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五代史李琪传的答案:GCT考试语文知识连载(历史部分)(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5:38:18

1.5 宋元明清时期(907年—1840年)

1.51 知识体系

基本特征:宋元时期,国家从分裂割据、若干民族政权并立,到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逐步走向统一。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封建经济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并缓慢发展,封建经济基础开始受到冲击。对外政策开始趋向闭关锁国。各民族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边疆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1.五代十国时期。
(1)政治。
(907年—960年)中国历史上的分裂割据时期。唐朝灭亡后,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五个短暂的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史称五代。在黄巢起义时,南方割据势力开始纷纷称王,先后出现了九国,加上北方刘崇建立的北汉,分别是吴、前蜀、后蜀、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史称“十国”。其中前蜀与后蜀、吴与南唐是相承关系。直到北守建立后才结束了唐末以来近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2)经济。
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得到比较大的发展。主要原因包括: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北民南迁,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南方的割据政权为增强实力,大都采取了重视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北方经济由于战乱频繁,遭到很大破坏。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期间进行了改革,使经济得到恢复,后周军队的战斗力大为提高。为后来北宋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准备了重要条件。
 2.宋辽夏金并立时期。
(1)政治。
北宋建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从“权”、“钱”、“兵”三方面入手,采取措施把政权、财权、兵权收归中央。宋太祖解除了统兵大将的兵权,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强壮兵丁,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解除了地方节度使的权利,派文臣到地方作知州,管理地方行政。派转运使到地方管理财政。这些措施强化了中央集权,使唐朝后期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结束了。北宋中期以来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包括财政困难;土地兼并和赋税沉重引发的阶级矛盾;辽、西夏少数民族政权对北宋的威胁等。为了克服封建统治的危机,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变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政府的收入增加了,但变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最终被废除。由于北宋政权的积弱,不断受到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攻击。靖康之变后,赵构建立了南宋,偏安于江南。辽政权是10世纪中叶东北地区的契丹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在唐朝末年开始强大,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称皇帝。辽因居辽河流域而得名。西夏政权是11世纪初党项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党项族是古代羌族的一支。1038年元昊称帝建立大夏,北宋因其位于西部而称其为西夏。金是12世纪女真人建立的封建政权,他们生活在东北地区,是唐朝时期的黑水 ,历史悠久。1115年完颜阿骨打正式建国,国号金。
(2)经济。
      1)北宋时期。农业方面,生产得到发展,粟、麦、黍、豆等北方作物推广到了江南;占城稻推广到了淮河流域一带。茶树的栽培在福建和长江中下游的丘陵地带推广。手工业方面,丝织技术以四川地区为最高。制瓷技术相当发达,定窑的白瓷、汝窑的青瓷享有盛名,景德镇发展成为著名的磁都。矿冶业水平先进,用煤作燃料冶铁的作坊很多,山西、东京(开封)一带的居民已经用煤作燃料。城市和商业方面,东京(开封)是最繁华的城市,其布局打破了“坊”与“市”的界限,商业活动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城市里还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肆”。市场上流通着大量的金属货币,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2)南宋时期。南方战乱较少,社会安定,北方大量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的开发,完成了古代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农业方面,稻米和棉花的种植不断推广,产量不断提高。手工业方面,棉纺织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造船技术具世界先进水平。海外贸易方面,主要港口有泉州、广州和明州。可以东达朝鲜和日本,西至非洲一些国家。北方经济在战乱中也有局部的恢复和发展。金统治时期采取了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使北方经济得到恢复。
(3)民族关系。 
      1)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辽夏金政权的统治者们大多能够改革旧俗,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注重生产的发展,在政权之间的争斗中不断发展壮大自己。他们汉化程度很高,完成了封建化的进程,是一支支带有军事性的蓬勃向上的力量。汉族政权的衰弱,少数民族政权的勃兴,形成了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民族间政权的并立,虽然有战争,但和平交往是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主流。
