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边头和耳朵一阵阵疼:27.人民,是不能役使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07:35:01

27.人民,是不能役使的

【原文】万世之国,必有万世之实。必因1天地之道,无使其内使其外,使其小毋使其大。弃其国宝使其大,贵2一与3而圣4;称5其国宝使其小,可以为道。能则专,专则佚6。椽7能逾8,则椽于逾。能宫9,则不守而不散。众能,伯10;不然,将见对11

【译文】留传万世的国家,必然有留传万世的事实。必定是凭借天地的道路,没有役使国内去役使其外部,只是役使小国没有役使大国。抛弃国宝去役使大国,重视专一参与而通达;衡量国宝役使小国,可以作为道路。有才能就能专一,能专一就能安逸。佐助就能超越,那么佐助就是超越。众人都有才能,就称霸;不然的话,就会有对立面。

【说明】人民,是不能役使的,只有让人民安居乐业,人民才会贡献赋税,能役使的只能是一级组织,或小国。所以,不能役使人民去役使外部的大、小国家。所谓国宝,也就是遵循天地的道路,离开这个道路,想去役使别的大的国家是不行的,只能是参与,而不能是役使。而对小国,则可以役使。参与并佐助别的大国,则可以超越它们,超越它们就能称霸。不然的话,就会产生对立面。

——————————————————

【注释】1.因:(yīn音)《书·尧典》:“厥民因,鸟兽希革。”《诗·鄘风·载驰》:“谁因谁极。”《诗·大雅·皇矣》:“维此王季。因心则友。”《管子·乘马》:“因天材,就地利。”《管子·君臣下》:“通者质,宠者从,此数之因也。”《荀子·议兵》:“因其民,袭其处。”《韩非子·扬榷》:“辩惠好生,下因其材。”《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因人成事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这里用为依靠,凭借之意。

2.贵:(guì桂)《管子·牧民》:“御民之辔,在上之所贵。”《老子·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国语·晋语》:“贵货而贱土。”《礼记·中庸》:“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荀子·大略》:“贵贵、尊尊、贤贤、老老、长长,义之伦也。”《韩非子·初见秦》:“而民为之者,是贵奋死也。”《吕氏春秋·察今》:“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商君书·画策》:“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这里用为崇尚、重视之意。

3.与:(yu余)《管子·霸言》:“诸侯之所与也,百姓之所利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怀嬴与焉。”《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蹇叔之子与师。”《论语·八佾》:“吾不与祭,如不祭。”《礼运·大同》:“昔者仲尼与于蜡宾。’这里用为参与之意。

4.圣:(shèng肾)《书·洪范》:“睿作圣。”《诗·邶风·凯风》:“母氏圣善。”《诗·小雅·小宛》:“或圣或否。”《管子·四时》:“听信之谓圣。”《荀子·解蔽》:“圣也者,尽伦者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说文》:“圣,通也。”这里用为通达之意。

5.称:(chèn衬)《书·君奭》:“惟兹惟德称,用乂厥辟。”《管子·明法》:“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易·谦·象》:“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荀子·荣辱》:“然后使悫禄多少厚薄之称。”《孙子·形》:“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王皙注:“称,权衡也。”《说文·禾部》:“称,铨也。”王筠句读:“称本动字,谓称量之也。”《广雅·释诂一》:“称,度也。”这里用为称量、衡量之意。

6.佚:(yi役)通“逸”。《管子·牧民》:“民恶忧劳,我佚乐之。”《论语·季氏》:“乐佚游。”《孟子·尽心上》:“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荀子·仲尼》:“乡方略,审劳佚,畜积修斗而能颠倒其敌者也。”《韩非子·饰邪》:“明主使民饰于道之故,故佚而有功。”《广雅》:“佚,乐也。”这里用为安逸之意。

7.椽:(chuán传)同“掾”。(yuàn院)《管子·侈靡》:“椽能逾,则椽于逾。”《说文》:“掾,缘也。”朱骏声曰:“掾,本训当为佐助之谊,故从手。”这里用为佐助之意。

8.逾:(yu于)《书·禹贡》:“逾于洛,至于南河。”《书·武成》:“既戊午,师逾孟津。”《诗·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管子·牧民》:“礼不逾节,义不自进。”《说文》:“逾,迈进也。”这里用为迈越之意。

9.宫:(gōng工)通“官”。《韩非子·扬榷》:“欲治其外,宫置一人。”这里用为管制,管理之意。

10.伯:(bà罢)通“霸”。原指春秋时诸侯的首领。《诗·小雅·吉日》:“吉日维戊,既伯既祷。”《庄子·大宗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荀子·儒效》:“一朝而伯。”《荀子·成相》:“穆公任之,强配五伯、六卿施。”《韩非子·难四》:“桓公五伯之上也。”这里用为称霸之意。

11.对:(duì队)对立面。两种力量之间竞争、倾轧或敌对行动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