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版流星蝴蝶剑百度云: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15:24:14
南京市2006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实施方案
                江宁区湖熟中心小学 甘庆军
  一、引言
  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教育部周济部长也提出:我们的教学时间确实不少了,问题在于这些时间里的有效教学太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全面实施,深入人心,如何实施有效教学,关注学生发展是每一位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而且还要有具体的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其中,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是最重要的。否则,我们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应试教育在我国有根深蒂固的基础,它所采用的是反复练习,操练式的学习过程,其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探索性的、自主性的、研究性的学习,其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心理学。据研究表明:不同的学习过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比如说,反复的练习也有效果,并不是说绝对没有效果,它的效果主要是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而探索性的学习,它的效果是发展学生高层次的思维。操练式的学习对发展学生高层次的思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没有显著的效果,有时甚至是负面效果。有一句话叫“熟能生巧”,但事实上,对于开放性的数学更多的是出现“熟能生厌”,“熟能生笨”。而有效学习对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很有效果,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在继承的基础做到发扬,实施有效教学是很有价值的,是有待于深入研究的。
  二、概念的界定
  所谓教学,是指导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所谓有效,顾名思义就是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者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所谓有效教学,它是一套策略。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教师帮助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得了预期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了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要求教师以有效教学的理念,并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能够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益,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决策的这样一种教学方式。它的逻辑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二是指学生要有意识地主动参与;三是采取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
所谓“教学策略”,主要是指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任务,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或研究制定的对策和方略。 根据新课程观念,教师的教学策略将发生改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强调:知识不是被动吸收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⒉发展性教学理论。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发展性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建立能促进儿童一般发展要求的教学。以最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既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非智力因素的整个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⒊发现教学理论。发现教学要求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通过对一些事实和问题的独立探究,积极思考,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不是把现成的结论提供给学习者,而是从青少年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在教师引导下,依靠教师和教材提供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回答和解决问题,使它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而不是消极的接受者,它真正做到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⒋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以往的知识结构对于现有的学习过程的影响,也就是说,只有走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注重差异发展,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和认知能力。
  四、实验原则
  ⒈全面性原则。素质教育的宗旨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使学生人人都有参与机会,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⒉差异发展原则。
  有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个体,其发展也不可能 “齐步走、一刀切”,教师必须正视个别差异的现实、实施差异教学,促进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⒈实施有效教学,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提高教学质量。
  ⒉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最好的、最基本的渠道,通过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操作
  从教学的流程看,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的评价。
  ⒈教学的准备。主要是指教师的预案设计,目的制定,内容的选择,处理等等。本环节是实施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基础,是奠基工作,但它毕竟是预案,其灵活性相当重要。
  ⒉教学的实施,本环节是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
  其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重组资源策略
  情景创设策略
  小组合作策略
  实验操作策略
  问题解决策略
  优化练习策略
  ……
  其操作流程主要是:
  (1)创设想学的情境,激发求知欲。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人们感知客观世界,从外界获取知识信息,80%的信息是通过人的多种感官得到的。钱学森提出,直观性教学是学生产生形象思维的源泉,而形象思维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因此,教师要从直观入手,直观动态的演示,强有力地吸引着学生,把学生带进一个个崭新的境界,创造出激动、高昂、活泼的获取知识信息的氛围。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直观生动地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催化”,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同时,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并依据其情节和数据,通过精巧的设计,把一个十分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理解得了的数学事实或情境,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素材、足够的时间,使每个学生都能仔细地观察,认真地思考,充分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现代数学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教学。数学教师的任务不单纯是教数学,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数学,掌握学习数学的过程与方法。同样,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习是学生的内部活动,谁也不能替代。在教学中,教师应尽最大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数学课上则表现在思维的积极主动。
  (3)倡导多维度的教学,启迪创造精神。
  课堂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的信息交流活动。要使课堂教学始终在师生情绪最佳状态中进行,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应使学生兴趣盎然,有启迪学生思维的魅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去探索问题,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有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提高数学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运用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反思自己的教学,建构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效新模式。
⒊教学的评价。
  实施发展性评价。
  注重过程评价。
  七、实验方法
  ⒈行动研究法。
  ⒉案例分析法。
  ⒊文献研究法。
  4.调查研究法                     
二 00 六年 四 月 五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