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密度换算一吨:歌声里的童年(三)送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8:05:47
歌声里的童年(三)送别  作者:绿洲遗老 提交日期:2010-02-25 10:41:32 访问:707 回复:11 楼主
解放后,为适应政治形势的需要,年年都要出许多新歌,可是有不少是应景之作。形势-过,背景-变,哪会有人再去唱它。而好的优美的歌并不代表某一个时代,却是宣泄抒发个人情怀思绪的普世人性,所以它们能传唱了几十百年而不衰。在我小学时就学会唱这样的歌曲。比如由李叔同填词,美国的约翰?奥德威作曲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歌原是美国的《梦见家和母亲》(当时由钱仁康译词),它先传到了日本,由犬童球溪填词改名《旅愁》,正在日本流传;李叔同于1905—1910年留学日本,把词改成了今天仍然活在中国人心中的《送别》;此后,不知有多少影视用它来当主题歌或背景音乐啊。这充分展示了各个时代的艺术意境与个性化的审美追求。她那令人心醉的歌声,舒缓而纯净地潜入屋里的每一个或明或暗的角落,象一只温暖的手,慢慢地抚摸着人们疲惫的灵魂;又象一条清澈的小河,无声地穿越着心灵的大地;那轻而优而美的旋律,又猶如情人耳边喃喃细语……时间一分一秒地溜走,回忆一点一滴地积攒,让生命随着音乐一起跳动,你将发现:无论是为爱痴狂的岁月,还是为情坚忍的光阴,一切的一切都不过是有如时光,一去永不回,只有音乐才是永恒!你看看送别----古道长亭、天涯海角、知交半零落;晚风残笛、一瓢浊酒、余欢别梦寒。哪様不是秋水伊人,悲欢离合。似乎很不高昂,没啥鼓舞性它并不让人泪流满面,但怅惘之情却溢于言,但它已在中国人心中生根,流传了上百年。这才叫不朽的流行歌曲!1949年后,就连这样的歌曲也是不准唱的,说“送别” 情调灰沉,悲观没落,不符合革命的要求。直到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之后,电影“城南旧亊” 用它作插曲,这首歌才在大陆迅速流传开来。
迅即,以邓丽君为代表的港台流行歌曲进入内地,对于已经和轻、柔、细腻、缠绵的歌曲,隔绝了太久太久的人们而言,大陆子民才第一次系统领略港台歌手们那美妙而新颖的歌声。那种饥不择食的渴望,是可想而知的。邓丽君所唱,正有不少是民歌民调或三四十年代传唱,风行一时的老歌呵。
改革开放初期,以邓丽君为代表的台湾、香港流行歌曲,便以盒式磁带的形式进入内地,对于同轻、柔、细腻、缠绵的歌曲隔绝了太久太久的人们而言,千千万万大陆子民第一次系统领略台湾歌手们那美妙而新颖的歌声。那种饥不择食的渴望,是可想而知的。听着歌手,坐在台湾山地的溪水边的一块硕大的岩石上,用他浑厚的充满磁性的歌声,颂扬着苏醒的春天,颂扬着灿烂的童年,颂扬着心中的外部世界的美好生活。在他的歌声背后,从山谷从丛林深处,升起一片烘托的和声,那是一群孩子在诵唱着《平安夜》。那酷似教堂唱诗班的美妙的童声,明亮,质朴,简洁,蓬勃,象雨露,象山谷的风,掠过人生岁月和葱笼的山地。,那种清新的、自由的、完全自我化的抒情式笔触,不能不给他们以全新的启示。
俗话说“強扭的瓜不甜” 。那強制灌输的东西呢?怕也是长不了。“文化大革命”中,“语录歌”、“忠”字歌唱遍九洲,好不热闹。可惜它们丈多都是强调意识形态的产伆,而今又还有多少人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