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耳炎流脓:精神分析焦虑论批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4:06:08
浏览次数:366
人们对焦虑的研究历史已久,但对焦虑实质的认识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精神分析是最早研究焦虑的心理学理论,焦虑是其核心概念,它对焦虑的研究也最为系统深入。本文试图从认知情绪理论的角度对其分析批判,以求对焦虑实质有新的认识。
一、对弗洛伊德焦虑论的批判
弗洛伊德先后提出过两种焦虑理论。他的早期焦虑论认为,焦虑是由被压抑的利比多转化而来的,本我是焦虑的根源[1]。其机制有如下述:当具体表现本能冲动的思想和愿望对自我造成很大的威胁时,自我就会压抑它们,阻止其表达。但压抑只能阻止与本能冲动相关联的观念的表达,而不能抑制附丽于这种观念之上的利比多能量。这样,压抑导致表达本能冲动的观念同利比多能量的分裂,而利比多能量必须得到释放。于是,它们就通过转化成焦虑而得到释放。
后来,弗洛伊德在本我、自我、超我三分人格结构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后期焦虑论,即焦虑的信号说。他认为,焦虑的根源不在本我,而在自我,只有自我才产生并感受焦虑。这里,弗氏对焦虑本质的认识又深入了一步,将焦虑的发生同自我应付威胁性刺激的能力及认知过程联系了起来。
弗氏认为,焦虑的发展有两个决定性的阶段。第一个是原始焦虑(primary anxiety)阶段;第二个是后续焦虑(subsequent anxiety)阶段。原始焦虑本质上是一种“创伤状态”(traumatic state),所谓创伤状态是指利比多大量涌现,要求满足,而自我却相对弱小,无法知觉、识别,也没有足够的防御机制来压制这些本能,因而陷于被动无能的境地,致使个体产生强烈的痛苦和焦虑。可见,原始焦虑的产生在于自我受到本能的威胁时,自我缺乏足够的认知能力和防御能力。认知能力包括知觉本能冲动及外部环境的能力,对外界客观事物是否能满足本能需要,以及满足是否会引来危险的判断能力。其中判断又是以对先前的焦虑经验的记忆为基础的。
原始焦虑是一种痛苦的经验,给个体以相当深远的影响,个体记住了这种创伤情境。以后,当本能欲求和利比多能再次出现时,如自我意识到这些本能欲求有可能使自己再次陷于被动无能的创伤性状态,那么,自我就会以焦虑为信号,动员其内部业已发展起来的防御机制,来防御这些本能欲求。这种作为信号的焦虑便是后续焦虑。[2]这就是说,后续焦虑是由自我主动发出的动员其内部防御机制来抵御本能的信号。自我之所以能采取主动,是因为它已能够知觉并识别自己的本能冲动和外部环境,并且根据先前的焦虑经验,及时对本能冲动能否得到满足,以及本能满足是否会导致危险作出判断。另外,由于先前的焦虑经验和自我的发展,自我已发展出了一套相应的防御机制。
由上可见,在原始焦虑阶段,自我对焦虑的体验是被动的;而在后续焦虑阶段,自我对焦虑的体验是主动的。这是由于在后续焦虑阶段,自我已具备了足够的认知能力和防御能力,而在原始焦虑阶段,自我没有足够的认知能力和防御能力。故原始焦虑和后续焦虑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自我的认知机能是否足够完备,自我是否具有足够的防御能力。
弗洛伊德认为,原始焦虑向后续焦虑的转化,同自我不断成熟分化有关。自我是一个机能组织,它包括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机能。随着自我的不断分化发展,个体能积极地知觉内外刺激,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判断其性质及满足的可能性,选择适当的满足方式,并且不断地获得防御能力,使自己免于内外危险的伤害,同时使有机体对外界的敏感性不断增强,并且能预测到本能的满足的后果。[3]
综上所述,弗洛伊德对焦虑实质的认识有其合理内核。第一,他认识到内外刺激威胁自我是焦虑产生的根本原因。早期,他认为焦虑是由利比多受压抑后转化而来的,而自我之所以压抑利比多,是因为利比多对它构成威胁;后期,他认为,当自我意识到内外刺激有可能导致创伤状态再现时,它就向内部发出信号,这一信号便是焦虑。纵观其理论的发展,有一点没有变,那便是焦虑是自我受威胁的产物。第二,他认识到焦虑的发生有认知的参与。如自我在发出信号焦虑之前,必须对内外刺激有所知觉,并且作出它们是否会威胁到自我的认知评价,而评价的前提是对先前的原始焦虑有所记忆。另外,焦虑的性质(即是原始焦虑、还是后续焦虑)取决于自我机能的成熟与否,主要是指个体的认知机能、防御机能成熟与否。而防御机能实际上也是一系列认知操作,弗洛伊德认为压抑“这个技术则根本和正常的思维相同”[4]。(首重号由作者所加——作者),而压抑在弗氏看来是最重要的防御机能,其他的防御机能都以此为基础。第三、他也认识到焦虑的发生与个体应付刺激的能力有关。
