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动全本在线阅读2:《滑稽诗文》之滑稽诗歌(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0:36:00

《滑稽诗文》之滑稽诗歌(五)

教官穷

吴鼎曾作二律云:

诸公莫说教官穷,说起穷来分外穷。两个对头称正富,一年糊口仗生童。

可怜岁考犹难免,纵有优差也不丰。不信但看盐典例,三钱倒有二钱铜。

诸公莫说教官穷,说起穷来不算穷。中轿居然安七尺,上台也只打三躬。

老夫子叫人人是,外翰林称个个同。日上三竿犹未起,胜他多少磕头虫。

其他有自撰楹联,或嘲或讽者。如李时庵大堂联云:

扫雪呼憧,莫认今朝点卵;轰雷请客,都知昨日逢丁。

傅芝堂联云:

百无一事可言教;十有九分不象官。

屠筱园联云:

教无可教偏称教;官不成官却是官。

陆定圃联云:

近圣人居,大门径;享闲官福,小神仙。

沈秋河联云:

读书人惟这重衙门,可以无妨出入;做官的当此种职分,也要有些作为。

太奇了

有塾师出“夏云多奇峰”诗题,让学生作赋。学生久思不成,向塾师请教,塾师说:“针对奇字便佳。”学生就作道:

宰相升知府,将军舞大旗,老爷求小的,和尚抱山妻,蝴蝶吱吱叫,虾蟆队队飞,

小猫吞猛虎,蚂蚁捉雄鸡。塾师评曰:“太奇了。”

馆师叹

村馆从来说可伤,旧家风景更郎当。庭隅每泛浑尿桶,屏后常留宿浴汤。

厚意凉拖一把扇,盛情白滚两条蓄。岁终节物无多送,一块年糕又少糖。

馆童顽劣实堪羞,捉匕游河踢石毯。灯挂倏移油累帐,点心无剩碟忘收。

窝茶乱塞尿躁被,添粥深抠黑指头。若更轻轻攒一记,是非搬坏不相留。

博得虚名叫相公,四时六节苦无穷。两盆臭菜朝朝罩,半注黄汤夜夜空。

烧坏油灯无一足,跌残笔架缺三峰。补顶帐子陈年絮,冷暖常教睡不浓。

一壶白水灌空心,六筋齐攒四菜盆。三春不见河纯面,八月空闲黄蟹名。

萝卜傍边沾油腻,粉皮颈上带荤腥。惟有一月黄草布,朝晨揩面夜楷臂。

劝人切莫作先生,满肚赓糟气不平。一身羁绊如绳缚,两耳咯嘈似雀鸣。

质笨但嫌无教法,功多又说自聪明。更有一般堪恨处,束惰直欠到如今。

教读下流

郑板桥早年贫穷,曾作塾师,做官后作诗自嘲云:

教读原来是下流,傍人门户过春秋。半饥半饱清闲客,无锁无枷自在囚。

课少父兄嫌懒惰,功多子弟结冤仇。而今幸作青云客,遮却当年一半羞。

村塾赋

上虞陈隧,有《村塾赋》,穷形尽相,非深于世故者不能言。

其警句有云:

三尺五尺之童,一楹两楹之屋。到小人国中,自侬居长;在蜜蜂窝里,由我称王。

又:

尔其为劳也,如持脱锥而凿顽石,如策破驴而涉高风。尔其为闷也,如蚊纳之并集于座,

如婴孩之群号于床。

村学究

乡村塾师误读《论语》“郁郁乎文哉”为“都都平丈我”,学生习而不悟。某日,宿儒为正其讹,学童都惊骇跑回家去。时人作诗道:

都都平丈我,学生满堂坐;郁郁乎文哉,学生都不来。

有诗嘲讽村学究云:

漆黑茅柴屋半间,猪窝牛圈浴锅连。牧童八九纵横坐,天地元黄喊一年。

村塾诗

一阵乌鸦噪晚风,诸徒齐逞好喉咙;赵钱孙齐周吴郑,天地元黄宇宙洪。

《千字文》完翻《鉴略》,《百家姓》毕理《神童》。就中有个超群者,一日三行读大中。

赠村先生

占得朝南椅一张,之乎也者说荒唐。身穿蓝布袍儿绿,头戴红缨帽子黄。

辫线斜拖三尺短,烟筒倒曳一枝长。闲来笑对东翁道:第一聪明是令郎。

两家刘备

永新有县春秋赛会,各乡侍奉刘备为案神,因事争执不下,诉讼到县衙,讼词称他家刘备欺负我家刘备。县令黎士宏阅后大笑,当堂作《洛阳春》词一闽云:

笑杀两家刘备,各争闲气。一身且自不相容,还要桃园结义。多是小人生事,有何关系。轻轻十板各归家,还算县官省事。

将双方领头人各打十大板,打发回去。杨升庵《丹铅杂录》载两乡各祭观音大士,大乡的人告诉小乡的人说:“我大乡观音应称姑,你小乡观音应称娃。”乡民好胜无知,令人捧腹。

状元参禅

宋代状元张九成告归山林,一日访参喜禅,禅师说:“你来干什么?”张九成说:

打死心头火,特来参喜禅。

师试探道:

缘何起得早,妻被别人眠。

九成怒曰:

无明真秃子,焉敢发此言!

师安慰道:

轻轻扑一扇,炉中便起烟。

张九成惭愧不已,于是剃发为僧,号无垢子。

托出西瓜

苏州县令命差役到虎丘采茶,差役多求不遂,就说和尚的坏话。县令命人鞭打和尚三十下,又套上颈枷。和尚向唐伯虎求援,唐伯虎不应。一日唐伯虎偶然经过,在枷上题道:

官差皂隶去收茶,只要纹银不肯赊。县里捉来三十板,方盘托出大西瓜。

县令见到题诗,得知是唐伯虎手笔,就笑着释放了和尚。

何曾数着君

唐伯虎外出游玩时遇雨,在衙门一差役家落脚。差役拿出纸笔求画,唐伯虎就画了海蜘数十个,并且题诗云:

海物何曾数着君,也随盘撰入公门。千呼万唤不肯出,直待临时敲窟臀。

放宽些子

明太祖朱元璋统治严厉,天下的人都惶恐。一日,朱元璋到寺庙游玩,命令跟从者停下,进人寺内悄无一人,只见墙壁上画着一位布袋和尚,墨痕还是新的,旁边题着褐曰:

大千世界浩茫茫,收拾都将一袋藏。毕竟有.收还有散,放宽些子又何妨?

这是讽喻朱元璋,却不知何人所题。

死秃小照

某寺院一和尚欺贫重富,趋炎附势,馅媚逢迎。一次,和尚拿出自己小照请求某贤达题词,贤达就题道:

一夕灵光出太虚,化身人去意何如?秋丹不用炉中火,凡事心头一点除。

和尚十分高兴,将小照悬挂在墙上,一年多无人看破。一日,有数人到来,看小照后,忽然大笑不停。和尚请教,其人说:“诗中前二句是‘死’字,后二句是‘秃’字,你还不觉得吗?

何用加鞭

僧谦牧居小有山,道行著名。明太祖朱元璋作诗召他做官:

寄语山中老秃牛,何劳苦苦恋东洲。南方有片闲田地,鞭打绳牵不转头。

谦牧不去,答诗云:

老牛力尽已多年,顶破蹄穿只爱眠。震旦城中粮草足,主人何用苦加鞭?

朱元璋见诗叹赏,不再强求。

妻卧僧房

史弥远要占宁波育王寺地作坟,众僧俯首,不敢违抗。有一小僧说:“我能阻止他。”作褐云:

寺前一块地,尝有天子气。垂相造作坟,不知主何意?

让儿童遍地传诵,史弥远只好打消念头。明代礼部尚书霍韬看中一座寺庙,想为自己建造住宅,于是让县令赶走寺庙中的和尚。和尚临走之前在寺庙墙壁上题诗句道:

学士家移和尚寺,会元妻卧老僧房。

“会元”是会试第一名,指霍韬。霍韬见诗句后十分羞愧,于是收回成命,请回和尚。

不知是客

聂大年在杭州时遇到两位和尚争住一院子,聂大年请两位和尚饮酒,赠给他俩一首诗:

萧萧落日下荒基,古殿凄凉白塔低。燕子不知身是客,秋风犹恋旧巢泥。

两位和尚很惭愧,相让不争了。

煮杀行僧

双渐曾任县令,一次前往僧寺,主僧一人独酌已半醉了,还要请双渐同饮三杯。双渐发怒,判云:“谈何容易,邀下官同饮三杯!礼尚往来,请上人独吃八棒。”松阳诗人程渠南,与僧觉隐同斋吃蘑菇,觉隐请程渠南赋蘑菇诗,程应声作一绝曰:

头子光光脚似丁,只宜豆腐与菠筱;释遨见了呵呵笑,煮杀行多行脚僧。

觉隐闻之不禁喷饭。

世事如梦

叶祖声誉很好,因为多语被免官,唯独西湖几个和尚与他要好,为他设宴送行。和尚说:“世事如梦而已!”叶祖道:如叶,如梦,和尚出门相送。闻者绝倒。

无皮也过年

僧行持是宁波人,有高行,而生性滑稽。曾住余姚法性寺,十分贫穷,有颂曰:

大树大皮裹,小树小皮缠。庭前紫荆树,无皮也过年。

后住雪窦寺,雪窦寺在四明山,与天童寺、育王寺都是名刹。一日都去拜见新任太守,太守问天童寺觉老:“山中有多少僧人?”回答说:“一千五百。”又问育王寺湛老,回答:“一千。”最后问行持,行持拱手说:“一百二十。”太守说:“三刹名声相当,人数却如此不同吗?”行持又拱手说:“我是实数。”太守拍掌而笑。

原是牟尼

道教徒对道教所奉天神中最高贵者尊称为天尊,庐山简寂观天尊铜像,制作精致。然而它本来是一尊佛像(释迎牟尼),唐会昌年中废毁佛寺,有人看到这尊佛像,就在佛像头上加上冠,在身上穿上羽衣,作为天尊。石夷吾作诗道:

赤土坡头废寺基,天尊原是一牟尼。时难只得同香火,莫听闲人说是非。

忙了三日

有贵人游僧舍,酒酣耳热,吟诵唐代诗人李涉《题鹤林寺僧舍》诗云: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僧人闻之都笑起来,贵人莫名其妙。僧人说:“尊官得半日闲,老僧却忙了三日。”

葫芦安柄

有人善作诗,出一帖云:“求诗者一文作一字。”一妓女交钱十七文求诗。诗人就吟道:

美貌一佳人,妖烧体态新;调脂并傅粉,观音。

有一和尚,交十六文钱求诗。诗人亦吟曰:

和尚剃光头,葫芦安竹柄;睡到五更时,硬。

佛印小像

苏东坡为僧人佛印题小像云:

佛相佛相,把来倒挂,只好擂酱。

佛印为苏东坡题肖像云:

苏胡苏胡,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上”指头发,“比上不足”是说比头发少。

人焉座哉

苏东坡与佛印要好,然而却怕他太贪吃。一日,东坡背着佛印约黄庭坚游湖,船上装满酒食。佛印得知,事先藏在船舱底。苏黄二人荡舟湖中,十分快乐,相约行令,以《四书》中有“哉”字句作结,而前二句须即景。东坡曰:

浮云拨开。明月出来。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黄庭坚曰:

浮萍拨开,游鱼上来。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佛印听得一清二楚,从船舱底出来,大声喝道:

船板拨开,佛印出来。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人焉瘦哉”是说人往哪里隐藏呢。

不见鞋痕

元僧诗云:

百丈岩头挂草鞋,流行坎止任安排。老僧脚底从来阔,未必骼镂就此埋。

“流行坎止”是说顺流而行,遇坎则止,比喻进退不强求,视境况而定。

又云:

残年节礼送纷纷,尽是豪门与富门。惟有老僧阶下雪,始终不见草鞋痕。

好热汤锅

某和尚在澡堂洗澡,一不留神,掉在洗澡后的蒸水锅内。和尚大喊救人,大家把他捞出,这才脱险。事后有人代和尚作颂日:

南无弥陀,好热汤锅。科婆要,连洗带喝,好家伙,几乎归极乐。幸有大家来救我,算没卖了汤驴肉。阿弥陀佛。

俗人须鬓

陈伯益脸黑而窄,胡须很多,请人画了一幅肖像挂在墙上。谢希孟见了,戏题云:“伯益之面,大无两指;髯髯不仁,侵扰乎傍而不已。于是乎伯益之面,所存无几。”谢希孟后改名为直,字古民。陈伯益咏其名曰:

炊饼担头挑取去,白衣铺上喝将来。

陈伯益又画了一幅肖像,身穿道衣黑服,脚穿僧鞋。谢希孟赞曰:

禅鞋俗人须鬓,道服儒巾面皮;秋水长天一色,落霞孤鹜齐飞。

见者绝倒。

三教一家

玉山顾仲瑛,自号金粟道人,自题小像云:

儒衣僧帽道人鞋,天下青山骨可埋。若说向时豪侠处,五陵鞍马洛阳街。

宋人传大士诗云:

道冠儒履释袭装,三教原来总一家。

无名子以诗嘲讽道:

架装新补片云寒,足摄儒鞋戴道冠;欲把三家归一辙,捻沙总是不成团。

雪罗汉

色相空时觉洒然,知君降自大罗天。笑他尘网真成碍,坐到冰消即是禅。

不敢趋炎情默默,何妨守冷腹便便。想伊也惧春心动,早已消融在腊前。

不识英雄

朱元璋在江南作战时,到太平府般若庵借宿,僧人觉得他相貌奇异,一再询问姓名籍贯,朱元璋于是在寺壁上题诗道:

战退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山僧不识英雄主,只管叨叨问姓名。

僧人怕人看见,就用白粉刷去墙上此诗。朱元璋做皇帝后,派使者去看诗还在否,众僧怕恐,有僧人补写一诗。朱元璋得知诗已不见,派人将僧锁押京城,将要斩首。僧人说:“皇上作诗后,我师父有诗在那里。”便背诵道:

御笔题诗不敢留,留时恐惹鬼神愁。故将法水轻轻洗,尚有龙光射斗牛。

“龙光射斗年”是说宝剑的光芒直冲上斗、牛两个星宿。朱元璋大喜,不再追究寺僧。

不怕沉沦

东邑三里桥是妓船停泊聚集的地方,河边有座寺庙,名叫三元宫。某僧年轻善歌,擅长乐器,好穿红袖袄,时时与妓女往来。有人作诗嘲讽道:

喜穿钠袄恶架装,红袖临风艳似花。不诵法华歌小曲,禅床跌坐拨琵琶。

不怕沉沦欲海波,庵门排列妓船多。僧家此福难消受,姊妹同声唤阿哥。

一佰纸钱

乌江有项羽庙,十分灵异,船只往来,必定烧纸钱祭享,否则有灾。有一狂士不烧纸钱租船前进,果然狂风大作。狂士发怒,回船登庙,在墙壁上题下一首绝句:

君不君兮臣不臣,哇今空自作威灵。平分天下曾嫌少,一佰金钱值几文。

题完诗又乘船前进,从此不再有风浪了。后有滑稽者代项王答诗云:

楚不楚兮汉不汉,于今立庙江之畔。平分天下虽嫌少,一佰纸钱必要算。

方杖削圆

张表臣游镇江甘露寺,在墙上题写近作小诗。寺僧看见,十分不高兴:“刚刚刷的一堵好墙壁,可惜写坏了!”张表臣笑道:“甘露寺真是有传统。”过去李卫公曾经把方竹做成的手杖赠给甘露寺僧。不久再问及此事,寺僧欣然说:“已经削圆并且上了漆。”卫公感叹惋惜了好几天。“有传统”就是说这件事。俞弃与张尧臣游苏州虎丘山竹楼禅房,酒酣,张尧臣在墙壁留诗句,俞弃和道:

松竹阴中鹤虱堕,翠微深处僧房开。

后来有游客认为僧人愚蠢,“僧”不配对“鹤”,就涂去了“鹤虱”二字。俞弃再去虎丘时,又戏作一联曰:

方杖削圆甘露祖;清诗涂灭虎丘僧。

天宫降来

明永乐年中,京城下大雪,军士在午门外用雪做成一个和尚。解绪见了,题诗道:

此僧从未入娘胎,昨日天宫降下来。暂借午门投一宿,明朝日出往天台。

十分诙谐有趣。

冤我偷鱼

苏州和尚月舟因犯奸被送官府,长洲知县听说他能作诗,就以鹤为题让月舟作诗,月舟拿起笔写道:

素身洁白顶圆朱,曾伴仙人入太虚。昨夜藕花池畔过,鹭鹤冤却我偷鱼。

知县阅诗后就放了他。

依旧与人

元僧雪庵题三山万岁峰诗云:

一沼曾教役万民,一峰曾使九州贫。江山假设方成就,真个江山已属人。

络绅周某辞官家居,儿子每日大兴土木,周某随口吟出一诗给他听:

块块黄砂石,锭锭雪花银。老夫归天后,依旧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