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肛门腺红肿图片:企业大佬纷纷当起“农民司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15:04:26
前不久,联想总裁柳传志说要“卖水果”了,将投巨资在成都打造生态农业帝国, 消息一出,立即引来社会各方议论。IT巨头要转战农业,足见其投资背后的吸引力。

柳传志并非第一人,早在2009年,网易CEO丁磊就宣布要养猪,并付诸实施;汇源的朱新礼在北京郊区运作了一片有机农田,从果农变身菜农。

这些行业大佬都不惜放下“身段”投资农业,可见农业投资前景非常可观。而投资背后,则是国家对农业的高度扶持,数据显示,2007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达4318亿元,而到了2011年,这一数字达到了9884亿元,四年时间投入翻了一倍。其中每年财政新增投入都是以千亿元计算。

据国家三农一号文件透露,中国目前六大危机里,农业危机排到第一号,投资农业也是战略投资。

超10亿风投资金进农业

记者调查发现,如今想投资农业的人很多,农业“不差钱”,差的是好项目。只要有了项目,资金就会很快跟进。

“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近年来,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使农业投资成了热点,成了嗅觉灵敏的商业精英的追捧对象,很多企业大佬大举进军农业。”省农业厅相关人士介绍,2007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达4318亿元,而到了2011年,这一数字预计达到了9884亿元,四年时间投入翻了一倍多。其中每年财政新增投入都是以千亿元计算。

虽然没有确切数据能证明,到底有多少资金流入了农业板块。但在本月召开的湖北资本市场培训会上,来自基金公司统计的调查数据表明,今年以来,后备上市企业中,涉农企业较去年增加了三成,各种风投、PE投入资金过10亿元,而被这些机构考察的项目,仅6月份以来就超过了百个,涉及种植、养殖、畜牧等多个领域。其中螃蟹、小龙虾等水产项目最火爆。

农业产业链相当庞大,包括种植、林业、畜牧业、渔业四大类,分为产前、产中、产后三大生产环节及农资流通、农产品流通等环节。
产前主要包括育种、肥料、机具等行业;产中主要包括种植、养殖、采摘等行业;产后包括了农产品的初加工、深加工等。在产业链里,还有与其他行业如地产、旅游等相结合的复合产业机会。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农业处于产业升级的重要时机,PE/VC的进入会看未来的投资收益预期。数据显示,
2006年前创投和私募股权基金主要涉足的品种单一,为奶业、肉类加工或化肥领域,2006年以后涉及农机生产、销售、环保农药、花卉、有机产品种植、农牧业、产品深加工等多种领域。

据清科研究中心报告,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创业投资市场新募基金中,共有10笔投资投向农、林、牧、渔行业,总额为1.7234亿美元,投资金额排在行业第五位,有12笔资金投向食品/饮料行业,总额为1.703亿美元,排名行业第六位。

业内人士表示,在新股破发,IPO市场惨淡的情况下,农业以其稳定的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小的属性仍为风险投资者看好。从2009年初到今年10月1日前,A股市场的农业板块累计上涨了约80.82%,远远超过同期大盘累积上涨幅度。

国家政策上对农业的支持也给风险投资机构带来信心。除了政策的扶持,业内人士表示,由于中国独特的国情——人口基数大,人口红利也是PE/VC看好的一个因素。

农民年赚百万不是梦

一直以来,提起农民、农业,就好像远离城市,远离财富。而在一股农业投资热兴起后,农民成了“香饽饽”。

近日,黑龙江省农场职工刘贵夫在接受媒体“一年下来挣多少钱”的采访时说,“二三十万很轻松挣到,而且政府白给我们的钱都有好几万。”消息迅速在社会上引起反响,不少声音质疑此老农是在“吹牛”。

之后,据相关媒体证实,由于黑龙江垦区职工承包土地相对较多,承包职工一年赚二三十万元确实比较正常,同时随着国家对种地农民补贴力度的加大,每年拿几万元农业补贴的农户也确实存在。

事实上,现在农民种地确实享受了不少国家补贴,这一点确实是不种地的人所不了解的。有知情人士在网上算了笔账:每垧(约一公顷多)地国家补贴1300元左右。40垧就是52000元。如果那地自己不种,包出去,每年每垧是4000元。那么40垧就是16万元。也就是说40垧地,自己什么也不干,每年就能收益21.2万元。

而在我省,近年来,螃蟹养殖兴起,养蟹大户行情好时年赚百万的也大有人在。今年梁子牌螃蟹大丰收,行情很好。记者在牛山湖遇到一些螃蟹养殖户,他们明确表示,今年赚100万元不在话下。