      2)民族之间的和与战。            ①辽与北宋。辽位于今东北地区,后扩展至幽云地区。北宋建立后向北发展,与辽国利益冲突,辽势力正盛,两国之间遂发生战争,多以北宋的失利而告结束,辽曾派20万大军南伐,北宋朝野震惊,有人主张迁都金陵,宰相寇准力主宋真宗亲征,使阵前士气大振,辽军受挫,与宋主动议和,订立澶渊之盟,北宋保证每年提供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这是一个屈辱性的和约。此战之后,辽的国势渐衰,无力再向宋发动大举进攻,宋也无力进行北伐,两国关系转入稳定时期,两国在边界地区开设榷场,进行民族间的贸易往来。            ②西夏与北宋。西夏建立在北宋的疆域之内,一开始就遭到了北宋的讨伐,西夏积极备战。多次交战,北宋失利,失去对西夏取胜的信心,终于接受元昊的建议进行和议,确立了夏与宋的关系。夏对宋称臣,宋册封元昊为西夏国主,每年赐银7万两,绢15万匹,茶3万斤,沿边界开设榷场相互贸易。和议后夏宋关系比较稳定。            ③金灭辽和北宋。金崛起前后,辽的统治日益腐朽,金与北宋曾联合攻辽,1125年金灭辽。此后金不断南下攻宋。1127年包围开封,俘宋徽宗、宋钦宗及百官宗室 3 000余人,史称靖康之变,北宋灭亡。赵构建立南宋后,金兵追至杭州,在镇江及黄天荡被宋将韩世忠包围,史称黄天荡之战,金军败退。1140年金军大举进攻南宋,南宋虽有岳飞这样精忠报国的将领,但由于统治者的投降政策,最终在1141年与金和议,南宋对金称臣,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为界,南宋每年向金纳岁币。
 3.元朝。
(1)政治。
13世纪初,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此后灭掉夏、金等政权。1260年忽必烈即位大汗,1271年正式建国号为大元,迁都大都(北京)。1276年灭南宋。统一中国后,元版图空前辽阔,是亚洲强大的封建国家。为了进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实行了行省制度,加强了对边远地区包括台湾和西藏的管辖,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作为我国的行政机构一直保留至今。元朝建立后,为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地位,建立稳定的统治秩序,按照民族成份和被征服的先后,将全国居民划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为蒙古人,享有政治、经济特权,可以担任官吏,拥有大量土地。第二等级为色目人,主要包括西夏人、中亚各族人、东欧人等,有一定的特权,可以担任低级官吏,可以携带兵器等。第三等级为汉人,主要包括女真人、契丹人以及北方的汉族人等,他们当中有一些人十分富有,但在法律上受限制较多,也有一些人可以担任较高职位。第四等级为南人,主要指南宋统治下的各族人民,包括汉人。他们当中也有一些人很富有,但却受到元朝法律严厉的制约。等级制度与诸色户籍制度结合,形成了元朝政府对社会的控制网络。虽然有等级制度存在,但蒙古人中依然有很多贫困者,第三、四等级中也有大量的剥削者,阶级矛盾依然是最主要的社会矛盾。这种等级制度是阶级压迫与民族斗争的产物,是民族歧视和民族分化政策的具体体现。
(2)经济。
元朝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棉花种植的进一步推广,和松江地区棉纺织业的兴盛。黄道婆在我国棉纺织业的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元朝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大都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汇聚了来自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商队和使节。为了解决粮食供应的困难,元朝的漕运和海运发达起来。元世祖时开凿了山东东平到临清的会通河,后来又开凿了从通州到大都的通惠河。漕运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大都。海运可以从长江口的刘家港经黄河、渤海到达直沽,再转往大都。泉州是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3)民族关系。
自两宋以来,少数民族政权不断发展壮大,汉族地主的统治走向衰落,到元朝统一中国使这一过程达到高峰。蒙古人入主中原,更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形成了民族融合的新高潮。各民族人民共同开发,使元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4)对外关系。
元朝的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世界各国的使节、商人、僧侣、旅行家络绎不绝来到大都,他们之中最闻名的是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他写的《东方见闻录》不仅向欧洲人介绍了中国的富庶,而且还介绍了一些中国领先的科学技术。中外频繁的交往加深了东西方之间的了解,对各国的发展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宋元时期的文化。
(1)科技文化发展的背景。
宋元时期,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和长期的混战局面,社会安定。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显著的发展,城市繁荣,海外贸易发达。元朝时国家统一、疆域辽阔、民族大融合,各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再由于海运交通的便利,使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比前代更加频繁,这一切为宋元时期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宋元文化是在隋唐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起点高,基础雄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2)宋元文化的特征及主要成就。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四大发明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其中三项发明于此时期。北宋平民毕 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了400多年。早在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已经制造出了司南,到了北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传到欧洲,为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创造了条件。火药在唐朝时已经开始应用于军事,北宋时在军事上广泛使用,元朝时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到欧洲。四大发明造福于人类,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宋元时期在天文、历法上的成就,反映了这个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沈括、郭守敬是宋元时期杰出科学家的代表。这一时期学校制度更加完备,中央有太学和国子学等,地方州、县学也很兴盛。私人讲学的书院在北宋兴起,学习风气活跃。著名的书院有石鼓、岳麓、白鹿洞、应天、嵩阳等。《资治通鉴》是我国史学史上一部名著,全书取材广泛、叙事明晰、文笔生动,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作者司马光和西汉的司马迁,是我国古代史学界的两大伟人,被并称为“史学两司马”。宋词和元曲的出现,是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特点。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宋代著名的诗人是陆游,元曲作家的代表是关汉卿,代表作是《窦娥冤》。绘画与书法艺术盛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表现市井风俗的绘画应运而生,宋朝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之作。宋朝书法家代表有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人称“宋四家”。 
