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小说 圣书阁:明代的内蒙古地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16:26:46
 元王朝末年,全国爆发了农民大起义,经过十几年的反抗斗争,1368年朱元璋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建立了明王朝,改元洪武。明王朝军队于同年八月攻进了大都,宣告了元王朝的覆灭。元顺帝脱欢帖睦尔退出大都后,继续保持着蒙古贵族的政权,活跃在蒙古高原上,与明王朝相对抗。后来蒙古贵族统治集团退居漠北蒙古高原而内部分裂,势力逐渐衰落。明朝中期以后,蒙古各部重新组合,势力又逐渐壮大,逐渐占据了整个蒙古高原,明王朝统治地区退到长城以南地方,直至明王朝灭亡。

 

    明王朝建立初期,频繁出兵深入蒙古高原,打击北元势力,并将都城迁至北京(今北京市)。经过近三十年的连续战争,蒙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分裂,明王朝终于占领和控制了今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明王朝在今内蒙古地区的军事行政设置,最初沿用元代的府、州,后改为卫、所。卫的主人任务是作战和戊守,卫下设千户所、百户所,由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管领,录属于朝廷的五军都督府,并曾在蒙古族的一些部族中设立羁縻卫所,由本部首领为卫、所长官,其中朵颜卫、福余卫、泰宁卫等三卫,合称为冗良哈三卫,初隶于大宁都司,后改属奴儿干都司;海喇儿千户所、坚河卫、木刺罕卫、木塔里山卫、哈喇千户所等、初隶于辽东都司,后改属奴儿干都司。在今内蒙古地区设置的由朝廷管领的卫、所,分别属于大宁都司、万全都司、山西都司。陕西都司。大宁都司设在大宁卫,城址即今宁城县大明城。明初设置大宁卫,后分为大宁左、右、中、前、后五卫,1387年 (洪武二十年)在大宁设大宁都司,曾改名北平行都司,所辖诸卫在今内蒙古地区的还有:全宁卫城址即今翁牛特旗乌丹镇西门外古城,新城卫城址即今宁城县甸子乡黑城。1403年(永乐元年)大宁都司撤出,所辖诸卫全部由兀良哈三卫接管。万全都司设在万全,城址在今河北宣化县城,所辖卫所在今内蒙古境内的为开平卫。开平卫设于1371(洪武四年),初隶于大宁都司,1403年开平卫撤至独石口,改由万全都司管领。山西都司设在大同,城址即今山西大同市,所辖卫所在今内蒙古地区的有:东胜卫城址即今托克托县托克托城,1371年,明王朝军队攻克东胜州,置东胜卫,并在附近设置了失宝赤、五花城、斡鲁忽奴、燕只、翁吉刺等千户所。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分为东胜左、右、中、前、后五卫,第二年取消了中、前、后三卫,只保留了左、右两卫,405年(永乐四年)废弃。1438年(正统三年)曾一度恢复东胜卫,但不久就废弃。镇虏卫城址即今托克托县黑城,1393年(洪武二十六年)设置,1403(永乐元年)曾一度撤出,1426年(宣德元年)又迁回原址,1449年(正统十四年)废弃。玉林卫城址即今和林格尔县新店子乡榆林城,设置经过同于镇虏卫。云川卫城址即今和林格尔县大红城,设置经过亦同于镇虏卫。宣宁卫城址即今凉城县淤泥滩古城。此外还曾设置过官山卫,城址约在今卓资县境内,1370年(洪武三年)蒙古宗王札木赤归附于明王朝,曾设置过官山等处军户千户所,1377年(洪武十年)蒙古首领不颜朵儿只(又名乃儿不花)归附明王朝,又设置官山卫,不久后不颜朵儿只逃回漠北,官山卫也就作废。陕西都司设在甘州(今甘肃张掖市),所属各卫都分布在今甘肃、宁夏境内,今阿拉善、额济纳地区仅有少部分在其控制之下。

 

    明王朝为了防御蒙古的南下,太祖朱元璋时就开始在北方地区陆续兴筑长城,经过几朝皇帝的多次补筑、加固和改建,形成了总长6350公里的长城,东起自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设置了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山西、榆林、宁夏、固原、甘肃等九个边镇,简称为九边,负责修筑和镇守长城。明王朝兴筑的长城,吸取了历代长城的经验教训,完善和新添了一些军事设施,以适应用火器的战争。长城一般称为边墙的,是指最北面一线(即长城以北为蒙古辖区、以南则为明王朝辖区来说的);明王朝还在今山西、河北、北京境内兴筑了内长城,以保卫京师的安全。在蓟州镇、宣府镇、同城、山西镇等镇管领的长城段内,重要防御地段一般都筑有两条几乎并列的长城,相距数公里至数十公里不等,称为大边和次边.或称为头道边和二道边;在特别险要地段,甚至增筑十余重长城。长城城墙因地制宜,用土夯筑或用石包砌,土筑的城墙在险要地段都用砖包砌。墙上筑有谍(女墙)和敌台(敌楼)。在沿线的主要山谷口兴筑城堡,在重要隘口开设长城门,大的称为关,小的称做口。堡、关、口的外侧,筑有系列的墩台(烽火台),向北延伸数十“至百余公里,作为前线的陈望哨和作战据点;长城内侧亦兴筑了系列的墩台,以便及时将战争信息传递至边镇和京师。明长城与今内蒙古地区直接有关或兴筑在今内蒙古境内的,为宣府,大同、山西、榆林、宁夏等边镇所管领地段,其中以大达作为自治区与河北、山西两省交界的,东起自兴和县南马市口,西至黄河东岸的清水河县老牛湾,共长约480公里。在今清水河县与山西偏关县接壤地带,约有10公里的长城在清水河县北堡乡境内。在今鄂托克前旗与宁夏盐池县交界的长城,只剩下靠近黄河东岸数十公里长的一段。在大边外侧的次边,全在今内蒙古境内,东起自兴和县南湾,经丰镇县隆盛庄镇、凉城县双古城、和林格尔县新丰乡,西至清水河县单台子乡为止,共长约400公里。在长城外侧兴筑的墩台,在今托克托县、土默特左旗、呼和浩特市郊区、察右前旗等地,还保留着许多遗迹。

