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女儿是大明星书林:论思维能力的锻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03:17:12

1.思维能力是一种哲学性的通用能力

思维能力的锻炼,是与生俱来的个人核心能力的锻炼,但是很多朋友,包括笔者在几年前的时候,还没有意识到他的重要性。

近年,随着写作量的增加,涉猎甚多领域,思考的广度和宽度日益增加,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勘破了思维能力的底蕴,知道自己写作和思考的目的何在。

思考的对象可能已经涉及资本市场、IT网络、新闻时事、社会观察、股票分析、心得感悟、文学絮语、管理营销等众多领域,但是感觉还是不够宽广。为什么?也许和我的一点认识有关,那就是感觉越多的陌生领域的思考挑战,越能够促进思维能力的普遍性的确立。

思维能力,属于世界观还是方法论?个人更加侧重认为是一种方法论,但是他是一种特殊的方法论,是一种与世界观有着最为紧密的关系的方法论。

思维能力是一种普遍的哲学的主观能力,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把握问题、解决问题、跟踪问题学习问题的很多环节,都可以体现出他的威力。

在我的感受,思维能力的基础是学习能力,而此点在任何领域的成功中所战局的地位和重要性,是相通过的和一致的。也许,这也是思维的普遍本质在不同领域的表现。

思维能力还需要一个基础就是积累知识,新领域的基础和概念必须首先建立起来,然后才有机会形成大脑神经元的生物联系,才可以形成产生结论的大脑运动。现在知识的来源渠道多样化到了一个新的极端,网络也帮助我们更快更多的获得知识。所以,在网络中,思维能力也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

写了很多文章,但是一直是写就以后立刻发布于自己的博客或者专栏,从来没有想先去哪儿投稿,其中根本的原因,只是因为在很多领域的写作和思考,既不为了稿费也不为了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而是希望通过对这个领域的涉足,而增加思维能力的适应性和普遍性。

熟练的讲外语,不代表在语言领域可以成为专家,因为这不是一种思维能力。虽然语言是沟通的工具,在人际交往和信息交换中具有一定的主观加工,但是大多内容还是属于机械的语意转换。所以,一个好的翻译,就如同一个好的司机,不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好的专家,更不一定成为思考者和思想者。

具有强大的思维能力,就可以在很多任务面前成为强者,得到超常人的思考力量。我们有时候发现杰出人士能够做到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其实这就是思维能力强的表现;也有的杰出人士,在很多领域能够发表独到而深刻见解,这也是思维能力强的表现;再有的杰出人士,对于潮流和趋势的把握总是先人一筹,这也是思维能力强的表现。

在一个人的人生中,思维能力的锻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真正能够有意识的加强这个方面的自我锻炼的人还是很好。我们需要从浑浑噩噩中唤醒人们对思维能力的重视,让更多的人参加到真正的思考者的队伍中。

2.思维能力的任务是发掘事物的本质

事物发展的规律有显规律和潜规律,他们共同存在于事物运动发展状态之中,决定事物的本质。我们需要锻炼强大的思维能力,以更好的发现和掌握事物发展运动的规律,也就是发掘事物的本质。

事物的本质决定于规律性,其中潜规律和显规律的把握,全部是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通过思维的强化,让事物的事实、基理、属性、趋势、状态、特征得以显现。

在发掘事物的本质过程中,思维能力围绕几个目标:

一、学习显规律。对既有的学说、知识、经验、技能的学习把握,等等。

二、发现潜规律。增加个人学识、发现新规律、寻找新机会、创新、预测等等。

三、塑造运用规律的自觉性。将规律变为思考的灵魂,养成思考与运用规律同时进步的习惯,在实践中把规律性融进自我和生命。

四、改造世界观。通过发掘事物的本质规律,形成简单而精练的主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形成个人的规律观、实践观、学习观、价值观,共同构成更加进步的世界观。

事物本质相通,关于主客观存在、发展和运动的最高规律,既包括自然学科也包括人文学科,都必须遵循哲学性的基本规律。思维能力需要真正掌握哲学性的思考方法,锻炼、培养哲学性的思考力量,只有这样才可以应对发掘哲学性的事物规律的任务。

思维能力产生于个体参与事物发展进步的实践之中,同时作用于事物发展,作用于个体,作用于事物发展和个体的相互作用。

思维能力的锻炼,用哲学的方式描述,就是增强将哲学理念对实践进行指导和运用自如的能力,对于一些哲学范畴,如质变与量变、主观与客观、内因与外因、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运动与静止等辨证和认识性的基本规律增加理解和运用。即,一些已经被证明正确的哲学真理,可以在实践和思考中被我们一再验证和加强,打造哲学观的深刻烙印。

最后题外的一句,哲学的哲学规律是什么?道生一,一生万物,以至无穷,——的哲学规律就是“简单”二字,简单思考制胜,简单行动制胜。比如战略是构成成功的最高要素之一,但是战略的制定,往往就是一条选择题,四个侯选,东南西北,选对了就不至于南辕北辙,选错了那就怪自己的思维力。

