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儒有声小说全部:草莓栽培技术(第三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9 12:23:50
草莓栽培技术(第三章)

第三章、草莓保护地、露地栽培综合

一、秋植草莓正当时

  一、整地做畦草莓适应土质肥沃、土壤疏松、水源条件好、弱酸性土壤。

    整地前要进行土壤消毒、施肥。基肥一般每亩施农家肥(已腐熟的)1500?2500公斤、磷肥75公斤、尿素15公斤。畦面宽100?150厘米。畦埂宽25厘米、高10厘米。二、良种壮苗目前较为理想的有:心、新明星、丰香、巨早、春香、五月香、明宝等。选苗时尽量用母本圃而不用生产圃苗,以离母株近、叶片多、根系好、生长旺的1?3株苗最好。还应注重选用早中晚熟品种的搭配和授粉品种的搭配。三、适时移栽一般在9月上中旬进行移栽。四、精心起运移栽最好选在阴雨天,随起随运随栽。起运之前,要控制肥水,适时晾苗。若需外运,装前应摘去部分衰老叶或留下7?10厘米长的叶柄,每50?100株一捆,用清水洗净,装进用水浸过的蒲包中,不能压得太紧。运到后要用水冲洗,尽快栽植。五、栽植规格每畦4?6行,株行距为20×25厘米,每亩约12?16万株。栽植前可用5?10ppm的萘乙酸溶液浸根2?6小时,能提高移栽成活率。栽植深度要适宜,做到浅栽不露根,浇水不淤心。六、栽后管理选择阴雨天或晴天傍晚栽植,栽后2?3天内每天早晚浇小水1?2次,以后改为2?3天浇一次水。晴天移栽的要人工遮荫,栽后4?5天晾苗,7?8天后撤棚,缓苗后及时浇水,每亩施尿素75公斤,促幼苗正常生长。入冬前应浇一次透水。当气温降至零下4?5℃时,及时用秸秆覆盖,厚度为10?20厘米。

二、草莓幼苗咋定植

一、土壤准备

        栽草莓前要深翻土壤30cm左右,整地要求匀实平整,以免栽植后浇水引起秧苗下陷,影响成活。翻地同时应施入基肥,使肥土充分混合。

①            品种配置和选择

       选择个大、丰产、易栽培、抗病性强、外观美的品种,如苏维尼尔、索菲亚及新引进美国的新明星、梯坦等。草莓自花授粉能结果,但异花授粉增产效果明显,因此除主栽品种外,还应配置授粉品种。1个主栽品种可配置2?3个授粉品种,主栽品种占的种植面积应大于70%。同一品种应集中配置在园内,以便于管理和采收。

②            栽植技术

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草莓的适宜定植期。提早定植,温度太高,蒸腾量大,成活率低。若晚于适期缩短了苗期生育时间,越冬前不能形成壮苗,影响来年产量。每亩栽植密度一般为8000~10000株。

    为保证成活率,定植时剪去秧苗的部分老叶,减少叶面积,降低蒸腾。定植时最好选择傍晚或连续几个阴天,避免阳光曝晒。如遇阴雨天要注意排水。

    定植的合理深度为:浅不露根、深不埋心,即应使苗心的基部与土面平齐。定植后要立即灌水,使土壤保持湿润并起保温作用.

三、购买草莓种苗八忌

一忌、品种定向不准

     农民发展草莓生产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生产计划和选择合适的品种,切不可心中无数,盲目种植与自己生产目的和生产条体不相适宜的品种。草莓品种繁多,特征特性各异,投入生产前需试验试种或考察参考他人的栽植情况,防止虚假广告和道听途说而受骗上当。一般情况下要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适应性强的品种。日光温室生产要选择休眠浅花芽形成早的品种;计划远距离运销的要选择硬度好耐贮运的品种;城市近郊可栽植果味香甜而硬度稍差的品种;深加工生产基地要选择果形好、果色浓艳且果肉赤红和果萼外突的品种。        

二忌、种苗来路不清  

草莓种苗应从科研院所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或专门的良种繁殖场购买,这些单位大都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较强的责任感,即使出了问题也状告有门。不知根底的苗,说不清道不白的品种都不能盲目投入生产,轻信个别唯利是图的“苗贩子”漫天“忽悠”,难免会酿成上当受骗减产吃亏的后果。    

三忌、种苗退化混杂  

品种纯度高,优良种性退化轻是发挥新优品种增产作用的基本条件。目前社会上草莓品种很多,各品种之间发育习性、栽培技术、果品特点、适应性等各不相同,品种的利用年限和退化程 度千差  万别,一旦品种混杂退化严重,必然会造成减产减收。比如促成半促成栽培时休眠期不一致的品种,同时定植同时加温同一样管理措施,会出现徒长苗与矮化苗共生,早熟果与晚熟果并存等不良现象,致使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经济效益不高。   

四忌、温室老苗连年利用  

众所周知,草莓老苗生长发育能力差,病虫寄生率高,抗性降低,植株长势和丰产性明显不如新生苗,尤其在温室和早春塑料拱棚中经过高温生产过程的老苗,退化矮化严重,芽线虫、蚜虫、病毒病、炭疽病等病虫寄生率特高,用其繁殖种苗和连年栽植利用无疑会导致减产减收。    

五忌、种苗质量低劣  

俗话说母大子壮,苗强果丰。好的草莓苗是叶色浓绿、叶片厚成、叶柄长短适度、基茎粗、根须多,栽植这样的草莓苗成活率高、缓苗快,繁苗系数大,果品产量高。而相对弱小、茎细、根少或叶柄细长、叶片黄薄的苗则对繁苗和生产都不利。    

六忌、栽植病虫害种苗  

草莓的一些病虫害能随种苗扩散繁衍,导致生产田灾害性损失。1996年秋,东港市龙王庙镇两户农民盲目买回两栋日光温室的种苗,投资投工量很大,外看草莓长势很好,可就是没有花序花蕾,95%以上都是“公子苗”,后经草莓研究所科技人员确诊,种苗是连年利用的温室老苗所繁殖的“老小苗”种苗基本都被芽线虫侵害,造成全棚绝收,损失2.5万元。所以从外地买苗一定不要买棚苗再繁和重茬地繁殖的苗,要选择脱毒组培苗,选择标准育苗田繁育的健壮优质苗。          

七忌、购苗数量不准  

买苗直接定植一般可按实栽面积与亩植株数计算数量。而春天买原种苗自行扩繁后用于秋天定植,要根据生产田栽培面积、优质壮苗繁殖系数以及每亩栽植株数来计算购买原种苗的数量,品种间繁殖系数和生产田栽植密度不尽相同,所以要有科学的计划,避免浪费和备苗不足。    

八忌、贮运种苗方法不当  

购买的种苗在运输和短期贮存过程中要注意3个原则,即降温、保湿、护根芽。降温就是不能让种苗伤热捂黄,装苗的箱、袋等不要密封挤压,在零度以上条件下温度越低越好。保湿就是不能让草莓苗脱水干枯,特别是根须不能风干失水,以保持根须湿润状态为好。护根芽就是贮运过程中要仔细装运,轻拿轻放,防止根茎损伤和心芽断落。在此基础上还应及早入土定植,以达到栽植成活率高、缓苗快的目的。

四、如何提高粤北草莓成活率

         草莓果实鲜红艳丽、芳香多汁、酸甜可口,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1996年以来,草莓在粤北地区种植面积呈不断扩大趋势,更成为一些乡镇新的经济增长点。如韶关市西联镇、曲江县马坝镇等已形成颇具特色的草莓种植基地。因各种原因制约,草莓种植成活率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高的可达90%以上成活率,低的甚至不足30%的成活率。笔者通过实践和调查,总结了粤北地区提高草莓成活率的注意事项。

一、定植前注意事项

1、          园地规划和选择:

    建立草莓园。地势应稍高、地面平坦、排灌方便、光照良好、土地肥沃。土质以沙壤土为佳,土壤ph值以5?5?6?5为宜。园地附近不能有空气污染,防止草莓叶面沾满灰尘,直接影响其光合作用,也防止有酸雨的产生,降低成活率。园地前作不能有同属作物,以防病虫感染。                        

2、          品种选择:

    选择草莓品种主要应针对制约当地生产的障碍因子来进行。这就要熟悉本地温度、降水量、有霜期长短、光照强度等条件,还要掌握所栽培草莓的品种特性,如休眠期长短、抗病虫能力强弱。粤北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温度19?21℃,无霜期310天,年降雨量1400?2400毫米,较适宜粤北地区栽植的草莓有硕丰、甜杂、丰香等品种。                        

3、          整土施肥及起畦:

    草莓对土壤的质量要求非常高,且喜肥。整地一定要精细。应在定植前20天进行。首先彻底清除杂草,严格进行土壤消毒,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甲基异柳磷乳油1000倍液、硫酸链霉素200ppm对土壤进行消毒。清园后,深耕30厘米耙平盖实。草莓对肥料需求比其它水果要高,由于草莓根系耐肥力较弱,施用化肥过多或不当易造成生理障碍或烧苗根,故应重施基肥。基肥每亩需花生麸100公斤,腐熟家栏肥2000公斤以上,进口复合肥20公斤。粤北地区宜用高垄栽培,垄呈梯形,畦高30?35厘米,畦底宽50厘米,畦面宽30厘米,沟宽30厘米。高垄栽培排灌方便,能保土壤疏松,通气性好。

4、          确定定植时期:

草莓一般以气温降至28℃以下,土壤温度15?17℃,下午或阴天栽植成活率最高。总的原则为“弱苗早栽,壮苗晚栽”。粤北地区定植时期一般为9月中旬?10月下旬。

5、          起苗和运苗过程:

    栽培草莓对秧苗要求严格。起苗前10天和前5天要分两次对苗圃进行消毒,防止秧苗带病带虫。可选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7%可杀得微粒粉剂800倍液、2?5%功夫乳油15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进行喷施。起苗前一星期应喷施一次0?3%尿素溶解液作为送嫁肥。起苗前浇透水,以利于起苗操作及减少根系损伤。如是外地引种运输幼苗时应选择气温较低时运输,注意苗的通气散热,并及时补充水分,运苗过程时间要尽量缩短,运苗前一定要完成整地作畦,做好喷灌水设备和栽苗人员的准备工作。

一、          定植时注意事项 

1、          确定定植密度:

    草莓栽植过密,植株相互遮蔽,空气很难流通,影响光合作用,且易滋生病虫害;过稀则群体生态结构不良,气温升高或降低对植株影响较快,也不利于集中管理和管理水平来确定。品种生长势强,土质好,底肥足,秧苗壮,管理水平高的,栽植密度应稀些,反之则密些。粤北地区一般宜栽植密度为每亩0?8万株,每畦栽两行,株行距约20厘米×20厘米。

2、          定植人员的素质:

    准备移栽定植人员最好要有2?3次草莓移栽的经验。熟练程度要高,既要把草莓在最短的时间内定植好,又要保证植株整齐一致,使质量和效率两不误。技术人员要做好技术指导和监督工作。

3、          定植草莓苗处理:

    去老叶,摘除秧苗的部分老叶,只保留2?5?3?5片,可减少水分蒸发,有利成活。摘叶时不要擗叶,要留有一段叶柄摘下,以保护根茎。对过长的根系,过多的老根要适当用剪刀去除一部分,留4?5厘米即可。秧苗可用5?10ppm萘乙酸浸根2?6小时,有利于秧苗的成活和生长。育苗圃离生产田较近,劳动力充足时最好秧苗带土陀栽植,可缩短缓苗期,提高成活率.

4、          定植方法:

    先用小锄把土挖开成小穴,再将幼苗根舒展置于穴内,然后填入细土,压实,并轻提一下苗,使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草莓苗栽植深浅直接影响其成活。栽植过深,苗心被土埋住,会造成烂心、死苗;过浅根茎外露于地表,不易产生新根,且在烈日下易引起秧苗干枯死亡。合理的深度应使新茎的顶部和心芽的基部与土表平齐。做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

二、          定植后注意事项 

1、          水分管理:

    草莓移栽后应立即浇一次定根水,水要浇透,浇水后如果出现露根或淤心的植株均应进行调整。为保持土壤湿润,并起降温作用,以利新根生长。定植一个星期内应每天早晚各浇一次小水,浇水做到“匀、细、透”。当新叶正常展开以后,可改为2?3天浇水一次。如中午持续气温在30℃以上的高温天气,可在沟里灌水,这样可有效缓解高温,增强空气湿度。灌水深度不能超过畦高2/3。

2、          盖遮光纱网:

    粤北地区9?10月雨水少,气温仍偏高,日照强度大。栽好苗后应及时盖遮光纱网,这样可降低温度3?4℃,避免刚移植的草莓出现日灼和气温过高影响草莓的根系吸收能力,可提高其成活率。 

3、          其他管理:

    幼苗定植后经常浇水,土壤板结,易造成沤根,杂草也大量滋生,不利于草莓根系生长,应及时中耕除草。草莓根系浅,要浅中耕,并严防土壤盖住苗心。定植后15天内不可向秧苗喷施任何叶面肥或农药,否则,新根刚抽生,耐肥耐药力弱,极易影响其成活率。要经常检查苗情,掌握好第一手资料,发现问题如缺水或有禽畜刨土蹋垄等情况要及时解决。 

    粤北地区栽植草莓只要注意好以上几个方面工作,草莓栽植15天后可基本稳定成活,成活率一般在95%以上。

五、保护地草莓栽培技术

       草莓是世界各国普遍栽培的一种浆果植物。它营养丰富、果实多汁、甜酸可口,它繁殖容易、受益快,采取一定措施,当年栽植当年即可结果。

       草莓象黄瓜、西红柿等蔬菜一样,不同成熟期的草莓品种,合理搭配种植或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栽培,可使草莓果实在不同时期成熟,延长鲜果供应时间,而且也可以提高草莓单产,一般增产幅度在30%以上,最高增产幅度达一倍以上。不仅如此,采取保护地栽培草莓将更加经济地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劳动生产率,具有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        茬口安排    

        草莓不同品种果实的成熟时期不同,日光温室草莓生产茬口的安排也不相同。栽植一季品种,茬口安排为上茬草莓下茬蔬菜蔬菜品种以果菜类的西红柿、黄瓜、豆角为好,丹东地区一般9月下旬至10月初定植草莓,2月中旬在草莓畦埂上定植西红柿,3月中旬草莓开始成熟,4月中旬草莓收获结束,5月下旬西红柿开始上市,7月末结束,土地休闲12个月,进行人工培肥地力后,再进行翌年的生产循环。栽植多季成熟的草莓品种,一般每年为一个生产周期,跨两个年度,栽植西班牙草莓杜克拉品种,于9月末至10月初栽植,2月上旬成熟,6月末结束,土地休闲23个月,人工培肥地力,再进行下一年生产循环。    

二、品种选择    

1、                  明星类品种:

美国品种,植株生长较旺盛,开张,分枝力较弱,叶片较大。第一级序果平均单重23克。为一季品种,抗病、抗逆性较强,丰产,一般亩产15002000公斤。    

2、                  哈尼、:

 美国品种,植株生长健壮,分枝中等,叶片中大。第一级序果平均单果重25.2克。果肉稍硬,质细,适于运输和加工。该品种抗病,丰产性能好,一般亩产2000公斤左右。    

3、                  戈雷拉:

 荷兰品种,植株直立,紧凑,分枝力中等,叶片椭圆形。第一级序果平均单果重24克。果红色,较硬,髓心较空。植株抗寒抗病。为一季品种,丰产,一般亩产2000公斤。    

4、                  宝交早生:

  日本品种,植株长势开张,分枝力中等。第一级序果平均单果重17.2克,皮薄不耐储运,风味香甜,品质优,一季品种。休眠期短,适于露地和保护地栽培,一般亩产10001500公斤。   

5、                  春香:

 日本品种,植株直立,分枝力中等,叶片较大,第一级序果平均果重17.8克,果汁红色,味香甜,品质优。为一季品种,休眠期短,适合保护地栽培,一般亩产1500公斤。    

6、                  长虹:

 我国品种,植株长势中等,株态开张。第一级序果平均单果重18克。该品种抗寒抗病,较丰产,每茬果成熟较集中,是适合商品生产较理想的四季品种,一般亩产15001800公斤。    

7、                  杜克拉(todla):

 西班牙品种,植株直立,繁殖力中等第一级序果平均单果重33克。植株抗逆性较强,抗病,丰产。是目前草莓品种中休眠期最短的品种,保护地栽培该品种成熟最早,一般情况下可在1月份采收。属多季品种,温室栽培可陆续产生45次花序,形成多次产果,延续结果23个月,条件适宜可4个月,一般为亩产3000公斤,最高亩产5000公斤。    

8、                  卡尔特一号:

 西班牙品种,植株开张,株大。生长势强,繁殖力弱。第一级序果平均单果重30克。口感细腻,芬芳味浓,甜酸适口,品质极优。植株抗性强,休眠期较长,适于露地及冷棚栽培,一般亩产25003000公斤。    

