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epub 转 mobi:[经济杂谈]从温州三企业倒闭看民营企业生存危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9 07:53:05
    近日,温州三企业“扎堆”倒闭,并引发了“倒闭潮”的传言。而银监局调查:温州3家企业倒闭问题在自身。在这里,本人不想就这三家企业是否是因为收紧银根而资金断链导致出了问题还是企业本身原因来进行辩论。只是想就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问题进行一个较为系统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自改革开放开始,我们的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开始出现,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一大批走出资金累积阶段的民营企业。在一改变生存现状,以发家致富为目的的目标完成以后,民营企业逐步开始一种多元化的发展。而我们也可以看到,民营企业的发展带动的不仅仅是经济发展,其也顺其自然的解决了这个社会当中的绝大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但是随着国内对外经济形势的严峻以及企业负担开始加重,近些年来民营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是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危机。前些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区经济的影响力不断的向周边辐射,以温州商人为代表的浙商开始看到了机遇,并逐步发展起来。而他们所制造的产品物美价廉,深受欧美等国家的青睐,于是大片的工厂逐步林立。很多欧美的品牌到温州等地加工产品出口。逐步广东、浙江等地的外向型企业发展起来,也完成了原始积累。那个时候的成本也不会很高,因为由农村涌向城市的打工者,吃苦耐劳工资也不需要太高,加上通货膨胀尚未形成,地方政府对于厂房占地以及税收方面都给与很大优惠。甚至很多地方厂房占地不收租。这样就大大刺激了民营企业的增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的人工、原料、地租等成本开始提高,通货膨胀开始加剧,加上国外的行业贸易壁垒逐步加深,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负面效应,让这些民营企业无所适从。很多小企业的利润率只有3%-5%之间,于是只是人民币升值一项就可以致很多中小民营企业于死地。而所谓的企业转型,首先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快速转的。另外在这种外向型民营企业当中,资金链就是生命。资金链一旦因为突然的事件出现问题,不用说转型,可能今天机器还在轰轰的开,明天就已经倒闭了。况且转型的方向性也容易被舆论误导。甚至有很多政府部门所牵头的转型,本身就有很多问题。例如很多企业要转型,就上了很多高科技或者很多最新型的机器,当机器上来之后发现即使真的上了这些东西,也无益于降低成本,反而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因为你依然是加工企业,利润率依然被欧美国家的厂家控制,人民币的压力依然存在。当很多企业逐步感到压力,或者资金出现问题的时候,往往很难从银行中贷到款。这时候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民间借贷。民间借贷其实就是俗话说的高利贷,这样借来的钱甭说什么年息了,钱几乎可以说都是按天算的。这时候摆在民营企业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资金断链,快速倒闭。或者老板赶快走人。另外一条是借高利贷,虽然无形当中增加了负担,不一定能挺的过去,但与马上倒闭相比未来还充满变数。因为毕竟资本的运转需要时间,很可能会因为及时钱的运转让企业摆脱危机。但是逐步受制于民间借贷的企业,也就更加经不起风浪,也就更容易出现负担过重而不得不面对债台高筑而倒闭的结果。

而民营企业面临的挑战还远不止于此。随着近些年来制造型民营企业生存压力加大以及房地产热的兴起,让一些民营企业不得不思“变”,而如何变呢?制造业的生存压力让他们很难再去支持,但是房地产业则不同,几乎年年都翻倍的利润也吸引了大批的原址造型的民营企业。当大量的“热钱”汇聚到地产业,地产的价格也就继续攀升。大家就更加不喜欢做制造。于是制造业遇冷,地产继续加热。而一般能够思“变”的民营企业,一般都是已经完成原始积累初具规模的企业。那些传统的作坊式或者小企业依然无法摆脱危机。那么就加剧了贫富分化的状态。房地产的逐步升温,也让房租水涨船高,这样就更增加了中小企业负担。另外大量企业关闭工厂投资地产,也增加了失业率。即使是那些没关掉的工厂,因为成本增加也无法满足通胀的变化带来的工人工资的增加。于是,一方面大量的失业率,另一方面工厂招不到工的情况出现了。近些年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大型的民营企业为了生存问题也不得不直接或者变相投入地产业。因为只有这样的才能保证自己的资金体系是安全的。到银行贷的出款,出了问题有转圜余地。例如联想、海尔等制造企业的楷模。