3.世界观是思维能力的基础

思维能力的形成、完善、强化、固化、提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伴随之始终的是一个人的基本的世界观,也就是他如何看待和把握自己以外的整个存在,如何把握自己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方式方法,如何把握自己影响外部世界的路径。世界观与一个人的个人文化密切相关,其中既有性格、品格、道德的因素,也有知识、经验、思想方法的因素,还有先天的素质、潜力、才智的因素。

对于个人世界观的理解必须紧扣辨证和发展的核心规则,通俗讲,知黑而守白,知雌而守雄,知古而守今,知前而守后,知他而守我,知物而守性,知性而守命,知常而守变,知合而守分,知彼而守此,知进而守退,知胜而守败。。。。。。守如此,攻亦然。在时空和逻辑的维度中,通过物我互动、人我互动,我们会进入一个持续而动态的世界观的打造、形成过程之中。世界观或者说个人文化的形成,既受其自身生活轨迹、思想学习历程的决定,也受其外部环境、遭遇事件的决定,还受其思维模式发展的决定,因此世界观的个人文化的全部内涵和外延,也是个人的个性化生存的根本基石,在世界观的作用下,每个人对于自身的发展、对于外部世界会形成完全不同的思维出发点,从这个意义上讲,世界观是思维能力的基础。

世界观是思维能力的基础,意味着打造正确的世界观是形成强大思维能力的关键所在。我们可以将世界观细分出道德观、荣辱观、胜负观、名利观、价值观、婚姻观、儿女观、成败观、物我观。世界有多大,世界观的门类就有多大,但世界观的核心规律是一种简单易学、直观易懂的基本规则,尊重规律的思考和行为,其背后就是正确而有效的世界观。这里涉及一个基本问题,世界观为什么而服务?人为什么要有世界观?答案就是,世界观服务于人生,人只要生活,就离不开世界观,在此基础上将产生他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思维个性、思维路径、思维目的、思维手段。共同构成一个人的思维能力的总和。

由上我们可以理解,仅仅以世界观为正邪观是偏颇的,那是用道德化的世界观以偏概全我世界观的全部。比如个人对于成功的渴望,个日恩对于事物发展的关注度,个人对于外部世界的思考消极还是积极,个人对于动静两种生存方式的认知,个人对于知和行的统一性,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影响到一个人的世界观,进而影响到他的思维能力。

从世界观到思维力,中间贯穿以思维的整个过程,我们可以把他称为思维路径。如果以世界观为起点,思维力为终点,那么思维路径则为形成思维能力的重要的中间环节,所以世界观和思维路径共同构成个人思维力的发展。在形式上,思维路径主要包括时空和逻辑的三大范畴,无论任何事物的发展进化都不会脱离这三大范畴内的思维路径,三条路径的高下,也就决定了个人思维能力的高下——当然我们绝对不能忘记作为起点和平台的世界观在整个思维力的打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世界观就是一个人的“心”——所谓心有多远,成功者的路就有多远;心有多高,成功者的成就就有多高;心有多宽,成功者的局面就有多宽。

提升思维力,大众多从思维路径入手,正类似一些武侠作品中的邪道,不致力于联内气而耽于招法、套路或者所谓绝活;从世界观入手提升个人的思维力,正如从年纪轻时就开始扎好马步、练心洗髓、静守天道,在道的基础平台上的思维力的提升,才是真正的厚积薄发、水到渠成之举。当然从世界观治思维力,其中养心之难,正好可以和一些武侠作品中的正道十年练气相比,绝非朝夕功。

无论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老庄玄学、宋明程朱理学还是阳明心学,其中对于道、理、心的执着探索,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一脉延续数千年至今,为个人的内省内修提供了大量资源,如果我们认真浸淫其中,果真达到诸教融合、中外兼博的境界,那么在一种圆融无碍的大智慧的是世界观的基础上,我们的思维力又会实现什么样的提升呢?

4.简单思维的先秦传统

思维能力的锻炼也是一场意志和体力的挑战,坐而论道只是低级层次,紧密结合实际才是锻炼思维能力的正道。结合实际的方式,可以是进行身体力行的实践,可以是掌握大量实际事实和观点资料,也可以是跟踪最前沿的现象和趋势,还可以是进行持续不断的对于某个特定领域的深入细致的研究,概括而言,锻炼思维能力的唯一正途是结合实际进行思考,在思考中学习思考,掌握思考的规律。

比如《左传》中《曹刿论战》一则,记述了曹刿在齐鲁长勺之战中向鲁庄公献策的战争思维,其中不乏对于先秦思想家们强大的思维能力的反映。曹刿先以“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否定鲁庄公的前两个作战理由,再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肯定了鲁庄公“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的作战理由,这一思维过程以事物矛盾发展中内因决定外因的基本规律为思考出发点,抓住了战前鲁国上下一心、各司其职、职能肃然、内部统治系统完善的主要特征,由此得出可以一战的结论。