三、                            苗木培育    

 在草莓生产中主要选用匍匐茎形成的秧苗与母株分离形成新的草莓苗木的方法,来进行苗木培育。    母株管理要围绕节省营养,以促进抽生匍匐茎和培养健壮子苗。去母株花序,母株成活后产生花序要及时去掉,积累营养,提高苗木繁殖率。母株抽生匍匐茎时,要及时引压葡匐茎,并向有生长位置的床面引导抽生的葡匐茎,当匍匐茎抽生幼叶时,前端用少量细土压向地面,外露生长点,促进发根。进入8月以后,葡匐茎子苗布满床面时,要采取摘心及时去掉多余匍匐茎,控制生长数量。一般每一母株保留56个葡匐茎苗,多余的匍匐茎在未着地前去掉,910月即可培育出壮苗。    

四、                            定植    

1、                                整地:

 栽前一周整地,每亩施优质农家肥40005000公斤左右,深翻30厘米、整平、耙细,根据栽培密谋起垄做床,一般床高1015厘米,垄床面宽6070厘米,垄床间距2030厘米,垄床向与温室朝向一致。    

2、                                定植时间    

日光温室栽培草莓的定植时间由苗木和当地气温条件决定,一般苗木可以在花芽分化形成花芽前或花牙形成以后进行栽植。但是,在低温到来前,新植草莓必须能够恢复正常发育。丹东地区于910月中旬栽植为好,其次也可于7月中至下旬在草莓花芽分化前栽植。    

3、                                栽植密度  

 采取宽、窄行(或双行)栽植,通常在做好的垄床上栽双行距离为3545厘米,穴距2530厘米,亩栽植4000穴-4500穴,每穴栽植23株。如果单株栽植,株距1317厘米,每亩用苗800010000株。    

4、                                栽植方法    

首先顺垄床覆地膜压严四周,再在垄床上按栽植密度将地膜打眼,刨穴,栽苗时要将苗的弓背一侧向外,使花序着生在床的两侧。再将苗木舒展根系,培细土,栽植秧苗,秧苗新茎基部要与床面平齐。也可不覆地膜直接在垄床上栽植。    

五、                            定植后管理    

1、                                土壤管理   

       草莓栽植后主要管理内容是土壤水分。由于室内气温高,土壤水分蒸腾系数大,空气温度大,因此,灌水时间一般在傍晚进行。温室内灌水要一次灌透水,不要勤浇水或洒水,从而调解空气过高的温度。草莓栽植后发现杂草及时铲除即可。   

2、                                植株管理    

       草莓栽植成活后对植 株管理主要包括三个内容:    一是除葡匐茎。及时摘除植株抽生的葡匐茎,做到随见随除,集中清出室外销毁。二是除枯叶、弱芽。草莓成活后叶片不断老化,光合作用减弱,并有病叶产生,因此生长季节要不断除掉老黄叶、病叶和植株上生长弱的侧芽,以节省营养,集中营养提供结果。三是疏除花蕾。在开花前疏除多余的花蕾。大型果的品种保留12级序花蕾;中、小型果品种保留123级序的花蕾。    

3、                                温度调控    

       日光温室通过覆盖塑料提高室温,各地由于气候条件不同,覆膜的时间也不相同。丹东地区11月中旬,结冻前扣膜为宜。日光温室覆膜后迅速升温,初期最高温度不要超过25℃,温度再高时要开通风口降温。夜间温度降低,最低温度保持在5℃以上为宜,继续降温时,应采取塑料薄膜上加盖纸被或草帘等保温措施。特殊年份遇低温气候条件可在温室后墙建立砖火墙,生火炉加温。草莓生长后温室棚内温度控制指标为:夜温度在2℃以上,白天温度在30℃以下,开花期间夜间温度在7℃以上,白天温度在2026℃。    

4、                                花期辅助授粉    

       草莓虽自花授粉结实,但由于日光温室内空气温度大,温度变化幅度大,通风量小,昆虫少等多种因素,不利草莓授粉和受精。不进行辅助授粉,则果实个头小,畸形果增多,进行辅助授粉果实个头增大,果形整齐,产量明显提高。

温室内草莓辅助授粉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 温室内放蜂有昆虫授粉,具有节省人工和授粉均匀的特点。一般每亩温室放蜂两箱即可。二是人工点授,用毛笔或烟纸头进行点授。    

六、                            采收与包装运销    

1、              采收:草莓花后30天左右,果实颜色变为红色时,浆果成熟,采摘时手把果柄用力摘断,每12天采摘一次,每次采收都要将成熟适宜的果实采净。采收时要轻摘轻放,随时剔除畸形果。将病、虫果分级包装。    

2、              包装:选择长5070厘米,宽3040厘米,高1520厘米的塑料(硬纸板或薄木)箱,箱内嵌入软纸或塑料沫,将果实轻轻放入箱内,按同方向排齐,使上层的果柄处于下层果的果间。大型果放35层;小型果放57层,定量封盖,系好标签,注明产地、品种、等级和数量。    

3、              运输:用冷藏车或有棚的卡车在车厢上垫草帘,将果箱挨紧,排放一层,上面盖纸后再横向排放第二层,装箱至35层,最上层果箱加盖防尖罩、封车。   

4、               储存:临时储存的存放库要通风、凉爽、整洁。在34℃的条件下可存放23天。速冻冷藏,选择果形个头整齐的果实,去年萼片,用清水洗净,然后放入2%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之后再用清水冲洗,沥水后装塑料盒(袋),每盒装510公斤,送入速冻室在25℃-30℃冻室内速冻57小时,再放入-18℃冷库存放。

六、塑料大棚草莓栽培技术

        塑料大棚栽培草莓,亩产可达2000公斤,最高可达3000公斤,亩产值达2万余元。现将草莓高效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          选用壮苗 

       育苗方法是把匍匐茎形成的秧苗与母株分离。采用匍匐茎苗要选根系发达、叶柄短粗的4~5片,叶色浓绿的为最好,

二、          整地作垄

       整地前应亩施有机肥5000公斤以上,并适当混施磷钾肥,亩用过磷酸钙100公斤,钾肥50公斤。深翻40厘米耙平,作垄,垄高15~20厘米。垄面宽45~50厘米,垄沟宽30厘米,南北走向。

三、          适期定植 

       草莓有根在地温20℃上下生长最好,在此温情况下成活率高。移栽时要带土坨,每垄栽两行,深度以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为宜,每亩栽8000株左右。栽后及时浇水,连续2~3次,之后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四、          适期扣棚

      扣棚保温时间,如以早熟为目的宜早,如以丰产为目的可稍迟一点,不影响第二次花序的发育即可。扣棚时间可在11月上旬。扣棚后应立即覆盖地膜,最好用黑色地膜,有利于提高地温。

五、          控制温度

       前期以促进植株生长发育为主,使光合作用旺盛,白天棚温在28~30℃,夜间最低保持在8℃以上,着果后白天保持在20~25℃,夜间保持在5℃以上即可。目前大多数大棚草莓于2月份(春节前后)成熟上市,就是因为采用了四层覆盖,即大棚膜采用无滴膜,膜上盖草帘,棚内加小拱棚,地上覆盖黑色地膜。

六、          加强管理  

       及时摘去过多的腋芽,适当疏花,睛天放风。随着新叶的展开,应及时摘除老叶、病叶。棚内灌水要采取滴灌或管灌。追肥用液体肥料进行叶面喷施效果最好。但不要在花开时使用,以免影响授粉。在花蕾出现30%以上时,每株喷5~10ppm的赤霉素5毫升,重点喷心叶,喷后把棚温略提高,能使顶花序开花提前。

七、防治病害

       发现病情及时用药。开花之前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隔5~7天喷一次,连喷3~4次,可防治草莓的灰霉病;用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喷3~4次可防治草莓叶枯病而且兼治其它病害;对于草莓芽枯病可用多氧霉素1000倍液,在现蕾期开始喷,连喷3~5次,每次间隔一周。如果发现叶斑病,可在开花之前喷等量式200倍波尔多液,1~2次即可。

七、草莓露地栽培技术要点

        露地栽培是草莓栽培的常规方式,具有技术容易掌握、投资较少等优点。草莓露地栽培的技术要点如下。

l.园地选择。

       草莓喜水、怕涝,喜光、喜肥。因此,栽培地应选择地势较高、地面平坦、土质疏松、排灌方便、光照良好、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壤土或沙壤士。高温湿润的南方宜选背阴凉爽的地方。

1.                                             适时栽植。

       生产上主要分春季和夏末秋初两季栽植。栽植应选择阴雨天和早晚进行,气温以15-20℃为最好,气温过高会影响成活率。长江流域一带在9月上旬至10月中旬栽植较好,南方大部分地区宜在10月下旬栽植。

2.                                             选用壮苗。

       选择无病虫害,矮、壮的植株。植株应有3-4片以上生长正常的叶片,它较多新根,同时剪除衰老的根、茎、叶;每株只保留2-3个叶片。以减少叶面水分蒸发。有条件的地方、应采用脱毒苗。

3.                                             栽前准备。

       育苗土要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质肥料、以免造成蛴螬等地下害虫的危害、同时将土整细,地面整平。

4.                                             栽培。

       雨量较小的地区可实行平畦栽培,畦宽12-15米,栽植密度为每畦栽4-6行,行距20-25厘米,株距15-20厘米。雨量较大的地区应实行高垄栽培,垄高25厘米,垄宽50-55厘米,每垄栽2行,行距25厘米,株距10-15厘米、栽植时不可过浅或过深,以苗心基部与地面相平、根颈顶端露出地面、根系全部埋入土中为标准,即“浅不露根,深不埋心”。栽植方法为:生育良好的植株根茎基部略呈弓形,高垄移栽时将弓形面朝垄沟一侧,因为弓形面是将来抽出花序的剖位。平畦栽植时,边形花序抽生方向应朝畦里。新栽苗怕旱、怕晒,栽后立即浇透水,每天应浇1-2次,2-3天后可减少浇水次数。

5.                                             春季管理。

        4月中旬进入初花期以前,每亩再追施复合肥10千克,甲春草莓生长期可喷03-05%的尿素1-2次,初花期喷02-03%的磷酸二氢钾2-3次,增产效果明显。

6.                                             适时采收

        采收时应避免天气太热和有露水存在。最好在早晨露水干后和下午黄昏时采收。    8.采收后的管理。一年一栽的草莓园,于78月份起苗移栽;实行二年一栽或三年一栽的草莓苗,应剪除部分老叶,每株只保留2-3个复叶,并增施有机肥,进行苗根培土,9月份应及时摘除匍匐茎,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越冬能力。

八、草莓保护地栽培新技术

一、品种选择              

          草莓的栽培品种很多,我国近些年来先后从欧美和日本引进了不少品种,加上我国自已选育的品种已有200多个。在设施栽培中,品种的选择相当重要,由于品种不同,休眠期长短不同,在不同气候条件下适应能力不同,致使结果有早有晚,产量高低也各不相同。生产中应根据当地条件、栽培形式及栽培目的加以选择。保护地栽培草莓要选用休眠较浅,在冬季和早春低温条件下开花多、自花授粉能力强、耐低温、黑心花少、果型大而整齐、畸形果少、产量高、果实风味佳、特别是市场竞争力强的品种。同时,草莓虽然自花结实能力强,但搭配1-2个授粉品种,可明显提高产量。栽培面积较大时,品种上可早,中晚搭配,既能排开上市时间,又能合理地调整人力物力。目前栽培较大,表现较好的品种主要有丰香、宝交早生,弗杰利亚、全明星、春香、女峰等。              

二、定植建园             

        草莓具有喜光、喜肥、喜水、怕涝等特点,园地最好选择地势较高,地面平坦、土质疏松、土壤肥沃、酸碱适宜、排灌方便、通风良好的地点;草莓较其它水果不耐贮运,对采收和销售时间要求严格,因此,大面积发展草莓,还应考虑到交通、消费、贮藏和加工等方面的条件,确定适宜的发展规模。保护地栽培能否获得高产,关键在苗,设施栽培要求栽植前苗木要达到如下标准:无病毒苗木;有4-5片发育健全的无病虫害的完整叶;苗木茎粗1-1.5厘米;有20条以上、粗度1毫升以上的新根;植株矮壮,单株重量25-30克左右。        

        由于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及小拱棚栽培方式不同,其定植的时间和方式也不尽一致,下面分别简述如下。

①                                      日光温室栽培:定植时间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若定植过早,易干扰花芽分化而影响产量,或因气温高,成活率低,使单位面积植株减少,导致减产;定植过晚,地温下降,影响草莓根系发育,同样会减产。栽植密度采取宽、窄行(双行)栽植,通常在做好的垄上栽培双行,行距为35-40厘米,穴距25-30厘米。栽植深度以"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为宜,过深会影响新叶的发生,并导致新株死亡;过浅,部分根系暴露,水分蒸发量大,且吸水困难也会影响成活。栽植时先顺垄覆地膜压严四周,再在垄上按栽植密度破膜刨穴,将苗木舒展根系,培细土,使秧苗基部与床面平齐,弓背向外,有利于疏花、采果和减少病虫害发生。亦可先栽植后覆地膜。

②                                      塑料大棚定植:大棚草莓的定植时间要求在8月中旬以前完成,定植时尽量选择阴雨天和傍晚栽植,其他方面参考日光温室定植要求。

③                                      小拱棚定植:小拱棚草莓的定植时间要求在8月中旬以前完成;小拱棚采用平畦栽培,株行距可为20厘米×20厘米。其他方面参考日光温室定植要求。                

        苗木定植后至扣棚前的管理应围绕花芽分化这个中心来完成。草莓苗定植后及时浇水,保证苗木成活,经缓苗开始进入花芽分化期,此时应控肥控水,防止苗旺长,以促进花芽分化。           

三、        扣棚适期                

        适时扣棚保温是草莓保护地栽培技术中的关键。扣棚过早会影响草莓腋花芽分化(一定低温有利于花芽分化),导致减产;扣棚过晚,又导致草莓休眠,植株矮化,发育不良,使栽培失败。                

        扣棚保温适期是当外界夜间气温降到8℃--10℃时,一般温度在5℃以下,草莓进入休眠;夜间6℃--7℃为保温期临界温度。具体时间日光温室是在10月上中旬,保温采用3-4层透明膜,即地膜,连体小拱棚和大棚内、外层。也可不用内层而外覆草帘。棚外层应采用聚氯乙烯无滴膜。               

         大棚草莓扣棚保温时间自11月至翌年2月下旬均可。为了便于管理,一般在苗木进入休眠,土壤尚未封冻这段时间进行,具体时间: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农民操作时大部分按大雪节气前扣棚。2月中下旬扣棚也可以,但由于此期尚未解冻,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应该注意的是:如果早扣棚,扣完棚后扣地膜;如果晚扣棚必须先扣地膜,要求在土壤封冻前完成。过早扣棚,像宝交早生品种易出现不出蕾,影响产量。早春苗开始活动后,随即将苗破地膜掏出,并将老叶全部摘掉,并用果筐编织袋将老叶清除至棚外,经风干后统一焚烧,防止病虫滋生和蔓延。                   

           小拱棚扣棚时间在早春2月中下旬,品种安排可参照大棚的品种安排,在土壤封冻前先进行覆地膜,2月中旬扣拱棚之前3-5天将苗破膜掏出。棚北侧可采用玉米秸等设置风障。                        

四、        温湿度调控

         温、湿度的有效控制,是保护地栽培成功的重要环节,我们应明确草莓各生长阶段的温度需求,通过各种方法进行调节,以保证草莓正常的生长发育。草莓对温度适应性强,根系在2℃时开始活动,5℃以上时芽开始萌动。根系最适宜的生长温度15℃--20℃,植株最适宜的生长温度20℃--25℃;花芽分化适宜温度为5℃--25℃,低于5℃,超过25℃均不能进行花芽分化;花期温度20℃--25℃,有利花粉发芽,13.8℃--20.6℃有利于花药开裂;果实膨大前期白天25℃--28℃,夜间8℃--10℃,后期白天22℃--25℃,夜间5℃--8℃,5℃以下草莓进入休眠,30℃以上影响正常生长。由于草莓根系较浅,植株小,叶片大,蒸腾作用强,对水分的要求较高,现蕾至开花期土壤水分应充足,以田间持水量70%为宜,果实膨大期应保持在80%左右为宜,花芽分化期应适当控水,防止徒长。                 

