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大卫和秦沛没交流:愈演愈烈的欧洲人口危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2:21:38

愈演愈烈的欧洲人口危机

2011-10-26 13:14:37 来源: 法治周末(北京) 有31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0)

联合国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世界人口将在本月内突破70亿大关,第70亿名居民或许将在亚太地区诞生。如果你对这个庞大的数字没有概念,只要看看印度或中国的集市和车站,就知道了。

“然而,你只要再等几十年回头看看这个时候的情景,可能就不觉得拥挤了。”美国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他的《世界又热又平又挤》中说,1800年,伦敦人口有100万,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到了1960年,地球上有111个城市人口超过了100万,这个数字在1995年达到了280个,联合国的人口统计数据表明,现在,全世界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已经超过了300个。

人口问题专家指出,世界总人口仅在12年间就增长了10亿。根据预测,2025年世界人口将突破80亿,本世纪末将会突破100亿关口。

欧洲什么都不缺,就是缺孩子

联合国的一份报告说,到本世纪中期,世界人口还将增长20亿,其中大部分人口会出生在贫瘠地区。非洲就是贫瘠地区之一,那里只有十分之一的女性采取避孕措施,每个女人平均生养七个孩子。

相比之下,美国和欧洲的情况就缓和得多,欧洲甚至面临人口负增长的危险。

媒体报道,在欧洲,为了鼓励生育,一些国家为新生儿父母提供了各种福利政策。西班牙政府曾经向每一位新生婴儿的父母奖励2500欧元,希望藉此改变该国低生育率的情况。在瑞典,85%的新晋父亲们可以享受产假。“现在男性也能拥有一切了———既能在职场上获得成功,又能做一个负责任的爸爸。”欧盟外事部部长博基特·奥尔森说,“这是一种全新的男子气概,而且更为健康。”

尽管如此,欧盟统计局2008年发布的报告预测称,欧盟人口将在未来7年内开始负增长。生活富裕的欧洲什么都不缺,就是缺孩子。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困难,一些夫妇不愿意生小孩。

美国人口出生率为平均每名女性生育2.1名小孩,总人口每年增加接近1%,在工业化国家中算是增长较快的,其中不乏十几岁的少女妈妈,例如曾经的副总统候选人莎拉·佩林的女儿布里斯托·佩林,她17岁时未婚先孕,一度成为总统竞选时的热门话题。同时,一些知识精英则不愿意早早就生孩子,如果一个哈佛大学博士生的交往圈里没有三十岁以下的妈妈,是件很正常的事。

北京大学人口学专家穆光宗教授对《法治周末》记者说,热衷于生孩子的地区往往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因为生育成本低、观念落后、婴儿死亡率高,加之养老保障很大程度上依靠儿女等因素,他们不得不多生孩子。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一些贫穷的乡村,有的家庭甚至多达十个孩子,夫妻结婚之后基本一年生一个。

中国自1949年后的三十年里,人口净增四亿三千万人。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事实证明,效果非常显著,以至于人口学家们开始对低生育率产生担忧。穆光宗警告说,根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很多调查,中国人口的生育率已经降到了1.6以下平均水平,“北京、上海等地已经到了我不可忍受的超低生育率,1.3以下。”

对控制人口的另一层担心是,出生率下降导致老年人比例上升,老龄化社会来袭。据报道,到2018年,全球65岁以上的人口将会超过5岁以下的人口;到2050年,发达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将与15岁以下的人口一样多。

但是,也有人提出,中国假如不进行计划生育,现在的人口数量将会达到18亿,会出现粮食储备不足的情况,社会将面临饥饿与动荡的危险。目前,国家要求坚持和完善现行生育政策,少数民族、第一胎为女孩的农村夫妇,以及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夫妻可以生第二胎。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些社会学家认为,生养孩子可以保障社会结构的完整,因此结婚不是两个人的私事,而是承担起生育和养育的社会责任的表现。北京大学已故社会学教授费孝通先生生前曾调研过云南呈贡的一个村子,这里每年都有一个聚会,凡是结了婚不生孩子的要罚酒敬神,若是罚了还不管用,就把不尽责的男人按在地上打屁股。

人口均衡比控制更重要?