这也是一个典型的简单思维的成功案例。所谓简单思维,就是直接接近事物最核心、最本质的内部规律性,排除细枝末节,抓住主要矛盾,来判断事物发展的趋势。简单思维在中国先秦思想家的战略和战术斗争思想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先秦逐国的纵横博弈历史,也是一部生动有力的简单思维制胜的思维能力锻炼的信史。

《曹刿论战》一则从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先秦思想家们的简单思维的一些特征。首先,先秦思想家们以特定历史时期的世界观、政权观来奠定自身融合于历史的意识基础,由王道乐土的周天下到贵胄天潢的战国群雄崛起,难题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背景决定了不同的思维立场;其次,在涉及重大利益矛盾的斗争格局中,先秦思想家对于博弈、权衡、谋略的设计运用始终强调简单推理、简单举证和简单结论,很少出现复杂、混乱、木户的推理和结论,他们的思维预见性鲜明的体现为直接而明确的判断和立场,事实上也正是因为处于纷纭复杂的矛盾旋涡之中,加剧了他们的思维锻炼,同时也逼迫他们作出不可含糊的思维结论;第三,先秦思想家的思维力的锻炼非常紧密的结合于现实的利益需要,理论与实践、预见与斗争结合得异常紧密,经世致用谶纬思想者的普遍性格,这也为思想和思维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强大的作风和实践基础;第四,先秦思想家的思维能力的锻炼始于实践而终于实践,在持续而强度的实践中具备越来越强大的规律性,最终必然也体现出在哲学意义上的对于正确的方法论的不自觉的运用和归属感,比如曹刿论战中对于政权的内部基础的高度重视,不仅仅反映了对于政权本质性决定力的把握,更反映了对于抽象的内因决定论的事物发展规律的运用。

从先秦思想家们的思维能力锻炼,我们可以得出更多关于简单思维的启示。随着近数百年人类理性科学的繁荣和西方抽象的思维体系占据主流,来自人类远祖的关于知识、规律和预见性的本能和感觉不可避免的加剧湮灭,现代人开始流失发自本心和内在的对于趋势的把握能力,在越来越繁复的科学分支学科的庞大知识体面前日益迷失甚至日益不自信,没有现代科学的支持,人类是否就成为思维预见的残废?这个问题,也成为思维能力锻炼的时代性课题。

5.提问能力是思维能力的基础

对于身边的事实、新闻,对于阅读所接触到的观点、感受、思维方式,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摆脱一种僵化、迟钝、封闭、保守、约定俗成、缺乏想象力、缺乏联想的勇气的思维状态,而这一切正是阻碍他们走向思想的自由王国最大的障碍。随着思维锻炼的逐步深入,我们可以越来越深刻的感觉到,提问题是创新的起点,提问题的能力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思维能力。

问题比答案重要,一点不假。从提问题的角度寻找提升思维能力之路,我们应该做些什么?需要的储备很多:

比如学识,这需要广博的学习,需要对知识的苛求,需要调整未知的兴趣和习惯;

比如开放的意识和文化,对于任何新生事物不抱那种有害的成见和排斥,总决定从里面能够挖出点什么新的东西,绝对不要对异想天开说“不”;

比如广泛联系,跳跃思维,诸如从克里姆林宫的天线联想到堂吉珂德的长矛、从二战中的熊彼特的机会想到60年代初开始的管理学和学历教育的正名、从知识经济联想到马克思主义的生产要素分析、从后现代主义思潮联想到互联网2.0、从创业历联想到出版革命、科学进步等等;

比如反对定理、定论、权威的性格,随时怀疑传统的虚假、没落和堕落;等等。

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基本就决定了一次美妙的思维锻炼的尝试已经成功了一半——虽然这不一定决定了一次成功的思考结论已经完成了一半——思维能力的锻炼对于每个人的意义往往是最终极的,因为思维力让他可以左右自己的一生,思考让人增值。那么,应该如何寻找一个好的问题呢?暗暗是,应该深入事实和现象的背后的备荒,深入事物状态、历史和发展轨迹的最悠远、最神秘、最高度、最抽象的本质的那一点,让思维先简单化。

创新思维必须鞭辟入里的切合事物的本质趋势,所以对于事物的本质思考是创新的关键,而一个好问题,往往以是否更加深入的接触到事物本质为标志,好问题就是关于事物本质的问题。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提升思维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从现象到本质、从本质到现象的辨证求证的过程——要寻找好的问题,先要绕到事物的背后,以深刻而联系的高度去思考,这样才可以抓住本质。

为了抓住事物的本质,我们既要绕到事物背后,获得思考的深度,也要提高自己的高度,形成一种立体的视角,这是更高效率的思维视角——高度的形成,则与我们的学识储备、联想能力、创新的勇气、抽象能力直接相关。

