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明星20140716:时评的速朽与不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22:29:36

时评的速朽与不朽

作者:椿桦   2011-05-16 10:18 星期一 晴  ——《2010中国年度时评》序言
  
  时评这东西,眼下虽然很受追捧,但许多人认为它不过是一种速朽的文字,也就是说短命。短命的原因,大抵是说时评跟新闻报道差不多,时效性弱,读完一遍即可;而且鉴于写时评的门槛低,时评作者文化素养参差不齐,许多人把时评写得像怨妇骂街,有思想价值的文字难得一见,因此也就谈不上有什么收藏价值了。这类观点,近两年颇为流行。有些自命清高的作者,在赚了稿费之后,甚至还不太乐意承认自己是写时评的呢!
  以我所见,所谓“时评速朽”,实在是一个伪命题。
  首先得肯定地说,时评的速朽与否,跟它的文体没有任何关系。貌似高雅的文学创作,门槛同样不高,且糟粕也是多得惊人。你说诗歌、小说可以不朽,但流传下来的精品相较于古往今来那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不过是沧海一粟。而时评作品,其实也有不少精品流传于世。譬如汉初贾谊的《过秦论》、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出师表》和华歆的《止战疏》、唐代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明代刘基的《卖柑者言》、近代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等等,我认为都堪称各自所在时期的时评精品。现代文学大师鲁迅、柏杨等人流传至今的许多杂文,在他们写作的时期,也属于针砭时弊的时评作品。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作品至今仍具有批判意义。
  许多人都说时评是一种新兴的文体。但以我所见,时评这种文体的出现,比小说、诗歌什么的都要早。时评在获得正式名字“时事评论”之前,主要是以口头形式存在的。自人类懂得运用语言来摆事实讲道理开始,时评的雏形就开始呈现。无论庙堂之上,还是田间地头,人们都免不了对时局或社会见闻吐吐口水,谈谈自己的见解,这种口头评说,其实就是以嘴巴为载体的时评作品。至于编故事、吟诗作对,显然是语言文字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才有的事儿。可以说,历代评述时局的论说文,都算是时事评论。到了民国时期,报刊的发展为时评带来了重大机遇,如《大公报》,每天都有社评,同时还开设了“星期论文”专栏,胡适、梁漱溟、梁实秋等牛人都曾应邀为该报写过时评。该报成为当时全国发行量名列前茅的报纸,与其时评的贡献,密不可分。
  从上述角度来看,在时评面前,杂文大概也该喊他一声爹。这不仅因为杂文沿袭了时评的论说基础,而且在论事的广度上,杂文要小得多。譬如,纵论国际风云、经济走势,主要还得看时评显身手。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纯粹的杂文体作品远不像从前那么受追捧了,这一点,你可以通过近年来报刊所发表的杂文数量判断出来。许多专业的杂文报刊和杂文书籍中,其实多数都是“时评体”作品。假如没有时评的搭救,真不敢想象杂文的处境会比曾经很火的诗歌好到哪去!
  当然,关于时评的速朽或不朽,不能仅靠文体判断,还得透过时代与政治环境等角度来考量。比方说,许多有思想有见地的作品如果遇到不开明的地方官,那肯定是“速朽”的,建言献策、针砭时弊的作用自然就没了着落,万一不走运遭遇强悍无比的官儿,作者没准儿会因言获罪,摊上“诽谤衙门”、“跨省追捕”的命运。不过,此种形式的“速朽”毕竟不是主流,远不能对时评产生副作用,相反,它会激发起更多评论家的口诛笔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官意的压制在很多时候反倒为时评的语言增添了无穷魅力。有些话,评论家不便于在文章中直接说出,就会通过各种巧妙的隐喻、暗讽等手法来表述,按圈内人士的说法,这些手法系现代版的“春秋笔法”。社会大众对此都能心领神会,这在客观上既丰富了汉语的张力、时评作品的“味道”,又拓宽了受众的想象空间。
