功地改造了早期蒸汽机,并最终发明出了“万能蒸汽机”。蒸汽机的发明,使机械化生产冲破自然条件的限制,大大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程,是物质生产开始进入机械化时代的标志。19世纪,随着蒸汽技术的不断改良,蒸汽机也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变革。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森制造出第一台蒸汽机车,1830年斯蒂芬森的“火箭号”机车被应用于曼彻斯特-利物浦线。此后,英国进入了“铁路时代”。
电气技术
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征。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供了发动机的理论基础,使电力工业得以建立。从19世纪60-70年代起,又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此后,电力逐渐被用来带动机器,其能量远逾蒸汽,且更加便利。于是,以电为能源的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如电灯、电车、电话、电钻等。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的广泛应用,不仅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而且还实现了远距离快速通讯。对电力的大量需求,促成了输电技术的改进和发电站的建立。电力工业如制造发电机、电动机、电缆、电线等等的企业,纷纷发展起来。总之,电的发明和应用使世界迈进了电气时代,它使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获得了新的发展。
(3)近代思想文化的主要成就
17世纪的启蒙学说
17世纪欧洲的思想潮流为18世纪的启蒙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时在尼德兰和英国出现了一批早期启蒙学者,包括格老秀斯、斯宾诺莎、密尔顿、霍布斯和洛克等人。他们着重阐述了理性、自然法、人的自然权利和社会契约等理论。
他们强调的理性是指人的理性,与上帝的统治是相对立的。格老秀斯曾宣称,理性是不分任何种族的一切人都具有的天赋能力,人类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理性行事,即使没有上帝也是如此。如此强调人的理性实际上就否定了封建统治者的权力。因为如果上帝的意旨并不重要,那么神授的权力也就失去了依据。
过去的神学家们宣扬自然法从属于神法。格老秀斯则提出,“自然法是正确的理性的命令,它根据是否合乎理性来指明人的行为在道德上可行与否”。密尔顿在论及自然法时指出,自然法是保障人们自由、和平与安宁的法。它指引人们去建立政府。洛克也提出了自然法的理论,他认为自然法就是人的理性的体现,自然法给人类规定的基本权利就是生命、自由和财产。这些都是不可剥夺、不可转让的自然权利。由此可见,早期启蒙思想家宣传自然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人的自然权利。
社会契约论是17世纪启蒙学说中的另一核心内容。根据社会契约论,人类为了避免互相伤害和保障自己的自然权利,就要订立契约,共同遵守,建立起有固定法律的社会。霍布斯、密尔顿和洛克等人在谈及国家起源时都提倡契约说,但他们的解释却迥然不同。密尔顿和洛克都认为人们缔结契约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天赋权利,国家不能干涉或侵犯人们的私有财产及个人权利。而霍布斯认为国家是高高在上的,为保障人们的和平与幸福,它有权干涉人们的财产及个人权利。
海悦 2007-07-24 02:26
总之,17世纪的启蒙学说中已经提出了自然法、自然权利、社会契约等观点,这些观点在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在17世纪的启蒙学者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霍布斯和洛克二人。
霍布斯(1588-1679)
英国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霍布斯的代表作《利维坦》全面阐释了他关于国家的学说。他认为人类最初生活在各自孤立、人人为敌的自然状态中,每个人都享有自然权利。后来为了确保安全与和平,人们才彼此订立社会契约,成立国家。但是人们在订立契约的同时应放弃全部权利,并将其交给大家同意的一个人或一些人组成的会议。这个人或会议成为主权者。霍布斯没有用“上帝的创造”来说明国家的起源,他反对君权神授说。霍布斯在《利维坦》中表述的政治理论引起了后世启蒙哲人的关注。
洛克(1632-1704)
英国思想家约翰•洛克是立宪君主制的早期政治理论家之一。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是《人类悟性论》。他认为思想及观念是客观物体在人类感官上发生作用的结果。他把儿童的心灵比作是一张白纸,宣称一切观念都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源自后天的经验。洛克的政治理论思想集中体现在《政府论两篇》中。他也以社会契约说作为国家成立的基础,并详细阐述了政府的形式。他主张把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同时认为立法权处于最高地位。洛克暗示了分权学说和相互制衡思想,孟德斯鸠后来更为系统地阐述了这些思想。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原则
18世纪欧洲居主导地位的国家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启蒙时代的法国涌现出了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魁奈、孔多塞等一批启蒙思想家。他们大都认为自然法则支配一切,也包括人类社会。自然法则反映在人的头脑中,便是理性,理性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他们还相信人类社会过去充满黑暗和愚昧,未来则是一片光明。人类可以通过“教化”获得近乎没有止境的改善,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我们可从以下层面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原则。
①扬弃超自然的世界观
启蒙思想家主张以自然世界观代替超自然的世界观。他们相信整个自然界并不是由神明所支配,而是为人类可以理解的普遍法则所左右。他们对天主教的上帝持否定的态度,但他们中只有极少数人成为了无神论者,而是信守被称作“自然神论”的宗教观。自然神论宣称世界上存在一个造物主、一个“最高实体”,但这个“上帝”在创造了一个完美的宇宙之后就再也不插手世事。在扬弃超自然的世界观的同时,启蒙哲人主张以科学原理揭示和研究自然现象。启蒙运动实际上是引导人们从迷信上帝转向崇尚自然、尊重科学。
②辩证法的思想
启蒙哲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它已具有许多可贵的辩证法的因素。狄德罗在这方面贡献卓著。他坚持事物发展变化的观点,认为物体始终处于运动状态之中。在他看来,物体运动的根本原因在于物体本身“充满着活动和力”,这种运动变化的自因论已明显包含了辩证法的因素。卢梭在运用辩证法方面也很出色。他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指出,人类为了前进而建立的种种制度,到头来又违背了原来目的,成为前进的对立物。诸如此类的论述都含有辩证法的思想。
海悦 2007-07-24 02:28
③人权理论
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关于人权的种种观点,虽然他们对人权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在自由、平等、安全、财产等概念上是一致的。同时他们还认为权利是生而具有的,并不因出身不同而存在差异。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阐述的人民主权学说将人权理论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他宣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而一切权力的表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
④法制思想
孟德斯鸠对启蒙运动的法学理论贡献突出。他把法视为事物内在规律的体现,抛开了神权与特权。他提出人类的法是理性,它的本质是维护人的权利。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所谓三权分立,即把立法、司法和行政权分开,使其分属于不同的机构。如果使其中两种权力集中在同一个机构手中,就会破坏法律、产生专制。在提出三权分立的同时,孟德斯鸠还强调三个权力互相制约。
法国的启蒙思想敢于抨击一切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启蒙哲人提倡科学,崇尚知识,主张保障人权、实行法治。在18世纪,启蒙思想超越国界,形成了国际性的思潮。
百科全书派
1751至1772年间出版了狄德罗主持编撰的多卷本的《百科全书》。参与编撰的学者群体被称作百科全书派,他们包括伏尔泰、孟德斯鸠、达朗贝尔、孔多塞、爱尔维修、魁奈等人。因百科全书派人数众多,影响极大,遂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百科全书》体现了启蒙哲人的一个重要信念:通过不断扩充知识能够实现人类的进步。可以说,《百科全书》的编写,既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又有力地推动了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
重农学派
法国重农学派是启蒙运动的一个分支。以经济学家魁奈为首的一批法国经济理论家和改革家被称作重农学派,其中包括米拉波和杜尔阁。魁奈的《经济表》系统阐述了重农主义理论,他坚持只有农业才能创造纯产品。重农学派的思想是在批判重商主义的过程中形成的,认为要维护经济的健康发展,应推行贸易和商业上的自由放任政策。
19世纪的自由主义思潮