综上所述,提出具有同时具有深度和高度的、接触事物本质的问题,是高质量的思考过程、思维锻炼的最美妙的起点,这是思维的一种核心能力。

6.思考之分类

思考的过程最终属于寻找事物内在联系的过程,在此之外的处置、反馈、组合、分析、记录、延伸等思考活动都只是一种次要元素,思考的终极元素在于对于事物合理分类。“分类”作为思考的最背后的活动,需要联想、类比、推理、引申等综合的论证性力量,但是“分类”确实能够构成思维的基本细胞。

“分类”与结构相联系,与定位相联系,与寻找全息关系相联系,与所有思维的反馈相联系,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分类的能力是构成思维能力的基本细胞,我们观察和思考任何事物,完成任何思维任务,解决任何主观性的问题,都首要的需要建立起自身强大的“分类”的能力。

“分类”与二进制的电子智能的思维活动紧密契合,分类的结论要么是“相似”要么是“相异”,没有别的可能。人对于学术、方案、路线、办法等的探索,也是在目的、任务和状态的基础上,发挥“分类”的过程——分类就是思维的本质。

认识到思维能力的最终面目是来自个人的分类能力,我们就应该强调对于日常事物的联系性思维在思维能力的锻炼中的作用。任何规律,本质上难道不是关于事物之间的联系的规律吗?事物本身的“自在”是客观的,只有他们之间的联系才需要我们以个人化的主观进行联想、类比、推理、引申等处理,我们感知事物“自在”状态的能力属于天生的动物性感到自然能力,而思维则是区别于底层感官之外的人的不可为外部琢磨的内部的意识活动。

思维能力可以来自个人的逻辑性,对于事物及其联系的迅速反馈使得人类和计算机都具备可比性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此之外,思维能力也可能来自对于模式的学习经验,我们经常涉足摸个领域的思考会印发对于该领域所有既有经验和未知经验的联想,思维就是寻找新的经验,而旧的经验是思维的起点。

锻炼思维能力从“分类”能力的锻炼入手,是一条捷径,也是一条艰难的任务之旅。在一个专业领域积累大量的资料性知识和模式性知识,才可能获得足够的锻炼和分类的素材;在不同专业领域之间进行的分类则带来更加复杂艰巨的分类任务。

古人云“道”是万法归宗,其中蕴藏着明显而深刻的“分类”思维,当我们从形而下的事实、现象中不断向上抽取“背后”再“背后”的一致性,我们就可以发现,原来任何规律都不过是对于事物之间的联系的描述,如果简化来模拟的话,所谓“规律”的数字化结构非常契合计算机的二进制思维。

以上观点给我们实在的思维力的锻炼所带来的最大启示在于,加强对于事物的条分缕析,加强横跨多个专业领域的知识积累并且进行跨领域的综合,加强深入事物背后之背后的能力,是形成我们特有的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7分类在思维中无处不在

 “分类”对于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表现在思维的很多目的和任务中。比如“分类”之于“价值”,价值本就是一种比较的尺度,最起码属于“有”与“没有”的比较,更深入的则属于“我有”和“他有”的比较甚至价值的量化的比较,也可以简单化为“是”“非”两个答案——我们应该抽离那些事物间的骨骼之外的东西,比如细枝末节性的量化。

再比如“分类”之于沟通、交际,整个过程本质上也只不过属于一种主体间的全方位的“比较”,举例而言,朋友之间的沟通是围绕其间之友谊基础或友谊原则的不断的比较过程,交往沟通一旦违背了友谊的基础原则,就意味着交往遭遇考验。再举例而言,“交际”中的语言传递也是作为一种“比较”或“分类”的工具而出现,我说说的每个词都首先从我的词汇库中经过比较后发出,然后在朋友的词汇库中经过比较、检验、对照后被理解,沟通得以完成。

思维能力的学习锻炼也是“分类”的过程。在自学中,思维内部的不间断的逻辑联系、演绎归纳就属于对于不同原理、概念、范畴、现象、趋势的复杂的全方位比较;在向外部或者他人学习中,也离不开不同观点、方法、思路的对照、比较和切磋,“分类”在其中起到最关键的作用,终极性的影响思维的结果。再比如面对一个具体事物时,每个人总会将之与自己已经形成的最简单和核心的认识结构进行比较,然后确定一种基于定位的分类法,既发现可能延伸和弥补的地方,也发现可以以另外的视角理解和表书的地方,还发现以共同的认识结构所统领的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性。

 “分类”是“规律”的本质,“思维能力”就是“分类能力”,以这样的观点审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其共同的灵魂难道不是对于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和哲学之间的比较分类吗?

决定分类思维能力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于具体事物的理解能力,类似编码解码处理后的计算机中的数据;二是既有的标准性的认识结构的完备正确程度,类似计算机中的数据库结构,三是以“标准性的认识结构”套分“理解后的事物”的效能,类似于计算几的响应和反馈过程。其中,最核心的是一个人的“认识结构”——类似于个人有生以来所积累的总的思维的标尺、哲学、模式,决定了一个人认识和作用外部的思维和行动模式。

创造性思维,本质上属于一种高度发达的“比较思维”或者“分类思维”,培养创造习惯思维还是必须从上述三个方面入手,尤其是要强化“编码解码”和“认识结构”两个方面的能力。正如一个智能型的网站,之所以能够以超群的“智力”的与用户互动,就是因为服务器拥有良好的“数据库”——既拥有强大的功能、合理的结构,又拥有快速准确的理解转换能力,还拥有完备的反应和运算机制。

我们锻炼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需要认识在上述三个方面的优缺点,有针对性的予以平衡。

8.事物背后的背后是什么?

