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永州九嶷山学院:千古不传的秘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5 22:46:40
 

 

 

第一节 释迦牟尼佛究竟悟到了什么

    

大道至简,真理至易。

大道之理简单得令人难以置信。

所以老子讲:“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释迦王子在菩提树下开悟究竟悟到了什么?

历代禅宗祖师一脉相承的“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到底是什么?

说起来就是这么简单:释迦王子在开悟后说道:“奇哉奇哉,大地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烦恼执著而不能证得

这“如来智慧德相”就是觉性。

觉性是什么? 即是人人本有的了了灵知!

释迦佛拈花,迦叶微笑,就是悟到了这个“知”。

于是释迦佛将这“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传给迦叶。

迦叶又往下传,一代一代传至达摩为印度二十八祖,达摩祖师与梁武帝时期来中国传法,传至六祖慧能。

从释迦佛至六祖慧能这一脉相承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法” 究竟是什么?

说起来是再简单不过了,就是“知”之一字。

 

在佛教大词典中有这样的解释:

知之一字:

唐释宗密,自荷泽得悟入之处。谓“知”之一字,说破吾人之心性而无余蕴。

宗密之禅源都序上之二曰:「诸法如梦,诸圣同说。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寂寂之心,灵知不昧,即是空寂之知,是汝真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缘生,不因境起。

“知”{之一字,众妙之门。」同上之二曰:「六代相传皆如此也。

至荷泽时他宗竞播,欲求默契,不遇机缘。

又思达磨悬丝之记,恐宗旨绝灭,遂明言“知”之一字众妙之门。」

 

第二节  本来面目

 

我们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就是我们本有的了了灵知,即自己当下的知道。

这了了灵知人人本有,个个日用,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这就是人的本来面目,是不生不灭的永恒存在。

这了了灵知无形无相。在用处才可见其面目。比如风无形相,但从树摇叶动,旗帜招展等风的作用处可知道有风。 

了了灵知妙用无穷。

在眼“知”色:可“知”色明,“知”色暗,“知”色明暗交替;色有明、有暗、有明暗交替,但“知”不随色的明暗交替而明暗交替。 

在耳“知”声:可“知”声大,“知”声小;“知”有声,“知”无声;“知”声的高低轻重;虽有有声、无声、声的高低轻重,但“知”不随着声的高低轻重而高低轻重。 

在鼻“知”香:可“知”有香,“知”无香;“知”香的浓淡远近,“知”不随着香的浓淡远近而浓淡远近。 

在舌“知”味:可“知”酸、“知”甜、“知”苦、“知”辣、“知”咸。味有五种,“知”不随味的五味而变化。

在身“知”触:可“知”冷、“知”热、“知”麻、“知”胀、“知”痛、“知”痒;但“知”没有冷、热、麻、胀、痛、痒。

在意“知”法:可“知”天、“知”地、“知”宇宙、“知”万物,但“知”不是天、地、宇宙、万物。

 

《心经》讲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就是这了了灵知的特性。

不生不灭——五蕴有生灭,可“知”五蕴的生灭;但“知”不随着五蕴的生灭而生灭。

不垢不净——垢时“知”垢,净时“知”净。烦恼时,人烦,但“知”不烦;痛苦时,人痛,但“知”不痛;“知”本自清净,怎么都不能被污染。 

不增不减——做人时有“知”,做鬼也有“知”,做神仙有“知”,成佛做祖也有“知”。 圣贤能“知”,凡夫也能“知”。“知”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

 

真理就是这么简单。

“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而我们却无缘得知;

“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而我们却百思不解; 

“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而我们却向外寻找。

为了寻找这个真理,释迦王子离开王宫苦行六年,最后坐在菩提树下四十九天悟道; 

为了寻找这个真理,多少好男儿放弃了世间的舒适生活而到深山里寻觅。虚云和尚就是典型之一。他经过几十年的苦苦寻觅,终于在六十岁时由茶杯落地而开悟——体证到了这个“知”。

这个“知”,“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任何语言都不能说出她的样子,所以悟道者只能用比喻把描述为:自己、自觉、了解、明白、知道、自由、自在、存在、宇宙、世界、精神、自然、以太、良心、真心、心地、心灵、真理、上帝、真主、道德、无为、自性、如来。

 

第三节 揭示存在的真相

 

存在只有知道。知是本质,道是现象。没有独立的个体生命存在。知道是存在的唯一主人,现象是知道的自娱自乐。

知道就是自己,自己就是知道。知道是绝对的、永恒的、一元的、不变的、全能的、无主观、无客观、无时间、无空间。知道本身是不可知道的,只能通过当下相对的知道才能知道知道的存在。因此人类是认识绝对存在“知道”的最佳现象。

 “人贵有自知之明”是人类与其他万物的根本区别。自己显现在知道中。自己自知、自受、自觉、自认、自识、自体、自征的各种知道中。

而所有这一切之所以发生是知道自然的认识自己和永恒的自娱自乐解闷游戏。

 

在知道上发生的各种相互联系、影响、作用就是相互知道,也可以称之为知道的内容、知道的范围、知道的状态、知道的样式以及知道的主体、知道的媒介、知道的过程和知道的结果。

这就是知道的有、知道的无、知道的是、知道的非、知道的存在、知道的世界等等,知道在知道着知道;即知道认识自己和自娱自乐永恒的解闷游戏。

而所有这一切之所以发生是知道自然的认识自己和永恒的自娱自乐解闷游戏。

 

事物的所有属性都归结于知道,否则就没有知道的相互联系、知道的影响、知道的作用,也没有知道的运动、知道的变化、知道的发展。无知无道的所在就是谁都不与之发生关系的所在,因而也无法指称或论说。我们也知道存在着未知的领域,但我们也知道一旦进入未知领域,能够得到的唯一结果就是知道。知道本身就是知道的一种内容。

而所有这一切之所以发生是知道自然的认识自己和永恒的自娱自乐解闷游戏。

 

万事万物本身是、且相互之间也是各种各样的知道状态,或形形色色的宗教、哲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传统、道德、法律、艺术的解闷游戏。

一切都是知道体、知道者、知道现象,一切都是知道和知道的内容。知道和知道的内容是知道者自己唯一可以做的事情,除此之外还是知道和知道的内容。

而所有这一切之所以发生是知道自然的认识自己和永恒的自娱自乐解闷游戏。

 

知道是创造人类文化一切内容的起点和终结点,作为起点,知道是理所当然、不证自明、简单致极、不假思索的存在本质;作为终结,知道是对人类文化解闷游戏的检验、证明和总结。所有的论述、概念和世界观都是在知性上建立的:儒家的格物致知,佛家的明心见性,道家的道法自然,全知的上帝,先知的真主,万能的神,精神的心,物质的身,哲学的总结,科学的求知,人的意义,真理的求索,价值,道德,权利等等。

而所有这一切之所以发生是知道自然的认识自己和永恒的自娱自乐解闷游戏。

 

知道是绝对的、永恒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知道是无法给予或剥夺的,知道就是唯一的自在,知道是给予和剥夺能够进行的前提和预设,在任何层面上世界都是大同的。知道不是一言堂,不是谁说的算,而是谁知道谁说的都算。万物都在说,每个个体就是知道自然的认识自己和自娱自乐永恒的解闷游戏。

而所有这一切之所以发生是知道自然的认识自己和永恒的自娱自乐解闷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