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道祖师蓝忘机偷亲:有什么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2:07:36
李浅予

  19世纪中期,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及化学家法拉弟在电磁学、电化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但其中许多发现尚处在实验阶段,并没有给社会带来明显的收益。一次在受到维多利亚女王的接见时,女王好奇地问法拉弟:“先生,您的这些发现究竟有什么用处呢?”法拉弟立即反问道:“女王陛下,您是否可以告诉我,一个婴儿的用处是什么呢?”

  20世纪初,在日本留学的鲁迅先生也碰到了和法拉弟同样的问题。在创办文艺杂志《新生》时,鲁迅身边的同学对他的这个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举动大多不以为然,一位名叫胡仁源的同乡甚至当面质问鲁迅:“你弄文学做甚,这有什么用处?”鲁迅没有像法拉弟那样反问对方,而是轻描淡写地说:“学文科的人知道学理工也有用,这便是好处。”

  客观地说,和法拉弟那句巧妙的反问相比,鲁迅的“反驳”不仅没有丝毫说服力,反而还会让对方觉得迂腐、可笑。看来,在面对“有什么用”的质问时,睿智、深刻如鲁迅也无法给出一个有力的答案。

  不过,鲁迅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对方,同时也给那些“悲观”的无用论者一个有力的回答:他毫不留恋地扔掉手中那把可以给他带来实际利益的手术刀,拿起了看起来没用甚至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的“投枪和匕首”,狠狠地扎向了时代的毒瘤,以舍我其谁的豪迈与悲壮,实现了他“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耐人寻味的是,在发表文学(文化)无用论之后仅仅7年,即1914年,学工出身,崇尚实业救国的胡仁源却当上了北大校长,再过12年,即1926年,胡仁源又登上了教育界的权力最高峰——教育总长的宝座(任期仅两个月)。这时,恐怕是没人敢质问这位“朝廷大员”教育究竟有什么用了,若有这样的“勇士”,真不知这位胡总长又该如何作答?

  让我们欣慰的是,胡仁源并不是一个为了升官发财而口是心非之人,更不是一个误人子弟的庸碌之辈,无论在北大校长还是教育总长的位置上,他都干得有声有色,颇有作为,不仅用实际行动推翻了自己当初对鲁迅的质问,甚至还和鲁迅成了同一战壕的战友。

  胡仁源的“觉醒”并不意味着无用论的终结,相反这种高论直到今天仍大行其道,甚至成了笼罩在我们头顶的一道驱之不散的阴云。在它的阴影下,再光芒四射的东西都会变得一文不值、暗淡无光。

  《道德经》有什么用?《红楼梦》有什么用?就连我们所谓的“民族的脊梁”——鲁迅都是没有什么用的,难道这些虚幻的东西真的可以给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吗?顺着这个思路追问下去,世间的一切都是无用的:爱有什么用?真诚有什么用?诚信有什么用?非但无用,反而有害。

  面对这无休止的提问,也许我们只能借用德国著名诗人海涅的一首诗给出一个强有力的答案。早在1854年,这位无与伦比的智者就在他的组诗《拉撒路》中写道:“我们不停地提问,一次又一次,直到一捧土堵住了我们的嘴——难道这就是答案吗?”

  对于有些人来说,难道还有比这更好的答案吗?

  对大自然的贪婪索取、竭泽而渔式的巧取豪夺是有用的,欺瞒哄骗、出尔反尔、背信弃义是有用的,浑浑噩噩、醉生梦死、及时享乐是有用的。管它环境恶化、飞沙走石、道德沦丧、人人自危,直到人性全盘崩散的“沙石”最终将他们的嘴牢牢堵住的那一刻,他们似乎才明白,原来自己全错了……这时,世间的一切对他来说的确是什么用处也没有了。

  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