具体事物“背后的背后”是什么?抽去骨肉后留下的是灵魂。在终极的思维目的地,我们确实可以寻求“道”的“身影”,“道”就是万物的统一性、普遍性,所谓万法归宗,一点不是玄学。

市场经济现象“背后的背后”,是更好的配置资源和帮助人类开展更加理性的经济活动,那是一种与人类物质文明建设有关的机制、文化、结构、趋势,而不再与具体的竞争、组织、管理、领导、开发相关;

创新活动“背后的背后”,是对于发展、变革、进化的渴求,那也是一种与人类社会进步有关的机制、文化、结构、趋势,而不再与具体的求异思维、科学技术视野的拓展、探索答案的技巧相关;

互联网“背后的背后”,是以电子化和数字化方式智能化的观察、转变、反映、监督、处理人类社会宏观活动,那同样是一种与人类社会化活动有关的机制、文化、结构和趋势,而不再与具体的标准、协议、运用、服务有关;

政府执政“背后的背后”,是终极实现个人与社会和谐协同的双重管理,那是一种与解决人类的个体性和整体性矛盾有关的机制、文化、结构和趋势,而不再与具体的政治制度、社会管理方式有关;

博客的“背后的背后”,是在互联网中对个人的定位,这代表了一种与个人在线信用、评价、活动记录、生产辅助、价值支持、信息交换、关系管理等有关的机制、文化、结构和趋势,而不再与具体某个博客或某群博客的行为方式有关;

“人”的“背后的背后”,是“万物的尺度”,是能够生产和管理“理性”的一种机制、文化、]结构、趋势,而与具体的个性、性格、学识、生理特征无关;。。。。。。

不同事物的“背后的背后”,最终都指向某种机制、文化、]结构、趋势,这是规律的实质,也是思维的目的。我们探索事物的普遍性,就是要揭示和把握上述在事物本身的特定性特征之外的普遍性,而这一进程将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思维本身的规律,那就是——真正的规律必须从事物背后的背后寻求,而且他们往往隐藏在事物之外的某个视角之中,否则规律就无法与无数事物发生交叉。

以此认识展望人类的未来,我们应该发现,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将“个人”与“社会”更好的联结和平衡的世纪,是一个“个人”膨胀的世纪,是一个非物质匮乏的世纪,是一个人类初次在客观事实上历史性的全面认识到自身的精神匮乏的世纪,是一个“个体人”得以充分发挥多角色、多身份价值的世纪,是一个“人人都是知识分子”的时机,是一个生产者与消费者一体化的世纪,是一个“第一方”立场和“第三方”立场分解和自然分工的世纪,是一个“心灵”决定生产力的世纪。。。。。。

9.理论思维五属性

所谓理论,是从现象中抽离、拔高的普遍性规律,理论具有工具的属性,具有预测的属性,具有活动的属性,具有哲学的属性,具有自然的属性。

理论的工具性,体现为他可以指导人们的实践和行动,可以发现更好的路径和开拓更宽广的空间,理论停留于书本不是目的,有益于思考实践、启发思维的理论才是活的理论,理论必须与深刻理解他的人的行动相互结合;

理论的预测性,在于他在过去的事实中发现趋势和未来的方向,寻找事物发展的真实规律,他是一把规范未来行为的标尺,也是一面观照未来图景的镜子,更是一个呼唤人们内心的思维潜能的号角,理论素养在创业中的作用,正如战略、眼光、方向的作用,对于理论的把握深度直接影响到创业的成功,而且随着事业的成长壮大,对于战略的把握难度越来越大,理论素养在其中所具有的价值越来越大。

理论素养是一种活动能力,理论的活动性在于,创业者必须从网络大千世界涌现出来的无穷事物中发现真正的方向和趋势,能够提炼出简单而有利的结论,从而一次又一次锻炼自己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人们会不断提升自己寻找和发掘理论的能力,理论不是天才的专利,任何一个具有学习力的普通人,都可以从发现事物和现象背后的理论背景中获得乐趣和创业的机会。

理论的哲学性,在于他在一个相对的层次领域内具有普遍性的意义,是适应和抽象的规律性,通过思维在现象和本质之间的反复,其中最简单的道理夜来越清晰和深刻,贯穿于人们的行为习惯、人生观、事业观中,理论的威力就可以发挥至无穷。当思考100个完全不同的案例后,我们会发现自己的学习力以及理论发掘力在增强,这时我们可以明白,理论已经不是最重要,对于理论的动态把握才是最重要,所以一旦具备学习型的理论素养,那么在100个案例之后的100个甚至1000个案例面前,我们都可以从理论中获得自信。

