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香高手vip群番外篇:雲南省情——雲南省晉升副縣處級領導職務資格基本知識考試資料之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4:56:44

 

 

 

云南省情

 

 

学习目的和要求:学习和了解云南省自然、文化资源基本情况,对现阶段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基本认识,了解云南省在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

 

第一节 基本情况

 

一、历史建制与沿革

 

据《尚书.禹贡》载,公元前841年以前,中国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今云南之地属“梁州”之域。公元前279年左右,楚国将军庄蹻率军由湘西溯长江而上,攻灭夜郎,统一了滇池地区,建立滇王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西南边地设立郡县派官置吏,进行直接的统治。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今云南设置益州郡,郡治设在滇池县(今晋宁),云南县是其下辖的24县之一,“云南”作为政区的名称由此出现,“云南”也至此正式纳入中国的版图。东汉继续推广郡县制,于公元69年增设永昌郡。魏晋南北朝时期,“云南”作为行政区划由县扩大为郡。东晋初年起,爨氏势力统治云南地区达500年之久。

 

隋朝时期,隋朝廷派史万岁率兵南征,击降爨氏,消除云南的割据势力,云南重新置于中央政府的直接统治之下。唐朝在云南设置羁縻府州。公元738年,南诏在唐朝大力支持下统一了“六诏”,唐玄宗封蒙舍诏主皮逻阁为“云南王”。南诏前后共13个王,历经247年,始终保持着对唐王朝的臣属关系。公元795年,设置云南安抚司。

 

937年白族先民段思平率军推翻了云南奴隶制政权“大义宁”,建立了大理国政权。大理国疆域基本继承了南诏的版图,辖今云南全境、四川西南、贵州西北部等地。行政区划府、郡的建制基本沿袭南诏,设有八府、四郡、三十七部,实行封建农奴制专政。大理国相传22世,历经315年。元朝忽必烈灭大理国后,1276年,改鄯阐府为中庆路,正式建立云南行省,成为全国11个省之一,从此,云南正式成为全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治所从大理迁至昆明。

 

1381年(明洪武14年),明朝取消元朝设立的云南行中书省,在云南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等“三司”,执掌全省政务、军务和刑名按劾之事,辖全省府、州、县。后设巡按御史,以资监察。明朝在云南实行“以夷治夷”的“羁縻”政策,采取“以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并赠予世袭官衔。清朝沿袭明制,设承宣布政使司,下设道、府、州、县,并在一些地区推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特权,任命流官统治,而在边远地区仍实行土司制度。1911年,全省共置府15个,厅18个,州32个,县41个,另有18个土司区。到1949年,全省分设1个省辖市、12个行政督察区、112个县、17个设治局、2个对汛督办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月9日卢汉举行昆明起义,接受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1950年2月,人民解放军进驻昆明,2月22日宣布云南全境解放,同年3月云南省人民政府成立。

 

二、地理位置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位于北纬21。087—29。157和东经97。317—106。117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南部。全境东西最大横距864.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900公里,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1%,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居第8位。云南省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同四川省相连,西北隅紧倚西藏自治区,西部同缅甸接壤,南同老挝、越南毗连。

 

云南省与邻国的边境线总长为4060公里,其中:中缅边界1997公里,中老边界710公里,中越边界1353公里。云南自古就是中国连接东南亚各国的陆路通道。有8个州市共25个边境县(市)与3个国家的6个省(邦)32个县(市、镇)接壤,有出境公路20多条,与泰国、柬埔寨、孟加拉、印度等国相距不远。

 

三、行政区划

 

云南省辖16个州、市。其中:省辖市8个:昆明、曲靖、玉溪、保山、昭通、丽江、普洱、临沧。民族自治州8个: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全省共有县级行政单位129个,其中市辖区12个,县级市9个,县79个,民族自治县29个。省会昆明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

 

四、人口民族

 

2008年末云南省总人口为4543万人,城镇人1499万人,城镇化率达33%。云南人口数量保持平稳增长,人口增长幅度呈持续下降的态势。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78年的15.2%0下降到2008年的6.32%0。在人口总量保持平稳增长、人口质量不断提高、结构有所优化的形势下,人口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口数位居全国第12位。

 

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云南有51个,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400万,少数民族人口仅次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超过千万人口的3个省区(广西、云南、贵州)之一。民族自治地方的土地面积为27.6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70.2%。云南少数民族分布表现为大杂居与小聚居交错,且多居住在边疆和山区。

 

人口超过5000人的世居少数民族25个,分别是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景颇族、藏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彝族,达440多万人;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壮族、苗族;超过1000不到1万人的民族是独龙族。

 

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基诺族等15个民族为云南所特有。壮族、傣族、布依族、苗族、瑶族、彝族、哈尼族、景颇族、傈僳族、拉祜族、怒族、阿昌族、独龙族、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等16个少数民族跨国境居住。云南各族人民世代和睦相处、安居乐业,长期以来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社会安宁。

 

第二节  自然资源

 

一、地形地貌

 

云南的地形地貌有五个特征:

 

一是山地面积大。全省土地面积中,山地约占84%,高原、丘陵约占10%,盆地、河谷约占6%,山地高低参差,纵横起伏。全省129个县(市、区)中,山区比重都在70%以上,没有一个纯坝区县(市、区)。

 

二是高山峡谷相间。这个特征在滇西北尤为突出。高黎贡山为缅甸伊洛瓦底江的上游恩梅开江与缅甸萨尔温江的上游怒江的分水岭,怒山为怒江与老挝湄公河的上游澜沧江的分水岭,云岭自德钦至大理为澜沧江与长江上游金沙江的分水岭,各江强烈下切,形成了极其雄伟壮观的高山峡谷相间的地貌形态。

 

三是全省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分三大阶梯递降。全省海拔相差很大,最高海拔点位于滇藏交界的迪庆州德钦县怒山山脉梅里雪山的主峰卡格博峰,海拔达6740米;最低海拔点位于与越南交界的红河州河口县境内南溪河与元江汇合处,海拔仅76.4米,两地直线距离约900公里,高低差达6663.6多米。滇西北德钦、中甸一带是地势最高的一级梯层,滇中高原为第二梯层,南部、东南和西南部为第三梯层,平均每公里递降6米。

 

四是断陷盆地星罗棋布。这种盆地及高原台地,在我国西南俗称“坝子”。在云南,山坝交错的情况随处可见。坝子地势平坦,且常有河流蜿蜒其中,是城镇所在地及农业生产发达地区。全省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坝子1442个,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坝子有49个,最大的坝子在陆良县,面积为771.99平方公里。