A

千万老板搞农庄

是什么样的人在投资农业呢?记者调查发现,在武汉,这些人都是大老板,或拥有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或是IT老总、或有自己的工厂地产,或曾是物流公司老板,他们都是身家千万的企业家。如今,在农业投资大潮的诱惑下,都开始在乡下承包土地,做起了“农夫”。

前日,在蔡甸的乡镇田间,记者见到汤亮(化名)时,他的右腿正打着石膏,坐在村里的树下休息。 他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是因为前些时干农活,镰刀不小心伤到了脚。

个子瘦小,说着一口地道的武汉话,40多岁的汤亮走在田间,很难让人将他和企业老总联系在一起,事实上,他在武汉经营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已有13个年头了,身家过千万元。

汤亮杵着拐杖,带记者来到了他今年年初承包的40亩空地。面对一望无垠的农田,汤亮站在田埂上“指点江山”,准备种上瓜果蔬菜,花草树木,养鸡养鸭,再建上一栋休闲生态农舍。

每到闲暇时,汤亮便会驱车来到这里,干干农活。他说,今年地里产了6000斤老玉米,1000斤黄豆,几十斤芝麻,还有几百斤莲藕过年就可以收了。玉米准备明年用作散养鸡鸭的补充饲料,黄豆和芝麻榨油供家人享用。

按照他的设想,用这些土地建一座生态农庄,一边搞农业,一边搞旅游。“生态农业在上海等地非常火爆,武汉的生态农业属于起步阶段,将来市场前景非常好,我愿意来培育这个市场。”

“现在农庄正在规划中,前些天才请了人过来做勘测,现在规划图正在做。我的农庄不但要生态,还要美。”说到农庄的规划,他饶有兴趣地拿出手机,展示着自己下载的一些心仪的农庄设计图。

然而,农庄的初期投入需百万,且收益周期慢。他介绍,前期仅房屋建设的投入成本,按建设包括房屋、仓库、鸡鸭舍大约500平米,每平方1000元的建设成本来算,就是50万,再加上40亩土地每年的流转费用大概是2万。

投资生态农业,初期并不能追求收益,要不然不是投资人因为难以获得预期收益而失望,就是消费者因为不能真实地得到安全食品而失望。”汤亮说,生态农业要做好长期投资的准备,做大做强还是要静待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生态农人不断地尝试。

B

手提巨资找项目

和汤亮的“小打小闹”不同,余晓东则是大手笔,手头不差钱,差的是项目。

余晓东有很多头衔,IT公司董事长、通讯设备厂老总、房地产工业园区老板,同时,还有个身份“农场主”,他是武汉市润东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毕业于南京大学计算机专业,现年39岁,身家数千万。

3年前,他在自己的家乡梁子湖畔,包下了块1200亩的临湖土地和水域,并一次性签了50年租赁合同。受国家相关政策扶持,土地流转费用仅为60多万。

“我现在还在拿着资金找项目,比较茫然。”余晓东坦言,目前对于自己的1200亩地,还没有清晰的规划。

他回忆,前两年,请了一个工人去管理山地。一次偶然的契机,他买了近3000多只鸡,在山里放养。“没想到玩玩打打,一年还挣了几万块钱。”

这次的“意外之财”让他认识到了农业的“财力”。余晓东说,由于政府的扶持,给予了他很多政策上面的优惠,现在当地政府就为他的山地进行了“三通一平”的改造,即是通电、通水、通路、平整土地。

“是时候该好好规划一下这一大片宝地了。”最近他也很迷茫,“一直在和一些做农业项目的老板聊天,想从他们那得出一些思路来。”

“初步的想法是基于当前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希望通过自己多年来的资本积累,大举投资现代农业,从生态农庄到农产品高科技提炼深加工等,运用新模式,突破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

出生在鄂州梁子湖畔的余晓东,家中祖祖辈辈务农,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对回归田园、做生态农业有种特殊的向往,并早已开始筹备心中的“农业帝国”。

前期已投入一两百万,这两年还将逐步加大资本投资。余晓东表示,做农业,过程很漫长,需要积累大量资金进行产业规模化生产,要静下心来系统地规划,用时间换空间,做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产业链。

“农业发展大有前景,然而,做农业初期投入大、回报慢。”余晓东介绍,近些年,他也做起了房地产投资,搞工业园建设,为发展自己的农业产业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C

物流公司老板转行“农业司令”

在回乡搞农业的队伍中,董德孝是个不得不提的人。

董德孝本在外地拥有四家物流公司,一家生物有机肥厂,并且还是广东省国防交通应急保障基地的一名中队长,然而在2009年,已是千万身家的董德孝却一声不吭地回到家乡天门,办起了湖北天门四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卷起裤腿、光着脚丫当起了“农民司令”。

“各行各业都有风险,但农业相对而言比较稳定。”湖北天门四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德孝说,刚开始投入大,但是到后期都比较稳定,毕竟民以食为天,只要经营人把好关,基本上就能保证只赚不赔。