理论的自然性在于,他隐藏之深、对思维的挑战难度之大,让我们在锻炼普遍性的理论素养时,没有必要强行的界定某一个领域或者方向,我们只要明天从身边最新发生的、眼前最新出现的事例中寻找思考的命题,最后我们会发现100个案例抽象后的规律也就是那么简单的几条——人类在自然面前发现的所谓理论,必然是一个历史的和阶段性的范畴,我们把创业面向自己的余生,能够在十年甚至几年起一定作用的理论性的规律或者趋势,足够我们保持领先——所以人们也许不必苛望脱离观察、案例、跟踪社会前沿,进进依赖自己的封闭的思维去发掘所谓的宏大的理论。简单说,理论就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归纳,创新在于从大众而不是自我的实践中寻找理论素养的学习空间。

理论素养的五个属性,本质在于动态的学习能力,要点在于向网络、业界和社会学习而不是只向自己学习,目标在于以理论看穿新模式的核心价值从而寻找创新的无穷机会,同时在实践扩张中以理论素养不断纠正战略的方向——我们的实践是动态的,所以动态调整也必须贯穿思维实践的全程。

10.大师·创新·艺术

创新思维从何而来?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自我培养和积累非常重要,不仅仅在自己所关心和擅长的领域,更需要在自己所不熟悉和不拿手的领域,更需要以好奇心、疑问心、质疑心、挑剔心、自信心,去探索那些新的可能性。

比如,在IT业与哲学之间,就存在非常深刻的内在通道。我们如果能在IT思考中与其他学科知识和学科方法交叉,以历史学、科学哲学、未来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方面的背景知识来验证、拓展自己的思考图景,那就可以从很多简单的事物中得出立体的、多视角的新知,就可以看出常人所不见的真谛,这对于我们思维能力的提升巨大巨大的意义。

思维能力的提升是个体内在行为,大量外在的思维结晶应该更好的支持这一目标。社学、哲学、历史学领域的很多真知灼见,很多规律性的描述,都属于一种从具体到一般、从形象到抽象、从现时到精神、从实践到理论的提炼、扬弃、总结、发挥、延伸,他们来自多种多样的事物或事件,并且能够对更多的事物或事件中发挥重要的能动性,这就是人类社会既有的思维结晶对于我们的思维能力的作用机制所在。

形象思维主导下的艺术创新往往造就很多惊人的珍品,构成人类思维结晶的另外一个宝库,有人说,艺术家是职业的创新家,艺术是反对复制的门类,艺术也是在诸多社会学科、人文学科中具有普遍的创新启迪力的门类,我们也可以把艺术视为对于创新的形象再现,最终此点将不仅仅表现为可视、可听、可思的具体的艺术品,更可以在抽象研究、人类行为中得到深刻的张扬——经济的艺术,IT的艺术,政治的艺术,教育的艺术,哲学的艺术,以至艺术的艺术,这么多领域的“艺术”之唯一共性只是一种不可复制的创新。

狭义的“艺术”在艺术自身和非艺术领域都有助于,创新不仅仅是不可“复制”,但是“复制”肯定不是创新者的朋友。如果一个IT人,致力于互联网2.0的运用创新,希望开辟出一些真正具备战略力量的创新点,了解世界艺术史、大量欣赏世界性的艺术经典、深入艺术大师们的灵魂与他们反复对话、尝试去探索抽象或形象艺术的规律,都会对他有很大帮助。

狭义的“艺术”和非艺术领域,所存在的艺术——创新——的真谛,并不容易为我们真正感知,只有通过大的感性积累,才可能得出抽象的、理性的、规律性的认识,才可以从大师们的杰作中“读”出他们的创新的方法,在创新方法之后,更加有价值的是深入他们灵魂深处的、在创新思维方面的习惯、套路、模式、意识和文化,这里有通向创新的捷径。

人类历史上所有在科学探索中突破前人的伟人,无论他们涉猎于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无论他们是“艺术”门类还是非“艺术”门类,大师之成为大师,都和他们强大的创新思维力密切相关,提升创新思维能力,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向他们学习,知识就是财富,与大师对话给我们带来更多创新性的知识。

11.学习力与思维力

在思维中实践中才可以提升思维能力,最好的思维实践是学习性思维活动。学习性思维活动,指结合自身的目的、任务和状态,在思维活动的全过程中保持高度的学习的意识、心态和目的性,将思维从具体的解决问题、寻找答案,上升为打造和积累个人的思维力和学习力。