 

五是湖泊河流纵横。云南高原湖泊众多,是我国湖泊最多的省份之一。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共37个,湖泊总面积为1066平方公里,集水面积9000平方公里,总蓄水量约300亿立方米。按容量来说,超过20亿立方米的有抚仙湖、洱海、程海、泸沽湖;从平均水深来说,超过20米的有抚仙湖、泸沽湖、程海、阳宗海;以湖面面积而论,超过200平方公里的有滇池、洱海、抚仙湖。滇池是云南湖面最大的湖泊,在全国名列第六。抚仙湖的容水量和平均水深均名列全省湖泊之冠,它也是中国第二深的淡水湖泊。

 

云南江河纵横,水系十分复杂。全省大小河流共600多条,其中较大的有180条,多为人海河流的上游。它们集水面积遍于全省,分别属于六大水系:金沙江一长江,南盘江一珠江,元江一红河,澜沧江一湄公河,怒江一萨尔温江,独龙江、大盈江、瑞丽江一伊洛瓦底江;六大水系分别注入三海和三湾:东海、南海、安达曼海,北部湾、莫塔马湾、孟加拉湾;归到两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二、生物资源

 

云南地处低纬高原,地形地貌复杂多样,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境内既是古热带植物区系和泛北极植物区系的交汇点,也是喜马拉雅植物区系和“东亚”植物区系的交汇点,因而孕育了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被誉为“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花卉之乡”、“药材之乡”和“生物资源基因库”。

 

云南是我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等植物类型都有分布,古老的、衍生的、外来的植物种类和类群很多。全省植被从南到北依次分布着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热带稀树草原旱生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混交林及针叶林、温带针叶林、寒温带针叶林、高山杜鹃灌丛、高山嵩草草地、高山砾石冰冻荒漠群落。森林覆盖率接近50%,居全国首位。在全国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有274科2076属17000种,约占全国高等植物种类数的56.7%,被誉为“植物王国”。拥有木本植物4000多种,其中森林树种800余种,国家级保护树种59种。列入省重点开发的珍稀用材树种及名特优经济树种30多种。此外,还有200多个竹种;2000多种中草药;有2100多种观赏植物。

 

云南还是野生动物的理想栖息地,动物种类为全国之冠,且许多动物在国内仅分布在云南。拥有脊椎动物1737种,占全国种类数的58.9%,其中兽类300种,占全国种类数的51.1%;鸟类793种,占全国种类数的63.7%;爬行类143种,占全国种类数的37.6%;两栖类102种,占全国种类数的46.4%;淡水鱼类366种,占全国种类数的45.7%。鱼类中有5科40属249种为云南特有。在国家珍稀保护动物名录中,云南省境内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6种,二级保护动物154种。此外,拥有昆虫1万多种。

 

生物资源开发正成为云南另一大支柱产业,烟草、药材、热带水果已有了相当的规模,花卉、咖啡、香料等产业正在蓬勃兴起。

 

三、矿产资源

 

云南矿产储量大、矿种全,号称中国的“有色金属王国”。已发现矿产142种,有92种探明了储量,矿产地1274处。有54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lO位,其中铅、锌、锡、磷、铜、银等25种矿产储量居前3位。有色金属是云南最大的矿产优势,铝、锌、锡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1位,铜、镍金属保有储量居全国第3位,锑保有金属储量居第4位,铝土矿保有矿石储量居第7位,钨保有矿物储量居第8位。在黑色金属矿产中,云南有铁、锰、钛、铬、钒5种。其中,钛砂矿保有矿物储量居全国第4位,铁、锰保有矿石储量居第6位(其中富铁矿储量居全国之首)。

 

在贵金属和稀有、稀土、分散元素矿产中,铟、铊、镉保有金属储量居全国第1位,银、锗和铂族金属矿产铂、钯、锇、铱、钌、铑保有金属储量居第2位,铍(矿物量)、锆(矿物量)、锶(天青石)居第4位。在能源矿产中,煤炭保有储量居全国第9位;在化工原料矿产中,磷、盐、硭硝、砷、钾盐、硫铁矿、电石用灰岩、化肥用蛇纹岩等8种矿产的储量,居全国前1O位。在建材非金属矿产中,已探明储量的有25个矿种,产地145处,其中多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1O位。

 

四、能源资源

 

云南能源资源得天独厚,尤以水能和煤炭资源储量较大,开发条件优越。云南水力资源可开发蕴藏量为9000多万千瓦,理论储量居全国第3位,而82.5%蕴藏在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大水系。火电开发也具有坚实的基础,云南煤炭资源丰富,保有储量246.5亿吨,居全国第8位,褐煤储量居全国第1位,118个县(市)有煤炭资源分布。

 

云南江河水能资源在开发上具有诸多优越条件:一是可开发的大型和特大型水电站的比例高;二是水能资源分布比较集中,开发目标单一,开发选择性强;三是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工程量相对较小,水库淹没损失小,技术经济指标优越。

 

在“西电东送”基础上,近年来“云电外送”再成热点。云南电力产业凭借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正在成为投资的热土。

 

云南还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全省几乎所有县(市)都有温泉分布,有各种温热泉出露点654处,年释放热量达118万吨标准煤。其中,腾冲一梁河地区属过热水一高温热水带,是中国少数地热资源“富矿带”之一。

 

此外,云南的太阳能的资源开发、利用前景也十分可观。太阳能资源仅次于西藏、内蒙古、青海等省区,为中国太阳能最丰富的省份之一。

 

五、气候资源

 

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压气流影响形成的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共7个气候类型。

 

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其主要表现为:一是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二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三是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四是无霜期长。

 

云南的气候特点,有利方面是适宜多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和发展,同时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不利方面是干季和雨季过于集中,分布不均,还伴随有洪涝、低温冷冻、冰雹等灾害,会给农业带来危害。

 

第三节  文化资源

 

云南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资源共同组成了云南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可以说,云南是一个文化资源富矿,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历史文化资源

 

