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ol枪王:成功的标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2:36:15
文/网络     编辑/荷花小女子
中央电视台第十套节目2011年7月19日《读书》栏目中,孙云晓如是说:
一、成功是什么?成功就是发展;在自己现有的基础上发展了。
二、成功是什么?成功就是选择;选择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三、成功是什么?成功就是和谐。与社会和谐;与自己的内心和谐。
成功的标准:
“都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当我接到通知,要来给毕业生讲几句话的时候,脑子里就回旋着这么几句歌词。是呀,没想到呀,居然这么快!过去曾经有人说:“青春和关于青春的知识,我们不可能同时拥有。”学生时代的美好,当你还在做学生的时候,往往是感受不到的;只有在学生时代消逝以后,才可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滋味。
可以想象一下,七八年或者十多年后再相见,将发生什么情形呢?同学们会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有些人从事领导工作,有些人经营企业活动,有些人承担学术研究,也有些人处理普通的事务。出现分化是必然的,那什么才是对得起母校、对得起自己的成功呢?对于成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而且也应该有自己的标准。我今天尝试抛砖引玉,提出两条标准。同学们可以推翻它,提出自己更好的标准。
我的两条标准,一条是向内的,那就是真正明白自己内心的要求,岁久日深还能保持当年的锐气。前一句表明他没有迷失自我,毕业后一直在进修;后一句表明他没有被外部世界所损耗,仍然有着可贵的棱角。还有一条是向外的,那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他能够相对自由地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我认为一个人应该努力工作,以此来回报社会,并获取自己生活所需要的资用。然而,如果他的工作给朝九晚五的规章制度限制死,那我认为他还不够具有创造性,换句话说,也就是不够成功。
这两条标准,前者是软件,要求比较高;后者是硬件,要求相对低一些。完全做到比较难,但我希望大家有所参照,至少做到其中一条。即使只做到了一条,我相信他的内心生活不会太差,经济条件也不会过低。我期待有这么一天,出差到某地去,那里的学生打电话来说:“老师到了呀,我想明天下午来看望您,谈谈这些年我经历过的事情,想明白的一些道理。”如果他还是像今天这样积极热情,在我的眼中,他就是成功了。(本文为作者在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级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IBM高管谈育儿经 财富不是衡量成功的标准
事由:在锦江区青少年空间与成都的学生和家长们交流家庭教育
美国孩子暑假补课吗?他们需要上补习班吗?美国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最看重什么?昨日下午,在锦江区青少年空间,成都的学生和家长们与台上数位美国人热情交流,而这几位美国人均是来自IBM企业全球(精英)志愿服务队的IBM高管们。
南希·格列柯 IBM杰出工程师、下一代计算及混合实验室总监:
“我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也不要求孩子成为完美的人”
南希在IBM工作了30年,是一位杰出的工程师,但说起“育儿经”来却有着迥异于她职务的感性与豁达。她有两个孩子,24岁的儿子在耶鲁大学工作,22岁的女儿是一位商人。“我了解成长过程的艰难,所以我告诉我的孩子们,我不是一个完美的人,我也不要求他们成为一个完美的人。”
她认为,“发财致富”并非培养孩子的终极目标,是否获得财富也不是衡量一个孩子是否成功的标准。南希说,她一直坚持告诉两个孩子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去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这样才能持续地发展下去,而不是让他们去实现家长的期望和梦想。“如今他们的生活并不是十分富裕,但我常常看见他们发自内心的高兴。而他们脸上的笑容,让我知道我尽了母亲的职责,我是一个称职的母亲。”
鲍克文 IBM全球首席信息官:
“我的孩子没补过课,在学校就有各种课程。”
“你好!”第一次来中国,也是第一次来成都的IBM全球首席信息官鲍克文用一句纯正的普通话问好,拉近了与中国父母、孩子的距离。作为3个孩子的父亲,他面带微笑,和中国家长们分享起了“育儿经”。
鲍克文骄傲地介绍起他的大女儿,“我女儿今年从大学毕业,她在纽约工作,是一位时装设计师。”鲍克文非常注重对子女艺术、音乐方面的兴趣培养,他专门挑选了一张儿子弹吉他的照片展现给成都的家长们。“美国的孩子学乐器,是父母为他们挑选,还是按自己的兴趣呢?”“美国孩子会课外补习吗?”面对成都家长的发问,鲍克文笑着回答:“自然是按孩子的兴趣,他们喜欢什么就学什么。”他对中国孩子课外补习有些不解,“我的孩子在学校里就能学到各种各样他们感兴趣的课程,没有额外的课外补习这么一说。”
丽贝卡·奥斯汀 IBM全球销售教育总监:
“让孩子随时感受到关爱与信任最重要!”
