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程蝶衣:中学生健康教育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18:58:49

中学生健康教育

 

                                         雷波县人民医院   刘礼方

近几年,我国在对以往教育观念思想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观念,素质教育在我国正在迅速发展。中学生在教育者的心目中历来被重视,社会的发展依靠他们成人后的才智发挥,他们是未来的生力军,是时代的主宰,培养合格的中学毕业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故而,在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育者倾其心血,人们对中学生投入的最多,期望也最大。
    学校如此,家庭如此,全社会亦如此。

然而,长期以来,关心中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时下中学生问题日益增多:自杀、杀人、杀父母、吸毒、早恋等,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应引起我们认真重视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国青少年心理问题十分令人担心,有心理问题的人群在扩张。据有关资料显示:80年代中期,南京市15.7%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90年代初武汉市有近20%的中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1999年11月22日,《中国青年报》刊登文章:三成中学生心理有问题。青少年包括不少家长对心理健康问题有回避,恐惧的心态,缺乏科学的认识态度,往往把心理偏差同精神疾病联系起来,有问题不看心理医生,不解决,导致青少年心理问题加剧。教师,家长缺乏心理健康意识,在我国许多地方,心理健康教育尚处在萌芽阶段,成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淡漠,忽视对学生健全人格品质的培养。与此同时,家庭结构的变化,社会变革同许多传统习惯的矛盾致使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的产生远比健康教育的发展来的快。

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心理健康这个概念,1948年由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来,当时的定义是“不但没有疾病,缺陷,还应该有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这个定义中最重要的一条标语标准,是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适应能力。也就是说如果同学们不能适应目前的中学生生活,那就说明你这个人的心理健康有问题。

那么怎样的人才算是心理健康的人呢?世界卫生组织也制定了七条标准:

〈一〉、智能良好。

这里所指的 “智能”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和运用知识,经验,技能解决问题的综合,具体来说体现在四个方面:1、发现问题 2、认识问题 3、分析问题 4、解决问题。

〈二〉、善于协调与控制自己的情绪

情绪指的是人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内心体验的内在反映。人的情感世界,外在与内在是基本保持一致的,也就是说内心的喜怒哀乐,可以通过一定形式表现出来。一个人乐观,豁达,老是乐哈哈、笑嘻嘻,他过的一定很轻松、愉快,一个人整天斤斤计较,愁眉苦脸,就会觉得事事不如意,活着很累。所以要经常调节情绪,使自己处于轻松、愉乐的状态。

〈三〉、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人为了达到既定目标,主动克服困难的能力,良好的意志品质要具备几个特点:

1、目的性:

目的要合理。做为一名中学生首先树立一个正确的目标,也就是上中学干什么,为什么来学习?达到的效果是什么?每个人的目标是不一样,制定目标的高低要以你的能力能够实现为准。

2、调整你自己的心态。

3、要培养自己的坚强性和自觉性。

学习是最苦最难的事,需要不断地学,努力的学,终身地学,知识无穷无尽。这就需要我们持之以恒。这就靠你的坚强性和自觉性去主动克服困难。

4、果断性和自制性

自制性就是自己控制自己,果断性和自制性跟一个人的经历,受教育的程度,知识的储备是有直接关系的,经历丰富,你的果断性就强,会者不难,难者不会,为什么有的人就能当断则断,而有的人就粘粘糊糊,其原因除性格特征外,就是他对问题的认识不清楚,所以我们要想做到果断和自制就一定先把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打扎实了,你才能自由的有效应对。

5、人际关系和谐

人际关系和谐对大家来说最为重要,同学们每天相处近10个小时,如果看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也不顺心,这日子怎么过呢?各人有各人的习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大家如何能良好的适应,怎么才能做到人际关系和谐呢?

A、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相对广泛的人际交流圈,也就是要有几个好朋友。

B、人际交流要独立思考,要保持一个独立完整的人格,不要人云亦云,不要盲从。

C、在人际交流当中要注意宽以待人,也就是宽容别人、尊重别人。

D、人际交往要积极主动,我们都是同学,关系单纯,所以容易交往,只要你主动一点,就可能改善交往不良的局面,成为好朋友。

E、能主动地适应和改造现实环境。你不能改变社会,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不能改变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应该说适应是绝对的,改造社会是相对

二、培养和保持良好的情绪

人的一生中,有顺境也有逆境,有欢乐也有忧伤,遇到挫折而产生抑郁不乐是正常的现象。青年学生遇事缺乏冷静与思考,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常处于负面情绪如愤怒、恐惧、悲伤等被动之中。这些负面情绪对人的心身伤害很大,所以同学认识消极情绪,消除不良情绪,将有助于你们的成长。