从纵向来看,云南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云南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昭通人、西畴人、丽江人、呈贡龙潭山人等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和在30多个地点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遗存,进一步说明了云南历史的久远。存在于春秋至三国时期的古滇文化、魏晋到唐中叶的爨文化、宋中叶至元初的南诏大理文化和元明清以来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各民族文化,构成了云南2ooO多年文明发展史所积淀的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在众多的历史文化资源当中,许多历史文献、文物等文化留存在我国甚至世界文明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1997年12月4日,丽江古城以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风格、灿烂的文化被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批受全人类共同承担保护责任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云南省现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个,分别是昆明、大理、丽江、建水、巍山;有保山、腾冲、石屏、会泽、威信、广南、孟连、漾濞、香格里拉9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省级历史文化名村(镇)l2个:会泽县娜姑镇,禄丰县黑井镇,禄丰县炼象关,大姚石羊镇,石屏县郑营村,宾川县州城镇,广南县旧莫乡,维西县叶枝乡,洱源县凤羽镇,保山市板桥镇,云龙县诺邓村,剑川县沙溪镇。

 

云南省在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全省共收藏各类文物29万余件。在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我省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046项,其中,全国文物保护单位76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86项,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24项,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503项;在现有的53家各级博物馆、纪念馆和114个市、县级文物管理所中,收藏了各类文物29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23万余件。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阿诗玛”、“泼水节”等34项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全省各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了8589项县(区)级保护名录。

 

二、民族文化资源

 

从横向来看,云南多民族的共生共存孕育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云南是中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多民族群体、多元文化形态共生带。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云南各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如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傣族的贝叶文化、彝族的太阳历文化、哈尼族的梯田文化等,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丰富多样的民族歌舞、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精湛独特的民族工艺、绮丽神秘的奇风异俗,构成一幅幅美不胜收的人文景观,为云南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云南向来都被人们称之为歌舞的海洋,目前,云南有已收集到的各民族民歌民曲2万多首,舞蹈6000多套,戏剧2000多个,器乐200多种,叙事长诗50多部。云南民族民间舞蹈、民族乐器种类在全国名列前茅,其中民族乐器多达300余种,是中国民族乐器数量最多的省份。云南戏剧种类繁多,除全国性地方剧外,还有独具风采的白剧、壮剧、傣剧、彝剧等多种民族剧种。它们大多数都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生产实践,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民族民间工艺品、民族服饰文化、民族节庆、民族饮食等都是云南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都是云南少数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积淀和结晶,是巨大的文化精神财富和审美需求的载体,也是产生巨大物质财富的源泉。

 

云南民族文化资源具有多样性、独特性、交融性、地域性和原生性等五个显著特点,而这也正是云南民族文化资源的最大优势所在。

 

总之,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独特神奇的民族文化环境,悠久灿烂的民族历史文物,丰富深邃的民族文献古籍,绚丽夺目的民族文学艺术,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风情,这些积淀深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并构成了发展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的基础。

 

为了加强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云南省人大常委会于2000年5月颁布了《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明确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领导,并且将其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这对保护、抢救和挖掘民族文化资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四节  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一、综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的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云南全省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民族团结、边境安宁的良好局面。

 

(一)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十五”以来,云南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质量效益不断提高的良好势头。2008年云南省实现生产总值5700.1O亿元,增长11.O%,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20.94亿元,增长7.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451.09亿元,增长11.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完成增加值2056.95亿元,增长l2.5%,建筑业完成增加值394.14亿元,增长5.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28.07亿元,增长12.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人均GDP由2000年的4637元增加到2004年的6733元,提前一年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均800美元的第一阶段战略目标。2006年人均GDP为8961元,跃上人均1000美元新台阶。2008年人均GDP12587.17元。

 

(二)和谐社会建设情况

 

在经济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和谐社会建设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各级党委、政府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抓住群众利益这个关键,牢牢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着力解决现实民生问题,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社保体系,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形成社会不同利益群体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

 

各级党委、政府注重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牢牢把握民族工作“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两大主题,切实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贫困人口从2002年底的887.6万人下降到2007年末的610.8万人,减少了276.8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5.4%下降到17%左右。2007年,投入资金8.2亿元,使全省228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今年内全部享受“低保”。

 

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省,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深化政务公开,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加强司法队伍建设,发挥司法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确保社会安宁和边疆稳定。

 

(三)云南发展面临的现实困难

 

但从总体上看,云南仍是一个欠发达省份,生产力总体水平较低,地区之间发展极不平衡。昆明、玉溪、曲靖等大中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滞后,边远、高寒山区仍十分贫困。全省129个县(市),靠财政补贴的县(市)有109个,地方财政不足,有73个国家重点扶持县,扶贫开发面临诸多问题:一是按照现行标准,目前全省还有贫困人口610.8万人。随着国家提高扶贫标准,云南省的贫困人口预计将在1000万以上,约占全国贫困人口的十分之一,而且贫困人口集中连片分布。二是革命老区、三江沿岸地区、边境民族地区和其他一些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凸显,扶贫开发工作相当艰巨。三是云南省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继续呈扩大趋势。四是资源环境保护与扶贫开发的矛盾显现。中央提出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战略,使一些主要依靠资源开发为主的贫困地区进入一种两难境地,对扶贫开发提出了新的挑战。五是扶贫开发投入与需求矛盾更加突出。

 

当前,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最大制约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数量少、标准低、欠账大,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二是经济结构和城乡结构不合理。城市化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三是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低,文盲和半文盲率高。

 

二、农业

 

云南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省份,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农业始终处于基础地位。云南农业50多年的发展历程走出了一条发展特色农业的新路子。

 

(一)“十五”以来,云南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十五”以来,云南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总产值稳定增加,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绩。

 

1.农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得到不断巩固和加强。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稳定增加,由2001年的703.53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737.5亿元,2003年的799.33亿元,2004年的965.22亿元,2005年达到1050亿元,2006年达1211亿元,2008年达到1640.30亿元。各年递增速度稳中趋升,“十五”期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累计达4255.63亿元,5年平均增长5.5%。云南农业为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社会进步、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以红河为中心的热带、亚热带水果产业带;以西双版纳、思茅、临沧为中心的橡胶、茶叶产业带;以临沧、保山、德宏为中心的糖料、咖啡、香料产业带;以文山为中心的南药产业带;以西双版纳、昆明(玉溪)、丽江为中心热、温、寒花卉带,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品牌和产品。特色经济作物、畜牧业和乡镇企业、劳务输出等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3.农业的各种主要产品产量均有不同幅度的增加。其中,粮食的产量由2001年的1486.3万吨增加到2006年的1542.21万吨;2008年突破1560万吨,增长1.5%,实现连续15年增产。

 