但弗洛伊德对焦虑实质的认识是片面的。首先,他自始至终认为焦虑是由本能过程决定的。其一,对自我的威胁都来自本能;其二,自我本身就是本能的派生物,其能量来源于本我;其三,无论是现实焦虑、道德焦虑、还是神经症焦虑,都可归因于本能及其派生物(自我、超我)之间的冲突。这样,弗洛伊德就把焦虑这种受复杂因素影响的情绪,简单归结为与本能有关的生物、化学过程,这就否认了焦虑的社会性和焦虑产生原因的多样性,轻视了家庭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其次,虽然弗氏认识到焦虑是个体受到威胁的产物,但他认为受威胁的对象是自我,而自我是一种机能组织,它实际上是知觉、记忆、思维等一系列认知机能的有机结合。笔者认为,个体机能的损伤并不必然会产生焦虑。只有当机能损伤导致个体的自尊受威胁时,个体才会产生焦虑。因此,认为焦虑是由于自我这一机能组织受到威胁而产生的观点,并没有真正切入焦虑的本质。在弗洛伊德的心理玄学的背景下,不可能真正达到对焦虑本质的认识。
二、对霍妮焦虑论的批判
霍妮是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她批评弗洛伊德的本能决定论,强调应从宏观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微观的个体环境中去追寻焦虑的根源,把环境的作用提高到首要地位。[5]她认为,西方文化中有着使人们产生基本敌意和基本焦虑的典型困境,如个人竞争这一资本主义经济原则,恶化了人际关系,使人与人之间产生敌意,使个体产生孤独、无助、荒谬不安的感觉。她还分析了西方文化中存在的三种矛盾倾向:成功与友爱、谦恭之间的矛盾;不断增长的享受需要与并不能充分满足之间的矛盾;个人自由原则同实际受制于现实的矛盾。这些矛盾倾向是个体内心冲突的文化基础,也是个体焦虑的社会文化基础。
霍妮同弗洛伊德一样持早期决定论,认为社会文化中的矛盾倾向是通过个体早期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子关系而对个体产生影响的,这样个体早期亲子关系的优劣成了基本焦虑是否产生的决定因素。父母亲对子女的态度是基本焦虑产生与否的关键,如父母真心爱护子女,则会使子女的安全需要得到满足,而不会产生焦虑。如父母对子女漠不关心或者施与假爱,则会使子女对父母产生敌意。但由于其弱小,在身心两方面尚赖父母满足,并出于对父母的惧怕,出于对失去父母之爱的惧怕,以及为避免罪疚感,儿童就压抑对父母的敌意,这种被压抑的敌意就转化成焦虑。[6]童年期对父母的敌意,以后会泛化成对整个世界和一切人的敌意,此为基本敌意,而对基本敌意的压抑则导致基本焦虑。
因此,在霍妮看来,个体人际关系的失调,尤其是亲子关系的失调是产生基本焦虑的直接原因,而文化环境则是最终的根源。
霍妮的焦虑论突破了弗洛伊德的本能决定论,从社会文化当中来探究焦虑的根源,这对后人是有深刻启示的。人是社会的动物、文化的动物,人一来到人世就在既定的文化传统的包围之中。我们的心理、行为受到社会文化的决定性影响,这已是为文化人类学所确认的事实。另外,霍妮已认识到焦虑的产生与个体能力有关,无能为力感是基本焦虑的特征之一。但在霍妮看来,无能为力感是焦虑的后果,而非前因。霍妮的焦虑论还有一定的缺陷。其一,对于社会文化因素对焦虑所起作用的认识是不彻底的。在具体分析个体焦虑产生的时候,却将社会文化因素淡化了。她认为社会文化环境只有通过个体环境这个中介才能对焦虑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而她最终又将个体环境归结为亲子关系,这样,把导致焦虑的丰富的社会文化因素消解在亲子关系之中了。这显然是由于受到弗氏早期决定论的消极影响。实际上,社会文化环境不仅仅通过亲子关系,而且还通过同伴关系以及其他林林总总的社会关系对个体起作用。其二,霍妮对焦虑的心理机制的认识简单化了。她的基本敌意→压抑→基本焦虑这一模式很明显地因袭弗氏早期焦虑论的本能→压抑→焦虑这一模式,无甚新意。
三、对沙利文焦虑论的批判
沙利文(H.S.Sullivan)是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他从人际关系入手,阐述了焦虑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既克服了弗洛伊德的本能决定论,又克服了霍妮将社会文化简单化的倾向。沙利文认为,人是人际的存在。人的生存既离不开物质环境,也离不开文化环境。而文化是从属于人的抽象,文化与人的关系实际就是人与人的关系。所以,人的生存离不开人际关系。故而应该从人际关系入手去探究焦虑的根源。在他看来,焦虑是人际关系分裂的表现,人际关系分裂是焦虑的根源。当个体获取需要满足的方式受到重要的他人(significant others)的谴责,或者有可能受到重要的他人谴责时,个体就会产生焦虑。