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有包块是怎么回事:三元宫:大隐隐于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08:42:38
发布时间:2009-07-13
来源: 广州日报 2008-1-6
三元宫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三元宫大门。
它不像那些传说中的名寺古刹,需要你历经千辛万苦跋山涉水才能够抵达,它就坐落在闹市之中。没有丛林的掩映,没有山泉的丁东声,在广州越秀区应元路车水马龙的繁华一隅,它怡然自得地站在那里。
这座大名鼎鼎的道观,是广州历史最悠久的道观,它的面积并不大,瓦是古雅的瓦,柱是朴素的柱,没有任何多余颜色的渲染和装饰,它努力用这样一种低调的方式,在滚滚红尘中大隐于市。
可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每天都有无数的人在这里来来往往。祈求祝福,寄托希冀,烧香许愿……
这真是一件玄妙的事情。在繁忙而喧闹的城市里,有一座朴素温和的古观静静地守候在我们身旁,它的大门一直敞开着,随时准备聆听你的祈祷,让人觉得踏实和温暖。
就像著名的主持人梁冬所说的那样:一座寺庙,是一个人的灵魂博客。
三元宫,它一千六百年的历史里装载了那么多天马行空的传奇,也装载了多少芸芸众生的祈祷、梦想、与喃喃自语……
千年古观  东晋:前身越岗院

三元宫的风铃。
广州越秀区应元路上,往前走是中山纪念堂,北靠越秀山——三元宫,广州最大的道观,坐落在这个城市古老腹地的中心位置。
不过,如果我们把时钟向前追溯1600年,在三元宫最初落成的东晋,这里却是一片脱离于红尘之外的幽静山林。
三元宫的前身名叫越岗院,是元帝大兴三年(320年),南海郡太守鲍靓,为其女鲍姑(道学理论家、丹阳句容人葛洪之妻)在此兴建的修道场所。
修建三元宫的鲍靓,是道教丹鼎派中有史可查的最早进入岭南的人物。史籍中说他“禀性清慧,学通经史,修身养性,蠕动不犯……明天文、河洛书(即河图和洛书)。古时的说法,圣人据河图而画八卦,据洛书而演九畴,所以,河洛书也就是天地之理。
鲍靓后来收了一个徒弟叫葛洪。葛洪在历史上是一个传奇人物。他是一名道教理论家、医学家和炼丹术家,自幼好养生之术,惠帝末年,他应广州刺史嵇会之请,到广州任参军,居广州约10年。后他追随鲍靓探究道教理论及炼丹、养气之术。年未过40,便著有《抱朴子》内外篇70卷、《金匾药方》100卷等著作。他精通针灸术,据说三元宫内原有的针灸经络图碑刻就是他留下的。东晋元帝时葛洪曾到南京(时称建康)任官,官至丞相,因而他又被人称为丞相道士。后来他听说交趾即今越南盛产丹砂,便辞去高官厚禄携眷第二次来到岭南,受到广东刺史邓岳挽留,此后他在罗浮山整整生活了30年,炼丹制药,著述不辍。葛洪还在罗浮山建造了东南西北四个庵,即现在的冲虚观、白鹤观、九天观和酥醪观。
葛洪的妻子鲍姑,亦精于医道。鲍姑是鲍靓的女儿,从小深受道教影响。由于鲍靓深爱和器重徒弟葛洪,便把18岁的鲍姑许配给他,那时葛洪年过四十了。此后夫妻二人恩恩爱爱,共同研究炼丹与医术。鲍姑一生几十年都是在广东度过的,为了采药、行医,她足迹遍及南海、番禺、博罗、惠阳等地。她医术十分高明,老百姓都亲切称她为“女仙”、“鲍仙姑”。后鲍姑患急病而死,后人在越秀山下建“鲍姑祠”纪念她,她用过的井被称为“鲍姑井”,又叫“虬龙古井”。可惜现在这祠和井都不复存在了。而三元宫内却建起了纪念她的“鲍仙姑殿”。鲍靓后来将女儿葬于罗浮山,山上的“黍珠庵”是为纪念鲍姑而建的。
鲍靓为女儿修建的越岗院,是当时广州唯一的道观。后来,鲍姑随丈夫葛洪上了罗浮山并且成了仙,在以后很长的时间里,越岗院一直是广州唯一的道观,并使道教得以在广州继续传播。
明清:榕棉深锁三元宫

大殿前的香炉。
时光飞逝,及至唐代,此地更名为悟性寺。延至南汉,几经兴废,至明万历年间,原越岗院终获大修。
据屈大均记: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钦天监来穗巡视时云:天卫三台列宿,应运照临穗城。越秀山气势雄厚,应将越岗院改为三元宫,以祀奉三元大帝,以应上天瑞气,当时绅耆赞同,集资塑三元像于正殿,鲍姑殿移至偏殿,三元宫由此得名。
三元宫得名后的第二年,李自成杀进北京,崇祯皇帝在景山上吊,大明王朝宣告灭亡。1650年,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继茂率清兵攻陷广州,开始长达三十二年的“两藩暴政”。这位杀人无数的“大魔头”,许是内心深处隐藏的恐惧作祟,使得他本人对道教十分热衷。他甚至认为自己得以平定广东,完全凭借道教中的摩利支天尊庇佑。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他下令重修并扩建三元宫。四年之后,他又在三元宫的旁边,建造了规模宏伟的道观来奉祀天尊,取名“应元宫”。今日的应元路也因此而得名。
这时的三元宫一带风景十分美丽。古籍中的描述是“榕棉深锁,人称福地”。古木森森的幽林深处,还有几眼汩汩流淌的清泉:山门前是一眼晋代就有的古井,名为罗汉井,水味甘洌无比;不远处又有一眼山泉,名叫玉龙泉,现今这里的“清泉横巷”就是玉龙泉曾经的位置。美景美泉虽然都已消失不见,路名却镌刻着人的记忆,留了下来。
尚可喜大兴土木扩建了三元宫之后,看到当时宫内的主持者都是俗家弟子,并无道士,十分不满,下令把罗浮山冲虚观的住持杜阳栋请来住持三元宫的教务。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广州久旱。龙门正宗十二世玄嗣、罗浮山冲虚观住持杜阳栋,应穗城官绅特邀前来祈雨,果降甘霖,遂被留为三元宫第一任住持。