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始终突出农业基础地位,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奋斗目标,牢固树立特色就是竞争力的理念,依托云南农业资源、气候、区位三大优势,在巩固提升烟糖茶胶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大力培育新兴特色产业,努力探索和拓展富有云南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

 

(三)云南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影响农民可持续性的增收。由于云南特殊的条件,农业基础设施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仍较差,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

 

2.农村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农民收入来源渠道窄。近年来,尽管我省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并逐步向良性发展,但第一产业比重大、种植业比重大的格局仍没有根本改变,农村第二、第三产业不发达,以及农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比较大,从而抑制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3.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组织化程度低,以及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市场化水平等制约农民增收的根本因素没有发生较大转变。

 

4.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低。云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还很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发育滞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对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不适应形势需要。

 

5.农业科技水平偏低,农民转移就业能力不强。农业科研滞后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率不够高。

 

三、工业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工业更是获得长足发展,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

 

(一)云南工业强省的战略措施

 

“十五”以来,为实现工业强省战略目标,云南省委、省政府制定实施一系列工业强省战略配套措施,保持工业增幅高于全省经济增长水平,全力推进全省工业化进程。这些战略配套措施包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消除工业发展的体制障碍;全力推进行业整合,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充分发挥非公经济在工业强省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工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突出抓好重点工业园区建设,优化全省工业布局;多渠道筹集工业发展资金,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实施工业发展倍增计划,促进全省工业又快又好发展;培育发展县域工业,壮大县级经济实力;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拓展工业发展空间;强化资源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等,共十大方面。这些配套措施全面启动有效地推进了云南工业强省重大战略决策的全面实施。

 

(二)云南“十五”期间工业取得的成效

 

云南工业在“十五”期间实现速度效益同步增长。

 

1.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轻重工业协调发展,同步实现两位数增长。全省重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43.4%,非烟工业实现增加值467.66亿元,增长26%,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2.8%,非烟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超过60%,有效改变了我省支柱产业单一的状况,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效显现。

 

2.工业生产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明显加强。2008年,云南省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2056.95亿元,比2007年增长l2.5%,工业对全省GDP的贡献达70%。工业的各种主要产品的产量均有不同幅度的增加。

 

3.重点产业培育成果丰硕。通过加快10大重点产业发展,烟草产业继续发挥支柱作用,能源、原材料、有色金属深加工、化工等非烟产业持续增长,成为推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天然药物、生物化工、绿色保健食品等新兴生物资源产业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尤其是以磷化工和有色金属为主的矿业快速发展,成为继烟草工业后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4.工业园区发展迅速。全省工业以建设重点工业园区为平台,加快了特色产业和企业的聚集发展。在产业布局上,重点工业园区依托本地优势,结合实际、突出特色,走出一条投人产出高、企业发展快的好路子。

 

5.县域工业实力增强。围绕资源优势和产业、产品比较优势,加快县域工业发展步伐,已形成一批工业发展基础较强的县市。

 

6.民营工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实现了工业经济三分天下的发展格局。

 

7.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以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为核心,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建设和实施了一批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的标志性工程,重要行业工业装备和技术水平大幅提高,电解铝、铜、铅锌冶炼、磷化工、锡基新材料等装备和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云南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烟草产业“一支独大”的局面仍将继续,资源型加工产业仍占主导地位,其次是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云南真正的大企业、大集团不多,生产企业竞争力较弱。再次是地区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趋同,16个州市中有8个州市把烟草作为重点产业;13个州市把能源和电力作为重点产业。

 

二是经济增长方式落后。长期以来,云南省都是“高投人、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增长方式。

 

三是资源和资金等“瓶颈”制约仍未得到根本缓解。工业企业用电量增长较快,枯期缺电局面仍未改变,煤炭供应中烟煤总体偏紧,无烟煤结构性过剩,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等将成为制约冶金、化工等重工业规模化和快速发展的瓶颈。

 

四、五大支柱产业

 

2001年,中共云南省委确定要培育和壮大烟草、生物资源开发创新、旅游、矿产、电力五大支柱产业,以推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五大支柱产业成为“十五”以来云南建设与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生物资源开发

 

1995年8月,云南省第六次党代会把以食品为主的生物资源开发产业确定为21世纪初云南省培育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随后,启动了生物资源开发产业的先导和示范工程——“18生物资源开发工程”。通过实施各级生物资源开发项目,在提高了全省生物资源开发科技含量和开发水平的同时,实现投资与利税的双增长。

 

“十五”以来,云南在巩固发展传统的糖、茶、胶等传统骨干产业的基础上,实现了花卉、天然药物、生物化工、绿色保健食品及其他特色产品的生产及深加工,并成为云南农民增收、云南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花卉产业:云南鲜花年产量已达51亿枝,出口量占全国的一半,已成为亚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基地。

 

天然药物及生物制药产业:重点发展三七系列产品、灯盏花系列产品、薯芋皂素及激素类药品、青嵩素系列产品、天麻系列产品、动物生化药品、蜂系列产品等。

 

咖啡产业:以“云南小粒咖啡”作为统一营销品牌,重点是加强优质高产规模化栽培技术和咖啡系列产品开发。

 

香料产业:重点发展山苍子和松节油深加工系列化产品。

 

蔗糖产业:遵循“调整结构、控制总量”的方针,实施“四三”战略,即略,即“三按制”、“三提高”、“三依靠”、“三多元”使云南蔗糖业通过改造和综合开发,促进云南蔗糖业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

 

茶叶产业:坚持“稳定、改造、提高、增效”的方针,积极开展名牌创新工作,扩大茶叶的产出效益。

 

橡胶产业:实行国营、民营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强化管理,加快企业改制的步伐,开发我省橡胶产业的优质名牌系列产品。

 

(二)烟草产业

 

通过50多年的艰苦奋斗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奋勇开拓,云南烟草行业以多项生产经营指标全国第一跃居全国烟草行业榜首,成为云南省最大的优势产业和财政经济重要支柱,为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2005年云南烟草种植面积达38万公顷,产量为77万吨,生产卷烟3100多亿支,都居全国第一位。2006年“两烟”实现利税505亿元。有30多个卷烟牌号荣获国优、部优、省优产品称号。2008年,云南烟草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税利突破了700亿元,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云南卷烟企业顺利完成三变二的重组整合,卷烟工业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完善,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发展战略实现重大突破。这一年,云南品牌卷烟总规模达到900万箱以上,其中,省内生产内销卷烟671万箱,卷烟工业企业实现税利577亿元,比上年增长13%。

