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莎改编渔舟唱晚曲谱: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 教学思路的设计艺术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13:04:35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 教学思路的设计艺术5
五、教学思路的设计艺术——反复式思路

请看《莺》以训练阅读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策划:

1.用"分层归纳法"概括第一段、第四段的大意。

2.用"借词组合法"概括第二段的大意。

3.用"抽取句子法"概括第三段的大意。

4.用"内容求同法"对课文第五六两段进行概括。

教学中所进行的,是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概括能力"的训练,这种训练不是单一的、平面的、短暂的,而是多角度的、反复的、长时间的。

像这样围绕一个教学中心,用反复的手法组织起富有层次的阅读训练,就表现出教学设计中的"反复式思路"。

"反复式思路"也叫"整体反复式思路""多角度反复思路"。这是一种多向式、多角度的教学思路。这种思路的特点是,着眼于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引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地深入地学习、品读课文。

上面所谓"整体",就是将一篇课文或课文的核心内容作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板块"来处理,在每一次的阅读品析之中都是以"全文"或"整个部分"的面貌出现;所谓"反复",就是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由浅入深地多次地组织阅读品析教学。"反复式思路的设计对象主要是一些精美的短诗、短文及课文中的重点片断,强调于反复的阅读品析之中传达出课文的丰富内蕴。

从教材处理的角度看,"反复式思路"可表现为"点式反复"与"篇式反复"

"点式反复"起着"选点突破"的作用,用于教读课文精讲部分的阅读。

如《济南的冬天》中"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一段的教学,可以朗读为线,组织起如下的活动步骤。

1.自由朗读,根据语境表达语气。

2.自由朗读,体味语境,读出情感。

3.听读体味,理解段中的描写层次。

4.轻声诵读,体味词、句的韵味和表达作用。

5.分层品读,品析段中的化静为动的描写技巧。

6.个性化演读,体味段中景物的柔美和作者的温情。

这样,全段的教学形成一种反复的多角度的格局,精段精读,学生在美好的语言与意境中徜徉。

"篇式反复"可以于反复的阅读品析之中传达出课文的丰富内蕴。

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主要教学内容:

角度一:反复朗读,理解诗的段意:秋风破屋的情景;对群童抱茅的喟叹;长夜沾湿的愁苦;忧国忧民的情怀。

角度二:分组诵读,用四字句概括全诗的情节脉络。风吹屋破,茅草散失;群童抱茅,呼唤不得;娇儿受冻,夜雨侵泊;思得广厦,大庇寒士;若见此屋,冻死亦足。

角度三:分段吟读,理解、品析字词。

角度四:全文演读,探讨诗人在诗中情感发展的脉络。焦急的心态-忧愤的心绪-凄苦的心情-高尚的心境。

角度五:自由背读,谈谈对诗的内容的感受,谈谈自己对课文的写法、意境、主题别有新意的理解。

这样的教学以读、诵、背为主线,巧妙变换角度,由易到难,由粗到细,由理解到发现,很有层次性、逻辑性,既活且实,具有一定吸引力,整个教学之中,学生深层次的活动量很大。此中最妙的一笔是角度四,教师把视点凝聚于事件的经过与诗人的情感发展,从而在鲜明的对比之中突现出诗人在其全部苦难生活中的精神支柱,于是诗人的高尚品德也就更加感染人、教育人。

从手法运用的角度看,"反复式思路"可表现为"读式反复"与"写式反复"

"读式反复",就是以反复朗读为教学主线,在朗读中变换角度,同时有步骤有层次地对课文进行品析。

如《天上的街市》的教学设想:

步骤一:听读,感受诗的内容。

步骤二:吟读,体会诗的节奏。

步骤三:诵读,表现诗的停顿与重音。

步骤四:听读,领会诗中的联想与想象。

步骤五:析读,品析诗的虚与实的构思艺术、用词与造句的精妙。

步骤六:演读,表现诗的意境。

步骤七:诵读,理解诗的表达目的。

步骤八:背读,渲染课堂气氛,掀起教学高潮。

全诗的教学以"整体"诵读、"反复"理解为主要手段,层次明晰,内容实在,重点突出,如此反复,将课文的"风景"尽收眼底,教学效果显然可见。

运用"读式反复"的手法设计和组织教学,需要教师养成两个方面的重要技巧。

第一,掌握节奏的技巧。由于"读式反复"强调"整体"的反复诵读,如果调控不当,教学过程中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节奏单调,若干个步骤可能以同一频率共振,形成一种整齐而机械的律动,不仅表现出教学设计的呆板,而且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倦,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所以在教学之中,要处理好教学内容的疏与密、教学速度的快与慢、教学板块的长与短这三对关系,从而打破平衡,突现课堂教学结构的艺术美。