       日光温室的温、湿度调控:扣棚后室内温度迅速升高,做好温度调节非常重要,温度主要是通过放风口调节。扣棚后,上午10:00以后(晴天时)温度在35℃以上,应及时放风降温,使白天温室温度维持在28℃--30℃,夜间温度12℃--15℃,最低不能低于8℃。随着温度不断下降,夜间棚膜上应及时放置草苫加强保温,当夜间室内温度降到8℃--10℃时早晚开始揭放草苫。温室中的增温和保温,是靠白天日光透过薄膜射入室内,使温度不断增加。白天积累的温度保存起来是靠夜间棚膜上的草苫阻止热量外传。人为调节室内温度时,要靠白天揭盖草苫的早晚和中午扒开放风口的大小和放风时间来调节。扣棚后约30天左右时间开始现蕾,现蕾期温度白天25℃--28℃,夜间10℃为宜。夜温若超过13℃,将导致腋花芽退化和雌雄蕊发育受阻。开花期温度管理非常关键,首先要做好温度调节,开花期室内温度白天23℃--25℃为宜,夜间8℃--10℃为宜。草莓花药开裂所需最低温度11.7℃,适宜温度为13.8℃--20.6℃,温度过低花药不能开裂,影响授粉受精。开花期室内温度不能过高。开花坐果后,果实进入膨大期,室内温度维持在20℃--25℃,夜间6℃--8℃。扣棚后室内湿度非常高,一般早晨能达到100%。湿度大不利于草莓正常生长发育,且易发生病害,降低室内湿度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室内湿度的来源是土壤、植株蒸发,如铺地膜时将土壤全部盖严,会明显降低室内湿度,采用滴灌,湿度会更小一些,因此降低湿度要从多方面考虑。通常降低湿度与保温是矛盾的,早晨湿度最高,恰恰需保温,中午前后放风降湿为最佳选择时间,其它时间降湿应以先保温为原则。                

        塑料大棚的温、湿度调控:早扣棚后因气温逐渐降低,3月初以前不用人为调节棚温,冬季将棚封严防止透风,如遇大雪天气,应及时将棚面上的雪清除下来,防止将棚架压伤。2月下旬以后棚温升高,苗木开始生长,到3月上中旬,室温白天可达30℃以上,此时正值花前期,应做好温度调节。要求萌芽至现蕾期白天15℃--20℃,夜间8℃左右,防止植株徒长,大棚草莓关键在花前不徒长,一旦徒长将大大影响产量,所以此期温度控制非常重要,开花结果期白天20℃--25℃,夜间5℃--6℃为宜。温度调节方法是靠放风口,初期大棚放风可通过南北两侧的棚门进行放风,至不能满足温度要求时,将底角上面风口同时打开。其湿度控制参考日光温室。                 

        小拱棚的温、湿度调控:小拱棚的温、湿度调控参考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                        

五、        土肥水管理                

        由于保护地栽培草莓采用高垄栽植,能保持土壤疏松,一般不需中耕,因此土壤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地膜覆盖,地膜覆盖时期应根据气候环境和栽培要求而定。为越冬防寒,一般在土壤封冻前浇足封冻水,3-5天后地表稍干时进行覆盖(11月中下旬)。以提高地温为主要目的,应采用透明膜;以防除杂草为主要目的,应用黑色膜。地膜厚度一般为0.008-0.02毫米,太厚则难于紧贴地面.覆盖时,要求绷得紧\压得牢,封得严.可连苗一起覆盖,保护地内温度适宜萌芽时,即可破膜提苗.                 

       由于草地莓在短期内既生长茎叶又大量开花,还要形成高产,故必须要有充足的养分供给,尤其是氮磷钾三要素的供给,更为重要。

③            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是较长时期供给草莓多种养分的基础肥料。施基肥是在定植前进行,由于草莓栽植密度大,生长期补肥较为不便,因此,基肥最好一次施足,施用量一般每亩不少于粪2000公斤或优质厩肥5000公斤,并可加入适量磷钾肥等。烟台产区的栽培实践证明,粪是适合草莓生长以育的优质有机肥,粪与圈肥相比,有机质是其2倍多,含氮量是其3倍多,含磷量是其8倍多,含钾量也较高。有机肥应腐熟后施用,并充分捣碎撒施均匀。

④            追肥:追肥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以及时补充草莓所需要的养分,在肥料品种上以速效性肥为主,要掌握适氮、增磷钾的原则,其数量和次数依土壤肥力和植株生长发育状况而定。一般从扣棚至显蕾,可10天左右施一次肥,肥料以复合肥为主,氮磷钾含量各15%,每亩用量20公斤。

⑤            根外追肥:又称叶面喷肥,简便易行,用肥量小,发挥作用快。草莓密度大,且地膜覆盖,因而特别适宜采取根外追肥。根外追肥可提高叶片光合强度,提高叶片呼吸作用和酶的活性,促进根系发育,增加果实产量,改善果实品质。通常中后期结合喷药,叶喷0.3%--0.5%的尿素、0.3%--0.5%的磷酸二氢钾、0.1%--0.3%的硼酸,0.03%的硫酸锰,0.01%的钼酸铵、多元微肥或883丰产灵、植宝素等有机营养液,以促进中后期果实的良好发育,提高果重及含糖量,使果味更鲜美,商品价值更高,根外追肥以现蕾期、开花期、花芽分化期最需要。喷布时间以下午4-5时为宜。           

        扣棚后,室内温度高,水分蒸发快,故土壤很容易缺水,特别是这个时期植株生长旺盛,需水量大。然而在温室中由于棚膜和地膜的覆盖,棚膜和地膜下边随处都可见到水滴,土表面也很湿润,这就给人们一种不缺水的假象,实际上植株根层往往已缺水,因此及时浇水非常必要。此时正值花期,结合追肥应浇一次透水。从生产实践看,植株是否缺水,不完全取决于土壤是否湿润,重要标志要看室内早晨植株叶缘是否吐水,通常情况下,即使土壤湿润,如植株不吐水,应视为缺水,这种现象早晨明显,10:00后随室温增高,开始消失,开花前1周左右,要停止浇水;开花后,结合施肥浇水。草莓对水分要求较高,不同生育期对土壤水分要求也不同。果实肥大期要特别注意灌水,此期充足的水分供应,是确保高产的一个重要因素。育苗时和定植后需水多,应及时适量地灌水。早春只要不过于干旱可适当晚灌,而且灌水不宜过大,以免降低地温,影响根系生长。秋末应适当控水,以防植株贪青生长,不利越冬。土壤封冻前应灌一次封冻水,以利草莓安全越冬,并能促进翌年早春的生长。草莓特别适合采取滴灌,因此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采用滴灌。需特别指出的是,漫灌时切忌水浸果实,以防导致果实腐烂及污染。                        

六、        花果管理              

         应用赤霉素:扣棚加温后,植株长出1-2片幼叶时喷10-20ppm赤霉素,每株喷5毫升药液,间隔1周,按长势强弱可酌情喷2-3次,促进生长发育。         

         放蜂促进授粉:放蜂时间在整个花期进行,放养量以每亩两只蜂箱为宜,授粉期间棚内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           

        疏蕾:花蕾分离至一、二级序花开放时,根据限定的留果量,疏除后期未开的花蕾。             

        摘叶:适时适量地摘除老叶,及时摘除残叶和病叶,并将其带出园外销毁或深埋。           

        垫果:草莓垫果最好采用地膜覆盖,结合土壤管理,一举多得。没有地膜,也可在现蕾后铺上切碎的稻草或麦秸垫果。垫果材料在果实采收后应及时撤除,以利于中耕施肥等田间管理。              

          除匍匐茎:果实发育期发生的匍匐茎,应及时摘除,人工摘除匍匐茎费工,可试用多效唑、青鲜素或矮壮素等,来抑制匍匐茎的发生。              

        适时采收:大棚草莓果实以鲜食为主,必须在70%以上果面呈现红色时方可采收,冬季和早春温度低,要在8-9成熟时采收;早春过后温度逐渐回升,采收期可适当提前。采摘应在上午8-10时或下午4-6时进行,不摘露水果和晒热果,以免腐烂变质。采摘时要轻摘、轻拿、轻放、不要损伤花萼,同时要分级盛放并包装。

九、草莓露地栽培五注意

  近年广东省草莓生产有所发展,目前部分农村已开始整地待种。

    但据笔者经验,发现各地在草莓的栽种和管理上,有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是植期。

草莓生长适温为20?25℃,在我省一般宜于10月下旬开始定植。植期过早,气温尚高,会使营养生长期缩短,不利于花芽分化,并易造成早花、早果、降低产量及品质。

二是选地。

草莓属浆果,露地栽培易受灰尘等污染,宜选择车辆通行少、地势稍高的旱地或地下水位较低的水田种植,同时开好田间沟,以防渍水,减轻病害的发生。

三是密度。

我省冬季气候较暖和,草莓长势壮旺,应注意适当疏植。一般以行距40?50厘米、株距25?30厘米为宜(亩约4000株)。同时要求畦宽约50厘米(包沟)、畦高行30厘米,每畦栽两行,品字形排列。这样既有利于草莓生长和结实,又便于管理和采果。

四是疏花

草莓以花茎上最先开的花所结的果最大,品质亦较佳。因此,应注意适度进行疏花、疏果,以提高果实的均匀度。一般说来,花柄长而粗、花朵大、花萼厚,其果实亦大,应留下;反之则果小,宜及早摘除。每棵大致留果20个左右,不必过多。

五是采果

就往年市场所见,出售本地生产的草莓,大都成熟度较差,色香味均欠佳。今后应注意适时采收,通常以果实转色程度达2/3左右为适度,不宜过早或太迟。

十、大棚草莓栽培技术要点

     草莓大棚促成栽培,使果实成熟期大大提前。但有的农民只注重产量,忽视品质的提高,或虽重视但技术上不得要领,因而影响了大棚草莓的经济效益。那么,怎样提高大棚草莓的品质呢?除了要选择适宜品种,采用脱毒壮苗,适期定植扣棚外,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                              控制适宜温湿度

        草莓果实发育的适温为1825℃,要在冬季和早春达到这一温度,可在大棚内套中棚并盖地膜,力争棚温白天达到2528℃,夜间5℃以上,最低温度0℃以上。但出现30℃以上高温时要及时通风降温。土壤温度以保持40%60%为宜,过大过小均会影响草莓根系活力和果实正常的生长发育。

二、                              合理施肥

       大棚草莓结果期长,为防止脱肥早衰,要重施基肥,及时进行追肥和经常喷施叶面肥。在施肥上要掌握适氮增磷钾(生长弱时增施氮肥,结果多时增施钾肥)。一般每亩基施腐熟栏肥40担,配施复合肥30公斤,钙镁磷肥100公斤。中后期结合喷药,可喷叶面肥(200倍绿威18),可促进中后期果实的发育,提高果重及含糖量。

三、                              摘叶疏果

        衰老叶制造光合产物少,而呼吸消耗大,对草莓生长和浆果发育不利,匍匐茎的无谓发生也消耗母体营养。因此,结果期对下部衰老叶要及时摘除,并及早去除匍匐茎。另外,在开花前后疏除一定的高级次花果,不仅可降低畸形果率,也有利于集中养分供应低级次花果发育,使果个增大,提高整齐度。

四、                              综合防治病虫害

       防治大棚草莓病虫害要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即通过采用脱毒壮苗、高垄栽植、地膜覆盖、水旱轮作及避免干旱、高湿等措施预防病果、烂果的发生。田间发现病烂株叶和果实要及时清除,严防扩展蔓延。药剂防治要注意开花前后不用药,以免影响授粉,使畸形果增多。采果期要尽量少用药,必须用药时应选择残毒低的药剂,并且喷药后23天内停止采果,防止果实残毒影响人体健康。

五、                              适时采收

       大棚草莓果实以鲜食为主,必须在70%以上果面呈红色时万可采收。冬季和早春温度低,要在果实89成熟时采收。早春过后温度回升,采收期可适当提前。采摘应在上午810时或下午46时进行。不摘露水果和晒热果,以免腐烂变质。采摘时要轻拿、轻摘、轻放,不要损伤花萼,同时要分级盛放并包装.

十一、草莓采果后的管理技术

       草莓采果后至冬季的长时间内,因温差大,应根据其生理特点,抓好以下六点管理技术:

1、            中耕培土

       草莓新根的发生部位具有逐年上移的特点,因此,在采果后至新根大量发生前,要及时进行一次培土,同时将基部的残留叶、病叶和老叶清除掉,带出田间销毁。培土时选细泥,厚度以露出苗心为宜。同时,全土层进行中耕,加深活土层约7厘米左右,有利于新根多发,保水耐早。

2、            除匍匐茎

        匐茎消耗养分,减少母株营养积累,影响翌年的鲜果产量和品质。据实践证明,摘除甸甸茎,一般可增产40%左右。因此,采果后,除保留繁殖幼苗的母株匍匐茎外,应及时摘除生产鲜果株的匍匐茎。    

3、            追施肥料

       一般在草莓园中耕松土的同时,每667米2园地施腐熟的粪2000公斤,过磷酸钙100公斤,速效氮肥尿素10公斤,以弥补结果期养分的大量消耗。同时在封冻到来之前,应重施一次封冻肥。以促进花芽分化,提高越冬抗寒能力。施肥方法:可进行沟施,也可采取穴施,并注意盖土,防止肥效流失。

4、            防病治虫 

        草莓在生长的过程中,如果遭受病虫危害,会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因此,平时要经常深入田间检查,把防病治虫当常规的大事来抓。为害草莓的虫害有蝼蛄、金针虫和地老虎等,以及红蜘蛛、椿象、金龟子、蚜虫、土蝗、等。防治方法是结合整地施肥拌以增效辛硫磷,浇水施农药。地上害虫发生时,蟋蟀用4000~8000倍20%灭净菊酯,1000倍增效辛硫磷乳剂、800倍40%氧化乐果、0.3%石硫合剂、2000倍氯马乳油等药液连续喷洒1~2次,10天一次,每667米2喷药液75公斤。病害主要有病毒病、灰霉病、黄枯萎病、叶斑病、线虫病、青枯病、腐烂病和蛇眼病等。除摘去枯老病叶销毁外,选用等量200倍波尔多液或1000倍液多菌灵、2000倍液甲基托布律、8000倍液退菌特喷雾叶背面,连续喷1~2次,每667米2喷药液75公斤。(注:选用一种药杀虫灭病,不能超量。药液要充分溶解,喷药要在早上9点钟前,下午4点后,要喷匀)。    

5、            防寒覆益  

         草莓是耐寒植物,但当温度降到18℃以下植株就会受害。越冬期间,保护好健壮的老叶,有利于植株营养积累,花序分化多,产量可明显提高。凌踪来临之前,浇一次封冻水,施一次越冬肥,并用麦秸草或玉米秸秆覆盖约3厘米厚。翌年气温回升2~5℃时,揭除覆盖物,早生早发,具有明显增产效果。

十二、草莓的春季管理技术

   草莓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是果品 淡季的补充水果,深受群众的欢迎。加强草莓的春季管理,是促进草莓旺盛生长、提早结果、提高产量和质量的基础。

1 、 清洁果园

    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左右时,将草莓上的 防寒覆盖物除掉并及时除去病株、病叶、老叶、枯蔓 和杂草,以清洁果园,防止病菌传染。注意避免折断花芽和做好炼苗工作。

、中耕除草

    春季要及时中耕除草,疏松土壤,保持地温和墒情;中耕要浅,严防土块压没苗心;将排水沟清理好,以免造成渍害。

 合理追肥

    经过一冬的休眠,春季气温上升,草莓开始生长,根系吸收力强,及时追肥能有效地促进植株的前 期生长,增加有效花数,提高坐果率。追肥应以尿

    素、复合肥或腐熟的水粪为主。每亩施尿素5~6kg 复合肥10~15kg,结合施肥及时浇水;开花、结果期可用02%磷酸二氢钾叶面喷肥2~3次,能有效地提高产量和品质。

 4 科学浇水

    草莓对水分要求高,除追肥必须结合灌水外,在开花到浆果成熟期应及时浇水。多雨天气要及时排水,以防水渍烂果。

5、            防治病虫害

    春季随着气温的升高,病菌开始蔓延,虫卵孵化 出土,此时正是防治病虫害的最佳时期。可喷布 3000倍菌毒清液,或200倍波尔多液,或2000倍托布津;地下害虫可用地亚农或辛硫磷处理土壤进行防治;红蜘蛛可用三氯杀螨醇或克螨特3000倍喷杀。在采收前10天左右禁止施用农药。

十三、草莓小拱棚覆盖早熟栽培

    东台市范公镇农民近年来采用草莓小拱棚早熟栽培技术,草莓上市期较露地栽培提早12~15天,平均亩产1100公斤,亩产值3300多元。      

1、茬口安排

选择交通方便、地势较高、灌排便利、有机质丰富的旱茬地。移栽前半个月,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3000公斤、三元复合肥80100公斤。     

 2、品种选择

选用早熟、丰产、优质的半冬性品种,如宝交早生等。      

3、适期定植

一般10月上中旬移栽,畦宽2.4米,每垄栽4行,株距2224厘米,行距50厘米,每亩5500株。畦两边靠沟各留40厘米空幅,留待插架。      

4、大田管理

 1、除草。

草莓定植活棵后,每亩用氟乐灵125毫升加水4050公斤喷洒,随即浅中耕,使药土混合均匀。      

2、肥。

盖地膜前每亩施尿素20公斤。开花盛期每亩用三元复合肥4050公斤开塘      穴施。     

 3、盖地膜。

覆盖地膜前,摘除老叶、枯叶,清除田间杂草,施一次速效氮肥。除      草、施肥后710天盖膜,一般在次年1月中旬进行。2月下旬至3月上旬破膜,在草莓苗上部开小孔,使草莓苗露出膜外,随即用土封严开口。     