19世纪,自由主义是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流。英国的自由主义理论包括功利主义学说和古典政治经济学两部分。边沁为功利主义的主要代表。他认为人的全部活动的原则就是功利,立法的原则应该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他抨击少数贵族把持的上院,主张多数人统治的代议制。他还指出,政府的活动应限于保护人身安全和私有财产,不应干预经济生活。密尔受边沁影响,并修订了功利主义,他强调人们追求幸福时要平等地顾及一切人的利益;功利的标准不是行为者一己的幸福,而是一切与这一行为有关的人的幸福。密尔还重视个人的自由和个人的价值,尤其强调思想和言论自由。英国的古典经济学构成了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18世纪亚当•斯密创立了第一个系统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大卫•李嘉图和马尔萨斯等人以斯密的继承者自居,他们的学说被统称为古典政治经济学。此三人均论证了劳动价值论,推崇商品经济,主张完全的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贡斯当和托克维尔是法国著名的自由主义思想家。贡斯当极力主张“人身自由、宗教自由、言论自由和财产享用自由”。他既反对君主专权和神权主义,又反对雅各宾主义,认为大革命时期的民主是“独裁的普遍化”。托克维尔也是著名史学家,写作过《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他最关心的是如何使民主与自由并存。他强调法制、地方自治和结社自由,主张发挥人民的自由力量来限制国家的干涉。
海悦 2007-07-24 02:29
18、19世纪的其他思潮
①保守主义
保守主义兴起于法国大革命期间,是对大革命的一种反动。保守主义主张服从权威,强调宗教的至上地位,重视传统和历史的连续性。英国国会议员和政论家爱德蒙•伯克是保守主义的鼻祖。他在1790年发表的《法国革命论》中从政治、宗教、伦理等各个方面否定法国大革命,但他并非绝对反对改革,而是主张以稳健的改革来维护传统。法国保守主义的主要思想家是约瑟夫•德•迈斯特尔和博纳尔。他们都反对整个启蒙学说,反对共和制度。
②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是18、19世纪之交的产物。在文化上,它承认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历史和文化,承认保持、发扬这些文化传统的权利;在政治上,它主张建立各个民族统一的主权国家。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成为民族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民族自决。德国思想家赫尔德和费希特都是倡导民族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赫尔德提出文化民族主义思想,认为各民族的文化都有同等的价值。费希特发表于1808年的《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说》则是标志民族主义诞生的宣言,其中明确提出成为一个民族的根本,在于民族精神。1815年之后,民族主义成为遍及欧洲的社会思潮和政治运动。
③孔德的实证主义
法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是19世纪上半叶兴起的实证主义的奠基者和主要代表。针对神学和形而上学的思辨哲学,孔德提出只有实证的(即确切的、肯定的、有用的)知识即经验事实才有价值,才是科学的对象。孔德以人类的精神发展为标志,将社会进步分为三个阶段:公元1300年以前的神学阶段,1300-1800年的形而上学阶段和1800年以后的科学或实证阶段。
海悦 2007-07-24 02:30
6.近代欧洲国际关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1)维也纳会议与神圣同盟
维也纳会议
1814年10月1日,反法联盟各国在维也纳召开了处理战后问题的国际会议,此次会议历时八个多月,所有欧洲国家都有代表参加,规模空前,史称维也纳会议。这虽然是一次全欧会议,实际操纵会议的是俄、英、普、奥四个战胜国。所谓维也纳会议,实际上从未举行过全体会议,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四大胜利强国在幕后决定,有关谈判多在私下会晤、小型招待会甚至舞会时进行。
维也纳会议的目的名义上是重建欧洲和平、确立欧洲均势,实际上主要是战胜国重新划定欧洲政治疆域和瓜分殖民地,并恢复旧正统王朝。会议着重讨论了法国、波兰、萨克森、欧洲战后安排等问题,其中波兰-萨克森问题是大国争论的焦点。
会议代表们的指导思想是均势原则、正统主义和补偿原则等一些18世纪王朝外交的准则。他们无视各国人民由于法国革命所激起的民族意识和民主改革的要求,而把小国的土地和人口当作政治交易中的筹码。
1815年3月由于拿破仑东山再起,维也纳会议与会各国为集中力量对付拿破仑,于1815年6月9日匆忙签署了“最后总决议”,其主要内容如下:
①恢复欧洲许多被拿破仑推翻的旧封建王朝。
②瓜分欧洲领土及海外殖民地,波兰遭到第四次瓜分,俄、普、奥均争到了自己的份额。此外,还由于俄、普、奥瓜分领土,而连带引起了对一些国家领土的补偿。
③建立德意志邦联,一个松散的政治联盟。
④维持意大利的分裂割据局面,将其大部分领土置于奥地利的控制之下。
⑤规定法国的疆界恢复到1790年以前的疆界,东部边境的17个城堡和要塞由反法同盟军事占领3-5年,将比利时并入荷兰,成立尼德兰王国,卢森堡归尼德兰执政兼治,瑞士被确定为永久中立国。
海悦 2007-07-24 02:31
维也纳体系对欧洲的影响
由于维也纳会议的决定,法国、西班牙、两西西里等三国的波旁王朝、葡萄牙的布拉冈扎王朝、撒丁王国的萨瓦王朝、荷兰的奥伦治家族和罗马教皇等,都按正统原则恢复了统治权。这使得欧洲的封建势力得逞于一时。会议之后的三十年间,欧洲各君主国极力维护维也纳体系,而各国革命党和自由主义者则力图改变现状。
维也纳体系也带来了显著的变化, 一个国家对于欧洲巨大地域的控制局面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几个强国合作控制几乎整个欧洲。另外,由于维也纳体系,俄罗斯帝国大大向西推进,普鲁士获得了经济发达的莱茵区从而使其重心西移,法兰西则明显削弱,这些变化对欧洲影响重大。
在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与1919年结束一战的《凡尔赛条约》之间,维也纳和约体系是影响最为深远的外交协定。同时,它也巩固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所确定的以国际会议的形式解决各国问题的原则。
均势原则
均势原则是近代国际社会中的一项重要原则。17和18世纪,欧洲各国奉行均势政策,主要是为了维护各主权国家独立行事的能力。均势的基本准则是:联合起来,反对任何一个企图称霸的国家。均势原则并不能维护和平,它并不排除战争,相反,它只能通过联盟的变换,通过战争和对领土的分割才能维持下去。因此均势局面是动态的、短暂的。
塔列朗与“正统主义”原则
塔列朗是法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从大革命到七月王朝屡任政府要职。1814年至1815年间,时任法国外交大臣的他率法国代表团参加了维也纳会议。会上他利用反法同盟国之间存在的矛盾,提出“正统主义”原则,即战争爆发之前欧洲的王朝与政治秩序属于正统,不得变更。塔列朗的正统主义成为了维也纳会议奉行的指导原则之一,不少国家恢复了法国革命前的旧王朝的统治。强调正统主义,实际上保卫了战败国法国的领土免被瓜分,保护了法兰西民族的利益。同时,根据这个原则,凡是恢复正统王朝统治的国家,都应得到承认和尊重,这对于限制大国的扩张野心也有一定积极意义。
神圣同盟
维也纳会议的决策者们认为,仅靠条约不足以保障维也纳体系的运转,因此决定建立一个机制来巩固维也纳会议所确定的政治秩序。1815年9月26日,在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倡议下,俄、奥、普三国君主宣布成立“神圣同盟”。同盟的创立宣言声称:根据基督教教义处理相互关系;三国君主以手足之情相互救援;引导臣民和军队保卫宗教、和平和正义;三国欢迎一切承认上述原则的国家加入同盟。“神圣同盟”体现出了强烈的君主主义和教权主义思想,在当时的国际社会仍具重要影响。欧洲各国君主陆续签署上述宣言,仅奥斯曼帝国、教皇国与英国例外。
在19世纪20、30年代,神圣同盟实际上支配着欧洲的一切事务,俄国尤其充当了“欧洲宪兵”的角色。神圣同盟先后镇压了西班牙1820年革命、意大利1820-1821年革命,并武装干涉了希腊1821-1829年的民族解放运动。神圣同盟貌似强大,实际上内部矛盾重重,在1848年欧洲革命的冲击下神圣同盟完全崩溃。
海悦 2007-07-24 02:35
四国同盟
1815年11月,俄、普、奥三国在签署建立神圣同盟的条约两个月后,又与英国缔结了四国同盟条约。条约主要内容是:维护1815年的《巴黎和约》;任何一方如受法国攻击,盟国都必须出兵相助;定期举行会议,协商各国的共同利益与维持欧洲和平的方法。条约的有效期为20年。四国同盟成为神圣同盟的补充,目的就在于遏制法国的东山再起,反对新的革命运动。1818年法国按期偿清赔款后,也加入同盟,参与镇压欧洲革命运动。
(2)德法矛盾与欧洲的均势
普法战争后的德法矛盾与欧洲国际关系
普法战争与德国的统一使欧洲的国际关系出现了新格局。一方面德意志帝国崛起,成为举足轻重的欧洲强国;另一方面法国因普法战争惨败而失去了它在西欧和中欧大陆的霸权地位。停战和约的签署并没有使德、法两国的矛盾消除,相反两国的矛盾长期存在,对1871年以后欧洲国际关系的发展演变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蒙受割地赔款之屈辱的法国念念不忘对德复仇。为实现这一目标,战后的法国在致力于国内复兴的同时,试图与某一欧洲大国结成同盟以与德国对抗,由此它在外交上开始与俄国、英国结好。获胜的德国在俾斯麦的领导下,极力阻止法国的重新崛起,积极奉行削弱和孤立法国的外交政策。为此俾斯麦先后组织缔结了德俄奥三皇同盟、德奥意三国同盟和德俄再保险条约。此外,德国在19世纪70年代还多次制造战争恐怖气氛,对法国进行武力恫吓。在这一过程中,俄国与德国的关系恶化,法国借机与俄国接近,双方于19世纪90年代初结成同盟。由此,欧洲初步形成了以德国、奥匈、意大利为一方,法国和俄国为另一方的两大对立军事集团。进入20世纪以后,德法矛盾进一步尖锐,双方为争夺摩洛哥而两次产生严重冲突。此时的德法矛盾与日趋激烈的英德矛盾交织在一起,从而在欧洲最终形成了对立的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这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军备竞赛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三皇同盟