第二,掌握组织调动的技巧。"读式反复"的真谛在于让学生于"反复"的品读之中从不同的层面加深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它强调突出课文的文体色彩,强调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诵读体验以及品析理解,强调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真正的主体活跃于整个教学进程之中。因此,教学中必须讲究调动艺术,要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诵读与思考、诵读与感悟、诵读与表达的关系,让学生在学习的每一个步骤中都深深地进入课文,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有读的酣畅,有听的热情,有思的激动,有说的明快。

"写式反复",就是在阅读教学进行到一定的程度之后进行反复的、变角度的课堂写作活动。它表现出读写结合的教学设计手法。

"写式反复"与阅读教学中单项的写作活动有所不同。

在一般的读写结合式阅读教学中,往往喜欢宕开一笔,让学生展开一下想象,进行一下写作,学生进行的往往是一种单向的"写作"思维活动。典型的例子如《小橘灯》:假如你是记者,受冰心奶奶委托,到重庆去看望了当年的"小姑娘"。说一说你们是如何进行交谈的;《月亮上的足迹》:假设你此时在远离地球的茫茫太空中旅行,透过舷窗,你看到了美丽的地球。请以此为触发点,展开想象,写一段二三百字的短文;《最后一课》:发挥你的想象力,以"下课以后"为题,替小弗朗士写一则小练笔……

像这样很多很多的"想象",都是一种"单向假设"式的问题设计,它们往往被用于课文阅读教学的收束阶段,作为能力"迁移"训练、作为活跃教学气氛的一种手段出现。从课堂教学结构的角度看,它只是一个教学环节。

但如果我们放开思路,将这样的"单向"活动进行变角,进行叠加,用多个"读写结合"的活动来结构阅读教学过程,那么,就能组合成为一个"多向"的问题群,从而构成教学的主要内容,作为教学的主体方式和主体环节出现在课堂上。

如笔者比较欣赏的一个教学设计--《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的写读活动:

1.写一句人物素描,如:

竺可桢,孜孜不倦地在气象研究的领域里跋涉的卓越科学家。

2.写竺可桢墓志铭,如:

到他光辉的一生结束时,才同他心爱的科学研究分手。

3.写竺可桢纪念词,如:

细心的观察,翔实的记录,深入的研究,科学的著述,情系物候研究,将毕生精力奉献给气象科学。他的研究成果,在今天以至今后,都会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长久地放出光彩。

4.写竺可桢"照片"简介,如:

这位面容清瘦、精神矍铄的老人,就是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

在野外细心地观察物候。

竺可桢和他的随身四宝。

1964年2月6日下午1点半钟,竺可桢应邀来到中南海毛主席的住处,向毛主席汇报了自己研究的经过和结果。

1973年5月27日下午5时,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会见美国科学家代表团,竺可桢也参加了。

70多岁的竺可桢,从我国古代大量的史书、方志以及古人的日记、游记、诗词中寻觅古代气候的线索,写成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这部著作。

1974年2月6日,是竺可桢临终的前一天。在病危时,他还不忘作科学研究的记录,用颤动的手执笔,在床上写下这天的天气情况。

5.整理议论文论据,如:

23年如一日,到北海公园观察物候。(持之以恒,才能成功)

钢笔式的温度表磨坏了多少外衣口袋的盖面。(滴水能穿石,铁杵能磨针)

70多岁还到野外考察;临终前一天,还作气候记录。(执著的追求是成功的保证)

83岁高龄,取得科学上的新的成就。(科学探索无止境)

不是亲自观察所得,他还注明"局报"二字。(尊重事实,科学严谨)

上述内容所表现出来的教学过程,就是一种"写式反复"。

现在我们设想,对课文《邓稼先》的教学,我们也是否可用这样的方法来试一试呢?

运用"写式反复"的手法设计和组织教学,是很有意思的:

"写式反复"主要用于写人记事的作品,主要用于教材中的自读篇目。它融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于一体,既是一种"课文作文"的形式,也是一种"创境作文"的形式。教材作为教学中的一个例子,不仅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一个范本,同时也为学生说、写训练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的聚宝盆。

从教学要求上看,"写式反复"在设计时要求教师潜心研究教材,进行多向思考,精心设置角度;在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不重复原文,不违反原文,不脱离原文,不拘泥于原文。

从学法指导上看,"写式反复"训练学生根据课文具体情景进行创造想象,启发学生懂得读书要会读出言外之意,教给学生一种"潜台词阅读法"。培养学生一种善于联想、善于想象、善于品味的阅读习惯。

从思维训练上看,"写式反复"教学不仅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灵活性、多向性,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科学性。学生既要读懂课文,又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合乎情理的创造,思维的品质能够得到良好的训练。

从教学效率上看,"写式反复"能使绝大部分学生充分地动起来,教学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在积极地进行思考和表达。不同角度的"话题"将他们引进课文,又将他们带出课文,将他们带进思绪飞驰的王国,教学能在充满欢悦和求知意趣的气氛中取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