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者们耽美np:沙漠治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22:58:47
在内蒙古境内的毛乌素、浑善达克、乌兰布和、库布其地区,由于大片天然草场曾被过度开垦,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因而沙尘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现象一度较为严重。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在围封草牧场、保护现有生态资源的前提下,集中精力搞生态建设和沙产业综合开发,进行了发展沙产业、草产业,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结合的有益尝试,人们重新找回了与大自然协调发展、共存共荣的感觉……
记者:殷耀 摄影:张领 任军川 制作:丁宁
这里的农牧民为何“抢”荒沙
敖特根其其格和丈夫阿拉腾敖其尔是内蒙古乌审旗有名的治沙能手,他们把近2000亩寸草不生的沙漠变成了优良草牧场,现在她家每年出售苗木、圈养牲畜等的收入达6万多元。2001年,旗里出台鼓励造林大户政策,阿拉腾敖其尔和别的人家一起承包5000多亩荒沙治理,敖特根其其格也不示弱,和斯琴高娃等6名妇女承包了30公里外无人治理的1.6万亩明沙,和丈夫展开治沙竞赛。
和这对治沙夫妻一样,在鄂尔多斯市许多农牧民眼中,沙漠成了财富,抢着承包荒沙。鄂尔多斯市林业局造林科科长梁振金告诉记者,自从市里出台“谁造谁有,合造共有,长期不变,允许继承”的政策后,农牧民逐渐成为治沙造林的主体,他们在治沙造林后,不断发展以高效种养业为主的沙产业,走上了富裕之路。目前,全市已涌现出300多个治理面积超2000亩的造林大户。
从2000年开始,乌审旗重点培养5000亩和1万亩以上的造林大户,当地农牧民积极报名参与。2001年以来,乌审旗在220多户报名承包治理5000亩以上沙漠的联户和个人中,筛选出条件成熟、有能力的5000亩和1万亩以上的造林大户各20户,规划承包治理总面积为49.3万亩。今年又有近百户农牧民报名抢包荒沙,造林大户张榜公布后,一些没承包上荒沙的农户急得直叹气。
农牧民为何“抢”荒沙?原来当地出台规定,凡承包5000亩以上荒沙,政府在围封设施、苗条、籽种等方面给予适当补助,三年内完成治理任务并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政府一次以奖代投1—5万元,补助对象和奖金额度与造林成活率直接挂钩。对于3—5年内完不成治理任务者,政府收回其承包权重新拍卖。旗委书记苏怀玉介绍说,旗里鼓励造林大户发展经济林和用材林,千方百计在治理生态中得到最大的回报,一些造林大户在发展沙产业中尝到了甜头。
库布其沙漠综合开发示范区主任王明海说,沙产业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几代人的努力,经济效益见效慢。因此,经营沙漠不应该在承包时确定具体时限,如果也象承包耕地那样“30年不变”,50年不变”,治沙人就只受苦,不受益。因此,明确了“谁造谁有,合造共有,长期不变,允许继承”,农牧民就会抢包抢购荒沙来治理,进而发展沙产业。
在毛乌素沙地和库布其沙漠深处,每一个造林大户的家园,就是一个正在蔓延的绿色庄园,每一个绿色庄园里都承载着内涵不同的沙产业。2002年春末一个沙尘四起的日子,记者在绿荫深处的敖特根其其格家采访时,他们夫妻俩介绍了治沙致富的历程:经过十几年漫长的治沙后才开始收获,在改造好的草场上种树种草,圈养牲畜,逐步走上种优质牧草、养改良牲畜的高效畜牧业之路。最终,家园绿了,人富了。
鄂尔多斯林业局局长贺隽说,许多农牧民走得都是敖特根其其格家这样的致富之路,探索如何从沙漠中索取财富,对于农牧民是个艰难的转变,在转变中人们提升着沙产业的技术含量,营造着人与自然如何归于和谐。
经营沙漠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达拉特旗农民刘有贵种植速生杨树苗产业