一般的思维活动总是和特定的目的性联系在一起,比如思考一道数学难题之解的目的在于他的答案,可是大多数人忽略了一点事实,那就是在思考这一具体的数学难题的同时,也在进行着一种与具体的数学难题无关的规律性的活动——或者运用以前的经验性的既有的思维模式、解题思路,或者运用现场激发性的创新的思维模式、解题思路,我们总需要将一种普遍性的思维方式与特定的思维目的结合,所以在专注于特定的思维目标——比如数学难题——的同时,我们还需要重视既有的或者创新出来的思维模式、思考方式对于我们的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因为思维方式、习惯和模式才是构成我们普遍性的思维能力的核心要素,具体到某道数学题目的思维过程以及该数学难题的答案本身对于思维能力的提升只是一种手段,而不能够以目的的面目出现,来掩盖我们真正的目的——对于思考方式、模式和习惯的提升。

思维能力本质上是个人化的思维领域的方法论,而学习力是和思维能力紧密结合的范畴,学习力和思维力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必然、模糊而又重要的关系,我们只要去尝试一下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可以深刻的感觉到此点。谁也无法清晰的说明白学习力与思维力的关系,他们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又相互独立、彼此作用。

思维力对每个人来说,都需要经过不断的后天的在思维过程中的学习得以提升。思维活动中存在着思维的任务——与具体的思维目标相联系,更存在内在的学习的任务——与普遍的思维模式、方式、习惯相联系,后者是提升思维力的关键性活动。同样题型的数学难题,我们可以解答两遍、三遍或者更多,但是一旦掌握了这一题型,就没有必要反复解答,因为我们已经从中达到了普遍型的思维锻炼的效果。

在掌握特定数学题型的解答思路、背后的数学规则之后,还存在一个更加深刻的思维任务,那就是以哲学型的普遍的思维能力的定义来寻求“事物的背后的背后”,这涉及到更加终极的、抽象的思维的秘密,只有用类似“由外及内”、“由内及外”、“由上及下”、“由正及反”、“由古及今”、“反复求证”等语言才可以描述出其中的思维的轨迹——任何终极的思维能力的结晶都只有归结为对于思维轨迹的描述,而这又是和思维能力的奥秘所在——分类思维——紧密联系的范畴。

确实存在一种哲学倾向,反对事物具有抽象的统一性,反对脱离语言的意义,只承认特定的事物不经解码的本来存在状态、本来面目才是真理——他们往往叫嚣真理不可复制、不可传递、不可教育。思维能力的概念本身和上述哲学观并不发生根本抵触,而存在部分性的抵触,因为:思维能力确实应该归结为一种高度个人化的范畴,他的目标指向无法全面的复制和传递;同时思维能力又确实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不同的人之间客观存在着统一的一些思维能力方面的经验、心得和要素,这些都是可以检验和感知的思维能力的“真理”——可以在社会性的学习中被动态的复制、传递和教育。

在跨领域的思维实践中,我们从思维活动中所做的终极性的“思维活动”只不过是将不同学科、领域的思维任务的解决过程解释、描述和想象成不同的思维结构、轨迹和模式,思维能力本就是抽象的结构、模式、轨迹的范畴——以“大脑内语言模式”来描述、再现、记录一些“规律”的能力——也许这些规律无一存在,存在的只是一些片段的脑电波。这可以形象的描述思维能力作为学习能力的面目,也可以帮助人们深刻的理解学习力与思维力之间的神秘关系,我们应该相信这不是个简单的问题,甚至可以说他将是一个哲学门类的入口。

12.思维的简单化

简单思维是最接近行动和效果的思维,将问题简单化并迅速付诸对行动的指导是简单思维的优势。在人们的思考过程中,概念体系的移动和引用总是慢于概念本身的移动和引用,理论体系的移动和引用更远远滞后于具体而简单的理论法则的移动和引用,这是由人类智能发育的既有水平所规定的。

聪明人有两种,一种记忆和储备了大量知识,成为一个随时可备查的百科全书式的智者;一种拥有深邃而睿智的眼光,能够迅速把握事物的本质并立刻反应的出具体的行动方案。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在具体处理特定的思维任务时都必须必要的“遗忘”,思维的选择性能力主要表现为遗忘和忽略那些在时空和逻辑上无关紧要的部分,这构成了思维的专注力,也直接提升了思维的有效性。

思维本质就是迅速而广泛的联想,“专注力”决定思维的有效性,这一事实证明了思维不仅需要广泛联想,而且需要深入而有效的联想,思维的全过程就是对事物进行“广泛、深入和有效的比对”的过程,或者说思维本就是一个“选择性过程”。

思维的选择性决定了任何人的思维过程都具有“简单化”的倾向,这是人类在历史进步中发育出来的一种超越生物的机体本能和动物的思维混沌的思维结构性趋势,只有人类可以轻松的理解:脱离对概念和事实的抽象,仅靠在大脑中裹胁整个世界的表象来进行比对活动,至多只不过是一种对认识片段的才初始处理,从中不可能得出更高级的思维成果,因为这一“思维”方式本身缺乏选择性的“简单化”特征,无法摆脱动物“思维”的原始状态。