5.明清时期。
(1)政治。
明清时期,在政治方面,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经济上则表现为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并缓慢发展,封建的经济基础开始受到冲击。对外政策上开始趋向闭关锁国。民族关系上,各民族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边疆地区得到开发,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明朝建立之初,为了保证统治的长治久安,统治者认为必须加强君权,强化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明太祖朱元璋的改革从地方机构入手,废除行省分设三司,三司各行其职,不相统属,互相牵制,直属于朝廷,从而达到中央对地方控制的目的。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此外还设立了厂卫特务机构,加强对官吏的监视和对人民的镇压。明朝政府采取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以禁锢人们的头脑,使读书人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由此可见,自秦始皇以来的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已经强化到了空前的程度。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使国家呈现比较安定的局面。这些措施也加强了对人民的镇压,扼杀了人们思想的进步,阻滞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说明明朝我国封建制度已经日益腐朽并渐趋衰落。清朝时期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统治者本身为少数民族,所以必须加强中央集权才能有效地维护和巩固统治。此时我国的封建制度已经衰落,反封建斗争日益发展,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封建统治者采取防止封建制度瓦解的措施,集中体现为君主专制的加强。具体表现是雍正帝设置了军机处,直接对皇帝负责,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清朝初年还大兴文字狱,从思想上加强对知识分子和民众的迫害和压制。在君主专制加强的同时,封建制度却渐趋衰落。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对社会进步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明清之际,我国资本主义萌芽已在东南沿海出现,具有启蒙性质的社会学说和具有近代色彩的自然科学都有所萌发,就当时中国文化所达到的水平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水平相差不远,但欧洲的社会改革和文化进步一日千里,中国则死水一潭,毫无生气,封建专制制度的强化严重阻碍了中国的社会发展和进步。
(2)经济。
      因为农民战争的影响,明太祖认识到“民者,国之本也”,“民安则国安”的道理,从而实行了“安养生息之”的措施,主要包括:鼓励垦荒,减免赋税,实行屯田,军队实行军屯,作到“养兵百万,要令不费百姓一粒米”;推广植棉,兴修水利,提倡节俭等。      清军入关前后,战乱持续了30多年,土地荒芜严重,垦荒屯田是发展生产的主要措施,主要方法有:实行“更名田”,承认农民对所开垦土地的所有权;以劝耕的多寡为考核官吏的标准,“有田功者升,无田功者黜”;改革赋税制度,放宽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明朝农业生产发展的状况主要是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和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棉布已成为广大人民的普遍衣料。      清朝时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表现是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超过前代。      明朝时手工业发展的表现是出现了一些商业城市,有些城市成为某些生产部门的中心。冶炼技术发达,采用焦炭作燃料,采矿已用火药爆破法。      清朝时的发展表现为规模更大于前代。      随着明朝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商品种类增多,商业城市以及手工业品生产交换中心增多,货币流通量大,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明朝中后期,在苏州、杭州、松江等地,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许多以纺织为业的“机户”开设“机房”雇佣“机工”劳动,形成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这是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      清朝时商品经济的发展更猛烈地冲击着古老的自然经济,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在地区上、规模上、和行业分工上都超过了明朝。除了苏州的丝织业外,云南的采矿业、四川的制盐业、台湾的制糖业、陕西的伐木业、北京的采煤业多出现了雇佣关系。此时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特点是大商人向手工业投资,这一过程即是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转化的过程,商人也和手工工场主一样成为早期的资本家。      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孕育了封建社会内部,从地域和行业上看都比较狭窄,发展都比较缓慢。从全国范围看,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说明我国封建社会已经进入衰落时期。      资本主义萌芽在整个社会经济所占的比重很小,它的发展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的农民因受到残酷的剥削而一贫如洗,几乎没有购买能力,市场的狭小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封建地租的剥削率相当高,所以“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上”,严重影响了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再加上封建政府的压制,制定行会制度、广设关卡、征收重税、控制生产规模,以及闭关政策等,使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      封建制度衰落在经济上的表现主要是封建的生产关系已经不能容纳新的生产力。明清时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已经基本不适应了,土地高度集中在少数地主阶级手中,广大的农民失去土地,导致了封建统治的不稳      定。封建专制的高度强化作用于经济时,起到了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和破坏社会生产的作用。清朝前期自然经济比较稳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造就了封建统治者的盲目自大,形成了对外政策上的闭关自守。它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使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渐趋落后,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都缓慢下来。