 4、小拱棚。

3月上旬及时搭竹架小拱棚,覆盖普通农膜。4月初揭膜,晴天早揭晚      盖,阴天不揭膜。      

5、虫防治。

害虫主要有蜗,每亩用灭蜗灵1.52公斤拌细土20公斤撒施于田中      防治。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等,用600倍百菌清喷雾防治。此外,及时清除田间枯叶、烂果,以免病菌反复侵染扩展。采收开花后约30天浆果成熟。每隔12天采摘一次,轻摘轻放,及时销售。

十四、地膜草莓栽培技术

   一、选用良种

        据我县多年栽培育种经验,选用“宝交早生”比较适宜。此品种适应性强、产量高、光泽度好、外观美、成熟早。采用保护地栽培,可以提早到4月成熟。                        

二、选地施肥  

        因草莓根系浅、植株小、叶片大,在栽培上要求有较好的土壤,应选择含有机质丰富的肥沃、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土壤。选定后应深翻精耕细作,每亩施腐熟栏肥5000千克、饼肥50千克、复合肥50千克后整墒,墒宽1.8米。                        

三、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气温高,移栽早不易成活。可在气温22      以下即阳历9月下旬后移栽。行株距为33厘米×22厘米,亩栽8000-10000株,移栽时浇透定根水。                        

四、栽后管理    

 1、抗旱保苗。

草莓属于浅根系作物,要保持根际土壤湿润。如果栽后遇高温干旱天气,要经常浇水,并用稻草稍加覆盖减少蒸发,以促进早发新根。                   

 2、中耕追肥。

冬季苗子生长缓慢,杂草容易滋生。因此,要中耕、除草。冬季培土有利于护根越冬,培土的高度以苗心为准。追肥不能过迟,不能偏施氮肥。否则,引起徒长,不利于幼苗越冬,也影响花芽形成。                 

1、                     地膜覆盖。

“宝交早生”保护地栽培时,不宜过早保温或加温。否则,植株矮小,影响产量。                   

 4、春季揭膜、除草、追肥。

阳历2月中下旬,草莓生长迅速,同时杂草生长旺盛,这时应揭开地膜除去杂草,然后,亩追施复合肥20--30千克,浇足水分再重新盖严地膜。                    

  5、破膜炼苗、施肥。

当苗株心芽即将展开时,应破膜炼苗。破膜时,用手指对准苗株戳破个小孔,将苗株全部掏于膜上。在草莓进入现蕾和初花期时,应分别追施复合肥7.5千克,每半月叶面喷施0.1%磷酸二氢钾,同时结合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6、              防治病虫害。

开花前用波尔多液连喷2次,以保护植株,减少感染。在灰霉病、白粉病、叶斑病等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百菌清1000倍液,每隔7天喷一次,连续2--3次。

十五、草莓生产应注意问题

一、忌有用种子育苗

         草莓实生苗(即种子繁育的苗)容易变异,性状不稳定,而且品质差、产量低,易失去原来品种的优良特性。因此生产上不可用此法育苗。

二、忌品种单一化

      种植单一品种如感染病害会造成重大损失,而且自花授粉结实率低,易形成畸形果。因此不能只种一个品种,一般应选择一两个作主栽品种,再配合两三个作授粉品种。主栽品种的种植面积应占70%以上。

三、忌片面追求大果

      果实大小不是评审品质的唯一标准,还要根据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物c含量、糖酸比、耐贮运性、果实风味、果面整齐度等多种因素评价。一般来说,盛果期草莓的单果重达10克以上都是正常果。因此,采取喷施化学药剂来增大果实,从食品卫生的角度来说是不适宜的。

四、忌长期连作

      草莓多年连作会导致生长衰弱、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病虫滋生。一般结果两年后应换地重栽,但不要在前茬为茄科作物的地里栽草莓,以免感染病毒病。

十六、大棚草莓早熟栽培技术

  利用草莓品种"宝交早生"着果集中的特性进行早熟栽培,经济效益显著。

 该品种植株矮小,采小高度密植和不留腋芽的栽培方式,每亩可摘收草莓达1500kg以上。由于采收期正值2月上中旬,此时草莓上市量少、价格高,每亩产值可达1.5万元以上。

1品种选择:

       宝交早生。

2、育苗

 宜在8月上中旬假植育苗,8月下旬开始控制肥水,停施氮肥,并使土壤保持适当干燥,有条件的可采用苇子、遮阳网等遮光降温以促进花芽分化,提早开花结果。

3、整地

 定植在作畦前进行翻耕,施入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栏肥2000kg或饼肥150kg,复合肥40kg,基肥应在定植前8天施入土壤并拌匀,以防肥肥害。作畦宽1.3米,沟宽40厘米。定植期9月下旬至10上旬,株距13厘米,行距17厘米,每畦7行,每亩定植1.6万株左右。定植后要臻灌水促成活,以后也要保持土壤湿润。

4、温度管理

大棚早熟栽培,当地只需在大棚内加盖小棚即可安全开花结果,在其他地区只要大棚内最低气温保持在5℃以上应加临时辅助性保温设备。在当地,一年最低温度在1月上旬至2上旬,这时草莓都已结果,而果实能耐-1℃低温,所以此假时间大棚夜温即使降至-1℃,草莓的产量也不会受到影响。畦面铺覆黑色地膜,既可保持果实的洁净与土壤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可防治草莓。

5、赤霉素处理

赤霉素处理能促进植株生长和提早开花。当20%植株现蕾时为处理适期,第一次浓度以78mg/kg为好,约1星期后可进行第二次处理,浓度减为34mg/kg。喷洒宜在晴天下午进行,用于动喷雾器对准植株心叶喷雾,每株用液量5ml。处理时棚内最适温度应保持在2530℃,此后直至开花,大棚内均要保持较高温度。

6、追肥

在定植成活后进行第一次追肥,铺地膜前进行第二次,均采用0.5%进口复合肥浇施。现蕾至幼果生长期间可进行根外追肥,喷施0.2%磷酸二氢钾加0.4%尿素,每隔7天喷1次,连喷3次。

7、株植管理

腋芽全部分期摘除。并及时摘除病叶、老叶、以利通风。

8、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灰霉病、叶斑病、白粉病,虫害主要有红蜘蛛、蚜虫、线虫,定植后开花前对病虫害要连续防治几次,以消除隐患。开花、结果和采收期间要尽量少施农药,如果喷施也应彩除虫菊酯类和速克灵、百菌清、托布津等高效低残留农药。

9、后茬安排

草莓收后种植伊丽莎白甜瓜,甜瓜收后种植早熟5号或夏阳大白菜(二茬),每亩收入可害3万元左右,高者达4万元以上,这是当地目前最好的大棚复种形式。

十七、草莓大棚栽培技术

一、              适宜品种:

        棚栽草莓要选用休眠较浅,在冬季和早春低温条件下开花多、自花授粉能力强、      耐低温、黑心花少、果型大而整齐、畸形果少、产量高、      果实风味佳,特别是市场竞争力强的品种,如宝交早生、静宝、丰香、明宝等。

二、              适宜大棚结构:

        草莓棚室宜东西走向,前坡角度30~35度。前坡面的形状以拱圆形为好,这样既能解决南端低矮不便草莓生长及操作问题,又因弧度大于斜面角,从而增加了光线的透射;前坡面积不宜过大,以前坡垂距接近或略小于草莓畦长度为宜;大棚骨架最好采用钢架拱梁和玻璃纤维化水泥拱梁无支柱式,东西方向3米架,代替支柱,其上拉琴弦,弦上拱梁间用粗竹架支撑。棚膜应选择聚乙烯流滴膜。

三、              定植:

        定植时间一般在10月上中旬。苗木要选择4片叶以上、根茎直径0.6厘米以上的无病毒苗木。栽植密度采取宽、窄行(双行)栽植,通常在整好的垄上栽双行,行距35~40厘米,穴距25~30厘米。栽植深度以“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为宜。栽植时先顺垄覆地膜,并压严四周,再在垄上按栽植密度破膜刨穴,将苗木舒展根系,培细土,使秧苗心基部与床面平齐。也可先栽植后覆地膜。

四、              扣棚:

        扣棚要在草莓通过休眠,满足对低温要求后进行,一般以在白天气温低于15℃时扣棚为好,在山东地区扣棚时间为11~12月。若早,易造成旺长,结果少,果实发育慢,病害严重;若晚,则结果迟,影响早期产量和品质。

五、              控制适宜温湿度:

        草莓果实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5~18℃,要在冬季和早春达到这一理想温度,必须在大棚内套中棚再加小棚并铺地膜,力争棚内白天温度达到25~28℃,夜间5℃以上,最低温度0℃以上。如出现32℃以上高温时,要及时通风降温。棚内相对湿度以保持70%~80%为宜,过大过小均会影响草莓根系活力和果实正常的生长发育。具体温度可参照如下:现蕾前,白天25~30℃,晚上15℃,相对湿度80      %;现蕾至开花期间,白天22~28℃,晚上10℃,相对湿度70%;开花后,白天20~25℃,晚上5℃,相对湿度70%;结果后,白天15~25℃,晚上3~8℃,相对湿度80%。

六、              合理施肥:

        大棚草莓结果期长,为防止脱叶早衰,要重施基肥,中后期多次喷肥,以满足其营养要求。在施肥品种上要掌握适氮增磷、钾,一般每亩基施优质农家肥4000公斤,配施复合肥50公斤。追肥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从上棚至现蕾,可10天左右施1次肥,浇1次水;开花前1周左右,要停止浇水;开花后,可15天左右施1次肥,浇1次水。另外,中后期结合喷药,叶喷多元微肥或883丰产灵、植宝素等有机营养液,以提高果重及含糖量,使果味更鲜美,商品价值更高。

七、              花果管理:

        草莓授粉不良易产生畸形果和坐果不齐,可放蜂等加强授粉,提高坐果率。结果期,对下部老叶要及时摘除,并及早除去匍匐茎。另外,高级次花序易出现雌雄性不稔,开花后疏除一定的高级次花果,不仅可降低畸形果率,也有利于增大果个,提高整齐度。

八、              防治病虫:

        大棚草莓病虫害要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即通过采用脱毒壮苗、高垄栽植。地膜覆盖,水旱轮作及避免干旱、高温等措施,预防病果、烂果的发生。田间发现病株烂叶和果实时,要及时清除,集中销毁,严防扩展蔓延。药剂防治要注意开花前后不用药,以免影响授粉,使畸形果增多。采果期要尽量少用药,必须用药时应选择残毒低的药剂,并且喷药后2~3天内停止采果,防止果实残毒影响人体健康。

九、              适时采收:

        大棚草莓果实以鲜食为主,必须在70%以上果面呈现红色时方可采收,冬季和早春温度低,要在8~9成熟时采收;早春过后,温度逐渐回升,采收期可以适当提前。采摘应在上午8~10时或下午4~6时进行,不要摘露水果和晒热果,以免腐烂变质。采摘时要轻摘、轻拿、轻放,不要损伤花萼,同时要分级盛放并包装。

十八、棚室草莓防“四害”

1、                            防肥害

        产生肥害的原因主要有: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使用化肥过多,浓度过大,或集中根系附近又未敞地膜等,致使整株枯死或心叶枯死。

       防治:使用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追肥以勤施少施、“少吃多餐”为宜;提倡微管滴灌技术,浇水追肥,灌水带肥,控制氮素化肥;追肥后要注意将地膜交界处敞34天再盖严。

2、                            防冻害

        冻害是影响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又一大障碍因素。防治:根据天气变化保温,当气温降到6℃左右时,关棚覆大膜;0℃时,加盖小棚膜;-5℃以下时,另加草苫,遇雨雪后初晴时,要增加升温设施,用火炉、火盆加温。根据草莓生育特性控温,扣棚后到现蕾期,白天控温2530℃,不过35℃,夜间1215℃;现蕾到开花,向天控温2528℃,夜间1012℃;开花到结果成熟,白天2225℃,果实膨大期以2023℃为宜,夜间5℃以上。

3、                            防病虫害

       棚室草莓病虫害主要有灰霉病、白粉病、蚜虫、蛴螬等。防治:清洁田园,时常注常打老叶、病叶、无效叶、疏花、疏果,清除病株、杂草等。保温降湿,采用关棚敞膜方式,进行通风换气;应用微管滴灌技术追肥灌水;长期雨天时应铺干麦、稻草等秸秆物于沟内吸湿,以恶化或破坏病虫生存条件和生活习性。药剂防治,关棚前重点防治,可有50%速克灵800倍液,40%杜邦福8000倍液,50%敌敌畏500倍液等药剂各防1次。关棚覆膜后以烟薰为主,可用“一熏灵”加几滴敌敌畏于夜间关棚烟薰,15天左右1次对防灰霉病效果较好。

4、                            防药害

       药害原因主要有:施药品种不对路,浓度过大,时机把握不准,方法不正确等。防治:以农业措施为主,尽量不施药或降低施药次数。必须施药时,选用开花数较少的时期和药害小的药剂。同时还要避开中午花粉开放时间,一般要在下午4点钟左右。看清药品标签,按照其说明书要求,控制使用浓度和剂量,不清楚、模棱两可的药坚决不用。不能随意乱配复混农药。

十九、无公害草莓标准及生产技术规程

    1、问:发展草莓生产的意义是什么?   

 答:草莓浆果鲜红艳丽,芳香多汁,甜酸可口,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被视为果中珍品。

    露地栽培的草莓鲜果在春末夏初时成熟,此时正值水果市场淡季,草莓作为应时鲜果有效地填补了鲜果市场的空档,深受消费者欢迎。

    草莓适应性强,生态类型较多,目前几乎世界各国都有栽培。其根系可忍耐零下8℃以内的低温,根茎在零下15℃时才发生冻害。冬季在有覆盖保护条件下,也能忍受零下40℃的严寒。另一方面,草莓生长期短,当年栽苗第二年便可获益;和其它果树相比,草莓最适合进行设施栽培,利用日光温室、塑料拱棚等设施,配合相应的技术措施,可以使草莓基本上做到周年供应,成为圣诞节、元旦、春节、劳动节等节日的抢手货。

    草莓适应性强,具有结果早、周期短、见效快的优点,繁殖迅速、管理方便、成本低廉,是一种投资少、收益高的经济作物。以栽培面积居全国之首的河北省满城县为例,全县7万亩草莓,平均亩产达l000公斤,亩收入2000余元。目前日光温室促成、半促成栽培面积迅速增加,经济效益较高,平均亩纯收入均在万元左右。

    草莓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果酱、果汁、果酒、饮料、果糕、果脯及多种食品。新鲜草莓经速冻处理,可保持果实鲜艳和原风味,便于贮藏运输,延长市场供应和加工期。近年来,我国生产的草莓酱和速冻草莓已大量出口,为国家换取了大量外汇。

    因此,发展草莓生产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的需求,而且对提高农民收入、出口创汇、振兴地方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2、问:草莓有什么医疗保健价值?

    答:草莓浆果除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之外,还具有较高的药用和医疗价值,据研究,草莓中含有一种叫“草莓胺”的物质,对治疗白血病、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有良好的疗效。

    近年又发现草莓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及脑溢血也有较好疗效。草莓味甘酸、性凉,能润肺生津、利痰、健脾、解酒、补血、化脂,对肠胃病和心血管病有一定防治作用。草莓果中所含的维生素、纤维素及果胶物质,对缓解便秘和治疗痔疮、高血压、高胆固醇及结肠癌等,均有显著疗效。经常饮用鲜草莓汁可治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症,经常食用草莓果,对积食胀痛、胃口不佳、营养不良或病后体弱消瘦是极为有益的。草莓汁还有滋润营养皮肤的功效,用它制成各种高级美容霜、对减缓皮肤出现皱纹有显著效果。

3、问:草莓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如何? 

   答:草莓果实营养丰富,柔软多汁,是目前果品市场上的高档水果之一。

    近年来,草莓生产发展迅速,在河北、辽宁、山东、江苏、四川、浙江、北京、上海等十几个省市广泛栽培。目前,南北各地采用日光温室、大中小棚和地膜覆盖等多种栽培形式,利用促成栽培及半促成栽培技术,使草莓鲜果上市期从11月份一直延续到翌年6月份,草莓主产区已形成了产、供、销、加工综合体系,如河北省满城县,作为北方最大的草莓集散地,除向省内及北京、天津、河南、山西、陕西、内蒙、东北等省市和地区销售草莓鲜果外,还加工生产并出口草莓酱、草莓汁、草莓酒和速冻草莓,为国家换取了大量外汇。

4、问:为什么要发展无公害草莓生产?    