德国统一后,为孤立法国,俾斯麦致力于联合其他国家以对法国形成包围之势。此时日益衰弱的奥匈帝国畏于德国的强大而向其示好。而俄国与德国之间又存在着传统的王朝友谊。于是,1873年德、俄、奥成立了“三皇同盟”(亦称“三帝同盟”)。同盟盟约规定遇有来自其他国家进攻的时候,三国应立即商讨共同的行动方针。三皇同盟是旧式王朝外交的产物,是一个松散的同盟,内部充满矛盾。
西北王爺行空 2007-07-24 02:36
楼主文章发错地方,应将文章发到史学理论区!
类别:西洋通史
或是考研專區:世界历史
海悦 2007-07-24 02:36
1878年柏林会议
1878年3月俄土战争结束后,土耳其被迫接受俄国提出的议和条件,双方签署《圣斯蒂法诺和约》。这一和约使得俄国在巴尔干的势力大为扩张,从而引起英、奥两国的强烈不满。两国逼迫俄国同意召开国际会议重新审议和修改这一和约。1878年6月柏林会议开幕,参加国有德、俄、英、奥匈、法、意、土耳其。俄国被迫做出重大让步,接受《柏林条约》。该条约取代了《圣斯蒂法诺和约》,其实质是列强共同瓜分土耳其,并迫使俄国吐出已经获得的部分战利品,因而进一步加剧了俄国与德奥的矛盾。
三国同盟
柏林会议后,俄德关系恶化。德国和奥匈帝国于1879年签订秘密军事同盟,其目的主要是为对付俄国。1881年,意大利在与法国争夺突尼斯的斗争中失败,感到有必要依靠素与法国为敌的德国,决定加入德奥同盟。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史称“三国同盟”。同盟条约规定:如果法国进行侵略,德、意将互相援助;如果同盟中任何一方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强国的攻击,其他两国保证给以援助。三国同盟的缔结,是导致日后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和对抗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重要步骤。
三国协约
德国的崛起,威胁到法国和俄国的地位,尤其是三国同盟成立后,法俄都深感不安。因此,在法国向俄国提供一定的经济援助之后,法俄于1891-1894年间签订了一系列军事协定。它们规定:两国中如有一方遭受德国的单独攻击或德国与意大利或奥匈帝国的联合攻击时,将互相提供军事援助。法俄同盟由此形成。20世纪初,德国由于实力迅速增长,成为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英德矛盾加剧,英国不得不放弃“光辉孤立”政策,开始结盟。1904年,英国通过调整和法国在殖民地问题上存在的矛盾,与法国签订协约,两国从而在事实上建立了同盟关系。1907年英国和俄国签订分割殖民地的协约,确定了各自的势力范围。法俄同盟加上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就构成了三国协约。
海悦 2007-07-24 02:36
“光辉孤立”政策
“光辉孤立”是英国在19世纪下半叶奉行的外交政策。其基本原则是维持欧洲大陆各大国之间的均势,不与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保持行动自由,并利用大国之间的矛盾来维护自己的利益。由此,当欧洲大陆形成俄国和法国为一方,德、奥、意为另一方的两个对峙的军事阵营时,英国孤立在外。但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德国实力的迅速增长,以及德国重新瓜分世界的要求与英国的利益发生直接冲突,英国不得不放弃了“光辉孤立”政策,转而与法国和俄国结盟。
(3)第一次世界大战
巴尔干战争
1912-1913年间为争夺土耳其在巴尔干的属地而发生了两次战争。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从1912年10月至1913年5月,期间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结成巴尔干同盟,发起反土耳其的战争。战争使得巴尔干半岛各民族摆脱了土耳其长达500年的统治。此后不久,由于巴尔干各国在分配战果时发生矛盾,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战争以保加利亚为一方,塞尔维亚、希腊、罗马尼亚、门的内哥罗和土耳其为另一方。结果四面受敌的保加利亚战败。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后果更为严重:原先的反土耳其同盟不复存在,巴尔干各国分为两个集团,一方是塞尔维亚、希腊和罗马尼亚,另一方是保加利亚和土耳其。这两个集团的背后则分别是俄国和德奥。此外,两次巴尔干战争使得塞尔维亚实力大为增强,奥匈帝国对此极为恐惧和敌视,决心吞并塞尔维亚。两国的冲突最终导致了同盟国与协约国的冲突。
施利芬计划
1905年,德军总参谋长施利芬主持制定了对法、俄作战的计划,称施利芬计划。其战略主动思想是:一旦战争爆发,德国应集中优势兵力,用速决战方法先击败法国,然后回师东进,击溃俄国,以摆脱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局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施利芬计划成为德军的作战计划。但是该计划对战争预计过于乐观,低估了俄军和法军的动员与作战能力,也未考虑到比利时军队的顽强抵抗和英军的迅速参战,因而遭受失败。
马恩河战役
1914年9月5日至9日,法、德两军在法国东部的马恩河流域长达二百公里的战线上展开会战,双方投入兵力共达二百万人,战斗十分激烈。结果德军攻势受挫,被迫撤退至马恩河北面的苏瓦松一带。马恩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大规模战略决战,宣告了德军施利芬速决战计划的破产,德军总参谋长毛奇也因而被解职。
凡尔登战役
1916年2月21日,德军集中大量兵力向凡尔登一带发动进攻,法军则大量增兵,进行了顽强有效的抵抗。双方展开了长达10个多月的消耗战,德军始终未能攻占凡尔登。至12月,法军展开反攻,收复了战役开始时失去的阵地,战役结束。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期的决定性战役,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军迫使法国投降的战略计划未能实现,战争形势的发展日益有利于协约国。
海悦 2007-07-24 02:38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交战各国的统治阶级都宣称本国进行的战争是“保卫祖国”、“拯救民族”的正义战争,谴责敌方战争的“侵略”性质。但事实上,这场战争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德国的目的是打败英国,夺取世界霸权,建立大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是想吞并塞尔维亚,在巴尔干建立霸权。英国的目的则是打败德国,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法国的目的是洗雪普法战争失败的耻辱,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恢复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俄国则想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日本参战是为了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和胶州湾,奴役中国,称霸东亚。意大利的目的是瓜分北非,建立在地中海的霸权。
在这场战争中,塞尔维亚反抗奥匈帝国的干涉,它的参战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捍卫民族独立,因而是正义的,具有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但在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塞尔维亚的民族解放战争仅居于从属地位,不能改变整个大战的帝国主义争霸性质。
历时四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战争给各国造成了人力和物力的巨大损失与破坏。同时,战争使得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相继灭亡,在帝国的废墟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一批新兴国家诞生。英、法两国虽然取得了战争胜利,但实力受到严重削弱,而美国却成为战后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日本也乘战争时机获得迅速发展。大战期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也获得了蓬勃发展。这一切使得战后国际关系呈现新的格局。
海悦 2007-07-24 02:39
7.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二月革命
1917年初,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地工人不堪忍受战争带来的苦难,不断举行抗议集会和罢工。3月8日(俄历2月23日)首都普梯洛夫工厂工人举行示威游行,人数一度达到12万人,沙皇政府出动军警镇压,二月革命爆发。3月10日(俄历2月25日)的彼得格勒全城政治总罢工得到了广大士兵的同情和支持,双方并肩战斗,最终于3月13日取得胜利并迅速向全国扩展革命影响。3月15日,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罗曼诺夫王朝寿终正寝,俄国的沙皇君主制和专制制度灭亡,二月革命取得胜利。
二月革命的背景
沙皇俄国是一个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是帝国主义一切矛盾的集合点,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俄国初步具备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和客观条件,但很不成熟,很不充分。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俄国革命形势不断高涨,沙皇专制统治日趋衰落。它虽然镇压了1905年革命,一度挽救了沙皇统治的危机,但由于引发革命的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因而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为了解除危机,巩固统治,它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果却适得其反。它不仅使俄国脆弱的国民经济濒于崩溃,而且还造成了沙皇政府的统治危机。所有这些引起了劳动大众的强烈不满。一场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风暴日渐酝酿成熟。