   民营企业在面临这些危机的同时,也在面临着国有企业垄断的危机。很多在国有企业产业链条下生存的民营企业,一次又一次的因为被垄断价格或者提高成本失去了活力。唯一的结果就是被逼倒闭。例如我国的民营加油站,在两大巨头的时不时断供以及批零倒挂的前提下大量倒闭死亡。十年来,中国民营加油站倒闭了近九成。而剩下的也面临倒闭威胁。就在2011年的四月份,又再引发了民营企业无油可进的惨痛局面。一方面零售价格定死了,另一方面批发价大幅飙升还不一定能稳定供油。导致了民营企业被迫被两大巨头收购的情况一再发生。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近些年来外资对于我国品牌民营企业的收购以及依靠资本实力打价格战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我们很多品牌也是就在这样的挤压和被收购当中消失。多年以来辛辛苦苦发展起来的民族品牌瞬间垮掉。
  
   在这么多虫虫危机的包围下,民营企业自然要在夹缝中求生存,可是某些地方政府明显对民营企业关注不够甚至增加企业负担。由于近些年来地方政府对于房地产经济逐步形成了依赖,导致了民营企业所得的利润对地方财政收入起的作用无法像地产那么丰厚,往往有些地方政府就忽视了对民企的扶持,更多的兴趣是在地产开发方面。这样在税收以及为民营企业搭建效率平台方面就变得逐步落后于经济发展。无形中民营企业要面临的挑战也就更多。当然近些年我们国家逐步开始放开民营企业对一些以前无法进入的领域投资,但是很多时候却无法实行。因为很多项目要么属于很难在短期实现利润的基础建设,要么就是国有企业垄断十分严重的产业。民营企业一旦进入,要么就拿不到回报,要不然就等拿到回报的时候在被地方变相的收回去。我国已经数次对民营企业开放垄断产业,但前几次为何没成功,也就在于此。民营企业的钱都是辛辛苦苦一点一滴赚出来的,一旦投入失效,还可能会冒着“出头的椽子先烂”的危险,自然是畏首畏尾不敢向前。
  
   再回到此次的温州3倒闭企业中来。不管这些企业倒闭的原因是什么,虽然老板被逼跑路了,但是他们甚至留下了一部分钱和物用来给工人工资。从这方面来看,他们不是走投无路,是不会跑路的。他们依然是有心要想做企业,在俗称“最后一次是唯一不用讲诚信的一次”的真理下依然能够留下钱物,说明探们还是有企业家的良心的。而民营企业自身没有安全感这也几乎是大家都认同的了。就像是蒙牛的牛根生,在企业出现危机的时候不得不到处求人,并期望国有资产的并购。而事实上最终也确实被国资背景的企业收购。因为只有这样,当企业出现问题的时候才会有人管。不这么做,就很可能会被外资恶意收购。而同样的企业有国资背景就完全不必担心。银监局这次公布3家温州企业倒闭并非倒闭潮,或许是真的。但也意在澄清希望大家不要恐慌。但是,在面临如此众多危机的情况下,很多小企业已经出现了倒闭潮,而未来不管是哪里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或许就会在某一天也出现类似的危机。
  
   当调查后得出的结论是“企业自身原因”的时候,或许就因为过于轻视“个别事件”,坐视一场民营企业生存发生。那就真的后悔晚矣了。民营企业是真正承载就业、民生的的重要经济体,其天然就具有的遵循市场经济自然规律的本质,决定了其上天赋予的社会责任以及拉动经济的真正动力体。如果说民营企业逐步走向危机,那不仅是民营企业的悲哀,也是市场经济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