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荣耀英雄死亡姿势:书缘?——也谈语文老师该读什么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3:04:00

书缘 ——也谈语文老师该读什么书

(2011-10-26 10:18:21) 转载标签:

杂谈

              

承我校图书馆金明生先生谬赏,让我就“语文教师该读什么书?”这个问题作答。大哉此问!对此,我心中实在没有什么把握;但作为一个一生从事语文教育工作的老头,我似乎没有理由拒绝;虽有“战战栗栗,汗不敢出”之感,也不能辜负金先生的一片心意,必须努力做到对读者负责,起码是无愧于心。

 我开始想走开列书目的路子,于是立即搜罗已有的相关资料。在此过程中,我突然想到,在此网络时代,只需花几分钟时间就可方便地找到许多书目,而且这些书目都是同行们作为一个重要课题长期研究的结果,读者尽可以从中选出其中自己认为比较合适的一个从而按图索骥,何必我来多此一举?于是转而想推荐自己认为比较合适的书目。但它们往往大同小异,而且我既无能力也无必要去做论证“异”中哪本必读哪本则否这吃力而又必不讨好的工作。无已,我则愿意推荐亡友商友敬先生的语文教师“书巢”细目。它有两大特点,一是来自他个人的阅读经验而又能不受个人爱好的局限,考虑又相当周全;二是,它不仅仅只是开出目录,每本都有简明扼要的评介。

    由此,我想到了所谓“书缘”:如果我和他不是朋友,我就未必能够注意到这一书目;我和他“书巢”的书缘实源于我和他的“友缘”;一个人看到某本书,喜欢某本书,其实也是一种缘分。在这篇短文里,我想介绍几本觉得和自己特别有缘而又值得向年轻同行推荐的书,挂一漏万,聊供参考而已。

《改变人类命运的八大宣言》。有书评认为,这些宣言“贯穿着对人类终极命运的思考、探索、追寻和向往;闪烁着人类理性和良知的辉煌光芒,充满了把人类引向高尚的英雄主义精神和理想主义热情;是人类的智慧、情感和意志所达到的真善美的完整体现;是人类全部文化遗产中最优秀的珍贵核心”。是夸大其词吗?我认为不是。到底是不是?你读了便知。我敢肯定的是,这八个宣言说的许多是人之为人所必知的基本常识。当年我买了两本,一本送给朋友了。为了写这篇文章,发现我自己留的那本借者竟忘了还我了,于是又把送给朋友的那本再借回来。这不也是缘分?——我还要补充的是,作为中小学教师,还得读一读《儿童和平条约》,1986年在纽约代表中国儿童签字的是石家庄市儿童刘玉玲。九十年代末期我参与主编浙江师大版初中语文课本,因此而得与《儿童和平条约》结缘。

周有光先生的《朝闻道集》。由于我和他的外甥女婿康定和是朋友,因而得以拜见周先生。八十年代我提出“语文教改第三浪潮”的概念,强调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但应者寥寥;承蒙他鼎力支持,并为拙著题词,以我概括该书内容的几句话为“至理名言”而奖掖之。这极大地增强了我的自信,使我有勇气为坚持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而奋力拼搏至今。在此后的求知路上,我有幸一直得到他的指点、教导、鼓励,例如为我的《语感论》《语文教育学导论》作序,记得他应许为我和西渡主编的《现代语文初中读本》作序时,还在住院。不过我今天郑重其事推荐他的这本书,绝非出于我个人对他的敬仰之情,而是由于它本身的价值:它是我们读书人的精神路标。同时,我要特别推荐的还有他的新浪博客,星光灿烂,繁花似锦,让人应接不暇,是决不会让你失望的。

王海明著《人性论》。 七十年代后期,忽然对人性问题发生兴趣,于是读书、思考,几乎迷了进去,其间对“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之说深有怀疑。后来在书店里偶然翻到于光远1998年由东方出版社出版的《我的格言和箴言》一书,由于其中有一则题为《大公有私》,就买了下来。文中引述了毛泽东1959年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讲过的一句话:“没有大公无私,只有大公有私”。虽然与我心里想的还有差距,毕竟已有质的转变。真正解决了我心中疑窦的就是这本王海明200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人性论》,指出,“真理是:行为原动力只能利己。”此书的写作前后历35年之久。窃尝言人性不可改造,但可提升。此书可谓提供了关于人性提升的基础与路向等最有说服力的启示与论证。