二月革命的性质与结果
二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继1905年革命后的又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结果是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一个是主要的、真正的、实际的、掌握全部政权机关的资产阶级政府,即李沃夫之流的‘临时政府’;另一个是补充的、附加的、‘监督性的’政府,即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它没有掌握国家政权机关。但是它直接依靠显然是绝大多数的人民,依靠武装的工人和士兵。”(列宁语)。
(2)十月革命
从二月革命向十月革命的演进
二月革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但由于广大工人群众的不觉悟、不成熟,政权实际上为资产阶级所掌握。俄国革命出现了复杂的局面,布尔什维克党需继续确定自己的斗争方针。在此形势下,列宁于4月17日(俄历4月4日)作了《论无产阶级在这场革命中的任务》(即《四月提纲》)的报告,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队级的觉悟性和组织程序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为实现这一转变,列宁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这是列宁为布尔什维克党制定的革命和发展方针。
事实证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是不可能满足广大俄国人民对“和平,面包和土地”的迫切要求的,它非但继续进行罪恶的帝国主义战争,而且也迟迟不进行土地改革,因而也就无法解决面包问题,这就注定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必然倒台的命运。结果,备受战争灾难煎熬的俄国人民再度行动起来,一次次地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陷入危机之中。
布尔什维克党原本设想通过和平的方式来实现革命的目标,因而引导群众进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结果被临时政府血腥镇压,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七月流血事件。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而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也随之不复存在,政权完全落入了临时政府手中。
七月事件后不久,布尔什维克党被迫转入地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妄图一举全面铲除布尔什维主义,加强反革命专政。可是,反动的旧俄政府将军科尔尼洛夫却乘机发动了反革命叛乱,临时政府被迫向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求援,与布尔什维克结成反对科尔尼洛夫的联盟,在苏维埃的帮助下,才平息了科尔尼洛夫的叛乱。在这次政治事件中,充分显示了布尔什维克和人民群众的力量,从侧面显示了临时政府的无能和软弱。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危机越来越深。
科尔尼洛夫叛乱平息后,国内的阶级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临时政府的支柱——军队陷入瓦解,广大士兵纷纷转到布尔什维克一边来。农民也开始拥护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克党的威信空前提高。反观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却由于其倒行逆施而陷入全面孤立之中。这表明,革命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鉴于此,布尔什维克党及时制定了发动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方针。在列宁和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军事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于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取得胜利,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夺取了政权。在11月7日—8日召开的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等文件,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由布尔什维克党和左派社会革命党人联合的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并选举了以加米涅夫为主席、同样是由布尔什维克党和左派社会革命党人联合组成的领导机构——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一个新兴的革命政权诞生了。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开端,在它的影响和推动下,全国各地遍燃革命的烈火。到1918年春,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革命于短时间内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胜利。列宁把这个阶段的胜利称作是苏维埃政权的“胜利进军”。
十月革命的性质与意义
十月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20世纪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俄国,列宁继承并且丰富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结合俄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以及特殊的革命形势的因素,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胜利。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政党,带领俄国广大的劳苦大众,充分地利用了有利的国内和国际环境,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第一个人民主权的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使社会主义由一种理论思潮、一种政治理想,变成了现实,变成了一个崭新的国家制度。这一胜利在当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激励了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斗争,推动了马列主义在世界的传播,并向各国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海悦 2007-07-24 02:40
(3)布列斯特和约
签订的背景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深深懂得和平对于当时的俄国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因此,为了顺应人民的愿望和时代的要求,苏维埃政府立即通过了和平法令,向一切交战国建议立即开始和平谈判。但该建议却遭到了协约国的拒绝,而德奥集团则为了减轻两线作战的压力,同意举行谈判。
1917年12月22日(俄历12月9日),苏俄同德国在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今布列斯特)正式开始和平谈判。苏俄建议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民主和约,但德国方面则提出了一系列掠夺性条件,要求占有被德军占领的大片俄国西部领土。
德奥提出掠夺性的具体和约条件后,在苏维埃政权内部产生了巨大的分歧。考虑到旧军队已经开始瓦解而新军队刚开始建立从而无力抗击德军进攻的严峻现实,列宁主张立即签订和约,以屈辱性的和约换得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喘息,这样才能保住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同时还将扩大帝国主义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矛盾。最终在列宁的坚持和努力下,布尔什维克党通过了接受德国的苛刻条件、立即签订和约以退出战争的决议。
条约的内容
1918年3月3日,苏俄同德国、奥匈、保加利亚、土耳其在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签订和约。和约包括14项条款和众多附件。和约规定:各方结束战争状态;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拉脱维亚的部分地区近100万平方公里领土脱离苏俄;红军从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乌克兰、芬兰撤出、阿达甘、卡尔斯、巴统割让给土耳其;苏俄复员军队;苏俄承认乌克兰同德国签订的条约,并与乌克兰政府签订和约,重新划定两国边界。此外,苏俄还应向德国支付60亿马克的赔偿。3月14日,全俄苏维埃第四次代表大会正式批准了和约。左派社会革命党人坚决反对签订和约,并宣布退出苏维埃政府。
对条约的评价及条约的结果
布列斯特和约使苏俄失去大片土地,但它却使苏俄退出了世界大战,赢得了有限的喘息之机,保证了苏俄政权的生存。不过,也应当看到,它加剧了布尔什维克党内的意见分歧,加剧了国内政治矛盾,同时也成为协约国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而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后果。
