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道祖师香炉3:西汉最伟大史学家司马迁和史学罪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3:55:39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史学家,生前忍受巨大心灵和肉体痛苦,完成了一部史学名著。但是,传统至今,他的《太史公书》一直都被当成“史学罪案”,书名被贬为《史记》,本人也被当成反动史学家的典型,这些问题都值得讨论。关于《史记》的写作和成书,主要见于《史记•太史公自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司马迁生于龙门,在黄河以北、龙门山之南过着农耕和畜牧生活。十岁便阅读古文。二十岁,开始到南方的江、淮地区游览,登上会稽山,探察大禹的遗迹;又到九疑山,泛舟于沅水和湘水之上;北渡汶水、泗水,在齐、鲁两地的首府研讨学问,考察孔子遗风;在邹县、峄山参加乡射礼;曾困厄于鄱、薛、彭城,后经过梁、楚之地回到故乡。后来,他被任命为郎中,奉命参与西通巴蜀以南,以及邛、笮、昆明等地的活动。(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

  父亲的临终嘱咐  元封元年,汉武帝举行泰山封禅,司马谈被留在了周南,没被允许参加,心中愤懑而死。父亲去世前,父子正好在河、洛间相会,父亲抓着他的手哭着说:“我们先祖曾是周朝的太史。在远古的虞、夏时期,职掌天文之事,即显功扬名。后世逐渐衰落,今天会断绝在我手里吗?你将来再做太史,就是接替了祖宗的事业。现在天子继承汉朝千万年的大业,在泰山进行封禅,而我不能随行,这是命啊,是命啊!我去世之后,你必定会做太史;做了太史,不要忘记我想要撰写的史书啊。要知道,孝道始于奉养双亲,进而侍奉君主,最后立身扬名。扬名后世,光耀父母,这是大孝。天下都称颂周公,说他能够宣扬和歌颂文王、武王的功德,宣扬周、邵的风尚,精通太王、王季的思想,乃至公刘的功业,并尊崇始祖后稷。而到周幽王、厉王以后,王道衰微,礼乐衰败,孔子研究整理旧典,论《诗经》、《尚书》,作《春秋》,是学者至今学习的榜样。自《春秋》‘获麟止笔’以来,诸侯混战,史书散乱得不成样子。而今,汉朝兴起,国家重归统一,明君贤主,忠臣义士,不断涌现。作为太史,我却没有记载和论说,是失职啊,并时刻为此惶恐不安,你一定要把此事记在心上。”司马迁也流着眼泪向父亲保证:“儿子虽然愚笨,但我一定会详细述说您及祖上所整理的历史遗文,不敢有半点疏漏。”(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自获麟以来四百有馀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从这里可以看出,司马谈在思想上,后期已转向儒家。

  史料的搜集和写作思路  父亲去世三年,司马迁担任了太史令。于是,他便缀集历史和国家档案,做撰写史的准备。到第五年,太初改制,即汉朝把历法由冬十月为一年的开始,改成了正月,而司马迁是建议和参与者之一;(《汉书•律历志》)他坦言想法说:“先人说过:‘自周公死后五百年而有孔子。孔子死后到现在是五百年,有能传记盛明之世,正《易传》,续《春秋》,本《诗》、《书》、《礼》、《乐》际会的人吗?’其意就在这里吧,就在这里吧!我又怎敢推辞呢。”