 

(三)矿产业

 

云南化工经过50多年的艰苦奋斗,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卓有成效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全省已形成包括能源、有色、磷化工和建材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加工的完整生产体系,建立起了以云南铜业集团、云南锡业集团、云南冶金集团、云南磷化工集团、昆明钢铁集团、云南煤化集团等国有矿业集团为骨干,以蒙自矿冶、兰坪金顶锌业、祥云飞龙矿业等民营企业为辅、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矿业开发格局。

 

省统计局的主要指标显示,目前,云南省规模以上矿业企业平均实现产值800亿元,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0%;矿业勘查、开发、技改等直接投资年均达到80亿至1oo亿元之间,占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l/3强。矿业经济的发展拉动了水电、煤电、运输、冶炼加工等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撑起了云南省工业强省的一片天。

 

云南已形成以有色金属和磷化工为主,集采、选、冶等为一体的多种矿产开采和冶炼的产业体系,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国家重要的锡、铜、磷肥生产基地,2005年,矿业的销售总额已超过1300亿元。

 

(四)旅游业

 

云南现代旅游业始于50年代,但真正的发展起步于1978年,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讲话之后的20年间,云南旅游业完成了从“接待事业型”到“一般产业型”,再到“重点经济产业”进而列为全省支柱产业进行培育建设的转变升级过程,初步形成了一个包括饭店旅馆业、旅行社业、旅游交通业、旅游餐饮业、旅游娱乐业、旅游风景区和旅游商品购物在内的综合产业体系。

 

“十五”期间,旅游外汇收入超过20亿美元,旅游总收人达1632.84亿元。2006年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7721.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5%,接待海外入境游客394.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5%,全省实现旅游业总收人499.78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国际旅游外汇收入6.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7%。2008年接待入境旅游者51O.7万人次,比前年同期增长11.4%,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250.2万人次,同比增长12.8%;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0.1亿美元,同比增长15.6%;接待国内旅游者1.03亿人次,同比增长14.1%,接待国内旅游者登上了1亿人次的新台阶;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94.8亿元,同比增长20.2%;旅游业总收人达663.3亿元,同比增长l8.6%。

 

全省现有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65个,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2个;全省投人营运的景区景点共有225个,其中,5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l8个、3A级景区9个、2A级景区49个;星级酒店794家,其中三星级以上酒店200家左右;昆明、大理、景洪、瑞丽、潞西、丽江6个城市荣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腾冲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名县”荣誉称号。

 

目前,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云南省十分重要的支柱产业,对拉动全省经济增长,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5年,我省旅游总收入全国排名第6位,但入境旅游收入排在第7位,接待国内旅游人数排在第3位,接待海外旅游者和创汇水平分别居全国第7位。

 

(五)水电产业

 

依托丰富的水力资源和煤炭资源,云南发展水电、火电并举,加快培育和发展以水电为主的电力产业。云南把发展电力作为支柱产业有三大有利条件。

 

“十五”期间,云南省抓住国家实施“西电东送”战略的机遇,调整思路,做好规划,优先建设调节性能优越的大中型水电站,适度发展大容量、高参数火电厂,调整和优化电源结构;加快配套电网建设,扩大电网覆盖面,建设适应“西电东送”需要的输电通道;努力开拓“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的国内外市场,力争用1O~15年时间,把云南建成全国“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现已连续三年每年向广东输电60亿度,近年来已向广东输送电力70.1亿千瓦时,并开始向越南、老挝、缅甸等周边国家送电。

 

云南省2007年基本实现电力供需平衡。2009年全省电力装机容量将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年发电量预计将达到1OlO亿千瓦时。“十一五”规划“云电”东送华南地区电量最多为300亿度;到2020年全省电力装机可达到6000至800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3000亿千瓦时,电力有望超过烟草成为云南省第一大支柱产业。

 

景洪电站装机150万千瓦,由中泰双方合资建设,是我省吸引和利用外资最大的项目,开创了我国直接利用外资参股建设大型水电站的先例,2013年建成后向泰国送电,将是我国第一座把全部电力卖给国外的大型电站。

 

五、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实现生产力诸要素合理培植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云南举全省之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为加快经济发展与扩大对外开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1.民用航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云南省以“依托集团、立足云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南亚”的发展战略,坚定地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和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并举的道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大力推动民航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已初步形成以昆明为中心,省内与周边省份、国内大中城市、东南亚和南亚3个轮辐式为主及城市对式结构互补的航线网络,并已形成以昆明区域性枢纽机场为主的机场群。省内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民用机场有昆明、西双版纳、芒市、思茅、昭通、保山、大理、丽江、迪庆、临沧、腾冲、文山等11个地方机场,机场布局基本覆盖全省。目前共有20多家航空公司在昆明机场经营,与昆明机场开通航线的城市1oo多个,其中国际城市25个、地区2个。昆明始发的航线总数已达200多条,其中国际、地区航线30多条。

 

2.铁路运输。铁路通道逐渐向边境地区延伸。至2005年,以贵昆、成昆、南昆、内昆、广大准轨铁路和昆河米轨铁路为骨干的全省铁路营运总里程达2327.3公里,其中准轨1666.5公里,米轨铁路660.8公里,电气化率达51.8%。随着大丽铁路、玉蒙铁路、沾昆复线改造、昆南集装箱中心站等一批项目的启动,云南铁路大通道建设步伐正在加快。目前,大瑞铁路、六沾二线、昆广扩能工程等3条铁路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中。

 

3.公路运输。经过50多年的创业和发展,云南公路四通八达,现已基本形成以昆明为中心,国道、省道为骨架,辐射全省,连接四川、贵州、广西、西藏和周边国家缅甸、老挝、越南和泰国的公路交通网。云南在西部大开发中率先提出了建设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的宏伟目标,国际大通道建设率先起跑。

 

近五年来,云南省公路建设投资达1241亿元,先后开工建设20余条高速公路,全省通车里程位居西部第一。按照云南高速公路网规划,到2020年云南省高速公路总规模将达到5000公里。

 

