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洗衣机售后费用:南海的大局观与对抗推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09:30:19

南海的大局观与对抗推测

吴戈

 

据说,越南在南海惹事生非是因为国内经济不好,又不稳定,所以需要转移国内注意力。其实这种教条的解释只能说明对当前的局势缺乏思想准备。有些国家对利益的贪求一以贯之,实力上升又巧遇外力一拍即合,自然蠢蠢欲动。虽然我国舆论急切地热议对策,但必须承认,即使中国因应局势增加维权手段和力度,南海利益僵局短时间内依然没有根本解决的良策。

同时,也不要忘了历史经验,远交近攻、狐假虎威都是常见伎俩,至于冒险到何种程度,其实完全取决于后台的支持力度。70年代的西沙海战,美国军舰并未与南越海军并肩,即使80年代的地面纠葛见了血,对方也不无投机心态,总之亏本的买卖是不做的。

今天,不管如何紧张,越南在已经实际获得石油利益的条件下,放任局势升级,未见得能获得更多实际利益。而中国的反应,不管有多少眼前局面要应对,也必然要以全局和实利为重,短期的应对不可能不考虑为长期解决塑造有利条件。因此,看似“忍”与“不忍”的问题,其实在全局看来,却大有对方及其支持者试探我底线,刺激我“应激反应”,从而坐享浑水摸鱼之利的色彩。

别忘了,近两年来,沿中国海岸线从北到南,三大战略方向固有的矛盾已经被美国一一加以充分利用。当地理上的第一岛链不再成为对中国的束缚之时,美国主动运动起来,以第一岛链内的不稳定局势抵消中国新的战略进展,已成明显的政策。

必须承认,尽管中国全力反对南海问题国际化,但以美国当前的影响力和利益,加上一些当事国的需要,这一问题不可避免地正在复杂化,这意味着必须与大国关系联系起来考虑。美国未必为当事国武力支持,但一旦发生冲突,美国利用这一局面加深介入,却是比当前一句“国际航行自由”丰富得多的借口。另外也要注意,上次西沙海战美国弃南越而去,整体的背景是美国对东南亚黯然神伤,不得不离去,这次却是它积极重返东南亚,大势是一去一回。而且,此回美国采取了新的方式,与这个三十多年前的死对头——北越之间,将不再是南越那种一把屎一把尿的扶植,而是各取所需,互通有无,方式上更为灵活。

放到更大局面中来看,中国并非没有选项,比如在印度洋的一些富于“和平崛起”特色的努力。但不能不看到,美国的对外影响力仍遥遥领先于我。中国在所有海洋战略方向的努力,还未达到相互呼应,整体显效的地步。而出于形势,不少国人在思考此类问题时,同应对眼前局面的急迫一样,对潜在价值又过于急切和乐观。

就在2011年5月22日,巴基斯坦国防部长穆赫塔尔突然表示:中国已同意接手瓜达尔港运营权。其实,转载此消息的媒体忽略了原文中中国接手的前提——“(与新加坡的)合同到期后”,而这个到期时间是2047年。果然,对穆赫塔尔更加惊人之语“如果(中国)能在瓜港建设海军基地,我们将更加感谢”,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没有听说过”。

6月7日,又惊爆“巴媒称美国拟先发制人在瓜港建军事基地”,可是这个事实在这则来自巴《观察家网》的报道中,除美国“紧盯”和“非常希望能够在该区建立军事基地”的主观猜测外,别无证据。

当然,在6月4日关于亚太安全的香格里拉对话期间,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强调了美军在亚洲的承诺,包括计划在新加坡部署一两艘新型濒海战斗舰(关于濒海战斗舰,最近尤为时髦,我将另文专述)。此言立刻被视为对中国在巴建港的回应,然而就在巴《观察家网》的同一报道中,开篇就提及巴总理7日表示:“没有签订任何将瓜港移交中国的协议,任何决议都要通过瓜港所在省政府协商”。同样,在香格里拉对话中,中国防长梁光烈也表示“我并没有听到这样的消息”。

可见,梁部长认为在他所称的“如此重大的政治军事问题”上,尚有待“非常严肃认真地研究”,在此之前,中国媒体将巴方个别官员的愿望和媒体的主观期待加以放大,除了精神愉悦之外,并不能帮助中国取得实际的收获。