答:在草莓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的同时,由于生产过程中重产量轻质量,加上棚室连作障碍严重,化肥、农药的不合理应用,使草莓受到过量氮肥、农药残留的污染,产品内在品质下降,适口性差,不仅草莓的市场价格下降,还威胁着消费者的健康,同时制约了草莓产品的出口,因此急需发展无公害草莓生产。

    目前,农业部已制定并颁布执行了包括无公害草莓产地环境条件、无公害草莓生产技术规程、无公害草莓产品在内的行业标准,草莓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可按照各项无公害标准的技术要求进行,进一步提高草莓产品的质量和商品价值,并提高我国草莓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草莓产业的健康发展。

5、问:目前我国草莓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答:与草莓生产先进国家相比,我国草莓生产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栽培品种较为单一,缺乏早、中、晚熟搭配的优良品种,也未能根据不同用途采用相应品种。国外引进的品种仍占主要地位。

2)无毒苗繁育体系尚未建立健全,育苗工作比较粗放,这一点在保护地栽培中更为突出。    3)草莓栽培方式仍以露地栽培或简易覆盖栽培为主,设施促成栽培面积仍然不大。致使草莓供应期集中于5?6月,收获期短;在产、供、销还不配套的情况下,个别地区在草莓盛果期内极易造成供过于求、草莓销售难的现象,使生产者的经济效益受到很大影响。

    4)单产不高,缺乏配套的栽培技术。目前露地草莓平均亩产600?1000公斤,远远低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平均亩产2000公斤)。截止目前,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规范化栽培技术体系。

5)连作障碍日益严重,尤其是保护地栽培条件下,连作障碍已成为限制草莓生产的主要因子。

6、问:无公害草莓生产对产地环境条件有什么要求?  

  答:无公害草莓产地应选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的地方。产地的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环境空气质量要求    项目 浓度高限值日平均 1小时平均总悬浮颗粒物(标准状态)(毫克/立方米)03 --氟化物(标准状态)(微克/立方米) 7 20

    注:日平均指任何一日的平均浓度;1小时平均指任何一小时的平均浓度。无公害草莓产地灌溉水质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灌溉水质量要求项目 浓度高限值ph(适宜范围) 55--85

    化学需氧量(毫克/升) 40    总汞(毫克/升) 0001    总镉(毫克/升) 0005总砷(毫克/升)005总铅(毫克/升) 010铬(毫克/升) 010氟化物(以氟离子计)(毫克/升) 30

    氰化物(以氰氢根离子计)(毫克/升) 050    石油类(毫克/升) 050挥发酚(毫克/升) 10粪大肠菌群数(个/升) 10 000无公害草莓产地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土壤环境质量要求    项目 含量限值    ph<6.5 ph6.5?7.5 ph>7.5总汞(毫克/千克) 030 030 060总镉(毫克/千克) 030 050 10

    总砷(毫克/千克) 40 30 25    总铅(毫克/千克) 250 300 350总铬(毫克/千克) 150 200 250问:怎样实现草莓的周年供应?    答:草莓露地栽培,上市期集中,价格波动较大,而草莓鲜果又不耐贮藏,因此,实现草莓周年供应,主要应从栽培方式上入手。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发展草莓的保护地生产是实现草莓周年生产周年供应的重要途径。依据收获时期的早晚,草莓的栽培方式主要有草莓栽培分为设施栽培和露地栽培两大类。设施栽培的主要类型有:日光温室促成栽培、塑料大棚促成栽培、日光温室半促成栽培、塑料大棚半促成栽培。露地栽培分为春季露地栽培和抑制栽培两种,促成栽培是11月至第二年1月开始收获的,而半促成栽培的开始收获期为3-4月,露地草莓在5月开始采收,抑制栽培在10月开始采收,而四季草莓夏秋栽培,收获期为夏秋之间。通过以上各种栽培方式的配合,就可以使草莓周年上市。

在各种栽培方式中,以促成栽培和半促成栽培效益较高。

7、问:什么叫促成栽培?

    答:草莓促成栽培应在草莓休眠前进行保温,采果期从11月至第二年5月。

    根据栽培目的和采收期的长短,分为早收型(11-3月采收)和高产型(11-5月)两种栽培形式。早收型草莓促成栽培采果盛期过后的2月下旬后多在行间定植或播种菜豆、番茄、西瓜或甜瓜。促成栽培所用保护地设施因地区而异,在我国北纬3343度地区即北方,宜采用高效节能日光温室,而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宜采用塑料大棚。促成栽培所用品种选择原则上以浅休眠品种为宜,但休眠程度稍深的品种可采用赤霉素,电照长日处理来避免休眠,也可进行促成栽培。

    秋季草莓幼苗定植后,随着温度的逐渐降低,草莓茎尖逐步变肥厚,第一、二花序开始分化;随着日照的缩短和温度的降低,大约在10月份草莓开始进入休眠,在将要进入休眠而尚未休眠时及时保温,给予高温条件,辅之以赤霉素处理和人工延长光照,防止植株休眠矮化,草莓进入11月份便抽薹开花,12月便可采收。

    为使果实能在11月份采收;需对草莓幼苗采取促进花芽分化的措施。这种栽培形式结果期最长,第一茬果在12月至翌年3月,第二茬果在4?5月,在实践中,往往由于管理不及时,在第一茬果采收后,植株便已早衰,造成减产,因而对第二茬果不够重视。

8、问:什么是半促成栽培?  

  答:草莓植株在秋季完成花芽分化以后,使其遭受一定量的5℃以下低温,休眠即被打破。

    半促成栽培是选用深休眠或休眠中等的品种,当植株生长至基本通过生理休眠,还处于休眠觉醒期时,开始在保护地保温,并给予促进解除休眠的措施,如高温、电照、赤霉素处理等方法,这样,植株就能正常生长和开花结果。打破植株休眠的方法,可以利用自然界冬季的低温,也可以采取低温冷库处理秧苗,栽后辅以电灯补光和赤霉素处理。品种不同,休眠期长短差异很大,所以开始保温的具体日期要根据选用品种打破休眠要求的低温时日而定,另外还需考虑设施的性能与结构。一般约在12月中下旬开始保温,采果期3?5月。半促成栽培所用设施,北方多为普通日光温室、塑料薄膜大中拱棚,南方多采用塑料薄膜大中拱棚。半促栽培最关键的是要掌握好保温适期。

9、问:什么叫草莓冷藏抑制栽培?   

 答:把在自然条件下已形成花芽并已通过生理休眠的植株,在早春萌芽前冷藏起来,使之处于被迫休眠阶段,到秋季再出库定植,使其生长和结果。

    具体方法是,在2月土壤解冻草莓萌芽前,将植株掘起,然后放在零下2?0℃的冷库中保存,8月下旬出库定植,10?11月可采果上市。植株贮存前,应尽可能多带根,将根部携带的土洗去,稍晾后,每50株捆一把,装入纸箱中,根与根相对而放,装好后将纸箱摆齐,并用塑料薄膜盖严。贮存过程中注意冷库的温度,过高易导致烂苗,过低又容易发生冻伤。目前株冷藏抑制栽培技术难度较大,在国外有一定规模,而我国尚不多见,主要问题是秧苗冷藏期过长,如管理不当,极易烂秧,同时要求设备条件高,而产量较低。

10、问:草莓苗繁殖有什么特点?  

  答:草莓与其它作物相比,其繁殖方法多种多样。

    既可以利用匍匐茎和新茎分枝繁殖,也可采用种子繁殖,但由于异花授粉的原因,实生苗之间个体变异较大,很难保持原品种的优良性状,因此,种子繁殖只限于育种工作中采用。在生产中,主要是利用母株在春季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匍匐茎苗和新茎分枝苗进行无性繁殖。其中匍匐茎繁殖法是目前草莓生产上普遍采用的繁苗方法,新茎分枝繁苗苗质差,一般只在匍匐茎抽生较少时应用。

    近年来,利用组培技术结合匍匐茎繁殖法生产脱毒草莓苗的技术已经成熟,部分地区已推广使用了草莓脱毒苗,植株的长势增强、产量提高,避免了长期无性繁殖带来的品种退化现象,有效降低了病毒病对生产造成的损失;此外使用无毒苗后草莓植株抗性强,发病少,利于进行无公害生产。

11、问:露地栽培草莓的育苗方法是什么?怎样选择和栽植母株?

    答:目前农户普遍采用生产田疏行育苗法进行育苗,即在生产田的植株结果后,立即疏行疏株,隔1行去1行,再隔1株去1株,原地育苗。这种方法省工省力,但是不利于繁殖壮苗。最好的繁苗方法是建立专门的育苗圃,进行母株稀栽法育苗,下面就介绍其具体方法。

    培育壮苗首先要选择优良母株。

    母株要通过生产实践的考验来选择,即从促成栽培中选长势强、各花序结果正常,果实整齐、畸形果少、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植株为母本。但是,由于这种植株未经受过低温的影响,春季定植后产生的匍匐茎苗很少。同时,由于已经大量结果,植株的生活力已明显减退;至秋季培养出的合格秧苗也不会太多。因此,最好将当年从促成栽培地中选取的母株作为原原种,经夏秋繁殖出匍匐茎苗后,再从中选取优良匍匐茎苗为母株(原种),秋季定植于母本圃培育,第二年春作为母株进行育苗。经繁育和培植出的母株,于春季定植于育苗圃,进一步繁殖生产用苗。

    在春季日平均气温达到10℃~12℃以上时定植母株。育苗圃选择上茬未种植过草莓、土壤疏松肥沃的园地,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3000 kg4000kg,耕匀耙细后做成宽1.5m2.0m的平畦,雨水多的地区作高畦。每畦中间定植1行母株,株距50cm。每667m2600~800株,母株栽苗前根系应保湿,栽植深度为上不埋心,下不露根。

问:育苗田应如何管理?    答:母株定植后浇透水,苗期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小苗大量发生后隔15~20天施三元素复合肥10kg15kg/667m28月上、中旬停止施用氮肥,只施磷钾肥。整个生长期要结合松土及时进行人工除草。

    母株现蕾后及时摘去花序。匍匐茎发生后应在母株四周均匀摆布,并在着生苗节位前3cm处压蔓,促进子苗生根。定植起苗前1个月对匍匐茎摘心,并疏除过密的弱小苗以保证子苗的质量。

    抽生匍匐茎较少的品种可喷赤霉素促进匍匐茎的抽生,方法是在母株成活并长出3片新叶后喷施1250mg/l的赤霉素,每株喷5 ml10ml

12、问:怎样进行假植育苗?

    答:假植育苗利于培育健壮、整齐的秧苗和提早花芽分化。一般有苗床假植和营养钵假植两种方式。建议草莓的无公害生产中促成栽培和半促成栽培采用假植育苗。    假植苗床宽1.2m667m2施腐熟有机肥2000kg;塑料营养钵直径10cm12cm,育苗土为无病菌和虫卵少的田园表土,加入腐熟农家肥20kg/ m3。视苗情和天气在7月中、下旬开始假植,南方半促成栽培和露地栽培可推迟到8月中旬。选取2~3片展开叶的匍匐茎子苗,在阴天或晴天下午光照较弱时栽入苗床或营养钵。苗床株行距15cm×15cm

    栽植后立即浇透水,第一周必须遮荫,并在三天内每天喷2次水。以后及时浇水或喷水以保持土壤湿润。假植苗成活后可随水冲施0.2%以下的液态肥或0.2%0.3%的叶面肥。及时摘除枯叶、病叶和抽生的匍匐茎及腋芽,及时防治炭疽病、褐斑病、叶斑病、蚜虫和红蜘蛛等病虫害。

    为了促进花芽分化,促成栽培用苗应在8月中旬后停止追施氮肥,可追施少量磷钾肥,如每10天喷施10.3%的磷酸二氢钾;并控制浇水,保持土壤适度干燥。也可在8月中旬至起苗前进行12次移栽或断根处理;或在8月中旬~9月上中旬对苗床遮光50%60%,到花芽分化开始时结束遮光,遮光时间约20天~25天。

13、问:无公害草莓生产的壮苗标准是什么?

    答:具有5片~6片展开叶,根颈粗1.0cm以上,苗全株重20g30g,根重应占其1/3,无病虫害。其中促成栽培要求花芽分化早,花芽发育充实;半促成栽培和露地栽培要求花芽分化好。

14、问:无公害草莓生产怎样选择品种?

    答:通常应结合气候特点、产品用途、市场需求和产地交通等因素选择优质、抗病、丰产品种,同时还应考虑草莓品种休眠的差异。

    促成栽培选择花芽分化早、植株休眠浅、打破休眠容易、开花至结果期短、耐低温的品种。露地栽培和半促成栽培:在冬季温暖和比较温暖地区如长江以南应选用休眠较浅的品种,气温较低地区如长江以北选用休眠中等或休眠深的品种。在进行无公害草莓生产时,更应注意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这样能从根本上减少农药污染。

15、问:生产田栽苗前怎样进行土壤消毒?

    答:草莓生产应选择土层较深厚,质地为壤质,结构疏松,呈中性反应,有机质含量在1.5%以上,排灌方便的土壤和地块。

    盛夏多次耕翻晒垡,杀死病虫草害。重茬地应进行太阳热消毒:在6月中下旬~7月及时收获前茬作物,施肥耕翻后灌透水,用无破损薄膜将地块封严,利用夏季高温消毒2030 天。也可先淹水1015 天后再施肥深翻土壤,适当灌水后覆膜消毒。

16、问:草莓适宜的定植期是在什么时期?

答:促成栽培:应在70%植株开始花芽分化时定植。    露地栽培和半促成栽培:北方地区在花芽分化前定植,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定植期比促成栽培晚。具体定植期参考表1。

表1 草莓定植时期栽培形式 定植期

    促成栽培 北方地区 9月中旬    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 9月中旬半促成栽培和露地栽培 北方地区 8月中旬~9月初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 10月问:草莓怎样整地作畦?    答:定植前半个月左右清除前茬作物,每667m2施腐熟捣细的优质有机肥3000kg4000kg,磷酸二铵20kg、硫酸钾10kg;或氮磷钾复合肥(552.5)30 kg40kg、过磷酸钙40kg。施肥后深耕25cm30cm,园土翻耕23遍,然后作高畦。北方畦高15 cm20 cm,南方畦高30 cm35cm

17、问:草莓苗如何定植?

    答:在起苗前1天苗床浇1次水,从起苗到栽苗根系应保湿,最好带土移栽。每畦栽两行。栽植时使根系完全伸展,并将新茎弓背朝向畦沟一侧,深度以填土浇水沉实后苗心略高于土表为宜。每667m2南方栽苗6000株~8000株;北方栽苗8000株~10000株。

18、问:露地栽培无公害草莓怎样进行冬前管理和越冬期管理?

    答:定植后及时浇透水,缓苗前勤浇小水。

    若缓苗期气温较高,白天可用遮阳网遮荫,直至成活。缓苗后控制浇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浇水后浅中耕除草;在花芽分化开始后,可追施8kg/667m2氮磷钾肥促进生长发育。植株长出两片新叶后,每株保留56片健壮叶,摘除枯叶、老叶、腋芽和匍匐茎。北方地区在10月中下旬(南方地区12月中下旬)前停止浇水,避免贪青越冬死苗。

    越冬期应注意防寒保温。北方地区在土壤封冻前浇冻水,浇水前每667 m2追施三元素复合肥40kg,到土壤完全封冻时在草莓植株上面覆盖地膜,并在地膜上覆盖5cm10cm厚的秸杆、稻草等覆盖物。

    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在日平均气温降至10℃时追肥浇水,然后覆盖黑色地膜。如苗质较好可覆盖透明地膜并破膜提苗。

19、问:露地栽培无公害草莓怎样进行返青后的管理?

    答:北方在翌春土壤开始解冻时分批撤除秸秆等覆盖物,草莓初花期(淮南地区在翌年2月上中旬)可破膜提苗;70%植株开花时结合浇返青水追施三元素复合肥10kg15kg/667m2,果实膨大期追施磷钾复合肥20kg,结果期视苗情可叶面喷施0.3%~0.5%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2~3次,生长季节及时摘除黄叶、病叶、匍匐茎;开花结果期及时疏除高级序无效花果。

    

20、问:草莓促成栽培用什么设施

   答:草莓促成栽培收获期正值北方寒冷冬季,因此对设施有严格的要求,不是任何设施都能进行草莓促成栽培的,在北方进行草莓促成栽培采用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在冬季基本不加温的情况下,使草莓上市期从上年的12月开始一直延续到第二年的3月份;而在长江流域进行草莓促成栽培则适宜采用塑料大棚,、内部再加小拱棚、地膜覆盖,有条件的可增加保温幕。

    促成栽培要在草莓花芽分化以后,不使植株进入休眠便开始保温,否则一旦进入休眼,即使给予适宜的生育条件,也会表现植株矮化、结果不正常而造成严重减产。所以开始保温后,应增加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的温度,避免出现低温现象;采用喷洒赤霉素或人工光照促进草莓生长发育。

21、问:草莓促成栽培为什么要选择浅休眠的品种?  