4.航运。云南有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珠江、红河六大水系,具有开发航运价值的主要河流有63条,还有大小湖泊30多个。全省可发展航运的河道8000余公里。目前,全省内河航运里程达l324公里。2004年水运货物运输量达221万吨,旅客运输量达412万人。主要航道有金沙江航道和澜沧江航道,主要港口有水富港、绥江港、景洪港、思茅港、大理港,其中景洪、思茅港正式对外开放。为适应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需要,中、老、缅、泰四国于2002年4月签订了澜沧江一湄公河《四国商船通航协定》,正式开通国际航运。澜沧江一湄公河国际航运的船舶载重吨位已达到200--300吨,为我国的物资走向亚太和世界提供更便捷的交通条件。2006年国际货运量达到150万吨。目前,开通中缅陆水联运的外部环境良好,一旦中缅两国签订联运协议,就有可能开通这条我国进入印度洋的便捷通道。云南水运正在走向区域合作、多国联合开发的发展态势。

 

(二)能源基地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云南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促进了能源工业的发展;能源建设成效显著,有力地支撑着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十五”以来,为了满足全省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需求,云南能源生产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00年至2004年,一次能源生产量平均年增长19.7%。平均能源生产弹性系数为2.26,一次能源生产呈现出历史上少有的快速发展阶段。

 

当前,云南一次能源生产的能源品种结构依然保持着,“原煤为主,水电为辅”的传统生产结构,预计在小湾、糯扎渡等大型水电站建成发电前,云南省一次能源生产的这个格局将不会发生巨大变化。近年来,云南二次能源生产也保持着快速的发展的趋势,特别是火电与焦炭的生产,尤显突出。

 

云南能源资源优势就是水能,素有“水电王国”之称,随着云南水电事业的稳步发展,云南能源的输出结构必将发生变化,电力的输出量将会逐年增长,输出比重也将逐步扩大,对外电力输出市场的开拓将成为云南水电事业发展的关键,这也将是云南能源输出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关键。

 

同时,积极开发新能源也是云南省能源建设的重要方面,云南新能源资源丰富,太阳能利用已形成产业及市场,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应加强光热利用与光伏发电建设,推进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和热泵技术相结合的开发,综合解决发电、供热、空调、采暖,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促进产业化发展。

 

(三)邮电通讯

 

云南最早的电信设施是1887年云贵总督岑毓英筹措架设的蒙自一昆明一宣威一贵州一四川的电报电路。但直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夕,能通长途电话和电报的地方尚不及全省县市总数的三分之一,广大的农村和边疆基本没有电讯通信设备。l953年,云南邮电建设出现了新的局面,简称昆明邮电通信枢纽大楼,在全省新建了邮电局(所)793处,新架长途线路52226公里,新增市内电话7598部,尽管如此,云南的电讯通信长期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后,云南省邮电通讯业发展迅速,现已实现网络化和电子化,特别是云南通信网已向数字化、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和多媒体通信发展。2006年,全省邮电业务总量351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9.9亿元,电信业务总量340.77亿元,全省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为424.2万门,固定电话普及率达14.48部/百人,年末全省固定电话新增用户46.5万户,达644.23万户,移动电话达到l068.07万户。

 

(四)电力工业

 

云南是中国近代水电发展的起源地,1912年建于昆明安宁的石龙坝水电站是中国第一座水电站。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l993年6月,一期工程装机容量l25万千瓦的漫湾电站投产发电,这是我国第一座部、省合资建设的大型水电站,也是我省第一座西电东送的水电站,云南在西部省区中迈出了西电东送的第一步。在漫湾电站下游约100公里处,装机容量达135万千瓦的大朝山电站首台机组并网发电,这是全国第一个引进跨行业资金、第一个按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大型电站。

 

“十五”期间,全省在电源建设方面,加快了高参数、大容量火电项目建设,调整电源结构,大力发展大江干流大型水电项目建设,为电力企业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发展中小水电项目。在大朝山电站和宣威电厂五期于2001年提前投产发电的基础上,又先后新开工建设了一批大型火电项目。此外,还开工建设中小水电项目806万千瓦。2002年1月20日小湾电站动工,这座装机容量仅次于三峡i程的巨型电站是云南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2002年6月l8日,云电东送的主干线——宝罗输电线路建成。

 

随着水、火电源的大规模建设,云南省加快了输电网络的建设步伐,农网、城网改造初步完成。目前,全省电网最高电压等级为500千伏,已形成环绕昆明和曲靖的“日”字形500千伏骨干单环网络,基本实现了220千伏连接各州市的全省联网格局。

 

“十五”期间,云南省电力工业共完成投资723.76亿元,年均增长40.5%,电源建设投产装机531.67千瓦,电力工业的投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随着云南省电力支柱产业建设步伐的加快,电力工业对云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日趋突出,正逐步成为云南省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六、对外开放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不仅保持和扩大了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交往,而且与世界各国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友好交往。

 

“十五”期间,云南省对外贸易、国内市场流通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全面发展,境外投资快速增长,外经发展水平继续保持在全国前列。特别是对外贸易连跨几个台阶,成绩喜人。整个“十五”期间,云南省进出口总额预计完成151.31亿美元,较“九五”期间的86.48亿美元增长75%。

 

(一)招商引资

 

为进一步吸引国内外企业、客商到云南投资,开展合作,共谋发展,“十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省相继推出了改善投资环境的七大新举措。省政府出台了《云南省关于改善投资环境的意见》,按照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的思路,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全面整治和优化投资环境,以一流的投资环境、创业环境、发展环境,实现招商、安商、富商和共同双赢。

 

投资环境的日益改善,吸引了大批企业和商贾来滇投资合作发展。全省利用外资稳步增长,引进省外资金势头强劲。

 

“十五”期间,全省签订和实施国内合作项目8300余项,比“九五”增长57.67%;引进省外到位资金525亿元,比“九五”增长400%;全省共批准成立外商投资企业790余个,合同利用外资19.73亿美元,比“九五”期间增长46.24%。

 

2007年,全省引进到位外资达5.03亿美元,同比增长48%;引进到位国内资金达5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全省招商引资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

 

“十五”计划以来,云南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在2003年、2004年和2005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连续跨越l000亿元、1300亿元和1700亿元三个新台阶,创历史最高水平。2001--200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58.73亿元,比“九五”时期增加2582.45亿元,年平均增长16.5%。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26.60亿元,比上年增长26%。

 

(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组织建设

 

“十五”期间,云南省积极参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澜沧江一湄公河次区按经济合作,推进需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迈上新台阶,提高了我省经济的外向度与周边国家合作的力度。通过成功承办、举办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第二次领导人会议等重大国际会议,以及昆交会、旅交会等区域性盛会,会展经济发展迅速,提高了云南的知名度,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三)对外贸易持续增长