1月16日,记者来到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柴登镇折家梁村的王留柱家,刚刚给二儿子娶过媳妇的王留柱高兴地说:“这都是治理沙漠给我带来了好光景。”
王留柱的家被沙漠逼得搬了三次。他说,以前这里都是明沙,上午挖好的菜畦,下午就被黄沙埋掉了。王留柱说:“最后这次搬家后,我攥着拳头向屋子南头逞凶的明沙高喊,我一定治住你。”
当王留柱不再向沙漠低头时,沙漠开始逐渐驯服并为他带来财富。他承包了1000多亩荒沙,和妻子开始种植沙柳、沙蒿和其它固沙植物。在沙漠边缘水源条件好的地方,王留柱又开发了10多亩水浇地,种植青贮玉米、紫花苜蓿,并圈养绒山羊。为了从沙漠中获取最大的效益,近两年他把土种羊全部改良,并开始扩大优良牧草的种植面积。
王留柱指了指炕上的大孙女说:“那1000多亩明沙到了春夏时节,长满了沙柳和各种花,成了她淘气的乐园。”2002年,王留柱仅卖沙柳和绒山羊就收入近万元,加上过去几年的积攒,轻轻松松给二儿子盖起新砖瓦房办了喜事。
在鄂尔多斯市不少农牧民像王留柱一样学会了向沙漠要效益,这在改变着一个个普通家庭的命运,也在改变着沙漠的命运。越野车在狭窄的沙柳缝隙中穿行,有时被迎面而来的沙柳丛阻挡,不得不绕道行走。终于找到了沙柳丛中这家农户,主人叫韩玉成,这个地方是杭锦旗西部的阿门其日格乡。
达拉特农民刘改香种植庭院花卉
韩玉成自己也弄不清楚到底种了几千亩沙柳,从1992年开始他种沙柳。毛乌素沙地和库布其沙漠曾一度在阿门其日格乡交汇,不少人家受不了黄沙的气搬走了,撂下的土地被沙丘吞噬,韩玉成就在上边插下沙柳枝,现在有明沙的地方全种完了。韩玉成的妻子告诉记者:“以前这里全是大块的明沙,现在你们的车进来我们都看不到,到家门口才能知道。我们家是这一带种沙柳最多的人家。”
沙柳对于韩玉成家来说,是一笔可观的财富。每年韩玉成家至少要卖掉5万多公斤沙柳,收入最好时能上1万元。在他的带动下,这个乡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沙柳,昔日黄沙弥漫的地方,如今已是沙柳丛生的世界,搬出去的不少人家又搬了回来,远处的黄沙有的是,他们接着种,昔日不毛之地飘起了袅袅炊烟。
靠沙吃沙,沙区的老百姓有句民谚:活人总不能被沙埋掉。库布其沙漠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人难,但不少老百姓把喝过的酒瓶和矿泉水瓶盛满水,埋在了树苗的根部。树奇迹般地活了,草真的绿了,沙漠开始为人们造福。如今,鄂尔多斯市不少农牧民选择了植树种草,发展舍饲绒山羊养殖。杭锦旗农民张俊2001年把地全种了草,其中优质苏丹草就种了20多亩,圈养的近100只绒山羊每年可稳稳地赚回2万元。卖沙柳、圈养羊,在与沙漠的较量中,人们学会了依托沙漠发展产业,改变生活。
内蒙古:企业纷纷“淘金”沙产业

扎鲁特旗在沙地引种枣树 既固沙又有经济价值
投资沙产业“钱途”无量,在这种经营理念的驱使下,一些企业纷纷涉足沙产业,甚至把沙产业的发展作为企业由传统行业改弦易辙的重要跳板。
早在6年前,内蒙古最大的地方煤炭采掘运销企业内蒙古伊泰集团,就把目光投向沙产业。伊泰集团董事长张双旺说,上世纪我们投资4600万元在杭锦旗围封建设了4万亩人工甘草种植基地,引进美国先进的喷灌设备,营造了20.5万株高杆防护林和10.3万亩灌木防护林。经过6年努力,建成了年可稳定采挖甘草4000吨的现代化甘草基地。
依托这一现代化甘草基地,伊泰集团与中国中医研究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等科研单位合作,投资1.24亿元用于甘草资源综合利用的科研开发,其中异甘草素分离提取与纯化技术,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伊泰集团研发的部分产品已陆续上市。今年伊泰集团投资建设年加工甘草4000吨的甘草资源综合加工厂,生产异甘草素、甘草黄酮等甘草系列产品。
张双旺说,开始大家都以为这一非主业项目是一个负担,但现在我认为投资沙产业使我们这个传统的煤炭企业找到了新出路。投资3300万元的甘草资源综合加工厂今年6月底投产,同时我们在2002年9月份收购了赤峰市一家中药厂,目的是把已经研制成功的异甘草素、甘草甜素等深加工延伸至药品生产领域,为提升沙产业实现高效益搭建科研和生产载体。