  答:不同品种花芽分化所需温度及日照条件、休眠所需低温积累量等均有差别,因而对不同设施栽培形式反应也不一样。

    草莓促成栽培正值寒冷的冬季,低温、弱光等不利条件容易导致畸形果增多,果实着色不良、品质降低。因此,品种选择的原则是,花芽分化要求温度较高的早熟种,休眠程度较浅,耐寒性强,长势强,花粉多而健全,果实大小整齐,畸形果少,产量高,品质好。生产实践证明,丰香、春香、秋香、静香、明宝、宝交早生、鬼奴甘等均适宜促成栽培。其中丰香是促成栽培的主栽品种,只是近几年,白粉病较重,生产上应加强防治。我们新选育的红香是一个抗白粉病、耐重茬的高产优质品种,可用于冬季促成栽培。

22、问:草莓促成栽培秧苗培育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促成栽培对秧苗的要求是:花芽分化早,而且发育充实,定植后成活好,每一花序都能连续现蕾开花,特别是第二花序以后的花序也能获得一定产量的健壮苗。

    目前,培育壮苗工作还未引起生产者的重视。一般都是从生产田采果后繁苗,不经假植培育,8月直接定植,作促成栽培用,定植时促成栽培的秧苗标准,应该有5-6片展开叶,根茎粗1.3--1.5厘米,苗重25-30克,叶柄短粗,须根多而粗白,定植时带大土坨少伤根系。要培育出合格的秧苗,应采用专用育苗圃的育苗方法。

    1)母株的选择与培育 选择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有46片叶、没有结过果、无病虫害的脱毒一年生匍匐茎苗作育苗母株。由脱毒母株繁殖的匍匐茎苗作为生产用苗。母株的定植和育苗期管理同露地育苗相似。

    2)假植育苗与管理

    在育苗圃中繁殖,出大量匍匐茎苗以后,便可采苗集中到假植圃中进一步培育;促成栽培的假植育苗与露地假植育苗有所不同。一是假植期要早,一般以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宜;二是为避免假植育苗期培养土中过多的氮肥,应选择土地较瘠薄的地块,而且基肥用量也可适当减少,一般每亩施优质圈肥1500?2000千克即可,这样容易控制土壤中氮素含量,促进花芽提前分化。

    假植时挖取2?3片展开叶,根白健壮的匍匐茎苗,株行距为12?14厘米×14?16厘米,每亩可育苗2万棵左右。

    假植后要加强管理,促进提早成活。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追肥要看苗的长势而定,掌握生育稳健,植株不宜过大过壮,这种苗体内碳氮比率高,花芽分化较早。草莓促成栽培用假植苗育苗期长,多肥条件下营养过多,生育旺盛,体内贮藏养分多,氮素含量高,易变成大苗,这样会推迟花芽分化,虽然产量高,但畸形果增多。相反在缺肥条件下营养不足;碳氮比率较高,花芽分化过早容易变成老化苗,生产力降低;为此,要达到既能提早花芽分化,又能生育旺盛、产量高,必须针对假植期幼苗不同发育阶段采取不同技术措施,自秧苗开始假植至8月上旬,可根据苗情追施速效性化肥1-2次,每次每亩可追尿素8-10千克或磷酸二铵10?15千克,以促进秧苗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此后,至秧苗分化期以前(北方寒冷地区顶花序分化在,9月中下旬),就要控制氮肥的施用,可施些磷钾肥,这对于促进营养物质在体内的运输积累和花芽分化都有利。

23、问:促进草莓提早花芽分化的主要技术措施有哪些?

    答:日本草莓促成栽培普遍采用育苗期促进花芽分化的技术措施,使草莓开花结果期提前,并延长了结果期。我国日光温室草莓促成栽培中,秧苗的培育多依照露地进行,很少采用促进花芽分化的技术措施。这方面的工作尚待开展。促进花芽分化的技术措施就是利用日照长度、温度、氮素营养等影响成花的因素的单独作用或相互作用进行调控的技术。

    1)遮光或短日照处理:遮光育苗就是用遮阳网(寒冷纱),把育苗畦遮盖起来,以降低温度,促进花芽分化,一般采用遮光率在50%一60%的遮阳网,遮盖在小拱棚上即可;小拱棚高l?1.5米,正好覆盖一个育苗期。

    遮光时间自8月中旬开始,至日平均气温降至20℃以下为止,即9月中旬左右结束。可降低气温-2-3℃,降低地温5-6℃。但应注意,遮光不利于秧苗生长,一旦花芽分化,就应立即撤去遮阳网,促进秧苗健壮生长。

    采用黑色塑料薄膜(0.1?005毫米厚)小拱棚覆盖,使草莓苗每日处于日照长度小于8小时下,也能促进花芽分化进程。具体做法是:在秧苗花芽分化前15?20(8月下旬开始),用厚的黑色薄膜盖严草莓苗,每天处理时间从16时至次日8时,连续处理15天以上才有效。

    (2) 断根和摘老叶 断根可控制秧苗根系对氮素的吸收,以促进花芽分化,并使花芽分化整齐。断根前应将假植圃充分浇水,用小铲刀在离植株5厘米的四周,向土内切下深10厘米;并把土坨松动一下,也可直接用平板铲锹在株间插入根下。断根时期一般应在定植前一周完成,可每隔一周进行一次,共计2?3次为宜。断根后要控制浇水,断根后2-3天叶片有萎蔫现象是正常的,可于每日早晚喷水克服;对植株摘叶,即使给予长日照,同样能诱导成花摘除老叶比摘除新叶效果更为显著。实验表明,老叶中含有较多抑制成花的物质,摘除后减少了抑制物质的含量,植株的花芽分化得以促进,草莓秧苗一般从顶部往下数第6片叶以上即开始衰老,应及时摘除。一般每株保持4?5片健壮的展开叶,最多不超过6片。摘叶中应注意适度,如果摘叶过度,反而会阻碍花芽的发育,实际操作中应予注意。

    3) 低温处理 把苗从假植圃中挖起,摘除部分老叶留下2-3片展开叶,按4-5厘米株行距假植在育苗箱内,箱内装有疏松的基质或培养土。根据不同品种在8月底与9月初开始放入冷藏库,温度10-15℃。 入库时间为每日下午3时至第二天早晨7时,然后出库接受阳光照射,日长为8小时,处理时期为17?20天,确认花芽分化后出库定植。夜冷处理需要冷库设施,然而这样处理后草莓早期产量与总产量都比较高,平均单果重也有较大的增长,值得推广。

    (4) 高山育苗 这是利用夏秋季高山上昼夜温差大,尤其是夜温低,从而促进秧苗提前花芽分化。就海拔高度来讲,每升高1米温度下降0.6℃。把草莓苗移到1000米的高山上去培育,温度可降低6℃,在平地进行短日处理的要提早花芽分化近13天。如果在高山上再就地进行短日处理,花芽分化期还会提早,而且产量也会明显增加。上山育苗期在8月中旬左右,处理20?30天,观察到花芽分化即可下山定植。上山育苗因发挥地区优势,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育苗地应选在交通方便,取水容易的地方。

    (5)钵育苗 、用口径10-12厘米,高10厘米的塑料钵,钵内装园土与部分蛭石、砻糠灰的混合基质。于5月下旬至6月下旬采苗上钵,在不切断葡萄茎的情况下,把子苗直接移栽于钵内,子苗具2-3片展开叶,有2-3条白根为最好。当已经有足够的苗以后,可以切断匍匐茎、移入圃地集中管理。雨季应搭棚防雨。平常要做好水分管理。追肥约10-151次,最好追液肥。钵育苗最后追肥期极其重要,必须引起注意。花芽分化较早的品种,8月中旬要停止施用含氮肥料,某些花芽分化略迟的品种8月上旬就应严格控制氮肥的施用。钵育苗,根系发达,根茎粗、花芽分化早,定植成活好,既能提早成熟又能提高产量,是当前应当推广的育苗方法,一旦确认钵育苗花芽分化,就应及时追施氮磷钾复合肥。

24、问:日光温室草莓促成栽培的整地和施基肥与露地栽培有何不同?  

  答:无公害草莓施肥的原则是:根据草莓的需肥规律和土壤供肥能力,进行平衡施肥。使用的肥料必须是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已经登记或免于登记的肥料。限制使用含氯复合肥。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草莓促成栽培结果期长,需源源不断地供应氮、磷、钾完全肥料,才能达到早熟、高产;首先应施足有机肥,一般每亩施入优质圈肥不少于5000千克,使用腐熟的粪效果更好;同时还应施入过磷酸钙30-4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40千克。

    肥料均匀撒入温室后,翻30厘米,把有机肥翻入土层内;耙平畦面,然后作畦。温室栽培应做成高畦,以便覆盖地膜。一般畦宽60厘米,畦沟宽40厘米,畦高20厘米。为便于在草莓生长期间随时浇小水或追肥,可在高畦面上两边加小土埂,做成小平畦,这样可避免大水漫灌,有利于根系发育。保温后将小平畦去除、做成龟背状高畦、覆盖黑色地膜。高畦一般均做成南北向畦,浇水施肥均很方便。

25、问:促成草莓何时定植为宜?定植后田间管理要注意什么问题? 

       答:北方寒冷地区草莓定植期为9月上旬,在草莓花芽分化之前进行。

    南方、温暖地区可在假植圃完成花芽分化之后,即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定植。定植过晚,天气渐冷,距休眠期已近,不利于缓苗以后的生长。秧苗要带土坨定植,尽量少伤根。在定植前4--5天,假植畦浇水洇地,第二天用小铲切成方块囤苗,土坨与土坨不要密接,切苗后用遮阳网稍遮荫,这样土坨不易散坨,并有利于发根。塑料钵育苗则随种随手脱去塑料钵,不会损伤根系,成活率极高。

    采用高畦定植,每个高畦上栽种两行苗,行距30?35厘米,株距15-20厘米,每亩栽苗6000--8000株。

    栽苗时应注意定植方向,应把草莓根茎的弓背朝向高畦的两侧,将果穗抽向畦两侧,通风通光,果实着色良好,可减少病虫害,提高果实品质,同时采收也跟方便。定植时深度要适当,不埋心叶也不露根系。定植后要顺畦沟浇透水一定要将苗的土坨洇透;否则会影响根系的生长。沟浇以后,隔2?3天再浇一水,然后浅中耕,促进发根,不带土坨的苗,栽植后为促进缓苗;减少死苗,可在棚架上覆盖遮阳网,这样根系恢复快,苗的成活率也高。

    定植后到日光温室保温期以前;正是草莓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期,田间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定植缓苗以后,天气凉爽;草莓开始旺盛生长,但此时已进入北方寒冷地区草莓花芽分化期,即9月中下旬,秧苗生长过旺会延迟花芽分化。

    因此,缓苗后不要追肥,少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此期中应不断摘除植株下部老叶、黄叶、病叶,并及早摘除刚抽生的腋芽和匍匐茎等。到9月下旬,第一花序开始分化,为促进花芽的发育,应加强肥水管理,每亩追施一次氮肥(尿素10千克),追肥后及时浇水,以后每5?7天浇水?次。

26、问:草莓促成栽培保温适期如何确定?  

答:日光温室草莓促成栽培保温适期依地理纬度和品种而异。

    所谓保温即指覆盖塑料薄膜。浅休眠品种如丰香、静香等,保温时间可适当晚些;而休眠较深的品种如宝交早生等,保温时间可适当提早。原则上讲,保温适期的确定,要掌握在顶花芽分化之后,并且第一腋花芽也已分化,至休眠以前。保温过早会抑制腋花芽分化;过晚则植株已进入休眠,很难再打破,特别是休眠较深的品种,会造成植株严重矮化。

    生产上多在日平均气温降到16℃~17℃、日最低气温降到8℃~10℃时覆盖棚膜。北方用日光温室栽培,于10月上、中旬覆膜,11月上旬盖草苫。南方多用塑料大棚栽培,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覆膜,1~2月温度过低时可在大棚内加盖二道幕、搭小拱棚,采用多重覆盖加强保温。

27、问:草莓促成期不同时期温度调节如何进行?

    答:日光温室草莓促成栽培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温度调节,保温覆盖塑料薄膜以后,温度调节主要通过揭盖草苫、放风、临时加温、内设多层覆盖来进行。保温后温度调节总的原则是前期高,后期低。不同生育期对温度的具体要求如下:

    保温开始初期:为防止植株休眠矮化,并促进花芽的发育,应给予较高的温度,可密闭温室,使白天温度达28-30℃,超过35℃应放风,夜间保持12?15℃,最低不低于

    8℃。    现蕾期:温室的温度管理应略有降低,白天25--28℃,夜间10℃~12℃。这个时期夜温超过13℃,会使腋花芽退化,雌雄蕊发育受阻。因此,这个时期的温度既要有利于第一花序的发育,也要有利于腋花芽 (第二花序)的分化。

    开花期:草莓花器对温度反应敏感,应保持白天23--25℃,夜间8?10℃,这样既有利于开花也有利于开花后的授粉受精。此期温度过低,花药不能开散;开花授粉受精不良,会增加畸形果比例。花粉发芽在20℃以下和40℃以上都受影响,最佳温度25?30℃;因此,当温室温度超过25℃时应及时放风。

    果实膨大期:为促进果实膨大,减少小果率,应将温度掌握低些。一般白天以20-25℃,夜间6?10℃为宜。

    果实收获期:白天保持20---23℃,夜间5?7℃。温度调节也应根据市场需求,调节果实采收期,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8、问:日光温室的增温保温措施有哪些?   

 答:日光温室草莓促成栽培采收期为12月至翌年3月,而这个时期正值北方寒冷的冬季日光温室只要采用合理结构,选透光率高的薄膜,加强外保温,一般情况下不需生火加温。

    日光温室增温主要借助于温室效应,白天太阳光透过薄膜射入室内,使日光温室室内温度增加,热量被蓄积到土壤、墙体和后屋面中。夜间塑料薄膜外覆盖草苫阻止热量外传,增加白天室内温度蓄积需通过建立合理的前屋面采光角度,选择长寿无滴薄膜、及时清洁薄膜等措施解决,要想提高日光温室夜间温度还应从减少温室贯流放热来解决,贯流放热就是透过覆盖面(包括温室前屋面、后屋面、后墙和山墙)的放热过程。而前屋面的贯流热量在温室全部放热中占绝大部分,必须引起重视。一是要增加塑料薄膜的密闭性、减少缝隙放热,二是要通过加盖纸被、草苫等覆盖物来减少热量损失,为防止出现室内过低温度出现,可在室内增设塑料小拱棚,上盖塑料薄膜,最好盖无纺布,既通气又保温,无纺布也可直接盖在植株上部。?般盖草苫前先将无纺布盖好,然后再盖草苫;第二天揭草苫后再将无纺布揭去。

    人为调节:日光温室内的温度,要靠白天揭盖草苫的早晚和扒开放风口的大小和放风时间来调节,总的原则是:外界温度较低,需增加室内温度时,草苫要晚揭早盖,放风口要小,放风时间要短;外界温度较高,需降低室内温度时,草苫要早揭晚盖,放风口要加大,并延长放风时间。不同季节或不同天气状况草苫揭盖和放风时间应依据室内温度进行。

29、问:如何控制温室内的空气湿度? 

   答:日光温室保温以后,室内温度较高,植株蒸腾量较大,室内空气湿度高,而土壤也很容易缺水。

    在生产上应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一方面减少浇水次数,防止降低地温;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空气湿度过大,减少灰霉病的发生。一般保温后中耕23次,促进根系发育,在顶花芽现蕾时覆盖黑色地膜。使用黑色地膜草莓长势稳健,不容易早衰。地膜宽度应覆盖至沟底。铺膜后立即破膜提苗。

    保温前浇1次水,使保温初期设施内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植株现蕾后适当降低空气湿度,开花期相对湿度保持在30%50%。结果期相对湿度60%70%

30、问:抑制草莓休眠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答:通常在促成栽培中,在加强肥水管理的同时,采用喷洒赤霉素和电照补光两种措施防止植株进入休眠。

    保温后,人工喷洒赤霉素是普遍采用的方法,喷洒赤霉素可促进生长,突出表现在叶片增大,叶柄伸长,促进花序抽生且花序梗增长。

    喷赤霉素的时期应在温室开始保温以后,植株第2片心叶展开时进行。深休眠的品种在保温后第3天即可用赤霉素处理。因为赤霉素在较高温度下效果明显,所以喷洒时宜选在晴天的上午进行,喷后将室温控制在30-32℃(白天),这样3天后便可见效。喷洒用量因品种而异,一般浅休眠的品种,如丰香、春香等,只喷一次即可,浓度5-10毫克/升,每株用量5毫升;休眠较深的全明星要喷洒2次,即在现蕾期再喷洒一次,浓度为10毫克/升,每株5毫升。赤霉素要喷洒在植株芯部,用量和浓度不宜过大,否则会造成徒长。

    休眠较深的品种需要补光打破休眠,电照补光在日本等技术先进的国家早已普遍使用,一般每10m214m2安装1100w的白炽灯泡,灯距植株生长点的高度为1.0 m1.2m11月上旬至1月下旬补光,每天在日落后或放草苫后补光3小时~4小时。

问:草莓保温后的水分管理有何特点?    答:温室内由于有棚膜和地膜覆盖,棚内侧和地膜内到处是水珠和水滴,土壤面也很潮湿,这容易给人们造成一种不缺水的假象,实际上,植株根层的土壤往往已经缺水,缺水容易导致植株发育迟缓,尤其是影响根系的生长,而开花前培育强大根系是高产的重要条件。

    据研究,定植到开花前灌水对根系发达极为重要。而草莓根系80%分布于自地表向下15厘米的土层内,表土极易干燥,因此灌水宜少量多次。

    一般在保温前和保温后盖地膜前各浇一次水,以后应结合追肥浇水。装有滴灌设施的大约每1--2周滴水1次。覆盖地膜后应以“湿而不涝,干而不旱”为原则,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

31、问:草莓保温后的追肥怎样进行?