 

    元顺帝脱欢帖睦尔退出大都后,继续保有大量的军事势力,维持蒙古贵族政权,史称为北元。北元政权先占据着漠南部分地区,后被迫退至漠北蒙古高原。北元汗位的继承者,为爱猷识理达腊、脱古思帖木儿、卓里克图恩克、额勒伯克、坤帖木儿。1402年坤帖木儿死,翌年(1403年)由其弟鬼力赤继承汗位,废去“元”国号,改称“鞑靼”(音达达)。但蒙古各部分裂,鬼力赤及其后裔统治的仅是蒙古的部分。十五世纪初年,蒙古各部中主要是鞑靼、瓦剌(尼鲁特);冗良哈等部。鞑靼部以阿鲁台为丞相、太师,先后拥立鬼力赤、木雅失里、阿台为汗,以呼伦贝尔草原为根据地,控制兀良哈部,与瓦刺部抗争。阿鲁台于1434年被瓦剌击杀,阿台汗随后也被瓦刺捕杀,于是瓦刺部取代了鞑靼的统治地位,称雄于蒙古高原,成为明王朝的劲敌。1449年(明正统十四年)瓦刺部首领也先率部南下,在土木堡俘获了明英宗朱祁镇,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土木之变”。1453年(景泰四年)也先争取到汗位,自称为大元天盛可汗,建元添元,瓦刺部势力达到了鼎盛时代。瓦刺部汗庭迁驻在今张家口以北至锡林郭勒盟一带,1455年阿刺知院起兵杀死了也先,从此以后瓦刺部势力瓦解,余部逃回漠北及西北一带。蒙古各部相继争夺蒙古高原上的霸主地位,互相攻杀,相对地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十五世纪后期(1473年),巴图蒙克登上了汗位,自称为大元大可汗,这就是达延汗。

 

    达延汗即汗位后,蒙古各部还处于各自为政的分裂局面,于是先联合东部的哈刺哈、科尔沁、冗良哈等部,消灭了亦思马因,继而击败了亦不刺、满都赉等贵族统领的势力,终于在1510年(明正德五年)统一了蒙古各部。达延汗统一蒙古各部后,建立了左、右翼各三万户,分封给子孙统领。达延汗亲自统率左翼三万户,其中达延汗及其长子图鲁博罗特为察哈尔(察罕儿)万户驻牧今锡林郭勒盟一带;斡齐尔博罗特领察哈尔的克什克腾部,阿尔博罗特领察哈尔的好齐特部,格埒博罗特领察哈尔的敖汉、奈曼部,分别驻牧在今赤峰市、兴安盟及锡林郭勒盟东部一带;阿尔珠博罗特、格埒禁扎领哈喇哈(喀尔喀)万户驻牧在今呼伦贝尔盟哈拉哈河流域。封巴尔斯博罗特为济农(副汗),统领右翼三万户,并直接管领鄂尔多斯(袄儿都司)万户,驻牧河套地区,阿尔萨博罗特领土蛮(土默特)万户驻牧在大青山南北地带;乌伞察领永谢布(应绍不)万户驻牧在今锡林郭勒盟西部及乌兰察布盟一带。)兀良哈部不久被达延汗击灭,科尔沁部仍自立于六万户以外。

 

    达延汗死后,蒙古汗政权又告衰落,各部相对独立,各自为政,形成新的封建割据,明王朝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各部又重新组合和分衍。到明王朝末年时,左翼各部主要有:浩齐特部、苏尼特部、乌珠穆沁部、敖汉部、奈曼部、克什克腾部、巴林部、郭尔罗斯部、杜尔伯特部、扎赉特部等部。科尔沁部率先投靠了后金,南下驻牧在今哲里木盟一带。右翼三万户的各部有了很大的发展,鄂尔多斯部本是守护祭把成吉思汗陵寝“八白室”的,在“八白室”所在地建立有藏传佛教的寺庙,俗称做王爱召,在今达拉特旗境内,除占据河套地区外,一部分部众出河套游牧于甘肃边外和青海地方。永谢布部的大成台吉(蒙古贵族的尊称,出自汉语“太子”)率领部众游牧于青海地方。老把都哈喇嗔的部众占据宣府边外,约在今锡林郭勒盟东南一带,后又扩展至今赤峰地区。土默特部由阿拉坦汗(俺答汗)统领,驻牧在山西、大同边外,西至丰州滩,东至三间房,约为今西至呼和浩特市、东至正蓝旗、北至明山以北的漠南草原地带。阿拉坦汗统领下的丰州滩地区相对稳定,招募汉人垦殖耕种,出现了定居的村落和城郭,兴筑了库库和屯(归化城)和大召。阿拉坦汗死后,其夫人三娘子和后裔,还先后兴筑了福化城(美岱召),以及喇嘛洞、乌素图召、华严寺等一批藏传佛教寺庙。阿拉坦汗子孙的一支,后来向东发展,进入今阜新、朝阳一带,称为东土默特蒙古部,留居原地的称为归化城土默特蒙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