沙里“淘金”,种树不如不草,种草不如种药。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企业把沙产业的发展最终定位在了沙生中草药的深加工上。亿利资源集团是鄂尔多斯市另一家以建材、化工生产为主的企业,这家企业在过去几年为求产业结构转型,从事过生产旱地作物保水剂生产等许多尝试,最终选择了以生产甘草中蒙药为主的转型发展目标。该企业在库布其沙漠和黄河南岸之间建立甘草基地,并开始从事药物加工,其甘草“良咽”等产品在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此外,鄂托克前旗一家生产麻黄素的企业,也发动当地农牧民在荒漠草原上扩大人工麻黄草的种植规模。
企业投资沙产业尽管模式各异,但追求产业转型和效益最大化是其目的。盘古集团和东达蒙古王集团是内蒙古两家知名的民营企业,近两年这两家民营企业对沙产业投注了极大的热情。从事建材、羊绒和酒店等传统产业的盘古集团在完成原始积累后,1996年9月突然转向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从事荒漠治理和农业综合开发,开始从事经济林、速生林的营建。据企业负责人介绍,经过6年建设,项目区内已形成20万亩绿洲,盘古集团牵头的林纸一体化项目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这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点。
在经营羊绒加工、煤炭运销和路桥建筑完成原始积累后,作为内蒙古民营企业第一强的东达蒙古王集团也开始把发展目光盯向沙产业。这家企业选择的沙产业路径与盘古集团如出一辙,目前正在致力于“沙柳制浆配抄挂面箱板纸”项目的上马和沙柳基地的建设。
近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企业都十分青睐沙产业,许多外地企业也来内蒙古从事沙产业的开发。在库布其沙漠边缘,上海高潮集团从事速生林育苗,美国一家公司与内蒙古农业大学合作,在达拉特旗解放滩镇建立15万亩脱毒马铃薯种植基地,已建成的2万亩科技示范基地全部采用美国农业机械和品种,年产马铃薯5万吨,总产值已达2亿多元。
沙柳加工业染绿鄂尔多斯高原

夕阳西下的时节,东胜区柴登镇乌尔图村的白万生又把一四轮车沙柳卸到了宏业人造板厂的沙柳垛上,这是他卖的第4车沙柳。白万生家共种了80多亩沙柳,每年平茬后卖沙柳都能收入二、三千元。“这些沙柳好比一个绿色的存析,每年腊月这个时节都忙着平茬卖沙柳,点上一阵子现票子。”——白万生高兴地说
在鄂尔多斯高原,随着沙柳加工产业的迅速发展,沙柳正不断向沙漠深处延伸。鄂尔多斯市林业局局长贺隽告诉记者,鄂尔多斯市地处毛乌素和库布其两大沙漠腹地,大面积生长着沙柳这种速生灌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几家以沙柳为原料的生产企业陆续投产,年加工生产刨花板和中密度板10万多平方米,消耗沙柳14万吨左右,从而带动了农牧民在荒沙上种植沙柳的积极性。
沙柳每三年必须平茬,否则会萎缩枯死。过去,沙柳只能用来做篱笆、当柴烧,当地老百姓平茬的积极不高,结果大面积的沙柳林自然枯死。自从有了沙柳加工厂后,农牧民平茬卖沙柳成了一笔不少的收入。鄂尔多斯市宏业人造板有限公司史占成说,鄂尔多斯市沙柳有林面积达680万亩以上,照现在农牧民的种植势头看,到2005年沙柳面积可突破1000万亩,枝条蓄积量达1000多万吨,这样大面积的柳林无疑会对防风固沙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平荐枝条既为农牧民带来了收入,也为市内的几家加工企业提供了最好的原料保证。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柴登镇的农民正将一车刚刚割好的沙柳送往人造板厂
在鄂尔多斯市宏业人造板有限公司的原料收购现场,记者看到农民用四轮车拉来一车又一车的沙柳枝条。副厂长乔彦红说:“这两天每天收购近50车沙柳,旺季时有100多个车来这里交沙柳。今年我们以1公斤8分钱和农牧民现场结算,个别沙柳种植大户仅沙柳一项就能收入近1万元。”乔彦红说,这个人造板厂10年来已累计收购沙柳28万多吨,给农牧民发放收购资金2200多万元,带动周围8个乡200多自然村的农牧民种植沙柳。