  朝廷管意识形态的上大夫壶遂知道后,问:“从前孔子为什么作《春秋》啊?”司马迁说:“我听董仲舒先生讲:‘周朝王道衰废,孔子担任鲁国司寇,诸侯想害他,卿大夫掣肘。孔子知道自己的意见不会被采纳,政治主张也无法实行,便论说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历史,作为天下评判是非的范例。其方法是,贬抑无道的天子,斥退为非作歹的诸侯,声讨乱政的大夫,以明王道。’孔子说:‘我与其进行空洞的说教,不如剖析历史事例,意思就会更明确。’《春秋》一书,上明三王的治道,下辨人事的纪纲,甄别嫌疑,论明是非,讨论模糊之事,包括善行和恶行,尊贤贱不肖,恢复消亡的诸侯国,继承灭绝的世家,补救弊政和振兴荒废的事业,这是王道中的最大问题。《易》讨论的是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所以以说明变化见长;《礼》规范人伦,所以以说明行为见长;《书》记述先王的事迹,所以以治国行政见长;《诗》包含了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所以以风土人情见长;《乐》是用音乐说话,以和谐见长;《春秋》论辩是非,所以以治理人见长。由此,《礼》是用来节制行为,《乐》是用来诱发平和心,《书》是来说明政事,《诗》是用来表达情意,《易》是用来讲变化之理,《春秋》是用来阐发道、义。“拨乱反正”,没有什么比《春秋》更行之有效的。《春秋》字数不过几万,而其要旨有数千条,万物的离散聚合都在《春秋》之中。《春秋》一书,记载了弑君事件三十六起,灭亡了的国家五十二个,诸侯出逃不能保其国家社稷的不可胜数。考察其变乱败亡的原因,都是丢掉了治国的根本。《易》说‘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所以,‘臣弑君,子弑父,并非一朝一夕发生的,而是逐渐发展的结果’。因此,做国君的不可以不通晓《春秋》,否则,谗佞之徒站在面前也看不见,奸贼之臣跟在后面也不会发觉。做人臣的也不可以不通晓《春秋》,否则就只会墨守经义而不懂得因事制宜,遇到突发事件而不知如何灵活对待。为人君父而不通晓《春秋》大义,必定会蒙受首恶的罪名。为人臣子而不通晓《春秋》大义,必定会陷于篡逆被诛的境地,并蒙受死罪之名。当初,他们做事时,都认为是好事,只因不通晓《春秋》大义,才导致无法推卸罪名的结果。如不通晓礼义的要旨,就会弄到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的地步。君不像君,就会被臣下冒犯;臣不像臣,就会被诛杀;父不像父,就会不合正道;子不像子,就会忤逆不孝。这四种行为,是天下的大罪。把天下的大罪加在自己身上,也只得接受而不敢推卸。所以,《春秋》是礼义根本。礼是在坏事发生之前予以杜绝,法律是坏事发生后再予以惩戒;法律的作用显而易见,而礼的杜绝作用隐而难知。”

  壶遂又问:“孔子时,他上没有圣明君主,下不得重用,所以撰写《春秋》,留下空洞的思想来裁断礼义,充当一代帝王的法典。现在,先生上遇圣明天子,下能得到合适的官职,万事停当,各得其所,井然相宜,先生还要继写历史,到底想要说明什么?”司马迁说:“哪里哪里,我写历史,怎敢与《春秋》相比。我听先人说过:‘伏羲最纯厚,作《易》的八卦;尧、舜的强盛,在《尚书》中做了记载,而礼乐也兴起了。商汤、周武王的隆盛,《诗》进行了歌颂。《春秋》扬善贬恶,推崇夏、商、周三代盛德,褒奖周朝,并非仅仅讥讽呀’汉朝兴建以来,到当今的圣明天子,得到符瑞,举行封禅,更正历法,变换官服颜色,受命于天,恩泽广布,海外不同习俗的国家,辗转经过几重翻译来扣中国边关,请求进献和朝见的使者不可胜数,难于统计。臣下百官都竭力颂扬天子的功德,仍不能完全表达他们的心意。再说,贤能之士不被任用,是做国家的耻辱;君主明圣而功德不能使人人知道,是有关官员的罪过。况且,我曾担任太史令的职务,若弃置天子圣明、盛德而不记载,埋没功臣、世家、贤大夫的业绩而不传述,违背先父的临终嘱咐,罪过实在太大了。我所说的‘缀述旧事,整理有关人物的家世、传记’,并非所谓论著啊,而您拿它与《春秋》相比,那就错了。”