喜——怒——哀——乐—是情绪变化的基本特征。每一天,我们都在体验着这种情绪变化,当你心情愉快时,你会感到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到处都充满阳光;当你郁郁寡欢时,一切又都变得暗淡无光,就连鸟语花香也让人觉得讨厌,这些都是情绪带给你的感受。情绪、情感是能把握和控制的,只要我们了解情绪,学会控制的技巧,就一定能把握住良好的情绪,拥有健康的自我。古时候,有一位老人家,她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卖伞的,一个是卖扇子的,她总在忧愁中,下雨天担心卖扇子的儿子卖不出去扇子而无法生活,晴天时担心卖雨伞的儿子卖不出去雨伞而无法生活,今天愁,明天愁,结果一病不起。一天,来了一位智者,告诉他,你可以换位思考一下,下雨天你卖雨伞的儿子生意很好,你应该高兴;晴天时,你卖扇子的儿子生意很好,你也应该高兴,你的儿子天天都有发财的,你应该天天高兴才对,老人家一听有道理,病马上好了。

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人体的机能,行成一种动力,激励人去努力,心理学家曾经作过一个实验,把同窝生的2只羔羊放在相同的草地中喂养,不同的是一只羊的旁边拴着一只狼,实验结果是怎样的呢?羊旁边拴狼的,每天生活在恐惧中,吃不下,睡不着,很快就死了。

怎样才能保持良好的情绪呢?

1、转移注意力

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的事情转移到其他事情上,这样可以使人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从而激发积极愉快的情绪反应。

2、合理的发泄情绪

发泄情绪的方法和途径很多除了哭、喊、诉外还可以通过剧烈运动、打、骂象征物的方法,排解不良情绪,在宣泄情绪的过程中,要非常注意的一点就是“度”,也就是宣泄要适当,不能缓解了情绪,伤害了身体,有一位同学失恋后,痛苦难以忍受,就用小刀在手臂上划了70多刀,这种自残行为不足取;一位老夫人忽闻儿子战死 伤心而大哭三日,眼里哭出血而成为瞎子,终身与黑暗为伴。因此,我们不但要懂得宣泄,更要学会控制。

3、控制情绪

(1)自我暗示  如:上台表演之前跟自己说“别紧张,我一定能唱好”,也许你就会成功的。给自己找个合适的理由,让大错误变小错误,

(2)自我激励  把挫折、不幸当作自己锻炼的机会,“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世界上凡是成功之人有谁没有经历波折、痛苦?自我激励不但能改善情绪,更可以使人坚强、勇敢起来。对个人的发展很有帮助。

(3)心理换位  也称为换位思考,比如拿到考卷突然感到考题很难,很多都不会做,因此,紧张焦虑起来,越紧张越不会做,如果我们换位思考一下也许会缓解紧张,使情绪稳定下来。 “我感觉难,大家都难,我要是考不好,别人也都会考不好。”

良好情绪的培养其关键是靠自己,我们应该将这些方法,灵活地运用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经过长期的锻炼,同学们都会达到较高的境界。最后,我提炼出几句话送给大家:

不自悲,不过分自责。

要直率,坦诚,言所欲言,以消除心理压力。

要容忍、体谅,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

心底无私天地宽,不要患得患失,想入非非。

三、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社交能力是指参加社会群体生活与周围人们相互交往,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说服能力,指挥能力和应变能力等,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成功人士只有15%左右来源于专业知识而85%的成功因素是取决于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不仅有助于人的成功,而且还有助于人格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对我们中学生成长更具积极的作用。

首先它给情感处于发展中的中学生带来心理上的稳定感、满足感和安全感,给中学生营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宽松环境。其次,它可以帮助中学生认清自我角色以及相互间的责任,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求得共识,并了解社会,减少对立与冲突,学会尊重与平等,合理地与他人相处,另外,它可以使中学生的社会经验积累加快,知识面迅速扩大,同时有利于男女之间互相全面了解,为进入社会获得异性的信赖与友谊,奠定了基础。

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要把握住以下原则:

第一条原则就是诚实守信  言必信,行必果,对朋友不能虚情假意,口是心非,否则,被朋友识破而失去朋友的信赖。

第二条原则是宽容理解  长时间与朋友相处难免产生不愉快的磨擦甚至争吵,理解并宽容朋友。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胸襟开阔一些,不要事事时时争强好胜,给朋友留点余地和面子,