(3)民族关系。
      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民族之间的友好交流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民族之间的战争有进步与反动、正义与非正义之分,一般认为,为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而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民族之间的战争毕竟是短暂的,之后形成的是民族之间长久的和平和共同的发展。      明朝建立后,蒙古贵族北逃,双方开始了长久的对抗。也先曾率蒙古人攻入明界,使沿边喧的汉族人“不得耕作放牧”,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由于战争不断,明朝政府实行封禁政策,断绝了与蒙古族的正常交往和贸易往来,使单纯从事畜牧业生产的蒙古族人深受其害,他们缺少手工业品以及茶叶等生活必需品。结束对抗,恢复联系,发展生产成为蒙汉人民,包括统治者在内的所有人的愿望。      鞑靼的俺答汗几十次派人要求与明朝通贡互市,此后几十年维持了和平互市关系,加强了蒙汉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蒙古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为明朝的经济发展创造了和平的环境。蒙汉人民共同为北部边疆地区的开发和巩固北部边疆作出了贡献。      清朝前期正是西方资本主义开始兴建的时期,他们在逐渐把侵略的魔爪伸向我国边疆的同时,还挑动民族矛盾,支持地方少数民族分裂分子的叛乱活动,因此这一时期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斗争,往往和反抗外来侵略紧紧联系在一起。      康熙皇帝平定了沙俄支持下的漠西蒙古的噶尔丹的叛乱,清政府控制了漠北蒙古,进一步控制了天山南北。漠西蒙古的土尔扈特部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发动武装起义,经过艰难的长途跋涉,终于回到祖国,受到乾隆帝的热情接待。      18世纪中期,乾隆帝平定了维吾尔贵族大和卓和小和卓兄弟的叛乱,重新统一了新疆地区。清政府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顺治和康熙两位皇帝分别赐予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建立了中央册封制。还在西藏设置了驻藏大臣管理西藏事务。清朝疆域广大,民族众多,清政府把全国划分为直隶等18个省,盛京、吉林、黑龙江、伊犁、乌里雅苏台五个将军辖区,西藏、西宁两个办事大臣辖区,共25个省级行政区域和内蒙古等盟旗。在清朝统一政权下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包括50多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多民族大家庭。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了,边疆地区得到开发,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得到巩固。
(4)对外关系。
      明清时期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得到进一步发展。明成祖时,明朝是世界上富强的国家。造船技术的发达和郑和自身所具备的优越条件,使他成为下西洋的最佳人选。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同西方航海家比较,郑和首创了航行时间最早、航行次数最多、人数最多、船体大、船只多、航行范围广、航行设备最先进等业绩,他是一位伟大的航海家。16世纪上半期开始,不断有传教士伴随殖民者来到中国,他们在中国传教,培植亲西方势力,为殖民扩张效力。但其中也有人如利玛窦等,向中国介绍了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文化知识,客观上促进了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和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殖民者开始侵扰我国边疆。明朝中期,由于海防松弛,日本的海盗、奸商、武士、浪人等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侵犯了我国的主权,危害了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抗击倭寇,保卫人民,维护国家民族的尊严,成为人民的强烈要求。      戚继光在抗倭斗争中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捏卫了国家的安定和民族尊严,为肃清东南沿海的倭冠作出重大贡献,成为民族英雄。      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实行殖民统治。郑成功决心要“复故人之土”,毅然向荷兰殖民强盗发起进攻。1662年,荷兰殖民者在投降书上签字,结束了他们对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成为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16世纪末期,沙俄征服了西伯利亚,开始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17世纪中侵占了我国雅克萨和尼布楚。康熙皇帝于1681年开始全面加强东北的边防。1685年和1686年两次组织了自卫反击战,赶走了俄国侵略者。1689年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两国东北部边界。康熙皇帝反击外国侵略,为巩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了贡献。
(5)文化。
      明朝中后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新的经济因素产生,在封建主义的土壤里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种现象反映在思想理论界,产生了一批具有民主色彩的进步思想家。他们的代表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他们对封建专制主义制度进行了揭露和批判,要求改革社会,向维系封建专制制度的正统思想—孔孟之道发起挑战。他们强调探讨国家治乱的根源和解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提出捍卫国家民族的利益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这些思想对后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依然处于世界前列,再加上中西方的交流、外来科技知识的引入,我国的科学技术还保持了相当高的水平。