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魔高校dxd三季资源:适度超前有好处,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有道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1:19:46
 学习中有一个对成绩影响较大的因素就是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就是对自己能否胜任一个任务而做出的预测和判断,简单说就是自信与否。有自信的人会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眼前的工作,不管难度如何。缺乏自信的人不相信自己能做好这件工作,所以容易放弃。

    一个不够自信的孩子如果在学习中遇到挫折,往往会产生消极的归因。即把学习不佳的原因归为自己能力不够,而不是外部环境。这种消极归因往往伴随着“学了也是白搭,你不是学习的料”的心理暗示。起初,也许通过鼓励可以让孩子不时积极一下,但是随着更多挫折的到来,孩子就可能慢慢放弃。有个跳蚤实验可以很形象地描述这一心理过程。

    实验人员在跳蚤上面加一个玻璃,跳蚤一跳就撞玻璃。开始的时候,跳蚤还会起劲儿的跳,但时间久了,跳蚤就学乖了,不再使劲跳了。即使这时实验人员去掉了玻璃。跳蚤也不跳了。因为它已经学会了适应。人的心态与思维习惯的形成与这个实验有异曲同工之处。

    有一个调查,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自我效能感是差不多的。但是到了高年级,就出现了明显的分化。道理很简单,初生牛犊不怕虎,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自己是最好的。慢慢的,经过无数次考试,无数次老师给予的评价,学生对自己开始有了定位,觉得自己就不是学习的料。越这样想成绩越差,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可能掉进习得无助感的陷阱。

    习得无助感,简单说来就是做事情消极应付,疲疲沓沓,死猪不怕开水烫,破罐子破摔。这种孩子不会主动解决困难,而是一味等着别人的帮助。

    王朔有句名言,我是流氓我怕谁,他这招很妙,姿态降得没法再低,你在打他之前他先跳进坑里弄一身泥,让人无从下手,无可奈何。

    孩子也是这样,如果他摆出“我是笨蛋我怕谁”的姿态,这种孩子就比较难办了。

    自尊心和好胜心是人的本能。不过可悲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应试教育的竞技性,这两样本能的东西却需要我们费力去培养,去拯救。而有些孩子沉迷游戏,就是迷上了游戏带给他们的好胜心的满足。

    所以对于那些学东西比较慢的孩子来说,适度超前学一下,是有用的,能够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心态。 

    孩子通过适度的超前,在起跑线上取得暂时性的领先或者胜任,哪怕最终被人超越,但在这个暂时领先或胜任的过程中,孩子会不断体验到胜任感和自我效能感,形成我是好学生的自信哪怕将来遇到挫折,他也容易形成积极的归因,即这不是我能力的原因,而是我努力不够等客观原因。

    另外一点,适度超前带来的暂时领先或者胜任,会减少老师有意无意地忽视、嘲讽、批评,增加老师的重视,表扬,肯定。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实验者给了老师一组名单。说这些孩子将来会有出息。结果若干年后再调查,发现名单上的学生果然发展得更好。而实际上,这个名单上的学生是随机抽选的。之所以他们能够更出色,原因在于老师给了他们更多的信任、关注、肯定。 

    因此从这个角度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是有道理的。但是,抢跑要有度的问题,过犹不及。超前不是为了争第一,而是获得那种“胜任感”,就是我能掌握所学东西的那种自信感觉。但是要注意跑得太快,超出孩子的能力,也会适得其反。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在某些情况下是有道理的,在某些情况下是没道理的。而“应该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则基本没有什么道理。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在什么情况下有道理呢?

    就是孩子明明有足够潜力在起跑阶段就能够有所作为,我们却让孩子放弃了这个机会。这属于典型的右倾不作为。潜力就象橡皮筋,在合适的时候越拉长,孩子未来储备的能量就越大。适度超前,在起跑阶段获得一种对学习的“胜任感”,对孩子是有好处的。

    此外,要提醒的是,“起跑线”有两种比较的方法。一种是与别人比。一种是与自己比。

    与别人比,要根据孩子的潜力,不能玩赶英超美,盲目超越自身极限,这容易让橡皮筋折断。 

    跟自己比,就是通过适度“拉皮筋”的方式,每天进步哪怕一点点,积累起来也是可观的。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在什么情况下没道理呢?

    就是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我们没有按照每天进步一点的理论发挥孩子的潜力,让孩子暂时落后。这个时候,我们灰心丧气,认为孩子输了起跑线就输了人生。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人生是长跑,跑在前面的人,一方面可能后劲不足;另一方面,也可能会走弯路,睡大觉。孩子只要沿着正确的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地跑下去,一样可能后来居上。再说,如果是跟自己比的话,只要每天在进步,那么,每天都在破记录,每天都是第一名。

    “应该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则基本没有什么道理。看不出让孩子故意输在起跑线上有什么好处。可能只有一个好处,就是家长和老师更省心一些。而此时的省心,也许意味着将来更多的费心。

    编者按

    我们也一直在思考,早期教育做得非常成功的宝宝,上学之后如何才能继续保持优势呢?奥数学习,课外阅读和超前学习,这是我们根据北京八中少儿班学生成长实践而研究得出的三点经验。我们在超前学习的规划和本文作者的观点非常吻合,即超前学习并不是为争夺第一名,除了拥有本文作者所倡导的自信感觉,还有培养超强自我学习能力的目标。没有超前学习,就不可能培养自学能力,而这是顶尖优秀学生获得学习主动权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