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龙人每月运程:人物十七 王猛:功盖诸葛第一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7:00:34

人物十七 王猛:功盖诸葛第一人   

2008-12-29 08:34:20|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说起中国古代军事的智囊人物,国人首屈一指的当数诸葛亮。所以如此,首先当然是诸葛文韬武略,智慧超人。但他所以能成为智者化身,以至家喻户晓,童叟皆知,除了他当之无愧之外,则应归功于小说家罗贯中和他的《三国演义》。

  诸葛亮功德齐天,毫无疑义,但小说毕竟是小说,正史中的诸葛亮并没有小说中那般神奇。小说中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有属于诸葛亮的,也有压根儿不属于他的。罗贯中为了塑造人物的需要,常常把别人的故事移花接木,安在他的头上。比如空城计,本是赵云的一个杰作,与诸葛无干也。

  我无意在这里辨析诸葛亮,只是要提醒一下读者: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智囊人物绝不止一个诸葛亮,诸葛亮并非空前绝后唯一人。本书所介绍的王猛(公元325—375 年),字景略,是东晋后期或日“五胡十六国”时代前秦帝国的丞相。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认为,苻坚“最亲信的辅佐王猛,在将相群中也是第一流的将相。”(《中国通史》第四卷第423页)。而台湾史学家柏杨先生更认为王猛乃超越诸葛亮的人。

  柏杨先生在《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中如此评论:
  “王猛先生是中国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在他之前有诸葛亮,在他之后有王安石。诸葛亮先生欠缺军事上的成就,王安石先生欠缺强大的支持力量,所以王猛先生得以独展长才,把一团乱糟糟的流氓地痞、土豪恶霸,硬是凝成一个整体;不但国泰,而且民安。距今虽已一千余年,但仍使我们对那个辉煌的年代怦然心动。可惜王猛先生早逝,假使上苍延长他十年二十年寿命,他带给社会的法治轨道,会更加巩固。”柏杨先生的这个评价是大体不差的。无论武功,还是文治,王猛似乎都在诸葛亮之上。

  不问历史条件,随意将不同的时代的历史人物进行对比,有时会显得荒谬。但王猛与诸葛亮之间却有很大的可比性。

  其一,他们都处于一个大分裂的时代,诸葛亮是东汉末年的三国时代,王猛在东晋末年的五胡十六国时代;

  其二,他们同样隐居民间,以布衣身份被统治者启用,从而出将人相,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所不同者,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的,而王猛是主动投靠苻坚的。这也许是王猛不为后世知识分子所重视的原因之一吧?

  其三,他们同样受到主上的绝对信任,君臣亲如一体;

  其四,他们出山时所遇到的困难境地几乎一样,诸葛亮辅佐的那位刘皇叔是只丧家之犬,而王猛辅佐的苻坚乃其堂兄——前秦皇帝苻生的俎上之肉,诸葛亮趁乱借得荆州作为根据地,王猛帮助苻坚发动政变夺得政权;

  其五,他们同样以一州之众起家,一个荆州,一个秦州。

  然而,相似的客观条件却出现了不同的结果。

  先说武功。诸葛亮辅佐刘备以荆州为根据地夺得巴蜀,而后荆州得而复失,从此只有巴蜀一小块地方,而王猛辅佐苻坚据秦州而一统北方,后来又占据西南大部。王猛任丞相的前秦帝国的版图相当于三国时期魏、蜀两国之总和。前秦帝国版图的每一次扩大,王猛几乎都参与了策划,所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也。不仅如此,许多战役都由他亲自挂帅,直接指挥。如灭燕之役,王猛以小小前秦直捣当时的最大国家前燕,恰似蚂蚁吞掉大象,其统帅才能、指挥方略,足使诸葛亮相形见绌。的确如此,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蜀国之后,虽然念念不忘光复汉室,屡屡兴北伐之师,然而次次无功而返,失败而归。尽管可以找到多少条原谅他的理由,但结局无法改变。而王猛则不然,他辅佐苻坚后堪称“常胜将军”,几乎无一打败仗的记录。因此,柏杨先生说:“诸葛亮先生欠缺军事上的成就”是大体不差的。