第三条原则是互相尊重  尊重别人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是搞好朋友关系的基础。真正的朋友不因家庭、经历、工作、容貌的不同而区别对待,不拿朋友的生理缺陷隐私开玩笑,尊重朋友的尊严和人格,尊重朋友正当的权利和意见,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第四条原则友善热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相互交往中,总是希望得到交往对象的同情、帮助。如果这种帮助得不到满足,相互间的交往就缺乏吸引力。因此,在与朋友交往中,要注意乐于助人,当朋友需要帮助时,要毫不犹豫地伸出友谊之手,及时地予以帮助,当朋友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应予以热情支持,当朋友经济上遇到困难时,应尽力予以扶助。并且在帮助朋友的时候,不要摆出一种有恩于人而念念不忘的姿态,但对别人的帮助,不论受益大小都应向朋友表示出诚恳的谢意。

我们只要加强修养,塑造自己人缘型的个性品质,在交往中遵循交往规律和交往原则,我们就会拥有朋友,我们的社交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就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学习是生命发展的阶梯

每个人天生就是学习者,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知识和能力。为获得知识和能力而学习是一个人最重要也是最稳定的内在学习动力。然而非常遗憾的是在我们同学中为了获得知识和能力而学习的人非常少,仅占15%左右,这个事实就是造成目前中学生不爱学习,不会学习的重要原因。

一个人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觉悟的过程,创新的过程,学习中最关键的应该是对学习的认识,对待学习的态度,如果我们把学习当作生命发展的阶梯,把学习与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就会对学习有深刻的认识,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会使我们更主动、更积极地学习,勇敢地面对未来。

中学生时代是学习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的黄金时期,爱好学习是最基本的要求。有知识的世界阳光灿烂,无知的天地充满危险。

一、学习是人的生命本能和发展。

让我们一起回想婴儿学习走路的情景,幼儿的这种学习非常可贵,它体现了人类最源本,最和谐的天性。他们随时随地的学习,运用所有器官,能力,思想,情绪的学习,向周围的一切学习,他们伸展着手臂,哭着,叫着,走着,不顾一切的学习着,因此,他们的生命发展很快。面对孩子们的学习,面对孩子们的点滴进步,周围的人都在为他鼓掌,每个人都充满幸福和快乐。这样的情境才是人类的真正学习和教育。

学习是人的生命的本能和发展。学习是身体的、知识的、智能的,情感的,精神的,社会的等整体的生命的学习。学习的过程是整体生命的生存和发展过程,是整体生命的完善过程。

二、快乐学习,学习快乐。

许多同学都有理想,有目标,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实施起来都非常难,课堂学习苦而累,枯燥无味,需要顽强的毅力,当上网游戏,文体活动、娱乐活动与学习的冲突,往往很难抉择。怎样让那些枯燥的数据化变得生动而喜爱呢?其中的法宝就是:

(一)积极的心态

积极的心态是指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一个拥有积极心态的人,常能心存光明远景,既使身陷困境,也能以愉快和创造性的态度,走出困境。《成功的公式应该这样来写:勤奋+方法+心态=成功》,同一件事件用不同的心态来对待,会产生不同的结局。就拿高考来说我们既要勇敢迎接挑战又要平和、坦然的面对,不以一分论成败,不以一次定乾坤。对待学习更是如此,快乐着去学习必然收获学习中的快乐。

(二)、利用兴趣、培养兴趣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

爱因斯坦说:“推动我进行科学工作的是一种想了解自然奥秘的抑制不住的渴望,而不是别的感觉”。

中学生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开扩法:多接触事物,多读书,多参与实践活动。(举例)

2、突破法:认识优势,发扬优势。(举例)

3、迁移法:把人对其他方面的兴趣转移到学习兴趣上来。(举例)

4、讨论法:讨论学习是现代群体互动式学习。(举例)

5、理智法:把兴趣和远大目标结合起来,形成志趣(举例)

人的兴趣是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它不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说原来对某学科或某方面的知识不喜欢,没兴趣,但在学习过程中,端正态度明确动机,就会有愈来愈浓的求知欲望,渐渐就产生了兴趣,这样就变“苦学”为“乐学”,爱因斯坦曾告诉我们要自觉培养学习兴趣,而不是说学习要以个人兴趣爱好为转移,使学习服从于兴趣爱好。

五 应对挫折

在实际生活中,人是很难一帆风顺、万事如意的,就中学生而言遭受的挫折也是很广的,常体现在:学习成绩下降,升学不理想,人际、社会关系不良,家庭变故,患病伤残,经济困难等,如果不能正确的对待挫折,将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中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掌握应对挫折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心理的承受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心理学大词典》对挫折是这样解释的:挫折是在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