李时针、徐光启、宋应星等科学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勤奋学习和调查研究,给我们留下了三大总结性的科学巨著,这对后世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但是,此后中国的科技文化就没有再产生辉煌的成就,这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建筑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的,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从一开始就受到摧残,不可能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和创造条件。当时的知识分子大部分追求科举功名,头脑僵化,思想被传统礼教严格控制,再加上对外政策上日益趋向“闭关锁国”,使我国的科技文化事业转向落后。      明清时期小说是文学发展的主流,人们常把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相瓣并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戏剧演出是城乡人民的主要文化娱乐形式。京剧就是在广泛吸收其他地方剧种精华的基础上,适应北京观众的爱好而形成的新剧种。18世纪末,四大徽班进京,之后形成了风靡全国的“京剧”,其精湛的表演艺术魅力至今不衰。      明清也是国画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江南地区经济的发达,产生了明朝绘画的“吴派”和清朝绘画的“扬州八怪”,说明文化的发展是与经济的发展分不开的。 
1.52 要点详释
 1.交子。
      我国最早的纸币。宋朝初年,四川的富商大贾为便于贸易,首先印制“交子”。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设益州“交子务”严禁私人印造,改由官府发行。面额为一贯、五贯、十贯等,以七百七十文为一贯,定届发行,三年为一届,届满以旧换新。北宋后期改“交子务”为“钱印务”,改“交子”为“钱引”发行。

2.沈括与《梦溪笔谈》。 
      沈括(1031年—1095年)字存中,宋代科学家、政治家。他博学善文,对于天文、地理、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等学科无所不精,而且有多种论著,价值最大的是《梦溪笔谈》。此书为笔记体裁,乃他58岁闲居润州梦溪园时写成,内容涉及到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地质、化学、药物,及文学艺术、自然科学常识、工程技术、军事、政治等各方面,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书中还记录了许多重大的发明创造。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称《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3.元代的行省制度。
元代的行政制度。蒙古汗国初设行省沿袭金代制度,属于暂时性机构,称为行中书省。忽必烈即位后,行省改以派出机构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元史》卷91《百官志》)至元二十七年,除中书省直辖山东、山西、河北等地外,全国分为十个行省:湖广、江西、江浙、云南、岭北、辽阳、河南、陕西、甘肃、征东。行省下辖机构有路、府、州、县四级,有些还有军的设置,行省官之外设达鲁花赤,由蒙人担任,执监督之职。元代行省制度对后来影响较大。
 4.郑和下西洋。
      明初郑和奉命七次下西洋的航海活动。郑和,姓马,回族,云南昆阳人,世界著名的航海家。洪武年间入宫,随燕王起兵有功,赐姓郑。历事永乐、洪熙、宣德三朝,世称“三宝太监”。明人划分东西洋以婆罗洲为中心,婆罗州以西称“西洋”,以东称“东洋”、“文莱即婆罗州,东洋尽处,西洋所自起也。”(张燮《东西洋考》)郑和航海所到地区大多在婆罗州以西,所以称“三宝太监下西洋”。明成祖朱棣即位后,“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明史》304卷《郑和传》)郑和第一次远航是永乐三年(1405),用了两年的时间,到达了占城、爪哇、暹罗、满刺加、苏门答腊、忽鲁谟斯等地。此次航行共有船只63艘,人员 27 000多名,最大的船长44丈,宽18长,可容千余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并具备航海图、罗盘针等最先进的设备。此后到1433年,郑和又先后六次下西洋,共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比西方哥伦布、达伽玛等人的航行早半个多世纪,船队规模更是远远超过他们,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5.一条鞭法。 
      明中期以后推行赋役改革而实行的新制度。明朝中期土地兼并严重,大批农民失去土地,全国纳税土地减少一半,而国赋总额不变,地亩赋额增多,摇役项目增多,享受免役特权的人增多,沉重的赋役负担使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不断起义反抗。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稳定封建统治,张居正于万历初年任内阁首辅,开始进行改革。在清丈土地的基础上,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主要内容是赋役合并,以丁田分担役银。简化了项目和征收手续,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逃避赋役和官吏贪污舞弊,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这项改革是唐朝两税法以来赋役制度上最重大的变革,它为清代的“摊丁入亩”奠定了基础。
 6.达赖与班禅。
      藏传佛教格鲁派两大活佛转世系统的称呼,即达赖喇嘛与班禅额尔德尼。顺治九年(1652)达赖五世阿旺罗桑嘉措亲自到北京朝见顺治帝福临,清政府特意为他修建了西黄寺,册封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但喇达赖喇嘛”,从此法定了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清政府封班禅五世洛桑盖西为“班禅额尔德尼”(额尔德尼满语意为珍宝),并赐金册金印。这样,清政府就确定了达赖与班禅在宗教上和政治上的地位,还规定了以后各代班禅与达赖都必须经过朝廷的册封。雍正四年(1726年)设立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同时也确立了达赖、班禅在行政上的首领地位。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清政府又颁布了《钦定西藏章程》规定了“金本巴瓶挚签制”,将达赖、班禅转世的确定权掌握在朝廷手中,更加强了对西藏的统治。
 7.八族制度。 
      清代一种军政合一的制度。八旗制度是在氏族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过程中,为适应对外战争和对内镇压的需要,分别以黄、红、蓝、白四色旗为标志,建立了四旗。由于队伍不断扩大,努尔哈赤确立了八旗制度。八族为黄、红、蓝、白、镶黄、镶红、镶蓝、镶白。每旗兵力 7 500人,八族共6万人。努尔哈赤是八旗最高统帅,八旗兵丁平时生产,战时出征。牛录是八旗制度的基层组织,它以地缘为主,血缘为辅组成,是“出则备战,入则务农”的兵民一体的社会组织形式,具有行政管理、军事征战、组织生产三项功能。到皇太极时期,对管辖区内的汉族人、蒙古族人,也用八旗制度编制起来,成为蒙八旗和汉军八族。八旗制度对女真人的发展壮大起了重要的作用。入关后,满族统治阶级利用八旗制度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其生产意义日益减小,而成为一个军事组织,是统治者统治全国的工具。
 8.军机处与军机大臣。
