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电影 各种作死:中国古钱币鉴定 第一讲 先秦--两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9:54:50
中国古钱币鉴定 第一讲 先秦--两汉
中国古钱币断代 1.先秦: 货币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在商朝已有了贝壳的使用,虽然这并不能证明它已发展成为十足的货币,但至少已接近货币了。而由农器进化到刀币和布币,的确需要很长的时间。 把铜用来作为货币,也许是从仿铸贝开始的。铜贝也有几种: 有些凸起的更象真贝,锯齿纹成曲线;有些则比较扁平,锯齿纹成直线。 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生产工具日益显得重要。于是大家在交换时将刀、产、纹轮等作为货币一样使用。一个地方对一种生产工具用得多的话,这种生产工具就变成了这一地区的货币。从农业工具演化而来的货币,到了战国时就形成了三大体系:布币、刀币和环钱。 ·布币: 古代有一种农具叫做鏄,布币的形状就很象鏄,由于"鏄"、"布"同音,所以人们就把这种很象鏄的钱币叫做布币了。布币的发展,经过了两个重要的阶段。首先可以纳柄,所以称为空首布;第二个阶段,布首已不空,而变成平实,所以又叫平首布。 空首布也有很多种类,最早的空首布特别粗大,简直就象农具铲。这大概是由正式农具演变成货币的过渡形态,可以说这是最早的布币。还有一种空首尖足布也是大型的,而布的两面大都没有文字。普通的空首布就要小型些,布上也有了文字,如:济釿、郉釿、东安、同是、武安等等,大概是地名,此外也有四个字的。这种小型布又可以分为平肩和斜肩,它的底部成一种弧形。布上的文字有一字的,也有多字的。 到了战国时期,布币的形制发生很大的变化:由空首变为平首、由大变小。这时的布币大致可分为四类:尖足布、方足布、圆足布和杂形布:尖足布上都有文字,以两个字为最多,常常都是地名,如:甘丹、武安、晋阳等。尖足布一般在北方的赵国与魏国流通;方足布是最通行的一种布,形状比尖足布小,铜质比尖足布坚韧,普通的方足布布首有一道纹;圆足币的种类和数量都少些,它的特点是圆肩圆足圆裤裆,铸造的地方有晋阳、大阴等。一般圆足布首是没有竖纹的,而晋阳、离石、大阴铸的圆足布有两道竖纹。圆足布以焛字布为最多。又因在布首和两足上各开一个圆孔,所以又叫三孔布。它的背面也有特点,普通圆足布背面多有数目字,而三孔布的背面则有记重或记值的文字;杂形布中最要注意的是爰字布和釿字布:爰字布是布币中文字最多的;釿字布一般分为三个等级,即半釿、一釿、二釿,都冠以地名,如安邑半釿、安邑一釿、晋阳一釿、晋阳二釿等等。 ·刀币:: 刀币是由日常或军事用途的刀演化而来的。刀币根据形状主要分为两类:即齐国的大刀和燕国的小刀货币。 齐刀制作都比较精整,一般分为六种,这六种是按照刀面的文字划定的:一种是六字刀,译作“齐造邦长法化”,简称建邦刀或造邦刀。这种刀有光背的,也有背文的,背文多为一个字,如化、日、上、工、六等字。因为这种刀在齐刀中是稀少的,所以价格也昂贵;二是四字刀,面文有四个字。它的制作有点象六字刀,文字较秀丽;三是三字刀,这种刀制作较粗,它在形制方面有一点和六字刀相象的,这就是刀缘不中断,其他齐刀的刀缘都在刀柄处中断。因而有人将价低的三字刀改刻为珍贵的六字刀,这是值得注意的。另外还有墨刀、安阳刀、郯邦刀这几种。因为六字刀是最先铸的,所以也是齐刀中最重要的。 小刀类又可分为针首刀、尖首刀、明刀、圆首刀等。针首刀的特点是刀首特别尖,象针尖一样。这种刀多数没有文字,少数有文字的也是笔划简单,多象形字;尖首刀都较长大,制作精整,多数有文字,如:行、化、吉、工、大、等。明刀是刀币中数量最多的。其特点是刀面上的一个字千变万化,背文有一个或多个字。明刀的表制可分为刀身方折和刀身圆折。 ·环钱: 环钱在战国时期的币制中属于一个小体系。它的特点就是呈圆形,中间有一孔。环钱是从纺轮演化而来的,纺轮和刀铲一样是古代人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早期的环钱在形制上与纺轮无二,如共字钱和垣字钱。后期的环钱中孔较大,它的直径大约与一边的宽度相等。如长垣一釿、半环、西周、东周等。 2.秦汉时期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结束了那些形形色色的战国货币的流行,规定黄金为上币,方孔圆形的半两钱为下币,从此方孔圆钱在中国保留了两千多年。这种形制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同时便于携带穿挂。秦半两和以前的铸币一样,是用泥范铸的,一范只铸造一镒,所以铸出的钱各不相同,轻重也相差较大。 半两钱沿用于秦汉,其特征是:先秦半两,文字微带隐起,笔划有方折、圆折,重4克左右;秦半两,重8克(秦制半两=8克),这种重8克的半两钱极大多数铸于秦始皇时代;汉半两,汉初由于私铸之风甚盛,半两钱越铸越小,有的小到直径不到”一厘米,重不到一克,一捱即碎。 汉文帝时半两钱重4铣(汉制1斤=16两,1两=24铣,半两=12铢),又称4铢钱,有的带有地名,如临苗四朱,宜阳四朱、东阿四朱、容邑四朱、下蔡四半等。其特点是字面平整,不带隐起,笔划方折,是西汉第一种货币。其版别有五种:常见类,钱身上无特殊标记,两字的中竖和上横不连,称有颈半两;有郭类,较多的有外郭,内外郭都有的较少,传形类,半两字形左右倒置;标识类,钱面背有各种划痕、星或凸起,佩钱类,穿孔呈菱形,为随佩挂之钱。存世半两钱一般伪钱极少。因错范戏制出现少数“半半”、“两两”钱。后人或有伪铸,应注意鉴别。 汉武帝时停铸半两,改铸三铢钱。三铢钱重8铢,铢字金旁从王,背无轮廓。三铢钱刚铸一年,武帝又令停铸三铢,改铸五铢,钱背增加了轮廓,重5铢。因郡国共铢株,又称郡国钱。又过三年,制赤厌钱(厌指边缘),轮廓上带赤色,以一当五,但币值不足。 到了公元前113年,武帝将铸钱权收归中央,由上林三官统一铸造,铸工精美,以一当一,由于私人仿制费铜费工,无利可图,民间盗铸绝迹。五铢钱使用至东汉,铸数极大,使用极广,流行时间很长。因前代的铜范常为后代使用,所以较难断代。 到东汉和帝(89一105年),五铣质量逐渐下降,重则只有2~3克。东汉未灵帝时有了四出五铢,即方、孔的四角突出,碰到了钱的外轮。(四出五株钱形常见于西南地区的铜鼓纹节,亦成为反映铜鼓时代的标志之一。历代收藏家喜收当时误铸、戏制的传形五铢(五铢两字倒排)叠字五铢(五五、铢铢),舍背五株(两面有字,或两面无字)。另有作为压胜钱的吉语、图案、人名五铣。 五株钱是我国古代很有影响的一种货币,存世较多。与后代方孔圆钱比较,五铢钱方孔较大,字体较大,外轮较狭,文字较峻深。存世的五铢钱一般均为真品,有些作伪者往往用真钱改刻或用废品翻砂,铸造“五五”、“铢铢”钱,以谋取暴利,应注意察别其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