东胜区委宣传部长杨博告诉记者:“开始我们不无担心,怕以沙柳作原料的人造板厂建成后,农牧民会因利益驱动而破坏沙柳资源,但结果证明农民种沙柳有了积极性,沙柳越种越多。人造板厂所在的漫赖乡过去每年造林2000多亩,还得政府动员落实,从1991年起沙柳以每年近万亩的速度扩大,现在全乡有近20万亩沙柳,比1990年增加了12万亩。”
鄂尔多斯市林业局局长贺隽说,沙柳种植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是鄂尔多斯市沙产业发展的重点。目前,宏业人造板有限公司正在扩建年产24万立方米的中密度纤维板项目,这一项目将在东胜区、乌审旗、鄂托克前旗等沙柳主产区建设6条生产线。鄂尔多斯其它几家人造板厂也在扩大规模,提高档次,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以沙柳为原料的加工厂家正在凸现优势。
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也把产业重心聚焦于以沙柳为原料的加工业,该企业正在筹划建设50万吨沙柳制浆生产挂面箱纸板项目,并发动农牧民种植沙柳。沙柳,这种生命力极强的固沙植物,随着加工业的勃兴而在毛乌素沙地和库布其沙漠上呈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完)
治沙:离不开产业拉动
恩格贝植树
76岁的谢恭德是内蒙古巴彦淖尔盟磴口县有名的治沙造林专业户,从1984年老人动员几个儿女一起治沙,20年来共治沙5000多亩,种树600多亩。沙治了,但人穷了,他和他的几个儿女借下了5万多元的贷款。
记者在库布其沙漠北缘的恩格贝采访时,治沙英雄王明海告诉记者,离恩格贝示范区不远农民韩世旺曾因治沙种树获得全国荣誉,但现在供两个孩子读书都有困难。“为什么治沙人种下树根,就扎下了穷根,关键是没有走上产业化治沙的路子。如果不发展沙产业,不仅治沙人要受穷,治沙的成果也不能攻固。”
当年,王明海辞去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副总裁后来恩格贝承包30万亩荒沙治理,治沙的艰难使他认识到了沙产业的重要性,他决心走出一条以沙产业发展带动治沙的路子来。经过14年的摸爬滚打,王明海带领治沙志愿者在恩格贝南缘筑起一道沙坝,将鄂尔多斯高原流泻到这里的洪水围在沙漠中,恩格贝示范区内建成了总蓄积量达300多万立方的4个大水库,使沙漠里有了长年不断的水源,并淤澄出万亩海绵田,成了绿树、青草和庄稼的产床。
现在,恩格贝有了10万亩绿色,种植了300多万株树木和300多万穴沙柳等灌木,王明海和志愿者们还在洪水淤出的田地里种植蔬菜、瓜果、花卉、药材、沙野菜。利用沙漠里的自流泉开发矿泉水,引进鸵鸟、孔雀、火鸡、山鸡、珍珠鸡等特种养殖业,养殖的鸵鸟由最初的12只发展到现在的近万只。同时,示范区着力于“中华绒山羊”品系培育项目,成年母羊平均产绒量达528克,超过当地土种羊一倍以上。
2003年,王明海把发展的目标锁定沙漠生态旅游业,鄂尔多斯集团等实力雄厚的企业也看好恩格贝雄浑壮丽的沙漠景观,投资这里的旅游业。沙产业的发展为王明海治理恩格贝提供了最起码的生存发展和治沙资金,王明海自豪地说:“恩格贝现在固定资产少说也有几个亿,已经进入资金回收期,养殖业、旅游业和沙漠泉的开发等粗略算来1年已有上千万元的产值,随着沙产业的壮大,这里的绿色会继续拓展,我们会得到更可观的经济效益。”
位于库布其沙漠腹地的内蒙古达拉特旗梅花鹿养殖场的资料照片。
王明海告诉记者,只有依靠沙产业的发展,绿色才能在沙漠中延伸,“这14年治沙造林、发展沙产业,证明人类在沙漠中完全可以生存,我想再用10年的时间发展壮大沙产业,来证明人类能在沙漠中活得很幸福。”
在内蒙古,以产业化拉动治沙已为更多的地方领导和农牧民所认识,纷纷探索“以工促林,逆向治沙”的模式,通过工业化项目带动农牧民治沙种树种草的积极性。库布其沙漠在和林格尔县境内不断东延,该县引进以沙棘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后,发动农牧民每年人工种植沙棘10万亩,同时依托蒙牛乳业这一骨干企业,发动农民治理沙漠,发展人工草场养殖奶牛。在赤峰市、鄂尔多斯市和呼和浩特部分地区,通过发展中蒙药加工项目,使甘草、麻黄等沙生药材的人工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