带着专家回天门实地考察后,2009年,董德孝联合了30来个农民,在沉湖林业科技示范区5号垸承包了3000亩地,办起了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鱼鸭立体生态养殖。

董德孝介绍,基地最初投入1000多万,在两到三年内就收回了成本。今年的二期工程又投入了1000多万,预计全部做成总共投入达到3千万。

谈起养殖,他便滔滔不绝,时不时蹦出些专有名词,“鱼鸭立体生态养殖”等创新模式。

原来,自从有心回家务农后,董德孝便疯狂地学习农业方面的政策,只要遇到发展前景好的项目就向专家咨询个没完。有时间他还会去香港、深圳、广东等沿海城市参观学习各种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鱼鸭立体生态养殖”是董德孝在外地学到的一门高产高效技术。这是一种池边养鸭、水中养鱼、鱼鸭共生的立体生态养殖模式。鸭子在河面玩耍,可带动池塘内的氧气循环从而给鱼增氧,能省去增氧器的费用以及电费,做到了“低碳”;而鸭粪也正好为鱼提供了饵料,鱼的蛋白质含量更高,营养更丰富。

现在,董德孝的鳝鱼价格比普通批发价卖得贵不说,而且根本不愁销,订单遍布全国各地,甚至还卖到了韩国。

今年,董德孝又开始做起了螃蟹养殖,而其开发研制的“三位立体养殖模式”也正在申请国家专利。

董德孝说,通过一批批加大投入,希望今后将农场办成集生态观光、旅游一体的农庄。

D

关掉采石场养螃蟹

受螃蟹高利润诱惑,今年松滋市洈水镇一水产养殖户镇北纬就专门关掉了开了10年的采石场,专心养螃蟹。

在外地做了10年采石场生意的他,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后,就毅然决定将主业转移到螃蟹养殖上来。

“采石场是高危行业,有风险,出一次安全事故就全盘皆输。”镇北纬说,而养螃蟹则不同,政府近些年来非常重视水产发展,而且做农业收入也比较稳定。

5年前,他和一个合作伙伴,承包了近一万亩池塘,今年年产螃蟹可达到2、3万只,均价在70元/斤左右。“今年螃蟹销售市场行情好,一年下来赚个几十万应该不成问题。”

螃蟹的销量虽不愁,但由于没有打响知名度,镇北纬的螃蟹只能通过走批发市场,经过很多中间环节,最后,螃蟹价格低,利润也少。

“我们的螃蟹并不比梁子湖、阳澄湖的差,但是因为没有名气,只能以较低价格出售。”

于是,上个月在荆州举行的第二届渔博会上,镇北纬专门包下了一个展台,带着自家的螃蟹“亮相”展会,并想通过这次活动,扩大知名度,减少中端环节,卖出好价钱。

他介绍,明年他还将继续扩大规模,让洈水的螃蟹也能“横行”高端市场。

本组稿件 本报记者 周雯

记者手记

现代农业需要企业家

农村人纷纷涌向城市务工,城里的老板却奔回农村“务农”,争做“农民司令”。

近些日子,通过采访才发现原来农业这么“火爆”,各行各业的老板都敏锐地将目光投向了它,准备在其中舀得一杯羹。生意人有生意经,不赚钱的事也不会去干。

以往提到农民、农业,恐怕大多数人会将其和“贫困”挂钩,但是,如今生意精明的老板们却纷纷转投农业,难道农业真这么赚钱吗?答案是肯定的。

有媒体报道的黑龙江省农场职工刘贵夫说,一年很轻松能赚到二三十万。一时间引来了很多非议。事实上,进行规模化生产的农民,如效益好,一年赚上十万,甚至上百万都并不是梦想。

并且,这和近些年来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也是密不可分的。每年国家一号文件中,少不了的话题便是“三农”,投入资金更是以每年上亿的速度增长。

“当地政府帮我通水、通电、通路,最近又出钱出力为我平整土地。”在采访中,一位采访对象告诉记者,根据国家给予的各种补贴资金,算下来,上千亩的山地,每年的租金却花不了几万元。

一方面,农业项目大有可为,另一方面,农业是政府层面高度重视的民生问题。

企业家转投农业,现代农业也亟需大资金大投入,创出规模效应,做品牌做生态。因为,他们可以暂时不顾短期收益,做出生态和规模农业,创出品牌。

同时,近年来,各种食品安全问题频频爆出,“绝育”黄瓜、“爆炸”西瓜、瘦肉精……市民对“菜篮子”越来越不信任,现代农业的发展也需要大批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家来做生态农业。

通过一些有见识的企业家长期投入,必将会为我国现代农业吹来一股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