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涨: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12:36:09

王维,唐代诗歌不可不提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东坡语)。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是少有的全才。

他少年意气奋发的“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青年神往的“红豆生南国……愿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而写中年淡定感悟是“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晚年隐居在辋川庄,其在《积雨辋川庄作》一诗尤为后人激赏。“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宛如夏天的田野上一幅有声有色,动静结合,草木蔚然,飞鸟祥和觅食歌唱的绝版山水画。“隐逸诗派”的代表人物的风范可见一斑!

静静地读他每一篇的佳作,很多静谧地夜晚读他的诗歌,在朦胧的台灯光晕下,有恍惚隔世,走进山水间与山川河流,与蓝天白云,与万物呢喃交流……

最迷恋于他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熟读了王维的大量田园诗歌,觉得每一首都道出了人的心声,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人们欲说无语的诗情和欲绘无笔的画意。尽管王维离我我们生活的年代很久远,可是,潜意识里他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默默凝望着你,当你伸手想拉住他,跟他促膝谈心之时,他衣袂飘飘,盈盈微笑间又渐行渐远了。在乡村求学之余,也常常去有一片竹林的河边去漂洗衣服,此时此刻仿佛自己就是王维笔下那个俏皮机敏的浣女,一边洗衣服一边在等待莲动下渔舟的青梅竹马的伙伴。那份美丽情愫铭心刻骨地镌刻在山水竹林中,镌刻在莲花盛开的莲蓬上,镌刻在心灵的天幕上,成了人们少年时代心底最为风光绮丽的美景,也成为一生难忘,珍藏在记忆深处的一份永不退色的粉红色的忆记。蓦然回首,已然进入了王维先生为中年人生意境而抒写的淡定感悟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时光。行走在四季替更的岁月中,默默向天歌的中年“水穷处”也正是“云起时”啊。

“遥望山那边,山那边的人家可还有池塘还有竹林?希望秋意染红层林的山那边还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景象。讨一杯米酒,携一卷诗书,独钓一江秋水,醉意在美景里,徜徉在山水间。回眸处五百年的河山,秋意秋花在遥遥的梦境里葳蕤生长成一株相思树,漫飞飘落的红叶,片片承载着一往情深地眷恋,深深俯首来时的路,一路风景一路沧桑,一路惆怅一路欢歌,一路一路思索一路笑傲。人生再活五百年,看不尽大好山河,捻不断意气风发!一秋在心,人生斑斓!”

斑斓的人生,常常在水穷处神殇疑无路,云起时豁然又一村。闲适淡定温馨从容是种可遇不可求的境界,荣辱不惊更是在无数的打压绝望和走投无路中磨练出来的。

博友稻城的文章《稻城牧羊》感慨颇深,他写到:“每天下午放学后,以及周日,我都会很自觉的去牵家里的那只母山羊去南山坡,跟在后面的常常还有几只小羊羔。在这样的过程中,我很自然的积累起对羊细致的观察,以及深厚的感情……今天的我,身处车水马龙的现代城市文明里,内心里却无比思念那些牧羊姑娘的生活,并且日渐强烈的想要放弃那些肮脏的现代文明。”文章结尾处又说:“有一个关于富翁和渔夫的老掉牙的故事,在坊间流传,富翁怜悯的劝导渔夫努力赚钱,最终去实现面朝大海、钓鱼养花的生活状态,而那样的生活,其实就是渔夫已经在过的,与此相识,也有富翁讽刺牧羊人世世代代放羊的故事,现实中,这样的愚蠢富翁很多,我就认识许多这样的活宝。”

沉思良久留言到:“贫困的生活,没有地位的人生是富翁们所坚决不能忍受的,当然,丰衣足食后再回归田园跟一直在田园劳作是两回事嘛。就像你以前放羊,如果你一直放羊,估计媳妇都难找的。通过放羊你彻悟很多,努力进取来到了大都市,你现在有条件跟富翁们学习回归田园了。”

人生是个轮回,诗意的一生,在山水间肆意地流年往返是每个人骨子眼里的向往和追求。只是,我们生活在喧嚣的红尘里,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中,要去追逐很多我们想求也不想求的那个“求”。于是,王维的诗歌理所当然成了我们在繁琐闲暇之余还爱做不醒大梦的人的首选读物。唐朝的王维是我们永恒的知己,是我们的精神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