  但不管怎么说,称时评是当下“意见时代”运用最广泛的文体,大概没人有异议。无论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论坛中,还是饭桌茶馆、火车飞机上,随时都能听到或看到评论家们的“大作”。在现代社会,尽管思想保守者仍是大有人在,但时评所发挥的作用,是挡不住的。近些年来,大家都可以看到,时评的监督与建设性意见,曾促使多少公共决策的改进、事件真相的曝光;时评的理性分析,曾为多少主政官员提供了决策参考、为多少社会大众的衣食住行与投资兴业发挥了引导作用;时评的精彩辩论,又给广大公众带来了多少乐趣、见识,以及无穷的回味。
  鲁迅曾经提出,希望自己的文章速朽。香港时事评论家梁文道在他的《常识》一书中也说过:有良知的时评家都希望自己的文章失效,因为老是指望批评文章有现实意义,实乃一种悲哀。这种观点的意思很明白——如果法治足够健全、政府足够廉洁,时评就不必发挥作用了。但现实很无奈地告诉大家,鲁迅的文章,甚至历代梁启超、刘基、龚自珍等时评大师的作品,都还没有“失效”。而且以我来看,即便政府再廉洁、社会再民主,仍然离不开言论监督的——言论可以使民主与廉洁继续保持,让政府不敢懈怠。毕竟,时评所代表的是民间的声音,而人民的监督才是最高形式和最高效的监督。特别应当注意的是,时评的发展是公民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社会越发展、民主越进步,时评反而越活跃。这一点,回顾一下从历代到当代的言论发展轨迹,就清楚了。
  事实上,希望时评“失效”的这种期望,主要是从时评的监督与批评功能来考量的,但是很显然,时评的内涵不只限于监督和批评,譬如,时局分析、经济评谈、建言献策等,也是时评所承担的功能。何况,只要社会存在,就必然有社会问题,世界上毕竟没有“天国”。这些,也决定了时评的不朽。
  正是在舆论界对时评的速朽与不朽之命题出现争议的背景下,我们产生了编选《中国年度时评》的想法。我们认为,真正优秀的时评,一定有划时代的意义和长久留存的价值。《中国年度时评》不是对当下出版界如火如荼的年度文学作品选的补缺,也不是为了向阅读市场证明什么,而是希望留住时评作品中的智慧之光,为社会大众、决策人士及研究人士照亮思想的路途和反思的空间。时间可以检验一切,不经历一段较为长久的岁月,你怎么知道,当代时评作品不会出现未来的《卖柑者言》或《少年中国说》?把文章写得像怨妇骂街的作者之中,不会诞生评论大家?
  2010年度的时评作品选,为《中国年度时评》的开篇之作,共收选了大约140篇优秀的时评文章。文章多为2010年度的热点评论,评论视野涉及政治、社会、国际、财经、文化等领域,譬如,赵作海冤案昭雪、“我爸是李刚”事件、吴忠“跨省拘捕”事件、菲律宾人质危机、黄海军事演习、诺贝尔和平奖争议、物价持续上涨现象、黄光裕事件、“羊羔体”诗歌获奖争议等等,作者既有名人大腕,也有时评新人,基本可展现2010年度时评创作的面貌。虽然有少量作品的文笔可能稍欠功力,但在年度时评创作中,这些文章所评事件以及作者本身的表现,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且,这对整本书的可读性来说,并无影响。
  当然,从每年创作的海量作品中选出最好的作品,任务无疑是艰巨的,遗珠之憾不可避免。但是,在越来越多读者与方家的帮助和参与下,我们有信心将一年一度的《中国年度时评》越做越精彩。
  最后,再用一句话总结我对2010年度时评的编选感言:这些最逆耳的言论,令我们无法忘怀!记住2010年,记住那些为时代而发出的尖锐呼喊。
  
   椿桦于2010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