最终,随着1918年11月11日德国的败降,苏维埃政权立即宣布废除了布列斯特和约。
海悦 2007-07-24 02:42
8.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改变。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土耳其帝国先后土崩瓦解,英、法等战胜国也受到战争的严重创伤,而美国与日本则开始在国际关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战胜国需要协商如何处理战败国和分配战胜的果实。战胜国之间的固有的和新生的种种矛盾也需要调整,以对应战后世界形势因为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反帝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而带来的冲击。
经过激烈的角逐和互相妥协,以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和随后签订的各项条约,以及华盛顿会议所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为标志,确立了一个新的世界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
巴黎和会
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以英、美、日、法、意五国为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会,讨论签订和约的问题。与会代表本着各国不同的利益要求,展开了激烈而复杂的交涉,其中尤其是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克里孟梭掌握了主导权。
法国在战争中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但在战争结束时,拥有战胜国中最强大的陆军,在欧洲大陆上占有军事战略上的优势。它希望削弱甚至肢解德国,确立在欧洲大陆上的霸主地位,但遭到英、美的反对。
英国也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开始失去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统治地位。但它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军强国,仍保持着对欧洲盟国的债权国地位,并且通过战争夺得了大片新的殖民地。它的计划是保持海上霸权和巩固已经取得的殖民利益;维持传统的欧洲大陆均衡策略,反对过分削弱德国。另外它又力图维持英日同盟来同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相抗衡。
美国在战争期间迅速扩大生产和贸易。它希望凭借经济实力谋求世界霸权。1918年1月威尔逊提出了被称为“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计划”。这是美国企图冲出拉美走向世界的纲领。其中“消除一切经济壁垒”等主张,体现了美国利用经济优势来夺取世界市场的野心。而“国无大小一律平等之权力”、“民族自决”等原则,也反映了战后世界舆论的诉求。威尔逊企图用他的“十四点”纲领来左右巴黎和会,但遭到英、法、日的坚决反对而未能实现。
日本利用欧战良机,夺取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和在太平洋上的岛屿属地。它力图通过和会使其占领合法化,巩固其在远东和西太平洋地区的霸权,同美国有着尖锐矛盾。于是,它在欧洲支持英国,以换取英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问题上的支持。
意大利虽然经济、军事实力相对薄弱,也要求得到南斯拉夫和土耳其的大块土地以及有争论的阜姆港,谋求在地中海东部的霸权。
巴黎和会在反对苏维埃俄国这点上是一致的,决定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批准了反苏武装干涉计划。
“凡尔赛体系”
《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终于在6月28日签订,简称《凡尔赛条约》。和约第一部分为国联盟约,其具体内容留待后文。和约主要内容是确认德国及其盟国的战争罪责,并作出严厉惩罚。条约规定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萨尔煤矿由法国开采等。还规定德国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撤销参谋总部等。关于赔偿问题未能达成协议,只在原则上要求德国提供赔偿,具体问题留待赔偿委员会在1922年5月1日前予以确定,在此之前德国应偿付200亿金马克。
和约还规定战前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比等国以“委任统治”形式瓜分。德国原在中国山东的一切特权和胶州湾租借地让给日本。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中国代表拒绝签字。
和约确立了英法在欧洲的主导地位,维持了英国的海上霸权,巩固了日本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优势,而美国攫取世界霸权的计划遭到失败,因此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和约。
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战胜国又和德国原来的盟国相继签订一系列和约,包括对奥地利的《圣日尔曼和约》、对保加利亚的《纳依和约》、对匈牙利的《特里亚农和约》等。另外,1920年战胜国和土耳其素丹政府签订《色佛尔和约》,企图使土耳其沦为英、法、意的半殖民地。但大国民议会政府拒绝承认,并在取得民族革命战争胜利后,迫使协约国重订和约。
战胜国对德国及其盟国签订的这一系列和约是极其苛刻的。大多数欧洲国家的领土基本上在民族的基础上重新加以划定。德国失去了一切非日尔曼人的地区。奥匈帝国境内的日尔曼人和匈牙利人分成奥地利和匈牙利两国;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的地区形成了独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南斯拉夫人的地区和塞尔维亚王国合成了塞尔维亚一克罗地亚一斯洛文尼亚王国。
上述一系列国际条约体系,即凡尔赛体系。但是这一体系包含着各种难以调和的矛盾。首先,这一体系是建立在对战败国的掠夺基础上的,这就必然导致战败国和战胜国矛盾的加剧。第二,凡尔赛体系是战胜国列强妥协分赃的产物,它没有也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第三,凡尔赛体系的帝国主义性质,使它遭到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对。
海悦 2007-07-24 02:43
国际联盟
19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互相依存的必要性也日渐明晰,一些国际机构便应运而生。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长期化,使人们萌生了建立具有政治约束力的国际常设机构的想法。
在巴黎和会上,战胜国列强就威尔逊关于成立国际联盟的提议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后在1919年4月28日,和会通过了国联盟约,列为凡尔赛和约及其他和约的第一部分。1920年1月10日凡尔赛和约生效,国联正式宣告成立。国联成立时的会员国有44个,苏俄和战败国被暂时排除在外,以后逐渐增加到60多个。共和党操纵下的参议院认为,国联盟约没有体现美国的战略目标,因此拒绝加入国联。
国际联盟的主要机构为会员国全体代表大会、行政院和常设秘书处。其中代表大会每年召开常会一次,必要时可召开特别会议。行政院规定由美、英、法、意、日五个常任理事国和经大会选出的四个非常任理事国的代表组成,每年至少开会一次,后定为每年开会四次。但是美国最终没有参加国联,所以实际上只有四个常任理事国。
国联宣布其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以对应世界舆论的反战情绪。国联盟约还规定要裁减军备,制裁侵略,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规定和具体的约束手段而流于泛泛之论。。
在处理战败国殖民地的问题上,国联盟约规定了“委任统治”制度,把德国和土耳其所属的前殖民地分成三类,由国联委托英法日等主要战胜国统治。第一类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西亚北非的属地。虽然承认它们已经发展到暂时可为独立国家的程度,但是仍须由受任统治国予以行政之指导及帮助,且未明确规定其何时才能达到“自立”。第二类是中非的前德国殖民地。它们没有得到任何短期内赋予独立的诺言,由受任统治国负责地方行政,但应保证其他国家享有均等的商业机会。第三类是德国过去在西南非洲的殖民地和太平洋上的岛屿属地。受任国可以把这些地区视为本国领土,依据本国法律进行统治。这三类委任统治地的面积达125万平方英里,人口1900万。
与一战和十月革命之后被压迫民族的自觉意识的成长相对应,列强不得不把对这些殖民地的直接统治改为间接统治,表示这是受托管理,直到这些殖民地和领地能够自主。国联的委任统治制度,一方面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另一方面也是变相维护殖民体系的一种新手段。
国际联盟是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的国际组织,但它并不能真正克服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的逻辑。在英法的操纵之下,在美国的支持下,国际联盟成为维护战胜国列强所建立的国际关系新体系的重要外交工具。但是国际联盟所固有的种种缺陷,使之无法有效阻止世界大战的再次爆发,从而陷入名存实亡的境地。1946年4月正式宣告解散。
海悦 2007-07-24 02:4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背景
巴黎和会主要是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西方的关系,他们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种种矛盾,还没有根据其战后实力对比的变化予以调整解决。此外,由于德国海军力量已被消灭,帝国主义列强的海上竞争重心从北海和大西洋转移到太平洋,主要在美日英三国之间展开。