.blkContainerSblkCon p.page,.page{ font-family: "宋体", sans-serif; text-align:center;font-size:12px;line-height:21px; color:#999;padding-top:35px;}.page span,.page a{padding:4px 8px; background:#fff;margin:0 -2px}.page a,.page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page span{border:1px #ddd solid;color:#999;}.page span.cur{background:#296cb3; font-weight:bold; color:#fff; border-color:#296cb3}.page a:hover,.page a:active{ border:1px #2e6ab1 solid;color:#363636; text-decoration:none}李陵之祸与《太史公书》的完成  开始写作后,七年即从太初元年至天汉三年,司马迁遭遇“李陵之祸”。如前所述,李陵不听汉武帝调遣,执意孤军深入,兵败降敌。司马迁独自为他辩护,下狱后,没钱赎罪,被处腐刑。他每天愁肠都无数次回转,在家恍恍忽忽若有所失,外出不知道要去哪里。每当想到被阉割的耻辱,没有不汗流浃背而沾湿衣裳的时候。(《报任安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他本想一死了之,但又想到要写史的历史使命,便苟活下来。于是,他喟然叹道:“‘这是我的罪过啊!这是我的罪过啊!身体残毁没有用了。’静下来深思道:‘《诗》、《书》含义隐微而言辞简约,是作者想要表达他们的心志和情绪。从前,周文王被商纣王拘留在羑里,推演出了《周易》;孔子被困在陈国和蔡国,删改完成了《春秋》;屈原遭楚怀王流放,写出了《离骚》;鲁国史官左丘名眼睛失明后,又作了《国语》;孙膑被同学庞涓挖去了膝盖骨,论述《孙膑兵法》;吕不韦被迁到西蜀,世上才传出《吕氏春秋》;韩非被秦始皇投进监狱,有《说难》、《孤愤》等名作问世;《诗经》三百篇,大抵都是贤人或圣人发愤时的作品。这些都是人们心中聚集了郁闷忧愁,理想得不到实现,因而追述往事,考虑未来的产物。’”(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司马迁网罗天下旧闻,依据史料,作《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和一篇《太史公自序》,总计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称为《太史公书》。他认为,该书是对《六艺》的拾遗补阙,自成一家之言,兼采《六经》异传,并蓄百家思想。他将该书的正本藏到了名山之中,副本留在京都,以待后世圣人君子研究。(以拾遗补阙,成一家之言,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载史上至黄帝,止于太初。

  有人认为,《史记》是“李陵之祸”的产物;《史记》能成为名著,因为“李陵之祸”使司马迁实现了一位普通史官到伟大史家的根本性转变,不妥。因为此时《史记》已写七年了;而且,他的史学观和是非观不是“李陵之祸”改变的,他原本就有“六经异传”以及“百家思想”,这才是《史记》成为名著的原因。

  《汉书•艺文志》载,司马迁有赋八篇。但是,今天只有《悲士不遇赋》传世。(《艺文类聚•卷三十》)司马迁受刑后,任中书令,很受汉武帝宠爱。老朋友益州刺史任安,给他写信,希望他学习古代贤臣,能向皇帝推荐人才(就是任安自己)。司马迁写了《报任安书》作了回答。汉宣帝时期,《太史公书》首先由司马迁的外甥杨恽传出,杨恽也被朝廷上下誉为奇才,名显一时,被提拔为“左曹”。新莽时期,王莽特地加封司马迁的后代人为“史通子”,以示褒奖。(《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汉书•司马迁传》)

  “史学罪案”质疑  西汉后期,扬雄认为:《太史公书》记载了六国、西楚和汉初等历史,是非观与公羊思想不完全相同。(《汉书•扬雄传》:是非颇谬于经。)东汉初期,卫宏在《汉书旧仪注》中说:“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力述说汉景帝的短处及汉武帝的过错,汉武帝怒而削《孝景本纪》。后来,司马迁帮李陵说话,所以被处腐刑。又因为有怨言,他被下狱而死”。(《史记•太史公自序》裴骃集解)班固的父亲班彪说:司马迁论说学术,先讲“黄老”,后讲《五经》;记叙工商,轻视仁义并羞辱贫穷;谈到游侠,鄙视节操而重视事功,这都是伤害了儒学的根本思想,这是他被处以“宫刑”报应。(《后汉书•班彪传》:其论术学,则崇黄老而薄《五经》;序货殖,则轻仁义而羞贫穷;道游侠,则贱守节而贵俗功,此其大敝伤道,所以遇极刑之咎也。)范升说:《太史公》与《五经》相悖,与孔子的言论不合。(《后汉书•范升传》:《太史公》违戾五经,谬孔子言。)班固在肯定以上批评外,说:“汉朝承接唐尧的运数,建立了帝业,到达六世的时候,史臣司马迁乃追述汉家的功德,私造当代皇帝《本纪》,还将其编在了百王的后面,尤其与秦朝和项羽并列!”(《后汉书•班彪传》:固以为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

