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能小农夫笔趣阁:收藏袁大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1:07:27
普通大头一元至少都发行了几千亿枚,存世量巨大,不值收藏。 “袁大头”银元的问世  1914年,正面镌有袁世凯侧面像、背铸嘉禾图俗称“袁大头”的银元问世。1949年前,由中国政府发行的近千种银币中,“袁大头”独占发行量最大、存世量最多两项头衔。  1912年4月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北洋政府鉴于当时铸币、纸币十分复杂,流通的中外货币在百种以上,规格不一,流通混乱,折算繁琐,民众积怨,同时也想借助货币改制以解决军费问题,便决定铸发国币。袁世凯为了提高自己的统治地位,趁机把他的头像铸于币面,“袁大头”由此而来。1914年2月7日,袁世凯以大总统令形式公布了《国币条例》及《国币条例施行细则》,规定国币种类有银币4种(壹圆、中圆、贰角、壹角)、镍币一种(五分)、铜币五种(二分、一分、五厘、二厘、一厘)。国币以壹圆银币为主币,重量为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以银九、铜一(后改为银89,铜11)铸造后总重量为七钱二分。正面镌袁世凯侧面头像及发行年号,背面铸嘉禾纹饰与币值。《国币条例》公布同年先在天津造币厂铸造“袁大头”壹圆银币,后在南京、广东、武昌等造币厂陆续铸造。因袁大头壹圆银币币型划一,成色、重量有严格规定,很快受到了社会认同和接受,在国内金融市场上逐步取代了清朝的龙洋,成为流通领域的主币。  “袁大头”的铸造量很大,仅南京造币厂在民国四年二月至民国五年的近两年时间内,就达379819210元。还有资料介绍,仅壹元“袁大头”就铸造了75000万枚,这肯定不是完全的统计。民国三年的“袁大头”至少到1929年还在铸造,而中国共产党也在1950年为满足进军西藏的需要也铸造过“袁大头”。   “袁大头”的收藏价值  由于“袁大头”退出货币市场后,一直成为银元收藏者特别是初入门的爱好者的首选对象;由于存世量大,它的市场价格也一直比较稳定。属老银币中的低价潜力品种。  目前,市场常见的“袁大头”最多的三个品种是民国三年、九年和十年铸造的,售价基本在50-60元之间;民国八年铸造的“袁大头”存世量略少些,市价约120余元一枚,为不少集币爱好者所看好;甘肃省铸造发行的标有“甘肃”字样的“袁大头”存世量已经很稀少,现成交价已达1800多元。“袁大头”中最珍贵、最稀罕的品种,当属民国三年袁世凯头像“签字版”试铸币,现已鲜觅其踪影,拍卖会上也很少露面,该币目前估价约人民4至6万元左右,是近代银币中不可多得的珍品。袁世凯头像贰角、壹角小银币的售价一般在15-40元左右,中圆(五角)价格较贵,为300元左右一枚,由于价格也能为大多数集币接受,故市场上中圆银币赝品较多。   “袁大头”壹圆币主要版别  1、民国三年版中的主要版别  民国三年版正面为袁世凯侧面像,上列“中华民国三年”。“年”字后没有“造”字,其他年版都在“年”字后面有一“造”字。三年版“民”字中有一“点”,而其他年版民字无“点”。三年版有老模和新模两种模具,老模具为185道边齿,新模具为170道边齿,铸量都较多,属普通流通版。铸造量较少的版别有:  (1)“O”记版。即在嘉禾图案中有“O”形暗记,在嘉禾结带处呈横“8”字形,左上方的带孔中有一极小的“O”形圆圈,而且袁像下巴前衣领未封领,肩章较宽,五星比较凸出。  (2)粗发版。袁头发较粗,发型呈波浪。嘉禾结带没有形成纵横交“8”的结花,右边一束嘉禾结带处形成一个不规则的圆。  (3)三角圆版。此币背面圆字内的“口”字形成“△”形,而其他版别是“开口”形。  (4)开口贝版。此币壹圆的“圆”字内“贝”字最下一横未与竖笔连接,形成“开口贝”。该版袁像肩章条纹明显,袁眼中有一从上至下的直线,俗称“睁眼”,这一特征也是其他版别未见的。  (5)加铸“甘肃”两字版。此币系甘肃兰州造币厂沿用民国三年版旧模,在袁像左右加铸“甘肃”两字,其余与开口贝版相同,铸量仅数万枚。  (6)签字版。此币甚少见,天津造币厂试铸样币,并未流通。该币在袁像右侧刻有一竖行英文字母“L.GioRGi”,是在华外籍铸币专家意大利雕刻师“鲁尔治·乔治”签名缩写。  (7)“T”字边、鹰洋边。