在分享“育儿经”的时候,丽贝卡展示了很多张与家人在一起的照片:一起去旅游、一起烧烤,甚至一起组乐队。她非常强调与家人共渡时光,这种时光可以是暑假时与孩子们一起到国外旅游,分享新的经验;也可以是简单的晚餐和看电视。丽贝卡表示,她不认为非得要教会孩子什么,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幸福、快乐、健康地成长,让他们能随时感受到家人的关爱与信任。
丽贝卡说,美国孩子也有暑期作业。“通常是要求他们阅读几本书,但即使这样,我的孩子也总是抱怨作业太多。”还有家长问:“美国的教育主管部门会对学校排名吗?”丽贝卡说,排名是有的,比如她的女儿就在当地排名靠前的公立高中就读。(刘祎 李奕)
成功,是这个时代最引人注目的话题。一闭眼,我们眼前就会跳出无数个“成功者”的模样,对一个又一个成功者的故事我们更是耳熟能详。然而,对“成功”在这个时代的特殊面貌,我们是否有更清醒的认知?我们是不是能问自己,我自己的成功标准是什么?成功了就意味着一切吗?获取财富是不是就是成功的惟一表达?请听他们说——你自己的成功标准是什么
虽然我们或许无法改变大众受媒体影响而形成的成功概念,但我们却可以定义自己的成功人生。
成功,不是积累财富,而是获得幸福
文-唐林
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成功观。
今天中国处于五千年不遇的巨大变革中,其不同以往的最主要特征:积累财富成为社会活动的中心,致富第一次成为个人追逐的目标。人们不再只寻求做大官,大商、大腕、大家、大师(律师、会计师、医师等)也越来越多成为男人职业目标选择,女人择偶目标方向。社会价值理念中,英雄定义得以重写。在中国与世界经济秩序对接的今天,成功概念第一次与世界流行空前地一致:仅仅达到自我设定目标是不够的,必须拥有令人瞩目的财富、权势或名声。
财富,就这样,成了当今时代成功的代言辞。并且,越富裕越成功。自然而然地,“五大”中,大商家为成功顶端,被奉为“大款”,男女争相傍之。一年的纳税额就超过3个亿,或者让近代惟一留名的商人胡雪岩都自叹不如,何况草民百姓乎?无法不让人艳羡到顶礼膜拜。
有人不服。关乎人生意义。人活着追求的是幸福,而不是财富。所以,成功,不是积累财富,而是获得幸福。
问题不在于是叫作成功还是称为幸福。问题在于谁来定义成功,谁来定义幸福。成功从来就是个社会概念,判定成功与否,从来只有社会标准。仅仅自己觉得成功不是成功,大家觉得成功才是成功。
但幸福完全不同,幸福是个体的内心体验。别人觉得我们幸福,我们不一定真幸福,我们只是不希望别人不觉得我们不幸福而已;别人觉得我们不幸福,我们不一定真不幸福,我们只是懒得和不懂得我们幸福的人去分享只属于我们的幸福而已。我们自己定义幸福概念。我们自己把握幸福时,成功不再是名利场上用作炫耀的名词,而是规划自我人生的动词。
因为郁闷不可能是幸福,我们总是寻求快乐。这个快乐是自己内心体验的快乐,不是别人看着的快乐。当我们寻求的快乐是别人看着的快乐时,我们就必须走向成功,因为只有成功可以让人感觉我们是快乐的。当我们需求的快乐是自己内心体验的快乐时,我们也许走向成功,假如成功是我们内心体验快乐的结果;我们也许不走向成功,假如成功与我们的快乐无关。
获得快乐有两重基础。一是健康。生命的本能是呼唤健康的,从而不值得为任何事情去放弃健康、牺牲健康、损害健康。包括成功。如果必须以健康为妥协去获得成功,那就放弃成功。二是自由。自由就是选择。我们可以选择选择,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做出色,从而成功。这种成功增加我们的快乐。我们也可以选择不选择,即照顾社会价值理念,选择做了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并努力做好,从而成功。这种成功带来荣耀,却不增加我们的快乐。当快乐为幸福的体现时,成功的人生呼唤健康,实践自由,寻求快乐。虽然我们或许无法改变大众受媒体影响而形成的成功概念,但我们却可以定义自己的成功人生。
只要健康着、自由着、快乐着,不成功又怎样?假如健康不再、自由受限、郁郁寡欢,成功又怎样?