  东汉中期,召开了白虎观经学会议,会上《公羊》派占了上风,董仲舒的“三纲”思想被写进法典(《白虎通》),思想专制成为现实。会后,杨终受诏将《史记》删得只剩十余万言。(《后汉书•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后受诏删《太史公书》为十余万言。)因为汉明帝就认为,司马迁所写的书虽成一家之言,扬名于后世。可是,由于他被处宫刑,所以文中有刺讥,贬损当世,不是义士。而司马相如无节操,文章有浮华之辞,没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可是,死后能表忠心,主上(汉武帝)找他遗书时,能称颂皇帝的功德,建议封禅(《言封禅书》),是忠臣的作风,远远超过了司马迁。”(班固《典引序》引明帝永平十七年的诏书:“司马迁著书成一家之言,扬名后世。至以身陷刑之故,反微文刺讥,贬损当世,非谊士也。司马相如无节,但有浮华之辞,不周于用。至于疾病而遗忠,主上求取其书,竟得颂述功德,言封禅事,忠臣效也。至是贤迁远矣。”)东汉末,王允说:“从前,汉武帝没杀司马迁,让他写了‘诽谤’的史书,流毒后世。”(《后汉书•蔡邕列传》: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大约在东汉后期,《太史公书》也被贬为《史记》。

  应当说,司马迁的“史学罪案”是千古冤案。第一,这是公羊派的门户偏见。批评司马迁的都是公羊学家,因为他们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司马迁则非。第二,兼采《左传》和百家思想无可指责。公羊家完全否定《左传》是儒经,不妥。时至今日,儒家十三经都有《左传》。而且,百家思想不是全无是处,汉武帝“尊儒”就“悉延百端”,这是学术自由的表现。第三,事实根据不足。从《孝景本纪》看不出“诽谤”;《今上本纪》失传,但从《太史公自序》的提要看:“汉朝兴起到今上(汉武帝),已经五世,隆盛开始于建元时期,对外反侵略,开疆拓土;对内修订各种法度:封禅、更定历法和改变官服颜色。以此为原则,作《今上本纪》。”他对汉武帝的歌颂是主旋律。第四,其他理由都属诬陷或臆断。如,黄老”在汉朝治国思想上早于《五经》,先叙述“黄老”,不算错;司马迁身为史官,写史天经地义,还与上大夫壶遂讨论过,不能说“私作本纪”;司马迁因“有怨言而死于狱中”的说法,没有班固和其他文献的佐证。

  历史反思  现在,有人仍认为,《史记》是“牢骚之作”,司马迁因“李陵之祸”不满,所以在《孝武本纪》中多记求仙问药之事。还有人以“李陵之祸”批评汉武帝“搞专制”。

  我们认为,司马迁能忍辱负重,不负父亲嘱咐和历史使命,是后世的楷模。《史记》是“一家之言”的典范,只能看出一个史学家高尚的职业道德,看不出“牢骚”。《孝武本纪》是后人用《封禅书》补的,以此批评司马迁,不妥。“李陵之祸”不是汉武帝对司马迁的报复,司马迁是咎由自取。李陵降敌,大节有亏,他为叛徒辩护,言之不当,这是政治错误,不属思想专制。而且,李陵一家都被处死了,司马迁能活下来,说明汉武帝对他的恩德已是天高地厚,无可指责。

  《史记》的长处是:“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即,善于把历史事件、人物、时间,整理得井井有条,既有道理,又不哗众取宠,文字质朴但不猥琐,直抒胸臆,句句都是实情,不浮夸,也不隐恶,确实是实录。缺点,恰是公羊史观,如他对公孙弘批评,就欠妥。司马迁的“史学罪案”,是汉朝“尊儒”后,公羊家制造的第一起学术冤案,应彻底平反和批判。今本《史记》是南北朝时恢复的,多有错谬,有人以此苛责司马迁,不妥。(胡宝平 孙景坛《〈史记〉的“成书、学术罪案、主要特点”新探》,《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