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变修行社区:中国妈妈”成为贬义词的反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8:03:57

中国妈妈”成为贬义词的反思                                                                               作者:杨光志

  我们应以科学、开放、健康、多元的心态,来看待子女的成长和成才问题

  日前,一篇《美国高中“中国妈妈”为何成了贬义词?》的文章在网上引发热议。在美国学生、家长眼中,“中国妈妈”爱攀比,永远以别人为标杆,要求孩子学这做那,成了美国高中生口中的讽刺语。主流社会认为,华裔家庭孩子缺少独立性和自主性,就像小鸡一样,总要靠老母鸡的翅膀来保护。

  1919年10月,鲁迅写下了《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反对父权的无上权威,反对父母对子女有天大恩情的思想,针对父母凌驾于子女之上的传统旧观念,呼吁父母们“觉醒”。

  而现在,中国妈妈们“爱攀比”、“爱包办”等,说到底,也是一种基于功利目的,不尊重孩子的个性与愿望,对孩子赋予过高的未来期待,为此又不惜付出过度的物质溺爱。

  倒不是友邦人士一惊诧,我们便自怨自艾,赶忙自我检讨,在教育上我们是得反省一下——美国妈妈看重的是孩子是否快乐,是否心智健全、是否个性独立;而中国妈妈看重的是孩子的分数,这成了不少年轻父母为孩子制造的新囚笼,成了孩子成长道路上不堪承当之重。

  总的来讲,这会让中国的孩子们比较辛苦,正如时下热播的《我的青春谁做主》所揭示的,母亲总想掌控和指挥女儿的命运,令女儿困惑、茫然甚至痛苦。这在与被称作是“孩子天堂、老人地狱”的美国相比较,其反差更明显。

  美国小孩子在校接受教育,是循循善诱,培养兴趣,鼓励没边际地自由发挥,今天让你从后花园撮一些土去,就教学生这土的形成,从感性到理性;明天让你手工制作一件东西,让你上台表述这东西的制作过程,一切以学生为主体。中国教育的问题就是,给你一个圆,在数学课上就给你答案这是零,在英文课上就是“欧”,不能有别的答案,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创造性受挫,想像力受限。

  所以说,很多学子大致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其受教育的路径,那就是:在痛苦的灌输中等待开悟。灌输贯穿了整个学习的过程,是在戒尺或类似戒尺的训导、填鸭、死记硬背中“装满知识”的过程。

  教育的两种功能,我们似乎只注重了一种,那就是学会手艺好谋生,在现在的就业严峻形势下,就更令中国妈妈们恐慌,就越发强化了中国妈妈的“攀比”心理,更加以别人为标杆,求得孩子出人头地。

  在这种实利主义目的趋使下,教育的另一种功能被抵消了,那种被学者肖雪慧称作“必要的乌托邦”的教育内涵,那种让孩子眼界开阔、目光远大,有助于发展观察、分析、评价、选择能力的内容,被立等可取的“钱币”式的内容取代了。这是锻造工具出产匠人而非陶冶精神出产大师的教育,也是中国妈妈“攀比”魔咒的来路,对此,不能光是中国妈妈们反思,整个中国教育体系都该为此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