总之,南海需要对策,还有更多方向需要继续努力,但请注意,这诸多风波的背后,不无美国需要一个冷战对手的影子,中国如果近开热战,远陷冷战,除非认定已经不再迫切需要发展了。因而,即使是试探,越南并非一味玩火,它的演习姿态明显有所控制,而中国作为回应的军事演习,同样在地域和规模上具有明显的克制。

当前最热烈的话题,是眼前的应对之策。其实,勘探、采油、打渔、测量、巡逻、立碑、高官视察、演习、训练,乃至冲撞、抓渔船,都有可行性,但都不可能一下用完,只能酌情使用,而且尽量控制升级,即使升级,也要留有余地,配合外交领域的活动。

更高强度的对抗,比如靠前实施大规模军事演习,火力展示,扣押对方政府船只,不是较为缺乏可操作性,就是缺乏回旋余地。

我们的一个基本经验是,适度的中小规模武力惩罚,即所谓地“打痛”会有用。在当时有其必要,但还是寄希望于对方汲取教训,安分下来,现在来看,何时达到过这样的目的呢?更不同的是,现在越南被教训的一场惨败,恐怕恰好是美国所需要的。美越即使与美日同盟差得很远,但各取所需不难,美国一旦得到在南海的理想立足点,恐怕比越南负痛,收敛三五年的收益要坏。尤其是,尽管我们反对南海问题国际化,但越南与美国签署基地使用协议,我们在国际法上是没有理由反对的。现在恰好是,美国暂时还不那么迫切需要金兰湾。航母从日本出发,围着中国转一圈正好,最多不过不能到香港休息。

再高一级,也有成功的例子,马岛战争,阿根廷至今不服,但已无力回天。问题是一来代价较大,二来马岛便于防守,而南海是上百个点目标,以及由这些点形成的多层次国际法权益,以大规模武力展开攻守,如果没有配套的政治和法律解决前景,恐怕将长期陷入反复争夺的僵局,而开发反而失去了可行性。尤其是马岛战争的一大关键界限在于:英军一开始就声明不攻击阿本土,但阿海空军以本土为基地的攻击手段仍需要一一消灭干净,战局才得到稳固的控制。这又得益于另一个前提:西方对阿严格武器禁运。还有,如果进入战争状态,中国通过南海的商船必须全部武装护航,否则对方有权拿捕。这将又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海上保交护航战。

这些条件如果没有把握,马岛式的南海争夺战就不好操作。另外,联合国持何态度可以不担心,我们也可以寄希望于东盟内部的明显分歧甚至分裂,但东盟部分国家提升到集体防御的可能性必须要考虑。

其实,与越南对抗的最微妙之处还有一点,越南国情军情与中国极其相似,只是发展阶段落后十几二十年左右,面对从海上来的海空优势武力,越南显然将从中国近十余年与美国交手的各种理论、手段和假想准备中学习。

届时,岸舰导弹与导弹艇的运用,远程战斗机反水面舰/反航母,潜艇近海破交,海上布雷,武装民船等手段都将得到检验,只不过我们从防守方变成了美国所处的攻方。

这些方面的想象空间太大,目前我只想到一点,如果中国只以对越作战为背景,在南海南部部署一艘搭载苏-33一级的重型战斗机的俄式航母,与在加油机支援下从西沙起飞的苏-30MKK相比,恐怕好处并不明显,而顾虑和代价倒不会小。因为与苏-30系列有空中加油支援下的作战半径来说,南海一点也不算大,到时候最难的反而是它在防空打击下的生存力。中国可能面临美国当年的局面,不想扩大战争,就不得轰炸北越(越南本土),但海上力量却受到这些陆地上防空系统的威胁(美国当时面临的,是南越游击战不断得到北越支持)。此时,中国并不见长的SEAD(压制地面防空)能力将面临检验。

不管对手实力如何,这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是:至少形成海军内部的完善联合作战能力;航母的运用达到较为熟练,生存力达到较为有把握。如果把对手实力变化考虑进来,还要求有所准备的是:美国向对手不断提供关键武器和咨询。

这还完全没有考虑海上生命线同样严重受阻的日本,韩国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