答:草莓保温以后,正是花芽发育期,随后很快现蕾、开花、果实膨大,12月开始采收,2月中旬第一花序采收结束,但腋花序又抽生并开花结果。

    可见促成栽培下,植株负担较重,不能缺肥;如不及时追肥,植株容易早衰。据日本学者研究,春香从9月定植到翌年5月,每棵植株的肥料吸收量为氮2.5克、磷0.6克、钾3.0克,定植到收获始期以及到收获盛期时肥料的吸收量分别占总吸收量的1/32/3。因此,促成栽培保温以后是施肥的重要时期,追肥至少要进行4?5次,即盖地膜前、果实膨大期、开始采收期、盛收期,收后植株恢复期及腋花序开始采收期等。一般生长前期每20天追肥1次,后期每月1次。草莓开花结果期需较多的磷、钾肥,故追肥以氮磷钾复合肥最好。每次施肥量以每亩8?10千克为宜。为提高肥效最好将肥溶在水中配成液体,随水追施采用滴管结合追液肥效果更好。第一次采收高峰过后的发叶期,还可结合苗情叶面喷施0.5%的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23次。

32、问:促成栽培中怎样进行植株管理和疏花疏果?

    答:草莓保温后,植株逐步开始生长,会发生较多的侧芽和部分匍匐茎,特别是某些容易发生侧芽的品种;应及时摘除侧芽和匍匐茎,同时摘除下部老叶、黄叶和病叶。一般除主芽外,再保留2?3个侧芽,其余生于植株外侧的小芽全部摘除。

    植株开花过多,消耗营养,使果实变小,应采取疏花疏果的措施,把高级次小花去除,以集中养分促成留着的果实变大、增重。每个植株保留多少果实,要根据品种的结果能力和植株的健壮程度而定。一般第1花序保留6?10个果,第23花序保留6?8个果。这样把高级次的小花小果及部分畸形果摘除掉,并随时把病果摘除带出室外。

33、问:草莓促成栽培中如何利用蜜蜂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答:草莓促成栽培的开花期正处于冬季,尤其是12?2月温室内气温低、湿度大、昆虫少,很容易造成花粉不能飞散,授粉不良,易发生各种畸形果,严重影响2?3月份草莓的产量和质量。

    国外利用蜜蜂等昆虫在保护地中进行授粉已较普遍,近几年河北省满城县草莓主产区利用蜜蜂传粉已被广大农户逐步接受。实践表明,采用蜜蜂传粉的温室草莓,明显提高了坐果率,增产幅度30%-50%,同时能减少畸形果数,畸形果数只有无蜂区的15。在蜂箱移人日光温室前10?15天,应彻底防治1次病虫害,尤其是虫害。

    蜂箱移入后一般不能再施农药,尤其禁止用杀虫药。一般一栋日光温室(如半亩)可以利用3?5框蜜蜂无王群。在草莓开花前1周移入日光温室内。早期温室内草莓开花较少蜜源不足,蜂群需人工饲喂,使用框式饲喂器或箱顶饲喂器,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大量饲喂。补助饲喂采用浓稠饲料,即4份蜜对1份开水,搅拌使其融化;白砂糖2份加水1份,文火化开;在糖浆中加酒石酸0.1%,煮沸立刻撤火,可促使蔗糖浆转化。在蜜蜂活动季节,可喂干糖。除此以外,也可喂花粉代用品,脱脂大豆粉、酵母粉、乳粉、豆浆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作为花粉代用品。喂水喂盐也是不可缺少的,喂水时水中应加入0.1%的食盐。

    蜜蜂生活的最适温度为15--25℃,气温在5?35℃时蜜蜂就能出巢活动,气温长时期在10℃以下时,蜜蜂减少或停止出巢活动。蜜蜂活动的温度与草莓开药最适温度13?20℃相一致。因此,为使蜜蜂最大限度发挥授粉作用,当室内气温超过30℃时应及时放风。

34、问:如何促进日光温室促成栽培草莓果实的着色?  

答:草莓果实的色泽一般为红色,栽培种的果色通常在粉红到深红间变动,差异很大。红色为花青甙色素。在果实肥大初期为绿色,中期变白,后期则转变为红色;只有当果实进入肥大后期时,花青甙的含量才急剧增加。实验结果表明,在绿熟期及白熟期,光对果实着色几乎没有影响,相比之下,温度对果实着色似乎影响更大;但转色期的光照有利于果实着色。

    日光温室草莓栽培期正值低温弱光期,非常不利于果实着色,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草莓的增色效果。①降低室内湿度,提高夜间温度。②随时摘除遮盖果实的老叶,使果实充分受光。③控制施肥,结果后的灌水应选晴天午前进行,要避免灌大水;④选透过紫外线高的棚膜,经常清洁棚膜;⑤在日光温室后屋面挂反光幕。

35、问:草莓促成栽培中为什么要进行二氧化碳气体施肥?    

答:草莓在生育过程中,叶片接受阳光吸收二氧化碳,根系吸收水分及矿质营养并输送到叶片中,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叶片中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生产出碳水化合物并放出氧气和能量,这便是草莓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草莓物质生产的基础。日光温室促成栽培中,正值最寒冷的冬季,为增温保温一般情况下放风量较小,放风时间较短。在揭开草苫后不久,草莓光合作用用去大部分二氧化碳,很快使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低于外界(0.03),致使草莓光合作用处于饥饿状态;国外从60年代中期便推广使用了二氧化碳气体施肥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蔬菜花卉等多种作物中。我国在70年代末开始试验二氧化碳气体施肥技术,目前也已在一些地区的温室、大棚蔬菜生产中推广应用。

    由于二氧化碳成为冬季草莓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因此,增施二氧化碳已成为当务之急。

    我国传统的温室大棚蔬菜生产均是通过大量增施有机肥;通过土壤微生物的活动释放二氧化碳,达到优质高产。目前,优质有机肥源逐年减少,二氧化碳亏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限制高产的主要因素。据日本学者研究,温室中增施二氧化碳会明显提高草莓光合作用效率,并使产量比对照增加20%?50%,同时,增施二氧化碳还能增加大果比率,提高果实糖度,从而提高果实的糖酸比。

    (1)二氧化碳施肥浓度

    草莓二氧化碳施肥浓度依品种、光强度、温度高低和肥水等情况而定,一般接近二氧化碳饱和点的浓度是最适合的。但考虑到成本与效益的关系,过高的浓度即使略有增产,意义也不大。目前日本、 美国、欧洲诸国多以1000毫克/升(即ppm)作为施肥标准进行二氧化碳施肥。对草莓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草莓光合速率增强,约1000 ppm二氧化碳时,光合速率达最大值,为34.3毫克c02(平方分米?小时)。近年来,日本多将冬季促成栽培草莓二氧化碳施肥浓度定在750--1000 ppm 3月份以后随着换气量增大,二氧化碳损失增加,施肥浓度最好下调至500 ppm

    2)施用时间 实践证明,促成栽培的寒冬季,二氧化碳最佳施肥时间是9点至16点。如果用二氧化碳发生器作为二氧化碳肥源;施肥时间还应适当提前,使揭草苫后半小时达到所要求的二氧化碳浓度。中午如果要通风,应在通风前半小时停止施肥。

    3)施用时期 促成栽培草莓采收期为12--3月,植株着果最多的时期正是日光温室不放风或少放风的季节。一般11月施用二氧化碳,2月份收到产量。日光温室草莓盖膜保温后,植株恢复生长,待长出2--3片新叶时,再施用二氧化碳为好。

    4)二氧化碳施用方法

    较为实用的是有机物发酵法和二氧化碳发生剂法。①有机物发酵法:有机肥施入土壤里分解时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每小时释放二氧化碳0.4克。如果每亩施用秸秆堆肥3000公斤,则可在1个月内平均使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达到600800 ppm,利用增施有机肥提高日光温室内二氧化碳含量,有一举数得之利。主要不足是这种方法二氧化碳释放量和速度一直平稳,在草莓光合作用旺盛期不能很快达到高峰,有一定局限性。②二氧化碳发生剂法:是利用物质间的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有盐酸?石灰石法、硫酸一石灰石法、碳酸氢铵--硫酸法。其中碳酸氢铵?硫酸法取材方便,成本低,应用较多。应用时硫酸应稀释成稀硫酸,可把1份硫酸缓缓倒入3份清水中,即可使用,目前市面上已有成套装置销售。在反应完后的残液中,加人过量的碳酸氢铵中和掉残液中的硫酸,即成为硫酸铵,稀释50倍后可作为追肥施用。

36、问:如何确定半促成栽培适宜的保温期?    

答:半促成栽培通常在草莓植株通过休眠后开始保温。北方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栽培在11月底~1月初覆膜;南方塑料大棚在12月中旬~1月中旬扣棚保温。

37、问:半促成栽培怎样进行灌溉?

    答:扣棚后应采用膜下灌溉方式, 开花前,控制灌水,开花后,保持土壤“湿而不涝,干而不旱”。可在顶花序果实膨大期、顶花序果实采收后期各浇水1次。棚室内如采用膜上灌溉,可视土壤墒情在顶花序果实膨大期浇1次水。

    半促成栽培不需要进行赤霉素和补光处理,因为植株在保温时已通过休眠或正在觉醒,其他管理如温度、光照、植株管理及养蜂授粉、二氧化碳施肥技术可参照促成栽培进行。

38、问:无公害草莓生产防治病虫害的原则是什么?

    答:草莓的主要病害有灰霉病、白粉病、病毒病、芽枯病、炭疽病、根腐病、芽线虫。主要虫害有螨类、蚜虫、白粉虱。

    草莓防治病虫害技术应用的适当与否,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尤其是关系到农药残留是否超标,因此我们确定了病虫害的防治原则为: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生态防治为主,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经济阈值,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

39、问:无公害草莓的农业防治措施有哪些?    

答:农业防治措施有选用抗病虫性强的品种;使用优质脱毒壮苗;进行2年~3年合理轮作或与水稻轮作;及时清除、烧毁或深埋病株、病叶和病果;及时清除田间杂草;秋季生产田定植前,土壤深耕并利用太阳热和紫外线消毒;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春季育苗田应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深耕40cm,借助冬季自然低温杀死部分土传病菌和线虫等。

40、问:无公害草莓的物理防治措施有哪些?    

1)板诱杀白粉虱和蚜虫:黄板上涂一层机油,每667m230块~40100cm × 20cm的黄板。当板上粘满白粉虱和蚜虫时,再涂一层机油。

2)阻隔防蚜:在棚室放风口处设防虫网防蚜虫进入。

3)驱避蚜虫:在棚室内和放风口处挂银灰色地膜条驱避蚜虫。

41、问:无公害草莓的生物防治措施有哪些?    

答:扣棚后当白粉虱成虫在0.2头/株以下时,每5d释放丽蚜小蜂成虫3头/株,共释放3次丽蚜小蜂可在棚室内建立种群有效控制白粉虱为害。保护和利用天敌,有条件时可助迁草蛉、瓢虫等防治蚜虫。

42、问:无公害草莓的生态防治措施有哪些?    

答:开花结果期,加大放风量,将棚内湿度降至50%以下。每天将棚室温度提高到35℃闷棚2h,然后放风降温,连续闷棚2次~3次,可防治灰霉病。

    适当灌水,防止土壤过分干燥,避免或减少叶螨的发生。降低棚内湿度,减小种植密度,避免施用过多的氮肥,防止植株过度茂盛,以减少灰霉病等病害的发生。

43、问:无公害草莓进行化学防治的原则是什么?    

答:在无公害草莓生产中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所有使用的农药均应在农业部注册登记。提倡使用生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科学合理使用有机合成农药,注意不同作用机理农药的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保护地优先采用烟熏法,粉尘法,在干燥晴朗天气可喷雾防治;采果期应先采果后喷药,并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施药。

禁止使用农药的种类和化学药剂的种类和使用准则参考表4。表无公害草莓生产推荐使用的化学农药、使用准则和禁用药剂种类

    农药名称 每季作物最多使用次数 安全间隔期(主要防治对象    阿维菌素 1 7 螨类辛硫磷 - - 蓟马、蛴螬、小家蚁等啶虫脒 3 2 蚜虫敌敌畏 - - 蚜虫氢氧化铜 3 3 叶斑病

    氟菌唑(特富灵) 2 2 白粉病    四氟醚唑 - - 白粉病    硫磺悬浮剂 - - 白粉病腐霉利 2 14 灰霉病、褐斑病百菌清 4 3 芽枯病多菌灵 - - 叶枯病、黏菌病、果腐病、黑腐病

    1

    所有农药的施用方法及使用浓度均按农药标签规定执行。 2:草莓生产禁止使用的化学农药: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

 

二十、草莓冬春管理 重在掌控温湿度

   在冬天和初春两个季节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草莓的温度和湿度加强控制和管理,这对于草莓的增产增收至关重要。

       冬季来临时,对大地种植的草莓要进行防寒保护,大多采用覆盖方法,以达到保温保湿的目的。常用的的覆盖物有腐熟的马粪、细碎的圈肥、麦秸、稻草、树叶、玉米杆等。所覆盖的厚度以把植株盖严为原则,在天气寒冷的地区要适当盖的略厚一些。覆盖时间要掌握在土壤开始封冻时进行。在覆盖之前,如果遇到寒流侵袭,气温突然下降,要采取防冻措施。到翌年春季气温回升,土壤开始化冻后,先撤除部分覆盖物,在草莓开始发芽之前,将全部覆盖物撤除。                       

        草莓对水分的要求比较高,土壤要经常保持湿润,在干旱时要及时浇水,但在花期和座果期浇水要适可而止。千万不要用大水漫灌,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就很容易造成果实霉烂。草莓也不耐涝,当遇及阴雨天气土壤积水时,要及时进行排放。                        

       现在,随着覆盖保温技术的不断改进,许多地方为了使草莓果实提早成熟,采取了拱棚早熟栽培技术。其主要方法是:在早春加扣塑料小拱棚,提高温度,缩短生育期。拱棚的设置要南北朝向,大小要适度,一般宽3-4米,中间拱起的高度可为0.8-1.2米,长约10-25米。在寒冬季节,晚上可加盖草帘,以做到保温。                     

       在搭棚初期,棚内温度可稍低一些,一般掌握在14-20℃为宜,到生长旺季,棚内温度可提高到19-26℃,但最高不得超过30℃。当自然温度能够满足草莓生长发育需要时,即可撤棚凉苗。这样,草莓可以提前15-30天采收上市,其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二十一、设施草莓如何进行温、湿度调控

  莒南一果农问:设施草莓如何进行温、湿度调控?本报农业科技专家顾问团林果组专家高文胜答:温、湿度的有效控制,是保护地栽培成功的重要环节,我们应明确草莓各生长阶段的温度需求,通过各种方法进行调节,以保证草莓正常的生长发育。