乌海市副市长云高怀说,没有产业化拉动,沙漠中的绿色很难延伸,甚至有萎缩之势。乌海市近年通过发展葡萄加工业带动沙地葡萄种植业,社会各类投资主体每种1亩葡萄,除享受有关苗木补贴外,市财政再给予100元补贴,并对合理开发沙漠的投资者,给予无偿划拔沙地的政策。通过产业化拉动和政策性扶持,仅200年就有20多家企业和个体投资者参与乌海市的沙漠治理,治理面积达1.8万亩,葡萄种植面积也形成了规模。
沙产业开发有五忌

自1984年科技泰斗钱学森提出在西北地区大力开发沙产业的构想后,沙产业得到各级领导和沙区群众的关注,特别是近年来许多企业投资沙产业的积极性十分高涨。记者近日广泛走访内蒙古林业、水利等部门,并与一些多年从事沙产业开发的同志座谈,他们认为开发沙产业应有五忌。
一忌“急功近利”。库布其沙漠综合开发示范区主任王明海告诉记者,现在不少企业把投资沙产业渲染得天花乱坠,想一下子抱住个金娃娃,那是根本不可能的。经过13年的摸爬滚打,恩格贝的沙产业才有了眉目,鸵鸟养殖、生态旅游等沙产业项目逐步有了经济效益。王明海说,治沙最困难的时候都快要垮掉了,沙产业见效周期缓慢,第一步把沙治住就十分艰难,沙漠能生金,但需要付出艰难的努力。一些企业如果想一下子想从沙漠中赚取大把大把的钞票,只能是骗了别人,拖垮自己。当然企业资本进入沙产业是件好事,但企业要做好长期投资的准备。
二忌“跑马圈地”。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企业的沙产业发展规划,记者看到这些企业动辄提出斥资十几亿、几十亿来上沙产业项目,在一些企业确定的沙产业基地建设目标中,竟有上百万亩甚至几百万亩的“宏伟”目标,常年在沙区采访的记者只能用“绿色神话”来概括这种规划。当年,内蒙古实力雄厚的鄂尔多斯集团曾进驻恩格贝,但因投资治沙是个“无底洞”,沙产业发展周期长,企业最终撤出了恩格贝。同样,内蒙古伊泰集团只确定建设4万亩甘草基地,进行高标准的建设。在采访中,记者和一些长年从事沙产业的同志算了一笔帐,1亩地投入100元,百万亩就是1亿元,这对于企业是一笔不小的投资。许多同志建议,企业“圈地”是为了“圈钱”,国家有关部门应对企业投资沙产业的真实性作实地调查研究,杜绝沙产业发展中企业“跑马圈地”现象。
三忌“寅耗卯水”。王明海说,钱老提出的沙产业就是在“不毛之地”的戈壁沙漠上搞农业生产,充分利用戈壁滩上的日照和温差等有利条件,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推广使用节水技术,搞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多采光、少用水”是沙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因此在沙漠中搞农业生产一定要节水,同时发展高效的种养业,不能混同于传统种养业,沙漠地区搞农业开发一定要考虑水利条件。采访中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鄂尔多斯林业局的有关专家也告诉记者,决不能用“明天”的水来发展“今天”的沙产业,水利、地质部门应对发展沙产业的地区进行严格的水资源评估。
四忌“全面出击”。恩格贝示范区承包有30万亩荒漠,但近5年内一直停留在10万亩的治理面积。王明海说,“经营沙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维护这10万亩绿色每年光剪枝浇水的雇工费要200多万元,在产业没有壮大前沙产业只能“步步为营”,不能“全面出击”,那样只能带来被动,恩格贝现在不断充实已有的这10万亩绿洲中沙产业的内涵,并用沙产业赚来的钱维系绿色,搞飞播造林扩大绿色。人类发展沙产业只能从沙漠边缘一点一点与沙漠较量,在较量中让它带来财富。
五忌“低效开发”。王明海说,沙漠中的农业开发是用宝贵的水资源营造绿色,从而使充足的光热资源得到利用,因此沙漠绿洲农业一定要经常以新技术换来高效益,沙漠生态园区一定要不断充实科技内涵,切忌搞传统种养业的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