重要的他人是指那些通过反应性评价传递文化标准的人,如父母、教师、警察等。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都是按照与我们密切相关的重要人物的反应性评价来界定自己,根据他们传递给我们的社会文化标准来评价自己。那么,重要的他人的否定性评价为什么会引起我们的焦虑呢?这必须联系沙利文对发展的看法,即:发展就是不断地从动物性的人向社会性的人转化的过程。成长意味着不断地获得社会性,成为为他人和社会所接受的人。如若受到重要的他人的谴责,就意味着个体还没有为社会所接受,还是一个“不充分的人”(Inadequate human being),这时,个体就丧失人际安全感,从而产生强烈的焦虑。由此可见,沙利文已认识到焦虑是由于社会性刺激——重要的他人的谴责对个体内在价值的威胁而产生的。后来,他发展了这一看法,明确焦虑与个体社会性的自我(self)受到威胁有关。
沙利文所说的自我(self)主要是一种用于避免焦虑程度提高的经验组织[7],它是由“好我”(good me)、坏我(bad me)、非我(not me)三部分组成。使需要得到满足,同时又受到重要的他人赞许的行为和经验构成好我;使需要得到满足,但受到重要的他人谴责的行为和经验构成坏我;既没有使需要得到满足,又受到重要的他人强烈谴责的行为和经验构成非我。
沙利文的自我(self)与弗洛伊德的自我(ego)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两者功能相同;沙氏的self有满足躯体需要的功能,同时,又有使满足需要的方式得到重要的他人的赞许,使个体免于焦虑的功能。这同弗氏的ego所遵循的现实原则何其相似!弗氏的ego的主要任务是满足本能的需要,但又必须使本能的满足不致遭受外来的危险。同时,ego内部又有防御机制,要防止创伤性焦虑的发生。两者的不同有二:其一,沙利文的self是一种经验组织,是个体有关自身的意识;而ego是一种机能组织。其二,self源于人际关系,是重要的他人对自己评价的反映,体现了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具有社会性;而弗氏的ego则是从本能中派生出来的,其能量来自本我本能,具有强烈的本能色彩。
后期,沙利文根据社会性的自我(self)来定义焦虑,并指出,随着个体自尊的发展,焦虑也必然与自尊有关,焦虑是自尊遇到危险的信号,是一个人在重要人物心目中地位遇到危险的信号。[8]
沙利文对焦虑本质的认识有其深刻之处:他具体指出了社会文化对焦虑的发生发展所起作用的具体心理机制。其一,明确焦虑的根源在于社会性刺激的威胁作用。重要的他人对个体满足需要方式的谴责是引起个体焦虑的社会性刺激,而重要的他人是以社会文化标准来评价个体的行为方式的。其二,明确了自尊这一因素在焦虑发生过程中的核心作用,认识到自尊受到外来刺激的威胁是焦虑的本质特征,克服了弗洛伊德对焦虑发生机制上的本能论倾向,也克服了霍妮对焦虑发生机制认识的简单化倾向。其三,克服了霍妮消解人际关系的丰富性,弱化社会文化作用的倾向。沙氏的重要的他人这一概念具有很强的涵盖力,它包括父母、教师、警察在内的所有对个体生活起重要作用的人,这样,就保持了人际关系的丰富性。
沙利文对焦虑发生的认识亦有其不足之处:他忽视了认知评价这一因素在焦虑发生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包括重要的他人的谴责在内的社会性刺激是否对自尊构成威胁,还有赖于个体对刺激的认知评价过程。另外,他也没有认识到能力因素在焦虑发生中的作用。即使个体已确认刺激对自尊构成威胁,但如他认为自己有能力来使自尊免受刺激的伤害,则个体仍不会感到焦虑。忽视认知评价和能力因素在焦虑发生中的作用,是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焦虑论的一个缺点。
四、对雅各布森焦虑论的批判
雅各布森批判地继承了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人格结构说。她认为,自我和本我都是从一种基质中分化而来的,它们各自独立,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弗洛伊德的本能决定论。但雅氏仍认为焦虑与本能释放有关。若多余能量是通过自我所选择的途径,亦即个体所喜爱的行为方式发泄出来,则个体产生愉快的情绪;反之,若多余的能量不是通过个体所喜爱的行为方式发泄出来,则个体产生不愉快的情绪。焦虑便是其中之一。可见,在雅各布森看来,焦虑取决于自我是否能选择恰当的行为方式来释放本能。焦虑的实质是自我不能选用个体喜爱的行为方式来释放本能。