      军机处是清朝辅佐皇帝的最高政务机构。初设于雍正七年(1729年),当时正值朝廷用兵西北,军务紧急,内阁设在太和门外,官员混杂,容易泄露军机。为此,雍正皇帝在靠近内廷的隆宗门内特设军机房,作为临时性的军事指挥机构。由于这一机构利于君主独裁,战事结束后保留下来,雍正十年正式改称军机处,成为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常设机构,直到清末(1911年)“责任内阁”出现才被撤销,存在约190年。军机处设军机大臣约五六人,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中选任。军机大臣每日入值,随时准备皇帝召见。军机大臣的职责是秉承皇帝的旨意办理军政事务,实际上是为皇帝做侍从和秘书工作。军机处奉命经办一切重大军政事务,成为国家的政治中枢。军机处产生后,原有的议政王大臣形同虚设,内阁也成了处理一般事务的机构了。军机处虽然总辖军国政务,但本身不是一个正式的权力机构,军机处下不设官署,军机大臣无专职,也无定员,他们的任免皆听命于皇帝。皇帝通过军机处,完全控制了全国的军政大权。它的设立是清代统治者在中央制度方面的重大变革,强化了皇权。
 9.理藩院。
      清代管理蒙、回、藏少数民族事务的机关,理藩院的设置标志着中央政权与少数民族地区隶属关系的加强,说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已深入到边区。
 10.摊丁入亩。 
      又称地丁合一,是清代赋役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清初赋役制度沿袭明代,由于大地主勾结官府,逃避差役,赋役严重不均。农民负担的丁税银十分沉重,不少人背井离乡寻找出路,也有人铤而走险起来反抗。清政府为了缓和矛盾,保证税源,稳定统治,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全国人丁户数为丁银征收名额,以后新增加人了,不再增加丁税。这对减轻农民负担有好处,但分征田赋和丁税,赋役不均现象仍然严重。鉴于明朝由于赋役不均引发农民战争的教训,康熙皇帝开始了“均田均役”、“丁随地起”的尝试。雍正元年确定在全国推行“摊丁入亩”,直到光绪年间,大约经历了一个半世纪才在全国普遍实行。“摊丁入亩”,将以人丁土地为征收依据的赋役制度,改为以地亩为征收依据的赋役制度。丁银被取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赋役严重不均的状况,也表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国家对人口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这一赋役制度的变革,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和赋役不均的社会矛盾。
 11.陈桥兵变。
      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的政变。显德七年(公元960年),赵匡胤在赵普、石守信等的策划下,借口北汉和辽会师南下,率军从大梁(今河南开封)出发,北上防御,行至陈桥驿(今开封东北),授意将士给他穿上黄袍,拥立他做皇帝,改国号为宋。
 12.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解除将领兵权的事件。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太祖与赵普定策,召集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宴饮,以高官厚禄为条件,解除兵权。开宝二年(969年),又用同样手段,罢王彦超等节度使,解除藩镇兵权,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防止分裂割据。
 13.高梁河之战。 
      北宋初年对辽的战役。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宋太宗灭北汉后,乘胜率师攻辽,包围南京(今北京)。辽以全力来援,激战于高梁河(约在今北京外城一带),宋军大败溃退,尽失兵仗粮饷。辽军乘胜追击,至涿州(今河北涿县)而止。
 14.澶渊之盟。
      北宋与辽订立和约的事件。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 辽萧太后与圣宗亲率大军发动对中原地区的掠夺战争,深入宋境。宋真宗畏敌,欲从王钦若、陈尧叟等之计,迁都南逃,因宰相寇 的坚持,勉强至澶州(今河南濮阳)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城镇,又在澶州城下打了胜仗,射死辽大将萧挞凛(凛一作览)。辽恐腹背受敌,提出和议。真宗代表大地主投降派的利益,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屈辱的和约,由宋每年输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因澶州亦名澶渊郡,史称“澶渊之盟”。
 15.庆历党争。
      北宋仁宗时统治阶级内部的党争。仁宗时,官俸兵饷激增,民穷财困,农民起义渐有爆发,又受辽夏威胁,统治阶级部分人士为巩固封建统治,要求有所改革。庆历三年(1043年),参知政事范仲淹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推恩信、重命令”等十项整顿政事的主张。枢密副使富弼也上当世之务十余条,及安边十三策,大意是“进贤退不肖、止侥幸、去宿弊”等事。这些主张并未涉及制度的兴革,但仍遭到章得象等的反对,夏辣又指仲淹、弼与谏官欧阳修等为朋党,范、富、欧阳等均因此而遭贬逐。称为“庆历党争”。
16.王安石变法。 
      北宋神宗时的政治改革。北宋中叶,土地兼并剧烈,广大农民日益贫困,中小地主也大批破产,社会阶级矛盾尖锐,并引起封建国家的财政危机。熙宁二年(1069年),神宗任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次年为宰相。实行变法,设制置三司(度支、户部、盐铁)条例司,整军理财,以谋“富国强兵”,巩固地主阶级专政,并准备对辽和西夏的统治者进行反击。所行新法在财政方面有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言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在军事方面有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及设置军器监等。此外,又罢诗赋及明经等科,以经义策论试进士,并立太学三舍法,修撰《三经新义》,以改革科举和学校制度,为新法培养人员,以期达到“一道德而同风俗”的目的。这些措施,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要求,具有法家的革新精神,起了压抑大官僚、大地主的作用,国家财政情况也有所改善。司马光、文彦博、韩琦等大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纷起反对,形成统治阶级内部革新派与保守派的激烈斗争。熙宁九年,王安石被迫辞职。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死后,新法被废。
 17.花石纲。
      北宋末年,统治阶级极度腐朽糜烂。徽宗在东京(今河南开封)建“寿山艮岳”。崇宁四年(1105年),使朱 主持苏杭应奉局,凡民间一石一木可用的,即直入其家,破墙拆屋,劫往东京。这种运送花石的船队,号为“花石纲”。官吏又乘机勒索,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成为方腊起义的导火线。
18.靖康之变。
      金灭北宋的历史事件。靖康元年冬(1126年),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次年四月,金贵族于大肆勒索搜括后,俘徽宗、钦宗和宗室、后妃等数千人,以及教坊乐工、技艺工匠,携法驾、仪仗、冠服、礼器、天文仪器、珍宝玩物、皇家藏书、天下州府地图等北去,东京城中公私蓄积为之一空。北宋灭亡。
19.黄天荡之战。