毫无节制的生育终归是个麻烦。随着今年10月底世界人口达到70亿,人类将面临“可怕挑战”,地球资源的分享似乎更加紧张。穆光宗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尽管如此,目前全世界限制生育的国家很少,鼓励生育的国家多。

印度是第一个实行计划生育的国家,早在1952年,印度就提出了“家庭计划”(FamilyPlanning),即以家庭为单位,由夫妇自主决定生育孩子的数量和生育间隔,政府或家庭计划生育机构提供指导和适当的辅助措施。这种计划生育是服务性的,而不是强制性的,实行家庭计划是公民的权利而不是义务。

但这项措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1966年,印度只有5亿人,而如今则涨到12亿人,孟买大街上仍然人挤人。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评价道:“中国和印度人口减少一半才有可能成为强国。”

长期研究人口与生育问题的学者何亚福先生也提出,中国要用“家庭计划”取代“计划生育”。他在2009年“两会”期间通过人民网发出了《“计划生育”应转变为“家庭计划”》的提案。目前,中国的计划生育是强制性的“国家计划”(NationalPlanning),并且将其上升为基本国策,不仅对个人超生者实施极其严厉的处罚,而且对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不力的地方官员实行“一票否决”,因此,地方官员不得不采取各种手段,确保所辖区域不出现严重的超生现象,由此也引起很多批评。

但是,穆光宗发现,另一个问题比控制人口更加重要和紧迫———人口失衡。其中重要的一项是男女比例失衡,1983年到2010年,中国已经出生的男婴比女婴多出了4100万。

根据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2010年的调查,全国28个省份共计369个行政村,平均每个行政村至少有9个光棍,平均年龄达41.4岁。研究所预测,2013年之后,每年会有120万个男人没有妻子可娶。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独生子女家庭的风险性显而易见。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有5335名学生遇难,由于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家庭,这就意味着有很多家庭成了“无后”家庭。这一风险随着母亲的年龄超过35岁而愈加增大。

因此,穆光宗认为,性别平衡的重要性大于人口控制。“现在中国超过百分之五十的新生代家庭能生两个以上最好,人们需要亲情和完整的家庭结构,所以要规避人口风险。”他说,人口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和分布结构都应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

地球人口承载量是个变数

人口学家P.R。埃里奇曾用一连串公式来告诉人们,人口因素在温室气体排放中的作用不可低估。现如今,人们越来越追求舒适生活,空调、个人电脑、iPad、微波炉等有极大的市场需求,这些消费品耗费了大量自然资源,而使用或丢弃它们的时候会产生垃圾和温室气体。

《美国国家地理》报道,美国国立大气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布莱尔·奥尼尔认为,如果2050年全球人口被控制在74亿以内,就可以减少25%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但是,有些学者并不认同这种判断,认为把人口问题视作所有问题的起因是错误的,只能说,它是导致其他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

但不管怎样,人类对自然的负面影响极其重大。一时间,环保不仅成了热门话题,还是一种时尚。美国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曾经开玩笑地说,如果你是一个企业的CEO,却没有收到低碳环保论坛的通知,那他们一定是把你的邮件给丢了。

环保人士正付出努力,倡议环保的方式花样繁多。2010年,在首尔有一场“绿色环保型结婚典礼”表演,新娘身穿用树木做成的婚纱步入礼堂。英国则有一场全裸骑车的运动,他们赤裸的身上写着“从汽车文化中释放”、“骑车的权利”和“油枯竭了”等字句,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对儿童进行自然教育,以期“环境保护从娃娃抓起”。北京爱·自然教育咨询中心是一个主要关注自然学习的环境教育机构,负责人张巳瑛女士曾为儿童组织过多次自然教育活动,在此之前,她在环保组织“自然之友”担任项目负责人。

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家长比孩子对自然教育更感兴趣。张巳瑛记得,当老师建议大家触摸大树,或者闻闻泥土的味道时,有些家长兴奋得哇哇大叫。这些本来是3岁至6岁的时候就能感受到的东西,大人们却从来没有体会过。

“在北京以外的其他城市,环境教育和自然教育情况堪忧。”张巳瑛说,在升学压力下,许多城市的老师甚至没有完整地通读过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更别提引导孩子体会自然了。

这种从娃娃抓起的环保教育在全世界已经盛行起来。张巳瑛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截至2010年,日本已经有3700所从事自然和环保教育的学校。在欧洲,瑞典、瑞士、丹麦等国家成立了森林幼儿园,启发孩子的环保意识。

虽然全球的环境保护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有悲观论者认为,仅有环境保护是不够的,一旦地球达到了它所能承受的人口极限,世界会陷入危险的境地。

这种论调几个世纪以来就存在。17世纪时的荷兰科学家安东尼·范·列文虎克预测,地球如果接近极限,最多可以容纳133亿人。照这种说法,地球的人口容量已经过半。

“地球生命系统极其复杂,越复杂的系统,就越找不到真实的答案,而只能做弹性的估计。别忘了,人口承载量是个变数,而不是个定数。”穆光宗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地球上最多能容纳10亿和一万亿的估计也有,但没人知道究竟哪个答案才是正确的。”

(本文来源:法治周末) 责任编辑:NN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