简单的说,挫折指的就是欲望与现实的矛盾。挫折是一种内心的体验,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情感反应,欲望越高与现实的矛盾越突出,挫折的体验就越严重,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当人们遇到了挫折,常见的表现形式:

一、压抑:内心很苦,用时髦的话说,叫“郁闷”。一个人坐在那儿,不愿与他人说话,情绪低落,甚至独自落泪。

二、攻击:当个体遭受挫折后所采取的一种较为激烈的行为方式,攻击可分为直接攻击与转向攻击。高一(1)和高一(2)班篮球赛中发生争执,由争吵漫骂发展到群殴,结果造成多人严重受伤的局面。这是直接攻击的典型案例,带来更大的挫折。有许多时候,我们不是把攻击对象对准引起挫折的人或事物上,而是转向他人或他事。如在家中受到父母打骂,不敢顶撞,而把怒气发在狗身上。

有些同学因考试不理想,或受到老师批评,心理不平衡又无法排泄,就撕本子摔文具,或在同学间无端发泄,从而使攻击者成了无辜的“替罪羊”。

三、幻想:某学生平时学习很好,考试失败后看到其他同学高兴的样子,生气地想:“你美什么美,等高考的时候我比你们都考得好!”他幻想着能克服困难,取得好成绩,但不付之行动,一味只是沉湎于幻想,结果就会养成一种“空想”的坏习惯,这对于将来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逃避是指当个体受到挫折后陷入一种幻想之中,在想象中寻求满足的一种对待挫折的方式。不要用空想对待挫折。

另外,挫折还有很多表现形式,如否认,推诿,仿同,反向,抵消,隔离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预防和应对挫折的方法:

1、了解自身对挫折的反映,反映的程度,影响的因素。简单地说就是要认识自己,认识自己,认识别人是我们心理课的重要任务。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控制自己。你说这人好发脾气,那就要先认识导致自己发脾气的因素有哪些,程度有多大。

2、提高对挫折的耐受能力。主要包括:

(1)提高生理的应激能力。

(2)增加生活经历,见多了,也就无所谓了,特别是我们中学生要主动接触社会,增加社会阅历,要充分认识到幻想与现实的差距,思考问题不能太单纯,要多方面地去想想。任何社会都有阳光灿烂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

(3)调整思维方法。

(4)尽可能地调整心理防御机制,学会幽默和自嘲。

3、对挫折的调节。自己要学会对挫折进行调节。这个调节是互动的,不仅要降低标准,同时还应努力进取,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方法。

4、积极寻求社会支持。遇到挫折,要积极主动地寻求社会支持。比如在学习中遇到某个问题,怎么办?找人问那,同学,老师,家长都能帮你

5、知识的积累。知识积累的越多,知识面越宽,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

一般我们认为挫折给人带来灾难、失意和无情地打击,但事实上,挫折对个人来说具有“利”和“弊”的两重性。它能够引导我们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增长才干。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曾经说过:“世界上的事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意,挫折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鲁迅也曾经说过:“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_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遇到挫折后,自我逃避与自我防御均是消极的反映,我们提倡积极地面对挫折,即:将挫折变成动力,在挫折中不断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力。

六、健康发展友情,拒绝早恋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向往异性交往,寻求异性同伴的理解,渴望与异性建立亲密的友谊关系,这些都是中学生心理需求的反映,是很正常的。往往分不清友谊与爱情的界限,在与异性交往中,要把握好“度”的问题,学会与异性同学相处的适宜方式,保持纯洁的友情,相互尊重,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又可避免掉进早恋的漩涡或者逃避与异性同学交往两种有害的极端。怎样与异性交往:首先应该以集体活动为中心,以共同提高、互相学习为目的。其次要适当扩大交往范围,避免单独与某一异性频繁交往。再次与异性交往最好选择在公共场合,尽量避免单独和异性相处。最后在交往时要注意言行适当,举止大方。

当我们面对“早恋”时,该如何处理呢?这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中学生面临着繁重的学业和升学的压力,稍一疏忽就会几年拼搏付之东流。我想,首先不要太紧张,意识到早恋的危害,控制自己不要单独和对方在一起,也要中断电话或书信联系,冲淡对对方的感情。其次把自己的精力和智慧集中到学习上去,可以多和其他同学在一起,参加他们的活动,如打球等,也可以约其它同学一起爬爬山,参加学校组织的其他活动。主动开辟一个宽松和谐的男女同学集体交往的环境。第三和异性同学进行广泛的情感交流,把自己从对特定对象的情感中解放出来。但也要把握与其他异性交往的分寸,锻炼以理智冷静地控制自己情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