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里有一个人:从劳动价值到边际价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7:16:26
如果你问一个没有学过现代经济学的大学生,商品的价值是什么,他多半会说,商品的价值等于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格以价值为基准,并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这是马教的说法,由于马教长时期被封为正统,是从中学到大学的必修课,学生这样说也不足为奇。

  除了马教的经济学外,经济学还有其它的流派,它们的说法就不一样了。当代主流的西方经济学就认为,商品的价值由其购买者的主观效用所决定,在这时,价格等于其价值。

  既然西方主流经济学与马教的不同,那就有一个谁是谁非的问题,对此自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就要看它是否能解释清问题,还有就是在实践上是否行得通。

  马教的经济学,也说是劳动价值论在解释商品的价值时常喜欢举两把斧子换一只羊的事,说的是牧羊人的一只羊能跟铁匠换回两把斧子,是因为牧羊人在一只羊上花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铁匠在两把斧子上花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样多,所以他们能够交换,为什么不是换三把斧子,是因为三把斧子花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比一只羊多。

  马教的说法看上去似乎十分完美,可一但细说就不那么对劲。两把斧子能换一只羊是因为它们花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等,为什么它们花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等,是因为两把斧子能换一只羊。这是一种可笑的证明方法,就象有人说,为什么你是猪,因为我说你是猪。为什么我说你是猪,因为你是猪一样。

  马教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说法也解释不了商品的供求曲线问题。按马教的说法,如果一个MP3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500元,那么如果商家卖550元的话,它的价格高于其价值,那其销量马上会大跌,哪个笨蛋会花买一辆奔驰的钱去买一辆桑塔纳。如果商家卖450的话,那销量会大增,这种便宜谁不去占啊。那么商品的销量和价格的曲线应该是不连续的。可事实上是,当商品的价格上涨时,销量下降,但不会是暴跌。价格下降时销量上升,但也不会是暴涨。销量和价格曲线是一条连续的曲线。

  而效用价值论在解释这些问题上就没什么问题了,为什么两把斧子能换一只羊,因为对于牧羊人来说,有了这两把斧子,我到山上去放羊时能够砍柴来烧火取暖,能够修篱笆来保护我的羊,还能做其它的事情,而等到母羊生小羊时这只羊很快就有了,用一只羊去换两把斧子划算。而对于铁匠来说,两把斧子花不了我多少时间,我一天就能做它几把,而换回来一只羊后,老婆孩子可以美餐一下,得到的羊皮还可以做一件皮衣,用两把斧子换一只羊划算。于是他们就交易了。对于MP3来说,如果它卖550元,那么有些没钱的人就会觉得不划算,他们就不买了,而那些有钱的人还是觉得划算,他们还会买,所以销量虽下降但不会暴跌。而如果其价格降到450元,那么有些没钱的人也觉得合算了,他们就会去买,但还会有些更穷的人会觉得不合算,所以销量虽然增加,但不会暴增。当然这里没有讲到商品的替代弹性问题,但无论怎么替代,都是有替代弹性的,所以销量和价格的曲线是连续的。

  按马教的理论,如果两把斧子和一只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一样的话,如果谁用三把斧子去换一只羊,那他是个大笨蛋。可现实中却会有人愿意用三把斧子去换一只羊,用效用价值论来分析那这个铁匠就不是笨蛋了。比如说,铁匠的老婆生小孩了,要补补身子,那么他用三把斧子去换一只羊他也觉得值,因为这只羊的效用比原来用两把斧子换时的效用大,虽然他嘴上会说他亏了。

  从马教的劳动价值论出发还可可以得到一些有意思的东西,因为根踞劳动价值论,交易是不会产生价值的。于是今年一位马教的原教旨主义者在两会上说,要禁止国内旅游,因为这是一个掏一个的腰包。说这话的还是一个大学的经济系的副主任,所以茅于轼才说,教育部有责任。

  马教在批判效用价值论时常举空气的例子,说空气对人的效用最大,但它不是劳动产品,所以它没有价值。这种说法实际上是不顾事情的前提,无论什么价值论,其前提是说商品。而空气是商品吗?