日本在一战之间趁机扩展了它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势力,在巴黎和会上日本又获得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和太平洋赤道以北的岛屿。日本的扩张态势和美国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两国在太平洋上争夺,引发了疯狂的海军军备竞赛。
虽然美英两国均反对日本称霸远东,但是美英之间争夺海洋霸权的斗争也愈演愈烈,竞相推出庞大的造舰计划。另外,在中国问题上,英竭力要保护自己的势力范围,美国则要求取消各国在华的势力范围,主张实行“门户开放”。
华盛顿会议
在以上背景之下,美国主动发起召开华盛顿会议,来协商解决限制海军军备和解决远东、太平洋问题等。会议从1921年11月12日到1922年2月6日,有美、英、日、法、意、比、荷、葡、中九国参加。美、英、日三国是实际上的操纵者。所订重要条约如下。
①1921年12月13日美英法日签署了《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即《四国条约》。缔约各国同意相互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一旦这种权利遭受任何国家侵略行为的威胁时,缔约国应进行协商采取最有效的措施。条约还规定在本条约批准生效后,英日同盟条约即予终止。
英日同盟条约本来是针对俄国和德国而缔结于1902年,并一再续订。但一战后俄国和德国都暂时退出了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角逐。如果这个盟约继续存在,则美国将会首当其冲。通过《四国条约》,美国实现了解除英日联合与之对抗的威胁。
日本受到美英法三国的遏制,丧失了自1911年以来支持它进行扩张的一个重要的国际支柱,不过这是日本第一次在国际上与欧美列强平起平坐,并且它在太平洋地区的既得利益得到了承认。
②1922年2月6日,《美英日法意五国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签字,即《五国海军条约》。条约规定了五国主力舰总吨位、航空母舰总吨位以及主力舰最大吨位等限额,并规定美英日法意五国主力舰总吨位的比率依次为5:5:3:1.67:1.67。但是在限制巡洋舰,潜水艇和裁减陆军等问题上都没有达成协议。
五国条约规定英美主力舰吨位均等的原则,这标志着英国做为头号海军强国的优势地位的丧失,它是美国外交的又一胜利。英国迫于战后财政困难,无力和美国进行大规模的海军军备竞赛,只得放弃传统的“两强标准”政策。
日本的扩军计划虽然受到一定限制,但是条约还规定,美、英、日在太平洋地区所占有的岛屿的要塞一律维持现状,不得建筑海军基地和新的要塞,但日本本土和附近岛屿、夏威夷群岛、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除外。这样一来,日本海军在西太平洋处于有利的战略地位。
这一条约是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议,但不过是暂时妥协的产物,并没有真正消除军备竞赛。
③1922年2月4日,中日签订了《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和《附约》。中国山东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在此基础上,1922年2月6日签订了《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即《九国公约》。
《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条约规定:恢复中国对山东的主权,日军撤出山东,归还胶济铁路等。但是条约和附约中依然有很多保证日本特权和利益的规定。不过条约毕竟修改了凡尔赛和约关于山东问题的规定,中国在山东的主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与此同时,日本被迫声明放弃“二十一条”中的部分次要条款。
《九国公约》公约共九条,美国代表起草的四项原则提案被列为第一条。公约的核心在于列强确认把美国所主张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它们共同侵略中国的基本原则,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因此并不否认它们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它为美国排挤日本在华势力和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提供了条件。
华盛顿会议实质上是巴黎和会的补充和继续。从而形成了战后帝国主义世界统治的新体系,即所谓“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战胜国在共同宰割战败国、瓜分殖民地和反对各国人民革命中达成了暂时的妥协。但是,正如巴黎和会没有消除主要大国的矛盾一样,华盛顿会议也未能解决西方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海悦 2007-07-24 02:44
9.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1)“战时共产主义”与苏联的“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
1918年3月3日,苏俄与奥匈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世界大战。协约国以防止德国入侵和保护侨民利益为旗号,开始对苏进行武装干涉。待一战结束之后,从1919年5月开始,协约国军队开始组织更大规模的武装干涉。与此同时,俄国保皇党人、旧俄将军等等各种反对苏维埃政权的势力也纷纷在国内发动武装叛乱,不断制造各种破坏颠覆事件。
面对来自国外国内的严峻威胁,苏维埃政权面临决定实行“红色恐怖”,无情镇压一切反叛活动。为了把所有的人力物力都集中起来用于战争,苏维埃政权在1918年夏至1921年春陆续实行了一系列非常措施和政策,后来被统称为“战时共产主义”(也可译为“军事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既是一项政策,又是列宁和苏维埃政权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一种尝试。它的目的在于试图在国家经济生活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诸领域中实行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
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建立专业局,对国有经济各部门实行集中和垂直领导。1918年12月,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加强工业管理中的一长制的决议》。到1920年底,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已下设52个总管理局,总管理局体制基本形成。它的基本出发点是强化控制工业管理的中间环节,使中央的命令迅速准确地贯彻到底。
1919年1月11日,人民委员会颁布了《向生产者征集国家分配所需粮食和饲料法令》。它表明苏维埃政权征粮原则和政策的根本性变化,即由粮食垄断制转向“余粮征集制”。实际上国家所需要的粮食数目,就是农民应该交纳的“余粮”数。
在流通和分配领域,实行实物分配和交易,禁止商业贸易,实施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主要内容有按阶级属性确定居民口粮等级配给制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对保证苏维埃政权取得国内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其中许多措施超出了必要的限度,而且在1920年底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非常措施不仅没有收缩,反而进一步加强。这是因为布尔什维克党急于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过渡,没有及时适应和平建设时期需要。冒进政策逐渐招致国内的反抗。
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两年期间,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基本生活和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1921年春,全国普遍发生饥荒。农民自发地组织暴乱反对苏维埃政权。素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喀琅施塔德军港也发生水兵暴乱,打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不归布尔什维克”的口号。
海悦 2007-07-24 02:44
“新经济政策”
在上述背景下,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政权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第10次代表大会,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表余粮收集制》决议,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新的粮食税政策以及后来采取的其他相应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工商业政策也进行了调整。1921年5月召开的俄共(布)第10次全国紧急代表会议决议强调“商品交换是新经济政策的基本杠杆”。在工业方面推行国家资本主义的政策,利用国内的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发展工业,鼓励私营商业企业的发展。
