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中国人—是谁在让你买保险(龙功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09:51:42
中国人—是谁在让你买保险(龙功华)

今天中国人是谁在让我们买保险?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爷爷那一辈有没有买保险?答案是没有。我们的爸爸那一辈有没有买保险?答案也是没有。我们的爷爷那一辈没有买保险,爸爸那一辈没有买保险,为什么到了我们这一辈就一定要买保险呢?对于这一个问题,可能每一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有人说:因为有风险的客观存在就需要对其转嫁,所以我们每个人要活得有爱心、有责任感;但是风险的历史有几千年了,自从地球产生的那天起风险就伴随而行了,可是保险的历史从世界上第一张保单产生到现在才不过300多年,我们怎么能说有风险就有保险,或者说有风险就要买保险呢?对于我们从事寿险事业的专业人来说,这个问题也是非常的重要。因为不管外界如何评论说中国寿险业是朝阳的产业,我们作为业内人士你必须清楚:任何一个行业都没有免费的午餐。那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自己的工作,看待自己的工作的内容呢?只有我们说服了自己去认可保险,认知保险,接受保险才能最终不在乎别人怎么说,也才能在现今这个充满困惑、怀疑、浮躁的年代里为自己寻求一种宁静,一份沉静和一份清醒。
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个观念,我的爷爷年青时进了一家工厂,当上了一名光荣的工人,工作三年后与我的婆婆相识,结婚后就分到一个二居室;后来有了我的爸爸,爸爸长大了当上了一名人民老师,结婚后也分到一个二居室;接下来有了哥哥和我,我渐渐长大了,我树立了一个理想,长大后要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也要分到一个二居室的房子。但在我长在后有没有分到一个二居室呢?答案是没有!那么为什么我的爷爷能分到二居室,我的爸爸能分到二居室,而到了我这个时代却没有分到呢?其实答案非常简单,因为我们生活的时代与我爷爷、爸爸生活的时代已经截然不同了。那么这个过程的变化到底取决于什么呢?不取决于我们中国的老百姓,这个过程的变化取决于这个社会的变化。这个社会的变化,这个时代的变化,这个社会政策的变化,决定了中国人在未来必然要面对保险.所以,我们要认识到,保险在国外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只有短短二十多年,不管我们现在是否有保险,保险的车轮依然会滚滚向前!不会因为个别人思想的转变而停止不前,因为这就是趋势!所以我坚信:未来人人都会买保险!我敢跟你打赌,那怕写上一个纸条放在你的兜里。因为家家户户拥有保险这是一个趋势!在中国买保险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因为不是我在让你保险,也不是保险公司在让你买保险,更不是保险公司的代理人在让你买保险,而是时代的变迁、客观的需要和必然的趋势!所以中国人到底是谁在让你买保险呢?这是这个社会的变化,社会政策的变化,社会制度的变化决定了中国人每个老百姓在未来必须要面对保险。所以在今天看不懂这个趋势的人,一定会对这种思想的转变付出代价,甚至是付出血的代价!
其实中国的保险除了具有世界保险的共性之外,更具中国保险的特性,风险因素绝对不是在我国推行寿险的唯一因素。保险的推出是改革的结果而不是改革的原因,因为在改革之初就没有对保险进行先设计,只是在改革的进程中,政府的负担越来越重,各个行业所需要的支持越来越多,在此情况的同时我国政府所能够收取到的财政收入却又十分有限,所以政府把它背负不了的养老、医疗、住房等遂渐转向了社会,转向了消费者个人,因此我国保险是在这样的历史、政治经济背景下产生的。我国政府的改革措施所采取的策略是渐进式的,也正是在渐进式的改革政策下,我国的老百姓也一批一批地富起来了。所以推行商业保险还是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因此,。与其说在我国推行了保险产品,倒不如说是在我国推行了保险制度,消费者自行购买保险来解决自己的保障问题是一种早晚要授受的必要措施,对于消费者来说,买不买保险是他自己的事情,但是买保险的最终决定权却在国家那里,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讲买保险是一个时间问题,做保险是一个推销工作,就此与其它推销行业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保险却不是一个普通的商品,而是一个解决政府负担,政府积极鼓励和倡导行业的一个具体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又不同于一般的销售行业。因此去说服客户先要说服自己,我们把保险放到一个更大的范围,更广的视野去看,保险何止是一个产品,它是我们在市场经济中生存的一个自救工具,既然我国对走市场经济的道路已经坚定不移,那么中国老百姓就必然要买保险,我们大可不必因消费者的拒绝而懊恼,更没有必要为消费者最后的接受而欣喜,因为我们要做的工作是要他想清楚后的一个行动,而不是向他兜售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