由上可知,思维的简单化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选择性遗忘,二是概念化和抽象,两者在人人思维中共同的一个特点是,其具体作用的机制、效果、流程、方向等,既受到个人的个性、学识、成长历程等内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人的职业、任务、社会网络等外在性因素的影响,比如个人倾向于选择更接近于为他所认为的自己所在的群体的共同认识的那些思维方向予以简化,再比如个人倾向于从自身曾经得到承认的或者比较擅长的领域中优先进行简化,还有就是个人更容易参与主流事件所对应的意义的简化,而越是前沿、创新和陌生的领域,越难以在个人层面引发有效的简化思维,等等。

思维的简单化意味着迅速贴近和使用结论,其中有两种特别值得重视的价值。一是思维的简单化对迅速吸收人类既有文明成果、对于个人的学习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在心理学、社会网络研究、人类行为学、科学哲学、控制论、博弈论、历史学、政治学等诸多领域,大量经过实验检验的理论研究成果只有以简单化思维予以吸收,才能够迅速转化为指引人们实际行动的更为实用的实践指南,反之这些成果更可以获得大众化实践的检验背景;二是思维的简单化可以让人们摆脱“思维混沌”而更为专注于思维与行动的结合,换言之,思维的“简单化”会大大增强思维的实践性,扩展思维的行动和事实背景。

思维的简单化也就是思维的哲学化,就是对于原则、法则、规则的更有效运用,就是在我们日常的学习、观察、思考、行动、交往中尽可能的迅速给出“结论”或者迅速引用“法则”,而不要陷入持续低效的循环思维、混沌思维、自闭思维的陷阱,“思维的简单化”的命题实际上属于“思”与“行”的关系的命题,但与古人早有的“坐言起行”、“知行合一”、“言传身教”等同样论述“思”与“行”的关系的命题相比,“思维的简单化”更侧重以“思维的一端”而不是“思维与行动的接口”为出发点,这更接近于直接而纯粹的思维的方法论。

13.写作与思维

叙述类行为都涉及集中的思维活动,比如演讲、写作、讨论、咨询等等,其中写作中的思维活动尤其值得分析,因为写作中的思维活动往往处于最集中、最专注、强度最高、连续性最强的状态——记录生活流水帐等“口水型写作”除外。写作是锻炼思维能力的最好方式,写作不仅能产生良好的思维效果、创造优秀的思维成果,更能直接提升思维能力。

讲话时,人们思维的注意力集聚于话语和语音,而写作时人们思维的注意力集聚于文字和语句,这时思维得到了一个具体而统一的作为载体的形式焦点,一种以文字为媒介的内部传播活动也就同步产生。以传播活动来定义思维活动,有利于我们认识思维活动的目的性、联系性和互动性——思维活动的目的性是以文字和语句为媒介,结合对于思维者主观知识和外部信息的广泛联系,通过思维者的“自我互动”——自己与自己的对话——来实现的,而问答式的自我辨证则成为思维活动的基本行为形式。所以,写作中的思维活动最大的优势在于获得了“一个具体而统一的作为载体的形式焦点”,以规范和凝聚思维者专注于与自己的辨证对话。

写作可以保持一种特有的思维节奏。

首先,写作是以连续的记录思维为前提的,写作对于刚刚发生的思维活动的连续的记录本身也是一个强化的过程,强化了前文所述的形式焦点的作用,这为连贯而出的下一步思维奠定了强化的智生理、智力和心理三方面的基础;

其次,在记录性的思维节奏中,人们不需要象说话那样考虑听众的“在场压迫”,唯一的受众一般情况下就是写作者自己,这种节奏释放了思维的自信,规避了在场的“受众”的压力,进一步强化了思维的专注性;

第三,写作给予思维的节奏可以自由停顿,这对于保持思维的条理性和拓展思维深度非常重要,思维活动成为与写作过程同样自由的事实,这为思考者提供了最大发挥的条件,除非思考者的懒惰或者无能或者其他方面的外部噪音(比如在闹市的写作),思维应该能够获得满意的效果。

写作涉及思维权力的平等化,可以缩小因外部条件制约而造成的不同人的思维成就差距,因为在写作中人们共同得到了上述有利思维最大发挥的条件,这为落后的思维能力提供了一条追赶捷径,任何有志于思维能力的锻炼的人都必须认识到写作对于思维的框架性的积极规范作用——很多思维者所缺乏的专注、集中、连贯、逻辑性等思维要素,都可以在写作中逐步培养。

写作与思维的融合程度也关系到思维能力的锻炼效果。有一种写作方式,先打腹稿再下笔千言,但写作与思维相对更为脱节,这对深度思维并不完全有利,而且一不小心会陷入形式主义的陷阱——过分执拗于文辞语法形式美却忽视有创新和启发意义的思想美。还有一种写作方式,一概没有腹稿,起笔以后信马游缰、恣肆汪洋,随意的由着思维的指引下笔,这并不是一种完全值得提倡的方式,但对于思维能力的锻炼而言绝对有积极意义——当然更完美的做法是粗略的打腹稿、大致的分纲目然后分段进行思维风暴,这是界于“腹稿写作”与“零腹稿写作”之间的一种合理的写作思维方式,思维和写作可以得到一种平衡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