在个性需要妥协到几乎泯灭的社会,人们从来不由自主。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顺从潮流,放弃自我。难道,这一次,当社会已经给了我们多元选择的无限可能时,我们要再一次屈从成功,仅仅为了让人觉得成功而去寻求成功吗?
(唐林,澳大利亚唐林律师事务所驻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一时的成功可能更多地表现为名利的成功,而一生的成功应该是指人格的成功。
做人成功了,一切就成功了
文-山奇
前不久,在“艺术人生”春节节目的录制现场,歌手朱明瑛对歌手儿子王珏说:“一时的成功很容易,一生的成功很难。”我特别认同。
我以前说过,人的成功有两种,一种是名利的成功,一种是人格的成功。前者是一时的,表面的,物质的;而后者需要用一生的努力来获取,属于精神的;我注重后者。朱明瑛所说的一时的成功可能更多地表现为名利的成功,而一生的成功应该是指人格的成功。
现代社会的人们,对物质的需求越来越高,这无可厚非。生活是需要物质基础的,有了物质,才能保障生活的品质。但物质的需求不能代替精神的需求。现在很多人判断成功与否的标准,就是看他是否有钱,是否有地位,公司有多大,市值有多少;或者有没有名气,有没有身价。都是从物质的、名利的这方面去衡量。
当然,物质的一块很容易作比较,它可以用数字来参考,可以做富翁排行榜。但上了富翁排行榜就可以算作成功吗?君不见多少富翁一夜之间大缩水,一夜之间成乞丐,一夜之间进牢房。
或者像明星,一时出名,前呼后拥。但出名就是成功吗?没看见追星族朝三暮四吗?没有一颗星是永远闪亮的。没有一片掌声是永远为你而鼓的。
所以,成功的标准不是物质。物质可以来,可以去。成功的标准也不是名气。名气今天有,明天也许没有。成功是属于性格的,精神的,思想的。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完美的性格是需要磨炼的。需要不断地自我约束,不断地自我克制,不断地自我提高。完善的性格是宽容的、大度的,成败之时宠辱不惊的。
心态决定性格。良好的心态会产生完善的性格。一个良好的心态应该是平和的,从容的,风雨面前镇定自如的。
思想决定心态。什么思想产生什么心态。人的思想的成熟是一个修炼的过程。人需要读书,需要思考,需要明辨是非,需要判断方向,需要独自作决定。
一切的一切,都取决于人的因素。
一个人,有了成熟的思想,有了良好的心态,有了完善的性格,就有了成功的保障。这些是属于自己的,谁也夺不走。
做人成功了,一切都成功了。这——就是我的成功标准。
(山奇,CCTV“艺术人生”策划人、CETV“艺术争鸣”主持人)
尽管每个人所具有的天赋、所受到的教育各不相同,但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理想,在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都能够成功。
成功就是能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同时对社会有所贡献
文-方舟子
按世俗的观念,我算不上“成功”,既不是高官,也不是富豪,专业上并无重大成就,虽然出了点名,在许多人眼里,却属于“恶名”,何足道哉!