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还颁布《关于出租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所属企业的程序》法令,允许合作社、联合体或私人承租不宜由国家管理的企业,即实行租赁制。同时还实行了将国内企业租让给外国资本家经营的政策,目的是利用国外资本、技术和管理手段。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苏维埃政权在采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尝试失败后,转而利用市场、商品、外资等方式维护工农联盟,巩固苏维埃政权,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它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被迅速克服,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事业提供了宝贵经验。
(2)德国十一月革命
基尔水兵起义
德意志帝国是一个容克资产阶级的帝国主义国家。容克地主和垄断资产阶级对劳动人民的盘剥和反动军事独裁统治,加剧了国内的阶级矛盾。他们也是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祸首,给德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战争失败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8年夏季,政治罢工和示威游行的浪潮席卷全国。前线士兵纷纷赶走军官,成立士兵代表苏维埃,要求立即停止战争。面对日渐高涨的革命形势,1918年10月4日,德皇威廉二世下诏成立以玛克斯•巴登亲王为首的“国会”制政府进行改革,但为时已晚。
1918年11月3日,基尔的水兵们举行大规模抗议示威游行,次日发展为武装起义。起义迅速扩及各地城市。11月9日柏林几十万工人和士兵举行总罢工,并立即转为武装起义。巴登亲王被迫辞职,把政权交给右派社会民主党首领艾伯特。威廉二世被迫退位,霍亨索伦王朝就此覆灭。
德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柏林一月起义
但是当时的德国还没有一个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政党。德国社会民主党分为左、中、右三派。右派以谢德曼、艾伯特为首,热衷议会道路,主张社会改良。中派建立了“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左派是以卡尔•李卜克内西、罗莎•卢森堡等为首的“斯巴达克派”,他们成员不足200人,并参加了独立社会民主党。
11月10日,社会民主党与独立社会民主党达成组织临时政府的协议,召开柏林苏维埃代表大会。大会宣布德国为社会主义共和国,政权属于工兵苏维埃,以“人民全权代表委员会”为临时政府。临时政府宣布结社和集会自由、实行普选和八小时工作制等,进行了一些资产阶级民主改革。但是它把恢复“秩序”和防止“极左派的威胁”作为主要任务,保留了旧国家机器等军国主义势力,也没有触动容克地主和资产阶级的经济基础。
为了领导革命运动,斯巴达克联盟在1918年12月30日到1919年1月1日举行了建立德国共产党的代表大会。党纲明确规定德共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苏维埃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
1919年1月4日,柏林爆发了反对艾伯特政府的总罢工及起义德共中央多数领导人认为武装起义为时尚早,但仍支持工人的行动。独立社会民主党的首领们却在关键时刻却私自同艾伯特政府进行谈判。政府军队血腥镇压了起义。共产党领导人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以及大批工人惨遭杀害。
“一月战斗”失败后不久,艾伯特政府在魏玛举行国民会议选举,组成社会民主党、民主党和天主教中央党联合执政的内阁。7月31日,国民会议通过了新宪法,史称“魏玛宪法”,“魏玛共和国”也因此得名。魏玛共和国虽然保留了旧帝国的基础,但革命使容克保守势力受到一定打击,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派的地位得到加强,原来的容克——资产阶级联合专政,变成了资产阶级——容克联合专政。人民群众争取到一些民主自由权利。德国从君主半专制制度过渡到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海悦 2007-07-24 02:45
“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
1919年4月13日,巴伐利亚首府慕尼黑的工人举行武装起义,建立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共产党和独立社会民主党左翼共同组织政府,采取了建立工人监督企业的制度、建立红军等革命措施。这是德国十一月革命的高峰。但是在艾伯特政府残酷镇压之下,5月1日巴伐利亚苏维埃政权被颠覆,这标志着德国十一月革命的终结。
德国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把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变成为资产阶级——容克帝国主义, 可说基本上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此基础上,面临再将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但是最终失败。因为德国无产阶级尚缺乏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新成立的德国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都很不成熟。十一月革命虽然未能完成其最终任务,但它有力地打击了国内外帝国主义反动势力,支持了苏维埃俄国,为德国工人阶级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推动了欧洲其他各国的革命运动。
(3)匈牙利革命
“秋玫瑰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匈牙利是奥匈帝国的一部分,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依附性。人民遭受地主资本家压迫和民族压迫的双重灾难。奥匈帝国在大战中的失败使哈布斯堡王朝迅速土崩瓦解。1918年10月30日至31日晚,布达佩斯工人和士兵举行起义,推翻了哈布斯堡王朝在匈牙利的统治,赢得了匈牙利的独立。
这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民族民主革命。米哈伊尔•卡罗伊伯爵领导成立了包括社会民主党人、资产阶级激进派在内的联合政府。11月13日,查理四世被迫辞去匈牙利国王王位,匈牙利宣布为共和国,卡罗伊当选总统。历史上称此为“秋玫瑰革命”。
卡罗伊政府施行了一些改革措施,如实行普选制等。但是拒绝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完整地保存了旧国家机构,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因战争而恶化的经济形势。
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1918年11月3日,新政府同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协定,接受战胜国对一部分领土的占领和对铁路、邮政的管制,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1918年11月20日,在库恩•贝拉领导下成立了匈牙利共产党,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纲领。
正当无产阶级革命斗争风起云涌之际,1919年3月19日深夜,协约国向匈方递交照会,限匈军驻守东线部队在3月23日起10天内后撤约100公里,其中四五十公里宽地区划为中立区,由协约国联军驻守,其他由罗马尼亚军占领。
卡罗伊政府既无力控制国内局势,又不能拒绝和不敢接受威克斯通牒,于是把政权交给社会民主党。社会民主党3月21日同匈牙利共产党合并,成立匈牙利社会主义党,宣布“以无阶级的名义立即接管全部政权”。当日晚,正式宣告成立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新政府主席由社会民主党领导人加尔巴依•山多尔担任,库恩•贝拉任外交人民委员。其它人民委员绝大多数是原社会民主党人。原共产党人一般只担任副职。
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采取了一系列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措施。在军事方面,决定“创建一支具有革命纪律的新型无产阶级的军队”,设立政治委员制度。3月26日,内务人民委员发布命令建立红色民警队,解散与旧警察有关的武装组织。在政治方面,举行苏维埃全民选举,凡年满18岁的劳动人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外交方面,与苏俄结成联盟。
1919年6月12--13日,匈社会主义党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围绕无产阶级专政手段和党的名称问题展开激烈争论,最后通过了妥协性决议,把党名改称匈牙利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工人党。
海悦 2007-07-24 02:46
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的失败
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协约国加紧策划公开入侵匈牙利。1919年4月16日起,罗、法、捷、南军队15万人相继从东、北、南三个方面向匈牙利发动大规模进攻。匈牙利大片领地失陷。5月4日,革命政府发布总动员令。5月中旬,红军转入反攻,把干涉军赶过蒂萨河,并进入捷克领土。6月16日,成立斯洛伐克苏维埃共和国。
面对苏维埃共和国的猛烈反攻,巴黎和会主席克里孟梭向匈牙利发出照会,要求匈方停火后撤,作为交换条件,保证罗马尼亚军队撤到蒂萨河以东,并邀匈牙利参加巴黎和会。全匈苏维埃代表大会决议接受协约国照会
6月下旬,红军后撤,斯洛伐克苏维埃共和国随即被推翻。7月下旬,罗马尼亚干涉军集中优势兵力进攻匈牙利,西方列强对匈牙利实行全面经济封锁。库恩匆忙于7月20日发动新攻势,但因内外敌人的勾结而失败。8月,苏维埃政府被迫宣布辞职,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覆灭。
社会民主党右派的佩德尔组建工会政府。它取消了革命法庭,逮捕和屠杀共产党人。不久罗马尼亚军队开进布达佩斯,新成立的约瑟夫大公政府大肆迫害革命者。1920年3月,霍尔蒂在匈牙利建立独裁政权。