      南宋初年抗金战役之一。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冬,金将兀术率军渡江,连破临安(今浙江杭州)、越州(今绍兴)。次年,宋将韩世忠率水师八千,乘海舰从海口(今上海)进趋镇江,截击其归路。韩夫人梁红玉亲自击鼓指挥,使金兵不得渡。转即相持于黄天荡(今江苏南京附近),世忠利用海舰的有利条件,分两道出击,用铁绠贯大钩,把金兵小船逐只钩沉。后来兀术凿渠三十里,由渠出江,反处上流,用火箭焚毁宋军海舰,才得渡江逃去。前后相持共达四十八日。
20.岳家军。 
      南宋初年岳飞领导的抗金军队。当时诸军多以主将姓氏称某家,如韩世忠部称韩家,张俊部称张家。兵家军以牛皋、董先各部义军为主干,后陆续收编杨么等农民军部众,吸收山东两河忠义社梁兴、李宝等,汇成大军。飞申明纪律,加强训练,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金贵族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语。部队久驻鄂州(治今湖北武昌)、襄阳,世居其地,南宋末年抗击金蒙的将士,犹多其子孙。
21.郾城之战。 
      南宋初年的抗金战役之一。绍兴十年(1140年)金军四路进攻,战线东至淮河,西至陕西。岳飞派遣部队深入河南地区,并和河北忠义民兵取得联系,夹击金军;分兵收复颍昌(今河南许昌)、郑州、洛阳。他以主力驻在颍昌,自率轻骑驻守郾城(今属河南)。金将兀术率领韩常、龙虎大王、盖天大王等部精兵一万五千余骑,到达郾城北面,以重铠严装的“铁塔兵”列在正面,* 拐子马布列两侧。岳飞令将士各持刀斧,上砍敌人,下斩马足,大败金军。岳飞正拟恢复河朔,以高宗、秦桧主张议和,未能实现。
22.绍兴和议。 
      南宋初年与金订立的和约。绍兴十年(1140年)顺昌、郾城等役大捷后,高宗、秦桧竟放弃河南各地,撤退军队,一意求和。次年与金定议:宋金间东以淮河,西以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为界,宋向金称臣,每年贡纳银、绢各二十五万。十二年春,金册立赵构(高宗)为宋帝。
23.襄樊之战。
      南宋末年抗击蒙古军的战役之一。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蒙古至元四年),元世祖采纳南宋降将刘整建议,派阿术率军进攻南宋重镇襄阳,继又进围樊城。咸淳五年宋将张世杰援樊城失败,夏贵、范文虎往援又败,襄樊军民奋勇坚守。次年宋任李庭芝为京湖制置大使。咸淳八年李庭芝派* 张顺、* 张贵率水师突破封锁往援,顺战死,贵入城后又突围应接援军,被俘牺牲。次年元军断襄樊通路,攻破樊城,守将牛富力战死,襄阳守将吕文焕投降。此战相持五年有余,为宋元间最激烈的战役。
24. 山之战。
      1276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宋帝显德 二年),元军入临安(今浙江杭州),虏宋恭帝北去。宋臣张世杰、陆秀夫等拥益王赵是、卫王赵沿海南走,立赵是为帝。端宗景炎三年(1278年),赵是死,继位,张世杰等退至山(在今广东新会南)。次年,元将张弘范率军进逼,张世杰将战船千余,缚以绳索,率军奋战,以腹背受敌失败。陆秀夫负帝跳海死,张世杰集合溃军,准备继续战斗,遇飓风舟覆溺死,南宋至此灭亡。
25.靖难之役。
      明太祖分封诸子为王。各王有护卫甲士三千人至一万九千人不等。北边各王握有兵权,势力更大。惠帝(太祖孙)即位,因尾大不掉,用齐泰、黄子澄计,先后废削周、齐、湘、代、岷五王。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北平(今北京),以讨齐黄为名,号称“靖难”。建文四年燕兵破南京。惠帝死于宫中(一说逃亡)。燕王即位,是为成祖。
26.土木之变。 
      明英宗被瓦刺军所俘的事件。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刺贵族也先率军攻明。宦官王振挟持英宗率军五十万人亲征,至大同,闻前方小败,就惊慌撤退;后来又想要英宗“临幸”他的家乡蔚州(治今河北蔚县)。行军路线屡变,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被敌追及。将士饥渴疲劳,仓猝应战,死伤过半,英宗被俘,王振也为部下所杀。
27.夺门之变。
      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被瓦刺掳去后,兵部尚书于谦等拥立英宗弟景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抗击瓦刺。次年英宗被释回京,景泰八年(1457年),得宦官曹吉祥、将领石亨、官僚徐有贞等的支持,乘景帝病重,发动政变,夺宫门,登奉天殿复位,废景帝,杀于谦。史称“夺门之变”。
28.庚戌之变。
      明世宗时鞑靼军进攻北京的事件,以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是庚戌年得名。当时严嵩执政,战备废弛,俺答率军入古北口,直到北京城下。严嵩恐战败无法掩饰,不准诸将出击,待鞑靼军掳掠后自行撤退。事后,嵩又包庇他的党羽大将仇鸾,杀执行他命令的兵部尚书丁汝夔以塞责。
29.倭寇。
      十四至十六世纪劫掠我国和朝鲜沿海地区的日本海盗集团。十四世纪日本南北朝时,在混战中失败的武士,流为海盗,进行走私、抢劫。明朝与朝鲜的李朝政府都因此大力加强海防。永乐十七年(1419年),明总兵刘江大破之于望海埚(在今辽宁金县东北)。倭寇之势渐衰。十五世纪后期日本进入战国时代,一部分封建主与寺院大地主,支持海盗活动,倭寇又趋活跃。嘉靖二年(1523年)日本封建主大内氏与细川氏的贡使在宁波发生冲突,乘机大事焚掠。明政府下令停止贸易。此后倭寇见沿海防务空虚,便勾结土豪奸商流氓海盗,进行走私劫掠。十六世纪中叶时最为猖獗。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以后的三四年间,江浙军民被杀害的达数十万人。江、浙、闽受害最烈,山东、广东也遭波及。每年清明节后的阴历三、四、五月和重阳节后的九、十月,常为其活动时间。沿海人民奋起抗倭,长江下游沙岛上的沙兵,南汇盐民组织的盐丁,都力战有功,至今东南各地,尚有许多关于抗倭的遗迹和传说。后在人民抗倭斗争的推动下,名将谭纶、戚继光、俞大猷等血战多年,到十六世纪六十年代中,才逐渐解决。
30.戚家军。
      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领导的军队。有义乌兵、浙兵、浙东杀手、炮手、南兵等名称,主要由浙东一带的农民、矿工组成。矿工富有斗争传统。他们经严格训练,掌握“鸳鸯阵”的战术,长短兵器配合作战,用火器弓箭掩护,在抗倭战争中发挥了很大的威力。
31.三案。 
      晚明宫廷中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的总称。三案本身并不重要,只因一时争论很多,魏忠贤借此为名,编《三朝要典》一书,打击东林党人,作一网打尽之计,所以有三大案之名。
(1)梃击案。
      晚明三案之一。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张差手执木棍,闯进太子(光宗)住的慈庆宫,打伤守门太监。被执后供系郑贵妃手下太监庞保、刘成引进。时人怀疑郑贵妃欲谋杀太子。神宗与太子不愿追究,以疯颠奸徒为罪,杀张差于市,并毙庞刘于内廷了案。
(2)红丸案。
      晚明三案之一。泰昌元年(1620年)光宗即位后生重病。司礼监秉笔兼掌御药房太监崔文 下泻药,病益剧。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红丸,自称仙方。光宗服药后即去世。当时有人疑系神宗的郑贵妃指使下毒,引起许多争论。结果崔文 发遣南京,李可灼遣戍。魏忠贤专政时翻案,免李可灼戍,擢崔文 总督漕运。
(3)移宫案。晚明三案之一。
      泰昌元年(1620年)光宗死,熹宗当立。抚养他的李选侍与心腹宦官魏进忠(魏忠贤原名),想利用熹宗年幼的机会,把持政权,据乾清宫。朝臣杨涟、左光斗等不让她与熹宗同居一宫,迫使迁至哕鸾宫,然后举行即位仪式。此事后来议论很多,成为派系斗争的题目。
32.东林党。