马丁·布伯《我与你》。这是我所读的哲学书中少数既深刻又浅显的著作之一,特别是译文明白晓畅,清新可读。2001年我正式将对话理论引进语文教育领域之前,正在读哲学解释学的书,于艰难跋涉之际,看到此书,有如沙漠之遇甘泉,一见倾心。人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中生成为人的,马丁·布伯此书把人与人的关系分为“我与它”“我与你”两个范畴,具有广泛而又强大的解释力,使我顿生豁然开朗之感。此书我买过多次,因向友人热情推荐就送掉了,现在手头的是陈维纲译的三联书店2002年版。共三卷,132页,薄薄的32开本,而且你如果时间紧,第三卷可先不读。

潘知常《我爱故我在——生命美学的视界》。我之所以看中这本书,主要不是它的美学研究价值,吸引我的是其中关于生命意义的讨论,而这正是我思考既已久的问题。一读之下,发觉它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似乎来到一个阳光灿烂的所在。记得我当年读后,兴奋得要求家里人人都读。它没有故作高深的经院气息,而更像与朋友促膝谈心,娓娓道来,沁人心脾。爱,是教育的核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现在写作此文,是无论如何不该把它落下的。

行文至此,也许有的读者会问:你怎么尽讲与语文教学不搭调的书?如果真有此问,我不得不郑重其事地说:教育的对象是人,毫无疑问,如果我们对人、人性、人的价值没有起码的认识与理解,任何教育都必将失败无疑。凡有志于教育事业者,这是必修课;万一以前未能注意及此,必须立即补课,刻不容缓。我之所以要介绍上面的书,也因为不少相关书目在这一方面都有遗漏,令人遗憾。

关于教育与语文教育,我首先要推荐的是美国教育家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我觉得这是一本用“心”写的关于教与学的科学著作,它不是高头讲章,简直就是诗!在浩如烟海的关于教育、教学的著作中,它所给我的教益和启迪超过其他任何一本。读之,有如醍醐灌顶。作者自己说:“这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和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仅仅源自于其所爱,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另有教育家推荐说“它是处于任何水平的任何一位教师的必读书”。这决非溢美之词。一次我仅仅由于我挺尊重的一位同行的推荐语而买下了一部价格不菲的书,结果让我大失所望。后来我碰到这位同行,便质而问之,他无语以应。又后来,我为我的失望和质问而深深后悔,因为这部书毕竟有不少可取之处,再说因欣赏而溢美之实在也是人之常情,我自己有时也在所难免。

  有时出版社或报刊也会让我写书评,我一般都相当认真、慎重,虽然极有可能不尽准确,但绝不敢有忽悠之心。王栋生先生的《不跪着教书》和《致青年教师》,我书评的题目分别是《教师良知的守护者》和《回归常识:教育改革的新起点》;黄玉峰先生的《教学生活得像个“人”》,我书评的题目是《思考贵在深入                     践履贵在真诚》;郭初阳先生的《言说抵抗沉默》,我书评的题目是《文学教育的一道初阳》;王荣生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我曾应邀作序;李海林的《言语教学论》,我既未为之作序,也未写过书评,但我由衷认为它们都值得向读者推荐。

关于郭初阳先生,我情不自禁地要多说几句。他是我心仪的青年语文教育家,他独树一帜的教育理念和独立特行的教学实践,让我钦佩不已。我曾经为他的两堂课写过“课评”。一堂课他上的是《远与近》,因西渡已写了一篇非常精彩的评论,我文章的题目是《珠联璧合 异彩夺目 》;另一堂是上《弟子规》,我文章的题目是《“不将孩子作笨牛看”》,在文中我特别指出:“这是我们当代小学语文教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教学案例”。我因有郭初阳这样的年轻教师而对我国语文教育事业的前途充满信心!

我曾在《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一书的后记中说,语文教学工作者面临“四大洋”:语言,文学,心理,教育。我们不能一味望洋兴叹,必须奋起拼搏,有所作为。这首先就是读书。书,可以细读、略读、跳读、选读等等,最怕不读,同样可怕的是“待读”,就是拿到一本好书,却放在一边,说待有空时再读吧;结果是永远不会有空去读,失之交臂,只能说没有缘分。我垂垂老矣,回首前尘,就有不少这样的“待读”之书。这说明我书缘不深,悔之晚矣。书缘不深,实源于我的责任心、使命感不强,愿年轻同行吸取我的教训,努力读书,认真读书,以读书为生,以教书为业,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

                        2011.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