 草莓对温度适应性强,根系在2℃时开始活动,5℃以上时芽开始萌动。根系最适宜的生长温度15℃~20℃,植株最适宜的生长温度20℃~25℃;花芽分化适宜温度为5~25℃,低于5℃,超过25℃均不能进行花芽分化;花期温度20℃~25℃,有利花粉发芽,13?8℃~20?6℃有利于花药开裂;果实膨大前期白天25℃~28℃,夜间8℃~10℃,后期白天22℃~25℃,夜间5℃~8℃,5℃以下草莓进入休眠,30℃以上影响正常生长。由于草莓根系较浅,植株小,叶片大,蒸腾作用强,对水分的要求较高,现蕾至开花期土壤水分应充足,以田间持水量70%为宜,果实膨大期应保持在80%左右为宜,花芽分化期应适当控水,防止徒长,60%~65%为宜。日光温室的温、湿度调控:扣棚后室内温度迅速升高,做好温度调节非常重要,温度主要是通过放风口调节。扣棚后,上午10:00以后(晴天时)温度在35℃以上,应及时放风降温,使白天温室温度维持在28℃~30℃,夜间温度12℃~15℃,最低不能低于8℃。随着温度不断下降,夜间棚膜上应及时放置草苫加强保温,当夜间室内温度降到8℃~10℃时早晚开始揭放草苫。温室中的增温和保温,是靠白天日光透过薄膜射入室内,使温度不断增加。白天积累的温度保存起来是靠夜间棚膜上的草苫阻止热量外传。人为调节室内温度时,要靠白天揭盖草苫的早晚和中午扒开放风口的大小和放风时间来调节。扣棚后约30天左右时间开始现蕾,现蕾期温度白天25℃~28℃,夜间10℃为宜。夜温若超过13℃,将导致腋花芽退化和雌雄蕊发育受阻。开花期温度管理非常关键,首先要做好温度调节,开花期室内温度白天23℃~25℃为宜,夜间8℃~10℃为宜。草莓花药开裂所需最低温度11?7℃,适宜温度为13?8℃~20?6℃,温度过低花药不能开裂,影响授粉受精。开花期室内温度不能过高。开花坐果后,果实进入膨大期,室内温度维持在20℃~25℃,夜间6℃~8℃。扣棚后室内湿度非常高,一般早晨能达到100%。湿度大不利于草莓正常生长发育,且易发生病害,降低室内湿度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室内湿度的来源是土壤、植株蒸发,如铺地膜时将土壤全部盖严,会明显降低室内湿度,采用滴灌,湿度会更小一些,因此降低湿度要从多方面考虑。通常降低湿度与保温是矛盾的,早晨湿度最高,恰恰需保温,中午前后放风降湿为最佳选择时间,其他时间降湿应以先保温为原则。塑料大棚的温、湿度调控:早扣棚后因气温逐渐降低,3月初以前不用人为调节棚温,冬季将棚封严防止透风,如遇大雪天气,应及时将棚面上的雪清除下来,防止将棚架压伤。2月下旬以后棚温升高,苗木开始生长,到3月上中旬,室温白天可达30℃以上,此时正值花前期,应做好温度调节。要求萌芽至现蕾期白天15℃~20℃,夜间8℃左右,防止植株徒长,大棚草莓关键在花前不徒长,一旦徒长将大大影响产量,所以此期温度控制非常重要,开花结果期白天20℃~25℃,夜间5℃~6℃为宜。温度调节方法是靠放风口,初期大棚放风可通过南北两侧的棚门进行放风,至不能满足温度要求时,将底角上面风口同时打开。其湿度控制参考日光温室。

二十二、草莓设施栽培综合配套技术规程(上)

(一)      品种选择

        适宜设施栽培的草莓品种包括宝交早生、丰香、达那、春香、女峰、明星、美香莎等。

(二)      选取适宜作型

        目前已研究提出草莓设施栽培的多种作型,包括半促成栽培、促成栽培和抑制栽培。从而实现了草莓的周年供应。

1.半促成栽培。

        在满足草莓自然休眠所必需的低温量或打破休眠之后,进行人工保温,促使成熟期提早。关键措施是:增施粪,施足基肥;良种壮苗,高垄密植;打破休眠,注重保温,加强管理,防治病虫。打破休眠一般采取喷布赤霉素、电照、保温或加温等措施;同时还应因品种而异。除保温或加温外,休眠深的品种往往需要低温、长日照处理,而休眠浅或较浅的品种往往只需喷布赤霉素等简单处理即可,甚至不需处理,直接保温即可。半促成栽培用苗,主要是在秧苗繁殖圃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严格选择,直接定植。

2.促成栽培。

        促成栽培产量高、品质优,成熟期比半促成栽培更早,但成本增加,管理技术要求高。关键措施是促花充苗和抑制休眠,其他方面则以半促成栽培方法为基础。促花育苗方法主要有:移植断根育苗、营养钵育苗、利用山间谷地育苗、遮光育苗、高冷地育苗、冷藏育苗等。抑制休眠主要采用提早保温、加温及电照或赤霉素处理等。促成栽培用苗,要求花芽分化早、发育好,一般需进行促花育苗,也可假植育苗结合适当早定植,在花芽分化前采取缺氮、摘叶等处理,以促进秧苗提早花芽分化。

3.抑制栽培。

       抑制栽培,可灵活调节采收期,弥补草莓淡季,并且可在冬寒前大量收获,只需要简易大棚保温即可,但由于需要长期株冷藏,因而成本高,管理麻烦。关键措施是长期株冷藏。入库冷藏时期,一般在早春土壤解冻时,苗掘起后清净泥土,摘除基部叶片,保留3片叶,在背阴处风干半天后再行装箱。适宜株冷藏的温度是-2℃~0℃,1℃以上时芽开始萌动,-3℃以下时根和芽易受冻害。出库可在傍晚,放置1夜,再流水浸根,即可定植。抑制栽培用苗,要求贮藏养分充足,茎粗根粗,一般需经假植育苗,或在秧苗繁殖圃严格选择。

(三)      培育无毒壮苗优

        质壮苗标准:根系强大,叶柄粗短,成龄叶4片~7片,新茎粗08厘米以上,苗重20克~40克,无病虫害。

5、          建秧苗繁殖圃。

        建立草莓秧苗繁殖圃,是加快繁殖速度和提高秧苗质量的重要途径,是确保高产、优质和高效的根本措施。生产中多在浆果采收后,将生产园留作繁殖圃块,隔行去行,进行繁殖,由于土壤养分消耗大、母株未经选择、田间病害易再侵染、母株营养面积小等,所以秧苗质量差,是产量低,品质差的根本原因,必须建立专门的秧苗繁殖圃。

②            圃地准备:

        圃地应选择地面平整、通风透光、土质疏松、排灌方便、无病虫害的砂壤土地。母株栽前施足优质基肥,一般每亩施用腐熟2000公斤~2500公斤。土壤耕翻20厘米~25厘米,耙平整细,作成平畦。前茬作物若为草莓或蔬菜,应进行土壤化学消毒或太阳能消毒。

③            母株栽植:

       母株应选择品种纯正、生长健壮的优质苗,最好选用组织培养的无病毒苗。一般于5月下旬至6月初,当草莓采收刚结束或近结束时,及早在保护地或田间选择母株,并带土移植。也可春季栽植母株,延长繁殖期,栽植时要去掉母株的老叶、残叶等。栽植距离要充分加大,行距1米~2米,株距04米~1米。母株栽植的株行距,应根据品种特性、栽植时期、栽培条件而定。发生匍匐茎能力强的品种,可采用较大的株行距;母株栽植早,肥水条件比较好,栽培管理精细,发生匍匐茎多,也应采用较大的株行距。宝交早生、春香等品种,每母株需营养面积1平方米~12平方米,而达那等品种,每母株需营养面积05平方米即可。

6、          秧苗繁殖圃的管理。

②          土肥水管理:

       栽后要及时松土浇水,为幼苗扎根创造疏松湿润的土壤条件。切忌高氮大水,以防苗徒长、花芽分化受阻和病害发生。在施足基肥的情况下,一般不需追肥。若植株长势较弱,可结合松土浇水、在行间撒施复合肥,或叶面喷布04%~05%的磷酸二氢钾。

③          母株与匍匐茎的管理

      春季栽植的母株,应注意及时疏除母株上出现的花蕾,减少营养消耗,促发匍匐茎和形成健壮子株。栽植于棚内的母株,应控制棚内温度等条件,经常整理和固定匍匐茎,防止匍匐茎相互交叉而郁闭拥挤,防止产生徒长苗。当匍匐茎垂到地面时,可将其引向空处,在匍匐茎的叶丛处用土压茎,或用草秆、弓形铁丝等给予固定,使子株间距保持10厘米~15厘米,从而达到株丛间通风透光,保证每一子株有足够的营养面积。在母株少的情况下,为了加速繁殖和保证秧苗质量,除采取赤霉素处理等促进匍匐茎发生的措施之外,还可在繁殖圃内采用营养钵压茎。在匍匐茎大量发生时,在母株周围埋入口径为10厘米~20厘米的花盆或底部有孔的塑料杯,盆或杯内装有营养土,将匍匐茎上的叶丛压埋在营养土中,保持适宜湿度,以利生根。此法可提早获得健壮秧苗,作为母株带土移栽,当年能继续抽生匍匐茎以加速繁殖,也可带土直接定植于生产田,有利于提高产量和质量。

7、          断根移植育苗方法。

       半促成栽培中,主要是在秧苗繁殖圃按优质苗标准严格选择所用秧苗,并直接定植于棚内。但日光温室促成栽培中,保温开始期早,开花结果早,花芽分化期相应缩短,要在短期内得到饱满的花芽,保证促成栽培草莓既能提早采收,又能获得高产,就要人为地创造条件,促进花芽提早分化和发育,并保证秧苗整齐健壮。秧苗繁殖圃中的秧苗一般不宜直接定植,必须采取促花育苗措施,继续加强培育。移植断根育苗技术,正是可以达到促成栽培这一要求的措施之一。

①          采苗假植:

        移植断根育苗,应首先注意及早采苗假植,一般在6月下旬~7月上旬进行。采苗即采子株(匍匐茎苗)。于育苗繁殖圃内采集品种纯正、生长健壮的秧苗,保留3片叶,剪留近母株端的匍匐茎3厘米左右,摘除老叶、病叶及其他匍匐茎。将大小苗分开,放入盛有水的塑料小盆内,只浸根,准备假植。选择无病地建假植畦,假植畦一般高20厘米~25厘米,宽约80厘米。每畦5行,株行距15厘米×15厘米。假植时,大苗露出所留的匍匐茎段,小苗则将匍匐茎段插入土中,并分别假植。假植完毕,苗木覆盖寒冷沙,在其上喷水;以后应注意经常于傍晚前喷水,保持一定湿度。经10天左右缓苗之后,便可揭去寒纱,并注意撒施农药,防止蛴螬等地下害虫危害苗的根系,假植苗约经50天~60天即可移植断根。

②          移植断根:

        移植断根时期,一般在预定形成花芽前20天进行。可在8月下旬开始。用小铁铲在假植苗周围切土断根,切成正方形或圆柱形,边长或直径为7厘米左右。将假植苗与土一起铲起,并摘除老叶及匍匐茎。依次向一边移植1个株距,被移植的苗间要填土复平。在移植断根的前一天傍晚,应浇透水,以利带土移植,出现暂时萎蔫,为正常现象。移植断根次数依植株花芽分化状况及长势而定,一般1次~2次;移植断根时期适当早,营养生长旺盛,花芽数多;花芽分化期移植断根,花芽分化数少,且不利于花芽发育。

(四)      设施类型

       选择适宜草莓设施栽培的设施类型包括塑料薄膜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和塑料中棚。

(五)定植

1.施足优质基肥

        草莓设施栽培,产量高,自身苗营养消耗大,故需增施有机肥。基肥宜用粪等优质有机肥,定植前每亩施粪2000公斤~3000公斤。粪必须经充分腐熟后施用,并且沟施与撒施相结合。

2.尽早取苗定植半促成栽培

        选用一般优质壮苗,而促成栽培则必须用经断根移植处理的优质壮苗。定植时间最早可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一般在9月中旬。定植深度适宜,深不埋心,浅不露根。病虫害严重的园片定植前要进行土壤日光消毒,密闭大棚14天~20天,地温40℃~45℃。

3、高垄密植

        垄距80厘米,垄高20厘米,垄顶宽40厘米。每垄2行,株距15厘米~20厘米,每亩一般8000株~10000株。

4、化学除草

覆盖地膜后,杂草较多,生长快,且人工除草不便。因此,覆地膜前应用除草剂,防止杂草生长。当前常用除草剂有乙草胺和拉索。喷洒要均匀,避免重喷或漏喷。

(六)棚内管理

1.环境调控扣棚保温。

         促成栽培,应在顶芽开始分化后30天扣棚、覆膜保温,一般在10月中旬。半促成栽培,山东一般在11月~12月开始扣棚保温。保温采用3层~4层透明膜,即地膜,连体小拱棚和大棚内、外层。也可不用内层外覆草帘。棚北侧可用玉米秸等设置风障。棚外层应采用聚氯乙烯无滴薄膜。温湿度控制。开花坐果期主要控制在20℃~28℃,此期要特别注意防止花期冻害,不得出现5℃以下低温。果实发育期控制在10℃~28℃,此期低温有利于果实肥大,高温有利于果实成熟。棚内30℃以上时注意及时放风。湿度过大易发生病害,开花结果期间湿度过大,影响受精,易产生畸形果。相对湿度一般应控制在80%以下。

2.赤霉素处理促成栽培

        开始保温后,在2片叶未展开期(一般10月中旬)进行第一次赤霉素处理,以促进花柄伸长,有利于授粉受精。赤霉素浓度5~10×10-6,每株3毫升~5毫升,喷洒在苗心上。赤霉素处理,休眠较浅的品种比休眠较深的品种,冷地比暖地,用量少,次数少。半促成栽培生长初期,喷布赤霉素8~10×10-6,促进草莓生长发育。用量切忌过大。为防止大棚草莓徒长,最根本的措施是避免保温过晚。若生长过旺,可喷布pp333250×10-6抑制;若抑制过重,可喷布赤霉素20×10-6解除。

3、灌水

       大棚草莓尤其适宜采用滴灌。果实发育要特别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垄沟漫灌时一定要防止水浸果实。

4、植株整理

在前期果实采收之后,应进行植株整理,及时摘除老叶、果柄等,以提高后期果实产量和品质。

5、花果管理

        花果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加强授粉与疏花疏果,其次是促进着色与成熟,提高果实质量。

(1)                        加强授粉。

设施内高湿环境不利于花粉传播和授粉受精,因此必须采取下列措施加强授粉:

①                        降低空气湿度。

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提高气温和通风除湿都能降低相对湿度。

②                        配置授粉品种。

2个~3个品种互相授粉,有利于减少畸形果,增大果个。

③人工授粉和蜜蜂授粉。

(2)                        疏花疏果。

       草莓低级次花易出现雄性不育,高级次花易出现雌性不育,但前者只要有良好花粉授粉即可正常生长,后者却不能坐果或坐果不良。一级序花一般正常果占90%以上,畸形果占5%左右;二级序花一般正常果占80%~90%,畸形果占5%~15%,不坐果的占5%;三级序花一般正常果仅占60%~70%,畸形果和不坐果的各占15%~20%。因此疏除易出现雌性不育的高级次花,可明显降低草莓畸形果率,并且有利于集中养分,提高单果重和果实品质。疏果时应疏除病果、过早变白的小果以及畸形果。

(九)、综合防治

        病虫草莓果实柔嫩且花期长,要特别强调采用病虫综合防治措施。如栽植无病毒苗,搞好园内卫生,采用无滴薄膜,日光土壤消毒等,一定要避免高温、高湿、大水及过旱。开花坐果期及果实发育期不用药剂防治。防治灰霉病、芽枯病等主要在花前用药,可采用多氧霉素、速克灵、甲基托布津或瑞毒霉等。

二十三、不翻耕畦床连续种植草莓栽培技术及其优势

近年,在日本草莓种植户中流行一种不翻耕畦床连续多年种植草莓的普及热潮。爱知县一位73岁农民,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不翻耕畦床,即可获得果实硕大、皮质坚硬、口感鲜美、轻松省力的草莓,适合中、老年农民的实用技术。现将有关内容介绍给大家。

         1连续多年不翻耕畦床技术重点在上茬草莓收获完成后,不必彻底清除植株,用镰刀等工具割掉地上部茎叶等,让其根系残留于畦床土壤中。这些残留在土壤中的根系逐渐开始分解,并在畦床中形成一个个的“根穴”(如图1)。待到翌年,定植在同一畦床上的新苗,其幼根则会沿着“根穴”不断向纵深伸长。尽管畦床外表较为坚硬,但是,其中却很松软,土壤中间仍保留一定的间隙。随着畦床的连续使用,这些“根穴”也会逐年增多。               

         2巧施肥料,节省开支,产量不减在高度为4050cm,幅宽40cm的畦床中央,挖掘一条幅宽30cm、深10cm的条沟,将肥料施于其中,并与畦床土混合,经过2周后,才可定植。采用该技术后,在100m2的畦床内只需追施9kg氮肥,即可满足植株全生育期内对氮肥的需要量,这比传统施肥法减少2/3的用量。               

         3防止土壤盐碱化和连作障碍这种不翻耕畦床,除土质外表坚实、具有抗雨水冲刷的优势外,其另一特点就是具有一定的防止土壤盐碱化的功能。这是因为畦床中含有无数条渗水性良好的“根穴”之缘故。此外,由于畦床高于地面40cm以上,雨水通过地下排水管即可轻易地排到大棚外面。倘若把畦床翻耕耙平,时逢雨季,土壤会积留大量雨水,不仅会造成因土质过湿,容易出现连作障碍和病虫害,而且还会导致土壤盐碱化程度加重。              

          4“根穴”中的微生物有利于土质的改善由于在畦床中含有大量的“根穴”,生存于其中的微生物会不停地繁殖,从而使土壤中的有机物不断地得到分解。这对定植后株苗的营养吸收非常有利。幼苗根系沿着原有“根穴”不断伸长,在新长出的根毛周围会繁衍出大量微生物,这不仅有利于株苗吸收氮肥,而且对吸收磷肥、钾肥以及一些矿物质也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这种不翻耕畦床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的繁殖起到了积极的保护作用,起到了改善土壤的目的。                

        5该技术应用需注意的若干问题(1)适当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对大棚中种植的草莓不应过量施用氮肥,否则易发生病虫害。例如白粉病和蚜虫等。(2)一般畦床连续栽培几年后,床面会逐渐变窄。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在45a后重做畦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