      晚明以江南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为主的政治集团。神宗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社会矛盾激化。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无锡人顾宪成革职还乡,与高攀龙、钱一本等在东林书院讲学,议论朝政,得到部分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支持,被称为“东林党”。他们反对矿监、税监的掠夺,主张开放言路,实行改良,企图重新稳定明政权,遭到在朝权贵的嫉视。熹宗时宦官魏忠贤专政,党人杨涟、左光斗等因弹劾魏忠贤被捕,与黄尊素、周顺昌等都遭杀害。魏忠贤使人编《三朝要典》,借梃击、红丸、移宫三案为题,打击东林党,更使其党羽造作《东林点将录》等文件,想把党人一网打尽。天启七年(1627年)思宗即位后,逮治魏忠贤;对大批庵党,定为逆案,分别治罪,党争才告一段落。
33.复社。
      明末江南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政治集团。崇祯时,在农民大起义的压力和清军进攻的威胁下,一部分江南地主官僚继东林党而起,组织团体,主张改良政治,以谋挽救明王朝的统治。太仓人张溥和张采等合并江南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组织的若干文社,称为复社。崇祯六年(1633年)在苏州虎丘举行大会。南明弘光时曾受马士英、阮大铖等打击。清军南下,复社人物吴应箕、陈子龙等曾参加抗清,顺治九年(1652年)复社被清政府取缔。
34.萨尔浒之战。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两年后攻明,陷抚顺等地。明政府任杨镐为经略,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集兵八万八千余人,号称二十四万(一作四十七万),分四路进攻。后金集中八旗兵力六万人,先在萨尔浒(在今辽宁新宾西浑河南岸)击破明主力杜松部三万人。然后回军击溃马林、刘两军,仅李如柏一军安全撤退。是役明阵亡将领杜松、刘以下三百余人,士兵四万五千八百余人,为明清之间的重要战役之一。
35.宁远之战。
      明军击败努尔哈赤的战役。天启中,庵党高第任经略,放弃关外各地。袁崇焕坚守宁远(今辽宁兴城)孤城,誓死不肯从命。天启六年(1626年)他领导军民,击败后金十余万大军。努尔哈赤在攻城时受重伤,退兵后即病死。次年,皇太极(清太宗)再攻宁远,又被击败。
36.赤嵌之战。 
      明清之际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战役。1624年(明天启四年)荷兰侵入我国领土台湾,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台湾人民不断起义反抗。1661年(南明永历十五年,清顺治十八年)春,郑成功率领将士数万人,自厦门出发,经金门、潮湖,至台湾禾寮港(在今台南境)登陆。在台湾人民的积极支持下,攻克荷军的重要据点赤嵌楼(在今台南境),围攻荷兰总督府所在地赤嵌城(今台南安平),击溃敌人从巴达维亚(今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来的增援舰队。次年2月1日(永历十五年十二月十三日),荷兰总督揆一(Frederick Coyett)率部投降,台湾重回祖国怀抱。
37.嘉定三屠。
      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下江南,在嘉定(今属上海)进行三次屠杀。第一次在阴历七月初四日。侯峒曾领导的义兵失败,城破后死难两万余人。第二次在七月二十六日,清军镇压城外葛隆镇、外冈镇乡兵,大肆屠杀。第三次在二十七日,朱瑛领导的义兵失败,嘉定城再被攻破时。一说以上述的第三次为第二次,第三次在八月十六日明将吴之蕃反清失败时。
38.扬州十日。 
      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清兵攻扬州,全城军民进行抵抗。据记载城破后清兵曾大肆屠杀十天,见王秀楚《扬州十日记》。
39.剃发令。
      清朝统治者强迫汉人依从满族习俗剃发的命令。顺治元年(1644年)清政府一度颁布法令,后以人心不服,暂缓执行。次年攻下江南,重行颁布,规定:凡清军所到之处,限十日之内,尽依满族习俗,削发垂辫,废弃明朝衣冠。违抗者处死。人民对此曾进行反抗。
40.三藩之乱。
      清初吴三桂等的叛乱。吴三桂等原为明将,降清后镇压农民军和消灭南明政权。清初分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守云南;尚可喜为平南王,守广东;耿继茂为靖南王,守福建;称为“三藩”。后来逐渐成为割据势力,其中以三桂势力最大。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政府下令撤藩,三桂叛乱,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次年,称周王;攻陷四川、湖南。耿精忠(继茂子)也反叛,攻入浙江、江西;尚之信(可喜子)也响应三桂。同时广西、陕西等地地方督抚也相继反叛。这种军阀割据的叛乱,得不到人民支持,陆续被清兵击败,耿精忠、尚之信等相继降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桂在衡州称帝,不久病死,由其孙世在贵阳继位。后二世世败走云南。康熙二十年(1681年)世兵败自杀。
41.改土归流。
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实行流官统治的一种政治措施。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平定思州、思南两宣慰使乱后,废土司,设贵族布政使司,置思州、思南等八府。清雍正时,由于云贵总督鄂尔泰的建议,更在云南、贵州等省积极推行。改流以后,政府收缴土司印信,设置府、厅、州、县,委派有任期的官员进行统治,实行和汉族地区相同的政治制度,如丈量土地、征收赋税、编查户口、组织乡勇等,加强了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但在改土归流过程中,对某些地区曾进行军事镇压,给若干地区的少数民族带来了灾害。
42.大小金川之战。
乾隆十二年(1747年)四川大金川土司莎罗奔用兵攻打邻近土司,并杀伤清兵,清政府遂出兵进攻大金川。到乾隆十四年(1749年)莎罗奔兵败投降。二十年后莎罗奔侄孙索诺木联合小金川反清,清政府再度用兵,定边将军温福战死。清廷乃以阿桂为定西将军督军猛攻,到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索诺木势穷请降,军事行动始告结束。
43.雅克萨之战。
清康熙时我国军队驱逐帝俄侵略者的战役。十七世纪中叶,帝俄侵略者开始窜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强占尼布楚、雅克萨等地,筑城盘踞。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使彭春、郎坦率领由八旗兵和福建籍藤牌兵组成的水陆军队,与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会师,驱逐盘踞雅克萨的侵略军。黑龙江沿岸的各族人民也积极地投入这场反侵略战争,如达斡尔族即有五百人参加军队作战。清军进抵城下后,先谕其撤走。俄将托尔布津不听。清军始发炮轰击。俄军势穷力竭,乃遣使约降,请许其退往尼布楚。彭春、郎坦等许其所请,并毁城而归。同年冬,侵略者知清军已退,乃重占其地,建筑土城。清政府获悉后,于次年冰消后,使萨布素、朗坦等再围雅克萨。清军击杀托尔布津,于城之三面掘壕筑垒,对城西沿江一面,驻泊战船,以长围困敌。后清政府获悉俄方已同意用谈判方式解决边界问题,即停止进攻,把围城的军队主动撤到瑗珲。
44.中俄尼布楚条约。
即《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黑龙江界约》。1689年(清康熙二十八年)9月清政府与帝俄政府在尼布楚(今苏联涅尔琴斯克)签订,为中俄第一个界约。该约规定中俄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为界,再由格尔必齐河源顺外兴安岭往东至海,岭南属中国,岭北属俄国;乌第河和外兴安岭之间地方暂定存放另议。又规定自条约签订之日起,两国人民持有护照者,可过界来往,并许其贸易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