  再说文治。王猛得到苻坚信任之后,首先在前秦加强法制,使一个乱哄哄的氏族政权变成了法制社会;他将发展农业摆在国计民生的首位,鼓励农耕,致使国库充盈,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保证了国库不空,供应充足,即使在颗粒无收的大旱之年,前秦亦无匮粮之虑;他重视人才选拔,兴教育,办学校,用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代替那些昏庸老朽之辈,使前秦吏治清明;他坚持对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取攻势、对南方的东晋政权取守势的外交政策,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发展壮大自己,堪称利用矛盾的高手??

  在王猛任前秦丞相时,中国基本已由列国并立变为前秦与东晋两大国分江而治,北方边陲虽有些许小国,但无不依附于前秦。当时的东晋偏安于江南一隅,国力军力大大弱于前秦。如果苻坚听从王猛遗言,不贸然进攻东晋,便不会有淝水之战的惨败,前秦帝国就不会迅速走向衰亡,相反则有统一中国的希望。可惜王猛英年早逝,只活了50 岁,否则历史将会改写。历史固然是由人民创造的,但人民是由杰出人物所带领前进的。王猛的早逝使中国人多受了许多年的战乱之苦,悲矣哉!

  出为名将入为相,
  武略文韬世无双;
  治乱堪与管仲比,
  征伐足令孔明羞;
  十分天下收其九,
  五族胡汉融为一;
  只因辅佐苻天王,
  正史诋毁不流芳。

  如前所述,诸葛亮几乎无人可比的知名度,得益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那王猛既然有超越诸葛亮的成就,为什么没有小说家来写他呢?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社会舆论和社会心理往往以本朝世袭统治者为正宗、正统,而将其他视为逆贼。如三国时期,视刘备这位虽与皇帝同宗但早已八杆子打不到边的“皇叔”为正统,而将曹操骂为奸贼。在王猛所处的东晋时代,虽然司马氏的政权偏安江南,国小力微,但仍是老百姓心中的正统政权,而北方的众多少数民族政权无不被视为侵略者或叛逆者,称之曰“五胡乱华”。某些大汉族主义者非常不恭地将少数民族称之为“胡”、“夷”、“蛮”等等,连起码的尊重、平等权利都不给,在这种氛围中,历朝的汉族知识分子是绝不会写小说歌颂王猛的。在这里,我们也许应该特别感谢唐太宗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是他在位时派人祭扫了王猛陵墓,并下令保护其陵寝;同时我们还要特别感谢唐太宗的大臣房玄龄等先生,是他们在修《晋书》时,在附录《载记》中为我们留下了一段有关王猛的文字。鉴于记载当时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历史的《十六国春秋》(崔鸿所著)已佚,只有《太平御览》中还摘录保留了部分篇章,房玄龄等先生的这段文字便显得尤其珍贵。《晋书》所以能附三十卷的篇幅来记五胡十六国之事之人,大概与唐太宗本人有少数民族血统不无关系吧?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过了多次大融合。王猛所辅佐的氏族天王苻坚是一个主张胡汉一家的有远见的伟大政治家。他所统治的前秦帝国疆域广大,民族众多,其中央政府的官员几乎包括了其疆域之内的各个民族中的代表。在苻坚、王猛的治理下,各民族基本能和睦相处,尤其是汉、氏两族几乎融为一体。前秦的强大与苻坚、王猛的民族和解政策有重要的关系。站在东晋小朝廷的角度看,王猛是叛徒;但站在全民族的立场上看,王猛是功臣。可惜,苻坚所在的氐族至今己不复存在。不过,我们也许用不着惋惜,因为氏族的血液肯定是流进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血液之中,至今还在炎黄子孙的血管中流淌。

  总而言之,王猛作为一代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却未曾享受他应享有的历史地位,甚至在有的军事家传略中也将他剔除在外,现在我们应该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来恢复他应有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