但是如果以为我会对自己的不“成功”而懊悔,却也未必。在我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的时候就决定了,要做一名“自由人”,首先是追求心灵的自由,其次是达到生活的自由。去美国留学之前觉得在美国当教授搞科研最自由,等到在美国大学读完了博士学位,才发觉不是那么一回事,光是得为科研资金而奔波这一点就够烦的了,所以还不如当一名作家最自由,特别是当没有人能管得着的自由撰稿人、网络作家最自由。经常有人问我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我觉得我现在的生活就很好,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也经常有人问我,在接受了这么长时间的科学教育和训练后最终放弃专业,不觉得是一种浪费,不感到可惜吗?我并不这么想。不管最终从事什么职业,长期接受科学训练而形成的素养和能力,都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不会没有用武之地。而且,我现在从事的工作,也没有完全脱离生物学老本行,在普及科学、揭露伪科学、打击学术腐败时,我的专业背景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仍然在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价值。
如果非要我根据自己的经历来讲讲成功的标准的话,那么,第一,是能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不必追求升官发财,也不必非得成名成家。升官发财、成名成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算是成功的标志,但大可不必将其等同于成功。如果为了追求这样的成功而迷失自我、丧失自尊,乃至不择手段,干出不道德、违法勾当,是可耻的。我们在打击学术腐败时,剥下了许多“成功人士”的外衣。那样的“成功”并不值得我们羡慕。第二,是能回报社会,对社会的发展有所贡献。当一名逍遥自在、自得其乐的“隐士”并不足取。正如爱因斯坦所言: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到那短暂而充满风险的一生的意义。
不要被“成功”的光环所迷惑,也不要被世俗的“成功”标准所约束。是否“成功”是由自己来判定的,别人的评价最多具有参考的价值。尽管每个人所具有的天赋、所受到的教育各不相同,但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理想,在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都能够成功。
(方舟子,多家报刊的专栏作者。著有《方舟在线》《进化新篇章》《溃疡——直面中国学术腐败》等书)
成功是个相对概念,而不是一个绝对概念。
心想事成,就是“成功”
文-王辉耀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层各有不同的“成功”。
在新时期已经过去的20多年里,由于国家发展战略以追求GDP增长为主,发家致富成为社会大众的普遍理想,因此,成功的桂冠,更多地戴在了那些率先富起来的人头上。但是,随着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国家发展战略将逐步转向追求人与自然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可以预期,今后成功人士的内涵和构成也将随之发生巨大的改变。
当代中国既然已经形成不同的阶层,那么,不同阶层或不同处境的人们,在特定的时期总有自己特定的成功理念。这种状况就像马斯洛对人类需求层次的划分一样,体现出不同基础上的不同追求。
我认为,就当代中国而言,成功的内涵至少可以划分成以下五个层次:
第一层,我称之为“有成”。具体表现为:学有专攻,业有专精,工作有成。它反映了现代人文社会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最起码的自立自强追求。
第二层,我称之为“成果”。具体表现为:在所在地区、所处行业、所攻领域内,有比较突出的成果。它是大多数人在工作和事业上的理想。
第三层,我称之为“成就”。具体表现为:在国内甚至国际范围内所处行业、所攻领域中,名列前茅,成就显著。它是一部分人可能实现的事业追求。
第四层,我称之为“集成”。具体表现为:跨越行业领域,在人生中不同的阶段有所创新和发展,在多方面取得非凡卓越的成就,众望所归。它是小部分人能攀登的事业和人生高峰。
第五层,我称之为“成功”。具体表现为:超越时间、空间和行业领域限制,超脱于各种思想的束缚,自由自在做自己想做的事,能充分掌握自己的命运,在人生的各个方面都有丰富的收获,也能从各自不同的方面对社会有所贡献,而且做得不错,得到承认。它是极少数人能达到的人生境界。
以上不同层次,在不同的人群和阶层中,也会有所交叉;在同一个人不同时期可能也有所变化。但在特定阶层特定人的特定时期,我认为它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一般来说,现实中后一层次相对于前一层次当然更为成功。但就终极意义而言,以上不同层次并无高低之分,成功是个相对概念,而不是一个绝对概念。
古人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论处于什么阶段和成功,都要有一颗平常心。由于先天和后天种种原因,对特定个体和人群而言,社会存在事实上的种种不平和不公。但只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达到自己的目标,“心想事成”,我认为都是“成功”。
(王辉耀,全国青联委员,欧美同学会商会会长、公司总裁、国际商务教授、专栏作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