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 梁铮 无删减版:千年遗墨――唐人写经探讨(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0:35:57

千年遗墨――唐人写经探讨(转载)

“清四家”王文治曾于乾隆三十九年甲午偶获唐人所书《四分律》一卷,硬黄纸本,朱丝栏,纵22.8厘米,长281厘米。其好友陈药洲(药洲名陈 淮,字望之,河南商丘人,乾隆拔贡,历任湖北布政使,贵州、江西巡抚,嘉庆十五年卒,著名书画鉴赏名家)欣赏后,自谓平日所见法书名画甚众,而得遇唐人小 楷墨迹极稀。今有福把玩唐经生之真迹,足令人心醉。另王懿荣也在题跋中说“余酷嗜唐人写经墨迹,较碑刻为易睹,可以寻订书脉,而知宋刻唐临汉晋诸帖之 伪。”可见唐人写经对碑帖考据之重要性。此卷继归属为山东海丰金石家吴式芬(子絆)之子吴重熹(仲饴)、吴豳(庚生)二兄弟。二吴得经后复请何绍基、严长 明、张之洞、王懿荣等大家为之题跋,其珍稀度可见一斑。   流传于世的写经体,上可追溯到两晋、南北朝时代。北魏是佛教文化的兴盛期。延续至隋唐,由于帝王对佛教文化的重视,经生所写之体就更趋于成熟完 美。故使唐人写经在继承前朝写经体的基础上,逐步摆脱了陈腐僵硬的书写习气,使一些难认的错体别字逐一摒弃订正。故而使写经艺术在审美及观赏上更加趋于大 众化。
  从传世的唐人写经体看,经生由于自身的书写水平和艺术修养的参差不齐,在抄写字体的风格上也良莠不等,精华与糟粕共存。故在鉴藏甄别上一定要仔细划分,切不可盲从而论其优劣。
  充满着宗教文化的唐人写经,能流传至今的确实不易。各朝代频频不断的战火以及外国列强大肆无知地骗夺,致使我国不少珍贵古老的经卷“善本”大量 地流失,有的已不复存在。这样的现实,怎不令人痛心。虽然这些经生的遗墨大多佚名无款,但同样让我们深感他们内在的书法魅力和一心向佛的虔诚之心。这些古 老渊厚的“残经断片”,其深沉的艺术价值确为我华夏民族悠久文化之骄傲。
  由于社会各阶层,特别是一些文人士大夫们,他们历来歧视充满佛教色彩的写经文化,片面地认为写经体很匠气,缺少内在高雅的书卷味,觉得经生只是 流水机械地简单抄写,并无太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这种世俗的偏见,已流传了数百上千年。深感此种狭隘、肤浅的顽固思想,是非常幼稚可笑的。
  流传存世的写经残卷大多是无名氏的墨迹,经卷上落有经生之名和年款的为数已十分的稀少。这些经生远离世俗的喧嚣,使“真水无香”的写经艺术逐步 形成一种独特的流派。写经书法那坚劲圆熟的深沉功力,的确让人痴迷陶醉。“书圣”(王羲之)七世孙隋智永和尚,就是位重视和推广写经体的书法大家。传世法 帖《真草千字文》墨迹,可看出受写经风格的影响很深。就连才高八斗的大文豪苏东坡也十分赞赏写经文化,认为它是不可多得的小楷范本。
  安徽著名的文物鉴定家石谷风先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出版过一本自己珍秘多年的《晋魏隋唐残经墨迹》一书。这也是我国迄今为止,首次由私人藏家提 供的写经珍品。石先生历经几十年的精心收集,避“文革”之劫难,终使这批残经得以安全保存。黄宾老曾亲自为之鉴定并题写了书名。这批珍贵的写经残片多流散 于私坊地摊上,若不及时抢救,其损失是无法估量的。残片多只有巴掌大小,但收集年代比较齐全,真乃“寸纸贵金”。虽然经片上只留有历史的残痕,让人感发 “思古之幽情”。启功、谢稚柳、杨仁恺、唐云诸大师对石先生所藏残经评价甚高,并都有题记和跋文。启老在鉴定残经后自谦地说:“谷风所藏历代残经,要胜于 敝匣之所藏。”画家唐云先生在赏玩后,被一件唐人草书残片吸引,把玩良久不忍释手,激动地赞赏为陆士衡《平复帖》再世。
  笔者有缘,也秘藏有唐《妙法莲华经》残经长卷。装池为宫装,卷首包有细棒,轴两端镶嵌有梯形白玉心。写经纸纵行17字,栏高20厘米,栏距2厘 米左右,略饰淡墨乌丝栏。经纸厚且软,纤维细长,坚密而有韧性,表面细腻光滑,很匀称,透光照看无帘纹,墨色黑重如漆,不透纸背,从纸侧面观之略泛蓝光, 其色赭黄,经生当年在书写前可能染过黄蘖汁,经卷面上微有虫蛀痕。 字为行楷体,写得流畅遒劲、气足饱满,游丝相连刚健有韧性,用笔中、侧锋互兼。整幅长卷给人以上下呼应、首尾相顾之感。绝无乏力颤抖之态,可见此经生功力 之深厚。长卷品相基本完好,起首纸面略有剥损,旁一汉印风格的白文章已模糊不可辨。中下部钤有“潜叟秘笈”圆朱收藏印一方。一些行家鉴赏后,都认为此经卷 应为唐代写经之精品,为难得传世之千年宝墨。无复文章横一世,空馀灯火在孤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