此两种币均稀见,系天津造币总厂试铸样币。正、背图案与流通的一般“袁大头”相同,仅在边齿上有区别,为“T”字形边或鹰洋币形边。  2、民国八年版“袁大头”主要版别  八年版中的普通版流通量较多,钢模由外国代制,文字书写符合汉字结构,字形没有变异,背图嘉禾亦规范。特征是正面袁像胸襟花饰前内边齿多一细齿,而无一空档(其他年号版有一空档)。另外有几种铸量较少的版别,主要区别是在“造”字的书写上不同:  (1)“造”字的第四笔向下伸出,形成了“牛”字,但与下面的“口”字不相连,故称“牛”字版。  (2)有的“牛”字与“口”字相连,故称连口版。  (3)“造”字中的“口”字少了上横一笔,形成缺口,称缺口版。  (4)“造”字中的“口”字很扁,“口”字中看不见中孔,称无口心版。  3、民国九年版中的主要版别  九年版中主要有袁像未封领版和大耳版两种;前者为普通版,铸量较多,后者铸量较少。大耳版指袁像耳朵比其他版要大,而衣领全封领。  4、民国十年版中的主要版别十年版中的普通版,其图案文字与一般“袁大头”无大差别,铸量较大。另外有一些把“年”字中的一点写成一竖或“7”字形,但铸量较少。  “袁大头”壹圆银币除上述版别外,还有许多大同小异的版别,难以一一例举。   “袁大头”作假手段  随着集币热的不断升温,钱币交易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假银币,其中有不少假“袁大头”。投资银币者谨防上当受骗。现将几种常见的假银币的主要特征介绍如下:  铜版银币:形态、大小、图案完全与真银币相似,但以铜为主体,图案粗糙,在石头上磨一下,即出现铜的本质,敲击出来的声音尖亮而有哨声。  铅版银币:以铅充银,即银皮内夹铅质之银元。其花纹与正常银元无异,但声音较厚、发闷,阴沉而带嗒音,以火烤之,铅即流出。  夹版银币:外层包裹两层银皮,银层较厚,一般不易磨出痕迹。这一种称夹心银元,是假银币最为常见的一种。内夹铜、铁、铅等多种成分,其声音实短、沉闷且无转音。  改小银币:将正常银元之齿挫平、改小,然后获取细毫碎银。只要对照一枚足重的真银元即可判别。  砂版银币:表面粗糙,图像模糊不清,重量在20克以下,系翻砂版,用力向地上一砸,即刻碎裂,碎裂面呈浅灰色。目前市场上见到的假“袁大头”多数属于这一种类型。  洗版银币:亦称洗澡版,即将正常银元以硝酸蚀去一层银,窃去一部分银质。其特点是图案模糊或有浮白色,发音微慢。严格说来这也不算是真正的假银币,但重量有所减少,已不足25克。如作为一枚藏品来说,其品相已不完整,收藏价值也就大打折扣。  私版银币:是私人铸造的银元。袁大头币、孙中山开国纪念币、北洋造龙洋币均有之,这种伪钱主要是从台湾的钱币市场上贩运来的,民国时期在海南岛铸造,因此又称做琼版银币。其共同特点是,声音尖高,质量低劣,银的成色不足80%。  镀银银币:表面光滑,图案清晰、精细,成色也逼真,与真银币一模一样。表面镀银的,从形象上与成色上看是难以鉴别的。其重量一般是20-22克,虽然精工细作,但金属的比重无法与真银平衡,所以只要称一下重量就能原形毕露。真银币虽然在流通过程中有所磨损,但不会低于25克(标准重量是26.6克)。  改版银币:这种银币一般收藏爱好者无法用肉眼鉴别,无论敲声或测试银币成色,或看包装均是旧制。唯一方法是依靠高倍放大镜鉴别,细看每个字体的迹缝,是否留有刀痕迹,如有刻刀痕迹就是改刻的。这种做伪的方法是把真银币原有的字体用刀刻或挖掉,然后将特制银字粘贴上去冒充传世银币,牟取暴利。   还有一种最原始的听音辩伪技巧。方法是以两个手指捏住银元,要领是力度须轻,不能用力死捏。然后把银元立在唇边,口中发气吹银元的边缘,迅速放到耳边,真的银元含银量高,可听到一丝轻微悠长的金属声响。而假的银元含银量自然低很多,所以吹不出这样轻灵的金属音。其实并非所有的真银元都能吹出声音,没有声音的就被称作“闷板”。这种“闷板”是在压制过程当中,里面不慎掺入了杂质造成的。行话叫“夹灰”也叫“重皮”。  过去银钱庄里的老板们听音儿的本事堪称一绝。他们只要拿着一摞银元,从左手倒入右手,银元磕碰之时发出声响,只要有假币出现,就在它落入掌中的千分之一秒,大拇指一动,“啪”的一声,假币便被剔除了。  掌握了以上方法和技巧,收藏和投资早期银币就不会误入歧途,收藏者和投资者也就不会因为上当受骗而受经济上的损失了。但这需要多实践多看,熟中生巧方可练就“火眼金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