  根踞马教的劳动价值论,劳动是产生价值的唯一途径,资本家不参加劳动,但他们也能挣钱,那是因为我们的劳动成果被他们剥削了一部分,是剩鱼价值。而效用价值论则认为,没有机器、厂房等,你工人能空着手创造出价值来?资本家的机器、厂房等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也发挥了效用,那么资本家能拿到钱也是应该的。萨伊就认为,资本家拿利润,工人拿工资,地主拿地租,因为大家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发挥了效用。而马教的教主则骂他是什么庸俗经济学家,专为资产阶级辩护。而当马教教徒在说什么剩鱼价值和剥削时,张五常说到,一个工人租了资本家的机器去生产产品,然后以50块的价格卖给资本家是等价交易,而当资本家请他来工厂干活,每一件产品的工资是50块就成了剥削?

  马教的劳动价值论在西方已经没什么市场了,而效用价值论却发展到边际价值论。所谓的边际实际上就是增加。边际价值论的主要内容是随着一种东西数量的增长,那么每一件东西的效用会下降,甚至效用为负,大家还记得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小品《吃面条》吧,当陈小二子吃到后面那几碗时,面条还是一样的面条,可是对他的效用来说却是难受。这样的实例还可以举很多,例如你开一家公司,当刚开张时你没多少钱,别人给你投十万那可是雪中送炭。可是当你的公司做到几个亿时,那时十万对你来说效用就不怎么大了。

  边际价值论是由奥地利的门格尔,英国的杰文斯和瑞士的瓦尔拉斯---史称边际革命。从边际理论出发,还有什么边际工资,边际价格等等。这些东西任何一本西方主流的微观经济学的书都有,在此也就不重复了。

  在边际价值论上,杨小凯等人又进一步提出了超边际理论,要不是其英年早逝,肯定能拿诺贝尔经济学奖。但无论是边际价值论还是超边际理论,都是和效用价值论是一脉相承的。

  世界上有的国家用马教的劳动价值论,而有的却用效用价值论,结果如何,大家都知道。特别有意思的是,萨伊提出的生产自动产生需求被马教教主骂为“最愚蠢不过的教条”,后来凯恩斯又写了个通论,似乎要将萨伊彻底打倒了。可是到了七十年代,把凯恩斯主义当做国策的米国出现了滞涨,而费尔德斯坦、保罗.罗伯茨、还有拉弗等人从萨伊的理论出发,通过减税等办法提高了米国企业的供应能力,里根总统采用了他们的办法,经过两个任期的治理,终于治好了滞涨。到了九十年代,米国又重回世界第一。

  当初托勒密提出地心说,说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和其它行星围着地球转,这看上去似乎很对,你不是每天看见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吗。同样,马教的劳动价值论看起来也似乎很正确,没有劳动,什么都造不出来,资本家不剥削工人能挣钱吗?但是地心说一但深入下去就不行了,它解释不了金星的运动,因为按地心说,金星和太阳都绕地球转。如果太阳比金星转得快,那么太阳从后面超过金星,反之则金星超过太阳。但天文学家在观察时却发现,一下子是金星超过太阳,一下子是太阳超过金星。而哥伯尼的日心说却能很好地解释这个现象。同样,马教解释不了供求曲线,市场交易等,而效用价值论却能解释得清。

  在西方的大学里,西方主流经济学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大家学经济学的目的不是想当经济学家,也不是用来管理企业,而是象斯蒂格利茨说的那样,象经济学家那样思考,用自己的经济学知识去分析和思考经济现象,使自己的决策更理性。而天朝经学生灌输的马教的经济学有什么用,倒是培养了一群火气十足的愤愤。当学生学了西方的经济学后,谁还信马教的那一套,就象刘国光说的,学生学西方经济学兴趣十足,而讲到马教的经济学时学生就笑。刘对此十分气愤,说在天朝,学生嘲笑马教是不正常的,因为他是马教教徒。但为什么学生从中学到大学学的都是马教东西,而到了大学学了西方经济学后就嘲笑马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