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瑟朗 我要做太子:察言观色,洞悉人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02:32:22

察言观色,洞悉人心

张怡筠 

 

    你懂得察言观色吗?

 

    如果你一听完这个问题,就立刻爽快地回答:“当然会啊!”同时将目光移开,并且不自然地改变了坐姿,又用手揉了揉鼻头,那么,你觉得我该如何解读你真正的心思呢?

 

    嗯,想必这会儿你应能理解,为何专家将“察言观色”视为极其重要的职场EQ能力了。

沟通学者的研究发现,我们在沟通时,有7%的效果来自于说话之内容,38%取决于声音(音量、音调、韵脚等),而有55%取决于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所以,在解读他人心意时,重要的不只是他说了些什么(What he said),更要紧的是他怎么说(How he said it)。

 

    另外,我们也发现,肢体语言往往比口语沟通内容更具可信度。换句话说,要伪装语言符号容易,但伪装身体符号可就困难多了。这也正解释了为何在前面的例子中,一个EQ高手应该会特别重视身体所透露的信息。

 

    所以,如果你我看不懂他人的脸色,就甭想读得出对方的心声。而在职场的人际互动过程中,这个懂得“看脸色”的能力就更为重要,不论是跟上司要求加薪,或是与客户谈判价钱,你都需要敏锐的观察力来解读对方心意,才能知所进退,而圆满达成任务。

 

    那么,到底该如何才能读透对方情绪呢?

 

练就“看脸色”的功力

 

    先来聊聊脸部表情吧!你知道吗,心理学家发现,人类至少有六种与生俱来的原­始面部表情:喜悦、悲伤、厌恶、愤Å­、惊讶、恐惧。通常在两岁之前,我们就已经­能够用相同的脸部表情来表达这些原­始情绪(即使一个小孩又盲又哑,仍旧会有这些情绪表情,可见这些表情是与生俱来的能力)。而你我“看脸色”的功力也是自幼就养成的,在四五岁时,我们就能辨认一半的面部表情,而到了六岁左右,看脸色的正确度就达到了75%,很神奇吧?!

 

    至于辨认表情的诀窍,则在于分析脸部的几个重要线条:

 

    嘴角(上扬或下垂)    嘴型(张开或紧闭)      眉毛(上扬或下垂) 

    眼角(上扬或下垮)    眼睛(睁大或微眯)

    额头(眉毛上扬到额间有横纹,眉头紧蹙则眉间有直纹)

 

    而我们之所以能区别这些情绪,是因为我们知道,某些脸部区域对辨认某些情绪特别重要。例如,以悲伤与恐惧而言,眉毛及额头就特别重要;而厌恶与喜悦的情绪则以嘴巴的表情最有意义。

 

解读职场中的肢体语言

 

    有趣的是,既然我们很小就已学会“看脸色”,而成年之后这方面功力又是有增无减(就以我在三四百家企业上课时做练习的经­验而言,大家解读表情的正确率可是高得吓人)。

 

    那为什么对许多人来说,在职场中“察言观色”仍是个颇令人头痛的难题?其原­因包括:

 

 自己不够用心:当你只忙着说,忘了专心看,当然就对他人的表情视而不见了。

 

 对方很会修饰:万一碰到的职场老鸟修饰情绪功力一流,喜Å­不形于色,当然不好参透。

 

 周遭信息太多:恐怕最重要的,还是因为除了脸部表情,我们还同时接受到从头至脚的其他肢体动作,以及来自环境四周的线索之故。

 

    真正说起来,我们在职场察言观色的工作,通常不是有顺序的细部扫描,而是一眼成形的套装工程。而一个人自头至尾的肢体线索如此之多,要在瞬间解析实在不太容易,所以就出现了人体动作学(Kinesics)来专门研究肢体语言。

 

    1970年朱丽叶斯·法斯特(Julius Fast)所写的《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问世后,人们就掀起了一股判断风潮:“当对方交叉双臂就代表他反对;而眼神不敢直视就是撒谎,”导致许多人有着错误的想法,巴望靠着几招几式就能破解对方心思。而事实上,就连作者法斯特也一直强调,请大家别做梦了,要看懂肢体语言绝非如此简单的,遽下结论只会让自己出尽洋相。

 

    要能正确地解读肢体语言,需先了解几个原­则:

 

 肢体语言反映的不一定是常态性的人格特征

    肢体语言反映的,通常是一种生理状态(例如背痛)或一时的心智状况(例如沮丧),而不是更常态性的人格特征。因此用肢体语言来判断一个刚见面的人的个性,其实风险很高(他蜷着上身,究竟是因为今天胃痛,还是他很没自信)。

 

 不能只看单独动作,要从套装行为来判断

    同样的肢体动作,其实很可能是许多不同情绪的部分交集。例如对方不看你的眼睛,如此的眼神接触不佳,可能代表着不诚实、无聊、紧张、生气或傲慢。所以,千万别死记每个单独动作的意º­,而是要看整体的套装行为来做判断。

 

 “一致性”是解读肢体语言的关键

    美国调查局应该够厉害了吧?!而他们在训练调查员时,强调该看的不只是当事人“他做了什么”,更重要的是“他改变了什么”。如果对方原­本一直低着头(也许是沮丧,也许是羞愧,也可能是不屑),此时突然因某个问题而激动抬头,那这个动作的改变,就更值得大大解读(他很在意这个问题,为什么呢?)。

 

    这在职场上也不例外。上司习惯性地交叉着双臂说话,先别急着判断他必定有所不满,很可能这只是他觉得最舒服的一个姿势,但是万一他说着说着打开了双臂,立即握紧了拳头,嗯,这个改变就值得细细思量了(他是不是很不爽呢?)。

 

 先清楚要找到的特质,就能确定解读信息的方向

    读人之前,请先确定你自己想看的究竟为何,是“诚实与否”或是他的“抗压能力”?之后再来收集蛛丝马迹,绝对比漫无目的地分析有效果得多。

嗯,在聊过了肢体语言的解读基础后,最后就让我们来做个测验,验收你的察言观色功力吧,准备好了吗?

 

情绪连连看

 

    既然肢体语言应做套装解读,那就请你看看以下的几组身体动作之描述,并与下列的情绪配对连连看。

 

     A 无聊;   B 紧张;   C 生气;   D 敌意(防御性);   E 怀疑。

 

( )1. 脸部发红、双唇紧闭、手臂或双腿交叉、说话快速、姿势僵硬、握紧拳头头。

( )2. 双唇紧闭、双眉皱起、斜眼看人,翘起一边嘴角、摇头、眼珠子转动。

( )3. 双臂或双腿交叉、避开对方眼神、呼吸加快、身体面对对方,闭口不语。

( )4. 眼光游移、身体左倚右靠、胡乱涂鸦、身子往一旁倾以避开某人目光、打呵欠、玩弄纸笔。

(  )5. 眼神乱瞟、姿势僵硬、不停地玩弄或调整纸笔眼镜等、汗流不止、笑得很突兀,抖腿或身体。

 

   正确答案:

1.(C)生气  2.(E)怀疑  3.(D)敌意(防御性)4.(A)无聊  5.(B)紧张

 

   如何,你答对了吗?

 

    只要多用份心,你就能深谙察言观色的道理,解码人际沟通的谜题,而造就真正的双赢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