剥离雅各布森对焦虑实质认识的精神分析色彩,可得到如下启示:其一,焦虑的产生是由于自我不能采用自己喜爱的行为方式,意味着个体的自主性受到损害是焦虑的前因,而个体的自主性也涉及到自尊。其二,外部环境也是导致焦虑产生的因素,因为外部环境有时使个体不能使用自己喜爱的行为方式。外部环境当然也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其三,个体不能采用自己喜爱的行为方式,也意味着个体没有能力应付对其自主性和自尊构成威胁的刺激。其四,对释放多余能量的方式的选择必然有认知评价的参与,否则选择就无从谈起。
雅各布森对焦虑实质认识的缺陷在于:1、仍然认为焦虑是一种本能释放,这是受到了弗洛伊德早期焦虑论的影响。2、对焦虑发生机制的认识仍停留在弗洛伊德心理玄学的阶段,没有新突破。
五、对精神分析焦虑论的扬弃
弗洛伊德认识到焦虑是自我(ego)受内外刺激威胁的产物,而确定刺激是否对自我构成威胁,则取决于认知评价过程。另外,原始焦虑的产生是由于个体缺乏识别和防御伤害性刺激的能力。这样从弗氏焦虑论中可以归纳出四个决定焦虑的因素,即刺激、自我(ego)、认知评价、能力。
但由于受到本能决定论和精神分析方法论的局限,他不可能对这些因素作出科学的分析和界定。在他看来,刺激主要是本能冲动;受到刺激威胁的自我(ego)是一个机能组织,它从属于本我本能,是本我的产物和附属物;认知评价的标准也主要是依据原始焦虑的经验,而且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能力这一因素主要与原始焦虑的发生有关。故而在他看来焦虑主要与本能有关,他忽视社会文化因素在焦虑发生中的作用,对内外刺激所威胁的对象也没有正确的认识。
沙利文和霍妮从社会文化和人际关系入手,去寻找焦虑的根源。他们都认为人际关系,包括亲子关系是引发焦虑的根源。这突破了弗洛伊德从本能中寻找焦虑刺激源的本能决定论倾向,而把焦虑放在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中来观照,这是十分深刻的。
对焦虑具体发生的心理机制,霍妮因袭弗洛伊德早期焦虑论,而沙利文则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将自尊这一中介因素引入焦虑这一情绪过程,认为焦虑是自尊受到威胁的结果,这就解决了弗洛伊德没有能解决的问题。但沙利文没有能解释个体是怎样确认刺激对其构成威胁的,因为他和霍妮一样忽视了认知评价因素和能力因素在焦虑发生中的作用。
在雅各布森的焦虑论中,可以分析出焦虑至少包含四个因素:刺激、自我,能力和认知评价。由于雅各布森认定焦虑是在自我不能选用自己所喜爱的行为方式释放本能能量时产生的,故而她所指的刺激既包括本能刺激,也包括来自外部社会文化环境的刺激,突破了弗洛伊德的局限。她所说自我也是一种机能组织,但将焦虑同自我的自主性和行为选择能力联系起来,而选择必然有认知评价的参与,故她对焦虑机制的阐述还是具有一定真理性的。
笔者认为,精神分析各派代表人物对焦虑实质的认识都有可取之处,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归纳出焦虑包括下列四个因素,即刺激、自尊、认知评价和能力。
任何一种情绪都是由一定的刺激所激发的,而情绪的性质则取决于在大脑皮质水平上进行的评价过程。[9]情绪体验是有机体对刺激事件的意义觉知之后产生的,而刺激事件的意义来自评价。某一刺激之所以可能引起个体焦虑而非别的情绪,就在于它对个体有着特殊的意义,即个体判定这个刺激威胁到他的自尊。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也表述过类似的思想,即焦虑危及的是人格的核心,只要主观上认为某个价值受到威胁,人就会产生焦虑。但梅忽视了一个因素——能力。如果个体自信有能力应付这个可能威胁到他的自尊的因素,他就不会感到焦虑,反而会有一种迎接挑战的兴奋。因此,笔者认为,焦虑的实质是,个体预料到内外刺激对其自尊产生威胁,而又自感没有能力来应付时所产生的情绪,而判断内外刺激是否威胁到自尊,以及确定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应付则是由认知评价决定的。
焦虑是一种社会性情绪。这是因为,焦虑与自尊受威胁有关,而自尊是个体自我(self)的一部分,它是自我中个体认为最有价值的一部分。自尊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它是通过人际互动,随着自我(self)的分化,随着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内化而逐渐发展出来的,因此,自尊本身具有社会性。同样,能威胁自尊的刺激必然有其社会文化的意涵。另外,个体对刺激的认知评价也受到他所处的特定的社会文化、价值体系的影响。
这就是我们在对精神分析焦虑论分析、批判的基础上所达成的对焦虑实质及其发生的心理机制的新认识。
表一:精神分析各家及本文焦虑观的比较
┌────┬────┬───┬────┬─────┬────┐