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仅存在了133天,但这是战后世界革命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起到了支援苏俄的作用。
(4)共产国际
共产国际也即是第三国际,在十月革命后它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指挥、协调和联系的中心。
共产国际的成立
一战爆发后,第二国际的领导人绝大多数站在本国资产阶级一边,宣扬“爱国主义”。这表明第二国际已经破产。而帝国主义国家却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联合起来了,镇压各国革命运动。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力量迫切需要建立新的国际组织。
十月革命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和世界革命形势新的高涨,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也为国际工人运动和世界革命的发展提供了思想上、财力上和组织上的保证。列宁的《第二国际的破产》《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阶段》《无产阶级革命与叛徒考茨基》等著作,为新的国际组织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共产国际(即第三国际)成立大会于1919年3月2日至6日举行。有来自21个国家的35个政党和团体的52名代表参加。会议通过列宁的《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提纲和报告》作为共产国际的政治纲领,还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共产国际宣言》、《共产国际行动纲领》等文件。
共产国际总部设在莫斯科。由拉科夫斯基、列宁、季诺维也夫、托洛茨基和普拉廷组成 5人执行局,由俄、德、奥、瑞士、瑞典及巴尔干联盟党的代表组成执行委员会。
共产国际为自己规定的任务是团结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推翻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确立世界范围的无产阶级专政,建立世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彻底消灭阶级,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共产国际是统一的世界共产党,各国共产党都作为它的支部,直接受它领导。唯独联共(布)在国际中占有与众不同的地位,号称是“共产国际最强有力的领导支部”。共产国际成员最多时包括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共产党组织、400多万党员。
共产国际活动的三个时期
①第一个时期是从1919 年 3月到1924年1月列宁逝世,为共产国际活动前期。虽然也存在过对世界革命形势估计过于乐观,脱离实际等问题,但是总体来说是在列宁领导下成就显著的时期。在匈牙利成立苏维埃共和国,德国成立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的过程中,共产国际发挥了积极作用。
1920 年7月19日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作了《关于国际形势和共产国际基本任务的报告》以及《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委员会的报告》。
1921年6月22日举行第三次代表大会。列宁作了《捍卫共产国际的策略的演说》和《关于俄共的策略报告》,向各国共产党提出争取工人阶级大多数的任务和“到群众中去”的口号。
1922年11月5日举行第四次代表大会。肯定了“到群众中去”的口号。还要求东方各国共产党积极参加并领导民族民主革命。
②第二个时期是从1924年6月到1934年,为共产国际活动中期。这是领导人多次变动,工作失误较多地时期。
1924年6月17日,举行第五次代表大会。提出使各国党真正布尔什维克化以及进一步发展和整顿统一战线的号召。在这次大会上第一次使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提法。
1928 年7月17日,共产国际在莫斯科举行第六次代表大会。大会错误地将社会民主党同法西斯主义相提并论,并作为主要打击目标,影响了30年代的反法西斯斗争。
③第三个时期是1935年第七次代表大会到1943年解散,为共产国际活动后期。
1935年7月25日,共产国际举行第七次代表大会。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的报告中指出,反对法西斯主义和战争的关键是建立在工人阶级统一战线基础上的广泛的人民阵线。大会还通过《关于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工作的决议》,其中指出一般应避免在各党的内部组织问题上进行干预,但未得到全面贯彻执行。
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入侵苏联。共产国际号召各国共产党动员一切力量支援苏联的卫国战争。但是随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共产国际的组织形式逐渐无法适应日渐复杂的各国情况,1943年6月10日正式宣告解散。
海悦 2007-07-24 02:47
(5)印度甘地主义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社会背景
一战中,印度的民族主义者给予英国很大的支持。但是,一战结束后不久,印度国内就掀起了大规模的反英浪潮。因为战争带来的贫困化激化了殖民地人民与英国的矛盾。而印度复员士兵和劳工从欧洲带回来的新思想、新观念,对社会范围内反英浪潮的高涨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战期间,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有所增强,他们幻想以合作换取战后自治。但是,英国在战后不但没有给予印度充分的自治,反而奉行压制政策。1919年3月,英国殖民当局颁布《罗拉特法案》,政府继续保持特殊镇压权。群众性的反英斗争风暴终于爆发了。
“甘地主义”
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中,“圣雄”甘地(1869-1948)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他曾就读于伦敦大学,此后在南非就职期间,曾多次运用非暴力反抗的方式反对反种族歧,并逐步形成了被称为“甘地主义”的思想体系。
甘地将其以宗教观念为基础的思想的核心概括为“精神的力量”或“真理的力量”。他主张对邪恶与不公正进行公开而非暴力的抵抗。甘地主义还包括通过非暴力不合作实现印度自治的政治观,以及以手工纺织抵制西方物质文明的经济思想。
甘地重视占人口大多数的印度农民的作用,动员其加入到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行列中。
甘地的贡献在于,针对印度自身的传统和国情,以能够为当时的人们所接受的语言和形式进行社会启蒙和动员,用宗教与道德的原则来阐释、宣扬民族主义观念,推动印度这个具有分裂传统的国家走上统一和民族独立的道路。
1915年甘地回国,他的社会政治主张和非暴力抵抗策略得到印度资产阶级和相当一部分群众的支持,很快成为国大党(印度国民大会党)的实际领袖。他的努力使国大党展成为工业与农业两大利益集团的联合代表,推动了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
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甘地在组织几次非暴力的抵抗运动的过程获得重要的经验也赢得了极大的声望。在谋求和印度穆斯林合作的过程中,他又提出了“不合作”的思想作为非暴力运动的补充。他认为而英国在印度的统治之所以成为可能,关键在于印度各个阶层的人与英国人合作。
1920年9月国大党通过了甘地拟定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第一,所有印度人都应当放弃殖民政府授予的头衔和荣誉职位;第二,如果第一条不发生效力,就对立法机关、政府机构、法院和学校实行普遍抵制,同时,恢复手工纺织,抵制英货;最后,逐步走上抗税阶段。此后,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路线成为指导国大党活动的总路线,印度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正式开始了。
国大党所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得到了全国范围的广泛响应。但是,运动很快突破了非暴力的界限。1922年2月4日,联合省哥拉普尔地区乔里乔拉村发生暴力事件。2月12日,国大党决定停止不合作运动,并责成国大党地方组织督促农民缴阻纳税,禁止任何“挑衅活动”。甘地本人于3月被捕,被判6年徒刑。
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给印度经济以沉重打击,而英国为缓解自身的危机,仍然竭力对印度进行剥削。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使印度的反英情绪再度高涨,国大党内以尼赫鲁为首的激进派力量逐渐得势。
1930年1月30日,甘地向欧文总督提出减少土地税、释放政治犯等要求,被拒绝。国大党于是授权甘地领导了第二次不合作运动。甘地从领导抗议食盐专卖法的“食盐运动”开始,提倡拒绝在英国机构中任职等。但运动终究无法避免暴力事件。英印当局发布镇压令。
此后英政府一度和谋求与国大党合作。政府承认国大党合法地位,国大党则停止不合作运动。但是甘地在伦敦圆桌会议上提出给予印度自治领地位的要求遭到拒绝,于是国大党宣布恢复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时人民已疲惫不堪,且运动再度受到当局镇压。
1933年7月,国大党决定停止群众性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代之以个别的非暴力抵抗,以个人行动为主,将解救“贱民”作为运动的核心。这意味着非暴力抵抗运动进入了尾声阶段,由一种矛头外指的民族解放运动转变为一种内部社会改造运动。翌年5月,国大党巴特纳会议正式宣布无条件终止不合作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