 

“十五”期间,我省进出口总额预计完成151.31亿美元,较“九五”期间的86.48亿美元增长75%。2005年,我省外贸进出口总额预计越过47.38亿美元,超额完成“十五”计划目标。2006年云南省进出口贸易总额62.3亿美元,较去年增长31.4%,增幅列全国第9位。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95.99亿美元,增长9.3%。其中出口完成49.87亿美元,增长4.6%,进口完成46.12亿美元,增长14..3%。全省实际利用外资7.8亿美元,增长54.5%。

 

“十五”的云南,乘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澜沧江一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孟中印缅经济合作迅速推进的东风,在对外开放上翻开了新的篇章。

 

七、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卫生事业

 

(一)文化事业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云南文化事业得到空前的发展,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一些文化单位实行了经营承包责任制,艺术表演团体试行“双轨制”,很多文化、文物事业单位积极开展了以文补文,多种经营活动,各种探索性的改革正在深入进行中。

 

目前,云南各种表演艺术团体有100多个,表演艺术团队按剧种分,有京剧、滇剧、花灯、话剧、杂技、白剧、壮剧、曲剧、评剧、彝剧、川剧等团队,以及各级文工团、文工队、歌舞团。

 

云南已基本县县都建立了图书馆,全省图书馆达到140多个,截至2005年,全省图书馆共有藏书1000多万册,人均O.26册。全省共建立档案机构605个,其中档案行政管理机构129个,各类档案馆159个,馆库面积l2.86万平方米。

 

云南1911年成立“云南图书博物馆”,是全国最早开展考古工作的省份之一,1951年成立云南省文物委员会,1959年正式成立云南省博物馆和云南省文物工作队,1993年3月24日云南民族博物馆正式成立。2005年底,全省文博机构达110个,其中文物管理机构86个,博物(纪念馆)20多个。

 

通过大力实施千里边疆文化长廊二期、贫困县“两馆一站”建设和农村电影“2131”工程,广泛开展文化下乡和社区文化活动,基层文化建设得到加强,云南的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提高到92%和93.5%。全省形成了艺术创作的良好氛围,艺术精品不断涌现,《云南映象》、《小河淌水》等优秀作品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十五”期间,云南以发展文化产业为突破口,以繁荣民族文化为坚实基础,民族文化大省建设显示出厚积薄发的发展态势。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总投人逾2亿元。文化产业成为全省产业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育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坚持实施“科教兴滇”战略,云南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教育发展的成就。

 

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更是把教育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教育发展。全省有普通高等学校50所,普通高中学校数为452所,普通初中和普通小学校数分别为1814所和18127所。

 

云南省在2000年财政对教育的投人是62亿元,2001年76亿元,2002年86亿元,2003年93亿元,而到2005年,云南省实际投入教育的资金达到112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的20%,占GDP的4%,首次突破了教育史上的百亿大关,位居全国的第1O位,西部的第2位2006年,云南教育经费总支出为231.1l亿元,比2001的113.21亿元增加117.9亿元,年平均增长15.3%;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为20.2%,比2001年的18.5%增加了1.7个百分点。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00年的4.9l%提高到2008年的16.17%。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5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上年的14.6%提高到l6.17%,进人大众化发展阶段,全省研究生在校人数达2.OO万人。

 

2003年,省委、省政府结合云南实际作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5年又将教育改革列为“一把手”工程之后,由于教育结构需求的变化,云南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性调整明显,普通高中教育稳步快速发展,普通中专和职业高中基本保持稳定。2008年,全省普通高中在校生59.47万人,比上年增加1.83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52.oo%,比上年增长6.29个百分点;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41.39万人,比上年增加4.17万人。

 

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受一定时期人口生育变化对小学教育需求的影响较大。2003年以来,云南基础教育在校生规模基本保持了相对稳定。义务教育的实施水平得到了巩固和提高,2008年,全省在园幼儿数89.57万人,比上年增3.26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8.29%,小学学生辍学率降为O.58%,初中阶段毛人学率l02.2l%,;全省“普九”县已达l26个,人口覆盖率达94.7%。

 

2.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滞后。“十一五”期间,全省尚有17个县需要实现“普九”,这17个县均是民族、边疆、贫困县,攻坚难度很大。少数民族发展始终是基础教育教育的薄弱环节。云南少数民族人口中约600万人不通汉语。14个少数民族用20种文字或拼音扫盲,有11个少数民族小学生使用14种文字,教师授课必须采用双语教学。25个边境县中尚有8个县未“普九”。其中绝大多数是民族自治县,7个云南特有、人口在1O万人以下的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严重滞后。

 

云南基础教育落后,职业教育发展缓慢、高等教育资源短缺。云南省财政较之东、中部地区在教育上付出的更多,承受了过重的教育负担。目前全省各县“两基”教育欠账达39亿元。

 

(三)科技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云南的科学研究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研究机构逐步增加,科研队伍不断壮大,科研管理体系初步形成,群众性的科技活动日益活跃,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研成果的推陈出新为促进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科技事业主要成就。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科技事业拨乱反正,迎来了科学的春天。l985年开展的科技体制改革,在全省初步形成以基础研究、科技攻关、科技产业开发为主体,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科技发展体系。

 

第一,“十五”以来云南省的科技与经济结合更趋紧密,取得了显著进展,科技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显重要。据统计,“十五”末,全省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工业增长、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就已分别达到了48.0%、51.0%、46.7%,云南科技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全国31个省市区的排序提升到第20位。

 

第二,云南科技发展的基础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十五”以来,全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累计投入资金超过了20多亿元,一些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推进了全省科技创新平台的日趋形成和完善。昆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在全国5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中,综合加权排序居第20位,位居全国中上水平。2008年,全省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数达346家,产值达720亿元。

 

第三,科技成果逐年增加,研究与开发水平进一步提高。近五年来,云南省新增科技成果数量3000余项,位居西部12个省区之首,且成果质量和转化应用率大幅提高,技术转移水平居全国第13位,投入产出比居全国第9位,科技活动产出水平居全国第11位,科技产出综合指数跃居全国第14位。

 

2.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全省R&D(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是指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三类活动。)投入总量不足,投入结构不合理。“十五”以来云南省全社会R&D经费投入逐年增加,但R&D经费投人占GDP的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很大,云南R&D总量严重不足,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全国差距继续拉大。

 