│        │弗洛伊德│霍  妮│沙利文  │雅谷布森  │ 本  文 │
├────┼────┼───┼────┼─────┼────┤
│威胁性刺│本能冲动│人际关│人际关系│本能冲动、│有社会性│
│激来源  │        │系失调│失调主要│外部环境  │意涵的刺│
│        │        │、主要│是重要他│          │激      │
│        │        │是亲子│人的否定│          │        │
│        │        │关系失│性评价  │          │        │
│        │        │调    │        │          │        │
├────┼────┼───┼────┼─────┼────┤
│刺激威胁│ ego    │不明确│self,其│ego的自主 │ 自尊   │
│的对象  │        │      │中自尊是│性        │        │
│        │        │      │主要的  │          │        │
├────┼────┼───┼────┼─────┼────┤
│能力    │认知能力│  /  │ /     │行为选择能│应付威胁│
│        │、防御能│      │        │力        │性刺激的│
│        │力      │      │        │          │能力    │
│        │        │      │        │          │        │
├────┼────┼───┼────┼─────┼────┤
│认知    │认知评价│      │        │选择包含了│认知评价│
│        │确认刺激│ /   │   /   │认知      │决定焦虑│
│        │是否威胁│      │        │          │是否发生│
│        │ego     │      │        │          │        │
├────┼────┼───┼────┼─────┼────┤
│产生焦虑│本能冲动│亲子关│重要的他│ego不能选 │有社会性│
│的心理机│→ego作 │系失调│人的否定│用自己喜爱│意涵的刺│
│制      │认知评价│→敌意│性评价→│的行为方式│激→若认│
│        │、确认威│→压抑│威胁自尊│来释放多余│知评价确│
│        │胁→ego │焦虑  │→焦虑  │能量→焦虑│认其威胁│
│        │向内部发│      │        │          │自尊,且│
│        │出信号焦│      │        │          │自感无能│
│        │虑      │      │        │          │力应付→│
│        │        │      │        │          │焦虑    │
├────┼────┼───┼────┼─────┼────┤
│焦虑的生│        │      │        │生物性、社│        │
│物性社会│生物性  │社会性│社会性  │会性兼有,│社会性  │
│性      │        │      │        │但偏向前者│        │
└────┴────┴───┴────┴─────┴────┘
注释:
[1]〔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11月第一版,第328页。
[2][3][4]〔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12月第一版,第67页,第59页,第70页。
[5]K.Horney: New ways in Psychoanalysis,London,1939,P171
[6]霍妮:《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5页。
[7]Sullivan,H.S. 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Newyork,Norton 1953,P160.
[8]沙利文:《精神病学交谈法》,第218页,转引自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主义论评》,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9月第一版,第791页。
[9]孟昭兰:《人类情绪》,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第77页。