偏厅一角。
杜阳栋住持期间继续大兴土木,三元宫由此规模更加阔大,面积一度达800余井(1井为11.1平方米),三元宫成为远近闻名的道观丛林,供应过往道侣衣食,宗教生活也日趋完善。杜又为三元宫购置田产约40多万平方米,后被奉为三元宫开山祖师。
西装革履进香人
此后,经康熙、乾隆、道光至同治的百多年间,历代官绅如总督金弘振、嘉通福、瑞麟,云南储粮道邝士宪及住持或捐俸募化,或督工扩建,宫观日趋宏伟,香火日益鼎盛。
一直到咸丰七年(1857年),这座千年古观遭遇了第一场厄运。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广州城被英法联军攻陷了。当时广州小北门(今北园酒家对面的小北花圈一带)内的湛家园民居被“夷人”毁为平地,距离不远的三元宫和龙王庙也未能幸免,遭到火焚。
所幸的是,这座千年古观并未因此废弃。四年之后,住持黄佩青发起募捐重修三元宫。今天三元宫石门上那三个金水大字,以及两边“三元古观,百粤名山”的对联,都是这次重修时,由当时的翰林院庶士游显庭题写的。
经过这次重修,三元宫终于达到了史无前例的规模。根据古籍记载,鼎盛时期的三元宫,拥有的大殿不下十座,占地达三万平方米,与今天光孝寺的规模不相上下。
民国以后,三元宫时起时落。

龙济光时期(1914年~1916年间),三元宫一带被列为军事禁区,门庭顿趋冷落。1919年,住持张宗润曾予重修。当时有首羊城竹枝词描写三元宫的神诞:太乙今朝是诞辰,高烧红烛紫檀熏。进香男女团团转,都是西装革履人。
陈济棠治粤期间(1929年~1936年),因陈信道佛,三元宫又转兴旺。1931年,广州市教育局拟在三元宫设美术学校,虽经陈济棠岳母周旋,仍要将后山的八仙殿、栖霞洞、五老洞拨出。不过,三元宫的面积因此缩小了不少。
据《国华报》载,虽然经此一难,1936年农历元月十五日即上元诞,到三元宫参神者仍多达10余万人。
然后到了抗战期间,战火频仍,百姓困苦,道侣星散,三元宫仅余数人,再度冷落。
日军投降后,三元宫复兴。据当时《越华报》的记载,1946年农历十月十五日的下元诞,宫内参拜者如潮涌,竟有人连跪拜之地都找不到。是年政府欲在三元宫建忠烈祠。为保道场,住持唐诚静、李信谐发起成立中国道教会,聘政界要人任宫内名誉职事,终使忠烈祠移至它处修建。
古色古香
三元宫现存建筑大都为清代后重修,反映了清代道教宫观的建筑风貌,是岭南地区现存历史较长、规模较大的道教建筑。
由于道教与堪舆学本有渊源,所以三元宫在选址布局上都十分遵循风水之理,首先以广州城龙脉起伏方向而论,位于越秀山南麓的三元宫正好落在周易“后天八卦”方位分布的离卦当中,离为阴卦,代表着安静祥和,踏足此地可让朝拜者情绪稳定,心平气和地去渐悟道法的博大精深。而其依山而建,渐次升高的建筑特点除了显得壮观外,亦十分有利于积累人气,正所谓老生常谈的“山管人丁水管财”,有山可依自然可令道观客似云来,香火百年不衰了。
三元宫内原本典藏颇丰,遗憾的是经历过诸次浩劫,遗存并不多。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住持梁宗琪将本宫田产尽数捐出,赞助兴办时敏中学。为此清廷钦赐“保光励学”、“护国佑民”两匾。原字写在黄绢上,两匾由京来穗时,该官隆重迎接,经刻在巨匾上,恭悬于大殿前。“文革”时两匾俱毁,后一匾于1982年在三元宫开放时另立。
20世纪50年代,宫内存探花刘世安字四幅,康有为字一幅,居廉牡丹画一幅,沈绵春大中堂竹一幅,竹禅大横披石竹一幅,道藏一套,平南王尚可喜送大钟一口。只不过“文革”中,上述文物已不知所终了。
同治八年(1869年),住持黄宗胜重修三元宫,从肇庆得青牛足迹石块,今仍置于吕祖殿前的小池内。唐吴道子绘观音大士真迹(石刻),高1.5米,宽1米,现仍嵌于宫内西侧碑廊的石壁上。鲍姑遗留的虬龙古井,1947年因井内泻泥面积太大而填平,只保留井栏遗迹。1965年因填高地面,井随之湮没。1983重新开掘,虬龙古井再现。1990年9月,老君殿重修竣工,施主送来太上老君青牛之塑像,它将成为未来之文物。
策划:赵  洁
撰文:金  叶
摄影:黎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