第二,科技人力资源投入不足。全省投入R&D活动的人力总量有所增加,但水平较低,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三,技术创新能力与东部和中部差距明显,全省区域发展不平衡。

 

(四)卫生事业

 

新中国建立前,云南是有名的“瘴疠之地”。新中国建立前夕,昆明公立医院仅有一所昆华医院,床位仅80张。各族群众缺医少药,求医困难。新中国建立后,云南大力创办省、地、县、区四级医疗卫生机构,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医疗卫生网络。改革开放后卫生事业不断进步。

 

“十五”期间,我省加大对公共卫生建设和卫生事业的投入,医疗卫生事业有了新发展。卫生基础设施的完善,使我省基本消灭了脊髓灰质炎,人间鼠疫和霍乱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食品药品执法监督体系逐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初步建立。20个试点县的600多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80%以上。2008年全省启动了10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项目,建设乡镇卫生院132个,县乡村三级和社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新农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0%,参合人数达到3222万人。

 

目前,全省卫生机构10110个;医院648个,拥有床位数7.47万张;卫生技术人员6.52万人,其中医生2.62万人,护士2.63万人;乡镇卫生院1483个,床位数2.41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13万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53个,卫生技术人员6000多人;专科防治机构32个,卫生技术人员500余人;妇幼保健院(所、站).148个,卫生技术人员4700余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总村数的比重为97.O%,乡村医生和卫生员3.52万人。

 

第五节  未来云南的发展

 

一、现阶段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

 

1999年,中央发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号召,云南省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在省委六届九次全会上,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三大目标。2001年,中共云南省委第七次代表大会确定了要围绕这三大目标实施可持续发展、科教兴滇、城镇化和全方位开放四大战略,培育和壮大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旅游产业、烟草产业、矿产业和以水电为主的电力产业等五大支柱产业,推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经过“十五”的发展,云南省进入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又是一个矛盾的凸显期,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归纳起来说,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的六个阶段性特征:

 

一是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但经济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依然较弱,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从根本上转变增长方式的要求日益紧迫。

 

二是统筹兼顾的力度逐步增强,但协调发展的机制依然较弱,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较为突出,促进协调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

 

三是城乡居民生活改善的势头明显增强,但保持群众收入稳定增长的后劲依然较弱,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任重道远。

 

四是改革开放的力度明显增强,但发展活力依然较弱,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区位优势还未充分发挥,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难题仍然不少。

 

五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明显增强,但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依然较弱,一些地方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呈加重趋势,实现可持续发展仍须付出艰苦努力。

 

六是和谐社会建设工作逐步加强,但社会管理的一些环节依然薄弱,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新问题新矛盾日益凸现,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较为艰巨。

 

二、“十一五”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思路

 

“十一五”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突出又快又好发展这个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扎扎实实打基础、突出重点抓生态、调整结构创特色、依靠科技增效益、改革开放促发展、统筹兼顾谋协调、齐心协力建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不断开创我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把握西部大开发和建设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两大机遇,抓住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两大关键,依靠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两大动力,突破基础设施和体制机制两大制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工业化两大进程,努力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的云南。

 

三、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

 

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云南在新时期寻求发展新突破的关键所在。具体来说,有几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一是要联系实际,探索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资源节约、生态良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路子,促进边疆民族地区更好更快发展;二是必须更加重视转变发展方式,在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实现新突破;三是必须更加重视社会事业发展,在注重解决民生问题中实现社会和谐;四是必须更加重视生态保护和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五是必须更加重视民族团结,在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必须更加重视边境安宁和社会政治稳定,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中实现边疆繁荣富强;六是必须更加重视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夺取新的胜利。

 

四、“十一五”时期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和措施

 

解决云南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坚持科学发展。要立足于云南发展不充分、发展不平衡、发展质量不高的实际,着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发挥优势和挖掘潜能,更加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全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一)以惠及广大农民群众为出发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解决“三农”问题历来是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

 

2.紧紧抓住发展农村经济这个中心,坚持围绕增收调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3.积极推进和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二)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1.坚定不移地走符合云南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3.着力抓好节能降耗。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运行机制。

 

(三)优化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1.注重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鼓励较发达地区率先发展,成为带动全省发展的龙头;支持中等发达地区赶超发展,成为支撑云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扶持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不断增强边疆、民族、贫困山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2.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现代新昆明建设,把昆明建设成面向东南亚、南亚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现代化城市;大力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增强中心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进有条件的州市府所在地逐步发展为中等城市;以县城、中心集镇和边境口岸城镇为重点,整体推进小城镇建设。

 

3.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四)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1.加快发展特色产业群。

 

2.以旅游、文化、现代物流为重点,大力发展服务业。

 

(五)全面启动大规模山区综合开发

 

1.主要任务:云南山区综合开发将以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山区各族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为核心,以改善山区基础设施、发展山区产业经济、促进山区公共服务、保护山区生态环境为重点,以加大投人和政策倾斜为保障,把着力点放在山区产业的培育上。云南省将着力培育6大山区特色产业:以特色农产品为重点的种植业、以特色经济林果为重点的林产业、以猪牛羊为重点的畜牧养殖业、以休闲观光为重点的旅游业、与山区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农产品加工业以及适应山区生产力特点的服务业。

 

2.主要目标:通过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最广覆盖的山区综合开发,云南省力争到2012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人达到4000元以上,农民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以上,林业总产值超过600亿元,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000亿元,新改建山区农村公路5万公里以上;实现农民人均有1亩高稳产农田,解决750万以上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森林覆盖率达到55%左右。

 

(六)加快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增强发展后劲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基础产业,保持适度的投资增长,把握好投资的方向和重点。

 

2.必须发挥消费、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把增加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着力点逐步提高城乡居民的收人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强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

 

(七)推进全方位开放,努力拓宽发展空间

 

1.把云南的发展放到全国发展大局中定位和谋划,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更大的气魄推进对内对外开放。

 

2.紧紧抓住建设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历史机遇,实现对东南亚、南亚开放的新突破。按照推进合作、促进繁荣、发展云南、服务全国的思路,加快大通道建设,力争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和中印缅孟地区经济合作中参与更广、作用更大、融人更深。

 

3.坚持利用外资与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及专业人才相结合,与经济结构调整和重点产业建设相结合,与发展外向型经济相结合,加快重大项目和关键技术的引进,全面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八)进一步深化改革,突破体制机制制约

 

1.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增强市场主体的活力。

 

3.推进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4.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